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
基督徒對“安樂死”之看法
基本上,今天所講的安樂死是指有意地、有所作為或有所不為地殺死那些被視為沒有價值生存的人。從前某些國家或許為了社群整體的利益而拋棄老、弱、傷、殘 的成員。自十九世紀開始,現代的安樂死問題開始受到關注。及至二十世紀,納粹德國於一九四零至四一年間,假優生學的名義,在德國及奧地利,將超過八萬名患 上精神病、癲癇病、弱智及畸形的人合法地送進毒氣室。這件殘酷的歷史事實也令好些人反對立法容許安樂死,因為他們恐怕這些法例會被濫用而令無辜的人被殺 害。
為了回應這種反對安樂死的態度,遂有人以自願、不自願和非自願及主動或有所作為和被動或有所不為作標準,將安樂死分為幾類。
第一,如果病人是不自願的,則不論是有所作為或有所不為而令其死亡都是不道德的,甚至是不合法的。
第二,如果病人是非自願的,意思是病人或許太年老,或許太年輕,或許是精神病患者,或許是弱智人士,或許是已經昏迷而不能夠自己作出決定,則其代理人將 會為其作決定。該代理人或許是他在神志清醒時所指定的某些人或組織,或許是他的至親,或許是法律所認可的組織,例如醫院的生命倫理委員會等。而該代理人的 責任是以病人的利益作為其考慮的前設。如果病人的腦部或腦幹已經死亡,他僅是靠著機器來維持呼吸和心跳,則撤除這些機器也僅是承認其死亡的事實,則該代理 人可以決定以被動的、有所不為的方式讓病人離開世界。而基督教也不贊成無止境地以機器支援一個已經死亡的人軀體。而既然病人事實上是已經死去,這種做法也 不可以算是安樂死。但是,如果該病人的腦部或腦幹並未死亡,而該代理人卻決定主動地、有所作為地將他殺死,則該決定將會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犯法的。
第三,如果病人在失去判斷能力前已經留下清晰的指引給其代理人,就是當那能夠令其死亡的疾病發作時,不要以特殊的醫療方法勉強救回其生命。特殊的醫療方 法是指那些使用後卻不能給予病人合理的生命前景的醫療方法。例如;某患有嚴重心髒病的病人,在他神志清醒時曾經要求有關方面,當他再度病發時,不要再用任 何只能短暫地延遲其死亡時間的方法救他,因為縱使他暫時被救活,他也只能夠等待下一次病發,他是沒有可能在相當程度內自己照顧自己,也沒有可能過著近似一 般人的生活。所以,與其延續其極低素質的生命,不如讓他安然離世。這是一種自願的和有所不為的安樂死。而這種的安樂死也並沒有什麼道德爭議性,因為我們並 沒有權利或義務,也不能夠無止境地或無約制地使用現代的醫療技術,令人長期生活在毫無意義的痛苦中。當然生命是寶貴的,或許我們以為這樣做是為了救人,但 我們可曾想過,這種做法是否濫用了現代科技,意圖扮演上帝的角色叫上帝也願意他離開世界的人被迫留下來忍受上帝所不願意他受的痛苦呢?
第四,或許病人是自願的,但他選擇的是被動的、有所不為地面對死亡。意思是病人拒絕治療而讓疾病取其性命。問題是基督教相信,信徒是生命的管家,他們的 責任是在可行的範圍內保持身體的健康,但放棄治療是否有違管家的職分呢?首先我們要明白,基督教也相信,上帝賜人自由的意志,自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 生。所以,病人的選擇必須要體現其自主性。意思是病人必須要在神志清醒的情況下,充分了解拒絕治療所帶來的後果,然後作出負責任的決定。這樣的決定才可以 算是自主的決定。而如果所謂的治療根本並不能夠給病情帶來任何幫助,即治療只能夠稍微延長其生存的時日,卻不能夠有效地減輕疾病為他所帶來的痛苦;或治療 所帶來的生存機會並不比死亡高,那麼病人拒絕治療便是一個合理的決定。然而,如果治療是有相當的機會,能夠幫助病人戰勝病魔的,則病人更不應該放棄治療。 因此,如果病人拒絕那能夠令他有相當機會康復的治療,那我們便要嘗試了解病人是否不明白接受和拒絕治療的後果,或是他是因為其他的原因而放棄治療。或許是 因為經濟的因素,或許是感到親友的厭棄等。而作為信仰的群體或個人,我們又可以給他提供什麼幫助,鼓勵他接受治療呢?
第五,可能我們可以接受被動安樂死,因為病人在失去判斷能力前留下的指引或是放棄沒有意義的治療,都可以幫助他避免不必要的痛苦,而按著上帝所定下的自 然規律接受生命的終結。然而,如果他所選擇的是主動地、有所作為地自己了結自己的生命,或找人協助其自殺,那又如何呢?或許病人認為自己所患的既然是不治 之症,或許他是為了避免病發末期的痛苦而希望提早結束其生命;或許他希望能夠有尊嚴地死去,不願意在病前像廢物般被人“主宰”,而要求提早結束其生命。如果自主是那麼重要的,人可否選擇死亡呢?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生命雖然是那麼珍貴的,“生命神聖”也是多名重要的原則,但生命並不是絕對的。在某些情況下,人會為了某些更有價值的事物或為了堅守某些更重要的原則而放棄生命。耶穌“基督為了擔當許多人的罪”而“把自己”的生命“獻上”,而孔子也於《論語‧衛靈篇》云︰“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但是,那是否表示人便可以為了避免疾病的痛苦或臨終無助的情況,而決定進行自願的、主動的、有所作為的安樂死呢?
