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編寫講章的技巧

 

    要怎樣建立這「講章的花園」呢?美國國會會牧哈佛生(Richard C. Halverson)說,他從帕拉物的「講章的花園」學習到每個星期可以寫兩篇新的講章。他買來一本筆記簿,給每篇講章七頁紙,在第一頁的頁頭先寫那個星期的日期、講章題目、地點等等,然後留下前面的三頁紙作為收集靈感資料用。這些靈感頁隨時可以填上經文、變通的例子、詩歌、對經文思考的得著、重點,或任何有關資料。不是這個星期才思考這個星期的講章,而是同時和隨時思考幾個星期的講章。他說:「我驚奇這個花園一直良好地成長。很多時候,講章自動的從這個花園內結出來。」

 

    我相信今天有更多的工具幫助我們建立更好的「講章的花園」:電子記事簿、自己習慣用的註釋本/啟導本聖經、還有許多電子書籍或註釋書等等,隨時可以從電腦傳去/下載去電子筆記簿。

 

引論(Introduction)

 

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演說家希哲羅(Cicero)說:「引論的功能是要引起興趣(arouse interest)、確定支持(secure favor)、準備引領聽眾(prepare to lead)。」

 

    笛馬里(D. E. Demaray) 參照這三個要素有詳細的說明:

 

1.     製造興趣(creating interest)

 

這個步驟就是要小心的設計第一個句子。他說,要留心觀看這個句子,以最美麗的文字寫了再寫,修改再修改,直至它清晰並可以製造興趣。他繼續說,前一兩分鐘聽眾會作一個重要的決定到底要不要聽下去。他更嚴厲的警告說:「聽眾要就是來聽你講道,不然他們就干粹不來了。」

 

2.     贏得信任(establishing rapport)

 

信任(rapport)是指聽眾對你的形像的信任或互相之間有良好關係。這個步驟就是要贏得信任(就如在輔導過程中贏得對方的同理心),因此準備好讓雙方的頭腦(思想)可以互相溝通。引論就是要製造這種良好的溝通,不管是使用幽默、或是例証、或是道具等等,目的是要使講員和聽眾都覺得舒服,特別是面對許多陌生的聽眾。這時講員必須盡所能吸引聽眾進入他的思想。我們不知道有什麼最好的方法去得著這能力,但是友誼和熱情是基本的元素。除了這兩樣東西,當然你的屬靈氣質(spirituality)也是重要的。讓聽眾感覺得到你的屬靈氣質,因為聽眾是要來聽神的話或真理的道。廿一世紀的人是活在一種多元的社會(多現象多媒體的動態社會),人與人之間產生複雜的關係,信任是溝通的重要元素。講道已不再是講員站著直說道理的時代,聽眾要求講員可以給他一種舒適的感覺以玫投他信任的一票繼續聽他講下去。

 

3.     準備好被引導(prepare to be guided)

 

就如一個去旅行的人,準備好被帶領去航行。準備好聽眾放下平日瑣碎的事務,被講員引導去思考屬靈的事情是引論的功能之一。笛馬里(D. E. Demaray)說:「詩歌,禱告,讀經,都是對著講道而選擇。而引論卻是講道的第一步。」

 

另外還有一些設計引論的方法如下

 

1.     宣讀經文

 

雖然這是一個古老的方法,但是它是可以給聽眾一開始就知道要講道的經文,免得一面聽一面猜是那一段經文。當然,不一定要把整段經文讀出來,有時只是選出幾節特別針對講章重點的經文讀出來,把聽眾的注意投去那幾節經文。

 

2.     引用經文的相關資料

 

這方法是說講道使用的經文中有許多寶貴資料,只要詳細和深入查考和註釋,必然有許多會引興趣的資料。如果講員可以使用這些相關又興趣的資料作為引論,將大大的提起聽眾的興趣。例如:主耶穌寫給老底加教會的信(3:14-22),引論中引述「不冷不熱的水是因為老底加為一個火山區的城市,缺乏水源,必須從火山處用石頭作成的水道引進食水,這些食水引進來時不冷不熱,即使煮沸了以後,喝進口中,帶著火山灰,真想吐出來。但是沒有其他選擇。藉此與經文的相關資料,指出不冷不熱的信徒好像老底加的食水,真想被吐出去。

 

3.     引用例証方法

 

意思是說引用一個與講道題目或講章目的相關的例子作為引論。這樣一開始就提起聽眾的興趣。

 

4.     引用生活例子

 

引用一個大家熟悉或有同感的生活例子,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聽眾知道這篇講章是與他們的生活有關。

 

5.     提出講章目的

 

一些複雜或牽涉範圍比較大的題目,如果能在引論中先指明,讓聽眾知道,免得一開始被題目迷惑。

 

6.     一兩句有力的名言或經句

 

一些名言或是經句,特別是一些挑撥性的句子,的確會引起聽眾的驚奇。

 

7.     特別的聚會引用其相關資料

 

