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如何編寫講章--講章的引論


「引論」是屬於講章的第一段,是極重要的開場 白,是講道者用來使聽眾對於講道發生興趣的介紹語,雖然它並不是全篇講道的中心,但卻是給觀眾的第一個印象,成功的引論能引起聽眾的興趣,建立雙方良好的 關係,製造使聽眾易接受的氣氛,由於您的引論能使人決定是否有聽下去的必要價值,因此引論的措詞與安排應格外的謹慎。
古代希臘哲學家和演講家亞里斯多德說:「凡演講 者,若是要得著聽眾的信從,在起首時就須引起他們對於自己的信仰的興趣。」一個好的開場白,縱然不一定能馬上引起聽眾對真理的信仰,但至少該引起興趣。又 有人說:「演講這玩意兒,開頭幾句,就可以決定勝敗。」其實開場白的重要在講道中不也正是如此嗎?我們該能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如何開始我們的講道呢? 我提出幾點:

1. 以題目的解釋為引論
    這是一個極普通的方法,使聽眾集中思想,對於題目有深切的認識,而能準備接受講道的內容。
a. 可以先將題目的背景加以引申,例如「摩西的蒙召」,可先介紹摩西是誰及他的貢獻,使人對他稍有認識後,才進入真正呼召的教訓。
b. 將題目稍加解釋,例如「如何祈禱」,可先講祈禱之功能、意義,使聽眾瞭解本題之重要性,而願意聽下去。
    這兩種方法都必須面對的是一群安靜的會眾,而且是渴慕聽道的基督徒比較合適,否則極易失敗。

2. 以新近發生的事為引論
從新近發生的事件談起,極能引起共鳴及注意力,本地新聞若有價值也可引用,但只能偶而應用,不能老是以新聞開始。引用新近發生的事要注意以下幾點:
a. 消息及資料的正確性、可靠性。
b. 避免用會引起「見仁見智」之偏見的資料。
c. 是否有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在場?會引起尷尬嗎?
    保羅在亞略巴古的講道既然使用此方法,他指出壇上寫的是「未識之神」(17:22-23),那未識之神就是創造天地的主宰上帝。若能用相近所見之事為引證,會引起聽眾之興趣與親切感。

3. 以教會年曆的節期為引論
    若您的講道正是配合節期的需要,那麼就可由節期的起源、意義或重要性談起,而後轉進您的本論。有時不一定是教會節期,例如新年、母親節、兒童節都是很好的資料。

4. 以解釋經文內容為引論
a. 可從引用一節或一小段作解釋為開始。
b. 利用聖經地理或歷史背景為開始。
c. 利用聖經中的地域風俗為開始。

5. 以聚會的需要為引論
    例如是惜別會、感恩會、新春感恩禮拜。

6. 以各人生活之經驗為引論
    例如「有一天當我在辦公室時,突然...」由自己的感受開始,但要小心此種感受,不可有偏見或過份主觀。

7. 以故事或格言為引論
    講故事、引格言也可以創造聽眾接受的情緒,但需扼要而不牽強,要生動有趣且切題;先知拿單向大衛的建言,就是會用故事的例子(撒下12:1-4)。此外名人格言也具有如此之功能,例如以「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明又一村」來形容只要人有信心,上帝決無絕人之路。對於用故事或格言為開場白的,有幾個原則應當注意。
a. 不要老是用人們太熟悉,所謂熟悉得太爛的故事,而找一點較為新鮮的題材。
b. 格言不可太深或太俗,在中國人之背景下,與其引用亞位圖、蘇格拉底,還不如用孔子、孟子、墨子之言,更具親切感!
c. 要適合聽眾,向學生講道以夫妻生活為例,總會有隔岸觀火之弊,缺乏切身經驗,不甚適合。
d. 要小心不可破壞氣氛當避免不文雅的話語。

