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養」教會是上帝託付的使命(約21:16;徒20:28);因此歷世歷代上帝都按祂心意呼召一些人治理教會,這些領袖在不同派別傳統中,都有不同的稱呼,大體上稱為牧師、傳道、長老、監督、主教等,他們都是上帝所設立,是上帝給眾教會的恩賜(弗4:11)。
為了能好好牧養教會,因此亦產生不同制度,這些制度分別有主教制、長老制、會友制和 國家制,各別強調組織的合一;有些強調代議制;有些強調眾人皆祭司;有些強調由國家管治!無論任何制度,若只注重外在的型態並非美事;若只能維持禮儀的實 行而忽視生命的建立也非好事;若只強調個人主義而輕忽上帝的心意和群體關係,也非教會存在世上的目的!因此作為上帝的子民必須明白牧養的意義。
「牧養」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一共出現了十一次,分別記載在馬太福音2:6;路17:7;約21:16;徒20:28;19:15等等。究竟牧養包含了甚麼意義呢?對今日教會的牧師、傳道有何提醒呢?本文嘗試從新約神學這角度探討牧養的觀念,嘗試從以上的經文及有關的經文探索牧養的意義,希望能明白牧養的觀念、牧養應有的態度、以及牧養應有的模式。
究竟福音書如何表達牧養的觀念呢?以下將會從馬太福音2:6;路17:7;約21:16;以及一些有關連的經文作探討。
A 馬太的牧養觀
馬太談到牧養這個字時,只在馬太福音2:6出現過,這節經文是這樣說:「猶大地的伯利恆阿、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
馬太引用這段預言最主要的目的是表明猶太人所期待的彌賽亞,已經應驗在耶穌身上。然而這節經文亦說出一些牧養觀念,例如牧養者的身份是君王,而牧養的對象是以色列民,這種觀念在舊約中亦有出現,例如撒母耳記下5:2「…耶和華也曾應許你說,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又如撒母耳記下7:7「…我何曾向以色列一支派的士師,就是我吩咐牧養我民以色列的…」。
前者說到大衛牧養以色列民;而後者說到士師牧養以色列民;前者是君王;後者是士師,兩者都是以色列民的領袖,因此作為牧養者的身份是尊貴、是超然的、是上帝所揀選的領袖!因此牧養的觀念亦含有統治、治理、領導等意義。
B 路加的牧養觀
路加談到牧養這個字時,在路加福音17:7有所表達:「你們誰有僕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裡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吃飯呢?」
“牧養”這詞語與直接受格”羊”這字連用,這節經文表達出牧養羊是僕人應有的責任;而僕人要完全聽主的吩咐!路加表達出牧養者是僕人的身份,而牧羊的工作是僕人應份的工作,亦是受命的工作。
C 約翰的牧養觀
約翰談到牧養這個字時,是引用在耶穌與彼得的對話中:「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
這節經文的背景,指出彼得重操捕魚工作後,因復活的耶穌向他顯現而改變!在早飯時耶穌三次查問彼得對祂的愛,每次查問之後,耶穌對彼得有所吩咐!這三次吩咐分別是:「你餵養我的小羊」;「你牧養我的羊」「你餵養我的羊」!
從耶穌再三向彼得的囑咐中,可見耶穌何其重視「牧養」;而牧養亦包含了「餵養」,顯然是指信仰生命上的餵養;牧養的對象是羊,根據約翰福音10:10「羊」是指「人」。可見牧養不但重要,亦是耶穌交託門徒的使命的責任;約翰這樣記載,可見亦有以上的看法。
D 耶穌的牧養觀
在四福音書中,有許多經文雖然沒有「牧養」這個字;但是仍可清楚地顯示出牧養的觀念,尤其是耶穌的榜樣,比喻及言訓。牧人如何牧養羊群,好在乎牧人的牧養觀及牧養態度,在四福音中亦有不少經文與牧人有關,例如:馬太福音9:36、25:32、26:31;可6:34、14:27;路2:8、15、18、20;約10:2、11、12、14、16。
耶穌指出牧人的牧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牧人的牧養,人就會好可憐,因為人就會「困苦流離」(太9:36),「困苦流離」原文是eskuluenoi kai errimmenoi兩個字組成,前者說明「困苦的」;後者表達「無助的」或「無依靠的」!
