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建構禮拜的理想



  基本上,禮拜很難用「好與壞」作為界定或區隔。雖然舊約之禮拜有一定的典章律例,只要遵循其規定來敬拜都是好的;但到了新約之後,耶穌並沒有設立禮拜的「規條」要大家遵守,只在約翰福音四章二十四節誠懇的提到:「上帝是個靈,敬拜祂的人要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祂。」

從祂的談話中,委實給予我們極深奧的啟示。這應是耶穌讓我們對禮拜有更多的空間來思考和設計吧!因此在更新禮拜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要針對「做禮拜」來論述,應當在「與上帝相遇,同時經驗與感謝上帝永流不息的恩典之救贖,以耶穌基督為中保,來回應上帝的愛與呼召。」的前提下,用開闊的心靈和誠實,以聖經為基礎,同時衡量「對象」、「時空」、「文化」、「音樂」、「地域」、「神學」....等因素,甚至有時還得借重科學的處裡方法 統計與分析」來進行預測、計畫、執行與評估,才能建構出適合的禮拜。

1.主禮群、禮儀、會眾三者的配搭與結合( Interlocking )

  要展現出做禮拜的理想,主禮群(Leaders)、禮儀(Liturgy)、會眾(Laos)三者的妥善配搭與結合乃不可或缺。質言之,就是要有完整的「共同禮拜」之觀念與實際行動來擺上敬拜。今天,在更正教會極力主張萬民皆祭司的情況下,我們又是其中的一員,更應在此一功課上實踐出這樣的理想。
  
  過去,由於禮拜學在亞洲地區的教會不受重視,使得許多牧者對禮拜的神學觀念一知半解,導致在帶領禮拜或執行禮拜的「工作」時,常以「主禮者」為中心,而疏忽了共同禮拜的真諦。

   
有鑑於此,「共同禮拜」的推展乃相當迫切。事實上,主禮群的構成並非只有講道者與司禮者而已,它乃包含所有禮拜的事奉人員,諸如:司獻、插花者、司琴、聖歌隊、接待、報告者甚至各團契或會友的代表......等。而這些不但是主禮群,亦就是為禮拜委員會的成員,若一切大小禮拜的設計和安排,都能邀集委員集思廣益,甚至可以製作問卷詳細調查、評估與檢討禮拜的得失,相信禮拜的功能與目標勢必在主禮群與會眾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大大的發揮出回應上帝的果效。

  再者,禮儀的安排與設計,不但要考慮到基督教節期的循環,還要能有上帝與人、人與人雙向的交通,同時也要斟酌時代的變遷、文化的順應、空間的運用和佈置、特別情境的需要....來力求禮拜不斷的更新、讓人能委身並真正參與在禮拜的一切儀式當中,使參與者能善用恩賜、發揮所長、共同服事、榮耀上帝,使全體會眾真正的「參與」與耶穌同生、死、復活的敬拜,並在宗教「象徵」的應用上,讓聖禮典的實施真正在教會禮拜中確實展現,達「做禮拜」的理想。

2.更新與建構理性和感性平衡的禮拜

  近幾年來,幾乎所有的更正教會皆受到「敬拜讚美」與「靈恩運動」非常大的衝擊,導致較偏重理性的傳統禮拜方式不再受青睞,許多人乃轉往較重感性的「靈恩特會」或「敬拜讚美」的教會聚會,使得主流派的更正教會頭痛不已。有學者甚至還提起,這些重感性的禮拜團體,將繼新教從羅馬天主教會走出的「第二勢力」後,成為從新教再被改革出走的「第三勢力」。
  
  長老宗的教會因長久以來,在過於強調「講道」的情況下,一個鐘頭的禮拜時間,光「講道」就佔據了大半的時間,似乎太偏重於闡述上帝話語的「理性」時間。為使長老教會的禮拜「理性」與「感性」能夠平衡,禮拜程序的用心設計,禮拜儀式有如戲劇般,讓會眾藉著禮拜的「真、善、美、聖」,從中達回應上帝的目的,是教會應該努力的方向。當然在顧及不失長老教會強調以「上帝的話為中心」的理想下,我們可以適切的透過戲劇、象徵、圖片、肢體語言、音樂、合唱....等,作為「講道」的輔助或啟示,同時亦可審慎引用回應詩,來回應並述說上帝偉大帝的作為。此外,還可斟酌講道的主題與教會節期妥善佈置禮拜堂,讓上帝的話不只藉著人的理性與信仰經由講道訴說出來,也能透過美麗與富含象徵的種種佈置表達出上帝對人的啟示,以及我們對上帝的回應。

