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當代的禮拜議題


    禮拜與世界有三層關係:認同、對抗與改變。這相當於教會要祝福世界、要與世界分離,更要勝過世界。因為世界是屬於抵抗上帝的勢力,教會一產生之時,就受到世界的迫害,之後世界接納了教會,最後教會要征服世界,讓上帝國完完全全的實現。雖然教會不等同於上帝國,但是上帝國是透過教會來實現。而禮拜更是教會之彰顯,所以說到禮拜與世界之關係,等同於教會與世界之關係。也因為如此,上帝的兒女要靠主剛強,不要為現今的世代各種現象而迷惑和軟弱。
    當然禮拜不只是對世界有影響性,教會對禮拜也有些要調整的地方許多基督徒認為禮拜是一種享受,其實禮拜並非要享受而是服事。因為禮拜是要討上帝喜悅,不是要討人喜歡;要榮耀上帝,不是要榮耀人或教會。基督徒不可以讓自己的喜好,來左右敬拜的模式。
    基督徒為何要禮拜,因為上帝的救恩臨到我們,要將我們全人全身獻給上帝,這是保羅勉勵我們獻上為活祭之義意。也就是我們要靠著耶穌基督過我們新生的樣式來榮耀上帝,所以基督徒的生活本身就是禮拜。而主日崇拜或是特別聚會只是禮拜之一部分。
     禮拜要回歸到聖經之教導:奉主耶穌的名,在聖靈裡,將榮耀歸給父上帝。要記著:若不透過主耶穌基督,只憑熱心、音樂、儀禮、方法、意志、行為、都不能蒙上帝之悅納,得救如此、成聖如此、禮拜更如此。
    而現在因為時代的進步,現代的教會中,在禮拜中使用了許多電腦科技的配備,人的角色在敬拜中越來越薄弱,比如在敬拜讚美的時段,可以用投影機將YOUTUBE的片段播放出來,讓大家對著豐富的影像和聲音來「敬拜」,不需要敬拜團,也不需要樂團。許多教會也將詩歌和經文,用PPT投硬在銀幕上,感覺十分美觀與方便,可是這卻造成地兄姐妹唯一翻聖經的機會都失去的。所以,高科技對禮拜之便利性,不一定是好事。
    另外一個令人爭議的,就是電視上的講道,許多人認為是一個傳福音或造就基督徒的好管道,但是就互動性來說,那是非常不好的方式。講道不只是講道者要努力,聽眾的回應也是很重要。在電視上講道,講員看不到觀眾之眼神,不知道聽眾明不明白,不知道聽眾有無受感動。而觀眾與觀眾之間更是沒有互動,不像在禮拜中,弟兄姊妹一同唱詩、禱告,有聖徒相通的體會。
    Cheers雜誌第140期中也有一篇文章《科技沒禮貌,人才有禮貌》,中說到:『「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是一句很有名的行銷文案,確實,愈來愈多科技產品在設計時,都已把人性納入考量,讓使用介面愈來愈友善、順手。但你有沒有發現,在大量依賴科技的過程中,「人」卻變得愈來愈沒有「人性」?』『沒有錯,科技是簡化工作、提高效率的工具,然而什麼都交給它代勞,本來人與人間的關心跟溫度,反而就不見了!這不只影響對工作跟服務的思維,在生活端產生的效應更大。
    人與人都如此,上帝與人之間更不能用科技代勞。因為耶穌基督的恩惠、聖靈的感動和上帝的慈愛,是遠遠超越人的科技,並且是萬古彌新,是科技無法取代的。所以,禮拜不要讓過多之科技產品代勞。