8. 以會場的情景為引論
    一 位有經驗的講道者,常會觸景生情,會場中偶發的事件若可把握住,能成為很好引論資料。耶穌差派七十人出外佈道既用此方法,由莊稼熟了想到福音工作上需要工 人。曾經有一位年老者應約講道,正當走向講台向台下學生演講時,不小心跌倒了,學生哄堂大笑,但這位長者馬上站起來,在開場白中說:「這就是人生,跌倒了 要爬起來!」發表了一篇動人的演講,這無非表達了這位老人家之經驗,善於把握住當時的事件為引言,常能有成功的演講。

9. 以運用視聽工具為引論
    從地圖、圖片、海報、幻燈片之解說開始,這也是極好的開場白,對少年人以下的聽眾最為適合,當然成年人用之得當也極理想。

10. 避免不必要的假謙虛
    講 道以前無聊的道歉是應當避免的,而這錯誤是一般講道者非常犯的毛病,例如開頭便說:「鄙人才疏學淺,對於講道無經驗,事先也未好好準備,現在只好獻醜。」 您想這種謙虛有必要嗎?您自覺不配講就該拒絕,既然接受了就應好好準備,但若您已準備又何必說謊,既然說謊怎能講道呢?若真無準備也不是 一兩 句話就可以道歉的,尤其宣講上帝的信息,切不可虛的假謙虛,假謙虛乃有真驕傲之嫌,要切記「講台」不是社交應酬的地方,您是上帝的使者,是傳遞上帝信息的 人,正如古代替皇帝傳達聖旨的人有那麼崇高的地位。

11. 不要輕易的幽默
    一 個初次講道的人,常常以為他應該像一些講道家那樣帶有幽默,或許他平常莊嚴得像百科全書一樣,結果上台講幽默故事時,會因內容與表情的不協調而使聽眾覺得 如唸字典一樣乏味,故事更引不起人的興趣,這種「東施效顰」之舉真是弄巧成拙。事實上,一個故事的趣味不只在故事本身,它之所以能有趣,在乎講的人如何 講。有一本討論演講術的書其中有一段話如此說:「幽默是一把兩刃的劍,如果您能成功的運用至逗人笑,就可以引起人們的興趣,同時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但是不 能善用它,它就傷害到自己。」
因此要小心不輕易用「幽默」,除非您是這塊料,因為原來想使聽眾發笑結果卻毫無反應的幽默故事,乃是講道的致命傷! 切記!

12. 避免引用與講道無關之材料
a. 要與內容相關,不可扯得太遠。
b. 引論要兌現,例如您大聲的宣告:「讓我告訴你快樂的秘訣是甚麼?」當聽眾專心聽時,而您的內容卻與快樂無關,那就令人失望了。
c. 引論不宜太長,免得頭重腳輕。
   
引論要好好的準備,這必然加增您上台的勇氣,講道者若知道如何開埸白,講道時也就比較不容易慌張了。
有些人極注重內容的佈局,但若沒有好的引論,聽眾也就無法安靜聆聽,切記: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好準備您的引論。

如何編寫講章--題目的選擇


    選 擇與釐定「題目」是講道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但也是講道者感受的共同困難。講題的目的是為要使聽眾便於識別,另一方面,也是使講道者藉此易於掌握。可見 它的功能不只是可以帶給聽眾一個先驗性的提示,藉此鼓舞聽眾的興趣,瞭解今日講道的核心與意義,使聽眾對於此一講道詞有深刻的印象,也更幫助講道者講得得 體有力。寫文章要謹慎選題並充實內容,免得陷入「文不對題」的陷坑,講道也不例外,當謹慎選題並充實的內容免得有「詞不對題」、「詞不達意」而導致不知所 云的危機,因此講道者對於題目的選擇也要格外小心思想,謹慎的推敲,本章乃提供幾個重點,作為初學講道者之借鏡。

1. 要具有簡短性
簡單有力的題目可導致聽眾集中注意力。題目的長短通常五至八個字,最多不超過十個字為原則(注意這只是指通常而言,有時也有例外),在特殊景況下可使用副題,以幫助題意的顯明,除了以人名、地名、物名為講題外,字數太少也無法表達全文的宗旨。
例如「福音,具有移風易俗,變化個人氣質的能力」雖題意清晰明白,但文意露骨,字數太長,不太適宜,若改為「福音的大能」則能符合簡短之原則。又如以「跟隨」為題,雖簡扼但卻不如「跟隨耶穌」較為清楚。

