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5日 星期日

受苦難是為了榮耀上帝

    聖靈在以弗所書第一章揭露上帝爲祂的子民預備的榮耀,令我們對前景感到驚奇。聖經說上帝在基督裏揀選我們有一個目的——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並使我們像耶稣基督。上帝因此在基督裏給予我們一切屬靈的福氣,把我們所需要的救贖和赦免賜給我們,並以聖靈爲印記,作爲得到榮耀基業的憑據。這基業我們將來在天上便能認識透徹。上帝已在耶稣基督裏預定祂的兒女得到榮耀(弗1:13-14)。

    主耶稣是榮耀所發的光輝,是上帝本體的真像(來1:1-3)。上帝正在藉著聖靈用祂的兒女在地上所有的各種經歷,使他們酷似這個形像:祂是在榮耀我們,使我們像基督。這個改變形像的過程似乎很大、很慢、很痛苦。但當基督在榮耀中顯現的時候,這個過程便告完結。到時我們會像基督,因爲我們會看見祂的真體(約一3:2)。這就是上帝預定祂的子民要得的豐盛的榮耀。


    羅馬書第八章對兒子的名分和榮耀有更多的教導。上帝所賜的靈不是要奴役你們,使你們恐懼,而是要使你們成爲上帝的兒子。藉著聖靈,我們向上帝呼叫:爸爸!我的父親,上帝的靈和我們的靈一同證實我們是上帝的兒女”(羅8:15-16)。


    聖靈跟著給我們一個有新意的啓示,接著的經文是既然是上帝的兒女,我們就享有上帝爲他的子民所預備的福澤,也要跟基督同享上帝所爲他保留的;因爲,只要我們分擔基督的苦難,我們也要分享他的榮耀”(羅8:17-18)。


    聖靈在這裏教導我們的是有深意的真理:如果上帝的兒女要與基督同享榮耀,他們就必須與祂同受苦難。這一點保羅寫信給提摩太時再次提及:我們若與基督同死,也必與他同活;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提後2:11-12)。


    領導我們得救的元帥經過苦難得到榮耀;我們要得到祂的榮耀並無其他的方法。這並不是說我們受苦有任何功勞,可以得到祂的榮耀作爲賞賜。榮耀只可憑上帝的恩典白白賜給我們。上帝在這裏要教導的是罪使榮耀與苦難無法分開。要得到榮耀而不經歷苦難是不可能的。對救主來說事實確是這樣。要得到帶領許多兒子進入榮耀的喜樂,祂必須先忍受十字架(來2:9,12:2)。上帝的聖子未得著榮耀之前先經過受苦成爲完全,我們又怎可以例外呢?

    以弗所書第一章用重復三次的字句清楚說明上帝揀選我們、拯救我們和預定我們得到榮耀的目的:是要我們使上帝的榮耀得著稱讚,使祂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弗 1:6、12、14)。既然上帝的兒女在天上要永遠使上帝的榮耀得著稱讚,我們在地上的生活亦必須使祂得著榮耀。我們必須學會在各方面榮耀上帝和顯露祂的本性,受苦是其中的一方面。這是基督使上帝得著榮耀最顯著的一方面。主耶稣不單用言行榮耀上帝,祂的順從、受辱、受苦和死使天父得到最崇高的榮耀。基督向世界顯明上帝的本性和品格,上帝則印證主耶稣是祂的兒子,並使祂得到上帝的榮耀。


    基督接近十字架的時候,我們清楚看到聖父和聖子互相使對方得著榮耀。祂快要釘十字架的時候對門徒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祂跟著說,麥子必須死了才能結出許多子粒,並對祂稱爲朋友的人說,這是祂和他們必須選擇的道路。祂想到自己快將要死,歎道:我現在心裏憂愁,我說什麽才好呢?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爲這時候來的。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名!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約12:27-28)。耶稣用榮耀來講論祂的苦難。