禮拜與藝術


    說到「禮拜與藝術」會讓人想起:哥德式教堂的立體雕像,或是壁畫,或是彩色玻璃的畫像;東正教的平面「聖像」。其實不僅是這些,新教禮拜堂中的Banner,或是象徵圖案與符號。這些圖像性的作品,原始的目的是要表達耶穌基督是道成肉身,是有形有體可以讓我們看見與摸到,不是要我們做偶像崇拜。當然,在偶像崇拜盛行之處,這樣的做為需要更多的神學闡釋,以免遭到誤解。正如我在鄉下教會看見一些剛信主的老姐妹,因為「拜」習慣了,對著禮拜堂的十字架,手掌合十跪拜。
    藝術其實不只包括圖像性的作品,也包括禮儀、戲劇、音樂、講道。這些是動態性表現,是一種時間性的作為,讓人在這一次再一次的演練中,一次再一次經歷些穌基督的降生、受苦、死、復活、升天與再臨,在其中不斷確認耶穌基督的救贖,以及聖靈的更新,父神的慈愛與憐憫。
    透過藝術的表達,不管是動態或是靜態,讓那抽象、不可知的、無法理解的,變成是具象的、可知的、可理解的。耶穌基督是上帝和人之間的中保,是真為上帝,又真為人,親自成為人的樣式,以人可見之肉身與行動,將那看不見的父,向人顯現。正如約翰福音118節:『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耶穌除了透過自己的道成肉身,在地上的生活,也透過講道,尤其是透過比喻的故事,將那不可見的天國,用圖像的文字表達,把天國畫在每個聽眾的心中,讓人明白天國是甚麼,上帝要人如何回應。
    而使徒保羅也在寫給加拉太教會的書信中也說:『無知的加拉太人哪,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已經活在你們眼前,誰又迷惑了你們呢?』(加拉太書31節)
    所以使徒們也是用「藝術」的方式來表達福音,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具體讓初代的信徒認識。讓他們不像希臘人,只用抽象的理性、哲學來認識基督和上帝的救贖。也讓他們不像猶太人,只盼望神蹟,看得見的現象。因為救恩的事件,是已經發生但仍在進行之中,尚未完成的事件。「藝術」的功能之一,就是化剎那為永恆。讓人一再一再的做一件象徵性的事,不僅現在沉浸在其中,也指引到永恆的事。禮拜,也就是這樣的藝術。
    禮拜是以紀念的方式,不斷的重演,讓我們每一個人在其中如同是一台戲,演給上帝、天使、世人和魔鬼觀看。在其中不斷紀念耶穌基督的事件,讓人看見耶穌基督的救贖、得勝、榮耀、…,也讓參與在其中的我們得著喜樂與滿足,更呼召那些未加入我們行列的人,快快來加入這個榮耀的行列。
    「禮拜」與「藝術」,是時間與空間的表達,空間的布置也是引發參與者進入情境的重要因素。大到整個禮拜堂的佈置,小到一盆插花,一個光和影的表現,都會給參與禮拜者很大之迴響,這就是藝術的功能。
    這讓我想到在學校禮拜堂做禮拜時,望著外面的花草樹木,在風中的搖曳,鳥兒的鳴唱,鋼琴、小提琴、管風琴、…發出的優美樂音,感覺上帝的靈就在其間運行,將我帶到上帝的寶座前。心中讚嘆:主啊,祢真是美好!

