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日 星期六

成人主日學的師資安排

老師是主日學最關鍵的人物,因為他們是最基層接觸學生的人,他們的教導、品格、靈性都會直接影響學生,因而主日學的成功與否,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老師的資格。

1. 老師的條件

成人主日學老師應具具備下列的條件:

a. 重生得救: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才有屬靈的生命來教導屬靈的真理。更重要的是,上帝要透過基督徒聖潔的生活把理活出來,這樣的教導才能感動人心,使人生的命有改變。

b. 回應呼召:主日學老師必須有上帝的呼召,在教導的職事上事奉上帝,並有教導的恩賜,能靠著聖靈運用教導的恩賜來裝備聖徒。

c. 忠於教導:老師要忠於上帝所託,與聖靈同工,盡忠謙卑的事奉上帝,以榮耀上帝為己任。

d. 與人交往:老師教導的對象是人,因而他們必須要喜歡與人交往,否則,對人不感興趣的教學只是知識的傳遞,沒有生命的感召與影響。

e. 主動合作:老師必須有主動的態度與教育部門的目標合作,在教學的方法及觀念上能配合教育的方針目標,以達主日學教育目標之效。

f. 積極進取:成人主日學是以聖經為教學的內容,故老師應具備聖經的知識,並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以豐富自己的生命與教學。

優秀的師資來自老師本人的生命、靈性與學養,並能言教身教,使學生得著一個良好的裝備。

2. 老師的風格
老師教學的成敗除了取決於其條件外,還取決於其教學的風格與學生的情況是否配合。教師的領導分為五種風格,不同的風格對其教學有不同的果效。

a. 支配型:支配型的老師本身是一個權威者,他的決定就是所有學生的意思,他不需要學生的支持,學生只須服從。一切的決定完全是上對下的命令。

b. 說服型:說服型的老師以說服的方式來取得同學的支持與認同,讓他們相信老師的決定是最好的,因而這是屬於半強迫性的領導方式。

c. 協商型:協商型的老師是既參與又超然於班級的決定過程中,他會站在客觀的立場對個事件的因果或發展提出分析,他不主導或影響學生的判斷,一切取決於學生的看法與判斷。

d. 兩廂情願型:此類老師成為學員的一份子,與學生一同決定的結果。因而決定是取決於全班的意見,而非老師個人的意見。

e. 順應型:老師沒有任何領導,一切由學生來安排,他任由學生的擺佈,沒有自己的意見。

以上五種老師的領導風格,對教育事工有利也有弊。所謂利與弊,則視乎學生的成熟程度。愈成熟自主的學生,老師給與學生的自由度和參與度應愈多。而採用什麼風格,也與教育目標有關係。

風格沒有好與壞,完 全在於 老師的領導風格能否配合學生的情況,如果學生是成熟的人,又有很思想、主見,例如是一些信主已久的成年信徒, 那麼 老師應採用兩廂情型,反之,如果學生比較幼嫩,沒有主見,例如是一些初信主的或年幼的信徒,則老師用說服型更佳。

總括而言,成人主日學師資的安排,要考慮老師的靈命、知識及領導風格。不同的學生、目標需要不同風格的老師,不同老師、不同風格的教學,也會帶來不同的果效,因而教育部門應小心委派適當的師資,邀請一些有生命的、有教導恩賜的老師作教導的工作。

3. 老師的培訓
一個健康、不斷發展的主日學,教會必須積極的培訓主日學老師,才能有足夠的老師作教導。因而教會必須有一個全面和周詳的師資訓練計劃,以下是一些建議:

a. 師資招募:牧師、傳道同工有責任在平常的教導中宣揚教會培育信徒的使命,以徵召一些有恩賜的信徒加入教師的事奉行列:
   (1) 合適人選:傳道同工可留意那些從事教育工作的信徒、有心志在教導中事奉的信徒或教會中的專業份子如醫生、律師和教師等。這些人可能會成為優秀的教師。同工須要小心觀察,並切切禱告,留意哪些是可造之才。
   (2) 合宜渠道:利用一些合宜的渠道作招募的工作,例如是主日聚會中的呼籲,利用調查表徵募有教導心志和恩賜的信徒,及藉著個別家訪作邀請等。同工們在平常的日子裡,應多與信徒一起生活,了解他們的言行、靈性及恩賜,好在需要時,能選擇適合的教師。

