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負面情緒的正面作用


作者 徐敏雄

前些時候我在研究所「成人教學」這門課堂上,讓同學談談自己在學習這門課的過程中是否有遭遇到什麼困境?自己又是如何面對這些困境?

   
面對這樣的議題,有同學提到自己在學習上的瓶頸,也有人分享說上我的課頗讓他們心中有壓力,因為我規定的閱讀資料比較多、密度比較濃,課程進行過程中還會不預警地「邀請」某位同學分享一下某一段落的大意或心得。

   
比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同學說:以前上社會學相關課程的時候,因為缺乏社會學的基礎,所以心裡總是很緊張、壓力很大;可是知道老師上課的方式之後,就覺得應該怎樣讓自己加強以前不足的基礎,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與恐懼共存」!

   
「如何與恐懼共存」!聽到這句話,我心頭為之一亮:一方面,它讓我更真實地了解、體會到同學們對我課堂指定閱讀教材所產生的壓力有多大;另一方面,它更讓我延伸出其他「與情緒共存」的深切體驗!

   
因 為我在課堂上經常會提到「包容」必須發生在價值或生活有差異的人群之中,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差異存在,甚或是完全沒有摩擦,也就無須「包容」了。但是這次 聽到這位同學提到「與情緒共存」的想法,才讓我更進一步體會到:「包容」不單只是要讓與自己價值信念有差異的人享有訴說「差異觀點」的權利,同樣重要(甚 至更重要)的是,要能讓這種差異所引發的不舒服情緒與自己共存。也因為這樣,我發現要磨練自己或培養學生「包容差異」的德行,就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解差 異」的認知層次,還得懂得「情緒管理」的藝術。

   
但 我這兒提到的「情緒管理」並不是一位地「排解」或是「平衡」情緒,而是要讓情緒發揮它「存在的價值」。因為,「包容」德行的培養過程中,「同理心」是絕對 不能或缺的要素。一個人如果能夠將心比心,在想要謾罵、傷害與自己不同價值立場的人之前,先想想自己這些舉動可能會引起對方哪些傷害或不適;而自己如果是 對方,是否願意或能夠坦然承擔這樣的負面情緒,進而收拾起原本可能的攻擊企圖時,那麼他們才比較能夠體會到「包容」的意義與重要性,也才比較可能打從心裡 去實踐「包容」。

   
換言之,我們通常是在被他人「傷害過」的情況下,才比較能夠懂得「不該去傷害別人」的原因。同樣的道理,當我們發現某些人因為缺乏包容之心,以致對我們造成傷害或產生負面情緒時,我們才可能因為不願當這樣的人,而開始懂得並實踐「包容」。

   
寫 到這兒,我似乎又想清楚了一些人生的道理:當我們遍體鱗傷地想要詢問(甚至質問)上帝諸如「為什麼允許某些小人得志而不必遭受懲罰?」,「為何讓某些壞人 可以濫用某些惡質的手段來傷害我們?」的時候,不曉得上帝是否會這麼回答:「我就是要讓你有學習『不要變成這樣的人!』」。


*************

    人常常被負面情緒干擾,如何將其轉化為正面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會讓我們受到的苦楚,轉變成為祝福。

    正如作者最後所述︰『當我們遍體鱗傷地想要詢問(甚至質問)上帝諸如「為什麼允許某些小人得志而不必遭受懲罰?」,「為何讓某些壞人可以濫用某些惡質的手段來傷害我們?」的時候,不曉得上帝是否會這麼回答:「我就是要讓你有學習『不要變成這樣的人!』」。』

