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培育信徒之目的

   基督教教育的目的就是藉著聖經,幫助並栽培信主的男女老幼,朝著討上帝所喜悅的方向,去發展他(她)的本能與潛力,實踐「信仰與生活合一」的見證,以獲得一個完整的基督化人格(亦即,「基督成形在內心」的人格樣式)。基督教教育一直在做的努力,就是教導信徒懂得如何去成為一名社會的與上帝國度的公民,並盡其該盡的責任;換言之,也就是引導並教導一個人,對上帝和人皆維持恆久和正確的關係。事實上,這一切所作的努力,亦正是期待將上帝的國實現在地上的美景。

    眾所皆知教育乃是欲達到節制行為的手段與方法,由基督教教育的立場而言,也是設法以聖經的思想和理念去節制(管理)行為,其目的並非使人完全失去自我,而是使人謙卑地降服上帝,接受祂的管理,按照聖經的教訓與基督化的真理,在彎曲悖謬的世界中,成為上帝光明的兒女,過積極且討上帝喜悅的生活。
 
為了要達成這個目標,教會與基督化家庭的責任,就是不斷地提供來自生活各層面的有關指導,好使每一位上帝的兒女,在此複雜、墮落的社會裡,活得真正自由、平安、喜樂且滿有盼望。


 

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釋經講道非容易 經文裡外苦工不可少

香港建道神學院「釋經與講道」講座周24日已於建道神學院巿區校園舉行。當天講員之一的曾立華牧師強調了釋經講道必須注意的要點。他表示釋經講道者除要深入理解經文外,亦必須適切信徒生活、教會及社會處境。
他以舊約的一段歷史開始講解釋何謂經講道。在《尼希米記》記載了以色列眾民聚合,斯拉將摩西律法書給他們講解,令眾人明白所宣讀的,得到心靈的滿足。從這段歷史可見,譯經講道從經文本身開始作宣講,依據經文本身清晰詳釋出真義,並以經文建構講章的內容。

他表示,釋經講道者必須對教會的處境敏銳,同一篇講章可因應不同教會的情況作不同的表達;此外講道信息亦須與會眾的生活狀況貼近,為此牧者需與會眾經常交流,才能在講道中給予適當的教導、安慰和勸勉。
除此以外,釋經講道必須適切現世處境,幫助信徒實際地將神的話語應用到生活中。因此除正確釋義外,應用部份亦十分重要,因此講者需要對現世文化甚至流行次文化有所認識,才能深入地以社會事例幫助聽眾運用聖經觀解讀文化。
同樣重要的,釋經講道必須建基於聖經福音之上。釋經講道旨在證明福音,使人更認識耶穌基督,呼籲未信者歸主,已信者悔罪及委身。

曾立華牧師表示,釋經講道是要求極高的講道事奉,講者須在聖經研究上下苦,掌握聖經的真正原意,勞心勞力、極花精神和時間。他又認為釋經講道對一些信徒來說較深,以及直斥他們的靈性問題,或會引來反對聲音。不過他表示講者難於討好所有人,既受上託付,只需忠心宣講,努力牧養,望神開導聽眾的心接受訊息。

2019年9月21日 星期六

義人受苦難

我們怎能知道我們的苦難是在掌權的上主控制下呢?那是只從人的觀點看事物的人才會問這個問題!聖經有多處地方教導我們,世間日常發生的事情是在掌握主權的上主的控制下,對這一方面的教導描寫得最生動和逼真的是約伯記。

約伯是很久以前住在烏斯地的一個富有牧人。他有七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是一個大家族的戶主。在東方人中他是至大的。他敬畏上帝,離棄邪惡,並且教導家人學習他的榜樣。他甚至清早起來爲兒女們個別獻上燔祭,因爲擔心他們無意中得罪上帝。上帝稱他的爲人完全正直(伯1:8)。

聖經記載:有一天”,天上有一個集會。上帝的衆子來朝見耶和華,撒但爲了某種原因也跟著他們一起來。上帝就問撒但,有沒有察覺祂的僕人約伯是一個完全正直的人。撒但對上帝說,約伯敬畏上帝,是因爲上帝賜福給他,使他興旺;如果拿走他的財富,他會改變態度。於是上帝應允讓撒但拿走約伯所有的一切,只是不可傷害他的身體。

撒但趕忙做他的工作。可憐的約伯接二連三遭遇禍患。他的生計、僕人、羊群、牛群、甚至十個兒女,轉眼間全部離他而去。約伯經過這一場浩劫,對上帝的信心仍然毫無動搖。他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1:21)。

