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基督教教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基督教教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

溝通的原則

一個成功的教師,不單要掌握教學法,也要懂得溝通的則原與技巧,才能明白學生的需要,跟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樣的教導才會有成果的。下文會提供一些溝通的原則、障礙、技巧及內容等,讓教師參考,盼望對教師的教導有幫助。

 

1. 溝通的原則

如果想有良好的溝通,教師要遵守以下的溝通原則:

(1) 付上時間

良好的溝通需要付出時間,跟孩子相處,關心他們的需要,因此無論是父母或教師,都要付上時間跟孩子一起,跟他們交談,聽聽他們的心事,明白他們的想法和需要。

(2) 單獨的溝通

單獨的溝通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孩子個別的需要,深入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這樣才能適切的教導他們。因而教師不要只是責備批評,要更多的個別關注孩子的需要,好讓孩子知道老師愛他、關心他,那麼孩子自然會敬重老師,聽 從 老師的教導。

(3) 尊重對方

每個人都需要尊重,包括孩子在內,成人不要因為孩子年紀小就輕視孩子,這樣會令到孩子自卑。因而,教師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了解、接納孩子的感受,好好跟他們溝通。

(4) 瞭解對方

當我們跟孩子交談時,要瞭解孩子的世界,從他們的角度聽他們分享,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嗜好、困難、長短處、家庭背景、跟父母的關係、信仰的情況及在學校的情況等,如果教師能夠對他們有深切的瞭解,就能跟他們有良好的溝通,同時也能有更好的教導果效。

(5) 保持關係

良好的溝通必須基於良好的關係,教師若能把孩子當朋友和自己的孩子看待,愛孩子,孩子就會無所不談,很坦誠跟老師的分享他們的內心世界,讓老師深入了解他們的需要。因而師生間要常常保持良好的關係。

 

2. 通的障礙

如果想跟孩子有良好的溝通,教師要避免以下的溝通障礙:

(1) 命令的語氣

大人很容易用命令的語氣跟孩子交談,除非在管教的情況下,否則不宜用命令的語氣,例如是「不許這樣,只許那麼」等,因為會破壞孩子跟大人的關係。教師應視孩子為朋友,以和諧的語氣和親切的態度跟孩子交談,這才是良好的溝通。

(2) 威脅的口吻

時候,大人會在不知不覺中用威脅的口對孩子說話,例如說:「你若是這樣,就把你關在黑房裡!」如果孩子有什麼問題,不要動不動就威脅他們,應該跟他們解釋原因,而不是無緣無故的禁止他們的想法或行為,如果教師光是威脅,漸漸孩子就不會再願意跟老師分享的了。

(3) 長篇大論

有時大人在跟孩子溝通時,如果孩子的意願稍為不合他的心意,就會長篇大論的教訓孩子,這會使孩子覺得成人活在跟他們不同的世界裡,不明白他們的需要,這樣也會破壞師生之間的溝通。

(4) 批評責怪

大人經常會用審判的語氣批評孩子,對孩子的要求過高,責備他們的不是。這樣會使孩子覺得自卑,漸漸會缺乏勇氣跟大人分享,免得捱罵。教師如果是這樣,就會破壞了師生的關係。

 

1.      溝通的技巧

教師除了要知道溝通的原則,避免溝通的障礙之外,還要掌握溝通的技巧。

(1) 聆聽的技巧

聆聽包含了愛、尊重和接納。好的聆聽是良好溝通的開始,所以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傾訴,有興趣和主動地聆聽,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問個明白。以一顆敞開的心去聆聽,讓孩子覺得老師重視他們。無論孩子分享興奮的事或傷心的事,教師也要身同感受的傾聽。聆聽的要訣是:

~在合宜的時間內積極的聆聽:

教師當撥出時間跟孩子溝通,特別在心情好的時候,可特意安排機會跟孩子溝通。

~懂得在什麼時候暫時不聽孩子傾訴:

當我們沒有時間或情緒不好時,最好暫停不跟孩子溝通,因為我們不好的態度可能會破壞了日後的溝通。當然這是一般的情況,如有什麼急需,也要隨時跟孩子溝通。

~給孩子構會解決問題:

聆聽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自己去尋找解決的方法。因而教師不要急於發表自己的意見;為他們提供答案。直至他們沒有辦法,才提供答案。

~在聆聽過程中不斷給予反應:

我們的反應能讓孩子覺得被尊重,知道老師在聽他分享。我們的反應可以是點頭或是口頭的回應「唔!」等。

(2) 非言語的溝通

溝通可通過三個表達的媒介進行,就是內容、聲調和身體語言。非言語的表達包括了講話時的聲調和說話時的表情、姿勢及動作等。有一個研究說明了在談話中三者的百分比,內容佔了7%,講者的聲調佔了38%,而身體的語言則佔了55%,換言之,身體的語言是很重要的。例如教師說:「外面下雨,不要往外跑!」如果教師說話的時候語氣粗暴,態度嚴肅,那麼他只是警告孩童,而不是出於愛心的提醒。教師要留意和善用非言語的溝通,讓師生建立更好的關係。

(3) 避免感情用事

如果教師的情緒失控,就很難跟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而談話的內容、聲調、姿勢也可能會破壞溝通。這樣師生間就會出現緊張的關係。所以教師要避免感情用事,要以事論事,公正合理,對事不對人。

(4) 避免嘮叨

嘮叨的意思是不斷批評和挑剔。明知孩子已知道當做的事,但仍不斷提醒他。嘮叨很易引起反效果。大人之所以嘮叨,是因為大人的話未得孩子的注意。另一原因是大人只有含糊的回答。如果教師要求孩子收拾玩具,孩子回應說:「等一會!」教師可要求清楚的答案:「等一會是什麼時候?」當我們說明了對孩子的要求時,就不必再嘮叨了。

 

2.      溝通的內容

師生間要有哪些溝通內容才使溝通更好呢?以下是一些參考:

(1) 自然常識

年幼的孩子好像一張白紙,需要我們把一些正確和良好的知識灌輸給他們。我們可以讓孩子認識週邊的事物,大自然的常識,例如花草樹木的生長、為什麼會閃電、下雨等。另外一些世界的新聞也可以是溝通的內容,比如是世界哪個角落發生了什麼事?等。還有,我們可以教導孩子認識做人的道理,如何尊敬長輩、要有禮貌等。這一切都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教導他們。

(2) 基督教的價值觀

無論是父母或教師,都要把基督教的價值觀灌輸給孩子,因為如果我們不教導孩子,孩子就會受這個世界的價值觀所薰陶。所以我們要及早把基督教的價值觀如永生、事奉主的賞賜、為基督而活的滿足和喜樂、捨己的精神等等教導孩子。叫孩子追求永恆的生命,不會看重世界的一切物質享受。

(3) 聖經的道德觀

基督教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有著密切的關係,聖經的真理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和道德標準。物理學家愛迪生對聖經非常熟悉,他認為聖經的教訓,乃是人類最偉大崇高的行為規範,亦為指示人生道路不可缺的指南。因而我們要教導孩子遵行聖經的道德觀,以下是一些建議: 

a. 改良孩子的粗言穢語

家長說甚麼話,孩子便學習。也有些例外,家長沒有說粗言穢語,孩子也會從電視、刊物、雜誌、報章…..不良讀物學會,或是左鄰右里常有講粗言,孩子很易學了,且琅琅上口。要改變其習慣非三朝兩天的功夫,教師須不斷的提示和警惕才收效的。

b. 糾正孩子撒謊的習慣

很多孩子的撒謊是無意的,因智力與辨別能力未發育完全,未能分辨是現實還是幻想。記憶力薄弱,把一件事實與另一件事實混淆在一起,教師誤會而責備,日後;孩子會不說真話而自言自語。

有些孩子說謊是父母或教師的影響,他們漫不經心承諾卻忘記或其身不正,他們為求達到目,誇張也無妨、言行不一致、自欺欺人……等,其不良榜樣怎能不叫孩子成為「說謊者」,要改善孩子先改善自己,其實人人都是說謊,要糾正孩子時,就是教學相長的時候。

c. 性知識的討論

性慾是每個成人的正常心理現象和需要,女孩子會發覺自己的性器官和男孩子有別,當然覺得奇怪,家長或教師因難為情故作神秘不正面答覆,孩子的好奇心就更加強烈會盡力四處去找答案,易陷入色情圈套,因現時社會色情氾濫。是故生理的教育也頂重要,教師可用自然輕鬆語調告訴他們,例如要用毛巾洗淨肛門和陽具,這些地方也是身體一部分等。

(4) 喜怒哀樂

孩子的情緒很脆弱,他們很容易受打擊而傷心。他們很需要有人幫助、開導和分憂。因此,教師如能有時間關心每個學生,傾聽他們的心事,對孩子會有很大的安慰和支持。我們要設身處地的體恤孩子的困難,給予他們適切的援手,這樣他們必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5) 學校生活

良好的溝通包括了瞭解孩子的日常生活。教師應當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比如是他們要好的朋友是怎樣的?他們最喜歡的老師是怎樣的?因為他們會影響孩子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的習慣。此外,也要瞭解一下學校所灌輸的價值觀;和瞭解他們學業的情況,他們喜歡什麼學科?他們感到最困難的學科是什麼等等,都要瞭解,給予幫助。教師瞭解孩子愈多,就能愈瞭解孩子的問題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6) 家庭生活