    我們也盼望上帝給我們這樣的智慧,去面對各樣讓人不平衡的事。

苦毒的論斷


所謂“苦毒的論斷”是一種從內心對他人行為,或態度的批判,其可怕之處是讓我們一直處於自義,破壞我們與上帝和人應有之正常關係,讓我們成為自私和乖僻的人。

當然就聖經的教導“苦毒”是一種罪,事實上這也是心理上之病態,當事人受其苦害,卻無法靠己力得到解決,所以不是單純說要悔改就可以得釋放,有時越是禁止自己反而更嚴重。

而 “苦毒”常常與“自卑”和“叛逆”糾纏在一起,通常因受人“苛責”、“藐視”所產生,輔導者必須幫助其尋找傷害的來源,並且將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罪人所傷 害時仍求天父赦免他們之事蹟曉諭他,使他明白上帝已聽耶穌基督的禱告,已赦免其罪過。同樣讓其體認上帝接納與重視,使其在上帝的愛中,和上帝相遇,靈魂得 著完全的醫治,自然會從“苦毒”中得釋放,不須要勉強。

    這過程中聖靈佔很重要之角色,祂樂意與基督徒同在,將上帝的愛澆灌下來,使當事人感受上帝同在之平安。所以,輔導者要在禱告中一再宣告天父作為,也帶領當事人為施加傷害者禱告和祝福,表明願意原諒之決心。聖靈會提升當事人進入上帝的恩典中。

    當然,輔導者也要有信心與耐心,不見得馬上有果效,長時間的代禱與關懷也是不可缺的,正如牧羊人要等候羔羊變成強壯的羊。

郭鴻標博士分析死亡神學觀點 反思臨終牧養關懷

 
傳道書說:「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死是什麽?死往何處?臨終牧養與關懷可算是教牧牧養的一大難關。12日舉行的全港醫院牧關日上,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副教授郭鴻標分析了基督宗教的不同的死亡神學觀念,並反思如何應用在牧養關懷上。
東正教觀點
郭 博士分析多位東正教、羅馬天主教、更正教的代表人物的死亡神學觀點。東正教神學認為上帝創造的人原可以有永恆,但亞當夏娃吃善惡樹上果子的一刻,與「真正的生命」隔離,來到了「屬靈的死亡」,引致「身體的死亡」;解決方法是活在基督裡,經歷與主聯合所帶來的生命轉變。
郭 博士認為,東正教觀點偏向從正面的角度看死亡,著重的是耶穌基督戰勝罪惡及死亡,但忽視了死亡的陰暗面及人的罪性。
羅馬天主教觀點
天主教死亡神學的代表卡爾.拉芮(Karl Rahner)認為,死亡一方面是身體與靈魂的分離,另一方面是形成人格的完滿;死亡由罪而來,人受洗歸入基督的死,是進入耶穌基督整個人生與基督同死;而人格的完滿要在教會群體中體現,而且透過洗禮、聖 、傅油達至。
郭 博士指出拉芮就人能主動地開拓人生的觀點,與中國儒家思想以為人能透過自我提升可以達至完全相似,若果人可以靠自我超越完成自身人格,那麼耶穌基督的救恩有什麽作用呢?他認為該觀點需要補充「因信稱義」,加強耶穌基督的救恩的神學意義。
更正教觀點
更正教代表艾伯哈特.雲格爾(Eberhard Jungel)的死亡觀認為,死是人的終結,人死後歸回塵土,死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分別;上帝是生命之主,掌管死亡;復活的主乃被釘的主,在主內有永恆的來源及永恆的未來。
與拉芮的觀點不同,雲格爾認為信主的人是被主尋獲,人不能自己成就自己的人格;亦強調死亡使人與人、人與上帝的關係破裂,而死亡來自罪。雲格爾是從「因信稱義」的角度出發,指出人有罪及死亡乃詛咒,依靠復活主的人能朝向永恆。
牧養神學家雷.安德森(Ray S.Anderson)的觀點
郭 博士又分享了牧養神學家、富勒神學院退休教授安德森的死亡神學。安德森認為人犯罪導致屬靈的死亡,而非自然上的死亡。死亡是生命的一部份,人長壽而死就是完滿的生命,人死乃自然的;始祖犯罪帶來的是與上帝溝通和團契上的屬靈死亡,不過人與上帝疏離就已經活在死亡中。
郭 博士認為安德森強調耶穌基督的代贖的人性,上帝道成肉身,促使人與上帝復和,這樣的死亡神學具高度牧養意義,對於臨死的病人,可以默想耶穌基督的代罪受死一生,認識到神是在軟弱中依然同在的神。
現代福音派學者平諾克(Clark Pinnock)的神學觀
郭 博士又列出現代福音派學者平諾克觀點,他認為地獄不是永恆懲罰的存在,因為慈愛的上帝不能容忍人永恆的受苦。他還以彼得後書經文「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 音傳給他們,要叫他們的肉體按人受審判,他們的靈性卻靠上帝活著。」提出人死後還有機會信主的觀點,與天主教認為人死後在煉獄中尚有機會上天堂的觀點相 似。
死亡觀應用在牧養上
郭 博士認為東正教、天主教、更正教的死亡神學各有不同重點,但都重視從耶穌基督復活的角度看死亡及死後的生命。眾多死亡神學應用在牧養當中,可以有不同的重點,幫助病人坦然面對死亡,讓臨終病人感受到被上帝赦免、接納、被上帝的愛擁抱。
比 如,東正教強調耶穌基督復活戰勝死亡,參考此觀點可以讓病人及家屬對基督信仰有信心,相信死亡並非生命的盡頭,而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天主教強調死亡就如 歸回塵土一樣,死亡可以是人格的完成,使朝向超越,給與死亡正面的意義;更正教死亡神學強調「因信稱義」角度,化解人的罪疚感,使人坦然面對死亡。
他還指出,狹義的福音角度注重宣教與救贖論,認為對待死亡最重要的是傳福音,讓人靈魂得救;廣意的福音角度注重牧養與創造論,認為對待死亡,最重要的是讓臨終者經驗天父的慈愛與無憾。這兩者並不矛盾,但如何融合,則是神學與牧養的一大挑戰。
比 如,面對非基督徒的離世,牧關人員可以提醒人及早信主;面對未信主親人離世,可以多考慮神學立論提供適切的牧養需要。面對親人離世,人均盼望死者能夠安息 主懷,而面對未信主的親人離世,作為基督徒的亦很自然期望能夠用基督教儀式進行,用以希望其他親人能夠感受基督信仰的平安,這樣當牧關人員為未信者用基督 教儀式舉行安息禮拜的時候,就要注意不應對死者屬靈命運隨便作判斷,免致對死者家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郭 博士還表示,展望華人基督教死亡神學發展,需要繼續探討未信者命運,人死後去何處等問題。