b. 師資就職:主日學教師承擔的不是一般的教育,而是屬靈的教育,是上帝的同工,與聖靈一起教導聖經的真理,因而聖經教師是一項神聖的使命,教師們必須重視上帝所交託的職份。為了讓教師們及教會重視教師的職份,教會應在每年之初為的老師舉行就職典禮,讓教師清楚知道自己的職份與責任,忠於上帝所交託的職份。在典禮中,教師可手持聖經,分享事奉的心志,並在上帝面前立志,願意作一個忠心的教師,然後教會為他們禱告,求上帝使用他們,叫他們成為真理的教師,造就信徒的靈命。

c. 適切的訓練:師資培訓是為了造就教育人材,以提高教師們的教學果效,並加強被培訓者的心志與使命感。有關訓練須留意以下各點:
   (1) 訓練內容:如想有理想的教導,訓練內容必須兼顧以下各項:
a)認識宗教教育:讓未來的教師認識基督教宗教教育的定義與神學基礎,以致能清楚自己的職份,作一個真理的教師。
b)加強靈命的操練:一個有良好靈命的教師才能升任屬靈的教育,透過教育培育信徒的靈性。因而在訓練的過程中,老師的靈命操練非常重要,老師要常在一起禱告、讀經,分享靈裡的領受,分享事奉的心志,彼此勉勵。
c)充實信仰知識:聖經教師必須在神學及聖經知識上有相當的認識,才能作一個稱職的老師,把聖經真理教導信徒,叫信徒在真理上不斷成長。
d)了 解 老師與學生的角色:教師必須要知己知彼,了解成人的學習型態及自己應有角色,以致能達到更理想的教導果效。
e)掌握各種教學法:教師要認識及掌握各種的教學法及有關技巧,能靈活運用在不同的課題及學生當中,好使教學更為活潑,使教與學均能相得益彰。
f)養成團隊精神:教師不是孤軍作戰,而是與同工同心事奉,共同建立上帝的教會。因而教師們應多溝通、多分享、多了解,彼此協助,互相學習,共同興旺教育事工。
(2) 訓練方式:教會可因應不同的需要及本身的資源來訓練主日學老師,一般的方式如下:
a) 訓練課程或研討會:教會可自行設計訓練教師的課程,搜集有關資料,請一些資深的同工任教。也可與其他教會合作,或請一些專家來作教導。有關訓練內容,可參考第三章的「領袖訓練」。
b)師徒制或個別訓練:訓練者可以師徒制的方式訓練幾個人或一個人,方法如下:
          . 提供有關書籍資料、錄音帶、錄影帶及光盤等,要求學員自學研讀。
        二. 在小組中討論所學,分享學習心得。並有實際操演,老師可從旁指導,糾正錯誤觀念及啟發思想。
          . 讓學員觀察老師的教學,並給與實習的機會,好使他們從實習中掌握學習的知識及理論。
c)在職訓練:讓老師透過教導來學習,方法是讓老師觀摩其他教會的教師,與他人切磋學習方法,互相交流經歷。此外也可讓初作教師的任助教或代課老師,以吸收實際經驗及教學的信心。
d)進修:教師可到神學院選修有關課程,讓教學到達更專業的水平。教會應有計劃地在每年舉行師資的培訓及再培訓,好讓教會不斷有新的老師加入教導的行列,也讓在職的老師有再培訓的機會。

