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如何安慰人:(5)體恤

「辱罵傷破了我的心,我又滿了憂愁。我指望有人體恤,卻沒有一個;我指望有人安慰,卻找不著一個。」69:20
 
人落在艱難中,很多時候指望別人體恤自己,不知我們多不多體恤受苦的人呢?  

1.對失去至親的人  

「以撒便領利百加進了他母親撒拉的帳棚,娶了他為妻,並且愛他。以撒自從他母親不在了,這才得了安慰。」24:67
 
首先對失去至親的人,我們有體恤嗎?強如以撒、雅各、他們失去親人後,也需要時間才能受安慰也有不少肢體們,失去了至親,他們經過幾年時間,仍未放完全下傷痛心情,發現真需要更多時間才能撫平心中失去至親的傷痛 

2.對在苦難中感不明白的人  

    「約伯回答說:這樣的話我聽了許多;你們安慰人,反叫人愁煩。虛空的言語有窮盡嗎?有什麼話惹動你回答呢?我也能說你們那樣的話;你們若處在我的境遇,我也會聯絡言語攻擊你們,又能向你們搖頭。」16:1-4    

    對在苦難中感不明白的人,我們又如何?約伯覺自己為義,他不明白為何苦難臨在他身上,但他的朋友用無知的言語為他解釋他受苦的原因是因為犯罪,他們的說話不能真正安慰約伯有時,我們的人生,也會遇到很多不明白的事情,也有一些愛主的基督徒,也會遇到交通意外有時我們也不明白神為何要在此時給他們這些經歷,而人在不明白中,我們則要學習不要草率為人尋求答案,甚至為對方判斷對與錯,否則令人更感愁煩。

3.對在軟弱中過份憂愁的人  

    「這樣的人受了眾人的責罰也就夠了,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憂愁太過,甚至沉淪了。所以我勸你們,要向他顯出堅定不移的愛心來。」(林後2:6-8
 
    若犯罪的肢體已懊悔,他也受過教會管教,我們要明白他們已極度憂愁,倒不如求主赦免他們,安慰他們,不要令他們憂愁至死。
  
4.對表面剛強的人  

    「我們從前就是到了馬其頓的時候,身體也不得安寧,周圍遭患難,外有爭戰,內有懼怕。但那安慰喪氣之人的神藉著提多來安慰了我們;」(林後7:5-6
 
    當我們見到一些肢體遇到困難時而感懼怕,我們不要指責他們「為何這樣沒用」「小小的事就怕起來」,強如保羅,他也有他的軟弱,他也會懼怕,也需要人安慰的。我們也可用祈禱,用體恤支持安慰懼怕的人。 

如何安慰人:(4)經歷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我們受患難呢,是為叫你們得安慰,得拯救;我們得安慰呢,也是為叫你們得安慰;這安慰能叫你們忍受我們所受的那樣苦楚。」林後1:4-6
 
當我們在困難中感受上帝的安慰後,我們往往可以用自己的經歷、對上帝的體會安慰别人。有人曾經有至少2至3年長時間失眠的經歷,就能體會不能入睡的慘痛情況,身體不單感疲乏,心靈也感煩躁當其他弟兄姐妹在傷心中難以入睡時,他會因為自己的經歷而更明白對方的痛苦,他也可分享在那段時間上帝怎樣安慰

我們生命中也有不同程度在患難中的經歷,我們可以回想那時的感受,那時上帝怎樣安慰我們,我們用上帝給我們的安慰幫助其他弟兄姐妹。

如何安慰人:(3)聆聽

    「你們要細聽我的言語,就算是你們安慰我。」21:2 

    不一定需要太多的言語,有時太多的說話反令人感到厭煩,受苦者真正的需要是要找到一位聆聽者,細心聆聽他的說話,耐心明白他的感受。

    在牧會過程中,有些肢體找我傾談時,我發現原來他們不是要我給什麼指定答案與分析,只要我嘗試用心聆聽他們的分享,讓他們適當舒發內心感受,也能帶給他們一點安慰。

    今天我們多不多聆聽別人的分享,還是自己多教導別人,卻缺少有深度的聆聽呢

如何安慰人:(2)言語

1.對心說話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上帝,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光榮(原文作幫助),是我的上帝。」42:11 

希伯來人的成語稱「安慰」為「對心說話」,人傷痛時,未必需要聆聽一番大道理,可能需要是自己的心與自己說話,需要聆聽內心的微小聲音,需要安靜地聽心語,與自己的心,與心靈中的主說話;42:11說:「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對心說話也是一種很有力的安慰別人的方法。
 
2.慈愛的話  

    波阿斯回答說:「自從你丈夫死後,凡你向婆婆所行的,並你離開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認識的民中,這些事人全都告訴我了。願耶和華照你所行的賞賜 你。你來投靠耶和華以色列上帝的翅膀下,願你滿得他的賞賜。」路得說:「我主啊,願在你眼前蒙恩。我雖然不及你的一個使女,你還用慈愛的話安慰我的心。」』(2:11-13 

    波阿斯用慈愛的說話安慰了對方,慈愛有 Kindly”意思,波阿斯對路得是慈愛的,不輕看她是寡婦與貧窮人,反欣賞她所作的,也祝福對方。有時有肢體將他們不開心的事與我分享,我會真誠的欣賞他們願意坦誠及勇敢與人分享,原來欣賞、接納、肯定、祝福,顧恤的言語已是慈愛的話了。  