教師除了要瞭解孩子的學校生活外,也應瞭解他們的家庭生活。孩子跟父母的關係怎樣?父母的教養態度怎樣?生活怎樣?有什麼困難嗎?教師要在談話中瞭解孩子的家庭情況,若有困難盡量幫忙或為他們禱告。此外也要保持秘密,不要把孩子的家事傳開去,要做一個可靠守信的教師。

(7) 主日學的情況

教師要經常關心孩子在主日學學習的情況,了解一下他們學習的感受,有沒有什麼學習的困難,例如是沒有興趣上課,不喜歡做功課等,教師要找出原因以解決孩子學習的問題。另外也要跟孩子的父母保持聯絡,把孩子在主日學的情況告訴他們,請他們關心和跟進,例如是做家課等。

 

以上是一些溝通內容的建議,當然不限於此,如果教師發現有其他的溝通內容,而又有助跟孩子的溝通的,也可以加進去。總的而言,這些溝通的建議,需要教師靈活的運用,按著不同的需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好讓師生間有良好的關係,使教學得以結果纍纍。

 

 

 

2022年2月15日 星期二

Everybody Has A Theology: 教會中反智主義的問題

Everybody Has A Theology: 教會中反智主義的問題: 甚麼是反智主義?周學信教授教歷史,討論過一些這方面的問題。下面是他舉的一些例子,如果你在教會時間久了大概也聽過見過: 「只要研讀聖經就夠了,不需要再閱讀其它書籍!所謂的屬靈書籍,全都是人寫的,充斥著人的思想,不是來自於神的啟示。」 「帶我信主的教授是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的,...

2021年7月2日 星期五

兒童的學習活動

 

a. 寫作

 

~寫信:

給存在的對象或想像的對象寫信:例如父母、同學、天父、耶穌、聖靈、歷史人物等。

 

~寫短篇故事或生活見證:

例如虛構故事、聖經故事、個人見證等。

 

~寫啟應文:

帶領學生共同思想,然後取用一節經文或一句話作為回應文。例如個人志願、禱文等。

 

b. 手工

 

~立體圖畫:

將已著色的圖片貼在厚紙上,剪貼成立體的人物,並可站立,學生一面展示一面重述故事。

 

~剪貼掛圖:

備好雜誌圖,讓學生發揮思想,剪貼在手工紙上,兩面都貼上圖畫,再用線懸掛起來。

 

~沙盤:

把畫好的圖畫貼在厚紙上,然後在背面貼木條,插在沙盤上讓學生講故事或分享。

 

~電視盒子:

每人設計幾幅圖畫或剪貼畫,再編成連環圖故事,連接在兩條木棒上,放在製作好的電視盒子裡,形成一個有主題的電視節目。

 

c. 戲劇

 

~朗讀:

學生自編獨白的內容朗讀。例如以自己的文字重寫詩篇其中一篇的內容,然後朗讀出來。

 

~訪問:

學生扮演電台節目主持人,訪問聖經中的人物,一個學生扮演現代人物,另一個扮演聖經人物。例如扮演節目主持人的學生訪問扮演耶穌的學生,問祂為什麼要來個世界等。

 

~啞劇:學生可編演啞劇來複習所學習的內容。一些有多樣情節和動作的聖經故事可以用來演啞劇。

 

~聖經故事:

可讓一些年齡較大的學生演出一些較戲劇化的聖經故事,演出前先進行分析,演出後也要提出問題討論。

 

~模仿圖畫人物姿勢:

教師展示聖經圖畫,讓學生模仿圖中的人物姿勢,然後讓學生背誦聖經,發問或討論問題。

 

d. 聖經遊戲

 

~複習性質遊戲::

戲的內容是基於所學習的功課,教師預備好問答題,以不同的遊戲方式進行比賽。

 

~音樂遊戲:

以音樂為主,進行與課程有關的遊戲。例如猜猜聖詩的內容,當司琴彈奏聖詩時,大家猜猜詩歌的內容,然後一起唱詩歌。

 

~假想遊戲:

在遊戲中讓學生模仿一個假想的動作,例如,教師講完撒種的比喻後叫學生假想,如果他們是一粒種子,被撒在好土裡,他們想像一下種子如何成長。

 

成人主日學的評鑑

 

有評鑑才會有進步,主日學事工也不例外。無論是主日學老師或主日學部門都要常問:「現在的教導有什麼優點?」「教學的果效如何?」「是否符合預期的目標?」要知道情況,發揮優點,改善缺點,就需要進行評鑑。