禮拜與空間


    說到禮拜與空間,讓人想到就是做禮拜的地方,由其是禮拜堂內部的陳設,和建築物內的長、寬、高。
    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因為教會尚未合法化,聚會大多在信徒家中,甚至在野外、地下墓穴、溪水旁、牢獄中、…,就像今日的中國大陸的地下教會,是在戰戰兢兢和秘密的情況下進行。
    後來羅馬帝國宣布合法化以後,政府提供的敬拜場所,可是非常雄偉與壯大,教堂建築採用典型的羅馬式拱門式結構。它是從古羅馬時代的巴西利卡式演變而來建築史上稱這種新形製為「羅曼內斯克」。 羅馬式教堂的雛形是具有山形牆和石頭的坡屋頂並使用圓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領主的城堡,以堅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顯示教會的權威。教堂的一側或中間往往建有鐘塔。屋頂上設一採光的高樓,從室內看,這是唯一能夠射進光線的地方。教堂內光線幽暗,給人一種神秘宗教氣氛和肅穆感及壓迫感。教堂內部裝飾主要使用壁畫和雕塑,教堂外表的正面牆和內部柱頭多用浮雕裝飾,這些雕塑形象都與建築結構渾然一體。
    中世紀時期,教會勢力統治了歐洲。自公元12世紀到公元15世紀,城市已成為各個封建王國的政治、宗教、經濟和文化中心。教堂成為城市中最高大雄偉、富麗堂皇的建築,這一時期興起了封建社會大發展的產物——哥德式藝術。
    「哥德」是指野蠻人。在歐洲人眼裡羅馬式是正統藝術,繼而興起的新的建築形式就被貶為「哥德」(野蠻)了。第一個哥德式建築是在法國國王的領地上誕生的。之後整個歐洲都受到「哥德化」的影響。
    哥德式教堂建築在藝術造型上的特點:首先在體量和高度上創造了新紀錄,從教堂中廳的高度看,德國的科隆中廳高達48米;從教堂的鐘塔高度看德國的烏爾姆市教堂高達161米。其次是形體向上的動勢十分強烈,輕靈的垂直線直貫全身。不論是牆和塔都是越往上 分劃越細,裝飾越多,也越玲瓏,而且頂上都有鋒利的、直刺蒼穹的小尖頂。不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築局部和細節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個教堂處處充滿向上的衝力。這種以高、直、尖和具有強烈向上動勢為特徵的造型風格是教會的棄絕塵寰的宗教思想的體現,也是城市顯示 其強大向上蓬勃生機的精神反映。
    與哥德建築一起應運而生的是優美的彩色玻璃窗畫。 這種畫也成為不識字信徒們的聖經。圓形的玫瑰窗象徵天堂,各式聖者登上了色彩絢麗的玻璃窗,酷似豐富多彩的舞台畫面。當人們走近教堂不僅產生對天國的神幻感,也產生裝飾美感。由於它是玻璃畫能依靠光線的穿透而生艷,以其光色的奇妙而引人入勝。
    哥德式雕塑是教堂建築不可缺少的裝飾,它的人物形象開始保持獨立的空間地位,追求三度空間的立體造型,力求符合真實的形象,追求自然生動的塑造,使人體逐漸豐滿起來,衣褶也隨之有了結構的變化,使人感到衣服裡面是實在的人體。雕像不再是人的外形的模似,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了。哥德式建築上多採用圓雕和接近圓雕的高浮雕。
    文藝復興時期,隨著馬丁路德教改革,哥德式教堂不再受到建築師的青睞,教堂更加成為一種建築師為自己樹碑立傳的好機會,追求宏大的穹頂成為建築師的主要目標之一,但是由於當時的建築力學和建築材料不夠先進,真正能成功建成並保留至今的穹頂教堂為數不多。
    東正教教堂,十分忠實的保留 了拜占庭藝術風格。教堂之外,裝飾甚少,除了正門之上都必有一張頭上閃著光圈的基督畫像,就沒有西歐教堂巧奪心思的各種雕飾。教堂裏面的壁畫,都還是採用拜占庭蛋彩畫方式,色彩之鮮艷,令人過目難忘。同西歐壁畫最顯著不同的一點,在於它們只有兩維空間,一切人物形象都只在平面上,沒有西歐壁畫的立體感。東正教堂講究內部完全裝飾,不可有一分一毫的地方露出牆壁的本來面目,所以所有的畫,從天花板到牆根,都密密連綿,沒一絲輕忽。而壁畫內容,亦無外乎基督、聖母和各種聖徒,甚至聖母的形像幾有超越基督之感。西歐哥德式教堂,一個著名裝飾就是繚人眼目的彩色玻璃,但希臘的東正教堂,則無此裝飾。
    當然內部之陳設也是禮拜空間之重要課題,尤其是天主教和東正教,將聖餐當成獻祭,在行聖餐禮時,東正教事有設置布簾,使人感受到聖餐是奧秘。而天主教的聖餐桌,本來的擺設是靠牆,自1963年後放置在面對會眾的位置,讓人感受彌撒是禮拜的中心。而更正教的禮拜堂,許多將聖餐桌放在講台下,講台上只有講桌,讓人覺得講道是禮拜中心。
    洗禮池的位置,也讓參與禮拜者有再次回想到起初是如何成為基督的門徒,紀念其生命之重要時刻。當然禮拜堂一切的擺設,對參與在其中的人,都會有深刻的影響,不可不慎。

