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 星期日

饒恕的修復四步驟之經文說明

 

 

1️. 承認傷害(Naming the Wrong

故事例子:大衛與拿單先知(撒下 12:1–13
大衛奪了拔示巴,又害死烏利亞。拿單勇敢指出大衛的罪,大衛才真正「承認」自己得罪了耶和華。
👉 修復的第一步是「把傷害說出來」,讓不義被揭露,而不是隱藏。


2️. 悔改認罪(Repentance & Confession

故事例子:浪子回頭(路 15:11–24
小兒子在遠方揮霍後陷入絕境,他「醒悟過來」,決定回家承認:「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 社會修復需要加害者願意承擔責任,從心底轉向。


3️. 饒恕(Forgiveness

故事例子:約瑟饒恕兄弟(創 45:1–15
兄弟曾經賣約瑟為奴,但多年後約瑟在埃及與他們重逢時說:「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他選擇釋放仇恨,饒恕兄弟。
👉 饒恕不是否認痛苦,而是選擇不讓仇恨繼續掌控關係。


4️. 關係重建(Reconciliation & Restoration

故事例子:保羅勸腓利門接納阿尼西母(腓利門書)
逃跑的奴隸阿尼西母在保羅手中信主,保羅寫信勸腓利門「不再看他是奴僕,乃是親愛的弟兄」。
👉 饒恕的最終目標是更新關係,讓新的群體秩序誕生。


這樣的框架顯示:饒恕不是單純的「忘掉傷害」,而是一個社會性的過程。它包含了真相、責任、恩典、群體重建,正如舊約與新約許多故事中所呈現的,饒恕能使社群重新走向和好與盼望。

 

饒恕的社會修復四步驟框架

 

 

1. 真相與承認 (Truth & Acknowledgment)

  • 核心:沒有真相,就沒有真正的饒恕。
  • 聖經基礎:先知常呼召以色列「承認罪孽」(耶3:13),耶穌也呼召悔改(可1:15)。
  • 實踐:個人或群體需要說出所受的傷害,行惡者需要承認錯誤。這是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第一步。

2. 悔改與責任 (Repentance & Responsibility)

  • 核心:饒恕不是逃避責任,而是建立在悔改上的。
  • 聖經基礎:浪子回頭的比喻(路15:18–21),強調真實悔改帶來和好。
  • 實踐:行惡者需要承擔後果,可能包括賠償、道歉、公開悔改。

3. 饒恕與放下 (Forgiveness & Release)

  • 核心:饒恕不是否認傷害,而是選擇不再以報復回應。
  • 聖經基礎:耶穌教導彼得「七十個七次」饒恕(太18:22);十字架上的禱告「父啊,赦免他們」(路23:34)。
  • 實踐:受害者在承認痛苦之後,透過信仰與恩典,放下報復的權利,把審判交給上帝。

4. 和解與重建 (Reconciliation & Renewal)

  • 核心:最終目標不是單純「放下」,而是重建健康的社群關係。
  • 聖經基礎:保羅強調基督「使我們與上帝和好,也賜給我們和好的職分」(林後5:18)。
  • 實踐:建立新的群體文化,以公義、信任與愛作基礎,避免重蹈舊傷。這可能意味著新的社會結構或制度改革。

簡化版口訣
👉 真相悔改饒恕和解
這四步不是線性的「一次完成」,而是需要持續循環的操練。

 

饒恕如何運用到社會之關係修復

 

 

饒恕在聖經與神學思考中,不僅是個人層面的德行,也深深關聯於社會關係的修復。根據多位學者的討論,可以整理出以下幾個重點:

1.      饒恕作為關係重建的契機
饒恕並不是否認錯誤,而是打破仇恨的循環。John Dominic Crossan 指出,耶穌在羅馬壓迫的政治處境中,透過非暴力與饒恕,提出了一種顛覆性的社會修復模式,使共同體有可能在敵意與傷害後重建 。

2.      饒恕與公義的張力
饒恕不是廉價的遺忘,而需要與公義連結。若沒有承認錯誤與悔改,饒恕可能淪為壓迫的延續。但若能在真相揭露的基礎上施行饒恕,它就能成為和解的關鍵。這點與現代「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實踐相呼應(如南非曼德拉時期)。

3.      社群性的饒恕
聖經中「七十個七次」的饒恕(太18:22)並非僅指個人情感,而是塑造群體文化:讓社會免於報復的惡性循環,轉而形成一個以恩典為核心的共同體。Witherington 在其《聖經神學》中指出,舊約盟約與新約恩典在此交會,為群體提供一個修復性的倫理基礎。

4.      饒恕作為政治行動
John Howard Yoder
在《耶穌的政治》中提醒,耶穌的饒恕不是「私人化」的宗教安慰,而是一種公共的、挑戰暴力秩序的行動。非暴力抵抗與饒恕結合,為社會提供一條走向正義與和平的新路。

👉 總結來說:
饒恕若應用在社會關係的修復上,它並非逃避責任,而是承認錯誤、追求真相之後,透過放下報復來開啟新的關係。它既是一種屬靈操練,也是政治與社會實踐,能使社群走向和解、正義與更新。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