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到醫院探訪和醫治


「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裏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疾病。他的名聲就傳遍了敘利亞;那裏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樣疾病、各樣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癲癇的、癱瘓的,都帶了來,耶穌就治好了他們。」(4:23-24)

雖然我們不能像耶穌一樣,治好一切疾病,但是我們可以去安慰有病痛的人,為他們禱告,求耶穌醫治他們。

    醫院探訪應該是牧者的醫治工作之一。牧者在這事工上可扮演以下七種角色:

. 安慰者:

住院病者經歷疾病煎熬,憂心忡忡,問題接踵而至,情緒不安,因此需要安慰與鼓勵,牧者作為已接受牧養訓練的神職人員,掌握病者不安的心境,可發揮很大的安慰作用。如果病者是信徒,那牧者可透過聖經的話語,讓他們得著上帝的安慰。

. 疏導者

   由於病者往往因病情而呈現情緒不安,有時又不便向家屬傾訴,牧師/牧者或者透過每次探訪給予病者情緒上的疏導。

. 輔導者

   牧者深知病者留醫期間實背負沉重的心靈擔子,如面對死亡、痛苦、生存、內疚、自暴自棄等切身問題,實不勝負荷,牧者透過不同途徑而提供適切的心靈輔導。

. 聆聽者

   留醫病者心中不但存有鬱結,亦對各種際遇產生埋怨心態,醫務人員因病房工作忙碌,照顧眾多病者而未能騰出時間與之交談,因此,牧者在關顧病者過程中可付出時間作專注的聆聽。

. 關懷者

   住院病人中遇有舉目無親者,生活十分艱難時,院牧亦會運用部慈惠金作愛心的行動,給與病者住院期少許物質的關懷,如水杯,紙巾,拖鞋等等 .

. 支持者

   對於無親無故的病者,或長期病者而言,絕少有人前來探望他們,在人際關係上很是疏離。牧者藉著探訪與關心,建立病者的信心和希望。

. 協調者

   由於病者情緒不安,小小事情亦會產生極大的憤怒與埋怨,甚至採取不合作的態度,跟醫務人員對抗局面。牧者間中亦會扮演協調角色,緩衝敵意,化解誤會,當然不能產生百分百的成效,但因著牧者乃神職人員,加上屬義務角色 ( 非隸屬員工編制 )工作,便容易取得病者之信任,促進醫務人員與病者間的協調。

有這麼多的好處,牧者或是教會的同工,更加要積極的組織醫院訪事工。讓更多病人得著安慰,也讓更多在病痛中可以尋求上帝的幫助。

教會中的探訪工作

  許多時候,成功的牧養事奉,在於它的探訪工作(也 有其他地方稱「為信徒禱告」),但是,今天,許多教會在這事工上,沒有什麼進展,主要是因為它們對於進入人們的家,沒有什麼實際計劃。只是靠賴崇拜聚會, 或奮興佈道會,或只靠賴基督徒團契,去代替探訪。探訪事工就是一個出去找人的方法。聖經常勸勉我們「要去」,這是早期教會迅速發展的方法,盼望教會或當中 的牧者不要忽探訪工作。

教會對於探訪事工的決定

一.   深信探訪工作是重要的

    主吩咐我們往普天下去的使命,最基本最接近要去的地方,就是你的地區或社區。探訪工作因此是重要的,也是傳福音工作的第一步或第一個接觸。當你看重探訪工作時,更必須有以下的策:
  1.經常而系統化的探訪,應該在教會的生活和事工方案中,佔有主要地位。
  2.教會要成立一個探訪工作小組,選出一位負責人,負責計劃和指導探訪事工。
  3.教會每週都要有指定的人去探訪信徒或附近的居民。
  4.教會對於所有可能信主的人,要有一個認識或總檔案,好作隨時的參考。
  5.教會要把那些可能信主的人,經常分配給熱心的會友去探訪。
  6.對於一切的探訪,都要有切實的記錄。
  7.探訪要以未得救的人為主要對象。

二. 要擬定每週的探訪日期

  什麼時候可以去探訪,便去探訪,這樣的辦法,太隨便了,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假如我們要探訪工作有效的話,就必須有一定的日期,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地點。這就是說,在教會的行事曆當中,探訪日期須為規定。
  探訪日期的決定和實行,必須像禱告會那樣,是經常的,不要讓別的事來使它受到攔阻。只要能適合多數人來參加,那一天都可以。許多教會,都選定禮拜二和禮拜四為探訪日,時間以適合多數探訪員的為宜。當然,有特別需要,牧者隨時隨地都要去探訪。

