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改革宗禮拜之特色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改革宗傳統的教會,而影響改革宗禮拜的兩個主要力量是:慈運理及加爾文。
    慈運理是以約翰福音6:63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為聖餐神學之依據,所以強調象徵,不認為餅杯化質為基督的身體與寶血,且一年舉行四次。另外他強調一切以簡樸為原則,不立任何圖像,也廢除音樂在禮拜中使用。
    加爾文更是利用禮拜來展現其神學觀,他設計的禮拜有以下之特質:
1.         禮拜是一種莊嚴之宣告:上帝的榮耀以及人的軟弱,所以人到上帝面前,要承認自己的過失與罪惡,透過耶穌基督的十字架的大功,人才可以站立在上帝面前。
2.         藉由律法,由其是十誡和最大的誡命,激勵基督徒立志活出合上帝心意的生活,過敬虔的生活,討上帝的喜悅,使敬拜的精神落實於日常之中。
3.         改革宗禮拜是以「上帝的話」為中心:所以讀經、講道、與聖餐,都是上帝的話之展現。他也曾定義教會是依照上帝的話來施行聖禮的地方。所以上帝的話,在教會是很重要。
4.         萬民皆祭司:所以禮拜是共同禮拜,非聖職人員之表演場所。
5.         強調聖靈在禮拜中之角色:讀經與講道前會插入一個祈求聖靈光照之禱告,也強到聖靈在聖餐中之工作,使參與聖餐者在聖靈裡領受耶穌基督的身體與寶血。
6.         要活出愛上帝與愛鄰舍之生命:由其是聖餐主日時要實行慈善的奉獻,幫助在困苦缺乏的人或是為主受逼迫的弟兄姐妹及家屬之需要。
7.         基督徒的禮拜是一種見證:誡由禮拜可以讓人認識上帝是配得我們敬拜;因此我們可以用「福音化」見證上帝的慈愛,「本土化」見證上帝之「道成肉身」。
8.         兼顧「自由」與「形式」,使禮拜由「形式」之教化,可以進入真正之「自由」。
9.         音樂的應用之基礎是「萬民皆祭司」,使每個人都唱詩歌來參與禮拜,使禮拜是共同禮拜。
10.     強調禮拜是神學實踐的一部分,所以禮拜也有教化之功能。

因為有好的禮拜神學的傳統,讓長老教會的禮拜能兼具各種禮拜之特色,更是讓參與者真正感受超越之上帝的臨在,並受上帝話語與聖靈得更新,生命得著從上帝而來的滋養,以致可以完成人生的目的:榮耀上帝,並以上帝為永遠的福樂。

第三世紀到現在之禮拜


    第三世紀的崇拜,仍然承襲了簡潔的特點,根據羅馬的希坡律陀的《使徒傳統》、《使徒遺範》、亞歷山大革利免的著作、俄雷根的著作,可以知道,崇拜仍然分為兩部分,不過,崇拜禮儀有所增加。聖道禮儀部分,經文宣讀不僅是福音書,還涉及先知書等舊約書信,並頌唱詩篇、哈利路亞頌。聖餐禮部分則增加了獻心頌作為聖餐禮儀的序文,來表明感恩之心。禱文的頻率增加,禱文之間採用聖哉頌。

   
在第三世紀,崇拜的某些程式已經固定,內容以展現基督的救贖為中心。但並沒有被劃一使用的官式儀文和經文,崇拜禮儀仍然有很大的自由度,禱文的內容,禮儀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形式,格調因地而異。

    西元313年是個重要的時期,此後,基督教在羅馬被奉為國教。這個時期東方教會與西方教會的崇拜禮儀都經歷重大改變。由於稱為國教,信徒數目激增,崇拜儀式經過慎重的磋商開始成為較為固定的模式。

   
當時的羅馬帝國內,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安提阿、亞歷山大、羅馬等城市都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大城市,教會出於這些城市之中,在崇拜禮儀上也開始反映出各地 不同的神學教導和文化特色,教會的禮儀開始由簡單樸實向鋪張隆重轉變,這些禮儀所反映的中心——耶穌基督的救贖——並沒有改變。崇拜的基本結構仍然是聖道禮儀與聖餐禮儀。

    東方教會崇拜禮儀的主流是拜占庭儀式。君士坦丁遷都拜占庭後改名為君士坦丁,由於這裏是皇帝所在的地方,所以在幾個重要的東方城市(耶路撒冷、安提阿、亞歷山大)中顯得地位突出。東方教會的崇拜禮儀,佔據統治地位的崇拜儀式是拜占庭儀式。

   
東方教會的崇拜禮儀也受到《啟示錄》的影響,深深盼望崇拜像天上的一樣完全和完美。基於這種認識,加上所受希臘文化和宮廷禮儀的影響,東方教會的崇拜是隆重、莊嚴和華麗的。