    過了一會兒,猶大便出去賣主。被自己的門徒出賣對救主來說必定是一件特別傷心的事;但祂怎樣說呢?祂說:如今人子得了榮耀,上帝在人子身上也得了榮耀” (約13:31)。這一回祂也沒有提到受苦,只是說榮耀。祂接著說的是一番了不起的話,記載在約翰福音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


    耶稣在客西馬尼園所說的話的主旨也是榮耀。門徒睡著了,祂獨自在痛苦中祈禱說,父啊,時候到了,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我在地上已經榮耀 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父啊,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約17:1,4-5)於是耶稣走向十字架,既榮耀上帝,又在苦難中得著榮耀。


    耶稣的死真的榮耀了上帝嗎?想到這一點,我們不禁有點躊躇。赤身釘在羅馬人用來行刑的十字架上,留著血的耶稣真的得著榮耀嗎?祂以自己應該得著榮耀的時候到了來表示自己快要被釘十字架。祂開始祂在地上最後的一次禱告時說,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他清楚地知道祂的死會榮耀上帝,同時會 使自己得著榮耀。


    成了肉身的耶稣基督爲世人的罪捨命的時候,上帝得到至高無上的榮耀。沒有別的方法能更顯明上帝的愛,能更清楚表明祂兼顧慈愛與公義。如果基督沒有先在十字架上榮耀上帝並因此得著榮耀,就不可能有復活、升天,和終於征服一切,回來作王的榮耀。我們也不會有可以得著榮耀的盼望。


    人生必須經歷的苦難並非殘酷、無意義和白費的。這經歷對基督徒有深長的意義。上帝用這經歷磨練我們,祂的運行是要我們得著永恒的榮耀——像耶稣基督和永遠 與祂在一起的榮耀。祂用撒但旨在毀滅我們的痛楚,把我們有罪的人性變成基督的形像,在我們的內心戰勝撒但。


    當我們學會安心信靠這些偉大的真理時,我們會得到真正的平安。我們的苦難有永恒的意義。我們的苦楚可能不會減輕,我們失去的可能不會復得,我們可能仍然感到憂傷,但這一切都會失去傷害我們的能力。我們的救主以肉身受苦榮耀上帝,結果自己得著榮耀。上帝允許我們受苦有同一的目的。


    榮耀之王仍未選擇以本身光芒燦爛的榮耀泛照這個世界;目前祂選擇較卑微的器皿叫自己得著榮耀。祂爲會相信祂的人禱告時說,我因他們得了榮耀”(約17: 10)。受苦的基督徒是基督向現今的世界顯明上帝的榮耀的器皿。你和我都是祂所用的器皿。


    耶稣經過苦難得著榮耀,我們要與祂同享天上的榮耀,就必須在苦難中榮耀祂。上帝會用因罪而來的苦難在地上彰顯祂的榮耀,並使我們在永恒裏能在祂面前有基督形像的榮耀。難道我們不能與保羅一同說,我們現在的苦難跟將來要顯明給我們的榮耀相比,是算不了什麽的”?



教會教育事工之策劃原則——安排合適的課程與節目

   課程和節目要依信徒不同的年齡、需要和學習能力等各種情況來設計。
 
課程由什麼人帶領?使用什麼材料?課程和節目能否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和需要?有什麼門徒訓練,或事奉之職前和在職訓練等的特殊活動?這些都得視個人的狀況作計劃,並隨時預備作彈性的修改。教育課程若能按年齡作分級的安排最為理想。
 
分級課程可以幫助信徒在學習之後,貫徹下列的各項目標︰

(1) 獲得救恩的確據。(約翰福音二十31;羅馬書十17;提摩大後書三16)

(2) 確知生活的指南。(詩篇—一九105;箴言三十5;哥林多前書六12、十23,24,31)

(3) 掌握崇拜的秘訣。(約翰福音四22-24;歌羅西書三16-17;以弗所書五19-20)

