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

新佈道運動:一百多年前開始的偏差(2)

<返回正道>
 
    首先,「呼召」在佈道中是可以剔除的。19世紀的司布真和20世紀的鍾馬田,他們的傳道果效並沒有因為他們不作「呼召」而褪色。梅理解釋司布真對「決志行動」的看法:
司布真對聖靈大能的工作有充份經歷,所以他知道這些在傳福音上人為的附加不見得如想像中有用:一個真正被真理抓住的人會是最後一個渴望有公開的行動的,就是『呼召』要逼他行的 (p.103,The Forgotten Spurgeon中譯)
    梅理接著提到,在司布真的地方聚會結束聚會時,「沒有管風琴或其他音樂把沉靜打破,接著,會友會準備向任何一個坐在身旁需要幫助的人說話」。鍾馬田在威敏斯特教堂的做法也相仿,他的孫女這樣寫道:
他從不刻意修飾福音,使它變得更動聽,但是佈道會過後,卻有很多人得到改變;他亦不會要求聽眾『決志表示』,只是力勸他們悔改,轉向唯一的救主耶穌基督,事實上,他從不利用手段獲取人心,他所主領的聚會,沒有刺激、沒有搖滾音樂、沒有流行術語(56,《五位福音派領袖》)
    聚會方面,刻意籌備的「佈道 會」是不必要的。對於復興年代的清教徒來說,佈道是講台的主要信息,因為當時候參加聚會是國家生活的一部份,每週出席的會眾便是主要的佈道對象。當時的佈 道信息便是把聖經有耐性和透徹地傳講,內容雖然廣闊,主題卻是清楚的。巴刻指出三個的主題分別是:

  (一)論眾人歸信和得拯救的需要之長闊高深;
  (二)論上帝和基督的愛之長闊高深;
  (三)論信仰道路的高低起伏,就是我們由對屬靈光景的無知到自覺絕望而全心投靠基督的道路。
 
    清教徒不斷運用四個真理來開展這三個主題:

  1)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和主人之責任;
  2)缺乏第(1)點的宗教生活之危機;
  3)沒有上帝更新的恩典(renewing grace)來到基督前之不可能;
  4)從基督手中尋求此恩典之必要。(見p.299,A Quest for Godliness
 
    巴刻隨後寫道:
「或是正式的講台信息,或是非正式的個人協談,他們都強調未信者要尋求基督的即時責任;然而,他們不認為這就暗示這些人有即時接受基督以致得救的能力。因此,我們不會看見他們吩咐所有未信者即場『決志』」("decide for Christ")(現代之常用語),或呼召說『正給他一個機會』作此決定。簡單來說,他們不相信上帝差遣了他們或別人,告訴會眾上帝要求每一位在講道結束前接受基督。」
    鍾馬田在威敏斯特教堂的主日崇拜裡,有早晚兩堂講道,早堂偏重栽培、晚堂偏重佈道;然而,福音信息和栽培信息均融合在每次講道中。鍾馬田曾宣告說:
「耶穌基督帶給教會以外的世界一個信息,那就是有關救恩之道的信息。但我們絕不可忘記,這也是教會所需要的中心信息..」 (頁55,《救恩的確據(上)》)
    救恩完全可以也應當是講台的 主要信息,而不是佈道會的特別信息。如果傳道人的責任就是忠心傳講聖經,而不是取悅會眾,信息便沒有福音性與培靈性之分,而只有合乎聖經本意與否之分。早 在威克里夫的講論中,傳道和傳福音是同一項任務,不是說,前者著重解經,後者著重吸引聽眾,而傳道人(preacher)的信息就是福音(gospel)。
    如果即時的「呼召」和「決志」,並特殊的「佈道會」不是佈道的內容,佈道便是一件長久的事奉,佈道者的任務便是配合上帝的工作。巴刻有這樣的比喻:
「有效呼召(effectual calling)的工作只能在上帝定規的時間來到,不可能快一點,而牧者的角色就像接生婆一樣,是要察看有甚麼事情在發生中,並在每階段給予適切的幫助。然而她不能預言說生產的過程有多快,只能讓預先所安排的作成。」(p.299, A Quest for Godliness同上書)
    對於「佈道策略」,或者說,福音的引入,現今多強調上帝的愛,並人可以從福音裡得甚麼福氣,而得福的途徑則是十分容易的。這些現代信息強調人的利益,並嘗試以愛來打動及討好人心。然而,這也是上個世紀才發明的策略!從前在佈道信息中,強調的首先是人的罪,包括罪的權勢和刑罰,並且人要悔改的責任。巴刻指出,清教徒的「福音預工」,乃是叫人對罪有痛悔(contrition),直至他停止愛戀罪之際,才把救主指給他看。巴刻說道:
「對〔清教徒〕他們來說,最糟糕的提議莫過於在一個困苦的人還未面對他具體的罪、也未清楚渴望離開一切惡行而要成為聖潔之前,叫這人不用擔心他的罪,而只需立時的信靠基督。他們認為,在一顆心靈未斷絕於罪之前給予這個提議,會引致虛假的平安和盼望,因而產生假信徒("gospel-hypocrites")。這是基督徒牧者最不想作的事情。」 (p.298,同上書)
    在二十世紀初作工的美國牧者頻克(Arthur W. Pink)在《上帝的至高》(The Sovereignty of God)一書中也論到這一點說:
  容我們說但願我們可以向這國家裡每一個佈道家和傳道人說這話今日太多把基督呈獻給罪人了但太少讓罪人看見他們需要基督。就是說,他們的全然潰崩和失喪;他們要承受將臨的忿怒那逼切和可怕的危險;他們在上帝眼中可怕的罪咎。把基督呈獻給未曾看見需要基督的人,在我們看來,有把珍珠丟在豬前之嫌。」(p.201中譯,斜體乃原文所強調)  
    如果我們考查聖經,便會發覺這的確是初期教會的佈道信息。「悔改」總是福音的主題,這是施浸約翰和主耶穌基督的第一個信息(參看〔太3:2〕及〔太4:17〕,也是彼得(徒2:383:195:31)和保羅(徒13:3814:15下;17:3026:20每次的佈道信息。這樣的佈道信息,才符合聖靈對世界的主要工作:
    「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為、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16:8
    願意我們都努力返回歷代主教會的行列,並合乎聖經的佈道信息上,好叫上帝願意把復興再次傾於這個世代的教會中,讓榮耀都歸與三一上帝!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