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7日 星期三

牧者的資格


  讀經︰使徒行傳十一章廿至卅節;以弗所書四章十一至十六節;提多書一章五至九節;彼得前書四章七至十一節。

  從聖經中我們看見,有些人被上帝呼召出來,一生不以別的事為念,專心牧養照看上帝的群羊。但同時更多的人,卻是在不同的程度和層次上承擔或參與教會的牧養工作。如果僅僅依賴極少數的人,教會的牧養工作則一定不健全,弟兄姊妹一定得不著合上帝心意的餵養。因此,雖然牧者在習慣上常常是特指教會的牧師或傳道人,同樣適合於在教會裡負責和參與牧養的同工及弟兄姊妹。一般來說,經過教會的認可或培訓,下列的幾種人是公認的負責人,承擔教會整體的或部分的牧養工作,即教導、治理和看顧。他們共同組成為教會的牧養團隊,都是教會的牧者。

  1. 牧師和傳道人


    自己清楚上帝的呼召,且得著各方面的印証,並為上帝的眾僕人所肯定,經過在知識上的裝備、工作上的訓練,以及恩賜和經驗上的操練與積累,最終為教會所按立、所接納的上帝的僕人。

  2. 長老和執事

    根據聖經所列出的條件,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和需要,自己清楚上帝的呼召和託付,已全人奉獻,經過一定的裝備、訓練和考驗,最終為教會所按立。他們與牧師或傳道人一道成為在教會內外公認的上帝的僕人。

  3. 清心愛主之人

    不少的弟兄姊妹,在教會中沒有擔任任何的職位,也沒有任何的與牧養有關的正式背景或學歷,但明顯是清心追求主的人,已全人奉獻,有上帝的呼召、託付和恩賜。他們在長期的追求主和服事中,多方面被教會印証並接納。他們默默地在教會的第一線耕耘,也是教會的守望者和代禱者。

  雖然以上的幾種人通常為教會所認定,負責整體或某項具體的工作,他們卻不能沒有弟兄姊妹與他們同工。實在說來,教會更需要弟兄姊妹全體在個人和家庭的層面上自發地承擔和參與教會的牧養工作。這種全體聖徒事奉與牧養的實行,是一個教會牧養工作走向突破和成熟的標志之一。因此,應當持續地在教會中教導和實行聖徒皆祭司的真理和原則,使牧養工作有如父母撫養兒女,又如哥哥姊姊帶弟弟妹妹,成為一種自然的、基於生命關係上的建造。


2019年2月10日 星期日

教牧的權柄與衝突的調和


牧者與長執之間相處的關係,既微妙又複雜,是技巧也是藝術。衝突是人的本性,教會或福音機構裡發生衝突,是很常見的事。

筆者認為,若懂得如何調和衝突,會讓牧者及教會領袖成長,也使他們的屬靈領導成熟,建立教牧權柄。反之,對衝突採取定罪或迴避的態度,會讓教會受損,產生不合一,使教會因內鬥而空轉,是撒但送給教會的禮物牠不怕你天天聚會,只怕你同心合意興旺福音。

近來有關「權柄與衝突」的書籍越來越多,在延伸閱讀的書單中已選列數本。但是牧者與長執或同工的衝突仍時有所聞,導致牧者受傷,信徒靜默出走,或產生教會分裂。到底,牧者與長執之間相處的關鍵在哪裡?筆者提出兩點與各位思考。

教牧的權柄


一、權柄的來源

在看不見的屬靈層面,權柄是從上帝而來。

保羅將他的權柄來源定義為「主所賜的」(參考哥林多後書108,歌羅西書125)。他的權柄來自他的身分,「作基督的使徒」(參考帖撒羅尼迦前書26),使他有權柄在需要的時候應用影響力(參考帖撒羅尼迦前書27)。

在看得見的實際層面,權柄是從信徒而來。

宗派性教會來自區會、總會,地方性教會則由會員大會賦予職權。弔詭的是,牧者與會眾對權柄的看法不同。牧者若只看重屬靈層面,便自認可以左右教會;會眾若只看重實際層面,則自認高於牧者。

所以牧者不但要向上帝負責,也要向會眾負責;會眾不但要順服上帝,也要樂意與帶領他們的牧者合作。

二、權柄的運用

牧者方面,當知道其權柄來自上帝的呼召,若牧者教導及傳講上帝的話語不力,也會失去上帝所賜的權柄。他不能靠個人能力或謀略來建立權柄,也不可專注於自己獲得多少權柄,應該專注於本身服事的責任。牧養得好,權柄就隨之而來;牧養得差,權柄就逐一喪失。

信徒領袖方面,是由信徒所推選,經由長執會、理事會,或同工會來運用權柄,不是本身擁有權柄,而是按照教會法規及章程,與牧者配搭。為防備濫用權柄,有任期與輪選制度、傳道人和長執評估辦法、設立人事委員會或紀律小組,其目的無非是建立合一的團隊。