d. 善用資源:教會應為主日學老師提供有關資源,讓老師的教學更具多元化,學生的學習層面更廣。
   (1) 與神學院或基督教教育機構連繫:教會應善用外間資源,鼓勵信徒參加神學院的延伸課程,使教師的教學不斷進步。
   (2) 成立小型圖書館:教會應購買及收藏有價值的屬靈書籍及雜誌,讓信徒能藉書報增長知識學問。
   (3) 善用視聽教材:教會應購買有價值的視聽教材如錄音帶、錄影帶、光盤、教學圖片等幫助信徒學習。
   (4) 提供專題講座:請一些專家來講解一些特別的題目,比如是聖經難題、倫理學、神學專題等,讓信徒在多方面吸收新的知識。
   (5) 提供成人主日學教材:教會應盡量搜集外間的成人主日學教材,讓主日學教師有所參考,能吸收他人的優點,改善自己的缺點,使教學的果效不斷提升。

上帝把教導的責任交給教會,教會要忠於所託,好好的培訓主日學教師,讓教師得著裝備,作真理的教師,建立信徒的生命,讓信徒扎根在上帝的話語上,作個扎根建基的信徒。

備課的藝術

A. 備課的重要性
    聖經教師備課的主要目的,是盼望將教導的內容,有系統和有效的傳給每個學生,好讓學生的生命得著實際的改變。
    學生的成長和教師備課的教案有最直接的關係,一個好的備課教案,包括了良好的教材,合宜的教學法,教學過程中所能提供參與的機會等,最主要的仍須包含供給聖靈大能運行的空間,使學生能將所學得的知識,得以應用和實踐在生活之中。

B. 如何備課

1. 研究課程
(a)    籍禱告專心倚靠上帝。
(b)    詳細研讀課文經文及有關經文。
©    閱讀課本及參考書。
(d)    焦點:找出課文經文之重要真理。

2. 計劃課程
(a)    查看課本上一課或這個單元之中所教的是什麼?
(b)    留意學生年齡特性,普遍心理需要等。
©    按著學生目前的情形及需要計劃內容。
(d)    焦點:找出學生對該課文的聖經知識及靈性上的「已知」與「未知」。再根據所找出的真理針對學生的需要,訂立該課的教學目的,並要學生知道,感受及實行什麼?

3. 搜集資料
藉有意或無意的機會(閱讀書報、雜誌、聽收音機、看電視、與人交談、所見的事實、自己的經驗、各種視聽教材等),凡與教學有關的資料均搜集起來。
   
4. 選擇教學方法
為使學生有目的、有興趣及踴躍地參與學習,教師應盡量利用視、聽、觸、嗅及味五官來教學。

5. 擬定教學程序
若教員進入課室或學生中,還沒有計劃好一個清楚的程序,雖已照上述各項實行,仍會遭遇失敗。所以,寫教案是必須的。

6. 備課流程
      (a)  星期日:授課及記錄學生的情形及需要。
      (b)  星期一:為學生禱告及略讀課文經文。
   ©  星期二:首次備課,找出重要真理及定教學目的。
   (d)  星期三/四:搜集資料。
   (e)  星期五:第二次備課,組織資料及擬定教學程序(寫教案)。
   (f)  星期六:複習教案及禱告。

教師若只熟識聖經,能把正確的聖經知識傳授給學生,卻沒有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那麼,學生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培育與成長。因為基督教教育的真正對象是人,不是「教學過程」。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瞭解學生的共同需要和個別差異,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透過直接的參與,培育獨立思考的能力。此外,教師也必須經常改進教學技巧,使用適切時代的多元化教學,若只是奉行講故事,背金句,解釋經文的古舊方法,難免令學生感到古板和厭煩。其次,教師也當以愛心和忍耐去幫助學生解決個別困難,使學生的信仰與生活能連結在一起,能把所學到的屬靈知識,在生活中實踐出來,才能達成基督教教育傳遞聖經真理,培育信徒靈命的真正目的。

C. 擬定課程的綱要
日期:                                       
單元題目:                                   
課程題目:                                   
課程經文:                                   
                                              
學生須要:                                   
                                             
                                             
                                             
主要真理:                                   
                                              
                                             
                                             
                                             
課程目的:                                   
1.知道                                         
       2.感受                                        
       3.實行                                        