2. 要具有含蓄性
    選擇題目也不可太露骨,整篇講詞若在題目中一語道破表露無遺,反而容易使到聽眾產生不必再聽的反應,而沖淡了聽道的興趣。例如「祈禱的秘訣」已極清楚要告訴人應如何禱告,但卻保留神秘要吸引人聆聽,題目也應有含蓄性。

3. 要具有積極性
人們總是希望有美滿的收穫與光明前途的題目,也就是積極性的題目。例如「音樂的秘訣」、「新天新地」(比世界末日好多了)...有一個美國演說家提供選擇題目的方法,他說每一個題目最好是能屬於「怎樣?」「是甚麼?」「為什麼?」這三方面,而不是一些空談的哲學思想。講道與生活有密切關係,例如「如何勝過試探?」「怎樣跟隨主?」

4. 要具有適應性
    選擇題目應注意其適合性,因為講道的場合、時地、對象,皆有差異,不可以拿一個題目到處宣講,除非這一個題目適合於任何人的需要。在適合性可分為四方面考慮:
a. 講道者身份適合嗎?本人適合講此題目嗎?
b. 講題之時機合適嗎?題目會太大嗎?
c. 講題適合用來代表整個講道之內容?
d. 對聽眾之程度而言適合嗎?

5. 要具有感召性
教會在節目單中所印的題目,尤其在教堂門口公佈 之講道題目,必需以有強烈的感召為要。這種題目要作到新奇、簡扼,引起聽眾有聽一聽之興趣,切不可用老生常談的題目。例如,在兒童節講道,對象或聽眾有成 人也有小孩,這時的題目要達到雙重對象,又要有感召性,因此可以是「天堂居民的性格像小孩子」。

6. 要具有宗教性
    當然這是因為我們在宣講福音,因此要有宗教氣氛,以「心心相印」為題傳講教會之合一的道理,雖立意佳但文辭欠宜。以「步步驚魂」為題,傳講來生審判的道理,其缺點亦是缺乏宗教性,應當避免。

7. 選擇題目之舉例
    選擇題目既然這麼多的顧慮,那麼如何選擇題目呢?
a. 由經文選題目:用聖經經文為題目是講道的方法之一,例如「世上的光」,「獻上身體為祭」(羅十二:1)。也可以聖經事蹟作題目,例如「撒種的比喻」(路八:4-15),「耶穌步行海面」(太十四:22-23)從事蹟比喻參以教訓是極穩妥的講道法,可避免初學者上台亂定題目。
b. 因時因事選題目:講道者可因社會的環境及特殊日子而選擇題目,例如復活節、聖誕節,或大家所關心的事件,在母親節談孝道,都是極合適的題目。
c. 由實際需要決定題目:當日所要講的內容,必需是針對會眾的需要所擬定的教導。例如「祈禱與主交談」,所定之題目要適合於所講的內容,而且能使聽眾有決定性的響應。這種選題乃以主題、目的為依據,作最後之釐定。

如何編寫講章--引論、本論、結論


1. 引論部份
引論是講道的媒介與先鋒,所謂第一步打不響,以後就免談了,古人說:「好的文章看三行可知。」引論對人的吸引力也如此。
 
a. 引論的目的是引起聽眾的興趣與注意,預備心領受所講的信息,使人發現講題之價值與重要。
b. 引論的內容是簡單、有趣,並與題目有密切之關係。
c. 引論的篇幅以全部講詞之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為合適,例如三十分鐘的講道的以五分鐘為宜。
d. 引論的方式要極自然轉入本輪,因此引論雖是獨立部份,但卻與本論有極密切之關係,天衣無縫的關係。
 
2. 本論部份
    本論乃講道的主要部份,是整個信息發揮之所在,用解釋、辯正、例證...來講解福音真道。
a. 其目的在使聽眾明白,題目所包含的意思是全講章的核心。
b. 其內容乃集中題目作多方的解釋,多方的證明,讓聽眾清楚明白。
c. 其篇幅長短以全篇講詞的五分之三為宜,例如講道三十分鐘則以廿分鐘為宜。
d. 其方式可分若干段落,層次分明,次序均衡,使人一聽即可明白。
 