三.要邀請牧師/牧者來督導探訪方案的實施

  探訪是教會的主要工作,但這是誰的責任?有一些大教會對於這工作,有專人負責,但多數教會,沒有專人,只好靠賴牧師/牧者或傳道人去負責了。實際上,牧師/牧者也應該有這責任。對於教會的全盤行政,牧師/牧者都要負責,他必須發動,領導和完成教會的探訪事工。
  當然,我們不應該把一切的探訪工作,都交給牧師/牧者去做,但我們也不應該說他太忙了,就不必去負這責任了。

四.要組織探訪小組去擴大探訪事工

  教會應該選舉一兩位信徒領袖,配合牧師/牧者和傳道人,充任探訪部長,去促進這事工。
1. 他是教會選舉出來的:教會應該選舉一兩個人出來去領導探訪的工作,他們多是從教會的執事工選出來,成為探訪部長。為求專心起見,他最好不要兼任教會的其他職務。
2. 他是合於擔任這職事的:探訪部長必須與教會各部門有直接的聯絡,所以,他對於這樣的職事,必須是經驗豐富而研究有素的。

五.要把探對象的總登記準備妥善

  要有一種廣博的探訪工作,就得有探訪對象的不斷來源。這就是探訪對象總登記的準備與保管,是牧者及執事部的一個責任。以下步驟可以使登記作得更好:
1. 檢查教會名冊:通常,一個教會總有半數的會友,沒有記名在會友名冊上,有時也很少來加崇拜聚會。他們都是我們探訪的「對象」。我們不要忽略他們,需要把他們爭取過來。他們所需要的,乃是代禱和關心。假如教會願意找尋他們的話,他們大多數是可以找著的。
2. 接觸留名在來賓卡上的人:教會聚會時的來賓,也是探訪的好對象。在一切的聚會中,我們都應該把他們介紹給會眾。這樣的介紹,雖只是一種友好的表示,也能把許多探訪的對象提供出來。有時客人留名在來賓卡上,教會就要重視這些卡片,藉以認識那些對教會有興趣的人。
3. 探訪主日學學生的家庭:在主日學學生的家庭中,往往可以找著一些探訪的對象。學生們的父母,很可以成為成年班的學員。他們可能有兄弟姐妹的親友,還沒有參加教會。

六.要追隨一致的探訪計劃

  教會如要把探訪工作做得更好,就必須有恆心,一致地進行:
1. 一致的計劃:一致的行動計劃,是最實際而有效的計劃,是屢試不爽的。教會中所有的探訪事工都要總合起來執行。在總合之中,當然也有許多伸縮性,讓一些信徒領袖在緊急時隨時可以去探訪(指真正的關心探訪,不是有些信徒有空時逐家去的閒談)。
2. 把廣博的方案擬定出來:有的時候,探訪之前或之後,在教會裏集合,也許是不切實際的。不過,假如教會不這樣做的話,就難免有遺憾。探訪員在出去探訪之前, 一同禱告,看看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就會收取優良的果效。在這個簡短的聚會中,各人的任務要確定,資料要分發好,交通工具要安排妥,一切都要有徹底的準 備。

    以下的資料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地進行探訪工作(註一),給我們很好的提醒:
一. 要維持恒久的探訪事工:也就是說,不管教會事工多麼忙碌,都不要犧牲探訪事工。
二. 要作充份的宣傳:時常讓會友知道,教會有探訪事工,叫會友介紹親戚朋友給教會去探訪他們。宣傳工作:1.使用教會週刊;2.從講壇上宣佈。
三. 要把訪探工作的分配做得切實而妥當:1.指定人去探訪常常缺席者;2.指定人去探訪可能信主的人;3.也同樣指定人去探訪忠實會友。
四. 要獲取充份的報告:1.要使用書面的報告;2.要聽取各人的見證;3.要褒揚忠實的探訪員。
五. 要細心訓練探訪員:1.觀察那些成功的探訪員;2.給他們提供特別的培訓;3.在出發探訪之前給他們指示。
六. 要為探訪員打氣。

如何安慰人:(9)榜樣


我們也可效法一些美好的榜樣,學習他們怎安慰人 

1.效法父母  

「母親怎樣安慰兒子,我就照樣安慰你們;你們也必因(或作:在)耶路撒冷得安慰。」66:13

「你們也曉得我們怎樣勸勉你們,安慰你們,囑咐你們各人,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兒女一樣,」帖前2:11 

在公園中,一些小朋友,不小心的跌倒了,他們的反應是即是大哭,小朋友的父母見到這情況會怎樣?他們很多時候不是責備小朋友為何這樣不小心,反而 即時擁抱小孩子,叫他們不用怕,父母在他們身邊,這就是至親對兒女的最好安慰,的確,當我們留意父母怎樣安慰勸勉兒女,他們無比的關心,體諒、陪伴……已令我們知道怎樣幫助傷心的人。
 
2.效法基督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2:4-5 

基 督是我們最好的榜樣,祂不是單顧念自己的事,祂是顧念別人,願意放低自己,成為僕人,服事他人,我們當以基督的心為心,不是單留意自己的需要,而是顧念其 他有需要的人,服事他們。有時,自己也會遇到一些自己不想接觸的人,但想到基督昔日在世也接觸及扶助妓女、窮人、稅吏、大痳瘋病人,我又怎可不接觸他們 呢?
 
