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再思分齡牧養



1. 描述當下的實踐:

    青少年事工服事者往往出於善意,採取「分齡」牧養的策略,把青少年與成人分開,建立專屬青少年的團契和小組。若資源夠多,教會則成立為年輕人打造的崇拜,聘請專門負責牧養青少年的傳道來管理和發展。

2. 探索處境中的實踐:

    這種分齡的牧養具有「心理性」的優勢。許多青少年成長於破碎的家庭,對權威式的長輩人物反感。此時,若暫時避免青少年接觸到這些會引起他們反彈的長輩,而是用同儕來吸引他們來到教會,青少年工作者再用各樣方式爭取他們的認同,和他們打成一片,的確可以繞過困難,把青少年留在教會中。

    這種策略同時也具有「社會性」的優勢。如同傳統家庭中教育的功能,如今被外包給市場中各式各樣的教育機構;家族中互助的保險功能,也外包給專業的保險公司,今日的青少年早已習慣在各樣同溫層中靠自己求生求存,而教會的分齡牧養正好投其所好,使他們不用學習與他們認知中思想僵化又無聊的大人們打交道。

    分齡牧養的背後,其實反映出我們所處的這支離破碎的現代社會。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遊走於不同的群體和價值觀中,被不同機構和勢力拉扯。但在破碎化的社會中,加上快速變遷的流行文化和科技發展,世代之間的鴻溝日益擴大。

3. 神學反省:

    創造和救贖萬物的三一上帝從未離開過這支離破碎的世界。在人類歷史中,上帝跨越創造者與受造者的界線,道成肉身來到我們當中。在世上與門徒相處的三年,神子基督耶穌跨越宗教人士所認為的聖俗界線,與稅吏和妓女同坐席。在踰越節的晚餐前,耶穌跨越老師和學生,主人和奴僕的界線,親自為門徒洗腳。

    在十字架上,三一上帝的自我犧牲,在暫時失去彼此的痛苦中跨越了審判和審判者的界線,親自承擔世人的罪惡和苦難。三天後耶穌從死裡復活,跨越死亡和生命的界線。耶穌復活後的第一個五旬節,聖靈澆灌門徒,說起各國的方言,跨越了種族和語言的界線。

    整本聖經見證了三一上帝「跨界」的實踐,同時賦予了跨界更深刻的內涵。三一上帝的跨界不是無根的漂泊,也不是自我實現的旅程,而是透過「捨己」與他者「同在」。祂進入人類歷史的現場,參與在人們的各種經驗中,透過「捨己」來跨越聖潔與罪惡的深淵,把自己交付給祂所要挽回的人們。青少年事工作為教會對青少年的牧養工作,需要被放在這整個救恩歷史的敘事中被挑戰和重塑。

4. 更新當下的實踐:

    建立青少年也不是為了使教會有更多的會友,而是為了培養忠心參與在上帝宣教使命中的宣教士,在他們所在之處忠心地作主門徒。發展青少年事工,不是為了延續教會的發展或持續的壯大,而是為了忠於上帝對教會的呼召。青少年不是教會要去「贏得的未來」,而是要去「擁抱的現在」。牧養青少年更不只是教會青年傳道和青少年團契輔導的責任,而是上帝對整個教會大家庭共同的託付。

    青年事工的踐行不是領人去敬拜青春本身,而是呼召青少年來敬拜創造人類各個生命階段的上帝,從中體驗上帝的美善和榮耀。青少年的佈道事工,不是邀請他們作一次性的個人決定,而是邀請他們「加入三一上帝的團契和所創造的新群體」。打造牧養青少年的崇拜也不是試圖建立一個專屬某類型青少年的同溫層,而是要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讓青少年在其中與年齡背景想法相異的人,一起從上帝的話語中學習彼此相愛;跨越年齡、性別、性格、家庭背景、政治立場、社經條件的差異,朝向我們被呼召的那共同的榮耀未來而前進。

實踐神學的基本功--「牧養循環」



  實踐神學給我的啟發是,我在神學院中所學的神學,以及我在生活中(含教會事奉)的實踐,不需要是二分的。實踐神學的宗旨是帶出謹慎的牧養(為避免被誤以為實踐神學是牧者的專利,我們也可說"謹慎的基督徒生活"):我們的牧養可以發自神學傳統與聖經,並經過深思熟慮的反思的。

    理論可帶出實踐,但實踐又會回過頭來形塑理論,因此兩者間的關係是互為因果,因此,在實踐神學中有個重要的基礎,稱為牧養循環(Pastoral Cycle)