   
這些特點可從當時的教會廣泛採用一種屈梭多模禮儀中看出。該禮儀在聖道禮之前有小進入禮,目的是突出聖道的重要,有一位執事手捧聖經進堂,其他聖職人員也提著十字架、燭火、香火等徐徐進入。聖餐禮之前有大進入,是繞著聖餐桌進行,目的是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和復活。大進入要比小進入更加隆重,以凸現救贖的重要性。主禮的隊伍手中持有基督受難中的十字架、長矛、荊棘冠等等。整個崇拜的禮儀充滿象徵意義和神秘的氛圍。東方教會對於禮儀的重視一直影響到現在東正教現行的禮儀仍然沿襲了拜占庭禮儀。

    在主後500年,西方教會的崇拜禮儀分為兩大流派:羅馬禮儀、加利亞禮儀。羅馬禮儀在羅馬地區的教會得到廣泛採用,加利亞禮儀 則在整個歐洲地區的教會被使用,並根據當地教會的風俗習慣做出相應的修改。兩者一直相互影響到第9世紀,後來加利亞禮儀逐漸被抑制,雄霸整個西方教會的是羅馬禮儀。

   
加利亞崇拜禮儀較為感性,多彩多姿,象徵意義非常濃厚,比羅馬禮儀更具有戲劇性。至於羅馬的崇拜禮儀,郭立特認為一個可能的來源是埃及的祝謝餐傳統。因為羅馬的彌撒與埃及的聖馬可儀式的語句有幾處相似的地方。但是,最早的崇拜禮儀儀文是由希臘文寫成,到第四世紀才翻譯成拉丁文。

    西方教會的崇拜禮儀也反映出獨特的文化背景和神學思想。羅馬人的思維習慣於希臘人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講求實際、實事求是,因此,羅馬禮儀與拜占庭禮儀相比,省掉了很多繁雜的情節和象徵形式,仍然趨向於簡單和樸實。拜占庭儀式中的搖鈴、焚香、跪拜禮是在第五世紀以後才被教會採用。這個時期的教會仍然沒有絕對固定的崇拜程式,禮儀中的表徵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在第六和第七世紀,羅馬禮儀有了很大的發展。根據第7世紀的一本最早的禮規指示書《羅馬儀式》的記載,那時教皇到聖堂舉行彌撒儀式時,聖堂的主教、祭司、侍從等都要盛裝等候。教皇進入時由助祭陪行,聖壇侍從則手持香爐和聖燭走在前面。這時候的禮儀已經有些鋪張,但禮儀的主要行動仍然保持著簡潔性與集體性。

   
後來隨著教會內部聖品階級的出現,教會的崇拜禮儀漸漸變成只能供平信徒參觀的戲劇。雖然,當時很多的人不能讀到聖經,原本可以藉著基督復活事蹟的戲劇重演來明白福音但是,由於當時的禮儀已經嚴重的神秘化,並脫離信徒的參與和生活,人們已經不能從中體會到基督救贖的真意。

   
羅馬禮儀中的彌撒到了中世紀,更是被高度戲劇化。彌撒本身帶有各種寓意,禮儀中的每個細節都與耶穌有關,每個情節、裝飾、器具的每一個部分,聖職人員的一舉一動都寓意著耶穌一生的經歷。

   
舉行彌撒的方式有三種,稱為大禮彌撒、唱經彌撒和普通彌撒。大禮彌撒必須有助祭以及副助祭襄禮。

   
唱經彌撒則是牧區聖堂在主日或者其他重要聖日,最通常舉行的儀式。普通彌撒則被視作一種最通常使用的彌撒。前面兩種是從後者衍生出來的較為隆重的儀式。戲劇化的彌撒中彌漫的神秘的氣氛,在信徒心目中崇拜成為一項奧秘。

    宗教改革雖然是神學上的革命,但是卻影響到崇拜禮儀的更新。宗教改革的各個宗派,在崇拜禮儀的革命上,並不是完全一致。但對於中世紀教會複雜的彌撒表演、聖餐的變質說、以及忽視聖道,都持反對和革新的態度,並在兩方面達成共識:崇拜應該以常用語文進行,崇拜應該維持聖道和聖餐禮儀兩部分。不過,慈運理堅持認為聖道應該是整個崇拜的整體。
 
    
信義宗和聖公會的崇拜禮儀的相同之處是都保留了很多初期教會的崇拜傳統,信義宗在奧斯堡信條中,聲明教會幾乎保存了全部的禮儀。英國聖公會也保留了很多的禮儀傳統。由於英國宗教改革的特殊背景,使得聖公會基本上是沿襲了羅馬禮儀。更正教對於彌撒的觀點對聖公會產生影響,當時廢除了彌撒,並把祭壇改為聖餐桌但是當瑪利皇后登位後,聖公會仍然大部分地保留羅馬禮 儀,與中世紀相比,仍然是簡單的。