基督教並不認為人應該被無意義的痛苦所折磨,因為耶穌基督在世時也致力治病,叫人脫離疾病的煎熬。但是,會否有些事情發生的意義是屬於奧秘的層次,是人所不能了解,只有上帝才知道呢?然而,那又是否表示我們應該袖手旁觀地看著別人受苦呢?
或許我們並不知道為何某些人在臨終時飽受痛苦的折磨,但我們卻以盡力減輕病人所受的痛苦。隨著醫學的發展,人類在止痛方面的科技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我們應該留意,盡管我們希望減輕病人的痛苦,卻要盡量在“不損害病人意識”的情況下用藥,要由非類固醇抗炎藥,到不易上癮的止痛藥,最後才使用容易上癮的止痛藥。或許使用某些藥性猛烈的止痛藥會縮短病人的生命,但這可能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因為對於身患絕症的臨終病人而言,能夠減輕痛苦往往比延遲死亡重要。
死亡是人生必經的階段,而人既然是有尊嚴的,人也應該享有尊嚴地離世的權利。但是,人是否尊嚴地離世卻並非僅僅在於病人臨終時身體的狀況,卻也在乎他和他家人如何面對死亡、獲得怎樣的關顧和他跟家人的關係。而安寧(或稱善終)服 務的設立正是嘗試滿足病人在這幾方面的需要。安寧服務除了照顧當事人,讓他能夠有準備面對死亡。此外,該服務也希望為病人提供一個能夠盡力提高病人的自主 和自尊,鼓勵病人積極面對死亡的支援系統。最後,安寧服務也希望能夠為病人的家屬提供支援,幫助他們學會如何跟身患絕症的家人相處和如何面對親人的逝去。
或許病人要求安樂死是為了逃避痛苦的煎熬,他們的決定是否理智往往是爭議的焦點。或許尋求安樂死的是因為家人不懂得跟他們相處,而令他們誤以為家人厭棄 他們。尋求安樂死背後的訴求也許是希望獲得別人的安慰和支持。如果我們希望制止自願的、主動的安樂死,則應該選擇支持安寧服務。
基督教相信,人是生命的管家。在沒有充分的理由支持下,人不應該藉著醫療科技延長那些應該離世的人的生命,也不應該提早結束那些未及死期的人的生命。而作為生命的管家,上帝對我們的要求︰“要忠心!”
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爲什麽有苦難
什麽是苦難
關於苦難
什麽是苦難 , 爲什麽有苦難 , 護教學初探-苦罪懸疑 , 義人受苦難 ,
苦難與上帝的旨意不衝突 , 疾病不是由犯罪而起 , 受苦難是要與上帝同得榮耀 ,
受苦難是為了榮耀上帝 , 苦難是信心的考驗 , 宇宙的傷痛 , 苦難是上帝所賜的嗎 ,
不是憑感覺乃是憑上帝的話語 , 讚美的門 , 矛盾中之統一 , 為基督受苦之心志 ,
上帝所賜的五個金環 , 群山響應 , 苦難是上帝的審判嗎 , 苦難是上帝的管教嗎 ,
苦難熬煉我們如精金 , 我們要預備爲上帝的榮耀受苦 , 苦難和神蹟 , 應許之意義 ,
上帝之煉金術 , 將信心實行出來 , 正確了解上帝的主權 , 戰勝苦難的屬靈策略 ,
苦難臨到時 , 受苦難為要我們得以完全 , 為甚麼人生在世會有患難﹖ ,
世界會不會沒有疾病﹖ , 逼迫與逆境 ,
基督信仰與科學
達爾文進化論所面臨的困難 , 創造與進化 , 進化論中有待澄清的問題 ,
關於基督教信仰與科學的反思和結論 ,
科學與聖經有否衝突? , 基督教對科學的影響 , 基督教信仰與科學對立嗎 ,
基督教與科學之概述 , 科學發達後人就不需要上帝了嗎 ,
基督教信仰與現代科學的發展 , 基督徒在科學中榮耀上帝 ,
科學家在科學中認識上帝 , 心理學豈不是一門科學嗎 ,
科學的局限性 , 現代科學與基督教信仰(1) ,
復活鐵證 ,
關於邪惡
邪惡的源起 , 爲什麽有邪惡 , 上帝有完美的計劃 ,撒但之占領區 ,
慈愛與審判 , 破壞了的形像 , 大地感到傷痛 ,我們的仇敵 ,
執政的和掌權的 , 撒但的策略——誘惑、欺騙、控告、吞噬 ,
世界上為什麼有罪惡的存在﹖ , 人類會迎來永久的和平嗎﹖ ,
人與人之間會彼此相愛嗎﹖ , 世界的末日何時來臨﹖ ,
我和我的家庭將來會是怎樣﹖ , 人死後還有生命嗎﹖ ,
天國會是甚麼樣子﹖ , 怎樣成為一個好人﹖ ,
上帝有完美的計劃
我們從保羅給以弗所的書信的第一部分(1:13-14),可以看到三位一體的聖父、聖子、聖靈遠在創世之前,便在永恒中召開神聖會議,而會議的主題就是你和我。
愛的本性是把自己給予對方和滋生不息。上帝的本性是純潔無比的愛,因此祂渴望用愛沐浴一個家庭——一個兒女衆多的大家庭,每一位兒女都會像祂那得著榮耀的兒子。上帝三位一體而有無瑕、愉快的親密關系,永恒的父希望由這關系出發,去愛,去創造,去祝福,去使生命豐盛,愛需要有對象,上帝心目中的對象是祂創造的人。
正如一首詩歌所說,“上帝在創世界之前已經想到我。”上帝作出關乎你和我的決定。一如羅馬書八章二十九節所說,祂“預知”我們。遠在上帝造人之前,祂早已爲祂要創造的定下絕妙的計劃。
