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4日 星期五

「大齋節期」簡介


「大齋節」又叫做「預苦期」,英文名稱叫做「the Lent」,是從「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或譯為「聖灰日」) 這一天起算,一直到受難週 (英文名稱是the Holy Week,第一天是棕樹主日Palm Sunday) 最後一天星期六止。這一段期間包括6個主日和40 (所以也稱做「四旬齋」),總共46天。

大齋節是教會年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期。教會藉著這個節期向基督信徒預告開始準備紀念耶穌基督在世受難至死的事蹟,也藉著三個主要的信仰行為,即:祈禱 (對上帝)、禁食 (對自己)、施捨 (對鄰人) 來更新自己的靈命,並配以讀經、默想,和其他禮拜儀式或象徵喚醒信徒效法耶穌基督的愛與捨己、犧牲之精神。更在這一段期間內感念上帝的至大恩典,讓基督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擔當世人的罪,使人從罪的捆綁中獲得解脫與救贖。

大齋節期間,基督信徒應該特別注重自己的靈修生活,以認罪、悔改的心和行動來更新自己,更應該體會基督為人擔罪死在十字架上的苦心,一起以悲天憫人的態度關懷社會上的弱勢者、邊緣人、病痛者、以及其他任何需要幫助的弱者,並以實際行動參與救助工作,成為上帝拯救事工的一份子。

上帝藉著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一方面替罪人死,另一方面則滿足「上帝之公義」的條件。基督信徒一樣可以藉著愛與犧牲的精神和行動,幫助這個有罪的苦難世界獲得改變,來滿足社會公平正義的原則。



2020年2月3日 星期一

大齋節期的意義

 
    復活節主日往前推四十日(主日不算在內)的星期三我們稱之為「聖灰禮拜三」或「撒灰節」Ash Wednesday,從這日開始到復活節主日前,我們稱為「大齋節期」Lent(中譯又作「預苦期」 或「四旬期」)。

    這四十日是配合紀念耶穌在曠野四十晝夜面對試探的事蹟,所以傳統 上這是個嚴肅的節期,教會鼓勵信徒在這段時間安排,禁食、默想、自省等靈修的活動(甚至有食素、戒酒等相關的配合行動)。

    教會通常在聖灰拜三也就是大齋節的首日,開始換上了象徵「懺悔」、「警醒」及「禁戒」等意義的紫色作為佈置。 聖灰禮拜三這日,甚至還有撒灰的儀式,代表了披麻蒙灰的心情。更早的古禮在聖灰禮拜三前,還有暫時埋藏「哈利路亞」的儀式,表示在復活節前暫時不用「哈利路亞」這個代表歡欣的讚辭。

    由此可見這段節期中懺悔之象徵意義極其明顯。宗教改革後,大多新教教會為了避免「靠自己的行為得救」或「律法主義」的偏差的思想,多不刻意推行一些較克己或帶修道色彩的活動。

    然而過猶不及,如此一來我們教會就失去一個推動靈性操練的時機,個人也 失去一個生命重整的機會。特別是生活忙碌的現代人,我們的生活時常隨著外在環境的速度,各樣績效的要求不斷地加快腳步,我們往往遺忘了我們內在的需要,淡忘了我們生活原本的目的。

    此時,若能有一個生命重整 的機會是極為重要的事。所以我們不應放棄今年大齋節期靈修操練的機會。我們如何進行呢?以下是一些具體實行的建議。首先,我建議我們可以先在每天撥出一段時間,半至一個鐘頭,專門作為思考如何安排適合您自己在大齋期中的靈修計畫、默想的主題或自己需要面對課題。 至於如何操練靈修,詳細的介紹可參考傅士德著:《屬靈操練的禮讚》。

    總括而言可包含以下的內容,即自限、專注、連續等。自限即自我限制,我們須限制過去某些習以為常的習慣,如飲食、作息,然後撥出特定的時間用作靈修。

    所以首先我們須考慮的是有那些時間可分別出來,有那些習慣的限制,可使我們的靈修更專注,如是否需要禁食,或要在此期間將原來束縛我們的事加以節制,如看電視、上網或其他的事情。專注,或作凝視,就是在特定的時段內,我們專注於我們與自我或我們與上主間的內心對話。