所以牧者與信徒領袖不是互相制衡,而是互相尊重,衝突自然減少。從筆者牧養教會廿多年的經驗感受,牧者得到信徒領袖屬靈的信任,事情就容易解決。當長執們為某件方案或策略有不同意見時,他們總會問:「牧師,你的看法怎樣?」當我提出時,他們常會說:「那就這麼做吧!」

為什麼牧者不立刻提出看法,以免雙方意見不合而花時間討論呢?答案很簡單:我想多了解雙方的看法,另一方面有時間禱告,求上帝給我智慧判斷。

有些教會請我幫他們修改章程,避免衝突重複發生。我都會先與長執們交談,了解癥結所在,也個別與牧師交談,知道他的看法。然後提出折中方案,雙方一起討論,常以皆大歡喜收場。

衝突的調和


教會事工包括的範圍廣泛又複雜,因此需要有效的教會管理,其中一項,正是調和教會的衝突。

有效率的教會管理與領導有關。上述的教牧權柄如果運用得當,則衝突會減少到最低程度,甚至恢復正面的和諧及發展。

當不同意見引發公開衝突時,以下五個步驟可用來調和教會的衝突:

步驟一、抱持健全心態

無論牧者或教會領袖,應該認真面對衝突,知道上帝把「使人和睦」的職分託付我們。聖法蘭西斯的詩《使我成為和平之子》,不只會唱會讀,也應是我們努力實踐的方向。在教會內部發生衝突的情形下,相信對方具有誠意是很重要的,在完成教會大使命的前提下,確信衝突可以疏導。牧者平時藉著信息或長執訓練,提供這方面的教導,就可以使教會在面臨衝突時,大家先以敬畏上帝的健全心態來互動。

步驟二、澄清衝突所在

衝突可以發生在事件、認知、做法、方式等差異上。因此不要含糊了事,要鼓勵當事人陳述自己所持的觀點。這樣才能夠釐清衝突,將問題限制在一個範圍內,也能夠提出一個建議性的解決方案。

然而許多時候,衝突根本的原因是出在屬靈生命上不肯捨己,以自我為中心。如果認定彼此相愛是最大誡命,互相順服為最大前提,靈裡抱定和平的原則,就能「竭力保持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參考以弗所書43)。

步驟三、促進有效溝通

有效的溝通包括傾聽的技巧、說話的藝術、恰當的回應,以及同心的禱告。筆者過去擔任主任牧師期間,開會從敬拜讚美開始,然後分組為對方禱告,一段讀書分享的時間,再開始討論議題。雖然前面用三十分鐘,但後面節省很多時間,常在兩小時之內就能有效率地結束長執會。

步驟四、鼓勵彼此饒恕

「看見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參考馬太福音73,這是牧者及長執常犯的毛病。請求饒恕常不因為衝突本身,而是為了那些在堅持己意時所表現出來的猜測、激動、攻擊和自我防衛等。

靠自己容易血氣衝動,老我要常對付,要倚靠聖靈的大能大力,記得「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614

步驟 五、委身教會整體目標

如果能確認教會的整體目標,對立的雙方就能注意到,對手也與他們同樣對教會及其健全的發展委身。這些彼此有意見的人,能夠因持守一致同意的大原則而聚在一起共同努力。雙方是為上帝做事,不是為自己。我們對上帝對人都要有信心,就可以望穿不愉快的現況,看見光明的未來。

以上五個步驟可以視教會背景、衝突性質與狀況,靈活運用。也並非只有衝突產生時才按步實施,而是將這些觀念與技巧,持續在教會中應用,必能使衝突減少,使和諧增加。

牧者要處理教會內部衝突,必須帶著屬靈的權柄,就是使教會領袖及信徒信服的影響力。人若不先服在上帝的權柄下,就不會有屬靈的權柄。在教會中高舉人,容易產生分門別類,遷就人而容讓罪來侵蝕。這都是以人為主的結果,結局是造成教會的混亂與衝突,如當日的哥林多教會一般(參考哥林多前書36章)。

上帝的兒女只有站在身體的地位上,讓基督作頭,教會才能顯出肢體合一的見證來。愛與合一是教牧權柄及衝突調和的最高指導原則。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講章不可少的幾個部分


    引言結論轉折點都是講章不可避免的部分無論我們有甚麼意圖或有多少能力

    你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信息引言;最後一句話,就是結論;而在引言和結論之間的材料,也無可避免會包含轉折點。

    重要是:這些不可少的部分,要能幫助整篇信息,不可以成為信息的負擔。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完全合乎聖經