3.效法父神

A.記念百姓  

    「過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歎息哀求,他們的哀聲達於上帝。上帝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上帝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2:23-25 

    父神也是我們很好的榜樣,當以色列人在埃及中受苦,他們哀求上帝,上帝怎樣的回應?祂首先聽見選 民的哀歎,祂不是不知道的,祂實在是聽到的,祂不單聽到,也記念對先祖的承諾,祂是以色列的上帝,祂必看顧卑微的百姓,也祂明白他們的苦情,上帝的聽見、 記念、看顧、明白就是我們美好的榜樣,我們也要效法父神,嘗試多聆聽別人的需要,記念他們的困境,看顧他們,也代入明白他們的感受,已是很大的支持了!  

B.體恤摩西   

    「摩西對耶和華說:「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這百姓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你竟對我說:『把他們抱在懷裡,如養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應許給他們祖宗的地去。』」11:11-12

    「你這樣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時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11:15

    「我要在那裡降臨,與你說話,也要把降於你身上的靈分賜他們,他們就和你同當這管百姓的重任,免得你獨自擔當。又要對百姓說:『你們應當自潔,預備明天吃肉,因為你們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我們在埃及很好。這聲音達到了耶和華的耳中,所以他必給你們肉吃。』」(11:17-18

     「耶和華對摩西說: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嗎?現在要看我的話向你應驗不應驗。11:23 

     上 帝不單顧念以色列人,也記念摩西的,摩西有一次因著眾百姓的壓力,因而厭棄上帝的托負,為何把這管理的責任加在他身上!而且也厭棄百姓,本來深愛同胞的摩 西,也因壓力感覺這百姓不屬於他,和他沒關係的!甚至他厭棄自己,去到求死地步,但上帝的回應是怎樣的呢?對一個厭棄托負、厭棄百姓、厭棄自己的人,上帝 卻沒有責備他,反而深表認同他的感受,選出其他人分擔他的難處,也給他信心:「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嗎?」  

    我們也可效法父神,對落在有很大壓力的事奉者,不即時責備對方,反而體恤他們,給予實質的幫助與鼓勵! 

如何安慰人:(8)激勵


1.向對方發出真誠關心  

「不但藉著他來,也藉著他從你們所得的安慰,安慰了我們;因他把你們的想念、哀慟,和向我的熱心,都告訴了我,叫我更加歡喜。」林後7:7 

當信徒向保羅表達真誠的想念、哀慟、熱心、他們感受到的,是可以激勵他向前繼續完成主的工作。我們也一樣,人在難處中,我們未必可以每時每刻在他身邊,但我們對對方的想念、哀慟、熱心,他們也可感受的。
  
2.自己努力成長事奉主  

「耶數又稱為猶士都,也問你們安。奉割禮的人中,只有這三個人是為上帝的國與我一同做工的,也是叫我心裡得安慰的。」西4:11

「所以弟兄們,我們在一切困苦患難之中,因著你們的信心就得了安慰。」帖前3:7 

作為一個屬靈領袖----保羅,他的安慰是甚麼?是見到信徒成長,信徒努力事奉主,就成為他的激勵了。今天,我們又想不想令我們的牧者喜樂呢?想不想鼓勵他們?若想的話,我們要努力成長,我們的長進可以成為他們很大的激勵的。  

如何安慰人:(7)同在

 
「我為他們選擇道路,又坐首位;我如君王在軍隊中居住,又如弔喪的安慰傷心的人。」29:25

「但那安慰喪氣之人的上帝藉著提多來安慰了我們;」林後7:6 

出席喪家的喪禮,陪伴他們,與他們一起,也可以帶來關心與支持。很多喪家事後也回來教會與我們分享,他們當時最深刻的事是很多肢體出席喪禮,他們真感受到人的關心

在適當的時候,與受苦的人一起已是很大的支持了!

如何安慰人:(6)同感

「約伯的弟兄、姊妹,和以先所認識的人都來見他,在他家裡一同吃飯;又論到耶和華所降與他的一切災禍,都為他悲傷安慰他。每人也送他一塊銀子和一個金環。」42:11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12:15

「不但藉著他來,也藉著他從你們所得的安慰,安慰了我們;因他把你們的想念、哀慟,和向我的熱心,都告訴了我,叫我更加歡喜。」林後7:7
 
人在哀傷中,除了需要人體恤外,也需要人明白他內裡的感受,若對方嘗試與他同感,為他悲傷,與他同哭,也成為他很大的安慰(當然是出自真心,由心而發的)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