有一天”,天上再次有一個集會。撒但再次跟上帝的衆子來朝見耶和華。上帝指出約伯無緣無故失去一切,雖然有這樣的遭遇,仍然持守他的純正。撒但又再反駁上帝說,如果約伯的身體受到傷害,他必不會保持正直,於是上帝准許撒但傷害約伯的身體,只是不准撒但奪去他的性命。

撒但就從耶和華面前退出,再次去擊打約伯。這一回他使約伯從腳掌到頭頂長滿毒瘡。約伯初次受打擊時,對他忠貞不渝的妻子,這一回也忍受不了。她勸約伯不如詛咒上帝,然後自己了結殘生。約伯本來是一個有名譽、有地位的人。現在幾乎是一夜之間,他變成一個獨自坐在爐灰中的窮光蛋,身上長滿既討厭、又痛癢難受的毒瘡。然而他的信心並沒有動搖。他勸勉妻子說:我們從上帝手裏得福,不也受禍嗎?”(伯2:10)。

聖靈藉著聖經記載這個故事,使我們能夠從這一節簡短的經文,清楚知道上帝的兒女一生的禍福,在上帝主權控制之下。從約伯記我們還可以學到很多其他屬靈的真理,不過現在我們只思考關乎上帝子民所受的苦難並沒有脫離祂的掌握的教導。

建議要約伯受苦的是撒但,並非上帝,上帝只是許可撒但這樣做。上帝許可約伯受苦有其緣因,祂用苦難使約伯更深體會上帝與他的關系。約伯記加深了歷代基督徒對上帝主權的認識,使我們能從舊約聖經預見上帝藉著受苦拯救世人的計劃,這計劃在新約聖經中清楚顯現出來。上帝許可約伯受苦似乎還有一個更廣泛的用意,這用意我們現時只能有一個模糊的印象。約伯的信心受到考驗對整個宇宙有所影響,這考驗在上帝眼中是非常寶貴的。

雖然撒但獲准打擊上帝的僕人,爲這場鬥爭定下規則和劃定界線的是上帝而不是撒但。這是上帝特有的權利,撒但無權過問。在這場不尋常而又痛苦的鬥爭的整個過程,控制大局的是上帝而並非撒但。

但約伯對自己受到嚴厲考驗的前因後果全不知情。看約伯記的人一開始便知道撒但受到上帝約束,只能有限度地打擊約伯;但約伯並不知道這一點。相信他當時必定覺得地獄的權勢正毫無忌憚地向他侵擊;事實上,他事奉敬拜的上帝無時不在鑒察他所受的苦難,並且親手控制著一切。祂不容許撒但越過限度,撒但的權勢雖然大,卻受到上帝的主權加以限制。受考驗時知道這一點可以得到很大的安慰,但約伯並不知道。

約伯這個良善、敬畏上帝的人,有突如其來使他失去一切的一天。任何人都可能遇到這樣的一天,這種事發生得實在太多。保羅叫這種日子做磨難的日子”(弗6:13)。不過,因爲有新約聖經的啓示,我們不會像約伯一樣,受苦時完全不知其所以然,約伯受苦時聖經還沒有寫成。上帝沒有向約伯解釋爲什麽要他受到考驗;上帝也不會向我們解釋爲什麽我們受到考驗,亦不會向我們說明我們受考驗對祂有什麽意義。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遭遇會百思不得解。從約伯的故事我們知道人忍受無緣無故的苦楚而能保持信心,這於上帝是有意義的,上帝不會虧欠任何人。約伯受到水深火熱的考驗仍然保持信心,結果對上帝有了新的認識。我們亦可以這樣。

我們看約伯的故事,腦海中可能有一些疑問,特別是這故事的結局提到約伯重新得到財産和地位,他的牛群和羊群的數目比以前加倍,他再成爲七個兒子和三個女兒的父親。但我們想知道再有一個家庭是否能補償當初失去的家庭呢?

上帝對這一類問題並沒有給我們答案。人亦不能叫上帝向人解釋祂的作爲。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嗎?”基督徒要使信仰有意義就必須相信所不能見的。一個人不知其所以然而受苦使其他人得到益處,這在聖經有很多例子。計有亞伯拉罕、挪亞、約瑟、摩西、但以理、大衛、保羅——還有很多。事實上我們今天能夠認識救恩乃因有人受這種苦難。我們不知其所以然受苦時,耶稣的十字架是我們的亮光。基督是上帝對人生苦難的答案。

我們有限的智慧無法摸透無限的上帝。祂的道路不是我們的道路。祂的道理對我們來說過於深奧。但我們跟約伯一樣,信靠我們敬拜的上帝的本性。我們跟衛斯理一樣,相信祂名副其實是愛”,我們也用信心接受腦筋摸不透的智慧。