3. 結論部份
    結論是一個挑戰,一個鼓勵,是全部講詞最感人的一環,是全篇之歸宿,是最後五分鐘,許多講道者小心預備引論與本論,忽視了結論,以致於有前重後輕、頭強尾弱的毛病,講道者不能不引以為戒。
a. 其目的是在使聽眾明白今日的教訓後,知道如何即刻去運用所明白的真道。
b. 其重要性,不亞於本論,可使到聽眾體會到全篇講詞最要緊的核心意義,也可使遲到的人領會講詞全貌。
c. 其內容精簡、扼要,使聽者有正確之歸宿,不致收場唐突,散漫無力。
d. 其篇幅之長短以全部講詞之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為合宜。例如三十分鐘講道以五分鐘為合宜。
e. 其方式應與主題、本論內容配合,更重要的是,要將思想引導到與聽眾有切身關係的境地,使人有所決志與抉擇。
 

如何編寫講章--大綱的設定


    不管講章之長短,一篇講章基本上有三大部份,那就是「引論」、「本論」、「結論」。稍後我們將詳細討論這結構,這裏先討論其中的彼此關係。
    當講道者已確定了主題、經文、目的,而且也蒐集了所需的資料,那麼就要馬上進一步思考如何去組織材料、編訂講章的大綱。正如主婦在菜場費盡心思買回材料, 就要考慮如何烹煮,若不假思索的就將空心菜、玉米、紅蘿蔔、牛肉、豬肉燴在一起,決不會成為一道可口的菜,這並非空心菜、玉米不好、不新鮮,而是將這些菜混在一起不相配。而為講章組材料、編大綱正如廚房烹調之工作。

1.  大綱編排之重要性
大綱可說是一篇講道之簡圖或素描,由此進而產生細節,因此在準備講道時主題之發揮,內容的充實與否,全賴大綱之編訂是完美而決定,可見其重要性。
學講道的人常會問,每一次講道該有幾點大綱呢? 一般習慣性大都是三大點,但這也需視內容、目的、時間之長短而決定。一般上我們建議不要多過五點,因為要點太多聽的人也消化不了。倒不如分開兩次講更好。

2.  大綱篇排之類型
    如何排訂大綱使之條理井然層次有序,大概可分為下列數型。

a. 以時間為依據的大綱
按照事年、信息的時間次序來編大綱,這有三個方式
(1) 順年代發展至結尾。
(2) 由結尾開始再追溯至起頭。
(3) 從中間開始。此法較適合「歷史性」的講道,先將一件事,或一個人物之生平高潮說出來,成為大綱之起點,然後才追溯到故事的起頭,再發展至結尾。
試舉一例如下: 「彼得的三次呼召來跟從。」
(1) 第一次呼召在加利利海邊(無條件的)(1:14-17)
(2) 第二次呼召在該撒利亞腓立比的路上(有條件的)(8:27-34)
(3) 第三次呼召在加利利海邊(重新肯定)(21:3-21)

b. 以空間為依據的大綱
按照事件、信息的地點次序來編寫大綱。例如題目是「跟隨耶穌」
(1) 跟隨耶穌走向馬槽學謙卑。
(2) 跟隨耶穌走向曠野學祈禱。
(3) 跟隨耶穌走向世界學愛人的靈魂。
(4) 跟隨耶穌走向花園學順服。(客西馬尼園)
(5) 跟隨耶穌走向各各他學奉獻。

c. 以因果為依據的大綱
    這是用來討論、講述某種事件之程序,及預料會產生的後果,也可能是人物研究或現今的社會事件。以因果關係所編訂之大綱其格式如下:
(1) 情況之發生 - 五旬節門徒勇敢的為基督宣講。
(2) 發生之原因 - 聖靈降臨賜能力智慧與勇氣。
(3) 發生之結果 - 數千人歸皈耶穌。