    在討論清教徒福音事奉的信息時,我們將側重於清教徒傳道的五大特徵,並考察這些特徵與當今時代傳福音的不同之處。

首先,清教徒所傳講的是完全符合聖經的。清教徒傳道者從上帝的話語中尋找所要傳講的信息。清教徒愛德華‧德林曾說︰“衷心的傳道人,效法耶穌基督,除了上帝的話語之外,別無所言”。約翰‧歐文對此深表贊同,說︰“對牧者來說,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殷勤傳講上帝的話語,使群羊得到牧養”。正如米勒‧馬克勒所記︰“對清教徒而言,他們不是把教導掛靠在聖經上,而是在上帝的話語中找尋教導;經文不在教導中,教導應在經文中…,總而言之,聽講道就是將自己沉浸在聖經中”。

    清教徒本身就是活的聖經,他們把聖經的教導活出來。清教徒熱愛聖經,按聖經生活,以聖經為寶貝。聖靈的能力與上帝的話語相伴,清教徒所喜悅的就是這種聖靈的大能。他們把聖經六十六卷書,看成是聖靈賜給他們的圖書館。對於清教徒而言,聖經就是上帝向他們說話,正如父親對孩子說話一樣。他們把上帝的話語視為最可信靠的真理,永遠的安息就在其中。聖靈賦予聖經能力,使他們心意更新,生命改變。

清教徒們歡歡喜喜地考察上帝的話語,聆聽並唱頌,還鼓勵他人也如此行。清教徒理查德‧格林漢提出了讀經的八種方式︰殷勤、智慧、預備、默想、討論、信心、實踐、禱告。

托馬斯‧華特森就如何聆聽上帝的話語,提出了許多指導意見。要懷著聖潔的渴慕、受教的心來就上帝的話語。坐在上帝的道旁,集中精力,虛心領受,並與信心相合。然後,牢記上帝的話語,多方禱告,身體力行,並與人分享。華特森警告說︰“那些領受了很多教導,最終卻帶著下地獄的人,是最最令人痛心的﹗”與此相對照的就是,回應上帝的話語,視之為“上帝所賜的情書”,就會經歷上帝的話語所帶來的火熱,並經歷它改變生命的大能。

    約翰‧克敦也是一位清教徒傳道人,他勸勉會眾要“以上帝的話語為食物”。日內瓦聖經的前言中也有類似的勸勉,聖經就是“我們路上的光,天國的鑰匙,患難中的安慰,與撒旦爭戰的盾牌和寶劍,匯集所有智慧的學校,透視上帝聖容的鏡子,上帝恩惠的見証,我們靈魂唯一的食糧”。

    清教徒吹響了一把號角,號召人們,不管是在信仰,還是在生活中,都要密切地以上帝的話語為中心。他們把聖經視為生活方方面面最可靠的指南。清教徒傳道人亨利‧史密斯告誡會眾,說︰“無論何時,我們都應將上帝的話語作為標尺,放在面前。聖經之外,別無所信;聖經之外,別無所愛;聖經之外,別無所恨;聖經之外,別無所為”。約翰‧法威爾曾寫到︰“聖經給我們所教導的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最崇高的受苦方式,最愉快的死亡方式”。

    難怪,一頁典型的清教徒福音講道中,總要直接引用五到十節聖經經文,並有一打經文作參照。清教徒傳道人對聖經非常熟悉;他們所記住的經文,如果不是成千上萬,也可以說是數以百計。不管有什麼需要,他們都知道相關的可以引用的經文。

辛可雷爾‧弗格森寫到︰“在清教徒的福音事奉中, 一個重要的特色,就是在經文應用上,應用的方面很多,並且都與個人生活密切相關”;“他們默想啟示真理的豐富,如同珠寶加工者仔細端詳鑽石的不同側面”。他們滿有智慧地使用經文,教義和良知都以經文為基準,並且建立在純正的解經原理上。

    絕大部分清教徒傳道人,在聖經語言和古典學問上,都有很好的素養。但他們也確信人所需要的是重生︰“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上帝活潑長存的道”(彼前 1︰23)。他們相信聖靈通過聖經作工,將真理向罪人顯明。清教徒的思維模式的特色,就是以聖經的架構為框架。

    假如你對自己的聖經知識感到滿意,可以隨意打開約翰‧歐文、托馬斯‧古地文,或是托馬斯‧布盧克的一卷書,就會注意到《那鴻書》中某節晦澀的段落被引用,接著就是引証《約翰福音》中熟悉的段落。這兩段經文用於闡明作者的論點,都是恰到好處的。然後,將我們的知識與他們做一番比較。若謙卑一些,我們就會意識到這些上帝話語的僕人們,對經文的掌握是何等的精確啊﹗這些人顯然天天都在研讀聖經,當上帝的靈把上帝的話語在他們牧人的心中點燃時,他們正跪在地上研經。這樣,當他們書寫或傳講福音信息時,經文就接連不斷地涌現在他們的腦海中。

同樣,我們傳福音的努力也應該建立在聖經的根基上。我們必須更加殷切地查考聖經,更加火熱地熱愛上帝的話語。隨著我們的思維、語言、行動越來越多地接近聖經,我們所傳講的信息也就會更有權威,我們的見証也會更有果效。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