上帝的計劃是要我們幸福,並把榮耀歸給祂。祂的旨意是我們在祂面前的名分應絕對是兒女的身分,而且我們應該跟基督一樣聖潔。“早 在創造世界以前,祂已經爲基督的緣故,選中我們,要使我們在祂眼中成爲聖潔、無瑕無疵的人,上帝因爲愛我們,就按照祂認爲好的意思,定下了計劃,要我們藉 著相信祂的愛子耶稣基督,得著作祂兒女的名分;上帝藉著的愛子將這分洪恩白白賜給我們,使我們因著這分榮耀的恩典讚美祂”(弗1:4-6)。
這就是上帝創造人類的目的;這就是祂爲你和我的永恒擬定的計劃,祂當然有能力實現自己已經立意的事情,祂有權力施行自己的旨意。
但上帝不單是全能的,也是全知的,祂預知創造人類後會發生的事。神聖的三位一體預見邪惡的權勢會誘惑上帝要創造的人,且早就看到人類會墮落,看到人犯罪所導致的災禍不單會損害人的本性,也會損害整個宇宙。
遠在有人類之前,當人還只不過是造物者心中的 一個意念時,聖父、聖子、聖靈便擬定救人的計劃,使上帝的旨意能完全實現。本性爲無瑕光芒的上帝不能容忍祂的造物有罪的黑暗。罪會使人永遠與造他的上帝隔 離。因此需要有補救的辦法,需要重新爲人創造聖潔的本性,使犯了罪的人仍能照祂的本意成爲祂的兒女。
上帝提供了補救的辦法,到時機成熟的時候,上帝親自以兒子的身分進入充滿罪惡的人間,祂成爲人,住在人中間,用肉身承擔死的刑罰——祂正義的本性必須向犯罪的造物宣判的刑罰。
耶稣——成爲人的上帝——與 黑暗的權勢作戰,並且得勝。上帝叫基督從死裏複活,並且把祂高舉至自己右邊的宇宙寶座上,藉以顯示祂對死亡擁有主權,人可從聖靈得到上帝復活的能力;因 此,人雖然墮落,仍然可以戰勝罪和邪惡的權勢。最後,在上帝指定的時間,人便可以得到上帝的兒女應有的一切福氣,會永遠在上帝面前分享祂的榮耀。這時候, 人終於會完全脫離罪,不單是得到救贖,脫離罪的刑罰和權勢,而且再不會遇見罪。
以上的啓示豈不是爲在黑暗中受苦,感到迷惑的人類帶來一線亮光和希望嗎?上帝對邪惡在人間進行的工作並非袖手旁觀。祂掌握著一切,而且正在進行會叫我們得益並叫祂自己得著榮耀的完備計劃。
你可能並不明白自己爲什麽會有今天所受的苦 難。但如果你是基督徒,你不會在黑暗中白白受苦。你在上帝的計劃中占有一個位置。在祂完全沒有黑暗。有一天祂完備的旨意會發出如日中天的光芒,到時你會在 祂面前得到預定給你的榮耀。如今,你也不是孤單的,你的生命由掌權的上帝掌握。在耶稣基督裏,你會得到榮耀。
爲什麽有邪惡
上帝在舊約聖經所說的預言,常有雙重含義——一 個根本的含義和一個只指當時事物的含義。以賽亞書十四章十二至十五節和以西結書二十八章十一至十七節是兩段這樣的經文。這兩段的信息分別是指著巴比倫王和 推羅王說的,但所用的字句似乎不單是指這兩個人,也指向在宇宙有極高地位的勢力。這些經文的根本含義似乎是離開了作惡的人而指向操縱他們的邪惡勢力,因此 我們可以得到一點關於邪惡的起源的啓示。
第一段經文提到明亮之星,早晨之子,一度夢想 高舉自己的寶座至上帝衆星之上,並要與至高者同等。結果他被逐出天堂,被扔進地獄。第二段經文講述一個受膏的基路伯,智慧充足,全然美麗,他的行爲本來完 善,後來卻因美麗而心中高傲,以致多行不義,他亦被驅逐出上帝的聖山。這兩段經文所指的可能是同一位,聖經用不同的名字稱呼他,主要的稱呼是撒但或魔鬼。 這一點啓示使我們知道有一個地位比人高,由上帝創造,但已墮落的靈。
聖經並且提及墮落的天使,約伯記——被認爲是舊約聖經中最古舊的資料——提到上帝指出天使的過失,似乎是指天使背叛(伯4:18)。
新約聖經支持這說法,耶稣提到“爲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永不熄滅的火(太25:41)。
彼得在彼得後書第二章對剛建立不久的教會說,上帝會審判引進異端的假師傅,一如審判犯了罪的天使——上帝沒有寬容犯罪的天使,卻把他們丟進地獄,囚禁在黑暗中,等候審判(4節)。猶大在猶大書第六節亦提到上帝審判不守本位,離開自己住處的天使,用鎖鏈把他們永遠拘留在黑暗裏,等待審判的大日子。
寫這些書信的作者顯然相信曾有天使從本來幸福的境界墮落,結果受到上帝審判,這些似乎就是邪靈,是撒但的跟隨者,是保羅在以弗所書第六章所說,基督徒必須與其作屬靈的爭戰的“執政者,掌權者”。
聖經在聖靈的啓示下,讓我們對地獄權勢的起源 有一點的認識,我們所知的雖然不完全,但可以知道遠在人類被造之前,其他造物曾在天上背叛上帝,被逐,成爲上帝的深仇大敵,至於這些邪惡的權勢對上帝和祂 後來創造的人懷有惡意,存心作對,我們可以用很多經文來引證,人生的經曆更是充滿了這方面的證據。
但在某一方面,上帝已經就邪惡這個問題把我們想知道的作了完全的啓示,祂已經清楚表示宇宙由祂掌權,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邪惡的勢力可能強大,但上帝更加強大,而且正在掌權。
聖經並無教導二元論,並沒有說善惡爲兩個相等的權勢;惟有上帝擁有主權。“我是耶和華,在我以外並沒有別上帝,除了我以外再沒有上帝”——祂已經這樣宣布自己擁有一切的主權(賽45:5)。邪惡的權勢雖然大,你和我所遭遇的苦難卻由上帝控制。