耶穌稱自己為「好牧人」(約10:11,14),究竟好牧人有何表現呢?根據約翰福音10:11-18好牧人最少有兩大表現:第一,好牧人為羊捨命,第二,好牧人認識羊;羊也認識祂。
耶穌作了牧人如何牧養羊群的最好榜樣。「捨命」表達出為了牧養羊、顧念羊而作出犧牲,包括羊群面對危難時,牧人要犧牲一切,甚至性命!來保護他的羊。
「認識」並非指表面的認識;而是含有深層的認識!這種認識是雙軌性的,乃表達出互相的密切關係,所以好牧人與羊群彼此間有很深入的關係。「捨命」與「認識」是耶穌的牧養觀;亦是今日作牧人的應有觀念,榜樣和態度;也可成為今日牧養教會的模式。
最後耶穌要離開門徒之前,也吩咐門徒聖靈保惠師會繼續作指導(原意是“在旁指導的”)工作。
這保惠師也是「真理的靈」(約15:26;16:13;約一4:6)。耶穌清楚說明這保惠師將會負起三樣工作,這對門徒或牧養有許多的幫助:
一. 勸勉(含有先知的勸勉的意義(徒2:40;林前14:3)或 安慰的意思(賽40:1;太5:4;路2:25)。
二. 「為罪, 為義,為審判」:為罪是使人知覺有罪或是因為不信耶穌,為義是因為被判為無罪或說耶穌往父那裡去完成了救贖罪人的工作,為審判是因為罪人都要受審判或說撒旦(世界的王,代表罪首)要受審判。
三. 引導門徒明白真理。聖靈在這里被稱為「真理的靈」,是因為他的工作而這樣稱呼。可見聖靈會代替耶穌的工作來引導門徒「進入真理」。
這些教導讓我們看見在牧養工作中不可忽略聖靈親自在信徒心中的牧養工作。
耶穌設立牧者
可3:13-19記述耶穌如何設立門徒。在路10:1更進一步說明耶穌不只設立十二位,而設立更多的人去作牧養的工作。在這設立中,讓我們看見兩樣事情:一. 他們常與耶穌一起。目的是要他們跟耶穌學習牧養的工作。這種跟從學習也是歷來教會及神學院訓練牧者的形式。二. 耶穌交給他們一個使命:去傳講和趕鬼。
Ⅱ 新約書卷中的牧養觀
除了四卷福音書外,究竟新約其餘書卷如何表達牧養的觀念呢?以下將會從使徒行傳20:28;林前9:7;彼前5:2;猶12節;啟2:27、7:17、12:5、19:15。
A 保羅的牧養觀
保羅在米利都囑咐從以弗所來的長老說:「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上帝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徒20:28)在這節經文保羅清楚地指出一些牧養的觀念,牧養者也是指教會的監督,又可稱為長老(徒20:17),或是今日教會的傳道人,牧師及長老等;他們能作牧養的基本條件是由「聖靈立」,即有上帝的命定和呼召;如何牧養教會呢?就是「為自己謹慎」及「為全群謹慎」。
「謹慎」在原文含有小心地、注意地,即小心注意自己,小心注意牧養上帝的教會。為何 要謹慎呢?因為牧養的對象是教會,教會是耶穌用血所買贖的群體,是屬於上帝的,這樣尊榮的事奉,怎能不謹慎呢?一方面亦因有假牧者要進入教會,引誘羊群, 因此在牧養上怎能不小心呢?這些將會出現的假牧者,保羅形容他們是兇暴的豺狼,因為他們不但不愛惜羊群,並且引誘他們離棄真道(徒20:30)。
保羅在使徒行傳20:28所講的「牧養」,是含有治理、保護及看守教會之意。保羅在米利都的這番話是要教導牧者如何牧養教會(20:17-35),包括牧者個人生命的質素和態度!保羅更以自己為榜樣,成為作牧養工作者的借鏡。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9:7提供了另一個如何牧養群羊的觀念,保羅說:「…有誰牧養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林前9:7)。這「牧養」觀念含有養育成的意義,保羅指出作為牧者享受福音養生的權利是理所當然的;然而為了福音、為了群羊的好處,他可以連這應有的權利也可以放棄(9:12),這也提供了牧養教會之應有心態。