結論乃是我們需要聖靈,教會才會興旺。

d. 以題解為依據的大綱
    以題解為依據的大綱,是先由講道者提出問題再逐步對問題提出解答。其格式如下:
(1) 是甚麼指出定義、界線。(如「孝順」是甚麼)
(2) 為什麼指出為什麼需要。(為什麼要「孝順」)
(3) 如何作指出如何實踐。(如何做才是「孝順」的具體方法)
其格式可能如下:
(1) 孝順的定義
(2) 孝順的重要
(3) 孝順的實踐
以推理真達結論,而且可要求人具體響應孝順自己的父母。

e. 以小到大為依據的大綱
這是指一般的方法,由淺而深、由簡而繁、由內而外,所謂步步高升進入高潮, 正如我們學算術先由加減算起以後才有乘除。一棵樹先有幹而後有枝、有葉。大綱就是根據這個原則而編訂的。
題目: 福音的能力
(1) 福音改變個人給人新生命、新方向。
(2) 福音能改變家庭個人是組成家庭之單位。
(3) 福音能改變社會家庭是組成社會之單位。

3.  大綱編排之要點
    開始編寫大綱時,除了內容極為重要之外,綱要的擬定、主要點也很重要,它是用來連繫「說明」、「論證」、「事例」等演說內容的綱領。一個成功的講道者應對其主論點加以推敲揣摩,若還要使之清晰扣人心弦,又便於記憶,則可由下列方法著手。
a. 要 簡明:只要意思不變,其用詞務要簡潔、明晰為佳,字數宜少,結構宜簡;儘可能避免用複雜句子,不要太多形容詞,直接到內容去發揮才好。因此,「倚靠上帝」 要比「常常藉著祈禱倚靠上帝去勝過所有之挫折」來得好多了,後一句話雖然表達比較完全,但可在附屬點去發揮,太長太仔細反倒使論點不堅強。
b. 要對仗:在準備主論點用辭時,儘可能用對仗語句,相同格式,相同字數(就如中國人的對聯一樣)。 講道要每段大綱的內容均勻,格式也要儘量均勻,切忌一個主論點用主動句,另一主論點用被動句,或者某些用肯定句,某些用疑問句。若是可能,應是常用同樣的 前置詞,同樣的連接詞,助動詞,這樣會使得各主論點無論在形式、思想、韻律上都獲得統一。試舉例如下「你們是世上的鹽」為題:
(1) 要學像鹽,使人覺得世界需要基督徒。
(2) 要學像鹽,使防社會風氣之腐化,如何達此目標呢?
(3) 要學像鹽,盡力默然地服務人類。
不如改為:
(1) 要維持鹽的特質。
(2) 要實現鹽的功能。
(3) 要效法鹽的精神。
「維持」、「實現」、「效法」與「特質」、「功能」、「精神」都有極明顯之對仗, 使人易懂易記。
c. 要 連貫:講道應有始有終,按部就班才會有好的講詞。每一個主論點綱要互相連接,由一個論點過渡到另一個論點,就必須要有上下文意義的聯繫。例如「首先」、 「其次」、「再其次」、「此外還有一點」。「相對而言」、「不但如此」、「分開而言」、「總而言之」等辭詞表明彼此的關係。

    總而言之,為論點用辭時,除了內容之統一均勻之外,更要注意其簡明、對仗、連貫性,那麼聽眾也就容易聽懂,容易記憶了。

4.  大綱綱排之步驟
a. 先確定主題和範圍,不可把與主題無關的材料編進去。
b. 列出所有主句、段落分明,大綱統一,彼此對仗。
c. 重新整理使主要論點連貫,而後加入附屬點,包含了內容、性質、例證項目。 
   在附屬點的結構方面,不可有第一點而無第二點,有「a」點而無「b」點,其各點之字句、片語、用詞,不管主要點或附屬點要相仿。
d. 修正大綱內每一點之辭句與平衡結構。
e. 審察大綱,是否完全合乎主題,時日夠嗎?內容太豐富或太貧乏?
f. 如果可能的話,寫下你全部的講詞。