邪惡的源起
以賽亞先知是向稱爲古列大帝的波斯王古列二世講述上帝的話語,古列是基督降世前五個半世紀之前的人。雖然他既不敬拜上帝也不認識祂,上帝的主權感動他,使他成爲替被擄但屬上帝的以色列子民行善的工具。
上帝就這件事說明理由,祂對古列說:“雖然你不認識我,但我還是給你力量,使普世的人,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都知道除了我以外沒有別上帝,我是耶和華,在我以外並沒有上帝”(賽45:5-6)。上帝使古列成爲歷史對其主權的明證。
於是,不信奉上帝的古列,依照了上帝的計劃使上帝的子民脫離被擄的巴比倫,返回耶路撒冷,用他供給的經費重建聖殿(代下36:22-23;拉1:2,5:13,6:3-4;賽44:28);又把尼布甲尼撒當年從耶路撒冷的聖殿掠走的器皿歸還(拉1:7-8,6:5);又供給錢財,使重建的工作能在猶大境內進行(拉3:7)。這一切都是上帝掌握主權的明確例證。
難道擁有絕對主權的上帝不能使邪惡從祂創造的世界消滅?當我們想到人間“爲什麽”會有苦難時,便不禁會反復問這個問題。但上帝亦沒有在這一段對祂的主權說得最清楚的經文中解答我們的問題,反而使問題似乎顯得更加復雜。
我們閱讀以賽亞這一段預言,會看到一句令人震驚的話語。在這一段上帝向古列講述其主權的經文中,有一句是“我造亮光,又造黑暗,我賜平安,又降災禍,造作這一切的是我耶和華”(7節)。
多個世紀以來,聖經學者都對這節經文感到困惑,難道這節經文真的是這個意思?難道上帝是邪惡的創始者?我們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必須思索上帝的性格,但我們不應單憑這一節經文思索上帝的性格,而應該考慮到關乎祂自己的全部啓示。
上帝是生命,是光(約1:4),是純潔無瑕的愛(約一4:8),祂名爲聖者(賽57:15),眼睛極爲潔淨,見不得邪惡(哈1:13),祂的本性是光,在祂毫無黑暗(約一1:5)。祂不試誘人犯罪(雅1:13-14),但祂爲我們捨己流血作贖罪祭(羅5:8-9),祂賜諸般恩典(彼前5:10),以恩待墮落的人類,使他們得著做祂兒女的名分(弗1:3-14),祂是全地公義的審判者(創18:25)。
這上帝不可能是邪惡的源頭,然而上帝顯然願意對宇宙之有罪惡存在承擔責任。
William Fitch 費滋爾在他的著作God and Evil 《上帝與邪惡》裏評論這節經文時,指出譯成create“創造”這個字原文是bara——與創世記用來描述上帝“創造世界”,“創造”一切生物,和按自己的形像“創造”人,所用“創造”一詞是同一個字。
Fitch費滋爾說:“用bara這個字總是指絕對的創造,這裏也不例外,拿這個字與‘我造光’(I form the light )和‘我賜平安’(I make peace)比較,可以看到意思有所不同。上帝造光,賜平安,但祂無需去創造光或平安,因爲,‘上帝是光,在他毫無黑暗,’(約一1:5),而聖靈所結的果子是平安,(加5:22),上帝把光與平安賜給人,是與人分享祂自己的生命。但邪惡是另外一回事。邪惡需要特地創造,因此上帝所默示的聖經在‘我創造邪惡’這句話用了bara這個字。”
上帝用這句話說明,邪惡在祂的掌握之中,聖經用祂“創造”邪惡這句話聲明祂的權柄淩駕邪惡之上,我們因此可以永遠摒棄二元論——宇宙間存在著一善一惡兩個相等的權勢。
邪惡由上帝創造的意思只是說:當上帝起初創造天使,其後又創造人的時候,祂賦予他們自由的意志,因爲有意志,造物有愛上帝,服從上帝的自由,亦有背叛上帝的自由,上帝賦予造物完全的個性,這個性有“創造”邪惡的本能,有自由意志的造物必須可以有所選擇,這樣可以說是上帝“創造了”邪惡,這也是上帝“創造”邪惡的唯一意思。
上帝用類似這樣的方法“創造了”邪惡,但使到宇宙間真正有邪惡存在的是天使而不是上帝,把邪惡帶到世上來的是人而不是上帝,准許邪惡進入宇宙,可能是上帝的責任;但邪惡在我們中間存在,卻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人類希望可以知道多一點關於邪惡的起源,但我們有限的智慧又怎樣完全明白“無限”的 事情呢?上帝已經把我們真正需要知道的告訴我們,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上帝掌握主權,邪惡在祂掌握之中,祂限制邪惡的權力,用邪惡來完成自己的旨意。有一天, 祂會重新創造,並且使邪惡完全消失。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上帝已在人類的歷史中,用基督的十字架和復活,顯示自己的愛和權力。我們需要認識已經復活、升天、得 到上帝高舉的救主,我們需要體驗到祂所賜的聖靈,需要安心盼望祂的再來。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我們的時間在祂的掌握之中!
