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四個實踐神學的問題




描述的、解釋的、規範的、務實的

1.      即將發生什麼?(經驗描述的任務)
2.      為甚麼這樣發生?(闡釋的任務)
3.      甚麼應該發生?(規範的任務)
4.      我們如何應對?(務實的任務)

後現代教牧關懷的急務


    李耀全牧師曾引用英國學者Paul Goodliff 的觀點,提出四個「後現代教牧關懷的急務」:

1. 建立基督徒的群體

    現代社會過份強調「個人主義」,連教會也是如此,缺乏真正的肢體關係。因此每個人都成為「孤島」,自然容易被魔鬼各個擊破。我們需要重建溫馨親密的基督徒群體(Community),才能共同面對生活上及信仰上的挑戰與衝擊。

2. 培育健康的人際關係

    由於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許多人的「自我形象」(Self-Image)及「自我價值」(Self-Esteem)很差,導致他們人際關係的不健康。當然,正確的「自我價值」必須從信仰上去重建,體認自己是個蒙恩的罪人,然後才能重建健康的人際關係。

3. 醫治受傷心靈

    現代人由於種種的原因,心靈受傷甚至成為某種精神病患者比例逐年高昇。因此有些教會的牧師幾乎放棄祈禱傳道,而成為「心理治療師」了。這是不太正常的地方,但是也突顯出醫治受傷心靈的迫切需要。但是問題是,許多牧者在從事「教牧協談」(Pastoral Counseling)時,往往會不加思索地採用世俗的心理學家的理論與方法,卻沒有考慮到這些心理學理論是否與我們的信仰有衝突?他們的假設前提是否合乎真理?因此,如何適當地結合聖經真理與心理學,是我們必須先處理好的問題。
4. 培養真切持久的信仰

    幫助信徒在信仰上的紮根,是牧者的首要責任。否則面對一群支離破碎的老弱殘兵,牧者一定會像牧羊犬一樣疲於奔命。但是要如何去培育信徒的靈命,則是一個亟待探索的老問題。近代福音派教會開始注意到「靈修神學」的重要性,也有些人開始在推廣,這也是一條值得注意的方式。

後現代特色的教會


在深受現代科技與理性思想影響下的社會,不約而同的人們都強調工作效率與績效,因此「節目」(Program)是最關心的焦點。在這種環境下的教會,很自然地,也講究效率與組織化。教會每一年都要訂出增長的「量化指標」,牧師也成為教會的「執行總裁」(Chief of Executive Officer, CEO)。教會各部門的活動琳瑯滿目,把教會的行事曆填得滿滿的。主日崇拜的聚會,更是排得十分緊湊,而牧師最容易被信徒和同工指責的「罪過」,就是講道超過時間。

也有的教會,極為看重教義的「純正」。美國許多這種類型的福音派教會,講台多採取「解經講道」的方式。另外,現代化的教會強調分工,因此教會的教牧同工有時變成只是「同事」關係,而非「弟兄姊妹」。這種人際關係的疏離感,是現代工業社會的特徵,也是現代化教會常有的現象。

但是後現代的社會注重感性多過於理性,人們珍惜個人主觀的經驗,也樂於分享這些經驗。因此,許多超自然的、神秘的經驗,不再成為禁忌,反而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由於現代社會造成人際關係的支離破碎,後現代社會的人更重視「關係」的建立,強調「過程」(Process)而不僅是「結果」(Result)

因此當代許多比較偏向靈恩的教會,都是具有這種「後現代」色彩的教會。他們的聚會喜歡採用熱情洋溢的「敬拜讚美」型態,唱詩時間很長,有時比講道時間還長。崇拜方式比較不拘形式,可以臨時加入見證或禱告。有的教會甚至在牧師講道完之後,立刻請會眾當場回應。

一般而言,這種的教會講道時間較短,信息內容也非常強調「切身感受」(Felt Needs)及如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Relevance)。同時,這種教會的信徒比較重視「現世」(Here and Now)的需要,而非「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他們對教會的委身程度很低,甚至有「反組織化」(anti-institution)的心結,所以常常遊走於眾教會之間,成為「遊牧民族」。