 

1. 評鑑的目的

評鑑的主要目的是「透過研究目前的情況來改善將來的方針,藉著檢討所歸納出的結論,來提昇主日學的果效。」因而評鑑的功能是透過整體參與者的意見和反應,作為日後決策時的參考。評鑑並不是要否定事工的存在,而是為了避免成人主日學事工重蹈覆轍,免除錯誤,能在良好的進展下日趨健全。

 

2. 評鑑的時間

評鑑的時間可分為定期性與隨時性:

 

a. 定期性:主日學應以每年及每季為劃分作定期評鑑的工作。這樣的評鑑可有系統地做檢討,使主日學的事工不斷進步。

 

b. 隨時性:如遇有任何難處或事工的阻延,例如教師突然不可任教、學生的人數突然下降、行政出現混亂等,都可隨時召開會議,以解決當前的困難或問題。

 

3. 評鑑的原則

評鑑的任務是使教育事工在既定原則與計劃下,向著目標進發。在評鑑時須要有原則,這些原則為:

 

a. 客觀性:執行的標準應具客觀性,能被所有參與的同工認同及接納。

 

b. 有彈性:執行評鑑時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不應鑽牛角尖,因為僵化和呆板會失去效果。

 

c. 及時改正:在審核後應立時改正,因為只有評鑑而沒有改正,情況依然沒有進步。

 

d. 先主後副:初步的審核應放在直接和主要的工同的手中,若同工能根據執行標準自動糾正,便能有效率地解決問題並最得進步。

 

e. 有經濟效益:要有適宜的評鑑,審核過嚴會花費過多的時間及資源,過鬆則會形同虛設,同工的效率會下降。

 

4. 評鑑的項目

評鑑的項目應包括主日學事工的行政、事務、教師的教學、課程的安排等,好使主日學事工因有全面的評鑑而帶來全面的進步。

 

a. 課程安排內容:

   (1) 聖課程對你的信仰是否有幫助?

   (2) 怎樣的課程內容對你有幫助?聖經、神學、歷史、倫理學或生活指導?

   (3) 教學的方法是否與課程相配合?

   (4) 課程的進度與作業的要求是否適宜?

 

b. 行政組織同工:

   (1) 教務同工的配合性是否合適?

   (2) 指揮系統是否明確?

   (3) 各部門的協調性如何?

   (4) 事工的困難為何?

 

c. 與教會的關係:

   (1) 成人主日學的進行有否影響教會的崇拜?

   (2) 主日學是否與教會保持和諧?

   (3) 教會是否支持並重視主日學事工?

   (4) 宣教與教育是否有正面的效果?

 

d. 老師的自我評估:

   (1) 我靈性是否能成為學生的榜樣?

   (2) 我教學法是否適合此課程?

   (3) 我的備課或作業批改是否盡責?

   (4) 我是否有求新知的動力?是否願意進修?

   (5) 我與學員的關係如何?

 

e. 主日學的成長或衰退:

   (1) 人數:比較六個月或一年前的人數增減數為何?

   (2) 學員:學員的靈性與知識的變化如何?

   (3) 課程:開課的變化情形為何?

   (4) 同工:教務同工與老師的參與性為何?

   (5) 教會:教會的信徒人員、同工質量變化及宣教的成果如何?

 

f. 主日學的展望:

   (1) 怎樣的人、事、物是非常理想,應繼續發展而不用改變的?

   (2) 怎樣的課程或事工是你喜歡去參加的?

   (3) 你認為項教務或課程內容是需要修正或改進的?

   (4) 你認有哪些新的教法或教學目標?

   (5) 依你的經驗,在未來幾年或幾個月內,我們將會遇到什麼困難?

 

5. 評鑑的方式

 

a. 開會討論:同工們可藉此討論會表達意見並互相評鑑。大家都有陳述意見的機會,並可解釋或澄清誤解。同時,各同工可站在平等的地位進行檢討,一同討論具體改善的方法。

 

b. 工作報告:這是下對上的負責評鑑方式,對一些大的教會,當組織龐大時,同工可以自我檢討的方式來作工作報名,以提供上級了解工作的概況,其客觀性如何,則有賴於報告者的態度及與上級的要求如何。

 

c. 填表格:由教育部設計表格,再交給各單位不同的人員來填寫,這方法可依收回的問卷作科學的統計方式來獲評鑑的結論。

 

d. 個別面談:藉私人的談話來了解狀況,可拉近上下的距離,也可讓對方感到受重視。在面談間,不要光作檢討,應多表示鼓勵與關懷,這樣的評鑑才會獲得更好的果效。

 

