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禮拜的基本原則


        基本上,禮拜的基本原則有四樣。這四樣原則是讓我們能夠多方面認識禮拜,欣賞和感受禮拜的寶貴,因而產生真心誠意的禮拜。

一、以上帝為中心的禮拜特質

        我 們敬拜上帝的基本原因乃因祂是上帝,沒有什麼可以與祂比擬的。祂本著愛,把我們從罪惡、困苦中施行祂奇妙的拯救作為。而我們這一群是蒙祂揀選的族類,是有 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祂揀選我們是要我們宣揚及敬拜祂。由此可見,教會基本上應該是個敬拜的群體,就是一群蒙召者宣揚及重演耶穌奇 妙救贖之恩的群體,使榮耀歸給天父。

二、以基督為中心的禮拜特質
       
教會的禮拜與基督 教信仰的核心有著不可分開的關係。因著耶穌基督願意降世成為人的樣式,因著祂贖罪代死,只此一次獻上,是個永遠有效的祭。我們人得以藉者耶 穌基督到上帝面前,這是人「通天」之道。基督不單是使人與上帝和好的中保,更是賜恩惠與憐憫的中保,使從上帝而來的福分臨到我們(弗1:13-14,彼前1:3)。所以,在禮拜中,基督主要的職事是在上帝與人之間做中保。因此,禮拜須以基督為中心。

三、教會性的,屬靈的,源於內、形於外的禮拜特質

        禮拜是教會性的(eccle-sial)。換言之,敬拜是教會所當行的,是屬於教會的事務。教會是基督的新婦,「基督」就是向天父獻上完美的「敬拜」,所以教會理當在教會內宣告基督恩德恩行。教會要宣講、背誦、數算、活畫基督所完成的救恩大功。其實感恩禮(守聖餐)是最能表達教會群體的特色。

        再者,禮拜是屬靈的(pneumatologoical)。在禮拜中,聖靈的主要工作就是讓我們能夠敬拜上帝。在聖靈的能力和帶領下,福音真理的內容再次重演於禮拜的群體中。禮拜中就是要宣揚和表彰救贖事件,透過這些主題賦予這世上一切的意義及我們生命的意義。

此外,禮拜有「形於外」的表徵(sign)。這些表徵是指各項聖禮而言,特別是洗禮和感恩禮。這兩個表徵象徵著上帝要拯救祂的子民的心意。這些表徵使人接觸具有原型性質的宇宙事蹟。這些原型(archetypes)使人重溫上帝施行拯救的歷史事實,以及我們如何蒙恩,在上帝的救贖計劃裡有分。

四、信仰的、福音學上的、末世論上的禮拜特質

        禮 拜中若沒有信仰的表白,沒有謙卑順服,根本就不是禮拜。只有當我們毫無保留地相信基督已為我們完成救贖,並在禮拜中也願意讓基督代替我們到天父面前,這樣 我們才在耶穌基督裡把禮拜獻給天父。因此,禮拜是把信徒的生命及對信仰的表達方式,藉著耶穌基督,完全獻給天父。教會宣揚基督的時候,就成為基督的表徵; 教會奉耶穌基督的名服侍人群的時候,也是一種表徵,叫世人透過教會看見基督。最後,禮拜的焦點是朝向基督的再來。這是超越現今的世界,也是上帝子民末世的 盼望。其實感恩禮是盼望基督再來的表徵記號,象徵著這世界和其上的終結,新天新地的來臨。

禮拜的中心是『敬拜上帝』


    禮拜的中心與終極的指向都是上帝,亦即禮拜的真正對象不是人,而是『只有』且『唯一』的上帝。就教會存在的意義而言,二十世紀偉大的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他又指出,『教會的象徵』是耶穌基督,意即教會的根基是耶穌基督,並且是由祂來主持與管理。因此,或許有時我們可能會因為某些人為因素而去教會,去禮拜,或甚至不去教會,不去禮拜,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忘記,禮拜的中心是『敬拜上帝』。

    一般的印象,去教會作禮拜的目的是聽道理,的確以新教(基督教)的傳統而言,證道在禮拜中佔有相當的份量,其對信徒靈性的成長亦有相當的影響,因此吾人往往重視證道而忽略了禮拜的其它部份,其實禮拜的每一個程序不但都同樣重要且都指向一個崇高的目標-----敬拜上帝。換句話說,禮拜的每一個程序,不論是奏樂、啟應、信經、讚美、讀經、祈禱、奉獻、證道、分享報告,以及祝福,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敬拜上帝,因此每一個程序應該都同樣重要,沒有任何一個程序可以被忽略。