因此我們看約伯記的時候可以放下要問的問題,專心去領會上帝藉約伯記要祂的兒女掌握的崇高真理,和可以給予安慰的保證。我們的上帝掌握主權。雖然由於一些深奧的理由,祂容許撒但有暫時的權勢,但統治萬物的大權仍然緊握在祂的手中。

爲我們釘十字架的手正是統治萬有的手。我們又何用畏懼人生遭遇撒但給予的苦難呢?撒但永遠不能越過掌權的主劃定的界限,而上主已經應允不讓我們遭遇我們無能力抵抗的試探。即使現在,祂可以用我們悲痛的遭遇叫自己得到榮耀,叫我們得到永遠的益處(羅8:28;林前10:13)

2019年9月17日 星期二

敬虔的神學意義

一. 「敬虔」的意義
在舊約裡,「敬虔」是人對神的自我啟示所作出的內心回應,尤其當神彰顯出祂的「聖潔和慈愛」時,人必會發出回應。因著人出自內心的回應,人會享受到屬天的喜樂,體會到神的同在和愛的美善。例如亞伯拉罕回應神,於是就離開本地追隨神;摩西和以色列民回應神,於是就離開埃及地。他們都在人生的旅程上,經歷了神的同行。
二. 祟拜的意義
「祟拜」是人對神信心的回應,而「祭祀」是以色列人回應神啟示的方法。舊約所描述的祟拜強調以神的主權為中心的生活方式,藉著儀式的敬拜,以色列人與神的關係得以建立和更新。敬拜的形式(Form)重要嗎?形式提醒我們受造的本性,然而也有兩個重要功能:
  1. 祟拜的形式可以堅定對神的信心和忠實,並使外在的教導或訓誨化為心靈的準則。
  2. 祟拜的形式成為一個「途徑」,把神的真實實踐在我們的生活中,例如逾越節的晚餐和禮儀,使以色列的後人經歷到宛如神領他們出埃及的偉大。
三. 「敬虔」的特徵
表現在外就是了「讚美、祈禱、榮耀」神:
  1. 讚美神:舊約裡有關「敬拜」的經文充滿著深深的喜樂之情,使以色列人自然而然地歡呼讚美神。在希伯來文中,「讚美」的原意是發出聲音或搖擺肢體,或唱詠遊戲。早期的例子,包括出埃及記十五章、申命記26: 5-9,人對神的「信靠」和「讚美」是連結在一起。在祟拜時,讚美的表達方式有:「跳舞」(詩150: 4),「吹奏名樣的樂器」(詩108: 2),不停地歌唱」(33: 3),「高聲的呼叫」(詩27: 6)。讚美總是讓人興奮,一點也不煩悶,藉著讚美,人能達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2. 祈禱:人與神的親密關係會自然而然生出祈求的意識,因著對神的信靠有感而發的祈禱,會隨著個人的經歷而異。亞伯拉罕的僕人(創24: 42-44)認識到,祈禱不一定要在「聖地」,只要有需要,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祈禱,蒙神垂聽。很早期時,「祈禱」和「獻祭」常連結在一起,這獻祭就稱為「尋求神」,在祈禱中的順服態度,就具體的表達在奉獻的敬禮中。祈禱中的「神的名」,對希伯來人而言,並沒有甚麼特殊法力,為了棄絕受異教的影響,神禁止以色列人「妄稱祂的名」(出20: 7),因此他們的祈禱有以下特徵:
    1. 神的名不具任何法力(參馬太7: 21);
    2. 不用重覆的話語(參馬太6: 7);
    3. 不接著固定的祈禱文而喃喃自語(參路加18: 9-14)。
    從生活層面而言,舊約的祈禱有以下特徵:
    1. 代求-從摩西(出32: 32),亞倫(民6: 22-27),撒母耳(撒上7: 5-13),所羅門(王上8: 22-53),希西家(王下19: 14-19),每個例子都有一位重要人物擔任人與神之間的「中保」,然而他們並不能取代一般人祈禱的能力,只是預表以後基督的角色;
    2. 免罪-人對自身的軟弱和罪的醒覺是祈禱的先決條件,因此舊約的祈禱最初大都是發自於心靈的痛苦和懺悔。儘管舊約的赦罪並不單靠人的代求(結14: 12-20),然而信靠神的人都要彼此代求。
  3. 「榮耀」一詞在聖經中是具有重量或價值的事物,因此「榮耀神」可以說是將有價值的事物彰顯出來,而整個大地是神彰顯榮耀的舞台,不但諸天要述說神的榮耀(詩19: 1),就是大地都要充滿神的榮光(賽6: 3)。可是,因為「罪」的緣故,人在世間看不見神的榮耀,神若顯現,則是為「審判」。所以,先知以賽亞必先潔淨舌頭,才能看見神的榮耀和光釆(賽6: 6-7;比較出33: 20);經過審判,並且合宜地獻上贖罪祭後,人才能看見神的榮美。「榮美」對希伯來人而言,是一種祟拜的體驗,經歷神的同在(詩15: 2)。這「榮美」不單只是為了使人眼目喜悅,心靈暢快而已,而且是神向人彰顯祂自己的性格。如此,希伯來人的敬拜變得與把們所見的神一樣,反應出敬拜對象的美善。C. S. Lewis說:「讚美不單是喜樂的表達,更是滿足的表現,是生命圓滿的一刻…飽享神的榮美,就是榮耀神。當神命令我們榮耀祂時,神實在是邀請我們享受在祂裡頭的滿足和喜樂。」