主日學教師備課的重要性
廣義的備課,是指教師的自我裝備。
主日學教師備課的過程
1. 首先,不要先急著看手中的“教員課本”所提供給你的訊息。先將當課的聖經經文仔細的讀 一兩 次,一面思想,上帝要藉這段經文對你說什麼話。手邊最好預備一本筆記本,將心得記錄下來。
2. 接著,再參考教員課本所提供的歷史背景或參考資料。
3. 之後,你需要再次讀一次本課經文,以便使所得到的資料訊息,與你所讀的經文有一全盤的了解。
4. 這時,你需要確立這一課的教學目標。你可以自己的領受訂立主題與目標,或依據教員課本所訂立的主題與目標,並計劃要以何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達成目標。
5. 開始準備故事的內容,擬定內容大綱與所要教導的真理。
6. 最後,針對課程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法。
7. 在每個過程中,“禱告”好比一根穿繩線,將每一個步驟織在一起,順服聖靈的引導,預備所要教導的課程。
具體教學目標的設定
1.認知(知識的)︰對該課程所教導的聖經故事與真理有所認識。
2.感覺(情感的)︰對該課程所教導的聖經故事與真理有所感動。
3.實行(行動的)︰對該課程所教導的真理采取實際的行動。
因 此,一個教師當設計適合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將所認知的故事與真理表達出來,分享對真理的領受;更重要的,教師當設計合適的活動,讓學生能將所學的真理以實 際的行動,在生活中實行出來。若孩子們只有聖經的知識,卻不知將真理運用到現實的生活中,這信仰對他們仍然是無意義的。
舉例來說,若今天學生學習到的主題是“看重上帝的話語”,背誦的經文是詩篇一一九篇11節。那麼我們可以給他們一個實際的行動,在本週裡開始確實的實行︰讓小朋友天天讀上帝的話(聖經)。但是如何讀呢?從何處開始讀呢?年紀較小的孩子,可以鼓勵他們每天將當日所學的金句背誦一、二次(詩篇一一九篇11節);年紀較長的孩子,則可以規定他們所要讀的經文,每天讀三至五節;或請他們按著所規定的經文,將這幾節經文抄寫一遍。
又例︰今天的主題是“讚美”,學生要學習讚美上帝、讚美人。老師在課堂上就可以立刻讓學生實行出來。例如,讓每人說一句讚美上帝的話,或讓他們彼此讚美同伴。此外,也可鼓勵他們每天寫下一句讚美上帝的話,下一次上課時將它們帶來,與班上的同學分享。
主日學備課的要點
2.零 碎時間的備課︰建議你身邊隨時預備一本筆記本,當你在坐車或在等候處理一些事的空檔時,可以隨時將你所想到的教學點子記錄下來。你也可以將每次課程的經文 當作自己每日靈修的進度,這樣可以一舉兩得,不但可以備課,也從默想經文中與主交通。剩下的工作就是預留時間制作教具,與熟習所要教的課程內容了。
3. 如何使用教員課本︰不論你採用的是何種教員課本,記住,它只能當作你的參考書而已,真正的課本乃是“聖經”。 教師當以聖經為主要的教材,先熟讀經文,才能參考教員課本所建議的教學法。教師使用教員課本時,有如一個賢明的家庭主婦到市場購物,只選擇自己需要與合用 的東西,否則便是浪費。教員課本提供豐富的內容,有的可能對你很適用,有的則不然,教師當知道取捨、選擇,或改編成適合你和學生需用的內容與方法。
兒童唱詩歌之價值
2. 上帝要因著兒童的讚美建立的能力。
3. 當人們讚美上帝的時候,撒但的權勢要大大的崩潰。
4. 讚美上帝是歡迎上帝的靈與的榮耀降臨在我們中間。
5. 使孩童學習尊榮上帝,讓上帝享受兒童美妙的讚美歌聲。
6. 使孩童藉詩歌的讚美來親近上帝。
7. 使孩童從詩歌中學習真理,也知道如何讚美上帝。
兒童主日學詩歌之選擇
2. 歌詞要含有真理的教導或對上帝的讚美與敬拜。
3. 要配合課程的主題。
4. 旋律的變化、節奏、音域的高低,要配合學生的能力。
5. 老師不要為了配合主題,勉強選擇自己不熟悉,或不會唱的歌。
兒童主日學領唱之基本原則
2. 兒童化。包括語言的表達要兒童化,正如使徒保羅所說︰“我在什麼人中,就作什麼樣的人。”
3. 訓練好品質的歌聲。當教師希望孩子們歌聲洪亮一點時,很容易犯的錯誤便是要求他們“唱大聲一點”。當你這樣要求他們時,他們多半會放大嗓門使用劣質的吼叫方式來表達。教師應該教導學生︰“用好聽嘹亮的歌聲來讚美上帝,主耶穌最喜歡聽小孩讚美的聲音。”
4. 用手勢協助兒童記憶曲調之高低。當曲調的旋律起伏較大時,教師可用手勢比劃高與低,以協助孩子們熟悉旋律。
5. 用樂器來讚美上帝。若環境許可,不妨預備幾個鈴鼓、三角鐵、響板,讓孩子們隨著節奏用打擊樂器來讚美上帝。也可利用現成的器具充當打擊樂器,如,筷子、鍋蓋、鋼杯、鐵罐子……等。
6. 多變化的唱法。下面例舉幾個變化法,老師可運用創意,自己設計出其他有趣的變化唱法。
按節奏念歌詞︰如,“神──真美好──,神─真美好──,神─真美好─,對我─真─好──。”)
