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神召會之講道

 

 

關於「神召會的講道」,從你提供的資料(特別是《權力神學初探》)雖未直接詳述神召會的講道形式與神學傳統,但根據一般五旬節派(Pentecostalism)的講道特色,以及神召會(Assemblies of God)身為其中一主要教派,其講道可從以下幾個面向理解:


一、講道的核心特色

  1. 聖靈的充滿與恩賜運作:
    • 神召會的講道極度強調聖靈的工作,特別是講道者的靈恩恩膏與會眾在講道中領受聖靈的能力。
    • 講道不僅是知識傳遞,更是靈裡的釋放與權能彰顯。
  2. 屬靈經驗的見證:
    • 許多講道包含個人或他人被聖靈感動、醫治、異象、說方言等經歷作為信息的一部分。
    • 這樣的風格與「權能佈道」(power preaching)密切相關。
  3. 強烈的福音呼召與悔改:
    • 神召會講道多半具有「呼召性」,講道尾聲常伴隨悔改、信主、接受聖靈洗的呼召。

二、講道的神學基礎

  1. 五旬節神學觀:
    • 根據使徒行傳二章的「五旬節經驗」,神召會相信每一位信徒應當追求第二次經歷——即聖靈的洗,通常伴隨說方言。
    • 因此,講道常結合聖經真理與追求聖靈工作的神學實踐。
  2. 末世觀與期待神蹟:
    • 神召會屬於一種「災難前被提」(pre-tribulation rapture)的末世觀,講道經常包含對基督再來的提醒與警醒。
    • 末世論也推動強烈的傳福音熱忱與靈裡復興的期待。

三、講道的實踐方式

  1. 講道者的靈性狀態被高度重視:
    • 不只是神學訓練,講道者需被認為是「被聖靈充滿」的僕人,其講道才被視為有屬靈權柄。
    • 他們經常在講道前經歷禁食、禱告、屬靈爭戰。
  2. 講道與敬拜融合:
    • 在神召會的聚會中,講道常與長時間的敬拜融合,敬拜氣氛預備人心領受上帝的話語與聖靈的工作。

四、與其他宗派講道的差異

宗派

講道重點

講道風格

改革宗

聖經詮釋、教義系統性

講章結構清晰、邏輯推理強

衛理公會

聖潔生活、心靈悔改

有情感與道德呼籲

浸信會

重生經驗、信心告白

注重個人回應與福音講章

神召會(五旬節)

聖靈充滿、屬靈恩賜、神蹟醫治

情感豐富、強調當下聖靈動工


五、神召會講道的挑戰與發展

《權力神學初探》中提到,部分五旬節教會面臨「控制式權柄」與「排他性道德觀」的挑戰,講道可能傾向權威式言論,而非釋經對話。這也提醒我們,在實踐中,五旬宗的講道需要不斷平衡屬靈熱忱與聖經真理的深入詮釋。

 

浸信會之講道

 

 

浸信會的講道(preaching in Baptist tradition)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特徵,這些特徵既表達出其神學立場,也反映出其信徒群體的敬拜文化與歷史背景:


一、講道的中心地位

浸信會敬拜的中心是講道,而非聖禮或儀式。這源於其高度重視《聖經》為上帝唯一啟示的權威。講道不僅是傳遞信息的工具,更被視為上帝的話語對信徒直接的呼召與塑造。

浸信會認為,講道是聖靈藉著上帝話語對信徒心靈工作的主要方式。因此,講道者(通常是按立的牧師)必須有深厚的聖經知識與屬靈操練,以確保其講道不是個人觀點的發揮,而是對上帝話語的忠實解釋與應用。


二、講道的內容與形式

浸信會講道強調以「經文釋義式講道(expository preaching)」為主要方式,即從特定經文出發,解釋其上下文、原意與當代應用。這種講道形式與改革宗傳統有共鳴,但浸信會的講道更加強調「個人回應」與「靈命更新」。

講道結尾通常包含呼召(altar call)或決志邀請,這顯示出其福音派特質——重視悔改、得救與個人重生的經歷。


三、神學基礎

浸信會的講道建立於幾個神學核心:

  1. 信徒皆祭司(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強調每位信徒都能直接領受上帝的話語,因此講道不應成為教權的壟斷,而是裝備信徒的工具。
  2. 地方教會自治:每間教會可根據其理解決定講道風格與內容,這使浸信會講道展現高度多樣性。
  3. 重生與個人得救經歷的必要性:講道常呼籲人悔改、接受耶穌基督為個人救主。

四、歷史背景與傳承

浸信會講道傳統可追溯到17世紀英格蘭的清教徒與分離派,這些群體在宗教壓迫下強調聖經至上與個人信仰。18世紀以來,美國浸信會興起,在大覺醒運動(Great Awakenings)中進一步強化講道的布道性與情感色彩。

經典的浸信會講道者如查爾斯·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代表了講道的高峰,其講章結合了深刻的釋經、強烈的情感與對靈魂的迫切關懷。


五、與其他宗派的比較

與改革宗相比,浸信會講道雖同樣重視聖經權威與經文講解,但在風格上更靈活、應用性強,且更強調回應(response-oriented)。與聖公會或天主教的「禮儀式講道」相比,浸信會講道少儀式、重個人。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