3.聖經的話  

    「耶和華啊,我記念你從古以來的典章,就得了安慰。」119:52 

    最好的言語仍是上帝的話,上帝的話是帶有能力,也可以安慰人的,有一次,我自己在灰心失意時,又要繼續負責宣講事奉,心身靈真是沒有一點力量,但那 時,聖經的一句話:「惟有主站在我旁邊,加給我力量」就成為我很大的力量,當我繼續思想時,上帝的話就幫助我有力事奉了,原來用聖經的話語──可能寫一句金句與對方或鼓勵他們聆聽上帝的僕人說話也能帶出鼓勵與安慰的。

如何安慰人:(1)愛心

    「但那安慰喪氣之人的上帝藉著提多來安慰了我們;」林後7:6 

    人 類其中一種最大的力量就是安慰了,保羅外表雖剛強,但他也有懼怕喪氣的時候,但當上帝藉提多安慰他時,他可以繼續走前面的路,筆者也曾經經歷傷心失意時 候,但仍記得上帝藉一位弟兄有聲無聲的安慰,使自已心靈得開解來,我想我們也經歷被人安慰時刻,我們也想安慰其他人,但如何能向傷心的人帶出合適的安慰 呢? 
 
「所以,在基督裡若有什麼勸勉,愛心有什麼安慰,聖靈有什麼交通,心中有什麼慈悲憐憫,」2:1 

安慰人的動機不單是責任、興趣,也不是滿足自己的成就感,而是出於真誠的愛,用上帝給我們的愛、裏面的慈悲、憐憫、恩慈、關心安慰對方。或許我們不知用什麼言語與技巧扶助身邊的人,但真摯的愛往往是在傷痛中最好的良藥,讓我們不塞住自己的心,用主的愛來愛身旁的人。

協助第三階段:行動計劃

[解決問題療法]
   輔導的目的是協助受輔導者自我探索,對自己及環境有更正確的了解,然後發揮自己的能力或運用環境資源,學習並採取有效的行動,解決問題和困擾,使生命更 豐富。經過第一、二階段的輔導,受輔導者已很清楚問題所在,也知道自己要達到什麼目標。輔導員在第三階段是協助受輔導者建立一套實際的行動計劃,幫助他具 體地改變行為。以下是解決問題的具體步驟:

1.     確定問題:首先要清楚確定受輔導者的問題。

2.     決定問題處理的先後次序:不要同時處理太多問題,以免增加挫折感。先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先予處理,即可全面解決。

3.     建立當時人同意且具體可行的目標:協助受輔導者具體敘述其目標,而目標是受輔導者能力及資料所能處理的。

4.     達成目標的阻力與助力分析:然後找出必須克服的主要阻力及較容易奏效的助力。

5.     儘量想出有關的策略或方法。

6.     選擇達到目標最有效的方法:要比較、評價、篩選出最可行的方法。

7.     付諸實行。

[行為改變技巧]
  建立了所期望的目標後,需要一些方法去協助改變舊有不適當的行為,建立適當的行為。行為治療法的基本假設是:各種行為無論是好是壞均是學習而得,因此亦可藉學習歷程予以改變,其技術主要是根據下列幾項學習的原則:

1.     增強原理(principle of reinforcement):如果有明確的鼓勵和獎賞,會推動受輔導者去完成計劃。這是運用內外的和外在的增強或獎賞,該行為再發生的機會就會增加,否則便會減少。不過,最適宜選擇能滿足受輔導者動機的增強物才會有效。

2.     自我監控:要求受輔導者詳細地觀察與記錄自己的行為,這樣會提高自我察覺,去注意具體及可觀察的行為。

3.     訂約(contracting):事前先確定計劃的成功或失敗將產生那些外在與內在的結果。這個方法可幫助受輔導者承諾執行其行動計劃。契約應明確規定受輔導者要做的,並指出成功的獎勵和失敗的處罰。獎勵可使受輔導者更遵守契約,他們視其為個人良好表現的回饋。

4.     計劃評估(Evaluation):指評估目標達成的程度。受輔導者檢討在擬定行動計劃之後,是否成功地解決問題,否則就需要調整與修改計劃,另定更合適的策略。

這些行為療法的優點是讓受輔導者學習為自我的行為負責,也學會了解決問題技巧應用到人生的其他問題上。許多求助者的困擾是因為他們缺乏解決問題的技巧,如果對解決問題的技巧熟習,就可自如地解決人生大部份的問題。
[牧養輔導的應用]
  求助者有決心改變之後,需要一套實際的行動計劃來幫助他具體地改變行為。牧者要與他一同找出適合的、有建設性的行動計劃,使問題得以有效解決,達到預期目標。因此,需要受輔導者在計劃的過程,執行和進度的監督上都願付上責任,而牧者隨時從旁給予支持與鼓勵。
   牧者應從受助者的靈性上開始著手,因為這往往是問題癥結所在,將根本原因除掉常常會帶來全面性的改變。「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除非在上帝的恩典下,受 輔導者的意願順服,確信「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上帝是我們力量的來源和盼望,人的改變,因著上帝的介入而有決定性的扭轉。要給予人協助,使 他的生有改變,整個輔導過程中上帝都樂意參與其中。真正的改變是出於上帝。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