(4) 享受團契的喜樂。(詩篇一三三1-3;約翰福音二十19-20;哥林多前書十二12-13 ;約翰一書一3-4)

(5) 進入事奉的享受。(約翰福音四34、十二26;羅馬書十二5-8)

(6) 經歷更新的生活。(羅馬書十二1-2;加拉太書六15;以弗所書四20-24;歌羅西書三5-10)

(7) 把握屬靈的價值。(使徒行傳二十六19;歌林多前書二10,15、十三13)

崇拜中的聖樂


     所謂「聖樂」是與世俗音樂分別為聖的音樂。

     音樂亦是崇拜的一種媒介,它的目的是要將人帶入讚美和敬拜的情境和心境。有效地使用音樂可使崇拜更富情感及動力。

     在舊約聖經中,音樂崇拜是佔有相當份量的,特別在詩篇中,就常有音樂的事奉。詩篇的主要作者——大衛,就是一名音樂家,他經常用歌唱和不同的樂器(琴、瑟等)讚美上帝。

新約聖經雖然比較少提到音樂崇拜,但亦有「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誡,心被恩感」的勸勉(以弗所書五19;歌羅西書三16)。

事實上,崇拜的音樂及詩歌皆可發揮教導、安慰、勉勵和勸誡的功能,這樣的果效是不能忽視的。

有幾個安排崇拜音樂和詩歌的原則是這樣的︰

  1. 公眾崇拜(特別是主日崇拜)時,最好不要選擇難唱和完全陌生的詩歌。

  2. 可在舉行崇拜之前,設法讓會眾熟悉將要齊唱的詩歌曲調;利用樂器彈奏或播放音樂帶,甚至預先由專人教唱,都是很好的方法。

  3. 領唱者必須熟悉所要領唱的詩歌,咬音咬字都得準確。

   4. 唱詩當以不過份消耗眾人的精力為原則,以免影響參與其餘崇拜節目的情緒和精神。有些領唱者要求會眾反反覆覆地唱一首歌,或其中某一節,或副歌等,同時又要求會眾時起時坐,或大聲地唱,或要眾人舉手,或作「帶動唱」的表演,那些都是相當耗損注意力和時間的。

   5. 崇拜的詩歌(包括詩班獻詩)應配合崇拜的主題,以加強敬拜的方向和信息的「教導力」。再者,每首詩歌亦應完整地唱完,使會眾對歌詞中的信息有全面和深入的領悟和受教。領唱者不宜隨自己的情緒,邀請會眾再三地重覆唱某一節,而省略某一節或全首。詩歌本身所涵蓋的教導功能是不應被輕視的。

  6. 避免使用內容空洞或華而不實的詩歌。選擇有教導性、教義性以及有真正生命經歷且富屬靈意義的詩歌,才能幫助信徒的靈命有所長進。近年來教會流行使用一些所謂「敬拜讚美」的短歌,事實上,這類短歌絕大多易學、易唱,也有相當優美的旋律。短歌很好,但卻不宜完全取代教會歷史所流傳下來的詩歌。傳統詩歌的可貴在於其包含教義的教導,並流露許多作者屬靈生命的寶貴見證,這不僅能讓信徒在歌詞中學習上帝的話,也能分享屬靈前輩的生命經歷。短歌有短歌的優點,傳統詩歌也有它們的長處,設法將這二者平衡地安排在崇拜(或團契)的節目中,乃是智慧的作法。

     此外,司琴者的配合亦是極為重要的。司琴者得十分熟悉歌曲和精確的節拍,不要在不適當的時候作誇張的彈奏,更不要將莊嚴的曲調彈奏得輕浮,或者將活潑的調子彈得拖泥帶水。所使用的樂器是要達到伴奏和作正確導唱的效果,彈奏的技術必須恰到好處,才有助發揮整個崇拜的精神和美好的氣氛。