    刻 意安排禮拜堂的建築設施與內部佈置,期使會眾一進入會堂,便懷著莊巖肅穆的心情,本不為過。然而,有時吾人重視參與禮拜者的滿足與否遠勝過對上帝的敬拜。 則屬本末倒置。牧師、長執、會眾,大家更應費心的是;如何使所有參與禮拜的人都能真正達到敬拜上帝的目的。增加大家的信心。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禮拜的喜樂 應該是源於對上帝的虔誠敬拜,並體驗到衪的同在與恩典,這才是真正又恆久的喜樂。

    我 們可能會因為某某人的話而感動,或因為某某人的熱誠,甚至思想而感動,所以願意來教會『受教』,如果來教會,或是作禮拜『只是』如此,往往會帶來一些困 撓。禮拜不能只停留在『知識層面』的受教,應當使上帝的話『刻』在心裡,並且進一步將所領受的『具體化』地活出來。禮拜與『倫理道德教育或觀念的溝通』並 不相同。前者若不是以上帝為中心,就不再是禮拜;後者則是有上帝與否,並非充分必要條件。

    期 待特別或新鮮的事乃人之常情。然而,如果常常如此且習以為常,終將因小失大,例如;去教會作禮拜,期待特別的講師,特別的節目,特別的事務,如此的心態不 但對信仰沒有正面地幫助,反倒失去許多隱含在『平凡』中的啟示與教導,也無法從『平常』中學習到滿足。一個教會如果造就這種『特別』的傳道人,長執或信 徒,抑或教會中瀰漫對『名牌』的期待,對教會是非常悲哀的事。當然教會應該提防『不冷不熱』或對任何事都冷淡的態度,尤其是當信徒姍姍來遲,唱詩無感覺, 得不到激勵,或如搖籃曲的講道,對教會不抱期待等等,這些都是警訊。信徒應該在平常的禮拜中,以謙卑的態度,專心從禮拜中領受上帝的話及恩典,當然傳道人 也應該努力避免『塑造』或『被塑造』,以一種『特別』的姿態去指導信徒。

    『禮 拜的本質就是敬拜那位至高的存在者;是人轉向信賴上帝的表現。禮拜也是人內心的一種信仰經驗;是人聆聽上帝啟示的時刻,也是領受上帝恩典的一種回應。它是 人對於上帝最高敬虔表現的一種行為。所謂宗教的菁華是禮拜,這描述是很正確的,因為在禮拜中,信徒不僅來親近上帝,也同時向上帝奉獻了自已。』(焚而不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徒訓練手冊225)

    有一位日本牧師的話闡述得更扼要,他說:『嚴守聖日,乃是教會生活的至上命令。』

    他 認為『嚴守聖日』是一種『契約』觀念,因著上帝的應許,和上帝的契約,人才可以成為教會的一份子。上帝差遣主耶穌來到世上,白白地拯救罪人,赦免人的罪, 人感激上主的恩典,下定決心要專誠地服事主,以遵行上帝的誡命表示對上帝的專一,上帝命令人『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出埃及記208)

    人理當予以回應。上帝與人的關係即建立在此契約上。今天我們蒙上帝的恩典被接納為祂的兒女,我們就應當明確地回應---即嚴守禮拜。

教會年曆簡介--三位一體主日


五旬節的季節,稱為「三位一體主日季節」( 通常有廿四至廿六個主日)或稱「三一期」,因為五旬節後第一主日就是「三位一體主日」。

教會在此日頌揚父、子、聖靈三而一的真神。在「三位一體主日」時,教會用白色來象徵真神的聖潔,但其後的主日卻使用綠色,象徵生命與生長。

五 旬節與三位一體主日原始於古修道院,後來荷蘭、英國、法國及德國各教會都迅速遵守,連羅馬天主教也在一三三四年開始遵守這季節。因為教會年有一半日子是三 位一體主日季節,所以,我們當小心使用這節日的說法。譬如,你若說「三一後第十主日」,你就錯了;你應該說:「三一主日後第十主日」。

在這季節中,傳講的信息多注重基督徒的生活,有系統地宣講基督自己的生活,與因聖靈在的我們裏面所創造的新生命所帶來的應有生活,使我們在得到主耶穌的基本教訓以後,逐漸增加我們認識生命的深度與寬度。