  目前已有許多藝術家和心理學家,已開始致力於如何使禮拜能達到「真、善、美」的結果呈現給上帝。特別是在禮拜堂的佈置與象徵的應用方面,學者們更是從聖經和文化以及心理學方面加以剖析,並從研究結果提出建言,祈使參與禮拜者,能進一步體認到,如何藉著外在的東西來幫助內在,同時也經由內在的信仰體驗,提供外在的構思來「裡應外合」,使「誠於衷而形於外」的信仰實行出來,也就是如何在禮拜時能使會眾「口到、心到、腳到、手到、耳到、眼到」,展現出真正的「做禮拜」,把最好的敬拜呈現給上帝。當我們致力於建立感性與理性禮拜的更新和平衡時,應與藝術家、心理學家、聖經學家及禮拜學家們集思廣義、同心協力使禮拜堂外在的建築、內在的佈置,以及音樂、禮儀、語言等,達到最完美的地步,藉以喚醒人經驗上帝那一種「美」的經驗,創造出美好的禮拜。

3.藉重「科學」方法更新與建構好的禮拜

  過去,禮拜的「好壞」大都只取決於禮拜學家的反省而定,幾乎從未有人主張用科學的方法來嚐試配合更新與建構好的禮拜。若能借用統計學的方法,不但可以對我們的禮拜進行反省與評估,還有助於禮拜的更新與設計。因為,在舉行傳統禮拜或順應時代而更新禮拜時,若不針對禮拜所產生的問題,用科學的方法蒐集、整理、陳示、分析、詮釋來評估並改進各種利弊得失,只憑神學性的思考是不夠的。因此「科學」與「神學」兩種方法並用,相輔相成實有其必要。

禮拜的歷史反思



  主後三百一十三年由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 303-337.A.D.) 頒布米蘭上諭 (Edict of Milan)之前,「基督教」並非羅馬帝國政府下的合法宗教,所以許多聚會活動不能大膽公開,直到米蘭上諭公告後,基督教會才得以被合法承認。此後,教會的行政機構與硬體設備便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而起,其中有關禮拜與音樂的事宜,乃由教會當局創辦訓練聖歌隊和音樂人才的音樂學校( Schola Cantorum )專門負責。由於教會禮拜有其特別措施和體制,禮拜當中的聖詩與讀經等重要程序,若非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則無法直接參與,因而導致一般會眾對於唱詩讀經的機會逐漸減少,對於參與禮拜的角色和地位也處於被動狀態。

  主後三百六十三年的老底嘉會議( Council of Lacodicea )議程的第五十九條議案又制定,除了聖經裡面的詩歌和經文外,禁止私人所自創的詩歌在禮拜中唱頌,未經當局認可的詩詞也一律管制不得引用。另外,對於禮拜的聖詩之規定又更為嚴苛,凡未受過特別訓練者,一律不准吟唱聖詩,唯獨主理者( Leader )有讀經的權利,聖歌隊 ( Choir )才可吟唱聖詩。如此一來,會眾不但處於被動狀態,連唱聖詩的機會也完全被剝奪,致使會眾成為名符其實的「坐禮拜」;「做禮拜」的權利幾乎全被剝奪。

  再者,基督教隨著羅馬帝國政治勢力進入歐洲大陸後,又深受拉丁文化的影響,拉丁文成了禮拜的主要語言,聖經也因此被翻譯為拉丁文。之後, 拉丁文的禱告文、禮拜的儀文、聖歌隊所吟唱的詩詞....等,幾乎全是拉丁文出版品。會眾們從以前的「坐禮拜」,乃變本加厲的轉成為「看禮拜」。因未受過拉丁文教育的會眾,根本無法瞭解拉丁文的一切經文、禮儀和聖詩。這對參與禮拜的人來講,可謂沒有實質的意義可言,委實不甚公平。而且禮拜的內容與程序,也只偏重禮儀( liturgy )的安排與進行,導致外在的儀式常掩蓋禮拜的實質和內涵。

  這樣的情景一直到宗教改革前,幾乎沒有多大改變,使得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 Martin Lurther, 1483-1564 ) 約翰加爾文( JohnCalvin, 1509-1564 )、慈運理 ( Ulrich Zwingli, 1484-1531)等人,對此一制度垢病不已,而激起改革禮拜制度與教會音樂的聲浪。

  改革者認為,在禮拜的儀式進行中,不能有不平的特權(privilege )存在,每一位會眾皆有「直接」參與禮拜的權利,而這個權利是屬於全體參與者。換言之,凡是上帝的兒女,都享有這份「萬民皆祭司」的權利,人人可唱聖詩讚美上帝,個個可讀經並領受上帝的話。因為禮拜基本上是一種讓上帝子民能共同參與的活動( corporate activity ),所以每一位會眾皆有這些基本權利到上帝的面前敬拜祂,不需要任何神甫或媒介。參與禮拜的人應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性,不應完全處於被動和受限之狀態;否則,便會失去共同禮拜( corporate worship )的意義。

  但是,在宗教改革後的近五百年間,改革宗的教會,卻在「替嬰兒洗澡後,將嬰兒及骯髒的洗澡水一起倒掉」並「徹底清除」的情況下,並沒有保留禮拜的優點。轉而重視上帝話語的詮釋,致使「講道」成了禮拜的主要重點,忽略了信徒參與「共同禮拜」的真諦,導致禮拜的僵化與過於理性,形成了「聽」禮拜的局面。長久以來,改革宗的教會又在不知更新的情況下,使得會眾從「坐」到「看」再到「聽」禮拜不一而足。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