     我們可在節期間選一聖經書卷,或靈修偉人的書籍(如Thomas Kempis的名著《效法基督》、奧古斯丁的《懺悔錄》、潘霍華的《獄中書簡》、聖法蘭西的《靈花》及佚名作品《未知之雲》等)作為引導,然後專心省視我們的內心狀況,並為此作為我們的禱告。

    此時的禱告不宜太短,也不宜太八股,甚至不要「說太多的話」,要利用禱告時的靜默。我們亦可專注於思索我們生命當前所面對的某一課題,如個人的前途,家庭生活的改善等,亦可深入撥一段時間為某特定的事或人代禱。然後要將這些心得記下,成為你大齋節期的個人靈修日記。

    連續或作重複,這樣的工夫並不適宜只進行一次,最好能利用節期間有規律地重複進行,這樣我們才會習慣這種內心的對話,我們所專注的課 題也才有更深入的思索。

    甚至於這種靈修的習慣,可藉此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份。 最後,您的靈修計畫或在靈修操練的期間有任何特殊的心理狀況與感受,請儘可能與牧職同工溝通。

    大齋節期Lent來自央格魯撒克遜古語Lencten是春天的意思;這節期是一段預備的時期,讓我們預備復活節的慶典。

    自古以來基督徒在這段時期,從事祈禱、禁食或﹙齋戒﹚、洗禮前的預備,如反省、懺悔等宗教的行動。這些行動顯示出當時的信徒對信仰的認真,不願讓信仰僵化。大齋節期大約歷經五至六個主日,第一個主日傳統上將重點擺在紀念耶穌受試探的經歷。最後一個主日,也就是「聖週」Holy Week有稱為「棕樹主日」或「受難週」Palm or Passion Sunday。這個主日紀念耶穌凱旋式地進入聖城耶路撒冷,然後接連地受苦與受死,

    雖然教會每個主日都是紀念耶穌的復活,但是在大齋節期的主日,要特別注重復活節前的心裡預備,比方對自己信仰狀態的反省,醒覺我們的信仰熱誠是否在不知不覺中減退,我們可 能照樣出席主日崇拜,或教會的其他活動,但是我們是否可能動機與動力都已轉變。

    為要在復活節當中,再次經歷新生的體驗,在信仰及人生的路上再次出發﹙我們生命常常需要如此的更新﹚,在這節期間作深入的反省是必需的,這也是我們信仰生活的一部份,更是我們一生靈修生活的循環。

    當我們發現已經偏離了那「起初的愛心或信仰」,讓我們借這個機會回轉return,這也就是懺悔的意思。為要使信仰不 致流於僵化,我們可以選擇這種年年更新的信仰體驗。大齋節期的第一主日無論是甲(A)、乙(B)、丙(C)年的主 題都是以耶穌的試探(temptation)開始,作為通往復活之旅的序幕,大齋節期第一主日以耶穌勝過試探加添我們的力量,從個人到教會步入一個更新之旅。

    這段旅程猶如一場朝聖之旅,在這旅程中我們一方面經歷上主的力量,協助我們面對各樣靈性上的試探,以及作出生活的調整,但同時我們在旅途中認識我們自己。

    在大齋期的靈修裏我們意識到我們在靈性上的狀況,感受到我們生命是否被許多習慣所宰制,以致不能自由。與此同時,我們也作出生活上的調整,使我們的生活不致越來越複雜,虛擲生命,所以我們在重新評估我們真正所嚮往的價值,放棄應該放棄的,回到我們追求生命意義的旅途上。

    我們察覺我們在靈性上的破口,許多生活上的妥協,都源自靈性上的棄守。 所以大齋期的靈修不在乎各種形式上的活動,而且我們未必在 靈修上都有這種特殊的經歷;但是我們要在崇拜及靈修中,感受上主的同行在這程朝聖之旅中。

    我們不刻意製造氣氛,但要用心及專注,去除一些不必要的分心。這樣我們才能透過這趟旅程而 對生命有助益。這期間無論公共的崇拜或個人的靈修,都是我們集體或個人地一同感受上主的臨在、體驗祂的神聖與偉大的榮光,然後我們將這榮光反射到我們的生活中。

    所以在教會的牧養上,我們藉著大齋節期,要求會友們一同結伴展開這一段靈性之旅,目的就在此。除了每主日的崇拜之外,我們特別安排、鼓勵會友在這特定的時期,關顧自己的靈性,反省我們的處境。