游戲︰如,“耶利哥城倒塌了”這 首歌,可選出兩位小朋友面對面雙手舉高握在一起,搭成城牆,其他的小朋友則依序排隊從城牆下(兩位小朋友的手臂下面)穿過。當這首歌唱完一遍時,他們的雙 手要落下(表示城牆倒塌了),捉住正從城牆下經過的人(表示城牆倒塌了),這個人便出局。一直反復唱這首詩歌進行這項游戲,直到剩下最後一位沒有被捉住 的,便是勝利者。
特徵︰請擁有老師所指出的特徵的小朋友唱一次,如長頭發、綁辮子的、男生、女生、穿皮鞋的、穿布鞋的、十歲(或其他年齡)的小孩、戴眼鏡的、掉牙齒的……等。
漏字︰唱到特別的字或詞時,請小朋友不要唱出聲音,而用手勢取代之。如“主耶穌愛我,主耶穌愛我,主耶穌愛我,有聖經告訴我。”可將“主耶穌”三個字不唱出聲音,用雙手的食指比成十字架來代表。或將“愛”字不唱出聲音,用手比成“心”的形狀來代表。
改字︰唱到特別的字或詞時,請小朋友改成其他有意義的字來唱,如,“主耶穌愛我,主耶穌愛我,主耶穌愛我,有聖經告訴我。”可將“我”字唱成自己的名字。如,“主耶穌愛小明,……,有聖經告訴小明。”
7. 歌詞偶而可用符號、圖畫等方式書寫,以增加趣味性。
8. 歌詞本身會對孩子說話,不要太多的“說教”。
9. 在領唱當中,要對孩子說︰“我們來讚美上帝”、“我們用這首詩歌來敬拜主”、“向旁邊的朋友說,我在讚美上帝”、“向旁邊的朋友說,你讚美上帝的聲音真好聽”……。
10. 要會察顏觀色,掌握兒童的情緒。當孩子可能對某首已經唱了許多次的詩歌,表現出不耐煩時,應隨時更換另一首詩歌。
兒童主日學之教唱新歌
2. 請小朋友跟著老師輕輕的哼唱。
3. 讀歌詞,並解釋涵意。
4. 可帶領兒童按著節奏來念歌詞。
5. 請小朋友跟著老師慢慢地唱,老師一面指著歌詞,一面唱;或一面唱,一面加入動作。
6. 曲調較難的詩歌,可用一句跟著一句的教唱法。
7. 可教孩童唱簡譜。
8. 新歌不一定一堂課便教會,不熟悉的歌下次再繼續學習。
背誦金句的目的
兒童期是一生中記憶力最佳的時期,我們當好好把握這段時光,將上帝的話教導他們。
2.使上帝的話成為兒童的引導
兒童不但要能背誦聖經,更重要的是能將上帝的話成為生活中的幫助及力量。教師應將當日課堂上所教導背誦的金句,運用在當日的聖經故事內。例如︰講到亞拿 尼亞與撒非喇欺哄使徒彼得的故事時,在故事中,可立時讓學生將當日所背誦的金句──“不要自欺,上帝是輕慢不得的。”(加拉太書六章7節上)讀出來,如此 能幫助兒童更易明白金句的涵義,也能了解,上帝的話是他們生活中隨時的引導。
3.達到當日課程主題真理的教導
在選擇背誦金句時,一定要配合當日課程的主題,如此才能與聖經故事配合,一同運用所要強調的真理,將當日所要學習的真理突顯出來,加深學生的印象。
帶領背誦金句的要訣
在講聖經故事前背誦金句的好處是,能在故事中穿插運用所背誦的金句,使孩子藉故事了解所背誦的金句,能在生活中更實際的遵行上帝的話。
2.解釋內容要簡潔
在讓學生背誦之前,應先解釋金句的涵義。要用學生能懂得的字彙來解釋,因此事先的預備是相當重要的。解釋要盡量簡潔,稍後再讓聖經故事來說明金句中的真理,因為聖經故事本身就是真理最好的解說者。
3.復習背誦金句
除了教導當日的金句外,復習上週(甚至二週前)背誦過的金句也是很重要的。這樣能鼓勵孩子將上帝的話語牢記在心,同時,當孩子知道老師每次都要復習背過 的金句時,他們會更認真的去牢記它。否則孩子們會將“背金句”這件事當作例行公式,每次上課時敷衍的背誦一下,下了課便忘記了。建議您,可在班上推選一位 “值日生”(每週輪流),由他負責在週間提醒其他的同學背金句,或採用聯絡簿的方式,讓學生將每週金句寫在簿子上,帶回家裡背誦。
4.依照學生的年級選擇背誦金句
幼稚級的小朋友只能背誦簡短的句子,必要時,可將金句簡短化。例如,約翰福音三章16節︰“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 亡,反得永生。”只需選擇“上帝愛世人”四個字即可。又如︰約翰福音一章12節︰“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你可以 讓小朋友背誦“……(我要)作上帝的兒女”。
5.每一季或月可選一整段或整章的經文讓學生背誦
除了每課的金句外,不妨另選一整段、章、或篇的經文讓學生背誦。如︰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羅馬書十二章、詩篇選一整篇的背誦、主禱文(馬太福音六章 9-13節)、八福篇(馬太福音五章3-12節)……。在一季課程結束時舉行一次背經比賽,請家長作裁判,並頒給參與者獎品或獎狀。其實幼稚級的小朋友也 有能力背誦整章的經文,老師可以鼓勵幫助他們,假以時日,他們必能將上帝的話朗朗上口。
帶領背誦金句的步驟
a.禱告。求上帝賜下啟示的靈,使你知道該如何教導。
b.課前先選擇適當的背金句方法。下面一項將提供少許的背金句方法,教師應配合學生的能力,選擇合適的方法,在游戲及歡樂的氣氛中,幫助學生將上帝的話語記在心上。
c.製作金句教具。教師必須在課前便將所需的教具制作及預備妥當。
d.思想並決定如何向兒童解釋金句的涵義。解釋要簡潔扼要。
