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舊約中的牧養


【上帝的作為】

    雅各得一生結束時,回想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時,他提到:「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上帝。」(創48:15

    舊約人物及少稱上帝為「牧者」,但是我們看見整本舊約,把上帝當成自己的牧者。即使在祂們力使中最黑暗、最迷網的經歷背後,仍然有一位上帝。祂呼召、帶領、放牧、醫治和揹起祂的子民。

【摩西的領導】

    ‧拉德(G. von Rad)指出摩西只是一位得到啟示的牧者,讓耶和華透過他公布自己的旨意。

    上帝的顯現,成了摩西領導的記號。他成功的秘訣:確信上帝的呼召,和上帝保持面對面的交往。身為領袖,摩西並不是蒙召做有原創性或創新的人,他只是要做上帝忠心的傳言人。他的任務就是按著上帝給他得啟示,宣告上帝之約的規定。上帝透過摩西使以色列人明白祂的旨意。而摩西與上帝的親密關係,直接使他成為一個代求者。無論是個別性或是群體性犯罪。

    摩西是一為號召人民做決定的領袖。他不斷挑戰以色列人,藉著遵守上帝的約,選擇跟從上帝。甚至自己生命結束前,重申這個挑戰。

【以色列的眾牧者】

    以色列人十分強調父母在牧養上的責任,申命記一直強調,父母要提供兒女靈命教育,這是無法取代的!

    祭司和先知也是牧者,一個是由禮儀來,一格是從啟示來。這兩者比教官方性質。

    在民間還有一個牧者的角色,就是智慧人。他們是箴言和詩歌的編輯者。

2018年7月20日 星期五

處境化無可避免


    我們必須在特定的文化處境中表達真理,但是這不表達真裡本身會有減損,或者失去「放諸四海皆準」的本性。這也是說,福音傳講需要文化,但是文化不能限制福音。而我們傳講的人要取得平衡,才能讓人明白我們所傳的福音,並且樂意接受。

處境化的危機


   處境化的危機是因為看重文化的價值,勝過了聖經的權威。以至於像宗教融合主意,把福音犧牲,過度調整使基督教信仰變成不同的宗教因為沒有讓整本聖經發聲,只取部分的觀點代表全部!

台灣處境化問答——為何不需要祭祖


  面對父母說, 你信耶穌, 沒有人拜我, 會餓死! 如何回答?

第一種直接回答: 你死後已經做神, 做仙, 不用吃東西了, 拜只是活人為了心安才做, 所以沒有人拜是不會餓死.(不是很好, 是用來面對死都不肯信的父母)

第二種回答: 你也和我一起來信耶穌, 我們都是上帝的兒女, 上帝為我們預備的天堂什麼都有, 不用靠子孫拜拜來為我們, 這樣我們將來會比較有尊嚴喔!趕快來信耶穌, 一起上天堂, 就不需要人拜了!

台灣處境化問答——為何要信耶穌


    對於台灣的本土信仰出身的基督徒, 說到信主之後, 想到祖先沒有信主在地獄火湖中, 非常難過! 但是反過來想, 祖先知道自己在地獄火湖很痛苦, 當然不願意子孫進來 , 心裡的盼望是子孫要信耶穌, 才不會在地獄火湖受苦! 所以, 身為子孫的要信耶穌,祖先的心才會得安慰, 才會快樂!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