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耶穌對教會紀律的原則

 
在福音書中,耶穌並沒有就教會如何執行紀律作很多的教導。祂只是強調信徒當潔身自律,不可容罪玷身,對犯罪的人當以饒恕的心對待。但祂面對罪惡有鮮明的立場,祂會直接責備門徒不正確態度和行為。對法利賽人的假宗教,假教導,祂嚴厲地斥責,我們可試從耶穌處理淫婦的個案(約8:3-11)去看祂如何執行紀律:耶穌沒有附和試探祂的人,將那犯姦淫的婦人定罪治死,另一方面,祂也沒有縱容淫婦人繼續犯罪。因此,當我們執行紀律時,要以上帝憐憫的態度,不要以過分審判的眼光看待跌倒的肢體,而以恩慈的心去挽回跌倒的肢體。
 
我們試從馬太福音十八章看耶穌對教會紀律的一些原則。這章的開始耶穌教導我們要謙卑像小孩子才可進天國(太18:1-5)。謙卑與之後論及的饒恕有很大的關係,謙卑的人才有勇氣承認自己的罪,尋求別人的饒恕;同樣地也有勇氣去饒恕人。接著耶穌教導我們要自律,遠離罪惡,也不要絆倒人(太18:6-9)。
 
我們約略可從耶穌的談話中列出了教會處理紀律的程序:
 
一. 首先,私底下與犯錯的肢體坦誠溝通,用愛心說誠實話,指出他所犯的罪。這是顧及人的情面,不一下子公開犯罪者的罪行。耶穌教導我們先要單獨,以極力挽回肢體的心態去勸他。
 
二. 若果仍不能解決,那才找另一兩個人同去,他們會以較客觀的態度與犯錯的肢體討論對質,目的不是責備他,而是挽回他。
 
三. 若小組形式的方法仍不能令犯錯的肢體有悔意,那麼就要把事情告訴教會的長執會,由他們討論如何處理;這樣是為了教會的整體見証,不容讓罪惡繼續下去教會應決定採取甚麼作為
 
四. 若 他硬心不悔改,就「看他像外邦人一樣,乃表示不再與他相交,但不是視他為仇敵,我們仍須盡力找機會挽回他。教會可革除他的會籍,停止他在教會的事奉;若 嚴重者更要停止他參加聖餐,因為聖餐乃象徵信徒與上帝與人相交和好的關係,犯罪而不悔改是破壞兩種關係,便不應再守聖餐,讓他在這期間深入反省,直至生命 重建為止。為此,主賜給教會在地上和天上都有捆綁和釋放的權柄,如果罪者不聽勸勉,他就被罪所捆綁;而接受勸諫的,就從罪中得釋放。當有兩、三個人同心, 奉主的名,按主的旨意,祈禱行使這權柄,主必垂聽。
 
最後,耶穌要求無限量的饒恕,正如上帝的慈心饒恕一樣。再次高舉上帝偉大的赦罪,但上帝會刑罰那些不肯饒恕的人(太18:21-35)。

教會紀律和規章


教會是聖潔的,也是屬靈的,但是心性的軟弱和社會罪惡風氣的影響,信徒有時也會跌倒犯罪,詆毀了聖經真理或是教會聖潔規章的要求,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教會紀律是必須的。
 
所謂教會紀律(Church Discipline),它含有兩個意思:
 
一. 正面的教導,就是說教會協助信徒對聖經真理及倫理守則有正確的認識,並且實踐在生活裡;
 
二. 懲治性的,即是在信徒犯錯誤後,教會給與挽回性的紀律處分。
 
前者可說是預防性,後者則是治療性。預防性的是教會或牧者平日的聖經真理和基督徒道德倫理的教導。執行懲治性紀律,在任何地方或組織都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然而要在基督徒群體中執行紀律,是必要的。
 

教會機構


    現今每個國家都有許多教會機構,用以輔助教會的事工。這些教會機構(Para-Church Organizations)是 不分宗派,不屬於某教會的,而是在眾教會之間扮演輔助的角色,讓更有專才和恩賜的弟兄姐妹,專心於某一個事工。例如,某地區有一個xx兒童佈道機構,它的 功能是專帶領兒童歸主。它成為了教會和社會中兒童之間的橋樑,協助各教會發展兒童福音事工。教會機構在各地區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藉著教會機構,許多福音事 工得以發展。

教會機構有許多種類,簡略如下:文字事工、福音擴播、兒童佈道、某社會階層人士的福音事工(例如,專向工廠工人傳福音的機構)、 聖經公會、屬靈書籍出版社、門徒培訓中心、神學院、宣教事工機構、輔導中心、社會關懷事工、醫院福音事工、神學研究中心、電腦聖經製作中心、聖樂培訓中 心、殘障人士福音中心等等,各從其類。這些教會機構的經費都必須依靠教會的捐款而來,都是弟兄姐妹的愛心奉獻而可以繼續事奉下去。

牧者,同教會中的長老、執事,都必須重視教會機構的工作,積極參與。一般教會有這樣的參與方法:

一.    執事會每年撥款支持:例如,某間教會每年選出十間教會機構,除了撥款支持各機構,也為這些機構另外在信徒之間募捐或要求奉獻。

二.    牧者的參與:牧者可以代表教會直接參與一些教會機構的事工,這樣的參與也是教會批准的,也把它當著是牧養工作的一部份。

三.    信徒的參與:教會可以帶領弟兄姐妹多認識這些機構的事工,鼓勵他們直接參與。

宣教事工


這裡所講的不是教會一般的佈道和傳福音事工,而是指向外地(或外省,或海外)的福音工作。我們不會忘記,是因為宣教事工,今天福音可以傳到世界各國家。宣教事工是刻不容緩的,是每間教會都必須負起的,至直福音傳遍天下。

宣教事工在耶穌的教導中佔重要的地位。太9:35-38肯定門徒所要作的宣教事工完全是由耶穌而來,也必須遵照耶穌的指示。耶穌是:

一.「走遍各城各鄉」,

二.「宣講天國福音,又醫治」,

三.「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

四.「要收的莊稼多,...打發工人...收莊稼」。

今日教會的宣教事工也必須建基於這四個不變的原則。接下來,

一.耶穌「叫」(Kaleo/呼召)門徒,

二.「給他們權柄」,

三.耶穌「差...去」(10:3)當然是「隨走隨傳...醫治...」,這裡說明傳福音的優先,提供關懷需要的排次,

四.「吩咐他們」不只要這些宣教士有清楚的宣教地區。

耶穌也針對當時的處境只想他們作短宣的形式 –– 只在猶大省內。宣教的態度也清楚指明:有五樣東西不要帶說明要依靠上帝的供應,因為當時的猶太人都會招待猶太人。最後還說明出去作宣教事工如羊進入狼群,必須以靈巧和馴良來應付一切的危險。馬太福音最後說出宣教事工是耶穌所吩咐的大使命(28:18-19)。當然,在宣教事工中,耶穌也吩咐門徒要為信主者施洗(28:19)

  約翰福音從另一個角度談論宣教事工。在第四章,藉著耶穌和撒瑪利亞婦人的談話,讓我們看見耶穌一早就有意向撒瑪利亞人傳福音,並且藉著耶穌與門徒的談話(4:35-43)指明宣教事工是不需要等待「將來」的,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

  路加對宣教事工的表達最為顯著。一開始就說明耶穌有意向「窮人...瞎眼的...被擄的」(4:18)及邀請「到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瞎眼的,而且出去到路上和蘺芭那裡,勉強人進來」(14:21-23),後來在使徒行傳說明教會如何一早就開始宣教工作,由耶路撒冷開始(2)至撒瑪利亞(8:5),然後至外邦人(10),最後由安提阿教會差派保羅等人把福音傳至地中海一帶的地區和國家。當然,附著宣教事工的發展卻見到許多新教會/新堂被植立。

保羅書信雖沒有明顯地形容宣教事工,但是在書信中卻不時表達宣教心意。羅1:10,15看出保羅未去羅馬之前就先寫信過去,為了要嘗一嘗把福音傳給羅馬的人。林前4:15保羅說是他在基督耶穌裡用福音生了他們。

  在宣教的記述中,我們見到各類型的宣教對象/群體:有猶太人、猶僑、撒瑪利亞人、外邦人。社會各階層群體也被反映出來:有作官的(10:1;17:34;18:8)、有猶太學者(18:24)、有術士(19:19)、有做買賣的(16:14)

牧者,連同其他教會同工、執事、長老,必須在信徒之間大力推動宣教事工。有以下的作法:

一.    成立宣教事工小組:

牧者必須在教會中,選出數位有傳福音和宣教心志的弟兄姐妹,特別組成一個宣教事工小組。使宣教事工可以有計劃、目標、組織地進行,也使宣傳推動更有效。

二.    定下差傳培靈大會:

每年一度,利用兩三天,在教會開差傳培靈大會,讓神的信息感動信徒起來參與宣教,或募捐金錢支持其他教會機構和神學院的宣教事工。

三.    設立宣教基金:

執 事會為每一年的教會預算案撥出一筆錢成為宣教基金,加上每年一度差傳年會所募捐得來,按不同的宣教需要分配。一般教會是用逐年增加的方式來設定宣教基金的 金額,例如,第一年是一千元,第二年一千三百元,第三年一千八百元,漸漸經過十多廿年,就發現教會已開展了許多宣教事工。

四.    支持宣教事工:

有 計劃地支持一些教會內外面的宣教事工。例如,有一間教會該年籌到宣教基金是五萬元,按計劃分配:把百分之四十用在教會本身差派一位宣教士到某地的開支,另 百分之二十是支持一間宣教機構的經費,另百分之十是支持某間神學院的經費,另百分之廿各支持兩位海外宣教士,另百分之十是支持某地一間教會的宣教工作。

五.    栽培宣教士:

許多教會只懂得差派錢去作宣教事工,卻不積極的栽培本身的弟兄姐妹起當宣教士。牧者必須著手,鼓勵和栽培信徒當宣教士。牧者可藉著在講台傳講宣教的信息,或邀請一些宣教士到來分享他們的宣教經歷,這樣可以弟兄姐妹對宣教認識更多,也起鼓勵的作用。

