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8日 星期三

屬靈導引與教牧輔導

 

 

當我們談到「屬靈導引」(Spiritual Direction)與「教牧輔導」(Pastoral Counseling)時,雖然兩者都關注信徒的靈命與生命狀況,但它們的焦點、方法與目標有所不同。以下是它們的簡要比較與深入介紹:


🕊屬靈導引(Spiritual Direction

定義:

屬靈導引是一種屬靈關係,旨在幫助個人分辨上帝在其生命中的工作與聲音,培養與上帝更親密的關係。

特點:

  • 強調靈命成長與上帝的同在
  • 著重於聆聽與分辨聖靈的引導。
  • 導引者不是解決問題的人,而是陪伴者與見證人。
  • 常用的工具包括靈修、靜默禱告、聖言誦讀(Lectio Divina)等。

關鍵問題:

  • 上帝在這件事上對你說什麼?
  • 你如何在生活中經歷祂的同在?
  • 你的禱告生活如何?

適用對象:

  • 渴望更深靈修生活者。
  • 正在經歷靈性枯竭或尋求上帝旨意者。

💟 教牧輔導(Pastoral Counseling

定義:

教牧輔導是一種結合神學與心理學的關懷方式,幫助人在信仰框架下處理情緒、關係與生活困難。

特點:

  • 針對生命困境與情緒問題,例如憂鬱、失落、婚姻衝突等。
  • 通常包含解釋、建議、情緒支持,並結合聖經真理。
  • 教牧輔導者可能具有心理學或諮商背景。

關鍵問題:

  • 你在這困難中如何經歷神?
  • 你需要哪些支持來面對目前的挑戰?
  • 聖經怎麼看待你的處境?

適用對象:

  • 在遭遇心理壓力、生活困難、信仰危機時需要支援者。
  • 渴望在信仰中尋找生命整合的途徑者。

🔍 兩者的互補關係:

項目

屬靈導引

教牧輔導

目標

靈命深化、與上帝親近

解決問題、情緒與信仰整合

焦點

上帝的作為與同在

人的處境與心理需求

方法

靈修實踐、聆聽、分辨

傾聽、對話、聖經輔導

導引角色

同行者

關懷者/輔導者


🙏 應用建議:

  1. 靈命穩定但渴望更親近上帝者,可以考慮參加屬靈導引。
  2. 處於困境或情緒低潮者,可先尋求教牧輔導,再進入靈修旅程。
  3. 教會領袖或小組長,可了解兩者以便更有效牧養群羊。

 

世俗文化如何侵蝕信徒的信心


 世俗文化(secular culture)對信徒的信心所帶來的侵蝕,往往是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若不加以警覺與防備,很容易讓基督徒的信仰生活變得世俗化、膚淺化,甚至偏離福音的核心。

以下我們來從幾個面向探討,世俗文化如何侵蝕信徒的信心


一、相對主義與真理的淡化

文化現象:

現代社會高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理」,認為沒有絕對對錯,強調包容、多元、個人感受。

對信仰的影響:

  • 淡化聖經的絕對權威與道德標準。
  • 認為聖經教導是「過時的文化產物」,不適用於今日。
  • 對罪的認識模糊,失去悔改與追求聖潔的心志。

📖 以賽亞書 5:20:「禍哉!那些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以暗為光,以光為暗;以苦為甜,以甜為苦的人!」


二、物質主義與成功神學的誘惑

文化現象:

世界教導人追求金錢、地位、享樂、外貌成功,把人生目標集中在「自我實現」。

對信仰的影響:

  • 將信仰變成「為我所用」的工具,而非「我為主而活」的生命。
  • 容易接受成功神學的偏差教導(如:信耶穌就會富足、健康、無災)。
  • 忘記背十字架的呼召,抗拒苦難、犧牲與忍耐。

📖 馬太福音 6:24:「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財利)。」


三、媒體與娛樂的心靈麻痺

文化現象:

社群媒體、影視娛樂、網路資訊充斥生活,節奏快速,資訊爆炸,娛樂至上。

對信仰的影響:

  • 對靈修、禱告、讀經失去耐心與興趣。
  • 心靈被分散、忙亂,無法靜下來親近上帝。
  • 容易受到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戀愛、性、婚姻、家庭、權力的扭曲觀念)。

📖 羅馬書 12:2:「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四、自我中心與順服的抗拒

文化現象:

「做自己」、「活出真我」成為世俗文化的口號,強調自我感受、自由與權利。

對信仰的影響:

  • 抗拒上帝對生命的主權與主耶穌的主權。
  • 把上帝的話語當作選項,而不是命令。
  • 不願意順服屬靈權柄與教會的教導。

📖 路加福音 9:23:「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五、性別與婚姻觀念的扭曲

文化現象:

倡導性別流動、多元家庭、婚姻非必要、性自由的思想。

對信仰的影響:

  • 質疑聖經中對性別、婚姻、性行為的教導。
  • 接受同性戀、同居、婚前性行為為「正常」。
  • 甚至在教會中,也有信徒不願談論聖潔與順服。

📖 創世記 1:27:「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


六、屬靈冷淡與見證削弱

世俗文化鼓勵的是「方便、快速、感覺良好」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節奏讓人疲乏、心靈沉重,對信仰逐漸冷淡。

結果是:

  • 禮拜成為例行公事,信仰成為裝飾品。
  • 傳福音不再是迫切的使命,見證軟弱無力。
  • 屬靈操練(如禁食、默想、服事)變得難以持久。

📖 啟示錄 3:16:「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結語:如何面對世俗文化的侵蝕?

