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個人佈道的對象」是有效佈道的起點。就如保羅所說:
「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為要救些人。」(林前 9:22)
佈道不是一種「一體適用」的方式,而是出於愛心與洞察,認出對方的處境、需要與屬靈光景,然後用適切的方式傳遞福音。
✦ 一、為什麼要認清佈道對象?
- 🔍 對象不同 → 傳遞方式不同
- ❤️ 出於對靈魂的愛 → 不是「硬塞」,而是「聆聽與回應」
- 🎯 針對性的佈道更容易觸及人心核心的問題與需要
✦ 二、聖經中認識對象的榜樣
▶ 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約4章)
- 耶穌了解她的羞恥與渴望(身份、婚姻、社群排擠)
- 說出「活水」的比喻對她切身有意義
▶ 保羅在雅典(徒17章)
- 他觀察當地人的宗教與文化
- 不直接引用舊約,而引用希臘詩人,建立共鳴後再指出基督
👉 結論:「認識」對象 →「連結」共鳴 →「傳講」核心福音
✦ 三、如何認清你的佈道對象?(實用分類)
以下是一個實用的五類分析方式,幫助你辨識傳福音時的對象狀態:
對象類型 |
特徵 |
傳福音建議方式 |
1️冷漠者 |
無興趣、拒絕宗教話題 |
用生命見證與關心建立關係,不強迫 |
2️好奇者 |
有興趣但觀望中 |
回應問題、分享見證,邀請查經 |
3️迷失者 |
心靈空虛、有創傷、尋求意義 |
傾聽陪伴,指出福音如何醫治與給盼望 |
4️文化基督徒 |
有宗教傳統但無真實信仰 |
區分宗教與福音,引導反思與重生 |
5️準備好的人 |
被聖靈預備、有敞開心 |
清楚傳講福音,邀請決志與門訓跟進 |
✦ 四、具體步驟:認識你的佈道對象
✅ 1. 觀察他的背景
- 信仰背景?宗教經驗?成長家庭?
- 教育與文化水平?
✅ 2. 聆聽他的問題與痛點
- 有沒有失落、焦慮、關係破碎?
- 他心裡最深的渴望是什麼?
✅ 3. 判斷他的屬靈光景
- 對福音是抗拒、無知、模糊、接受,還是渴慕?
✅ 4. 尋找共鳴點與接觸點
- 與他生活關聯的議題:家庭、工作、疾病、意義等
- 引導他從日常話題走向屬靈問題
✦ 五、應用練習:禱告名單 & 屬靈地圖
你可以建立一份**「佈道對象禱告名單」**,如下:
姓名 |
關係 |
屬靈狀態 |
佈道策略 |
代禱事項 |
小明 |
大學同學 |
冷漠、無信仰背景 |
約吃飯、見證分享 |
願上帝開啟心 |
阿姨 |
家人 |
傳統宗教、怕得罪祖先 |
關心陪伴、邀請聚會 |
對耶穌產生渴慕 |
✦ 六、結語:愛讓我們願意理解對方
「認清對象」不是分析別人,而是出於基督的心腸:
「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9:36)
因此,我們要學會以憐憫的心看人、以真理的道傳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