禮拜與敬拜模式


    當今時代的敬拜模式,面對著一個最大的危機,就是以會眾的喜好作為判別禮拜好壞的依據。因此,禮拜的程序逐漸成為一種「娛樂」,一種為要符合大眾口味的「節目」。到底什麼是「敬拜」呢? 所謂的「敬拜」,是要求信徒以最虔敬、最謙卑之心,藉著某些特定的動作與程序,來「回應」上帝的愛,也在這個「神聖的地方與時間」與上帝相遇,領受從上帝來的恩典與力量。
    既然敬拜是人對上帝的回應,那麼不同的年齡、不同的信仰經歷,對於上帝恩典的認知與回應就必然有所不同,而不同的回應方式,則會引發彼此的緊張。近年來,在台灣教會禮拜儀式的發展上,的確看到了「敬拜讚美」與「傳統禮拜」之間的緊張性。
    敬拜讚美最值得肯定的原因,是因為讓所有參與禮拜者都真正成為禮拜的一部分。信徒們不再只是坐在台下聽,冷眼旁觀牧師與長執的表演;他們得以親身參與,在實踐的過程之中認知到自己也成為構成整體禮拜的元素之一。
    真正的敬拜,是人按聖經所啟示與上帝作正面的回應,並以上帝為敬拜的開始,也以祂為敬拜的中心。所以我們應當明白禮拜過程中各項行事方式的意義,希望藉著禮拜使個人真實地經歷上帝的同在。
    現今台灣教會的禮拜儀式中甚缺乏帶領者與參與者的互動,在整個禮拜中,能讓信徒真正有所感受的,是直接參與到禮儀之中,藉以體會從禮儀本身帶來的「神聖氣氛」以及「合一」的感受。因為透過所有會眾參與禮儀的進行,所有的人得以在互動中體驗到「合一」。而禮儀的多元化便可成為敬拜讚美著力之處。
    今日教會的困境往往在於失去異象。不僅傳福音如此,禮拜也一樣。禮拜落入形式,禮拜者無法真正獲得更新的感動,是因為禮拜不再具有「提升生命、彼此建造」的異象,而只成為維持傳統、鞏固體制的一個工具。「沒有異象,民就放肆」!
    教會的使命與發展往往都與「異象」有關,所謂的「異象」,便是「實況、使命與理想的結合體。」
    教會的發展該如何進行?我們希望會友有怎樣的信仰成熟度?我們期待教會成為怎樣的地方?這些期待、這些異象也都應該反映在禮拜之中。事實上,禮拜本身就是一種「預表」──預表終末上帝國的景象。
    因此,禮拜模式本身不是問題,而是我們的禮拜,是否讓每一位參與者,在基督裡有美好的互動,彼此團契相交,互相配搭來建立主的身體,如同一作靈宮,我們都是活石。正如彼得前書25節所說:『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上帝所悅納的靈祭。
    不僅如此,我們更是上帝祭司的團體,如彼得前書29節所說:『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所以,我們不要落在敬拜模式的迷思中,反倒要藉由我們的敬拜,來反映上帝的榮美,和祂拯救的大能。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