e.練習教具的使用法。你所選擇或設計的教具,應當在課前先做一番演練,才能胸有成竹的,按部就班的教導兒童,不至臨陣亂了手腳。
2.上課時
a.讓學生先讀一遍所要背誦的金句。
b.解釋金句的涵義。注意,不應讓孩子在不懂金句涵義的狀況下背誦,否則即使他們背誦下來,也很容易忘掉;再者,在明白涵義的情況下背誦下來,這節金句對他們才會產生果效。
c.利用你所製作的教具,或金句背誦法,幫助學生將金句背誦下來。
d. 鼓勵已背會的學生自願站起來背誦,並給予獎賞。要讓學生明白,獎賞並不是背金句的目標;比賽也不是要一決勝負較量出輸贏。乃是藉由這些活動,在學習團隊精 神與快樂的氣氛下,能將上帝的話牢記在心,並在生活中遵行,才是最要緊的。詩篇一一九篇9節︰“少年人用什麼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
聖經故事的特性
1.聖經故事是真實的。
2.聖經是上帝的話,不是人編造的。
3.是精彩動人的。
聖經故事的價值
藉聖經故事向兒童解說難懂的屬靈真理。真理如同隱形人,但當教師為它穿上衣服(故事),用聖經中的事跡來說明真理時,真理對孩子而言就不會深澀難懂了。
聖經故事的主題是整個兒童主日學每一個活動的中心──兒童主日學的進行過程中,有詩歌讚美(崇拜)、奉獻、金句背誦、聖經故事與教學活動等,這些過程的內容,都指向當日聖經故事所要傳達的真理(當課主題),因此聖經故事是兒童主日學的“核心”。
兒童藉由聖經故事,學習將聖經的真理運用在生活中。若聖經故事只是一則故事而已,它與其他的童話故事並無不同之處;然而,聖經故事不單是精彩動人的,它能啟發孩童在生活中將真理實行出來,更讓孩童得著豐盛的生命。
說聖經故事的幾種方式
1. 直述法。
2.間述法。
3.引入法。
*由兩三人的對話為開場。如,老師手中操作兩個玩偶,以玩偶的對話來引入聖經故事︰
玩偶甲︰小福,你有沒有爬過樹啊?
玩偶乙︰當然有啊!上個星期我到舅舅住的村子裡,前面就有一棵大榕樹,我和哥哥就爬上去玩。
玩偶甲︰真的啊!我好羨慕你喲!我住在城市裡,從來沒有爬過大樹。
玩偶甲︰富雄,上星期我的主日學老師告訴我們有一個大人也爬樹耶!我來說給你聽…(老師帶入路加福音十九章稅吏撒該的故事。)
*以生活的實例──見證、見聞、經歷為開場,再引入聖經故事中。
4.擬人法。
*以故事中某個人物為主幹,以他的角度來講述故事。如,在講述路加福音十九章“撒該的故事”時,將其中的桑樹當作主角,以他的角度來敘述故事。
範例︰
在耶利哥城的街道旁,長了一棵桑樹,平時這街道來來往往的行人很多,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這棵桑樹。這一天,桑樹底下忽然圍了許多的人,大家都顯得好奇又興奮的樣子。桑樹“奇奇”不由得搖擺了一下他的枝子伸伸懶腰,探個究竟。喔!原來許多人正圍繞著一個人,的模樣看起來很慈祥,又很有權威,大家不斷的稱呼為“耶穌”,耶穌也微笑的回答他們每一個人的問題。
奇奇正看得起勁的時候,忽然好像有什麼東西在他的身上爬,而且一直往上爬,緊緊的抓住他的一根枝子。奇奇不由得扭動了一下他的身子,但那東西似乎把他抓得更緊了。
5.戲劇法。
說聖經故事之結構
1.引言︰或稱“引起興趣”或“引起動機”。同上述的“引入法”,以與小朋友生活有關的人、事、物為開場白,導入主題故事中。
2.敘述︰講述故事內容。
3.轉接︰由故事的某一景轉到另外一個景,由某種語氣轉為另外一種語氣。
4.插曲︰在講述故事中,帶入真理的教導與生活的應用。這一點,我們將在下一課再做詳細說明。
5.高潮︰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這一部分是教導真理的最佳時機。
6.結語︰結束要精彩有力,使學生的情緒達到最高點,立刻做結束。不要“說教”。
7.禱告︰當故事強有力的結束時,立刻帶領孩子們禱告。在禱告時,可以“呼召”。針對未信主的孩子,要給他們機會接受耶穌作救主;對於已經得救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對當日的真理有所回應,例如︰“親愛的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得罪人的地方,到現在還沒有向人道歉?今天回家以後,你願不願意去向這個人道歉?願意的小朋友請舉起手來,老師為你禱告。”(鼓勵他們要實行承諾。)
說聖經故事之插曲──真理的運用
就是將聖經故事中所要教導的與真理信息,穿插在整個故事當中。在故事講述完畢之前,所有要教導的真理,都已經在自然而然的狀況下呈現給兒童。許多教師犯 了一個錯誤,就是在故事講述完之後,才做真理的教導;這種方式,會使孩子忽略最重要的真理教導,因為他們認為精彩的故事已經講完,最後的“說教”部分,不需要再注意聽。然而這部分卻是最重要的!我們若在講述故事中,適時的教導真理;也就是說,一面講故事,一面穿插真理,這樣可讓孩子們一面聽故事,真理同時也進入他們的心中,達到我們所預期的果效。
2.要加哪些插曲在故事當中?
