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教會目標之傳達


「尼希米原則」:異象與目標必須廿六天就重述一次,才能使教會繼續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一旦確認了教會的目標,就必須持續不斷地向教會中每一個人清楚傳達。不是只做一次就算了,這是領導者最主要的責任。
 
1)傳達異象和目標的方法
 
a.聖經經文
 
教導有關教會的聖經真理,來帶領大家看教會的異象的每一部份都是出自聖經,聖經是最偉大的教會增長教科書。
 
b.記號
 
偉大的領導者都知道使用記號能發揮很大的力量。人們需要透過視覺表象的傳達,才能抓住某些觀念。記號可以作為有力的傳達工具,因為記號能激發強烈的情感與情緒。
 
c.口號
 
人們往往早已忘了講道的信息,卻對口號、標語、精髓的句子久久不忘。如:「每個信徒都是牧者」;「所有的領袖都是學生」;「我們得救是為了服事」;「評估是為了要卓越」;「不計代價贏得失喪的人」。
 
d.故事
 
耶穌使用簡單的故事幫助人們明白祂的異象人們總是傾向於做那些被讚賞的事情,所以,當你教會的信徒服事教會時,就誇獎他們,把他們的故事拿出來講。
 
e.詳盡明確
 
提供實際、清楚、具體的行動步驟,來說明教會要如何執行目標。對於每一個目標,都要提出縝密的行動計畫,如行事時間表,場地,雇用人員等等。
 
教會的異象越明確,越能吸引人的注意及委身。傳達目標最明確的方法,就是讓會眾將這些目標應用到個人的生活上。
 
f.將目標個人化
 
解釋這是與他們相關的特權與責任。西三15說:「作為祂身體的一部分,這是你的責任與特權」(英文版今日聖經直譯)。在將教會目標個人化的過程當中,解釋為甚麼這些是我們有責任實現,也有特權能享受的。
 
教會的目標個人化,就能使上帝的五個目標成為每一個信徒的目標。這些目標同時表達了上帝要我們每個人在地上如何使用我們的生命。
 
2)身為信徒的責任
 
a.上帝要我成為祂家裡的一員。
 
這是團契目標的個人化敘述。聖經很清楚的表明跟隨基督不只是信--也包括歸屬。我們本來就被命定要彼此建立關係。
 
彼前一3說:「祂紿我們重生的特權,所以我們現在是上帝家裡的一員。」
 
弗二19說:「你們是上帝子民的同胞,是上帝一家的人。」
 
b.上帝要我成為祂的樣式。
 
這是門徒訓練的個人化敘述。上帝要每一個信徒都成長像基督。成為像基督的樣式,是聖經對「靈命成熟」的定義。
 
「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祂的腳蹤行。」(彼前二21)
 
提前四12保羅給我們幾個特別的範疇,讓我們能以耶穌作榜樣:「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在這裡,我們注意到成熟不是以一個人的學習來衡量的,乃是以一個人的生活型態來衡量的。一個人很可能對聖經很熟悉,卻仍然不成熟。
 
c.上帝要我靠祂的恩典作牧者。
 
將服事或牧養的目標個人化,上帝期待我們使用祂為了使人得益而賜給我們的各樣恩賜、才幹、機會。
 
彼前四10說:「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d.上帝的本意是要每個信徒都有事奉。
 
在向未信的人傳福音時,就要把這個期望擺明。「我們不是在裝模作樣。」告訴未信的人,「當你把生命主權交給基督,你就是把你的餘生簽字交紿祂,奉祂的名事奉祂。這是上帝造你的目的。」
 
弗二10說:「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e.上帝要我作祂愛的傳遞者。
 
這是教會傳福音目標的個入化敘述。每個信徒的職責內容之一就是,一旦重生,我們就成為好消息的傳遞省。
 
保羅說:「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上帝恩惠的福音。」(徒廿24)
 