引自:  http://www.gospelherald.com/news/min-13211-0 /事工-社群- 郭鴻標 博士分析死亡神學觀點反思臨終牧養關懷-基督日報 

聖經中醫治的範圍


 
         
        
1.從一個疾病被治療 
路加福音5:17,6:19,14:4,22:51
約翰福音4:47,使徒行傳9:34
2.從一個極深的痛苦  
馬可福音5:29 ,路加福音6:18
3.從許多不同的傷害中得釋放
路加福音4:18
4.從罪和它的影響、結果中出來
馬太福音13:15,約翰福音12:40
使徒行傳28:27,以賽亞書6:10
5.從過去的罪惡中得醫治 
雅各書5:16
6.從上帝最後的審判中得醫治 
約伯記5:18   創世記20:17
7.從罪的象徵表現中得醫治,如悲
 ,痛苦,道德與精神的不健全                            
希伯來書12:12~13 ,彼得前書2:24, 以賽亞書53:5
 

悲傷輔導的原則與方法

1.協助喪親者體認失落

    任何人若失去親人,即使預知死期,仍會有種不真實的感覺,好像它不會真正發生。因此,幫助喪親者體認失落實際上已經發生,他們必須接受這個事實,才 能處理失落所引起的情緒衝突。如何協助個人體認失落?首先是鼓勵喪親者談論失落。失落在那裡發生?如何發生?是誰告知的?如何告知?在那裡聽到消息?當時 自己在做什麼?聽到時自己的反應是什麼?葬禮怎樣舉行的?大家怎麼談論這件事?所有這類問題都有助於討論有關死亡的種種情境,許多人都需要在心裡一再的仔 細檢閱有關死亡的事件,才能真正接受死亡已發生的事實。