以上各程的評鑑方法都各有其果效,教會應按不同的需要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評鑑,以獲得評鑑的果效。評鑑是持久性的工作,成人主日學需要不斷藉著評鑑來讓信徒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在上帝的旨意中得著完全的培育。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教學目標要具體

   合宜、理想的課程與教材,固然是達成教育目標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媒介(工具)。然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倘若教師心中沒有設立明確和具體的目標作為指針,他非但不知該如何取舍教材,同時他的教導也必會產生散漫和無法達成目標的傾向。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基本前題;教學過程之中,若缺少了明確的目標,猶如航行大海的船只缺少羅盤。然而,許多聖經教師的一個共同問題,正是不懂得確立具體的(即能產生回饋行動)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立,為要使學習者在態度、思想和行為,收到具體改進。也就是說,我們的教學要達到使學習者的生命改變。一個優良的教學目標應該包含三方面的特性︰


1.能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預期的盼望。


2.能提供達到學習效果的具體資料或建議,使學習者對自身努力及發展的方向有所遵循。


3.能帶出具體的實踐,而又是榮耀上帝並適用於家庭生活、教會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層面的。


    目標應當明確且實際,否則將令人無所適從。有些目標,譬如︰「帶領學生立志學像基督的品格」;「幫助學生完成廣傳福音的使命j;「幫助學生更愛耶穌和他的教會」等,便是一些經常被使用,但卻不具適切意義的例子。這類目標的本身並非不好,主要的問題是這樣的說法太廣、太大,並過於抽象和籠統,以致讓人在收到訊息之後,無從實踐。這樣的目標較適於作為長程性或永久性的目標,若拿它們作為每課的教學目標,就非常不合適了。


     課程的教學目標愈具體愈好,因它們可以提供學習者達到實踐所學(智識和靈命)的目的。當聖經教師在確立課程目標之時,亦當注意所採用的語詞。教師們很容易不經心地使用一些含混不清的語詞,作為教學和學習的期盼。教師常常盼望他的學生能夠「明白」、「了解」、「懂得」、「知道」、「認識」、「發展」、「培養」、或「欣賞」他所學習的功課。


     其實,以上所例舉的語詞,在實踐的意義上是十分抽象的,因為這些抽象的語詞無法評量任何認知的實質意義,也就是說,它們無法對學生的屬靈實踐有所評估。教師以為學生明白了,其實學生不一定明白;唯有當教師能從學生自己的言語或實際行為之中獲得訊息,才能證實學生對該課程有了具體的認知。


    主日學教師必須藉著帶有具體行動意義的語詞,去達成確實評量學習者認知程度的目的。換言之,教師可要求學生對該課程作出個人的認知回應,達實際確知學生的學習狀況。倘若學生於學習之後,即可對學習的內容作個人的表達,予以「重述」、「解釋」、「默寫」、「比較」、「區分」、「重組」、「批判」、「找出」、「歸納」、「分析」、「查考」、「說明」、「畫出」、「作摘要」、「下定義」、「表演出」、「舉例說明」等,教師必能評量出學生真實的認知。例如,當學生能對課程中某兩個以上的情況作出「比較」的時候,教師就確定學生真實地「明白」了課程,而教師也達成了他的教學目標。

 

 

2020年11月5日 星期四

故事人物的構造

 

「話說文學的可塑部分,就是將自已的性格、思想或感情具體地表現在一些動作或態度中,以觸動他人底心靈。總而言之,這是件最上乘也是最困難的工作;然而一旦完成了它,則無論是智者或學童,都將同樣地得到歡欣。」

史蒂芬遜〈R. L. Stevenson〉

 

亞里斯多德的偉大文學作品古典論集-詩論裡有個規則,就是:意外事件的安排在悲劇中最為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人物的描寫,因為它乃是悲劇的靈魂。可是,誠如常言,希伯來人的觀點剛好和希臘人的態度完全相反;希伯來人認為人物就是一切的中心。無可置疑的,即便在希伯來文學中,故事情節的安排亦常是費盡苦心、別具匠心的,故再也沒有任何故事可比得上約瑟、以斯帖或約伯書前幾章的故事那樣更富於戲劇性了。總之,希伯來文學最主要的對象和目標就是人物。