使徒行傳不但記載了保羅的歷史,也反映出他的牧者心腸,以及如何牧養;保羅在十三卷書信中亦充分表現出牧者的心腸,尤其教牧書信不但教導提摩太及提多如何牧會,更重要是顯示出他對同工的關懷及關係,他稱提摩太是親愛的兒子(提後1:2),稱提多為真兒子(多1:4),稱以巴弗為「作基督耶穌僕人的」及「他常為你們竭力祈求…」(西4:12),稱馬可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提後4:11)!可見保羅對教會、對同工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這種和諧及滿有感情的關係,亦是牧養教會應有的之模式。
B 彼得的牧養觀
彼得談到牧養時說:「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上帝的群羊,按著上帝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彼前5:2)。
「務要」含有命令的語氣,表示牧養的重要性!究竟如何牧養教會呢?彼得認為按照上帝 照管他們,原文沒有「旨意」兩字!但卻有這含意,意思說作為牧者要按照上帝的心意保養及牧養教會。彼得更指出牧養事奉不但按上帝的心意牧養,在個人態度上 也應甘心樂意、更不應貪財、更要作群羊的榜樣!彼得又指出牧養事奉是榮耀的事奉,當基督再來時必得榮耀冠冕為賞賜(彼得5:1-4)。
彼得更指出真正的牧養靈魂的監督是基督自己(彼前2:25),所以作為牧師、傳道人,牧養的對象固然是人;但是真正牧養者是上帝自己。
C 猶大的牧養觀
猶大這樣說:「這樣的人,在你們愛席上,與你們同喫的時候,正是礁石,他們作牧人,只知餧養自己、無所懼怕,是沒有雨的雲彩、被風飄蕩…」(猶12)
「餧養」亦是從牧養這字而來。猶大有意在這裡提出一個反面教材!猶大指出這些所謂牧人,並非是真正認識基督的人(猶4)
乃是偷偷地進入教會群體的人!他們最大的表現是「只知餧養自己」,即表達出自己的利益為大前提,他們的結局是死而又死(猶12)
從猶大的牧養觀可見若為自己利益而作牧人,並非真正牧者的所為!乃是假冒者/假師傅的所為。
D 啟示錄中約翰的牧養觀
在啟示錄中,約翰一共提了四次與牧養有關的經文,分別是2:27;12:5;19:15及7:17,前三節中文譯作「管轄」而一節則仍譯作牧養。在2:27乃是對信仰上得勝者之應許,應許他們好似基督一樣用鐵杖管轄萬國!而12:5及19:15若從上文下理看,乃指基督將要用鐵杖「轄管」萬國,「鐵杖」含有威嚴、權柄、能力、堅固的意思!
而牧養或管轄的對象是萬國,可見基督再來時牧養方法是與別不同,而且帶有威嚴和能力。另一方面,在7:17看牧養態度顯然有所分別,基督如何牧養呢?祂領他們到生命的泉源;上帝也擦去他們的眼淚,這些被牧養的人乃是從患難中出來的;也是被主的血所買贖的人。可見約翰表達出將來再來的基督對萬國的牧養是帶威嚴;而對屬祂的人是帶著安慰的。
結論
牧養的觀念,在新約作者不但有不同的表達。
馬太談論牧養時,不但表達治理的觀念,也表達出君王與子民的親切關係。路加談論 牧養時,不但表達受命牧放的觀念,也表達出主人與僕人的身份關係。約翰談論牧養時,不但表達餧養的觀念,也表達出耶穌與門徒的關係。耶穌不但成為好牧人的 榜樣,更具體地表達牧養的應有態度,也表達出好牧人與羊群互相契合之關係。保羅談論牧養時,不但表達謹慎、看守和犧牲的觀念,也表達他與同工間親情之關 係。彼得談論牧養時,不但表達按照上帝心意的觀念,也表達出牧養事奉的榮耀。猶大談論牧養時,對於只知「餧養」自己的人,極其反感!更提出警戒。啟示錄論 及牧養時,大都表達基督再來時,是帶威嚴權柄牧養;但對於從患難出來及屬祂的人,則帶著安慰來牧養他們。
牧養不但包含治理、受命牧放、餧養、看守、引導、照顧、養育等意義;更清楚指出作為牧人在個人生命質素上,乃應成為別人效法的好榜樣;其中更重要是牧者與羊群的密切關係;而牧者之首就是基督自己。
新約的牧養觀,是包含著牧者與被牧者之生命建立,這種關係乃表達出「生命影響生 命」!因此牧者與群羊關係不需抽離、牧者也非高高在上;相反牧者還深入認識他的羊,而他的羊也認識牧者,必要時牧者為羊付出一切代價!這不但是新約中的牧 養觀念,也是今日牧養教會應有之模式!筆者稱之謂「作榜樣、重關係、付代價之牧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