美國以調查基督徒社會現象聞名的George Barna,在 2001 年底曾列舉出一些當代美國教會的狀況,其中有許多與後現代思潮是有關係的:
•35 歲以下的年輕人中,很少人採取聖經的觀點看事情。
聖經的教導與價值觀,對人們道德的選擇影響很小。人們關心的是如何避免麻煩及減少衝突。
美國人當中相信有絕對真理的人數,已經由2000年一月的38%,急速掉到2001年十一月的 22%
預期到2010年,有五千萬人只會在網路上去尋求「靈性的經驗」,而不會去教會。
30%自稱是重生的基督徒認為,同居、同性戀、看色情電影都是可以接受的。

這些都反映出後現代思潮已經逐漸對教會的信徒產生影響。因此要如何去牧養這些後現代社會的信徒,將成為牧者的一大挑戰。

教會信徒大會

    教會信徒大會是指一年一次的會友大會,在年會時多會為教會來年定下和通過許多重要事工項目、來年度預算案、選舉新長執等等重要事項。為此,牧者必須看重年會,也一起與執事會把年會辦理得好。

一.    與執事制定年會:教導會友看重,指導會友怎樣參與年會,那是一個民主、異象分享、感恩的地方。

二.    籌劃年會手冊:年會手冊應該有足夠的資料。牧師/牧者一年的工作報告、執事會一年的工作報告、各部門負責人一年的工作報告、來年度的預算案、來年度的教會發展和工作計劃、來年度的教會活動項目和日期、會友增長的數據、未來的發展計劃等等項目,讓所有會友人人一份,一目瞭然,知道教會過去和未來的事工、人事。

. 指導會友選舉來年度長老與執事。 

牧者的工作計劃


牧者有時要一手包辦教會中的大小事務,為此,如要把所有事務都處理得好,就必須有工作計劃。
 
. 牧者必須有短期(一至三年)和長期(三至七年)事奉計劃工作:例如,起初半年是去認識教會的過去和現在的情況。記得每一個人的名字,以及去認識每一個人。接下來計劃以三年的時間先栽培現有的信徒,並鼓勵信徒熱心傳福音。
 
. 牧者也為自己的進修學習定下一套計劃:例如,計劃先以三年至四年的時間,一邊事奉一邊裝備自己。
 
. 牧 者為每一天有一個作息時間表:例如,每天早上他準時在六點半鐘起床,晚上十一點半鐘休息。每天的時間表有清楚的項目:早上,讀經靈修、早餐、閱報、編寫講 章、聯絡、記錄和報告、閱讀信件、回信、自修。下午,出外探訪、到醫院去為信徒禱告、為教會購買一些用品等等。晚上,帶領聚會(查經班、或禱告會、或聚會),或是去探訪和鼓勵信徒。最後是自己安靜的時間。
 
. 牧者對工作有完備的記錄:例如,牧者時常有一個工作記錄簿把工作項目記錄,有日期和時間,把每次的探訪、輔導約談、講道、醫院探訪等等記錄。
 
. 牧者對工作有報告:例如,在每個月的長執會議,牧者把工作報告寫好呈上。在報告中一些需要公開討論的項目也清楚註明,讓看報告的人知道那些項目需要討論作決定。
 

教會難題的處理

 
    在牧養當中,難免會遇到許多難題,一時間也無從找到答案處理。這時正是牧者頭痛煩惱的時候。就如當日哥林多教會革來氏家裡的人一樣,遇到難題時,去找保羅提供意見(林前1:11)

對於教會難題的處理的提議如下:

一.     遇有難題時,多翻閱聖經尋找答案:所有的難題都應該都應該從聖經的光照下處理解決。聖經中有許多教導和原則,許多時候是因為牧者沒有深入理解而忽略了這些答案和原則。因此,遇有難題時更加要多多翻閱聖經,求聖靈給你亮光,找尋答案。

二.      平時多收集一些關於牧養事工的書籍: 只要平時多留意,多為牧養事工思考,必會取許多資料,遇有難題時,就容易找到解決的方案。不要「書到用時方恨少」。

平時認識一些長輩牧者或神學院教授:這些長輩牧者或神學院教授都是有經驗的牧者,對聖經的真理和教導又熟悉,平時遇見他們,和他們交朋友,牧者遇有牧養的困難時,可以請教他們,把他們的意見收集,就比較容易易為難題定找到一個答案。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