每次的聖經故事中,有幾樣真理是必須教導的︰
(1)神性︰我們的上帝是怎樣的一位上帝?是聖潔的、公義的、恩典的、信實的、慈愛的、饒恕人的、看顧人的、聽禱告的、全能的、全知的、無所不在的……。依據每一個聖經故事的主題內容,在每次的課程中,至少要讓小朋友學習到一種神性。
(2)人的問題(人的罪)︰自從罪入了世界以後,人就有了罪性(羅三23)。當我們講述聖經故事時,藉著故事中的人物,將人的問題(罪)指出來,使孩子們被聖靈光照,看見自己的罪與軟弱。這些罪包括︰說謊、偷竊、貪心、不順服、不饒恕人、說髒話、欺騙、打架、嫉妒、不負責任、拒絕上帝的救恩……等。
(3)解決之道(救恩)︰當孩子被聖靈光照並知罪後,我們要帶給他們“救恩的信息”,也就是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贖恩典。我們要讓孩子們曉得,雖然我們有罪,然而上帝愛我們,賜下獨生子耶穌,為你我的罪釘在十字架上;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的寶血能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壹一7、9)。要使我們成為的兒女(約一12)。曾有人問道︰“每次的故事都需要講這些嗎?舊約的故事能穿插救恩嗎?”答案是肯定的。
(4) 呼召︰若班上有尚未得救、接受耶穌為救主的小朋友,藉著呼召給他們舉手決志的機會。千萬不要失去每一個能讓小朋友接受耶穌的機會。當然,若小朋友已經接受 過耶穌,就不需要讓他們一再地舉手決志,要教導他們明白,當他們舉手親自接受耶穌作他個人的救主後,聖靈便住在他的心裡,永遠不會離開(來十三5下)。教師要對已得救的孩子提出挑戰,鼓勵他們,過一個正常的基督徒生活,每天讀經、禱告、按時上主日學、為主作見證。
說聖經故事前的預備
1.禱告︰求主藉這課聖經故事先對你說話。
2.讀課程經文︰多讀幾遍,直讀到你對故事的內容熟悉為止。
3.閱讀“教員課本”或參考書籍︰藉助參考書籍了解故事的時代背景、習俗、文化……等,使你更能掌握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
4.再次看聖經︰熟悉故事之後,現在要來思想一下︰“這一課,我要強調什麼主題?我要藉這故事帶出何種真理?”
5.禱告並思想︰確立主題後,再次禱告,求主向你顯明要採用何種方式、教具、圖片、輔助教材等來進行聖經故事的教導。
6.寫下大綱︰這個大綱應包括,故事進行的過程,以及每個過程中的“插曲”(真理的教導)。
7.製作或預備教具,吸引小朋友之注意及操作中體會真理。
8.教具或圖片的演練︰課前先將要使用的圖片或教具按順序排列妥當,並加以演練,可以避免在講述故事過程中找不到圖片,或發現所制作的教具不易操作或使用。
說聖經故事的要訣
1.聖 經的運用︰講述故事時,要記得攜帶聖經到課堂上。聖經是上帝的話,因此當學生看到聖經,更能尊重你所說的故事是出於上帝的話,而非你自己編造的。在你講述 的當中,可以偶爾打開聖經,讀一段聖經中有關此段故事的記述,讓學生對聖經發生興趣,進而也渴望自己能去讀它。當然,若你手中正在展示教學圖片時,可暫時 將聖經放在講桌上,或學生可以看到的地方。
2.要 持有故事中人物的心境,善用表情與聲調的抑揚頓挫︰要將故事說得精彩,持有故事中每個人物的心境是很重要的,如此你才能將他們的喜怒哀樂表達出來,使聆聽 的孩子們能仿佛身歷其境,一同與你進入聖經故事的世界裡。平時自己可以對著鏡子操練表情,或將你自己講的故事錄音下來,作為改進你聲調與表情的參考。
3.要用間接語氣。
4.善用真理與生活的應用。
5.適時插入金句。
6.熟練的運用圖片或教具︰千萬不要因為不熟悉教學圖片的運用或操作,而影響了你說故事的品質與氣氛。課前熟練的演練教學圖片是絕對必要的。
7.把握時機作呼召︰要學習利用在故事的高潮時,立刻作呼召。例如,當你正講述一個真理時,雖然故事還沒有結束,但聖靈在你裡面有感動時,你可以立刻對孩子們作“呼召”。
“親愛的小朋友,你是不是也像該隱一樣,犯了錯卻不肯認錯,還怪罪惱怒別人?現在你願不願意向主耶穌承認你的罪,求寶血洗淨你,讓主耶穌幫助你做一個勇於認錯的孩子?願意的小朋友請舉手,老師為你禱告。”
8.要 有自信。你若對自己所要講的故事有信心,能幫助孩子對你的信任,也能信服你所教導他們的。自信心從何而來?課前充分的準備是因素之一;若老師課前的準備不 充分,自信心便自然會減弱,直接的影響了你說故事的品質(通常這是課室秩序不佳的主要因素)。此外,同工之間彼此的鼓勵能建立彼此的自信心,因此不要吝嗇 你對他人的讚美與鼓勵(對學生亦然)。
9.大綱的運用。備課時,將故事大綱寫在紙條上,上課時,將這紙條夾在聖經裡,或放置於講桌上以供參考。千萬不要將“教員課本”帶到課堂上,它只是你教學的參考工具,聖經才是你上課時必備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