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洗禮


    很多宗教都有潔淨的儀式,表明人是有罪的,在親近上帝以前要先潔淨自己。舊約祭司制度中有藉水或血潔淨的儀式(8:6、出 29:21、民 8:6-13),先知以賽亞曾經呼籲,要百姓洗濯、自潔、除去惡行(1:16)。猶太人在從巴比倫被擄歸回之後,凡是外邦人要入猶太教,均須行割禮、沐浴禮,並誦讀摩西律法,洗禮在這裡是皈依儀式之一。 

    兩約之間馬加比革命之後的哈斯摩年王朝時期,有愛色尼派的人,除了入教者須接受潔淨禮外,成員天天奉行潔淨禮。施洗約翰興起時,他呼籲猶太人要悔改,使罪得赦,並為前來聆聽其訓誨者施洗;這裡也有潔淨的意思。施洗約翰的工作有一項重要目的,亦即預備人心歸向主,為耶穌的來臨鋪路( 1:1-4)

     洗禮本是外邦人入猶太教的儀式,而約翰呼召猶太人出來接受洗禮,意思就是要猶太人承認自己以前的生活宛如不認識上帝的外邦人,所以今天要把自己當成一個不認識上帝的外邦人重新立志加入敬畏上帝的信仰。是一種悔改性的儀式。

     新約洗禮的起源,來自耶穌的命令︰使人作他的門徒,並且為他們施洗(太二十八19)。

     禮儀是有一個特定的次序。第一步是使人作門徒,然後才給他們受洗。這正是使徒行傳中的模式。彼得命令他的聽眾當悔改,然後為他們施洗(徒二38)。那些聽到福音的人,明白了而有所回應,只要悔改及相信,就能夠受洗。結果是,人們先接受了上帝的話語,然後才受洗(徒二41)。

    洗禮包括與基督的死與復活的認同。奉基督的名受洗(徒二38),就是表明在儀式中與基督相連。雖然羅馬書六章45節,是指靈洗而不是水洗,本段經文也表明水洗的意義。洗禮是信徒藉信心,與基督的死與復活合一的公開宣告。

    寫於第二世紀初的《十二使徒遺訓》(The Didache)這樣記載︰「關於洗禮,你們應該受洗。最先要背誦這些,然後在活水(流動的水)中,奉父、子、聖靈的名施洗。但如果沒有活水,可在其他的水;如果不能用冷水受洗,可以用暖水。但如果兩者都沒有,你就可以奉父、子、聖靈的名,在受洗者頭上倒水三次」。 

    按這裡的推論,初期教會是施行浸禮的,但也容許澆灌。這兩種洗禮方式,早於第二世紀已經存在了。

    灑水禮到到十三世紀才廣泛施行。支持灑水禮,經常都引用兩處聖經的先例。在舊約利未人是藉著施行灑水得到潔淨(民八57,十九812)。希伯來書九章10節稱這個儀式為「洗禮」(baptisms)。第三世紀,居普良說,洗淨罪的不是用水的多少,也不是施洗的方式,只要受洗者的信心是真實的,灑水禮或其他方式也一樣有效。

    羅馬天主教、聖公宗、長老宗、循道宗,及路德宗等教會都施行嬰兒洗禮。嬰兒洗禮有以下幾個支持論點,都與聖約神學思想有關。既然以色列人的嬰孩要受割禮,藉以進入信仰的群體,嬰孩洗禮也正是和割禮相似,將嬰孩帶到基督的群體裡。這也與全家救恩的信念有關(徒十六1531,三十三34,十八8)。有人解釋「她和她一家既領了洗」(徒十六15)這句經文,是指嬰孩也受了洗禮。

    說到此,想到自己是18歲時受浸禮,那時是受福音感動成為基督徒。而2000年,孩子們受小兒洗,牧師和長老諄諄教誨:「雖然是小孩受洗,父母要盡教導的責任,帶領他們到受堅信禮,不可讓他們迷失。」

    感謝主,孩子們也在2011年受堅信禮,目前都有固定聚會。也再一次感受上帝的保守,讓他們沒有離開主的聖會。

「聖餐」的禮拜


    「聖餐」可以用「感恩禮」或「主餐」來稱呼,因為現在的禮拜中的進行是用「吃餅」和「喝杯」來進行,表明基督得受死、流血、捨身,建立了新約,正如主耶穌在逾越節的晚餐所做的,讓祂的門徒,感受到祂願意將「自己」完全擺上與祂們分享,因為祂是上帝所賜給世人的獨生子,使世人因著祂的獻上,脫離死亡的轄制,進入永生。而這永生的完全實現,是在祂再來的日子。所以,參與「聖餐」的禮拜,是有終末性的。

    「聖餐」在教會中最大之爭議,就是視之為「獻祭」與「變質說」。首先談到「獻祭」,讓人覺得主耶穌一次再一次被獻上,好像一次在一次被釘十字架上,這是違背聖經希伯來書1010的說法。所以,為宗教改革者所駁斥,因而取「記念」之意義,正如保羅在歌林多前書1124-25節所說。既說到「記念」,對「變質說」更是讓宗教改革者無法接受。因為「變質說」,把祝謝後的餅,變成了「基督的身體」,並且對它行禮,如同對基督行禮,讓人覺的有偶像崇拜的感覺。所以,馬丁路德以「化質說」來取代「變質說」;慈運理則取「象徵」的意義,餅象徵基督身體,酒象徵基督寶血。雖然,兩者曾為聖餐觀不同而有紛爭,但是加爾文卻採取布塞爾的觀點,將兩者融合:視覺上是餅和杯,在聖靈裡是基督的身體與寶血,是真有餵養靈性之效能,參與者要以信心領受。