這種觀點的價值對於今天每個在主日學教授聖經故事的老師,確是無可衡量的;因為我們敘述那些故事並非只是為了消遣和有趣,也不只是為了教授一些希伯來歷史、福音故事、以及基督教會的起源;更重要的是要藉著它來建立學生的人格。因此若要使故事達到那樣的目的,就須強調故事裏的人物,以及影響那些人物的思想和事蹟。總之,我們要像利用聖經故事那樣地藉著故事去激勵和警告學生,並顯明上帝對人類的啟示,且在上帝所掌握人類的歷史中點燃他們信仰的火花,啟發他們了解人類國家所應負的使命,教導他們敬畏上帝才是智慧的開端,並裝備他們得以行各樣的善事。因此故事人物構造的技巧,對於聖經故事敘述者乃是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從聖經尋找資料的老師,常會發現大部分聖經中的人物都是現成而隨時可以利用的。因為這些人物,聖經都已分別描寫出他們的瑕疵、軟弱和罪惡的一面,以及他們的美德和各樣使他們得以堅強而為他人激賞的特色,因此每個老師在描繪這些人物時就有了所謂明暗的分別,何況這些人物都極富有人情味以致為全世界的人所感興趣。你看,聖經就像卡通似的一張又一張地描繪著大衛一個俠義忠實的罪犯,領導著一群忠貞不二、勇猛無懼的部下;接著卻又繪出了另一張大衛的畫片-在宦臣、妻妾的影響下腐化了,以致變得那樣的軟弱無力。以上再次證明了:一個最優秀者的敗壞將是最可怕的敗壞。

可是我們也沒有權利,為了滿足自己的偏好和主觀,而去歪曲、控制這些人物的事實。有個偉大的英國編輯,最近評論說:歷史小說的作家「不須歪曲歷史上真實人物的故事,或隨意變更年代的先後,任意修改歷史上的大轉機。」這句話對於教授聖經故事的老師,更是千真萬確。譬如:最近有本描寫施洗約翰的小說,說到約翰是個半瘋顛的宗教狂,其彌賽亞思想乃以「童女生育」和「受苦奴僕」為中心。事實上,約翰的偉大和完美遠甚於此;何況他若只是那樣的一個人,也絕不能為全地的人所聽信,因為「那時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並約但河一帶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裡,」即連那些不易受感動的撒都該人及法利賽人,也都前來受約翰的洗,承認他們的罪。總之,他是如此地令人難忘,以致在他死後,也常縈繞在希律王的夢中,以致當耶穌來到時,希律王竟顫動著雙手,兩唇蒼白地叫道:「那是被我斬頭的約翰。」總歸一句話,你應先為自己描繪出故事中大部分的人物,至少也當勾出他們的輪廓。

至於聖經故事中的配角,你就能較自由地描述他們,因為時常他們只有名字,有時甚至連名字也沒有,所以你可隨意地設你的想像漫遊於無窮。

當你選妥要說的故事並想好其中的人物後,你要怎樣使它們成為生動呢?你要如何使別人也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並如何以你想像底熾熱祭壇上燃燒的煤薪,來觸動他們的心靈呢?你須設法使聽眾能深入地思想故事中的人物,並引起他們的共鳴;否則你的故事就會失去趣味、吸引力和教訓的意義。至於衣飾就是個極現成的幫助,因為對於那些心靈遲鈍、想像呆滯的人,你總要給他們一些可以把握、而具體的事物才行。

不過,你並不需要對細節作太多的詳述,因為有很多時候,不這樣作反而較好。請聽馬太所說的故事:「約翰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喫的是蝗蟲野蜜。」他只用二十一個字,就描繪出一幅完美的圖畫。你不只要描述出一個人的外貌,也要描述,到他內在底精神,並赤裸裸地表達出他靈魂底姿態。而只要藉著衣服的描述,你就能表達出這樣多的事情。

其次,音調和措辭對於故事敘述者,也是另一種有效的方法,例如:彼得講話時是個怎樣的情形呢?他可能慣放大聲地說話,因為他必曾學得加何在怒吼的風暴中、吵雜的甲板上,使別人能聽到他的話語,而此後他必養成了這種大嗓子的習慣,就好像那些重聽的人對聽力正常的人大聲講話那樣。還有,他又是個性急的人,因此他必常常咆哮大吼、誇大其辭、言多其意。所以你若跟他交談,當他一旦聽懂你的話意時,他必等不急聽完你的話就插嘴脫口而出,不過他的話可能是含糊而簡短的。

試想當他跟個性和他完全相反的亞利馬太的約瑟交談時,會是個怎樣的情形呢?為了說明方便起見,讓我們假設這段對話是在耶穌復活後的某一天,在約瑟的園裡發生的。約瑟可能是個說話溫柔、文雅那類型的人,並且他他不輕易啟口,說話又很緩慢,是個典型的三思而後言的人。因此在與彼得對照之下,他的措僻就顯得有點優美了。

對於故事敘述者很幸運的是:東方人較西方人更富於感情,且不壓抑他們的感情;而且他們的語言也比較生動、活潑,他們的動作較我們所習慣的也更為強烈,而這一切對於人物的介紹都有著極大的幫助。