   學生活動之步驟:

(a)    引起興趣(三分鐘)





(b)    有目的地研經(十至十五分鐘)




© 將聖經真理應用於生活(十至十五分鐘)





(d)    下週課程研究的建議或指定家課(二分鐘))



靈性之健康

呼喚上帝使他們脫離病痛的人,上帝不一定會醫治,這一點我們從基督教由新約時代至現時的教會歷史,可以看得很清楚。

使徒保羅肉中有刺”是一個例子。雖然他曾三次求主叫刺離開,上帝沒有這樣做,但賜給他忍受的恩典。上帝的力量使保羅在邪惡當中戰勝邪惡,在人類能夠理解現實的痛苦環境中顯明上帝實在的權能,上帝很多時選擇以顯示自己的恩典代替醫治祂的聖徒。若你生病,祂爲你作的選擇可能也是如此。

上帝除了中間不使病痛痊愈之外,有時還會選擇不救祂的兒女脫離其他類似的苦難。希伯來書第十一章所敘述的信心英雄的遭遇不是把這一點說得很清楚嗎?這章經文提到許多信心得到上帝讚許的人的名字,他們蒙上帝拯救脫離患難,但接著也提到許多無名的聖徒,他們同樣充滿信心,同樣得到上帝讚許,只是上帝沒有搭救他們。

我們不要忘記,使徒保羅肉身雖然有軟弱,他卻有健康、豐盛、充沛的靈命。歷代不知有多少基督徒因他有健康的靈命而蒙福。今天我們同樣因他的靈命得到祝福,未來屬上帝的子民也會因他有健康的靈命而繼續蒙福。希伯來書所記述的聖徒,他們受苦,在某種程度上無疑也有類似的功效。今天受苦的人也可能是爲了這個原因。

上帝爲祂的兒女行神蹟或不行神蹟都有祂的原因。每一個受苦的人向上帝祈求醫治或拯救時,必須願意接受上帝對他的祈求所作的反應,上帝給祂所揀選的僕人的答復往往是否定的。

我們祈求上帝醫治時多是想著叫身體得到痊愈。祈求上帝拯救時多是想著有消除痛苦的良方。如果困擾我們肉身的問題仍然存在,我們覺得上帝拒絕醫治我們;如果上帝沒有使我們脫離困境,我們覺得祂拒絕拯救我們。其實並非如此,在上帝心目中,醫治是恢復靈性的健康,拯救是戰勝邪惡。

上帝渴望將屬靈的健康賜給祂所有兒女。我們願意接受,祂更樂意給予。每一個基督徒都可以享受屬靈的健康,而身體有問題的人其實是處於有利的地位。病痛時我們比身體健康時更加依賴上帝。我們自己沒有辦法、沒有力量,便更願意接受上帝的辦法、上帝的力量;這樣我們可以得到祂屬靈的醫治。身體得到醫治或得脫離其他苦境自然是寶貴的恩賜,但世界各地真正屬主的人,都從經歷認識到靈性的健康遠比這些恩賜更有價值。

上帝的兒女所遭遇的問題各有不同,一如遭遇問題的人各異一樣;要在這裏逐一考慮每一個問題當然不可能。但病痛是大多數人早晚都會遭遇的。病是慢性的死亡,是表明人必會死的一個象徵,病到了某一個地步,大多數基督徒都會考慮求上帝醫治;我們會爲自己、爲別人或別人會爲我們尋求醫治。這可能已足以成爲我們在這裏談論這個問題的充分理由。

我們已經注意到上帝不一定醫治祂受苦的兒女,但祂盼望祂的每一個子民都認識基督付出代價而使他們能夠得到的屬靈的健康。有疾病的人如何能夠經歷到上帝渴望給他靈命的健康呢?有幾個步驟。