社會關懷事工

一.    成立關懷事工小組:

使徒行傳針對處境的需要,特別為關懷事工設立執事來管理(徒6:1-5)。牧者必須在教會中選出數位執事或信徒,組成一個關懷小組,為教會所要作的關懷事工計劃、組織、執行、檢討。馬太福音記述耶穌對捐助善行的教導(太6:1-4)。相信馬太這裡所指的捐助包括信徒對社會一般慈善的捐助。捐助的事當然是出於基督的愛心。

設立關懷基金:

教會可按著自己的能力,或多或少,為每一年定設立一個關懷金額使用在關懷事工上。例如,教會所處的小鎮最近因為發生火災而有數家人無家可歸,又發現有一家是信徒家庭,另外兩家不是信徒。這時關懷小組立刻開會,決定動用一部份的關懷基金,加上在會眾之間呼籲一次募捐為災民奉獻,把所得分派給這數家人。

支持其他教會的需要:

這裡所指的是教會之間的互相捐助。特別是一些城市中比較強盛的教會支持農村教會的需要。這樣的做法早在新約教會時代已開始,使教會在各地迅速被建立起來:

1.當耶路撒冷的教會有需要,保羅要求哥林多教會捐助耶路撒冷教會(林前16:1-4)。其他教會已這樣作,同時要求這捐助是按計劃來進行,在每個主日都募捐。另外,林後8-9章都是談論捐助的事。保羅也說出捐助的原則:一是應該慷慨,另外是要樂意不可勉強。保羅也見証說其他馬其頓教會是多麼「多了力量」的樂捐。這次的捐助是給耶路撒冷教會的貧窮聖徒(羅16:25-27)。

2.支持其他教會信徒的需要。保羅要求信徒熱心的「記念窮人」(加2:10)。 「分給那缺少的人」(弗4:28)。希伯來書提醒信徒不可忘記捐助的事工,因為這是上帝所喜悅的(來13:16),並且行善不可喪志(帖後3:13)。

四.教會同工的需要:

保羅曾經多次受腓力比教會的供給(腓4:15),保羅也把這些捐助當著是獻給上帝馨香的祭物。

 

佈道工作


耶穌離開門徒時吩咐說:「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傳揚福音」(28:17-19)。這成為了歷代牧者最主要的工作。
 
耶穌對自己的傳福音是有計劃的,先在加利利一帶,然後才是耶路撒冷。附在傳道工作的是醫治的事工。因為當時傳道所及之處,見許多人有這樣的需要,主耶穌也因為看見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而憐憫他們,因此醫治、趕鬼、行神蹟。
 
今日教會的社會關懷事工可比較當日的醫治工作。
 
初早期教會對傳道事工也不容遲緩,使徒行傳多次記載使徒們的傳道工作:彼得兩次的講道,保羅在各地的講道,亞略巴古的講道信息被清楚記述下來(17)。使徒在忙碌行政事工中忽然醒覺說:「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6:4)
 
    保羅說他到哥林多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講上帝的奧秘」(林前2:1)。保羅並且認為他被上帝賜給這職份是「要把上帝的道理傳得全備」(西1:25)。對提多,保羅教導說:「這傳揚的責任,是上帝交託了我」,要求提多「你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
 
牧者不只是教會中最主要的傳福音者,也要訓練信徒起來傳福音:
 
一.      牧者是一位孜孜不倦的佈道者:
 
不管事奉工作多麼忙碌,牧者每週必須固定的傳福音或個人佈道工作,向所認識又未信主的人分享福音,或邀請他們到教會來聚會。可以藉著探訪信徒的家庭向未信主的家人傳福音,或向主日學學生的家人,或向教會附近的居民,或到教會附近的商場派福音單張等等佈道工作。
 
二.      在教會中推動人人傳福音的工作:
 
也在教會中選出一些很有傳福音心志和恩賜的弟兄姐妹設立一個佈道小組。牧者特別在教會每年的預算案中,要求撥出固定款項支持佈道事工。許多教會把佈道事工看得最重要,上帝也大大祝福他們。
 
三.      常常訓練信徒各種的佈道法:
 
每一年都在教會中開辦佈道法的培訓班,鼓勵信徒的佈道心志、如何使用各種佈道法、如何使用福音單張、如何探訪佈道、如何使用錄像帶佈道等等的技巧。
 
四.      每年有計劃的為教會附近地區開展佈道工作:
 
把教會附近地區分成許多,按部就班,每一年特別為一個片的居民禱告,也在那裡投下最多的佈道工作,以期贏得那一片的居民。
 
五.      成立植堂佈道隊:
 
也就是說每一年一次或兩次,每次 一兩 週時間,牧者帶領著一支佈道隊到教會以外某個沒有教會的地區開展佈道工作,圖望在那裡藉著佈道工作成立教會。
 
六.      設立佈道資料部:
 
特別成立一個部門,通常是由佈組小組負責,購買、收集、錄製、收藏各種的佈道資料。讓信徒隨時可以領取這些資料去作傳福音的工作。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