這是每一個基督徒的重要責任。事實上,只有兩件事是人不能在天上做,只能在地上做的:犯罪,以及向還沒有相信耶穌的人傳福音。那一樣是基督留下我們的目的?是介紹人認識基督。
 
f.上帝要我成為祂名字的稱頌者。
 
詩卅四5說:「你們和我當稱耶和華為大,一同高舉祂的名。」
 
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來敬拜上帝。如果沒有敬拜上帝,我們會去找別的東西來敬拜。
 
3)一次又一次的重述
 
一個廣為人知的廣告原則是,信息要傳達七次之後,才能深入人心。
 

確認教會的目標


「說話要一致,不可分裂,要團結,有一致的想法,有共同的目標。」(林前一10)
 
1)引導教會釐清目標的四個步驟:
 
a.查考聖經怎麼說
 
查經時應考慮幾個主題:
 
a)查考基督在地上的事工,並且問道:「當耶穌在地上的時候,祂做些甚麼?如果祂今天在此,祂會做甚麼?」
 
b)查考教會的形象以及名稱。關於教會的比喻:一個身體;一個新婦;一個家庭;一群羊;一個群體;一隊軍隊。這些形象裡的每一個都深刻地表達教會應該是甚麼樣子,教會應該做甚麼。
 
c)查考新約裡的的教會模式,並且問道:「初期的教會做甚麼?」聖經裡有許多不同的教會模式。
 
d)查 考基督的命令,並且問道:「耶穌教訓我們做甚麼?」創造新的教會目標不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責任只是去發掘出聖經既有的教會目標來。所以,我們的責任是去 瞭解基督為教會設立的目標,並且去實現。實現目標的方法,每個時代都在改變,但是目標則永遠不變。我們或許可以創新事工的型態,但卻不能改變裡面的本質。
 
b.尋找四個問題的答案
 
當檢閱聖經中關於教會的經節時,注意下面這些問題的答案。特別專注在教會的本質與教會的任務。
 
a)教會為甚麼存在?
 
      b)作為教會,我們是甚麼?
 
        c)作為教會,我們該做甚麼?(上帝要教會在這世上完成甚麼? )
 
        d)我們要如何做?
 
c.把你所發現的寫下來
       
把 你認為應該提出來的教會本質與目標都寫下來。把所有小組研討會的發現統統都寫上去,然後再重新打字。在這個階段還不要嘗試寫出目標聲明,先收集資料;專注 於清楚地確認所有教會的目標。不要急於通過這個過程!讓會眾重新檢視聖經裡有關教會的教導,並寫下他們得到的結論,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d.將結論摘要成一句話
       
首 先,將所收集的有關教會的想法,按照它們的相關性組合在一起,放在主要標題之下,比如傳福音、敬拜、團契、靈命成長、關懷牧養等等。再來,試著將這些主題 以一段話來敘述。然後,開始修改不需要的字句,將一段話精簡成一句話。將目標聲明濃縮到一句話是絕對重要的。因為如果人們無法記住,它的價值就很有限!
 
【有效果的目標聲明包括那些條件】
 
a.合乎聖經
 
一個有效果的目標聲明表達出新約對教會的教導。我們並不決定教會的目標——我們只是發掘它們。
 
b.明確的
 
目標聲明必須簡單明瞭。一個明確的目標聲明會迫使你集中精力,不被枝枝節節的事情所分心。問這些問題:「那幾件事(少少幾件),可以為耶穌的緣故,使這個世界大大的不同?我們可以做那些只有教會能做的事?」
 
c.可傳遞的
 
一個可傳遞的目標聲明,應該是一個短到足以傳給全教會每一個人,並能讓人記得住的。聲明是越短越好。聲明要寫得新鮮、有創意、並且容易記。人們記得的只是簡單的話、口號以及片語。
 
d.可評估的
 
你必須能夠看著你的目標聲明,評估到底你的教會做到沒有。一份好的目標聲明能夠提供明確的標準,讓你用來檢視、訂正、修改教會裡所做的每一件事。
 
【兩處偉大的經文】
 
a.最大的誡命(太廿二37~40)
 
b.大使命(太廿八19~20)
 
