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架構
羅傑斯心理學三要素 |
聖經對應 |
教牧輔導應用 |
無條件接納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
上帝無條件的愛(羅 5:8;路 15 浪子比喻) |
牧者營造安全感,接納信徒的軟弱與掙扎,避免定罪 |
同理心 (Empathy) |
道成肉身的基督,體恤我們的大祭司(約 1:14;來 4:15) |
牧者進入對方的處境,聆聽並回應他內心的感受 |
真誠 / 一致性 (Congruence) |
基督是真理(約 14:6),使我們活出信仰與生活的一致 |
牧者不偽裝,展現真實自我,並以聖經真理引導對方 |
二、輔導流程(整合五步驟)
- 同在(Presence)
- 羅傑斯:建立安全氛圍。
- 聖經:牧者如大衛詩篇所言「與人同哀哭、同喜樂」(羅 12:15)。
- 操作:靜默陪伴,禱告交託。
- 接納(Acceptance)
- 羅傑斯:無條件積極關懷。
- 聖經:上帝愛世人,在人還作罪人時就愛我們(羅 5:8)。
- 操作:避免立即教訓,先接納與聆聽。
- 同理(Empathy)
- 羅傑斯:設身處地理解感受。
- 聖經:基督道成肉身「與我們一樣受過試探」(來 4:15)。
- 操作:用反映與澄清 → 「聽起來你覺得…」
- 反映與真誠(Reflection & Congruence)
- 羅傑斯:輔導者保持真實一致。
- 聖經:基督是真理,呼召人活在光中(約 3:21)。
- 操作:幫助信徒釐清情感,並以經文帶入真理。
- 靈性引導(Spiritual Guidance)
- 羅傑斯:目標是自我實現。
- 聖經:目標是「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林後 5:17)。
- 操作:引導向上帝 → 禱告、經文默想、群體支持。
三、模型示意圖
【同在】→【接納】→【同理】→【反映真誠】→【靈性引導】
安全空間 恩典愛 道成肉身 真理誠實 在基督裡更新
四、實際應用案例
例:信徒陷入罪疚感
- 同在:安靜聆聽,不急著用經文壓他。
- 接納:「謝謝你敢分享,這需要勇氣。」
- 同理:「你覺得自己不配被上帝愛,很孤單?」
- 反映真誠:「聽起來你不只是後悔,更害怕上帝不原諒你。」
- 靈性引導:「聖經說:‘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必要赦免’(約壹 1:9)。我們可以一起禱告,把重擔交託上帝。」
✅ 總結:
羅傑斯心理學提供 輔導態度(接納、同理、真誠),聖經牧養提供 終極方向(愛、道成肉身、真理、救贖)。
結合起來,牧者既能做「專業的聆聽者」,也能成為「屬靈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