    實踐神學認為基督徒應當不斷反思自己,調整自己的實踐。這種在學習/反思以及參與/行動之間來回的生活,有個名詞叫做Praxis,不同於過往對practice這種「一個概念或理論應用於真實生活」的單向線性觀點,Praxis是指不斷地動態循環,正如Laurie Green的提醒:這個專有名詞有時會被誤解為只是「實踐」,但它的意義包含更廣。它包含了一種必然牽涉到行動的反思,以及一種需要反思的行動。……它提醒我們,任何沒有反思的行動都會變得不負責任,而沒有行動的反思則是一潭死水

一、經驗(或當下的實踐行動)

    實踐神學的起點是當下的處境(而非一個形而上離人遙遠的抽象命題),在處境中我們會經驗到一些感受或狀況,或者我們的行動會為我們帶來這些經驗。例如組員聚會常遲到、教會面對同志婚姻合法化的挑戰、牧者在牧養中精疲力竭、或者台灣教會流行以人數多寡來評估「健康」與否、設計聚會時我們常常想放電影、出遊之類「吸引人來」的項目。

  正視這些經驗的存在是必要的,它使我們不會忽略現況,做個真實的活在當下的人,也因為正視經驗,我們才有可能進一步處理它。

二、分析、探索經驗

  實踐神學認為,所有實踐背後都有價值或者神學預設,第二階段的目的,就是我們要去分析這一切背後的預設是什麼。

    例如:組員聚會常遲到,是因為什麼原因?睡過頭。那是什麼原因使他睡過頭?若不是體力因素,會不會是他裡頭對教會或信仰有些特定的觀念?我們去把這經驗背後的產生原因分析出來。

    例如:牧者在牧養中精疲力竭,是因為會眾期盼他做超人,替會眾解決生活中的所有問題,而該牧者本身也不婉拒這些請託。

  以上是簡單舉例,事實上,分析這件事根據現象的複雜度以及我們手邊的工具為何,可以有很不同的做法以及精準度。所以在這階段,實踐神學需要一些工具,因此會和社會科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學科互動,藉這些學科深入現象,有更精確的判斷。(例如教會若要面對同婚議題,就不能缺乏社會學、法學以及政治學的視角。)

    例如:台灣教會認為規模大、人數多,就是「健康的教會」,並且有時不小心以此為目標存在著。這背後是第二波工業革命後汽車發明,使超大型教會得以出現(mega church),「大教會」才成為可見並被拿來當作審美的標準,加上組織管理學的影響,使標準化(ex:一套培訓系統每個信徒都用。)在教會中盛行,教會快速生產一群又一群一模一樣「屬靈DNA」的信徒,人數迅速破千。(北美國為大陸國家,台灣為海島國家,兩者天然特性就已不同。若教會規模要以美國為範本,至少須留意這點。)

  這樣的分析是銳利的,也是需要技巧的,但若要避免我們的實踐被世俗同化,我們就須留意侯活士所說的:『我們需要一些擁有技能的牧者,他們能分析我們當下的踐行,並質問這些踐行是服事哪一個社會秩序,並帶領我們進入特殊的基督教習慣。

三、神學反思

在充分的分析完經驗之後,我們應該對於事情的原因或者可能帶來的後果有所掌握,這時,再使用聖經、神學、教會歷史等信仰資源對其進行反思。

  我們必須使自己正在經歷的一切與我們的信仰連接上,我們才有可能以信仰形塑我們的實踐,縱然是在教會當中的作為,只要沒有經過反思與連結,仍然可能跟上帝毫不相關。

  我們的「實踐」不再只是一種「牧養術」教會需要的不只是技術性的實踐(technological practice),而更是需要神學性的實踐(theological practice)。反思的部分亦然,不只是想怎樣做會更有效(How?),也需要探討為什麼要做(Why?)

  因為所有的技術都有價值預設,在探討諸如「做什麼可以使教會人數增加?」(“可能"預設教會人多就是牧者的成功)、「要怎樣安慰傷心的人?」(在一些學派中,忽略了傷心的人"可能"也同時是最自私的人)這些操作技巧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白例如「教會是什麼?」、「為什麼世界中要有教會?」等等更基本以及重要的問題。

  也因此,諸如「道成肉身」、「神人二性」、「三一互滲」等往往看似玄妙的教義,才有可能與我們的教會團契生活、基督徒的社會實踐等等日常有關。
  
  Green的《做神學:一同走進處境神學》書中對「反思」階段提出具體的操作方式,也就是當我們分析完現況,開始用我們的信仰對其進行反思時,我們會產生一個「直覺」但是,我們需要「檢視」這個直覺是否正確,因為我們的反思可能出自解經錯誤或者對上帝錯誤的認識這個時候,請教專家的意見(例如牧者或神學院老師)是重要的這之後,會產出有實質內涵的東西,稱為「新見證」。