    近來教會鼓勵會友社會的參與,注意福音能改變我們,也能透過我們改變這個世界。然而,唯有在深入的靈修中,才能有更深的觀察,更大的勇氣,更深的愛及委身。

    我們才能辨識出這是上主臨在的地方,當特別謹記「沒有靈修或靈性追求的社會參與,往往都會帶來深沈的挫敗感。」



2020年1月31日 星期五

輔導事工

輔導事工(Pastoral Counseling)可算是一個比較現代的牧養事工。如今它被越來越多的教會看重。當牧者經過專業的心理輔導學和輔導技巧訓練以後,把它應用在牧養工作上,特別是在一些遇到困難或憂傷的信徒身上,發現更能有效益地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更快的成長。現代的教牧學要求牧者傳道接受這樣的訓練,把所學應用在牧養事工上。

  關懷與輔導,乃牧養工作的一部份,且是極為重要,不可缺的。信徒即使在生命上有了改變,但成聖之路是漸進的,特別不少信徒是在複雜、困難的背景中成長,又自小受到社會的頹風敗俗所影響,再加上活在一個墮落的世代,不容易在短瞬間脫胎換骨地改變。活在世上的信徒必受民風和習俗的衝擊,信徒心靈必然起了掙扎,他們正需要牧者的疏導和指引。

目的

  信徒是一個群體,必須彼此關懷,以至成長。以下是關顧和輔導所要達到的目標:

激發一個人品格的成長和發展。

.  使人有效地適應生活上遇到的問題,解決內心世界的掙扎和情緒的困擾。

使失望者和哀喪者得著鼓勵和指引。

.  使活在不健全的生活模式裡的人,可以得著支援。

.  使人能與基督建立個人的關係,甚至能成為主的門徒。

  要達致以上各項目標,當然不是 一兩 句話就能成就的事。需要牧者一個一個地帶領信徒去達到。

牧者必須有計劃和組織地成立教牧輔導工作:

.  學習更多輔導技巧:牧者雖然是在神學院受過一些輔導學的訓練,但是日新月異,社會的變化也快,各人所遇到的問題也多,牧者必須時常學習新的導技巧,更能有效地帶領信徒克服所遇到的問題。可以從書本中,或從教牧的培訓班中學習更多輔導技巧。

. 設立自己的輔導工作室:輔導是牧者與被導者個人的談話,也是一個嚴謹的過程,就如著名的輔導學者羅傑士(C. Rogers)提出說:「輔導是一個過程,其間輔導者與當事人的關係,能給予後者一種安全感,使其可以從容地開放自己,甚至可以重視自己過去曾被否定的經驗,然後把那些經驗融合於已經轉變了的自己,作出統合。」

因此,輔導工作需要一個安全又令人可以開放談話,使當事人可以與輔導者建立互相信任關係的地方。當然牧者的辦公室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地點,但是我們要在這裏提醒,牧者為了更有效地作輔導工作,必須進一步肯定自己的辦公室是安全(保密)和可令人開放談話的地方。牧者也要小心,在面對異性時應該有其他人在辦公室外,萬一被指責,也有另一位証人在場。

成立輔導事工:牧者在牧養事奉時,如果學得輔導技巧,必須著手在教會中成立輔導事工。也藉著累積的輔導經驗,把輔導技巧應用得更有效益,使更多人可以得到幫助。

.  告訴信徒你的輔導事工:當成立了輔導事工以後,必須漸漸地讓信徒知道你可以作那些輔導工作,例如,婚前輔導、哀喪輔導、婚姻輔導、職業輔導、交友戀愛、信仰生活輔導、人生危機輔導等等。

教會青少年時期之牧養問題

從人生發展的歷程與階段來看,青少年時期正值擺脫了需要照顧的幼年期,介於進入成人期的過渡階段。在這段發展的進程中,尚未具備足夠的自主權,雖有自己的主張卻不夠成熟足以縱觀全貌。是充滿騷動和心神不寧,常具有否定感的時期,因此青少年確實是一群值得需要關注的群體。

如今社會結構和家庭遭受破壞的情形日益嚴重,加上近十年來青少年的犯罪率增加了,佔總犯率的10%-20%之間。無論就學校、家庭、社會甚至教會都有更多關注、探討青少年之問題是有必要。

青少年是人生活力最旺盛的時期,但許多有關休閒活動的研究均指出,今日青少年的休閒行為不夠健康,可供活動的場所也太少,他們花在可培養群性、舒展身心的時間太少,而徘徊在視聽中心、撞球場、電玩、速食店,侷限在「小空間」、「殺時間」的活動太多。