到這季節的結尾,所宣講的就多數著重於末世的現象和永世的生活了。

教會年曆簡介--五旬日

五旬日 (Quinquagesima)原文意第五十日,距離救主復活日僅有五十天,是主進入預苦期前的第一主日。

主到世上來就是要為我們受苦,藉著十字架進入凱旋的榮耀之境。

五十天有八個主日,是給我們承受靈命季候的機會。我們將靜心度過心靈上悽楚的嚴冬。但我們不會忘記冬天的盡頭卻顯露出人生的春天,就是主的復活節。

雖然這是一段悠長的日子,但希望、喜樂與歡笑至終必臨到我們復活的清晨因主耶穌生命的大能變成了我們信仰生活中的太陽。我們只要敬重上帝所賜的一切時間,去執行祂的吩咐,必看見這太陽永不墜落。

所以拉法特說得好:「德行的規條,僅次於尊敬上帝的,就是尊敬時間。」

教會年曆簡介--五旬節(聖靈降臨節)


五旬節 (Pentecost)又稱潔白主日(Whitsunday),因為古教會多在這一天施行洗禮,受洗者身穿白袍,象徵主血洗淨人罪。

「五旬節」在希伯來文中原意是指踰越節後第五十天,是猶太人紀念收割及上帝在西乃山頒賜律法的節日。但在教會看來,這是復活節後第五十天,聖靈按耶穌所應許的降臨在門徒身上,教會因而誕生,五旬節也成了一個極為歡樂的節日。在這日子中連素行苦修的人氏也用不著禁食。

早期教會在這天施行洗禮,是紀念當年這日有三千人悔改而受洗。在這日許多教會用鮮花裝飾禮拜堂,甚至於用大朵玫瑰花從屋頂垂到牆根。

五旬節的象徵顏色為紅色或白色。紅色象徵火與血及「火焰的舌頭」;白色象徵上帝與祂的聖潔。但極大多數教會在這日子都習慣用紅色,表明主聖靈降臨,成為我們的喜樂,給我們安慰與能力,以度聖潔的生活。

這節日與復活節並聖誕節是教會的三大節期。

教會年曆簡介--復活節


復活季節 (Easter or Pasch) 共有七個主日,開始於三月廿一號後的月望 ( 農曆每月十五日 ) 後的第一主日,就是每年主復活的紀念日。因耶穌從死裡復活,上帝就在這日宣告祂的新創造。

Easter原文意指春天,而 Pasch 在希來文指踰越節。 ( 因紀念踰越節也要守節七日 )

復活節是教會年眾節期中之「主節」。 它在基督徒眼中之重要性好似我國同胞看農曆新年或回教徒看他們的大齌節一般。救主從死裡復活的那一天以後,當年的基督徒曾用了一年的時間去慶祝這件大事,因為這第一個復活主日是人類歷史上的大日期,又是全世界人進入大喜悅的日子。

主從復活後的第一日(即主日) 起就召集門徒,向他們顯現並勉勵他們,有四十天之久。

古 教會已在每一個主日聚集,滿心歡喜地歌頌祂的生命大能,讚美祂的尊榮;當日那些猶太基督徒,已把每一個主日當作一個小的「主復活日」;簡稱為「主日」,在 這日每人領受聖餐,奉獻錢財去支持傳道並救濟貧寒人。不過,每年春分的第一次月望後的首次主日,定為紀念主復活的大節期,原是尼西亞大議會 ( Council of Nicea A.D.325 ) 所規定的。白色是這季節的顏色,因為七日的第一日有那「公義的太陽」用潔白的光照亮我們,白色也是上帝的象徵。

在復活節的前夜是教會的「守夜節」。古教會信徒都在此夜不眠,守候直到黎明,如同舊約時代的先知預言彌賽亞即將來臨,眾百姓當儆醒等候一般。

復活節期的第一主日的信息:信徒尋求屬靈的奶就是聖道;第二主日:跟從好僕人;第三主日:學習獨當一面的託付;第四主日:倚靠聖靈的大能;第五主日:認識自己不是孤立無助,上帝常聽兒女的禱告。

五旬節便是復活季節的巔峰;聖靈的大能臨到教會。在此季節中,沒有禁食的事,因為大家被喜樂充滿了。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