一個偉大的誡命要求一份完全的委身,一個大使命能產生一個偉大的教會。
 
【教會的五個目標】
 
一個目標導向的教會,是被任命來完成基督賦予祂的教會的五項任務。
 
a.目標一:盡心愛主
 
描寫這個目標的詞是敬拜。教會存在是要敬拜上帝。我們如何盡心愛主?乃是藉著敬拜祂!當我們向上帝表達我們對祂的愛時,我們就是在敬拜祂。聖經上說:「當拜主你的上帝,單要事奉祂。」(太四10)
 
請注意,敬拜是在事奉之前。敬拜上帝是教會的第一個目標。有時候,我們太忙於服事上帝了,以致於沒有時間透過敬拜來向祂表達我們的愛。我們應當享受向我們的上帝表達愛。
 
b.目標二:愛人如己
 
我 們用來描寫這個目標的詞是關懷牧養。教會存在是為了牧養人。牧養是靠主耶穌的名,藉著滿足人的需要,醫治人的傷痕,向人表達上帝的愛。每一次你以愛來關懷 別人,你就是在牧養人。教會需要關顧各種不同的需要:靈性上的、情緒上的、關係上的、以及身體上的。耶穌說就是一杯奉祂的名而給的水,也是牧養,也會得獎 賞。教會是為要「裝備聖徒從事牧養工作」(弗四12)
 
不幸的是,在教會裡真正的牧養工作非常少,時間都花在聚會上。忠心與否都以出席率來衡量,而不是以服事來衡量,會友們只是坐著,浸泡在那兒,然後開始發酸。
 
c.目標三:去使人作主門徒
 
這個目標我們稱之為傳福音。到任何地方去與人分享好消息是每個基督徒的責任。事實上基督五次託付給我們大使命,四次在四福音書,一次在使徒行傳。在太廿八19~20,可十六15,路廿四47~49,約廿21,以及徒一8,耶穌任命我們告訴這個世界救贖的信息。
 
傳福音不僅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特權。只要世上還有人不認識基督,教會就有義務繼續增長。增長不是一種選擇,乃是主耶穌的命令。
 
d.目標四:為他們施洗
 
在希臘原文,大使命這一段有三個動詞:去,施洗,及教導。每一個動詞都是「作門徒」這個命令的一部分;也是這個過程的基本要素。
 
施 洗表徵教會的目標之一——團契,與基督的身體認同。作為基督徒,我們不只是被呼召來相信,我們是被呼召來歸屬;歸屬於基督的家庭,成為祂身體的一部分。受 洗不只是救贖的一個象徵,它也是一個團契的記號;將一個人進到基督的身體象徵化。當新信徒受洗,我們歡迎他們加入上帝的家庭團契,並且彼此能夠互相扶持。 弗二19:「你們……是與聖徒同國,是上帝家裡的人了。」
 
教會存在是為要提供信徒團契。
 
e.目標五:教導他們遵守
 
一般我們用來談論這個目標的詞是門徒訓練。教會存在是為要教育、教導上帝的百姓。門徒訓練是要幫助人在思想、意念、性情、行為都更像基督。這個過程從一個人重生開始,一直持續一生之久。
 
西一28「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每一個人帶到基督面前,成為成熟的基督徒」。  
 
幫助人在靈裡成熟是教會的責任,這是上帝對每一個信徒的旨意。保羅寫道:「……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四12~13)
 
這五項目標最明顯的例子是記載在徒二1~47的耶路撒冷教會。他們彼此教導,彼此團契,一起敬拜,牧養,傳福音。今天我們的目標仍然沒有變:教會存在是為要教導,勉勵,建立,裝備以及傳福音。
 
狄班傑明 (Benjamin Disraeli) 曾說:「持之以恆地朝向著目標是成功的柲訣。」
    我們執行目標的程序分成四個步驟:把人帶進來,建造他們,訓練他們,然後把他們差遣出去。我們把他們帶進來,成為我們的成員,我們建立他們成熱,我們訓練他們從事事工,然後我們把他們差遣出去宣教,在這程序當中榮耀主的名。
 

