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路德與加爾文在十六世紀掀起宗教改革之際,當時的教會已擁有一千五百年牧職訓練的經驗。初期教會的領袖都是各別地接受訓練,例如保羅訓練提摩太、馬可與西
拉;約翰訓練波旅甲(後被燒死,為主殉道);而愛任紐便是波旅甲的學生。這種一傳一的訓練模式在當時十分流行,另外在埃及的亞力山太則似乎漸形成一種高級
和創新思想的研究中心,革利免與俄利根都曾經擔任院長,亞力山太的學校不是一所訓練傳道人的神學院,而是一個研究神學思想著作的中心。
中
世紀時,教會的教區教士是在主教府或“座堂學校”接受訓練,這些學校通常都不是完善地管理,而所提供訓練的質素也參差,有些主教較其他的較認真地從事訓練
的工作。從基督教的信仰與群體生活來看,中世紀的修院提供了一個培育屬靈操練的地方,另外也強調佈道與宣教事工,修道團差派宣教士去那些當時未接觸的地域
傳揚福音。
在
十二、十三世紀,大學漸漸成為了一種新的牧職訓練方式,在英國的牛津與法國的巴黎,第一所的大學從修院學校和座堂學校演變而出。大學提供了刺激思想的環
境,有些歐洲最敏銳的思想家都是大學的教授,而大學的課程編制則是豐富和多元化。但是大學並不保證學生會在屬靈操練方面得到正確的指引,有一些修道團會在
校園附近有一些房子,經常舉行屬靈操練,其他的學生僅藉著制度化的宗教生活得著不太完善的牧養。
路
德是威登堡大學教授,當加爾文明白救恩時,他是法國的法律系學生,加爾文跟著前往日內瓦組織當地教會,一五五九年他成立了日內瓦學術研究院,藉此訓練傳道
人,開始時有六百名學生,此後,約有九百多名學生經常出席他的課堂,還有數以百計來自英國與法國的難民,可能因著學生人數眾多,或可能加爾文是大學法律學
生出身,講授便成為最主要訓練方式。路德宗與改革宗的教會,雖然起源自改教家的內在屬靈經驗,但卻衰化成為十七世紀的一個形式化、僵硬的原教主義。
在十七世紀,施本爾(Philip Spener)與夫蘭克(August Francke)因著不滿路德宗教義的爭辯與死硬的形式主義,便發起小群信徒來研經、祈禱與團契。十八世紀,約翰.衛
斯理的宣講帶來英國與美國的復興,以“會社”來訓練信徒的屬靈成長,這些會社分成每班十二人,而每班都有一名領袖,當每班領袖一旦發現有宣講恩賜時,他便
會成為一位巡迴牧師,向不同的群眾宣講,這種在職、學徒式的訓練與當時大學及教會興辦的神學學校所提供的正規學術訓練大相逕庭。
在
美國,早期的清教徒在一六三六年成立了哈佛書院來訓練有學識的聖職人員,學校的畢業生會接受一至三年的實習,在一位受尊敬的牧者監督下,實習生要閱讀牧者
的書本,在牧者監督下履行牧者的職責,住在牧者的家中,接受牧師娘的意見,通常還要娶了牧師的女兒。這種學院加學徒的訓練模式培養出一些可以長時期站講臺
的人(經常是一生之久),但通常不足夠的是一些能夠和願意訓練青年人的牧者。一七三五年一名賓夕凡尼亞洲Neshaminy的長老會的牧職William Tennent, Sr. 設立了一間訓練傳道人的小學院,他警覺到在當時的傳道人中,居然有些人在得救上有問題,反對的人渾稱該校為木屋學院(The Log College),這種由一位牧者負責的小組形成的訓練提供了學術訓練與群體生活,在他一生之中共訓練了二十一位青年人,其中包括他四個兒子。
當“大蘇醒運動”在一七四零年間爆發時,牧師與教師的需求甚殷,很多大學適時成立:聖公宗成立哥倫比亞大學、長老會成立普林斯頓大學、聖公宗成立賓夕尼亞大學、貴格會成立費城大學。這些復興所帶來的成果,嘗試提供訓練來取代受了“神體一位論”(Unitarianism)
影響的哈佛與耶魯大學,但這些大學後來在十九世紀也受了自由派神學的影響。在一七七六年獨立戰爭後,有兩方面重要的發展。一七九零年間在拓荒的邊疆掀起了
復興,循道會差派他們的巡遊傳道人在這些邊疆地帶向循道會的會社傳道,浸信會允許及按立一些農夫作牧師,他們在主日及葬禮中講道,而其他時間則繼續他們的
耕種生活,浸信會對那些正式訓練出來而受薪的傳道人有一定的歧視。因著這種不正規的在職訓練,循道會與浸信會的教會在邊疆地區迅速增長,循道會在一七七六
年從美國的第四大宗派,到了一八五零年冒升至全美最大的宗派,浸信會從第三升至第二,而長老會反而從第二位跌至第三位,公理宗從第一跌至第四,後兩者要維
持他們的正規牧職訓練,因此不能為這個年輕迅速增長的國家提供足夠的傳道人。
復興的火焰再次在 一八六零及七零年間燃起,這次是因著慕迪先生及其他
人
的宣講,在一八八零及九零年間,平信徒領袖穆特先生發出呼聲,要“在本世紀內使全球歸主”,數以萬計的學生回應這個呼#往海外從事佈道工作,為了應付這個
宣教士的需求,一種新的訓練模式便應運而生,就是通常提供高中之後三年短期訓練課程的聖經學院,這與那些入學資格要求達到大學程度的十九世紀宗派的神學院
是截然不同。
宣
道會的創辦人宣信博士在一八八二年於紐約創辦了紐約宣教訓練中心,他的第一批學生只接受了一年主要是聖經的教授及講道的訓練。第一批的聖經學校包括了宣信
博士所創辦的,現時稱為奈亞聖經學院,慕迪在芝加哥所創辦的慕迪聖經學院,在多倫多的安大略聖經學院。這些學校及其他學院造就了數以萬計的工人成為海外宣
教士,其中有很多人前來了中國。據估計,在未來的二十年中,有百分之七十五在海外事奉的北美宣教士會從聖經學院獲得部分或全部的訓練。
今天聖經學院提供了四年的教育,包括一年相等于大學的文科教育,但是很多學院繼續延伸早年的密集聖經教導,而神學院與聖經學院均對華人教會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