再看教會為青少年所做的,亦多半有心而無力:在兒童主日學與成人之間,青少年即或不被忽略,通常也是最弱勢的一群,他們很難被優先照顧。兒童、大學生、成人通常有專職者負責,青少年則通常由兼職者或大學生等,處在高流動率下勉強維繫。

這樣的教會青少年工作之處境,無疑是十分可惜的。因為青少年時期在宗教信仰上的渴慕性及高決志率的特性;心智上及生理上的快速變化之具高可塑性。這些身心靈各方面的特質,使青少年既處在危機,可能更為惡化、偏離真道,也可能成為生命的轉機。所以教會若不站在這個破口之中,深切地了解,並掌握青少年的身心靈特性,我們可能會因此錯過復興浪潮的契機。

立約團體的青少年牧養模式

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勉勵,於林前11:23-32中記載,可以提示一個立約團體模式:

(一)跨越世代的牧養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

一代傳一代,一代領受於前一代,這是教會的文化承傳。青少年工作需要有上一代、有導師、牧者、長者、父母的承傳、榜樣、關心,是生命影響生命的事工。所以無論是按年齡分組,或是聯合聚會,都需要有跨越世代的牧養。

(二)歷史性的故事

「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

我們的福音是有關主耶穌的歷史故事,是一個信心的敘事重溫。歷史的故事是報告文學,有其經驗性及理由性。青少年工作是重溫聖經歷史故事的工作,是有集體記憶、回顧、分享,像民間故事一樣有其文化意義。而故事本身亦有其開放性,每一次接觸思想空間都可以進深一層。

(三) 生命的條約

「拿起餅來……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

青少年事工是個人亦同時是群體的條約,「你們」表示用一個立約的團體,有同輩的,有全教會的,有身分的,有承諾的(立的新約)。立約的群體有生活上的要求(你們應當如此行)。所以青少年人不是成人的附屬,不是低人一等,又不是另類人物,而是團體的肢體,可以對團體作出貢獻,作積極的參與者。

(四)祝福與咒詛的抉擇

「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

    青少年是需要對主的吩咐作出回應。青少年不是被動的聽道,不是只有吸收,而是對所聽的道能作出選擇,作出回應。信息的傳遞不是單向的,而是互動的對話,有決定的要求和空間。我們不要怕向青少年人發出挑戰,提出要求,決志的信仰是每次進深的,是多方面的,是一生的成聖。

(五)有盼望的記號

「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青少年工作要有創意,懂得用象徵語言,如音樂、詩歌、戲劇、媒介,這些都是象徵屬靈真理的媒體。

牧養青少年要懂得有未來的盼望,要常常慶祝,多鼓勵,在逆境之中不要放棄,要有強烈的未來感,呼應耶穌的歷史故事感。

青少年本身也是一個信仰的象徵,表明主的死而復活,所以要鼓勵青年人作鹽作光,在世又不屬世界,要進入人群當中,見證上帝的生命。可以多用媒介,將生命的色彩表明出來,而且是多方面的、多元化的、有創意的、多層面的。

如此,青少年牧養就有根有基,有跨越世代的牧養、歷史性的記憶、生命的團契、決志的選擇和對未來的盼望。這樣的教會就有前途,就有未來。



後現代青少年牧養的反思

這一代青少年深受媒介影響,活在虛擬的世界之中。他們缺乏父母的感情支柱,很多在破碎的家庭長大。他們缺乏歸屬感,對學校、教會和社會組織,都不感興趣,怎樣牧養?一連串的牧養實際問題要考慮。

1.  重感性的體驗學習抑或仍需要理性反省?

2.  要與他們一起玩樂抑或向他們發出生命嚴峻的挑戰?

3.  要以層出不窮的音樂及媒介吸引他們,或是也可以借助文字和語言的能力?

4.  青少年是個體抑或是整體?要重個人口味抑或著重群體與隊工精神

5.  教會應否按年齡細分少年崇拜、青年團契等,或是叫青少年適應教會的成人聚會?

6. 青少年保持與導師緊密接觸,是過份保護抑或是必經之路?

7.  怎樣尋找大量的導師以滿足青少年的需要?是教會自己培養抑或是聘請專家外援?


以上是青少年牧養所要考慮之真實狀況,是不容易並兼並存的難題。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