2019年9月14日 星期六

基督徒理財準則

                    分享是門徒的理財準則  ,   基督徒之理財準則   ,  ,

分享是門徒的理財準則

首先,財物的分享體現出社會的聯繫關係。當與別人分享財物,卻又不求回報,這樣的分享,對當時的人來說,這體現出他們是同一個家庭(家族)手足的關係。相反地,拒絕和別人分享財務,這是因為他們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關連,互不隸屬,互為「圈外人」。
所以路18:18-23記載有個富有的官來向耶穌尋求永生的記敍中,那位富有的官拒絕和別人分享他的財富,表面上這是一個經濟的決定(保留財富),但是這個決定背後卻代表不一樣的社會意義:他選擇保留財富,使得他和窮人互為「圈外人」。這個決定也使他自外於「做門徒」的可能外。因為路1:52-53清楚地記載上帝拯救的目的是要「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飢餓的飽餐美食」。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耶穌時代的「賙濟」、「施捨」行為,並不能以現代的「慈善工作」這樣的概念來解釋。相反地,向窮人捐輸財務,代表著要和窮人建立起關係,彼此有了聯繫且同屬於一個家族。因著這樣的理由,耶穌斥責法利賽人和文士不願意實踐分享,就是給貪婪和邪惡開了大門(路11:39-41; 20:46-47)。

其次,耶穌這種堅持分享、給予,卻不求回報的態度,嚴重衝擊了古代最流行的「贊助者—被贊助者關係」(patron-client relationship;亦有作「主從關係」)的根本價值。這種所謂的「贊助者—被贊助者關係」是指贊助者擁有某些被贊助者所需用的財物,被贊助者藉著向贊助者表達效忠或其他服務,來交換他所需用的財物。因為收取了贊助,被贊助者就處在負義務或欠債的狀態中,這種「贊助者—被贊助者關係」就成了一種「壓迫者—被壓迫者關係」。

在他的「平原寶訓」核心段落中(路6:27-36),路加藉著文學結構的調整,清楚地表明耶穌拒絕這種當時流行的價值觀:首先,「要愛你們的仇敵!要善待 恨你們的人!」(路6:27)這個命令和「你們若只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可感謝的呢?」(路6:32)並列;其次,「要祝福詛咒你們的人!要為凌辱你們的人禱告!有人打你的臉,連另一邊也由他打。有人拿你的外衣,連內衣也由他拿去。」(路6:28-29)這個命令和「你們若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有甚麼可感謝的呢?」(路6:33)並列;最後,「凡求你的,就給他;有人拿走你的東西,不要討回來」(路6:30)這個命令和「你們若借給人,希望從他收回,有甚麼可感謝的呢?」(路6:34)並列。

每一組表達之後,路加都再將這些行為和罪人的行為拿來比較,認為這些贊助的行為並不比罪人高明到哪裡。在結尾的地方 (路6:35-36),耶穌挑戰他的讀者,要像「至高者的兒子」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這樣的信息,在路加福音所記錄的另一個版本的主禱文中作了總結:「赦 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路11:4)這裡的「虧欠」是放在上述「贊助者—被贊助者關係」這種大架構下來了解的。因此,「赦免虧欠的人」就是指要像家人、手足般彼此對待。耶穌應許,願意按著他的要求來行這道的人,可以獲得更多天父的賞賜(路6:35)。

按以上的分析,路加似乎在要求他的讀者藉著關懷弱勢,且分享不求回報的方式,進而達成財富重分配的理想。因為只有財富重分配,耶穌基督的道對窮人來說才會是「好消息」。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