健全教會的根基


耶穌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太十六18)
 
保羅說:「我照上帝所給我的恩,好像一個聰明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林前三10)
 
    目標聲明會帶給教會五個利益
 
1)清楚的目標建立教會士氣
     
教會裡要彼此相合的要點,是在目標上相連合:如果使命不清楚,士氣就低落。沒有異象,人們就換到別的教會!一個教會失去目標與使命,將會逐漸成為昨日傳統的博物館。
 
2)清楚的目標減少挫折感
     
以賽亞書廿六章3節說:「上帝賜完全的平安給堅定保守目標、堅心信靠上帝的人。」(英文版今日聖經直譯)
 
有效率的秘訣在於弄清楚甚麼是重要的,然後做真正重要的,一個清楚的目標不僅定義要做什麼,也定義不做什麼。
 
在一個目標導向的教會,一旦路線決定,作決定就很容易了,也減少許多挫折。先確定你的角色,再設下你的目標。一旦教會的目標釐清,任何一項滿足教會目標的事工就自然通過。
 
任何時候,有人建議一件事情或一個活動,或一項新事工,你只要問:「這能達成我們的目標嗎?」
 
如果是就做,不是就不做。
 
3)清楚的目標幫助教會專注
 
教會最常陷入的試探是,把最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次要的事情上。如果你願意你的教會對這個世界產生衝擊,你就必須把大部分的資源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建立一個健康的教會最為人所忽略的阻礙之一便是:我們把人累壞了。
 
所以,除非有人能領導,否則就不開始一項新的事工。並且等到一項事工已經做得很有成果了,才再考慮添加另一項事工。
 
4)清楚的目標吸引人們合作
 
人們喜歡加入一個知道往那裡去的教會;因為每個人都在尋找人生的意義、目的與方向。當以斯拉確切地告訴眾人上帝期待他們做甚麼之後,眾人的反應是:「告訴我們怎樣做才對,我們會盡心盡力配合。」
 
把教會的目標與優先順序,策略與結構在會員班解釋清楚,可以避免人們懷著錯誤的印象加入教會。
 
5)清楚的目標能作為評估的標準
 
林後十三5:「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
 
一個教會如何評估教會本身?不是把自己的教會拿來跟別的教會比,而是要問:「我們是否做到上帝定意要我們做的?」以及「我們做得多好?」
 
就如同杜彼得說的:「甚麼是我們的事情?」以及「我們的事情做得怎樣?」
 
這兩個問題是評估教會最重要的問題。教會的目標聲明必須作為衡量會眾的健康與增長的標準。
 
經由目標導向,教會能更強壯、更健全。成為目標導向的教會需要時間——不是一蹴可成。如果要教會成為目標導向,必須藉著這四句話來引導:
 
a.第一,你要確認目標。
 
b.第二,要定期經常向全會眾傳達這些目標。
 
c.第三,必須環繞這些目標來組織教會。
 
d.第四,將目標應用到教會的每一個部分

是甚麼在推動你的教會


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纔能立定。(箴十九21
 
教會裡有太多的推動力在彼此競爭,結果變成彼此矛盾,同時教會試著同時朝向好幾個目標進行。
 
1)由傳統推動的教會
 
傳統導向的教會,目標就是使過去「永垂不朽」。改變總是被看作不好,僵化被視為穩定。
 
2)由人物推動的教會
 
由人物所推動的教會,一個明顯的問題是,教會的活動都取決於領導人的背景、需要、不安全感,而不是上帝的旨意或眾人的需要。
 
3)由財力推動的教會
 
財務不應該成為控制教會的基本因素。更重要的議題應該是上帝要這個教會作甚麼。
 
4)由活動推動的教會
 
主日學、團契、詩班等等,是活動導向的教會的幾項活動項目;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維持這些教會活動。
 
