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禮拜之司琴者


    司琴者與所伴奏的音樂對禮拜的影響極大,司琴者不只責任重大,地位也很崇高,因此司琴者不僅要認清自己的角色,更應全力扮演得當,記得常與牧師保持密切連繫,所準備的樂曲也應該要配合教會曆與講道內容。以下有五點需知:

1)事先要明白講道題目,聖經章節,聖詩以及聖歌隊的讚美等等,且預備好前奏,後奏,然後以祥和節制的態度及整潔端莊的服飾來事奉。

2)司琴者要謙虛謹慎,如同在祭壇上服事,不可故意誇耀自已的音樂造詣或技巧。事前要以祈禱心來預備,同時得認清司琴者在聖詩的實踐中所佔相當重要的角色。司琴者是藉著音樂來引領會眾朝見並敬拜上帝,而不是音樂表演。

3)至少在禮拜前十五分鐘抵達教會,先整理周圍與樂器,且與牧師,司會者,及聖歌隊指揮協商以取得共識與默契。大約在禮拜前十分鐘即可開始彈奏聖樂,幫助己到的會眾保持一顆虔誠安靜的預備心。

4)司琴者要謹慎選譜,儘量認識教會慣例習俗與規定,另外要注意四季節令,並配合教會曆。還有前奏後奏都有特別的曲子,平日就要預備收集,可能的話,儘量參加司琴者研習會,常與其他司琴者交換心得和樂譜。此外需要注意,前後奏不可過長,以免會眾不耐煩。

5)司琴者要觀察會眾的動向,並與司會者配合,以保持整個禮拜的韻律,對於速度與音量的控制尤應處理得當,以便幫助會眾有正確和調合的讚美,例如在聖餐中,長老在傳遞餅與杯時,或牧師在宣佈耶穌的話語(設定語)時,司琴者若能配合得宜,必將使禮拜與聖禮典更加莊嚴。

禮拜之輪值與招待者應注意的事項



1)輪值與招待者的任務在於接待所有參與禮拜者,責任不可謂不重,應以謙卑祈禱的心來執行。



2)最好於禮拜前二十分鐘抵達教會,首先得確認工作,即整理週報,預備奉獻袋,來賓留名簿,預備公用聖經與聖詩,教會介紹卡,關懷卡,確定音響與燈光。有關要與週報一起分發的資料。須事先經牧師的指示或同意,否則不宜分發。



3)邀請來賓簽名及留下通訊地址時,宜誠懇有禮,應避免讓來賓尷尬或覺得被強迫。



4)要引領會眾從前座坐起。儘量安排新來者與年齡,性別接進的信徒為鄰,並交待信徒予以招呼和關心。



5)在祈禱與讀經中,不要讓人(遲到者)走動,等唱詩時才讓遲到者慢慢進入。



6)輪值與招待者應避免在禮拜堂門口暄譁或談論私事。



7)程序進行到講道前的唱詩,輪值與招待者應準備就後座----輪值與招待者的位子,要留心聽上帝的話,不可在牧師講道時還在工作,不過輪值與招待者仍需保持警覺,以便應付突發之事。



8)有些教會的輪值與招待者也兼數算獻金的事奉,當避免在禮拜後於當場數算獻金,應將獻金拿到別的房間數算,也不宜在有其它聚會之房間的角落數算。
 

9)不可以在講道時清點人數,最好在奉獻或報告時清點。



10)教會最好預備一套急救用品和急救箱或止咳藥品,以備不時之需要。


11)輪值與招待者身上最好掛有辨識名牌。

主日崇拜主席訓練


    崇拜的對象:上帝
「上帝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
「當拜主你的上帝;單要事奉祂。」
    任何在崇拜中使我們的專注從上帝身上轉移開去的都要摒棄。
陶恕:「我們若沒有為上帝的崇高、榮耀、偉大而感到『著迷』(Fascinated),我們仍未懂得敬拜。」