這是一些方法的提示目的在告訴你如何使人物能更具真實感,因為藉著它才能使你心中所構想的人物能更為生動。不過無論如此,請記住藝術家所謂經濟用字的原則;不要過分強調一些怪異的事情,而要知有所取捨;否則你所敘述的人物,反將成為一種諷刺。

 

故事氣氛的創造

 

「一切有心盡全力行善的人,已行了善事,縱然他們可能在要實行之前就死去了;可是他們每個有力、歡欣躍動的心靈,卻為世界留下一個希望的推力,改善人類的過去。」

史蒂芬遜〈R. L. Stevenson〉

 

氣氛對於故事的重要,就像大氣對於人類的生命一樣。只有把故事裏的人物,放在適當的氣氛中,才能使他們真正地活出來。而氣氛的創造,正是故事編者最困難的一件工作。聖經人物所生存的那種動人的氣氛,絕對迥異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即如:約瑟所認識的埃及和耶穌所成長的拿撒勒小城之氣氛就大相逕庭了。其實人類的本性代代並無甚大的改變,而所經常在變化與改進的只是人類感情與思想的表達。

話說你雖然已擁有了所謂故事氣氛的原始資料,可是你若不能使這些原始資料,經過自己思想和想像的磨坊的加工,就難以充分利用。而且你若只是把它們生硬地搬給讀者,也很難使讀者對它發生興趣。因此你須將它穿插在故事的敘述中,使它成為人性的一部分,這樣你的故事才能真正地吸引人。

故事編者要留意的另一點就是智慧氣氛的表現,任何人若想要熟悉聖經故事,並使那些故事在今天仍然顯得那樣的真實,就須了解那個時代的政治和社會思想。譬如:我們若未能先了解以賽亞和耶利米當時的亞述及巴比倫對猶太和耶路撒冷有多大的威脅,我們就不能領悟他們故事中的許多意義。我們須能體會到那些正坐在耶路撒冷會議室裡諸人的心情,他們眼睜睜地看著荒蕪的鄉村烽火遍起,預示著西拿基立的軍隊正天天的迫近了;我們還須設法擠進街道上人群當中,跟著他們聆聽那些拋棄田園逃難者的故事,以及以賽亞的預言:「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

人在變故之後易成為聰明,災難過後易得著信心;可是我們在敘述這故事時,須使它籠罩著一種似乎災難愈來愈大、愈來愈近、而永無止境的氣氛之下。

我們還須記得:大部分我們所敘述的故事,當時的社會活動絕不像今天那樣的複雜,政治理論也不似今天這樣的進步。

我們若偏要把今日複雜生活中的難題帶入那個時代實在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若這樣做的話,我們的故事就會顯得不真切了。總之,人性根本是不變的,不過人類的思想卻隨著時光的移轉而擴展;因此正確的智慧氣氛和外在氣氛及忠實的情感氣氛,對於故事敘述的生動與否都是同樣重要的。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家庭的基督化教育

 

A.  一切從關係開始

 

        家庭關係是一個很特別的關係,人除了可以選擇配偶之外,沒有人能選擇他的任何一位親戚。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同樣也是一個無可選擇與必須接納的關係。倘若家庭成員的關係得以美滿地被建立起來,我們相信,這個世界才可能有較多的和平與快樂,家庭關係是人際關係中最基本的關係,這個關係發展得成功與否,皆對其他的人際關係有著密切及深遠的影響。

 

家庭親密關係的原始基礎在於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良好的夫妻關係是子女模仿與認同的關鍵,因此,賢明的父母切勿忽略這方面的言教與身教的教導。不過,若要孩子聽你教,你一定先要與他們建立良好和親密的關係。

 

1. 彼此積極聆聽並保持良好的溝通

 

        設法找出一段時間,並全神貫注,有耐性地去傾訴雙方的問題,困難或焦慮等。聆聽與溝通是互相瞭解與彼此信任的重要關鍵。因此,溝通之時雙方當避免落入情緒 化的情況中,尤其為人父母者,千萬不可於溝通未盡之時便勃然大怒或遽下斷語,以免破壞整個溝通氣氛,甚至影響往後的溝通,給兒女說話與表達意見的機會是必要的。

 

2. 積極建立彼此之間相互的接納與尊重

 

    任何年齡的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人,需要被接納與被尊重;孩子需要從父母對他的肯定與欣賞中,建立對自己的積極信念與自尊,以致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習尊重和接納他人,接納與尊重能讓人獲得情緒上的安全感,人際之間有了安全感,自然能發展親密的情感關係。

 

3. 彼此在透過真正的饒恕中建立親密的關係

 