例如面對組員聚會常常遲到的問題,組長「分析狀況」後判定組員的問題是出在對團契沒心參與,因此在「反思」階段決定以希伯來書十章25節:「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來當自己面對這狀況的態度,這是他直覺上的反應:將相關的經文(聚會方面)跟教會中的狀況(聚會方面)連上。

  但是,如果他請牧者幫助他「檢視」這個直覺是否正確,也許熟悉希臘文的牧者可以告訴他,「不可停止聚會」是分詞片語,用來修飾前一節的「彼此相顧」,所以希伯來書作者的關注重點不是放在要信徒遵守不斷聚會的「戒律」,而是要信徒彼此照顧。那麼,怎樣可以彼此照顧呢?作者表示:就是透過不停止聚會。

  如此一來,經過「檢視」之後,組長有了新的見解,對於現況的神學反思也更加接近基督信仰(「信徒彼此相愛」,而非僅僅「你們要來!」)此外,他也就明白,上帝呼召他邀請組員進入一種彼此相愛的生活步調,否則,他接下來可能只會想出一些能吸引組員來聚會的主題(最終使組員淪為消費者,想來就來,沒興趣就走人),而完全忘記了聖經中對信徒的期待有個高度在(聖經不接受我們帶著消費的態度參與群體,卻要求我們捨己委身其中)

四、產出新行動

  經過反思之後,就要擬定新的行動。不只一本實踐神學的書都會提醒,我們在過程中要注意「上帝已經在這世界中做了什麼?並且祂正繼續在這世界中做什麼?」我們經過反思後要帶出的新行動,是我們加入進上帝正在這世界中的作為當中。

    不同的人處於不同的經驗中,用不同的方式分析現況,有不同的神學傳統以及解經方法,以及不同的做事風格,所以,第四階段真可說是百花齊放,不同的基督徒來做相信會有很不同的結果。

實踐神學的進行

   教會的事奉  ,  實踐神學與社群轉化  ,     實踐神學的定位與發展 ,

    實踐神學中理論與實踐的關係  ,   實踐神學的基本功--「牧養循環」    ,

     實踐神學方法 ,   實踐神學的方法---神學思辨的歷程  ,

    實踐神學的方法---探索神學研究方法  ,

    實踐神學的方法---理論與實踐交互循環與整全的對話 ,

    實踐神學的方法---知行合一的螺旋式流程循環(Pastoral Spiral)  ,

    實踐神學的方法---綜論實踐神學研究方法 ,


實踐神學中理論與實踐的關係



  人們往往將「實踐神學(Practical Theology)」理解為一種「應用神學(Applied Theology)」,也就是學了神學之後把它應用出來,打個比方,在這思維下,神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係就像是「科學」與「科技」,有了科學,再藉由科技把理論應用出來,這背後的思維為theory-practice(理論-實踐)

  然而,這種觀點預設了其他神學訓練(theological disciplines)不是本質就是實踐性的(例如:系統神學),這只會促使「理論」與「實踐」分家,結果就是當代一些現象(例如牧者覺得不需要念太多神學、信徒覺得「神學」是門遙遠的高深學問)

  並且,若我們只用「應用」的眼光來看待實踐,會在不知不覺中將效果(影響力)當成目標,而忽略了有些實踐也許不見得有很好的果效,但它本身就蘊含著很美的價值。

  因此,有學者提出theory-laden的眼光(取代theory-practice),使我們破除將理論與實踐二分的想法,而明白到所有的實踐本身就有理論預設在背後和其中(往往是我們沒有意識到的)。而理論也必須依附著實踐而存在。

 

認識實踐神學

           認識實踐神學   ,   神學乃實踐實踐神學的意義    ,

           實踐神學基礎影響實踐神學的關鍵人物  ,

           實踐神學的可貴之處  , 實踐神學的發展 ,

           福音派的實踐神學 , 實踐神學的特色 ,

           福音派實踐神學的四個特色  ,  實踐神學的定義 ,

           文化脈絡  ,  實踐神學的內容不斷擴充   ,

          實踐神學與實證研究  ,

認識實踐神學



    實踐神學英語:Practical theology,或稱應用神學教牧神學)是基督教神學的一個研究領域,主要指神學在日常生活的實際應用。

    實踐神學功用在於提供維持教會運作的方法和將基督教訓付諸實行。其範疇包括整體教會生活、倫理、社會活動參與等不同層面。

    實踐神學是研究教牧者的教育(clergy education),包括牧師的責任及活動,例如講道、敬拜、教牧關懷、教會體制和管理。

    其次,實踐神學還是教牧者教育的學科,有關當今教會的生活和活動。

    第三,實踐神學是神學的一個領域,內容有關基督徒作為個人在當代社會中行為的神學標準。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