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台灣基督長老會湖口教會
【日期】6/16/2013
【經文】馬太福音28:16-20
參照信望愛網站之希臘文、中文翻譯與和合本聖經整理如下:
16節 而十一個門徒們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穌向他們指定的山上。
17節 他們既看見了耶穌就俯伏下拜,然而(當時)還有人懷疑。
18節 且耶穌進前來,對他們宣告說:「所在天上和地下有的權柄,被(上帝)賜給我了。
19節 所以你們去使萬族作門徒,施洗他們,歸於父、子、聖靈的名,
20節 教訓他們遵守所有凡我吩咐你們的;看哪!所有的日子裡我就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引言】
這是《馬太福音》最後的經文,是主耶穌用來差遣門徒地祝禱詞,就如同今日我們禮拜結束時,主理者對會眾的祝禱,然後差遣眾信徒到世界去為主耶穌做見證,宣揚「上帝國」(或「天國」)的福音。而這樣的使命門徒一代傳一代,直到今日,為的是要實現耶穌基督所宣告的:『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今天,我們仍然受到這樣的差遣出去,帶領我們的親朋好友來認識耶穌基督,活在他們當中好見證我們是耶穌基督的門徒。當然因著這樣的使命,也有人被差遣到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地區去當宣教師,實現「萬民」作耶穌基督的門徒。
當然我們受洗加入教會,除了成為湖口教會的信徒之外,我們也要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也應該負擔這使命的一部分。
說到耶穌基督的門徒,有件是我們不能不知道,就是我們今天所讀的《馬太福音》是一本門徒訓練手冊。而當初為甚麼會有這本門徒訓練手冊的產生呢?因為在公元七十年到八十年的時候,在敘利亞-巴勒斯坦,猶太的拉比勢力很大。所謂「拉比」就如同我們教會中的牧師或傳道,他們也是飽讀經典的人,他們在猶太會堂解釋聖經,教導人如何遵行律法。他們也有他們的解經系統,他們的講道更是充滿智慧的話語,更可以說是生動活潑。也因為如此,當時具有猶太背景的基督徒難免受影響而離開教會,成為拉比的門徒,加入猶太會堂的聚會。
《馬太福音》的作者,面對拉比這樣強大的勢力,為使基督徒不受影響,收集耶穌基督的教訓,好讓讀者認識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並不輸給作猶太拉比的門徒。不僅如此,還鼓勵這些讀者,要把福音傳到外邦。也因為如此,《馬太福音》的寫作與摩西五經比對,通常分成五部份,把耶穌描寫成為「新摩西」。並且再三強調,耶穌的生平應驗了猶太人的聖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舊約,好說明耶穌就是他們所盼望之「彌賽亞」。
而我們今天所讀的《馬太福音》28章,是描述耶穌基督復活和復活以後的事蹟。1-10節,告訴我們「頭一批見證耶穌復活的人」。11-15節,則告訴我們祭司當局,要兵丁如何向人解釋墳墓為甚麼是空的,但是他們不願人知道耶穌復活的事實。雖然如此,耶穌基督確確實實復活,並且和門徒在一起。不僅如此,還將傳福音的大使命交代他們,而大使命的內容就是『去使萬族作門徒』。
今天讀的這段經文是從耶穌和門徒相約在加利利的一座山相見開始。雖然在們徒們當中,仍然有一些人心中懷疑。可是耶穌仍然向他們宣告:上帝已經將天上與地下所有權柄都賜給祂。祂因著這樣的地位,要門徒藉由「施洗」和「教導」使萬族萬民的人都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而耶穌也在這裡應許,門徒勇敢的去執行這個任務的時候,祂必要和門徒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可見,主不是放著我們不管,祂知道執行這使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阻力,祂是隨時與我們同在,做我們隨時的幫助和心裡的力量,讓我們可以完成祂所託付的。