II  崇拜的意義:
1.    崇拜是與上帝對話(賽6:1-8
2.    崇拜是向上帝奉獻(詩96:8
3.    崇拜是成為上帝的形象,we are changed by what we worship。在思想、感情、意志、行動上讓基督進入自己生命。(弗5:20-24

III 崇拜程序的設計:(獨立而漸進的)
1.  預備:-朝見上帝、敬拜、讚美、認罪
2.  聖道:-上帝的啟示,祂話語的宣告
3.  回應:-我們對主及祂話語的回應
4.  聖禮:-聖餐感恩禮儀
5.  相交:-彼此問安
6.  差遣:-我們奉差遣出去

IV 崇拜程序的意義:
崇拜環節
在崇拜中的意義
1.  序樂、默禱
(主在聖殿中)
1.  (i) 等候與上帝相遇
(ii) 助會眾預備心情
2. 宣召
2. 集中會眾的注意力,共同投入集體敬拜
3. 詩歌敬拜
3. 藉歌聲向上帝表達敬拜、感恩或回應等
4. 祈禱
4. 帶領會眾向上帝作集體的敬拜、感恩等
5. 讀經、金句
5. 誦讀上帝的話
6. 講道
6. 上帝藉著祂的僕人向眾人說話
7. 獻詩
7. 詩班代表會眾藉歌聲向上帝發出讚美
8. 聖餐
8. (i)  紀念主或重演基督的受苦
  (ii) 領受福份
9. 奉獻
9. 向上帝獻上金錢(i)以回應上帝的恩典
(ii)推動聖工
10.代禱
10.代表會眾向上帝為特定的事祈求
11.三一頌
11.全會眾一起歌頌讚美三一真神
12.祝福
12.牧師頌佈上帝的賜福及差遣
13.阿們頌
13.會眾向上帝作結束的回應,願上帝旨意成就在崇拜時表達一切的心願、感動、自省、領受、立志……
14.介紹新朋友
14.(i) 是教會作為主人的禮儀
(ii) 邀請他們加入教會
15.家事報告
15.使會眾關心教會事務
16.彼此問安
16.主內肢體的問安、溝通

V.  主席的準備、角色及責任
1.   主席在靈性上的準備:
由於敬拜的對象是上帝,主席必須完全倚賴聖靈的幫助和引導,使自己先得上帝的供應和造就,再領導會眾投入一個美好的敬拜。
2.   主席的角色與責任
                i.           他是崇拜的領導:從聚會開始至完結,領導會眾以心靈和誠實朝見上帝。
             ii.           聯絡各項程序負責人,並禱告作好準備。
          iii.           理解崇拜程序與內容
             iv.           貫串崇拜程序:
以幫助會眾明白該主日之中心主題:要對焦
                v.           熟習詩歌、經文
             vi.           崇拜前半小時回到教會,穿合宜衣著。
3.  主席的態度:
i.          不須多說話,讓程序自由暢快流動比過多介紹為佳。
ii.       說話要清楚、簡潔,切忌多言
iii.    要有美好的靈性
iv.       先作準備
  4. 要領導一個以上帝為中心的崇拜。例:
i.         現在上帝要藉著某某牧師把上帝的話對我們宣講
ii.      現在以聖詩XX讚頌主
iii.   請以信心接受上帝的賜福及差遣
iv.      奉獻是崇拜中信徒對上帝表示崇敬的一種具體行動,也是他們的權利及義務。
v.         請會眾肅立以主禱文向上帝祈禱
vi.          請會眾肅立同唱「三一頌」

禮拜之司會者


    一 般而言,講壇上的事奉是由長老擔任,台下的事奉則由執事擔任,其實並非絕對如此,但唯有經過訓練才能勝任則是事實。司會者以『心靈和誠實』來引領會眾敬拜 上帝,是非常神聖的事奉,因此司會者必須秉持完全的認知與責任感,專心地祈禱並周全地準備。此外,關於司會的人選也須慎重考慮,大致上,未受洗者,初入教 會者,或對教會的慣例與習俗不熟悉者,暫不予鼓勵,下列五點是司會者注意事項:

1)事先與其它事奉者協調好,至少在禮拜前十五分鐘抵達,確認禮拜程序及內容的一致。禮拜前與講道者、司會者、司琴者、聖歌隊指揮,及其它事奉同工若能同心祈禱,做為一個好的開始,則更為美好。

2)至少在前一日要先恭讀聖經好幾次,不但要讀得熟正確,並且要明白意思,最好也要有朗誦練習,畢竟讀經不是單純的讀唸文字,而是『宣佈上帝的律例與信息』,所以不應有錯誤或支支吾吾,以免影響會眾禮拜的情緒。(啟應文亦須事先細讀)

3)禮拜中的祈禱是祈禱者帶領會眾的『公共禱告』,此與平常的祈禱,祈禱會的祈禱,或個人密室的祈禱應有所區別。祈禱者至少應在前一日用心準備。一篇沒有準備的祈禱,常會變成冗長又沒有內容的祈禱(有云;沒有比不準備的禱文更長,沒有比沒有準備的講道更長),結果把整個禮拜的氣氛都拖垮了,祈禱者應格外注意。

4)司 會者要以明亮清晰且音量適中的聲音司會,宣佈時眼睛要注視會眾,並且要注意在後座的會眾是否聽得清楚。要以鎖定的態度,挺胸的姿勢來面對會眾。儘量不要一 直瞪著程序單或桌子看,應眼觀四方隨時注意會眾的動態,例如;等全體會眾都準備好,才開始唱詩或讀經。總之,司會者要謹慎小心,鎖定的按著程序一項一項進 行,儘量避免因個人因素而影響禮拜。

5)各教會可自行規定司會者之穿著。無論規定與否。司會者之穿著務必要清潔樸素,不可隨便,怪異尤屬不當。另外,男性司會者在夏天至少要打領帶。

崇拜改變世界

崇拜能改變世界,崇拜讓我們預見沒有邪惡權勢的世界景象,是基督對整個受造宇宙救贖功效的投射,喚起一切將要在世上發生的事的景象。

首先,崇拜讓我們看見新天新地的景象,這種敬拜的規模在啟示錄第四及第五章已有提述。在該段經文形容的意象裡,一切都是永恆事物,受造之物永遠向上帝敬拜。在地上舉行的崇拜裡,自然界亦可分別為聖,作敬拜用途,例如,空間、教堂彩色玻璃窗、建築物料(木、石、磚、泥),這些物料用在現在的崇拜,亦讓我們轉化現在成為將來的意象,如此自然界的事物發揮其受造的應有功能,就是歸榮耀給上帝。人也同樣被運用在事奉上,擔當起初受造時的任務。有關人類及萬物在崇拜中所起的轉化作用,諾曼·潘天澤(Norman Pittenger)在其著作《生命就是感恩祭禮》(Life as Eucharist)這樣表達:在崇拜裡,上帝與受造之物的正確關係得以顯彰。崇拜裡的感恩禮告訴我們受造物對上帝的倚賴,一切受造之物按其受造的序次對上帝的敬拜(如「聖哉頌」所載),人願意跪在上帝面前,藉著嘴唇,謳歌讚美祂:藉著生活,以愛和事奉為祭,敬拜祂。受造之物這樣行,是活出其受造目的,天與地相應和、存歿兩者聯結為受造物 按其序發揮其用,歸榮耀給上帝。人按其本分,以上帝所賜生命為祭,從事上帝心意中為人所定的職分:作為受造物之首,有上帝的形象,與上帝相似。凡人所作皆 與上帝相連,人與人相處,也藉著基督,彼此合一,如同基督合一一樣。罪惡和失敗得赦免饒恕,能力得沛降,一個被贖、被轉化的宇宙,就在崇拜的此時此刻出現 並受肯定。每當教會(基督的身體)的肢體聚集有感恩禮的崇拜裡,透過基督倚靠聖靈的能力而向父上帝敬拜,這些事實就已經出現了。