    使人感受到或造成最大的傷害,往往是來自那些生命中有密切關係的人,出自家人的傷害更是容易造或一生的傷害。家人之間的齟齬和情緒困擾的問題,都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情,每遇困難發生,雙方應坦誠溝通,彼此做到真正去饒恕或是請求饒恕的地步(歌羅西書三13),做這樣的謙卑彼此認錯與寬恕並不羞恥。

 

4. 建立「相愛並常以為虧欠」的信念

 

    存著「常以為虧欠」(羅馬書十三8)的心理是表達積極的愛的重要動機之一。有些為人父母的,雖然不一定會將兒女對他們的虧欠掛在嘴邊,有時心中難免也有為兒女付出太多或犧牲太多的抱怨;也有些做兒女的表現得對父母所給予的一切乃是理所當然,從未曾有虧欠父母的感覺也是叫人惋惜。所以,彼此不斷地體恤對方,並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來設想,每次的愛由「零」做起,心中就不會累積怨懟不平,覺得自己付出太多,對方付出太少。

 

5. 積極地使對方喜悅

 

    使對方快樂不僅是一種成全對方的行動,雙方在喜悅的經驗中必能享受溝通的樂趣與親密。

 

6. 讓基督在家中作主

 

    使彼此之間因著祂的愛,也能實踐「無條件的愛」。

 

    當家中每一個人都能在本乎聖經的教訓下各盡本分,並靠主所賜的智慧與力量無條件地切實相愛的時候,才是真正親密關係的根基與保證。

 

B. 基督化家庭的聖經基礎

 

1.     完成上帝交託管理的產業-養育兒女的責任。(申六6-7)

2.     闡述基督與教會的奧秘關係。(弗五22-23)

3.     經驗上帝的慈愛,並彰顯祂的榮耀。(弗三16-21;約壹四19)

4.     發揮「光鹽作用」,並完成大使命。(太五13-16;二十八18-20)

 

基督化家庭須由教會與家庭共同合力推動和建造。教會有責任遵照聖經的教導,將建立基督化家庭的概念、原則、意義和可行的方法等,教導每個信徒和家庭,這是基督託付教會的使命之一。

 

C.  如何實踐家庭的基督教教育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我今日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慇懃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命記六5-9)

 

所以猶太人的孩子自四歲起,父親就要開始教他「妥拉」(Torah)《就是上帝啟示給人的旨意》的知識和習慣,大部分在家中學習。現代的家庭雖擾攘、忙碌,但我們若能爭取機會,讓上帝介入我們的家庭中,幫助我們處理各樣的問題和困難,並作我們家庭的主人,我們的家庭必能確保喜樂,和諧和滿足。而家庭崇拜就是讓上帝介入的最好方法:

 

1.      家庭崇拜的目的

 

就是藉著全家人一起敬拜,彼此經驗與回應上帝的恩慈及大愛。因著家庭崇拜,將基督尊於家庭的首位與中心,是幫助家人建立對上帝的觀念,以及帶領家人與上帝發生親密關係的好時機。家庭崇拜並不需要很冗長的時間,可依各家庭的情況,擇定每天一段固定的,短短的時間來舉行,十分鐘,二十分鐘,半小時皆可,持之以恒地舉行,縱使偶有一兩位家人不得已缺席,仍然照舊舉行。

 

2.      家庭崇拜的內容

 

(a)    研讀聖經:可逐卷研讀或按需要選讀經文。

(b)    鼓勵背經:背記一些得激勵的金句,作為隨時的幫助。

(c)    禱告:同心為家人、親友和教會的事情禱告及感恩。

(d)    詩歌:唱一些受激勵的詩歌,同聲讚美上帝。

(e)    見證與分享:分享如何在生活中經歷上帝的恩典,將榮耀歸給上帝。

(f)    短講:分享對家人的信心和生活有激勵的信息。

(g)    問題解答:提出一些聖經疑難,彼此討論解答。

(h)    聖經故事:講聖經故事讓小孩更認識耶穌的作為和恩典。

(i)    聖樂欣賞:彼此分享一些詩歌或播放一些聖詩一同欣賞。

(j)    研讀屬靈人物:看一些屬靈人物的傳記,然後分享他們的經歷作為家人的激勵。

 

總之自由變化,開啟及滿足全家人的「屬靈胃口」。

 

3.     舉行家庭崇拜應注意事項

 

(a)    避免造成一段無意義且沉悶和形式化的時間。

(b)    避免冗長說教式的講論。

(c)    避免將這段時間變成用來管教孩子的一段時間。

(d)    避免成為用來閒聊的一段時間,而失去崇拜的意義。

(e)    避免枯燥與無變化的崇拜內容。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