    其 次是詢問喪親者是否曾去過墓地,並討論其對拜訪墓地的經驗與感受。若喪親者並未前往或不敢前往,應鼓勵喪親者拜訪墓地或存有遺物的處所,這樣可讓生者體認 失落的事實。當然工作者的態度要小心敏銳,尋找適當的時機提出建議,如此才能順利完成。在失落的經驗中,有不少家庭成員都會盡力避免談論死亡或有關逝者的 一切事情;其實,讓喪親者談論死亡,可藉此來助於其領悟死亡的事實,處理失落和因失落所產生的衝突。

    教會牧者或輔導者要從生理、認知、情感和靈性上幫助喪親者體認死亡的事實。喪親者會有許多的回憶不斷的在腦中「重演」,會記起與親人尤其是配偶一起生活、一起養育子女等 情景;會去觸摸親人的遺物、回憶葬禮的情景等。他認為「重演」是醫治哀慟重要的一部份,它可能會悲傷、會痛;而且透過每次的「重演」,都會使自己受苦,但 漸漸的痛楚會減少一點,有一天喪親者將發現失落的悲痛已減輕了,且是可以忍受的。但喪親者在「重演」時,通常其生理反應會有身體不適,呼吸緊促、四肢無 力..等感覺,許多人因無法了解而逃避,不敢面對失落的傷痛。但若能幫助喪親者面質哀慟的痛楚,才是克服未來害怕的唯一方法。在心理上可能很難接受所愛的 人去世的事實,但死亡確實已經發生,且逝者永不再回來。因此應幫助喪親者從理性上告訴自己,凡是人都必有一死,逝者是人,所以一定會死。

    一 味的逃避和壓抑理性的思考,只會延長或阻礙悲傷任務的完成。反而勇敢的面對喪親的傷痛,試著面對痛苦的思想和回憶,開放它們,真實的去處理它們,將是驅散 恐怖的開始。另外,也可從靈性生活方面來幫助喪親者,承認及相信人的有限性,人生如戲,就像是來世間旅遊一般。而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許多情境是人無能力控 制和掌握的,死亡就是最明顯的例證。而在人無能力掌控的狀況下,有神的力量,我們所信奉的上帝就是最終依靠的目標。在哀慟的過程中,可藉宗教信仰的寄託, 幫助生者面對死亡。

2.幫助喪親者表達情感

    在悲傷的經驗中,大部份的感受是令人不安的;因此這些感受往往無法被人認知,或無法了解這些感受的強烈程度,但為了有效解決問題,就要去體會這些感受,處理這些感受。在悲傷過程中,一般較難處理的感受如:憤怒;愧疚;焦慮與無助和悲哀。

    在 悲傷的情感方面,最重要的是容許自己發洩情緒,如果可能的話,應向朋友或支持團體表達悲傷的情緒。悲傷情緒所引起的生理症狀,如心悸、出冷汗、易受驚嚇、 頭痛、頭昏眼花、睡眠中斷、食慾改變、體重減輕甚或生病。在必要時須找專家或醫師治療。建議維持每日飲食,少量多餐;保持每天少許的運動、散步是有幫助 的。詩篇221 大 衛的詩中,向上帝痛苦的禱告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為什麼遠離我」,可見像大衛那麼有信仰的人,都還有悲痛的哀嚎,更何況是平信徒的我 們;因此請記住,在面對所愛的人過世時,抱怨或感覺被上帝拋棄,這是正常的。學習約伯在苦難中仍順服上帝,將自己完全仰望交託給上帝,相信所發生的一切都有上帝美好的旨意。

3.幫助喪親者在失去逝者的情況中活下去

    幫 助當事者適應失落,獨立做決定,並加強沒有逝者一起生活的能力。可運用問題解決的模式,了解喪親者所面臨的問題是什麼,及如何解決。如對配偶去世的喪親 者,可以協助其學習扮演失去配偶後必須承擔的角色及幫助其調適和學習扮演新角色的能力;應注意,不可太快鼓勵或應防止喪親者做任何有關生活變遷的重大決 定,以避免助長其無助感。如變賣財產、改行、換工作、搬家或領養小孩。因為喪親者在失落的悲傷時刻,很難有好的判斷力,且容易產生不良適應反應,甚或切斷 原有的支持系統。