教會有許多宗教節期或是特別節日都有講道,可以藉著該節日的一個特別資料作為引論。當然,資料必須新鮮,因為一般的信徒對某些節日都相當熟悉了。例如:有一次在一個墳場的安葬禮拜的講道,講員的引論說:「每一個人,總有一次,會在這裏邀請他的朋友到來守他的安息記念禮拜。如果他的朋友知道他的靈魂今天是在主的懷胞裏,他們心裏都會得著安慰。」

 

最後,笛馬里(D. E. Demaray)說:「不要重複你的引論。」提醒我們每一個引論都要新鮮和有創意(fresh and creative)

 

重點(Subject and object)

 

    英國著名的講道者沈士德(W. E. Sangster)說:「每一篇講章不只是要有一個中心內容,也要有一個目的:一個清晰的目的,是可以用幾句話描述完成的目的。」

 

    講章的重點就是它的「內容」(subject)和「目的」(object),這形成講章的主要信息。

 

    斯托得指出:「講道與講課不同的主要一點在於講道只要傳達一個主要的信息。在講課的時候,我們期待學生詳細地作筆記,然後加以修改……[因此]講師覺得可以自由漫談,包羅廣泛,甚至離開本題……講道卻與此大不相同……因為講章所有的細節都給聯絡了起來,幫助他們了解信息,並感受它的能力。」他繼續說:「每一篇講章都應該像望遠鏡一樣,在視野中只有一個目標。」

 

最後他提出要如何整理出主要信息的方法:

 

1. 從經文中收集了許多零星的思想,它們像雜亂的草一樣散在紙張上。

 

2. 接著就是把這些雜亂的思想整理成形,特別是最能表達主要思想的形式。

 

3. 無情地摒棄不適合的部分。

 

他說:「我們默想的期間,也許想起無數可貴而閃爍智慧光芒的意念,並且盡責地記錄下來。我們會很想把它們都包括在內。要抗拒這樣的誘惑!不適合的資料會減弱講章的效果。」

 

    要如何使講章的內容和目的更清晰呢?就是講章要有好架構(structure)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演說家希哲羅(Cicero)說:「這些不同的部分要連結起來,像堆砌石頭圍牆,以不同切面的石頭堆砌起來,不必用水泥。」

 

    以下是摘錄自笛馬里(D. E. Demaray)教導設計講章架構的方法:

 

1.     整理出目的:就是以一句話就可完全形容講章的目的。

 

2.     寫下目的:親自用一個觀念(或概念)形容整篇講章的內容和目的。

 

3.     確定各重點:你必須親自編寫出各重點,而這些重點是足夠說明你的內容和目的。

 

4.     修飾各重點:意思是說這些重點是以對稱和美麗的詞句寫出來,令聽眾容易記憶。

 

5.     選擇各種支持資料:景像式的文字、辯論/論據(arguments)、例子/例証。

 

6.     把所有資料排列成一個清晰的次序/架構。

 

    笛馬里(D. E. Demaray)提出六個排序方式:

 

1. 各重點是連成一個次序,或具邏輯性。

 

2. 它們是平行的觀念。

 

3. 它們逐漸形成高潮。

 

4. 它們有心理上的次序(令人逐漸覺得越來越舒服)

 

5. 它們的排列是具說服力的。

 

6. 它們是互相連結成一個架構的。 

 

   笛馬里(D. E. Demaray)最後提出一個秘訣:就是講章的內容和目的可以在人頭腦中變成一幅圖畫(the picture principle)

 

結論(Conclusion)

 

    這裏進一步的討論如何使結論達到其最高目的,就是要把重點(內容和目的)的力量釋放出來。

 

    好的結論是:

 

1.     總結你的重點。目的是讓聽眾覺得已聽完了,現在可以舒適地離開了

 

2.     指明如何行動。讓聽眾認識到這篇講章要求他如何去行出來。

 

3.     提出挑戰性的教導。讓聽眾有那些更高的目標(屬靈的目標)可以去達到。

 

4.     有時藉著一個例子說明得更清楚,讓聽眾藉著這例子繼續嘴嚼當中的信息。

 

5.     和聽眾一起認同。就是和聽眾一起有同理心,一起覺得這個信息是講員和聽眾都應該被教導的。

 

    也有一些講話是結論必須避免的:

 

1.     使用剛才的內容來責備聽眾。如果想藉著剛才所講的責備聽眾,聽眾就會覺得好像被愚弄了。應該讓信息或是神的話語親自去感動聽眾。如果聽眾中有自覺被信息責備的,也不是由講道者對著他來指責。

 

2.     沒有結論的講章。亞斯普里神學院的講道學教授笛馬里(D. E. Demaray)說:「講道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結論。」他繼續說,為講章作結論最好像一位鋼琴演奏家,在演奏將完最後一刻,忽然緊湊地來一個高潮,然後靜止!這就是講章的結論。

 

3.     提出新的資料。新的資料反而會引起迷亂。講道就好像講道者和聽眾來一個活的對話:思想對思考、問題要求答案、圖像希望有回應,在結論時加入新資料,使對話不知所

 

4.     太平常的結論。講章結論要求一個高潮,太平常或是太平淡的講話令聽眾在最後失去興趣,或無精打采的離開會場。太平常的結論有重述重點、講一些已講過的話、講一些大家都熟悉的東西、講一些客套話等等。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