     偶而在崇拜之中,會發現有領唱者一再地去解釋歌詞,而形成短講,佔用了許多崇拜的時間,並影響其它節目的進行,這種情形也是須要避兔的。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

司徒德與教牧神學

    司徒德以保羅為例子,說明使徒一個重要的職分是管家。保羅自稱是上帝奧祕事的管家(林前四1),意思是上帝把福音當為一個神聖的託付交給他。他鄭重地說:「責任已經託付我了。」(參林前九17;帖前二4;提後一11)

    管家的職分(oikonomia)是指管家受了託付,必須忠於所託。家主倚靠他管理家中事務,家人等待他的供應。究竟管家所管何事?司徒德指出管家是管理上帝的話,我們若是好管家,就「不謬講上帝的道理」(林後四2)。管家的責任是「將真理表明出來」(林後四2;另參徒四29、31;腓一14;提後四2;來十三7),可見新約使徒的職分與舊約祭司的職分遙相呼應。一個忠心的管家是完整地、不折不扣地傳講上帝的話,保羅在以弗所的長老面前這樣宣告:「因為上帝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徒二十27)

    新約的使徒以管理上帝的話語為職分,但實行起來卻有兩種模式:

一是餵養上帝家裏的人,

二是向全世界宣講好消息。

    前者是教會內的牧養,後者是教會外的福音佈道,例如有學者把教導(didaché)與宣講(kerygma)嚴格劃分,認為教導是對信徒的道德教訓,是內部的,宣講則是對未信者的公開講論。

    然而,司徒德認為教導與宣講在福音書是交替互用,而早期使徒的宣講有相當的教導成分,宣講的內容以耶穌的救贖工作為主,包括祂的生平、受死及復活。

    在傳道人的眾多職事中,司徒德認為講道是首要、不可取代的。傳道人講道的資訊來源及內容,在乎他明白「傳道人」的召命是:

一、管家;

二、使者;

三、見證人; 

四、父親。

    在闡釋以上身分及使命之前,司徒德先糾正一些人對傳道人錯誤的印象,指出他們不是先知、使徒、假先知或胡言亂語者。傳道人的「召命」是:

(i)管家

    管家的字根由房屋(oikos)及治理(nemo)組成。受委託總管家務,按時供給家人糧食。上帝奧祕事的管家,對作管家的要求是「忠心」(林前四1~2)。所以傳道人是蒙上帝授權去傳講上帝話語的人,他要向家主、產業、家人忠心,自己首先順服在上帝話語的權威下,熟讀上帝的話,不謬講真理,認識和了解宣講對象。

(ii)使者

    使者是「尊貴的王」和「人民」之間的橋梁。他獲君王授權去頒佈命令,向全世界宣講耶穌的死、復活和升天,並期待聽眾回應,與上帝和好(林後五18~19)。因此,傳道人必須自己先抓住真理,才可要求別人對此有回應。他不必害怕向人講述紮實的教義,因為上帝是和好的創導者,祂會親自在人心中工作。

(iii)見證人

    「見證人」是法庭用詞。耶穌基督在世界的反對者面前接受審判,聖靈就是辯護律師(Parakletos),召喚我們為耶穌基督作見證人,把自己與耶穌相遇的個人經驗,把自己親眼看見的,不加掩飾、坦誠地作見證。司徒德提醒我們要儆醒:在講台上受人愛戴,容易帶來虛榮的試探;要緊記講道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單單為了見證基督。

(iv)父親

        父親有愛與溫柔的特質。講道包含傳道人與會眾的個人關係,存著愛的家庭連繫。但司徒德警告:不要使他人在靈性上倚賴我們;信徒在靈性上可以倚賴的,只有天父。傳道人應作一個諒解、溫柔、單純和真摯的父親。