    在靈性上的協助,牧師或教會團契,也都是很好的協助資源,來幫助喪親者處理喪葬事宜。但記得應對喪親的家庭,給予較多的關顧,尤其在葬禮後的關顧更為需要。

4.將情感從逝者身上轉移

    藉著促進情感的轉移,可以協助喪親者為逝者尋找一個新的處所,也容許生者發展新的關係。這些新關係,如將情感投入工作或訂定新的生活目標,或新的人際關係。個人的活動計劃,如:編織、閱讀、手藝等都可讓喪親者轉移生活重心,回復和縮短哀慟期。

5.允許時間去悲傷

    悲 傷的歷程是需要時間的,它是一種漸進的過程,因此不要急著想克服失落回歸正常。在悲傷輔導中,應對喪家闡明度過悲傷期,是會有某些時刻是特別困難的;尤其 是在舉行葬禮三個月之後,因為在喪葬期間會獲得許多親友的拜訪與支持,但漸漸的訪者少了,電話和安慰的問候也少了。另一個艱難的時刻是第一次週年祭日,對 生者而言,此時會湧上各種念頭、情感,社工者須要額外的給予支持。過年過節或家人相聚的日子,也常是喪親者特別容易懷念、悲傷的艱難時刻,社工者應能視個 別案主的需要,給予支持。

6.提供持續的支持

    悲 傷既然是一種過程,那麼給哀慟者提供持續性的支持,就是悲傷輔導的重要原則。社工員或牧長應能在失落發生後一年內的每個關鍵時刻,給予生者提供持續性的幫 助;最好的幫助方式之一是帶領喪親者參與適合他們的團體,尤其是教會團契,可藉著團體成員間的互動或關懷,給予有效而持續的支持。

7.界定病態行為並轉介

    從事悲傷輔導工作的人,應有能力辨識何種行為屬於正常,何種行為是病態。對於病態行為,社工員應清楚自己能力的限制,能否給予悲傷治療或心理治療,否則應做適切的轉介。因此,社工員對於資源的掌握和了解實屬必要。

8.協助喪親者在情感上的重建工作

    情感上的重建須要在自己的生活上有一個新的平衡,包括重新引導哀慟的情緒朝向重建之途;另外也要重建自尊、面質和對愛和害怕這二種情感的信念。為了達成情感上的重建,友誼的發展也是各種不同親密關係的一種,因此在哀慟的回復過程中,來幫助喪親者克服孤單、重建或發展情感:

   (1)收集所認識的人之名單,包括朋友、相識的熟人和親戚等,試著包括他們的興趣。
   
           (2)每天至少接觸一位朋友,和其討論自己的事及他們興趣的議題。
   
           (3)確認自己的興趣,將其融入和友人的活動中;假若整天孤獨的呆在家中,就無法認識朋友。

   (4)找尋替代品,以填補在減少伴侶之後,生活上喪失的東西。

   (5)試著平衡時間,來適應或安排空擋,來做拜訪或打電話給那些讓自己覺得舒服的朋友。

   (6)從熟人中分別出可以建立真正友誼的朋友,即使只有二、三位,也是很好的。

   (7)體認孤單也是自己生活的一部份,而且使自我能有安靜獨自思考自己處境的機會。

   (8)養寵物,因為當人類的愛沒有時,它能給予無條件的愛。

   (9)學習和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避免那些會讓自己孤獨的人和情境,以及尋找會使自己有好感受的活動。