  1. 建立聖經世界觀:以上帝的話為標準來評估文化,而不是反過來。
  2. 堅固信仰根基:認識教義、深入研經、裝備分辨的能力。
  3. 活在屬靈團契中:與肢體彼此提醒、扶持、不孤單。
  4. 操練靈修生活:每天與上帝建立親密關係,得力更新。
  5. 勇敢做鹽做光:不逃避文化,而是在其中見證基督的榮耀。

 

輕忽教義帶給教會的危害

 輕忽教義(doctrine)對教會來說,是一個極具危險性的問題。教義不只是理論性的信仰聲明,它是信仰的骨架、教會信仰與實踐的基石。當教會忽視教義、淡化真理時,會帶來一連串深遠的後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其危害:


一、信仰根基動搖:失去屬靈方向與分辨力

當教會忽視教義的正確性,信徒就會對「信的是什麼」缺乏清楚的認識。例如:

  • 對上帝的屬性(如聖潔、公義、慈愛)模糊不清。
  • 對基督的神人二性、救恩的本質、聖靈的工作等產生混淆。

📖 以弗所書 4:14:「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


二、導致異端蔓延:削弱教會抵抗錯謬的能力

歷史上每一次異端的興起,往往就是在教義被忽視或曲解的情況下產生的:

  • 忽視三一論,會導致如一位論(modalism)或亞流主義(Arianism)等異端。
  • 不明白恩典與律法的平衡,會出現律法主義或極端自由主義。

👉 當教義鬆散,任何看似「屬靈」但本質偏差的教導就容易進入教會,混淆真理。


三、教會合一受損:失去共同信仰的根基

合一不是基於情感,而是建立在共同信仰的根基之上(見 腓立比書 2:2)。若每個人對上帝的理解不同,卻沒有標準的教義來調整、對齊,就容易導致:

  • 意見紛爭
  • 聚會焦點分散
  • 無法共同服事

🧭 沒有教義的「合一」,只是外表的和諧,而不是屬靈的合一。


四、教會使命模糊:失去傳福音與教導的清晰性

耶穌的大使命是:「**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馬太福音 28:19-20

若輕忽教義,門訓就成了情感式的鼓勵,而不是建造生命根基的真理教導。信徒也無法準確傳講福音,甚至可能傳錯「另一個福音」(參 加拉太書 1:6-9)。


五、影響敬拜與靈命建造的深度

敬拜的本質是「以心靈和誠實(真理)敬拜」(約翰福音 4:24)。若沒有正確的教義基礎:

  • 敬拜可能變成情緒的表現,而非對上帝的認識與回應。
  • 屬靈追求偏向經驗導向,而非建立在真理之上。

教義幫助我們明白「我們敬拜的是誰」,這樣的認識才帶出真實、深刻的敬拜。


結語:教義不是冷冰冰的知識,而是真理的火焰

教義並不是與生命無關的枯燥理論,而是燃燒我們心靈、轉化生命的真理。正如提摩太後書 3:16 所說:

📖 「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讓我們重視教義、渴慕真理,成為堅固的教會和忠心的門徒。

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

迎合人的需要傳的福音是福音嗎?

 

 

📖 一、福音的核心是什麼?

「福音」在聖經中的希臘文是 euangelion,意思是「好消息」。這個好消息的核心是:

「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哥林多前書 15:3-4

真正的福音,是關乎上帝對人類罪的審判與赦免,耶穌基督的十字架與復活,是為了拯救我們脫離罪與死亡,使我們與上帝和好。


🎯 二、「迎合人的需要」是什麼意思?

「迎合」可以有兩種面貌:

正面角度:

  • 認識到人們在痛苦、迷失、破碎中的需要,從那裡引導人進入福音真理;
  • 如保羅所說:「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為要救些人。」(哥林多前書 9:22

📌 這是從人的處境出發,引導人認識真正的需要 —— 與上帝恢復關係。

負面角度:

  • 訴諸人的情緒和利益,避談罪、審判、悔改與十字架的代價;
  • 將福音簡化為「成功」、「幸福」、「健康」、「夢想實現」的工具。

📌 這是用人的期待替代上帝的真理,形成「另類的福音」(參加拉太書 1:6-9)。


🔥 三、聖經怎麼看「另類福音」?

保羅在加拉太書中說得非常嚴厲:

「我希奇你們這麼快離開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去從別的福音。其實那並不是福音,不過有些人擾亂你們,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若有人傳福音給你們,不是你們所領受的,他就應當被咒詛。」(加拉太書 1:6-9

這提醒我們:改變福音的核心信息,即便是為了迎合人,也會讓人失去真正的拯救。


🙏 四、如何在愛中傳講真實的福音?

  • 不回避罪與悔改,但用愛和恩典去表達;
  • 聽見人心的痛,但不以人的需要為中心,而是指向那真正的答案 —— 基督;
  • 傳講「十字架的道理」,即便它對人來說是愚拙(林前1:18),卻是上帝的大能。

結論:

「迎合人的需要傳的福音」如果只是從人的角度出發,失去十字架和悔改的本質,那就不是福音。
但如果我們從人的處境出發,指向基督和祂的救恩,那就是愛中傳真理的福音事工。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