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聖誕節的起源


    教會在開始三個世紀中,除了每個主日及每年的逾越節慶祝主的死亡與復活外,並沒有其他慶節。但到了第四世紀初,這種情形就有了改變。此時期出現一種趨勢,即基督救贖的行為,藉一種以史實為基礎的表達方式,透過不同慶節表現出來,將基督救世奧跡(救恩史)的各階段、層面以獨立的慶節來慶祝。這是復活節週期中各慶節訂立的主要原因,也是聖誕節及聖誕週期中各慶節逐漸引進的因由。一如耶穌的苦難、復活、升天等奧跡依據歷史的順序先有了獨立的慶節,耶穌生命中的第一階段,亦即祂的取人性成人,誕生人間的奧跡也成為藉慶節來追念的對象。

    耶穌在哪一天誕生,無人確知。聖經上沒有記載,教會的傳承也不清楚。在使徒時代和教會初期,並無慶祝耶穌聖誕的事實。最近一百年中,有不少學者曾對聖誕節和主顯節的源始作了極為廣泛的研究,所得到的結論仍是揣測性質。

    事實上,羅馬教會在君士坦丁時代得到自由後(公元三一三),就逐漸習慣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主的誕生。引進此慶節的年代仍不確知,大約在公元三三○年左右。至於為何將此慶節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學者們形成兩個陣營,亦即兩種不同的意見: 

    其一是「護教性的」;此慶節的引進是為了對抗當時羅馬皇帝訂定的一個外教人的大慶節。奧來里安皇帝於公元二七四年為全帝國定立了「不敗之太陽神誕辰」大節日,命令全國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這也正是冬至時期,白日開始變長。羅馬皇帝希望藉此節日團結與鞏固全國民眾。教會在此同一日訂定耶穌聖誕節,是為給教友們指出,耶穌才是真正的「不敗的太陽」:舊約已預言基督為「正義的太陽」,新約中,耶穌自稱為「世界的光」,若望稱其為「照耀每個人的真光」。

    另一意見,以為根據一種假定可推知耶穌的生日:第三、四世紀的人特別注意象徵意義。基督為太陽的象徵深深扎根於當時基督徒的意識中,因而也使他們注意到晝夜的平分點(春分、秋分)與至點(夏至、冬至)變化的象徵意義。有一意見認為若翰是在秋分時(九月二十五)受孕,在夏至時誕生;依照路加福音,耶穌之受孕是在若翰以後六個月,故耶穌受孕應是在春分時,而在十二月二十五日誕生。春分時,太陽開始新的歷程,而耶穌開始世界上的生命,這兩事件的巧合,古代的人認為這是上帝的安排,這一天實在是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日期:象徵「真的太陽」.「世界之光」進入了充滿了罪惡的黑暗世界,逐漸放射光芒、驅逐黑暗。   

    以上兩種意見的正確性雖仍不能斷定,但事實上,這新的節日—穌誕辰—第四世紀結束前,以驚人的速度普及於整個西方教會,以及許多東方教會。其理由或許是由於教會反對當時(第四世紀)的亞略異端(否認耶穌的神性),而強調耶穌之神人二性一位格,而少注意其救世工程,此時引進耶穌聖誕節正是對耶穌為上帝的獨生子之信仰的一種合適的面的表達。尼西亞大公會議(三二五年)申斥亞略異端,編訂信經,鄭重承認「耶穌基督是上帝之子,父的獨生子,亦即生自父的性體:祂是出自上帝的上帝,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神的真神:祂是由(父)而生的,而非受造的,祂與父同性同體……」。這種信仰正好在聖誕節表現出來。 