   (10)關照自己的身體,讓自己有充份的休息、睡眠、運動和健康的飲食。

9.靈性上的重建

    一 個喪親者最大的精神慰藉,莫過於是從信仰上獲得,當他能感受到「我並不孤單,因為我知道上帝愛我;或我是上帝更偉大作為的一部份」時,他或她會經驗一種歸 屬感,一種充滿人類基本的依附需求,而且也不覺得那麼孤單。所以,努力的使自己在靈性的表達和經驗有更開放的尺度和空間,將會開擴新的潛能資源以滿足自己 的靈性需求。靈性上的重建,是一個滿有上帝祝福的新生活機會,正等待著你之意。當一個人正處於哀慟苦難中,要去發現靈性的安慰這是不容易的;對不同性格類 型,靈性的成長也有不同的步調,但若能分享自己的靈性,並參與在靈性的成長活動中,相信是能獲得心靈的醫治。

悲傷輔導的重要任務和目標

    悲 傷的疼痛就像愛的喜樂,是生命的一部份;它也許就是愛所要付出的代價。一個人在承受失落之後,為了重建平衡並完成悲傷過程,必須要完成某些特定的悲傷任 務。而這些任務的完成,都需要付出心血努力;否則會像人類的成長、發展一樣,若在某一特定層次沒有完成其任務,會影響其追求更高層次的任務之完成。而悲傷 輔導的目標,也就是在幫助喪親者能體認這些喪親的哀慟與過程。 

1.悲 傷輔導的首項任務及目標,就是在協助喪親者接受失落的事實,承認死亡事實上已經發生了,只有去面對事實,承認親人已不再回來。輔導者應協助喪親者接受失落 的事實;實際上接受這項事實是需要時間的,而它不僅是一種知性的接受,也是一種情感的接受。讓喪親者知道在知性上我們很容易相信所愛的人已過世,但在情感 上卻要很久才能完全接受這個事實。尤其是那些猝死的個案或沒有親眼看見死者屍體的情況下,特別不容易接受事實;因此可能需要一些外在形式來幫助喪親者確認 死亡事實:如把葬禮過程的錄影帶或照片讓他們看,或帶去墓地甚或舉行追思禮拜等儀式。

2.喪 親者必須經驗和接受悲傷是痛苦的;輔導者就是在協助喪親者處理已表達的或潛在情緒,並幫助喪親者去經驗這些感受。失落所經驗的是生理、情緒、和行為上的痛 苦;這是必須承認和經歷的過程;如果沒有經過這種悲慟的痛苦,且仍容許喪親者逃避或壓抑,反而會延長痛苦;因為失去自己曾經深深依附的對象,而沒有痛苦, 這是不可能的。

3.喪 親者需要重新適應一個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輔導者要協助喪親者克服失落後,再適應過程中的障礙;並幫助其尋找生活中的其他功能和目標,以取代逝者的地位。 輔導工作主要是在協助喪親者適應和學習新的生活技巧,擔負以前由逝者擔任的角色和任務;當然也要讓生者了解死亡本身會迫使他們去面對及調整自我概念的挑 戰。經過親人的死亡,可能使個人的基本生存價值和哲學信念受到影響。致於影響之程度,則視家庭、同儕、教育、宗教和生活經驗的不同而有別。另外,輔導者要 協助喪親者能面對現實,下決心做到以前所不習慣的角色,並發展以前所不具備的技巧,讓自己邁向一個經過再評估的世界,重新出發,展開另一段有意義的人生旅 程。

4.喪 親者需要將情緒的活力重新投注在其他關係上;輔導工作主要是在鼓勵喪親者向逝者告別,以健康的方式,並坦然地重新將情感投注在新新關係中。將情感活力從逝 者身上放開,轉而投注在另一個關係上;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悲親者永遠無法完全忘懷一位曾與自己有過重要關係的人,也無法完全在心中撒回所曾投注的一 切。而輔導員的任務不是促使生者放棄與逝者的關係,而是協助喪親者對逝者的重新定位,讓喪親者了解失落之後可以持續擁有與去世親人相關的想念和回憶,但同 時要去找一種讓自己可以過下去的方式:如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讓喪親者快樂或關注的生活事物上,重新建立與他人的新關係,並反覆的告訴自己還有別的人值得 去愛,對他人的關愛並不意味對死者的愛有所減損,以及參加一些活動等。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