    總之,整編綱要要思想連貫、重點均勻、條理井然,如果能如此事先多花工夫,那麼就可享有事半功倍的果效。

如何編寫講章--組織的重要性


當講道者獲得好的講道材料時,並不證明他就已具有好而妥善的講章,正如從市場買了菜回來之後,如何配菜加料,火候如何,都極為重要。
講章之組織與結構是為了重視如何組織內容,免得東拉西扯,拉拉雜雜,以致別人無法瞭解其宣講的中心目的是甚麼,如何使講稿層次分明,有條不紊,這是學講道的人所應有的積極關懷。
    首先,建議講道者必須編寫講詞。編寫講詞(或講章大綱加一些重要內容)有實在的價值,對於講道或聽眾均有極大之助益。

1. 對於講道者而言
1. 寫講詞或大綱可避免講重複的話,而且能質量均衡。
2. 寫講詞或大綱可避免不文雅的話,口頭禪也可避免, 如「啊!」、「這個,這個...」。
3. 寫講詞或大綱可避免臨時遺漏。
4. 寫講詞或大綱可增加講道者的自信心與勇氣。
5. 寫講詞或大綱可作多次的溫習,而有充分的準備與實習,可達到更好之效果。
6. 寫講詞或大綱可便利存查,並供日後參考。
7. 寫講詞或大綱可使到內容清晰明瞭,段落連貫,時間長短適宜。

2. 對於聽眾而言
1. 寫講詞或大綱因層次分明,聽眾容易明白、記憶。
2. 寫講詞或大綱可使到聽眾有興趣聽講。
3. 寫講詞或大綱可使到聽眾感受到講道者的努力準備,而尊敬他。

設定編寫講章過程

  
設定編寫流程
    成為一個講道者(牧者、傳道人,或信徒領袖),必須看重講道的事奉,是上帝特別恩典和揀選使你可以站立講台,成為衪話語的出口。這裡有三樣東西是必須確定的:寫講章的時間,寫講章的地點,資料中心、寫講章的步驟(流程)

時間:習慣和適合的時間。這是說每一週(指那些時常/每週)要 上台講道的人,必須有每週的工作時間表,或是養成習慣,在每一週中定下一個編寫講章的時間。這裡建議是每週一、四、五的早上。每一段的時間約三至四個小 時。一些教會通常給與每篇講章平均六個小時的時間。例子,有一位牧者,他每一週都要講道。一般他 一兩 個月前已知道題目。他星期一早上靈修禱告後,就有一段兩三個小時的編寫講章時間。在這一段時間中,他會詳細閱讀和查考該段經文,也閱讀一些有關的資料,然 後把一些得著(重點、例證等等)先記錄下來。下一段時間是在星期四早上。當然星期一和星期四之間,他也時常為講章思考。在星期四早上,他會進一步的編寫。這時他把整個講章的大綱:題目、經文、引論、本論(各重點和例證)、結論寫下來(或寫在電腦中)。這段時間可能要三或四個小時。接下來,在星期五或星期六早上,他再次有一段編寫講章的時間,主要是為講章作修飾和加添的工作。

地點:講道者必須有自己工作的地點。這個工作地點是他習慣的工作空間,有編寫講章的工具、基本的參考書、材料、數據、剪報等等。這裡是他可以安靜工作的空間。所有的工具和資料都有系統的收藏好,可隨時備用。這裡提醒我們,我們的書房或辦公室是否有足夠的設備:聖經和神學工具書(或電子聖經工具和參考書)、註釋書、數據報告書、開啟網頁的連線、剪報,各類檔案等等,是隨手可得的。

資料中心:有時講道者在編寫過程中遇到困難,特別是資料不齊全,因此必須到某個神學院的圖書館或基督教的資料中心尋找更多資料。這個圖書館或資料中心是你常去的,也習慣它們的編號系統和所收藏的資料。我相信,一位認真的講道者,是一位常去圖書館和喜歡逛書店的人。

編寫流程
    相信編寫有一定特定的過程,只要講道者習慣和捉得好,必然使工作順利,也收到果效。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