   
慈運理本人是激進的改革派,他堅決反對聖餐禮和一切人為的禮儀,而不管其是否對教會有益。而在其後產生的重洗派不僅反對崇拜禮儀,更反對舉行崇拜聚會。
 
   
改革宗教會則取兩者的中間路線。加爾文所採取《史特拉斯堡敬拜禮儀》融合了慈運理的論點和信義宗的教義,該敬拜禮儀成為改革宗崇拜禮儀的主導方針。該方針體現了加爾文的期望:他希望既保持崇拜的早期結構,又能夠借著聖道禮儀和聖餐禮儀宣揚基督的受死、復活和再臨。

    概觀歷代教會的崇拜禮儀,可以看到舊約的崇拜是有莊嚴的氣氛,初期使徒的崇拜因著社會環境的原因,多是簡樸的,隨後崇拜禮儀經歷了表演性的喜劇化階段,宗教改革後對於教會禮儀的觀點更是百花齊放,也有宗派主張廢除一切禮儀。歷代教會的崇拜禮儀都與當時的環境、文化和神學思想有關。

新約時期及第二世紀的禮拜


    新約時代的基督徒的禮拜,受到舊約的崇拜影響很大。聖經中舊約的崇拜禮儀,有豐富的象徵元素。以色列人在西奈山第一次與上帝的相遇可以稱為第一次的崇拜。該次聚會中上帝與人的立約摩西按照上帝的吩咐,將祭牲的血一半灑在壇上,一半灑在百姓的身上,並宣佈這血是上帝與人立約的憑據。而以色列民曠野期間在會幕的獻祭與崇拜也都是充滿象徵性的意義和動作。以色列的崇拜禮儀處處體現出對上帝救贖事蹟的回顧自從西奈之約,上帝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件,就成為以色列崇拜的中心他們在會幕的崇拜中,在聖殿的崇拜中,都不斷通過頌歌或者讀經來宣講和頌揚。會幕和聖殿本身也具有象徵的意義。外院、內院、至聖所之間的位置安排,說明了不同敬拜者與上帝的距離。而獻祭之禮則是通過肉眼可見的形式,來象徵人與神的關係,並預表耶穌基督的救贖。

會堂(Synagogue)原文是聚會所,是猶太人聚會的地方,源於被擄巴比倫時期(B.C. 600左右),也是在聖殿倒塌,為宗教與社會功能聚會與敬拜,研習律法與祈禱,亦是社團會集討論地方的事情。會堂是大量使用聖經(誦讀及解釋)、禱告。如果聖殿敬拜是強調上帝的存在,則會堂敬拜乃強調人對律法的敬虔。在安息日時至少有七人輪流誦讀律法書,只一人誦讀先知書,注重繁文縟節,敬拜時,包括道的解釋、禱告、誦讀聖經以及一般敬拜行為。

    早期持亞蘭語的信徒的崇拜禮儀與猶太教已經有所不同,根據《使徒行傳》242,他們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這與聖殿崇拜中充滿象徵意義的禮儀已經有很大的不同。而受希臘文化影響的希利尼語信徒,更是對於希伯來人的聖殿禮儀沒有多少興趣,他們強調猶太人禮儀預表的含義,已經在耶穌基督身上得到成全,因此他們的崇拜禮儀帶出的是希臘文化的色彩。

   
根據哥林多書信可以知道,在主日的聚會中,敬拜模式趨於熱情,但是秩序卻是混亂的,教會於是開始探索一種注重象徵與注重自由的中間方式。

   
在主後第1世紀崇拜聚會中還有愛宴的舉行,這被視作聖餐禮的序幕,但到了主後第二世紀中葉,崇拜聚會中,已經不再舉行愛宴,而只保留了杯和酒的禮儀,後來就轉變為崇拜聚會中的聖餐禮。

   
根據當時流傳於教會的《十二使徒遺訓》可知,當時的禮儀都是非常簡潔,信徒也能廣泛參與,是名副其實的團體禮儀。

   
主後第二世紀中葉出現的游斯丁的《第一護教辭》中,提到信徒崇拜的構成,從文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崇拜已經分為聖道和聖餐兩部分,但是禮儀也都是非常簡潔。根據游斯丁在本文的記述,並結合他的其他著作和書信,當時的崇拜禮儀可以歸納如下:

聖道禮儀
誦讀使徒回憶錄(福音書)
主持聚會者講道
會眾站立禱告

聖餐禮儀
親嘴問安
會眾獻上餅和承載酒與水的杯,交予支持聚會者
聖餐感恩禱文(主持者即興禱告,獻上讚美和感謝)
會眾回應(同聲說阿們
領受聖餐(分派餅與酒,缺席者由執事送往)
收集捐獻(收集捐獻,分派予有需要者)

    所以,現今的禮拜方式:分為講道與聖餐,是有歷史根據的。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