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教運動不獨為西方世界帶來了新的面目,為基督教會開啟了新的紀元,也給基督教的基督教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衝激。
雖然本時期只有短短四百年,但由於本時期基督教教育的發展像整個教會的發展一樣錯綜複雜,故本段只能就這時期中對現代基督教教育發展影響最大的兩項連動加以討論和分析,來說明近代教會基督教教育之梗概。這兩項運動即改教運動和主日學運動。
1. 改教運動是現代基督教教育之先鋒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在德國威登堡(Wittenberg)教堂門首張貼了一份包括九十五條條文的文告,批評當日教皇售賣贖罪票之錯誤及教會流行的一些弊端。這一行動,史稱改教運動之起點。
改教運動對現代基督教教育影響之大超過了一般人的想像。無論對教學的場所與方式、教育的理想與內容、以及施教者與受教者的範圍,改教運動都提供了新的看法和行動。
(a) 改教運動為現代基督教教育奠定了根基﹕馬丁路德曾為改教運動提出三個基本原則,即聖經為信仰與生活的最高準則﹔人稱義是因相信基督﹔所有信徒都有祭司職份。這三個原則無疑為今日的基督教教育分別提供了聖經的、神學的和教育的根基。
(b) 改教運動為現代基督教教育鋪平了道路﹕馬丁路德和其他改教家的好些主張和作法也直接影響了今日基督教教育的發展。有聖經之翻譯、聖經之宣講、淺近學道材料之編印、家庭教育之加強、教會學校之普及、全人教育觀念之形成。
2. 主日學運動是現代基督教教育之主力
(a) 是由平信徒發動,教牧支持的基督教教育﹕1780年瑞克斯在英國告士打城(Gloucester)設主日學之舉被公認為主日學運動之開始。瑞克斯特別關心當日流行的童工制度所引起的種種問題。目不識丁的童工在工作之餘,特別是主日,因無所事事而在街頭流蕩,每易成為魔鬼的獵物。他認為要改造社會,必須從教育兒童著手。1780年,他在告士打城設立了第一間主日學,免費招收6一12歲男女兒童,每主日上課。除了教授聖經及教理之外,也注重訓練閱讀和寫作。他堅持兒童養成清潔整齊的習慣和基本的良好禮貌。1783年,瑞克斯在他主編的雜誌上發表了他三年來的經驗,竟引起了如火如荼的熱烈反應。
(b) 是發展最快,分佈最廣的基督教教育﹕主日學很快受到了英國及歐洲各國教會的歡迎。到1786年,英國全國的主日學學生竟多達200,000人。1803年,由於主日學發展迅速而設立了倫敦主日學聯會(London Sunday School Union)。1880年主日學百周年紀念時,英國有主日學學生6,060,667人,教師674,704人。
1785年,即瑞克斯公佈其經驗後二年,主日學傳到了美國。其在美國發展之速,一如英國。1824年,美國主日學聯會(American Sunday School
Union)也成立了。
隨著宣教事工之推廣,主日學也介紹到了第三世界。1803年印度即開設了第一間主日學。在基督教更正教派(Protestant或譯復原教派)宣教師來到中國後,主日學也進入了中國。由於宣教師常以主日學為宣教的第一個通道,故事實上那裏有宣教工作,那裏就有主日學。
(c) 是課程最有系統,教材最完備的基督教教育﹕主日學最先採用的宗教教材是聖經和各宗派的教理教導,但教理材料對兒童往往太深﹔聖經材料又缺乏系統。因此在主日學開展的初期,不同教會就紛紛開始編印簡單的課程教材或教學指南之類的材料。
為了提高主日學教學水準,在英國和美國的主日學教育工作者均紛紛動議編印統一教材。其中最受歡迎的是1872年由美國主日學聯會開始出版的統一教材(Uniform lessons)。此教材以聖經為中心,計畫每七年將聖經簡略地研習一遍。
為了顧及不同年齡學生的能力、與趣和需要,不少主日學工作者均建議出版按年齡或年級編寫的教材。於1908年由國際主日學協會(International Sunday
School Association)開始出版的分級教材(Graded lessons)。
是引領兒童歸主,爭取平信徒服務教會最有效的基督教教育﹕在主日學介紹到第三世界後,它不單是兒童的教育機構,也成了兒童的佈道機構。教會不獨藉主日學吸引兒童歸主,也藉已歸主的兒童進入兒童的家庭。很多教會,包括很多華人教會就這樣開始了,增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