    當然因為「獻祭」與「變質說」並非早期教父的理念,經過學者的追溯研究,發現初期教會稱之為「感恩禮」,是獻上「讚美和感謝」的祭,並非餅與杯為祭獻上。這樣的禮儀,藉由吃餅喝杯,感謝基督已經勝過罪惡,死亡的權勢,已經歸於無有,我們要歡喜快樂來慶賀,體驗我們是新造的人。也因為如此,我們要獻上「讚美和感謝」的祭,心存喜樂與盼望,因為基督將要再臨,那是我們完全得贖,上帝國完全實現的時候。

    而主耶穌設立「聖餐」時,照新約聖經之描述有七個步驟,而初期教會將其化約為四個步驟,分別為:

1)拿起、
2)祝謝、
3)擘開、
4)傳遞。
 
                這樣的簡化是由路加福音2430節:「到了坐席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

                 這是在往以馬午斯的路上,兩個門徒經歷了與復活的主相遇之時,主耶穌所做的。這也成了早期耶路撒冷教會感恩禮儀之模式(徒2:46),也說明在崇拜時,把「擘餅」當成「基督的同在」。

    早期教會將這感恩禮的四個步驟,成為架構,進行時分成十個部分:

(1)    禮儀開始之對話和感恩禱文;
(2)    序禱;
(3)    聖哉頌;
(4)    聖哉頌後之感恩禱文;
(5)    聖靈降臨宣召文;
(6)    基督設立聖餐禮文;
(7)    領受聖餐紀念主;
(8)    求降聖靈文;
(9)    代求禱告;
(10) 三一頌做為完結。

    今日台灣基督長老的禮拜,以聖道禮拜為主要程序,只有每季一次在禮拜中加入聖禮典,行「聖餐」與「洗禮」。在注重「聖餐」為靈性餵養的角度者看來,似乎覺得次數「稍少」些。但是,就以「感恩和讚美」為祭獻上之觀點來說,這禮儀的意義不在次數多少,而是以照「聖靈」與「真理」為引導,更是重要。我們是否願意按照聖經的教導,來經歷基督的同在,盼望基督的再臨,上帝國完全實現!

「聖道」的禮拜


    禮拜的程序述說人與上帝相遇的故事,而這故事有四部曲:

1)會眾與上帝相遇;

2)聆聽並回應上帝的話;

3)以感恩的心與基督同坐席;

4)受差遣出去事奉。當然這一切,都是聖靈之工作,人無法控制其影響。

    說到聖道禮拜,讓人想到加爾文將上帝的話分為:寫的(聖經)、說的(講道)、以及肉眼看的(聖餐)。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人與上帝相遇,真正的講道者應是上帝,而講道者本身也是上帝話語的領受者與實踐者,若自己沒有先被上帝的話所更新,豈能讓人感受上帝本身。

    在現今的禮拜,經課表也是禮拜當中非常重要之一環。藉由經課表之頌讀,讓人可以多聽見上帝的話語,經文本身是會說話的。不僅如此,還可以依照節期,讓三位一體的上帝與每個信徒在一年之中有美好的交會,思想聖父、聖子、聖靈,與信徒的生活與生命中之意義。
    當然經課表是為禮拜而設計,若是要使用經課表講道,要注意一些段落之問題,要將經文放在更大之背景下來讀及釋義,以免誤解經文原來之意義,好使地兄姐妹在實踐上不至於偏差。

    所以,說到聖道禮拜,要使上帝的話在聖靈的運行下,在每個弟兄姊妹的心靈中,得著從上帝那裡而來的力量,願意降伏在上帝的旨意之下,如同一匹野馬被馴服,肯為上帝所引導,獻上自己為活祭,受差遣到世界,去見證基督耶穌的救恩。

    也因為如此,禮拜得程序也是讓我們看到:順服與秩序是相互關聯的,若要成為順服的人,要先成為一個守秩序的人。禮拜中的程序,也是如同台階,讓我們一步一步與上帝越來越親近,與主相遇後,得著醫治與更新,之後又被差遣初去傳揚與見證上帝的拯救。

    敬拜中的音樂與禱告,除了引導禮拜者敬拜上帝,也使得禮拜者可以回應上帝。所以,領會或詩班事奉者,要清楚自己是帶領會眾敬拜的人,不是代替或表演的人。

    講道者在禮拜中是以福音的宣講為中心,但是為了使福音的大能落實於生活之中,免不了需要有些教導。也在講道中,使基督徒再次面對「聖道」,而謙卑自己,順服於上帝之引導。所以講道者要靠聖靈之能力,使人順服於基督的王權之下。也惟有人順服於基督,才能使基督之大能與榮美藉由其彰顯出來,這才是生命完滿的表現。

    說到此想到保羅的話:『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

    所以人在上帝面前,屈服下來之後,除了金錢的奉獻之外,信仰的奉獻更是不可缺,而信仰的奉獻罪明顯之表徵就共同宣讀「信經」,不管是「使徒信經」或「尼西亞信經」都是恰當的。這也不禁讓我們反省,教會禮拜應當把「信仰告白」放在講道之後,而不是講道之前。

    「平安禮」也是講道之後重要的程序,表達人被基督的救恩更新,不僅是恢復與上帝和好,也要與人和睦。當然放在禮拜的開始也有其意義,要與弟兄先和好,才可到上帝面前獻禮物。所以,「平安禮」不要太過於熱絡,已免被誤解為打招呼或友誼連繫。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