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日 星期六

誰是牧者

牧養神學的起點和內容就是在信仰的群體中,如何理解:誰是牧者?誰是被牧養者?兩者的關係是什麼?按照教會傳統的理解,牧者就是牧師、傳道人,教友是被牧養者,是羊;兩者的關係就是牧者去關心、照顧、保護、教導、引導、輔導,醫治、教會的教友,使這些教友可以健康成長。而神學院的職責就是去培養訓練這樣的牧者。一直以來,教會建立神學院之目的,就只是為教會訓練專職的牧者,讓教會能夠延續下去。然而,僅僅這樣理解神學院的工作和牧養神學是相當狹窄的,不合乎聖經的教導,也沒有汲取教會歷史的養分。

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使教會分裂,而分裂以前的一千五百年傳統,基本上由天主教會傳承,而這傳統所理解的牧者,只包括被上帝所特別揀選,被呼召的人,就是聖品人,只有這些人是耶穌在世上的代表。天主教教宗承傳了耶穌對彼得的托付(太16:13-19; 約21:15-17),成為首牧,代表耶穌在世上作牧者,去領導、執行和推動牧養、餵養的職責,建立教會。然而,這種理解變得越來越狹窄,逐漸變成「主教代表耶穌」,「聖品人不能結婚」,「牧者一定要由男士來擔任」等理解和教會制度,透過主教的按手,傳承牧養的權柄,成為所謂的使徒統緒,而統緒的範圍也越來越狹窄,聖品人具有獨特的牧養身分、角色、權柄,成為了傳統對教牧的理解,而聖品人以外的信徒,成為了「平」信徒,在教會中成了次等人,並促使了聖俗之分。這種聖俗之分,也成為了權力、階級和地位的分別,甚至是價值的分別;平信徒不能直接讀聖經,不能去學神學。宗教改革的時候,馬丁路德從個人經歷,發展至與當時政治、社會和教會壓力抗衡的處境,帶領信徒發動了後來稱為宗教改革的運動。此運動包括了高舉聖經為唯一的權威,反對當時教會以歷代傳統去解釋聖經的權威;另外,強調唯獨信心和恩典這些信仰原則,去對抗當時教會對於贖罪券的措施;教制上,強調信徒皆祭司,人人可讀聖經,打破教會高舉聖職的傳統,消除聖品人和信徒在教會角色之間的等級差異:聖品人同樣是信徒,與信徒過同樣的生活,包括可以結婚。

宗教改革運動改變了往後四百多年歐洲的教會和社會的發展,然而,在牧養模式和牧職的更新改革上,仍有種種包袱,實際上仍然承傳着中世紀的體制,未能將信徒皆祭司的理解深化、實踐和推廣。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