    聖誕節慶祝的主要內容 此節日慶祝的原始內容是上帝之子降生成人的奧跡,祂「藉肉體顯現」於人間的奧跡,包括祂的受孕與誕生。此節日原來的拉丁文名稱為「Natale」,此字原指生日的週年,但當代宮廷的用法也指帝王的登極、被尊為神的光榮日子。因此,古代教友也把這層意義應用到基督的Natale,即聖誕節不僅慶祝耶穌誕生在伯利恒的日子,而且也紀念祂顯現於牧羊人、東方賢士,以及希律殺嬰孩的事跡。在第四世紀末葉,羅馬教會開始慶祝由東方引進的「主顯節」(Epiphania),才把東方賢士來朝的事跡轉移到元月六日慶祝,而為聖誕節保留了耶穌誕辰及牧羊人來朝的事跡。但東方教會幾乎於同時把聖誕節引進後,禮儀中卻仍保留著聖誕節原始的內容。直到今天,拜占廷教會在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晚禱中,仍這樣歌唱:「上主,你所造的每類受造物都帶給你感恩的證物;天使的歌唱,天空的異星,賢士的禮品,牧羊人的敬仰,大地的山洞,曠野的馬槽,而我們(帶給你的)是一位童貞母。」

2019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受苦難是要與上帝同得榮耀

    你會問,究竟什麽是上帝的榮耀呢?我受苦怎可以榮耀上帝呢?苦難又怎可以使我得榮耀呢?

    什麽是上帝的榮耀呢?這是祂的本性、品格、身分的表露,上帝在伊甸園與人同行,與人交談,如同朋友一樣,是面對面的。人犯罪,失去了這從創造時便享有的密切關係,因爲聖潔的上帝不能對罪視若無睹。自從人被逐出伊甸園,沒有人能看見上帝的面而存活的(出33:20)。

    但上帝從來沒有停止向人顯露自己和與人溝通。祂盼望想全人類都認識他的創造者和與祂交往。上帝永遠不會停止向祂所造之物表露自己。

    歷代以來,上帝曾用多種方法向祂的子民顯示自己的榮耀。上帝的榮耀以雲柱火柱與以色列同在,帶領他們經過曠野。祂的榮耀在宣布律法時蓋過西乃山。祂的榮光首先在曠野充滿了帳幕,後來又充滿了所羅門的聖殿。祂讓詩人與先知瞥見祂的榮耀;以賽亞歌頌耶和華的榮耀向全人類顯現的日子(賽40:5),這在祂降世時會得著應驗。當上帝向世人表明愛意的道,成爲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時,我們看見了祂充滿恩典與真理的榮耀(約1:14)。

    上帝每一次顯示自己的榮耀都使祂的子民對祂的品格有多一點認識。他們從祂的顯示知道祂立約看顧自己的子民,住在他們中間,憎恨並審判他們的罪,祂聖潔、公義、威嚴——最後祂在基督裏顯示救贖的大愛。哈巴谷和以賽亞預見歷史的高峰就是認識耶和華的知識充滿遍地,好像海水充滿海洋一樣(哈2:14;賽11:9)。

    上帝爲什麽渴望人認識祂的榮耀呢?這並不是因爲祂需要我們的敬拜,而是我們需要祂的恩典;並不是爲了滿足祂的自我,而是要遮蓋我們的罪並使我們得回與祂交往的喜樂——這喜樂本是祂創造我們的目的。如果我們把這作爲人生最大的目的,便會體驗到我們的本性可以得到的最大喜樂。

    上帝的榮耀在表露時有點像一朵多層花瓣的玫瑰花在開放。花蕾包含仍未顯露出來的精華。隨著花瓣逐漸開放,我們可以看見花朵不同部分各有特色的美。其精致的圖案、鮮明細致的色澤、馥郁的清香,令人讚歎;最後敞開的是金黃色的花蕊,這花蕊不單只可供人欣賞,而且用來傳播花粉創造新生命。開盡的玫瑰顯露出玫瑰的精華和個性。