首先,上帝醫治的能力不能流入不以祂爲主的生命。我們必須完全接受上帝的主權,不單承認祂普遍掌握人生的事務,更要接受自己人生的每一細節都在祂掌握之中。這就是說,我們不能因爲自己的病痛而不斷與祂爭論。我們必須願意接受這是上帝在此時的旨意;我們必須把與這病痛有關的每一件事,包括我們的前途,交托給祂,相信祂必會用慈愛照顧我們。我們必須真正承認上帝是我們人生的主宰。

第二,如果我們與上帝之間或我們與另一個人之間有陰雲阻隔,這可能成爲導致我們生病或阻礙我們復原的原因。我們必須求上帝鑒察我們的心,讓我們知道有沒有任何有意無意地還沒有懺悔而仍未得到赦免的罪。如果聖靈要我們留意任何事物,即使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事,我們必須立刻果斷地加以對付。所謂小罪亦可能妨礙上帝醫治的能力,惱怒、苦惱、仇恨報複的心理可以而且時常導致生病或使病情惡化。經過懺悔得蒙赦免,良心潔淨從聖靈重新得力可以而且時常使身體得到醫治。

第三,我們必須奉主攻無不克的名抗拒病中屬撒但的任何作爲,向我們這個敵人宣布基督已經戰勝他企圖帶給我們的苦毒。一方面我們要謙卑、順服上帝,接受祂許可臨到我們身上的事情;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同時堅決抗拒魔鬼和設法消滅他的工作。

第四,我們必須查明聖經對醫治的真正教導,並且按照聖經的原則祈求醫治;不要忘記耶稣教導我們,要看上帝的榮耀與國度比我們的需要更加重要。我們不應該花費時間與精力,從一個醫病的聚會趕到另一個,祈求神蹟出現;也不應該爲求得到醫治而不惜任何代價。出於好意的朋友們勸我們嘗試的辦法,我們也不用逐一嘗試。我們必須做的是培養靈命,使自己得到只有上帝才能給予的安靜,並且完全信靠祂。盡量減輕自己的痛苦是應該的,但我們總應該明白上帝的醫治不一定等於身體痊愈。當然我們希望靈魂與身體都得到醫治,但我們應該認識到,屬靈的健康比病痛的消失更有價值。

第五,我們必須設法明白信心與得到醫治的真正關聯。要得到醫治必須有信心,一如要得救必須有信心一樣,但使我們得到醫治和使我們得救的並非信心。兩者都是上帝在做祂的工作而不是我們的信心在工作。醫治與救恩同樣是上帝白白賜給我們的恩典;信心本身與上帝的工作無關。上帝應許凡爲救恩憑信心來到祂面前的人都可以得救,但祂沒有就醫治作類似的應許。祂可能醫治一個有信心的基督徒,但讓另一個經歷多年的痛苦。這是祂主宰萬物的特權;我們必須服從祂的選擇。如果祂認爲不宜醫治我們,我們絕對不可以責怪自己或讓別人指責我們缺乏信心。我們得不到醫治的原因屬上帝主權下難明的奧秘。有一天我們會了解這奧秘,一如上帝了解我們一樣,並且明白祂的旨意。現在我們卻是憑信心走路,我們可以享有上帝會不吝賜予祂的兒女所需要的屬靈的健康,並且因爲上帝的榮耀使我們有盼望和喜樂。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我們不應該忽略尋求以藥物醫治。我們應該一開始生病便去看醫生還是先等一段時期然後才去看醫生呢?這只是一個次要的問題,重要的是我們對看醫生的態度。我們必須認識到醫治總是來自上帝,無論是醫藥或直接的神蹟都是上帝叫我們得醫治。如果上帝要醫治我們,祂可以選擇用人的發明來醫治我們,這是一個我們必須願意接受的事實。因此我們應該使用可以得到的最好的醫療服務,並且要在各方面與我們的醫生合作。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四處去看醫生,尋找一個能用說話取悅我們的人或試用各種沒有根據的秘方”。如果醫生勸我們接受心理治療或輔導,我們不應該躊躇。

我們尋求醫治時不可以非要上帝用藥物或神蹟醫治我們不可,因爲這樣做等於表明自己不願接受祂的主權。如果我們希望經歷上帝屬靈的醫治,就必須完全接受祂爲我們所選擇的,無論結果怎樣。