其次,崇拜也啟示基督的身體必須採取行動,參與改變世界。主禱文提醒這職事:「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在天上,上帝的旨意完無攔阻地達成,敬拜者禱告,祈求上帝的旨意在地上實現,是崇拜徹底的一面。

    在這意義上崇拜的聖餐禮儀(感恩禮)最能夠表現了這進取的一面。感恩禮的舊約歷史根源,就是以色列民從為奴之地埃及得釋放的時刻。感恩禮也延續釋放的意義;感恩禮是一個表徵,表達受造的天地萬物在基督裡有得著釋放的可能。

    保羅告訴我們萬物(包括人類)的境況:「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上帝兒女自由的 榮耀。」(8:20-21)

感恩禮是這釋放的符號。餅和酒代表兩件事,既是用於崇拜的物質,也代表著基督的救贖,當這兩種意義聯合一起,讓我們想到崇拜顯示的信息,就是救贖與受造之物的關係,基督的救贖使受造萬物得到轉化。

這轉化首先發生在敬拜上帝的社群中,這社群也可稱為聖餐感恩禮的群體。因為重視感恩禮的含義,早期的基督徒團體對他們的社會責任非常重視,神學家迪沙。巴裡舒利耶(Tissa Balasuriya)這樣形容早期的基督徒群體:早期信徒明白主耶穌設立聖餐的更深層意義,感恩禮的社會功能更是別人衡量這禮儀的價值和可信程度的標準。早期信徒受人歡迎,特別是受困苦的人歡迎,卻為有權勢者(特別是欺壓者)憎恨。在當時來說,基督教信仰是一個具動力的運動,使人從自私自利和欺壓申得釋放、得自由。在信徒的群體裡,人人都平等,感恩禮筵席 就是人人平等的符號。

讓感恩禮恢復其社會功能,是我們必須注意的事。在中世紀,這種功能已消失,感恩禮成為只讓人們遵守的一個成規。宗教改革時期的領袖著重解釋感恩禮與個人靈性的關係;現今,大多數基督徒(及天主教徒)都抱這種觀念。較近期,教會只把感恩禮視為一種紀念,感恩禮能夠產生的社會功用和再來論的層面被忽略掉。近期的禮儀學正透過對最早期基督徒崇拜方式的研究,協助今日的教會恢復聖餐感恩禮應有的全部功能。

崇拜對抗世界


崇拜對抗世界,這說法是指世界乃屬靈惡魔肆虐之處。

首先,崇拜是表明對超越的上帝效忠。崇拜中的三一頌、祝福、公禱、感恩禮禱告,都常提及與確認聖父、聖子、聖靈的超越,以及上帝是超乎祂所造之物之上。主禱文清楚表明這宣言:「我們在天上的父。」

在崇拜裡,我們宣告這世界不是單具物質狀況而已,這世界也是受制於另一靈界勢力,而我們所敬拜的三位一體真神大有權能,統管這世界的領域。

其次,崇拜是慶祝基督勝過罪惡和死亡的世界。保羅提醒我們,基督已「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明顯給眾人看,就仗著十字架誇勝。」(西二亞5)

崇拜再次重 演這得勝的事實,並且為此慶祝,因此,初期教會一切崇拜禮儀的禱告都仔細地把這感恩事項包括在內,特別提到基督已勝過惡者、權勢。希坡律陀的感恩禮禱告描 述這事:『祂被賣,甘願受苦:為要毀滅死亡,斷開惡者的枷鎖,踐踏地獄,光照那得稱為義的人,立定界限,顯明復活大能。』

其三,崇拜是盼望那惡者受審判。主耶穌親自說明這事:「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26:29)

每一次慶賀感恩禮都是對罪惡的審判。保羅寫給哥林多信徒的書信也十分清楚地告誡他們,在感恩禮中,哥林多信徒必定要對付結黨紛爭和貪婪的罪,否則,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參林前11:27-34)

每一次感恩禮是對將來的期望,亦遙指世界的終結,那惡者被完全消滅(20)和新天新地的來臨(21-22) 。初期教會禮儀的禱告常提及「主啊,我願祢來」(Maranatha)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