     耶稣表露上帝的榮耀有點像開放的玫瑰。當祂說自己在地上已經榮耀上帝(約17:4),祂的意思是已經向人類顯露上帝的個性。耶稣基督一如開放的玫瑰,使人可以看到上帝的本質和個性。看到耶稣和聽祂傳道的人是看到上帝的樣子。耶稣榮耀上帝的辦法就是把上帝顯露出來;上帝在基督裏得以顯現就是得著榮耀。上帝反過來榮耀耶稣,承認耶稣是兒子,叫祂復活,升天,並把祂高舉,使祂淩駕地下、天上和地獄的一切;有一天祂會征服一切,回來作王,到時祂的榮耀便全然顯露出來。

    基督徒應該用類似的方法榮耀上帝並使自己得著榮耀。我們要向不認識上帝的世人表露上帝的個性。我們要顯示上帝的權能在人生的遭遇和環境運行並且得勝。我們要表彰聖靈,使基督的品格逐漸在我們裏面成形。這就是叫上帝的榮耀得著稱讚,是我們在基督耶稣裏預定要做的事。花瓣逐漸開放把玫瑰顯露出來,我們基督徒也要每日每時每刻向世人顯露上帝的屬性。

    要完成這預定我們去做的工作並不容易。我們除了須要一生努力外,仍須等到與救主相見時才能得以完全。不過只要我們容許上帝,聖靈會在我們內心運行,使我們的生命能逐漸把祂的榮耀顯示出來。無論是人、是天使、是鬼魔,在我們的生命看見上帝的本性,便會認識上帝的品格。當我們日復一日地榮耀上帝的時候,聖靈會進行榮耀我們的工作——使我們有像基督的形像,使我們內心因罪而變質的上帝形像恢復光澤。當基督回來的時候,我們看見祂的真體,便會像祂,完全聖潔,可以與祂共享永恒的榮耀。

    我們受苦怎能榮耀上帝呢?既然我們的整個人生都應該爲上帝的榮耀而活,苦難是人生的考驗,如果我們能夠在苦難中榮耀上帝,便應該能夠在任何環境下都榮耀祂。新約聖經有不少關於在苦難中榮耀上帝的篇幅,這理論必須實踐才有效。當基督徒在苦難中受到嚴厲的考驗時忠貞不渝,耐心忍受痛苦,當被誣告或辱罵時能夠溫柔容忍,以善報惡,以愛報恨,這樣便使上帝得著榮耀。他向世界顯明了上帝的本性,因爲人性對苦難的反應並不是這樣。這樣上帝的權能和聖潔得以顯現;基督的勝利得以證明;撒但受到斥責而退下,受苦的人同時會因爲上帝使其靈命更堅強而得著榮耀。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在今生遭遇苦難;沒有人可以例外。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同樣要在宇宙的痛楚上有分。但只有我們基督徒能夠知道受苦有意義。在所有受苦的人當中,只有我們有盼望得上帝的榮耀。並不是上帝要我們受苦,而是祂用我們的苦難向不信的世界顯明祂自己,並使祂的兒女能夠爲祂預備在天上給他們的榮耀做好準備。我們四周的世界則是在絕望和黑暗中受苦。

    上帝用祂子民的苦難彰顯自己的榮耀並非因爲祂有此需要,而是因爲我們有需要。凡榮譽、頌讚都是上帝的;人不能加添上帝的榮耀。但我們面對人間的苦難,極度需要救援,我們在這一方面的需要,祂遠比我們知道得更清楚。祂出於慈愛和恩典,使我們能夠用祂賜予的援助和盼望代替黑暗和無望的淒慘。

    我們可以與上帝同工,容許祂用我們的苦難彰顯自己的榮耀;我們也可以抗拒,使祂爲我們預定的計劃受到挫折。無論我們怎樣,我們都會受苦,因爲苦難是人類共有的遭遇。上帝的運行可以用我們的痛苦令祂得著榮耀,令我們得著永恒的益處;但當上帝的本意是要我們因有這盼望而喜樂的時候,我們卻在希望中受苦,這是何等可悲的事呢!

願我們從上帝得著足夠的恩典,以免失去祂要用苦難給予我們的任何榮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