這段經文中也有一些重要的關鍵字,值得我們去思考:
第一個字是「去」,這個字有旅行或前行的意思。我們傳福音一定要進入人群當中,雖是主耶穌的呼召,但是我們要積極主動,不是等著人來問。這有點像做直銷或賣保險的方式,要去拜訪人,將耶穌基督介紹給他們。剛開始害怕向人說,可以帶福音單張、中信月刊、耕心。總之,要人認識福音的好處,引起他們的需要,覺得需要自然會追求。
第二個字是「做門徒」,「做門徒」是有傳遞性的,由自己開始成為主的門徒,成為一個受教導、受訓練的人,就如來教會受「一領一課程」或「屬靈家長訓練」之裝備,接著再引導人成為主的門徒。
第三個字是「教導」,就是說我們不是一直來上課、受造就,更要將我們在教會所學到的運用出去,與人分享自己的得救見證,或是「福音五要」。剛開始可能講得不好,不要灰心,所謂「一回生,二回熟」,多講幾次就越講越流利,自然就有好的成果。
第四個字是「遵守」,也就是你先做到上面三個動作:「去」、「做門徒」、「教導」,然後鼓勵你所帶領信主的人,也繼續做這三個動作:「去」、「做門徒」、「教導」,這樣就會「門徒」生「門徒」,生生不息,福音的火就不斷的傳遞下去,直到世界的末了。
我們如此做,就不僅是信徒了,我們更是耶穌基督的門徒了。其實成為門徒不是件困難的事,只要不斷的持續做下去,在聖靈的引導下,一定有超乎我們想像的結果,不管是使用「個人佈道」或「關懷小組」的方式。但是,這些方式所得到的弟兄姐妹,一定要將他們帶領到加入教會,受洗歸入「父、子、聖靈」的名下,成為教會的肢體,與基督有所聯結。而如何才能完成一個人的「門徒形成」帶領呢?要他可以繼續帶領人成為門徒,才算是完成對他的帶領。
說到此,就想到日據時代在台灣中部宣教的梅監務牧師,他是來自蘇格蘭的宣教師,他和藍大衛醫生一同努力建立中部的教會。他是一個街頭佈道家,他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去佈道,走遍了中部九百個村落,建立了二十多間教會。他的佈道方式很特別,在許多人聚集的地方吹號、敲鑼、打鼓,呼喊:「上帝的孩子不見了!」許多人好奇就去聽他傳講福音。
雖然他是這麼熱情的人,他也是位很理性的人,完成台灣宣教後,回到蘇格蘭還獲得母校頒授神學博士學位。他寫了許多從宣教中來的神學反省的書籍,這些書對當時的漢人的想法有些著墨,也有些批評,但是他最念念不忘的是,有沒有把真正的基督教傳到台灣。他曾經因為身體健康的問題進出台灣四次,也在台灣遭遇喪妻的困境。他為何從一個當時文明程度高的英國,受差派到一個方興未艾的日本殖民地——台灣傳福音,費盡千辛萬苦,是因為基督的大使命的呼召。
今天,我們走出教會,就和梅監務牧師一樣,也是進入「宣教」地區。想想我們的湖口地區有多少人?成為基督徒又有多少人?主的心意是要「使萬民成為作門徒」,想到此不禁覺得心情沉重,但是不要忘記主耶穌的應許:『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8)
梅監霧牧師要突破文化和語言的問題,才可以把福音傳揚。今天,我們沒有這樣的問題,而且在這傳統文化漸漸式微的時代,新的文化又尚未成形,人心惶惶不安的時代,正是福音進入改變的契機,讓我們好好把握土壤較鬆的時候,快快把福因傳出去。
不要忘記主與我們同在和賜下聖靈的應許,勇敢「去」、「做門徒」、「教導」,並「遵守」,相信我們持續不斷的去行,一定可以滿足上帝的心意,我們的喜樂也會滿足,將來進入上帝榮耀國度時,祂會對我們說:「你是既忠心又良善的僕人,一同來享受永遠的福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