你也許已經誠懇地排除妨礙你得到醫治一切障礙,然而你的病仍然沒有痊愈。你可能已經知道你一生都會有這病。但身體得不到醫治卻仍然以謙卑、敬愛、信靠的心祈求上帝給予屬靈的恩典的人,可以安心確信上帝隨時會以祂的豐盛來滿足他受苦時的需要,這樣尋求認識上帝的人是不會失望的。



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崇拜等候上帝的國度


    崇拜與基督的事蹟相關而基督必再來上帝的國度終必實現因此我們在崇拜中不可缺少對基督在來的盼望主耶穌已經復活並且升天現在坐在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裏降臨使上帝國度完完全全展現那時候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度就是基督的國我們更要與基督一同坐王治理上帝的國度

    我們在崇拜中不只為主耶穌勝過罪惡和死亡的權勢而讚美歡欣更要宣告耶穌基督的再來是要完完全全勝過死亡和罪惡魔鬼和牠的僕役將要被關在地獄火湖只到永遠,在那時完完全全沒有權勢了!

    而這樣的勝利要透過講道來宣告,也要透過聖餐來讓我們期待,我們要在上帝的國度的完全實現的時候,要享受主永遠的宴席!要享受生命樹的果子,和藉由生命河的水得著滋潤,讓我們永遠不再餓也不再渴!因為主耶穌要親自來餵養與照顧我們,使我們享福到永遠!

    我們透過崇拜,將地上教會提升到天上,參與天上永遠的崇拜,如同《啟示錄》第45章所描述的崇拜!也透過這樣的眺望,使我們望見主耶穌再來的榮美而重新得力!雖然現實有許多嚴峻的考驗,讓我們灰心與喪志,但是上帝的國度的實現,如同明星指引我們向前,期盼耶穌基督的再臨!讓我們如同啟示錄2220節中的禱告:「阿們!主耶穌啊,我願你來!」




2020年4月12日 星期日

大齋節期

        聖灰日 ,   「聖灰」的意義與「聖灰禮儀」的沿革 ,

   教會年曆簡介--預苦期  , 大齋節期的意義 , 「大齋節期」簡介 , 「大齋節期」名詞解釋大齋節期  ,

    教會年曆簡介--聖週   , 棕樹主日   ,   受難日 Good Friday(星期五晚崇拜) ,    為什麼耶穌受難日「美好」?耶穌受難日的經文  ,  受難——耶穌的死與被釘十字架 ,

大齋節期


大齋節期(LENT)是一個靈修禮拜的節期,為的是讓基督徒預備心迎接慶祝主復活的日子。大齋節期共四十天,也是讓我們紀念主耶穌在曠野禁食靈修並勝過試探。所以,大齋節期是個人、家庭、教會靈修及默想上帝救恩與犠牲聖愛的好時節。

  很多教會,特別是台灣人的教會,喜歡慶祝聖誕節過於復活節,甚至於省略待降節期(Advent)和大齋節期(LENT)。顯然地,世人喜歡喜樂勝過悲傷,喜歡自由但不需悔罪,喜歡復活節,不喜歡受難週。其實,沒有主的受難就沒有復活,沒有主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也就沒有復活得勝,使世人獲得拯救的希望。

  所以,在教會曆上,四十天的大齋節期是靈修準備的節期,以便迎接主復活的喜樂,這段時間是非常重要又深具意義的,不然復活節也只不過是另一個慶祝會而已。

  聖經告訴我們,教會是耶穌基督復活向門徒們顯現,四十天後昇天,並應許常與世人同在,又十天後(第五十天)差聖靈降臨實現他的應許。經過這五十天的信仰經歷,初代信徒完全改變了。他們由疏散、害怕的個人,變成充滿能力的運動,一天就有三千人悔改信主。

大齋節三角座是一個三角型底座上插有六支紫色的蠟燭,每個角落插兩支,中央插一支白色的蠟燭。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