5)由建築物推動的教會
 
會眾往往急於想要有一棟美好的建築物,而花費超過自己的能力所及;於是教會的實際的事工便受損。
 
6)由特別事件推動的教會
 
一個教會可能很忙碌,卻不見得有目標。不要讓聚會取代了事工,而成為信徒的基本活動。
 
7)由慕道友推動的教會
 
教會必須對慕道友的需要敏銳,卻不能由慕道友的需要來支配。我們必須能掌握當代文化的傳達方式,但卻不能接收其中有罪的成分,或將教會拱手讓給當代文化。
 
目標導向的教會
 
    今天所需要的教會是一個由目標來推動的教會,而不是一個由其他力量來推動的教會。這個方案有兩個基本要素:
 
第一,這個方案要求新的眼界。你必須透過新約聖經對教會的目標來看你教會裡的每一件事情,以及上帝對目標有何計畫。
 
第二,這個方案需要有一個程序來實現教會的目標。使徒保羅提到上帝將來要根據我們所建立的根基是否持久來審判(林前三13~14)。而工程要存得長住,其要訣是建立在正確的根基上。「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 (林前三10-11)
 
    強壯的教會建立在目標上!計畫、活動、以及人物個性都不能長存,惟有上帝的目標才能長存。
 
【目標導向的重要】
 
目標在一切事情之先。每個教會的起步都該問這個問題:「我們為甚麼而存在?」除非你知道你的教會為甚麼而存在,否則你的事工沒有根基,沒有動機
,也沒有方向。
 
在你將目標深植會眾的心裡之前,甚麼事都別做。重新抓住清楚的異象,明白上帝要在你的教會,並透過你的教會做甚麼。再沒有甚麼比重新發現教會的目標,能更快使一個灰心的教會恢復活力的了。
 
健康增長的教會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有一個清晰的自我認知;他們明白他們教會存在的原因,他們的目標明確,他們確切的知道上帝呼召他們做甚麼。他們知道甚麼是他們該做的,也知道甚麼不是他們所要做的!

教會成長的迷思


「你要付任何代價買得真理與智慧,並且緊緊保守。」(箴廿三23)
 
1)大教會唯一關心的是聚會人數
 
提 升人數的活動以及廣告可能會把人帶進教會一次,但除非教會真正有供應,他們不會再回來。要維持持續的成長,你必須供應人們在別的地方得不到的。傳講基督那 正面又改變人生命的好消息;會友對於上帝在你們教會所做的感到興奮;聚會是他們能帶領末信主的朋友來,而不會感到不好意思的;對於所帶領信主的人,有一套 造就、訓練、差傳的計畫;那麼聚會人數是你最後的一個問題,人們總是大量湧入那種教會,這種情形全世界都一樣。
 
健康持久的成長是多面性的。教會增長的定義有五方面,每一個教會都需要:
a.藉團契而成長得更溫暖,
 
  b.藉門徒訓練而成長得更深入,
 
  c.藉敬拜而成長得更剛強,
 
d.藉事工而成長得更寬廣,
 
e.藉傳福音而成長得更壯大。(徒二42~47)
 
2)大型教會的增長是建立在小教會的會友流失上
有些大型教會的增長是因小教會的會友流失而來,基督徒從一個教會轉到另一個教會,不是耶穌對大使命的本意。上帝要我們成為得人的漁夫,可不是要我們與別的水族館換魚。一個依賴轉會籍成長的教會並沒有經歷真正的增長,只是像重新洗牌罷了。
 
3)教會必須在質與量之間取其一
 
質與量的定義:質是指一個教會所造就出來的門徒種類。人們是否真正改變成基督的樣式?信徒有沒有建基在上帝的話語上?信徒有沒有在主裡成熟?他們有沒有用他們的才幹來服事?有沒有與人分享信仰的習慣?
 
衡量教會的質其實只有這幾個方法。
 
量則是指教會所造就出來門徒的數量。帶領了多少人歸信基督,並被建立成熟,能動員事奉與差傳宣教?質變帶來量變。一個充滿真正有改變的人的教會會吸引人來。在一個有生命被改變,婚姻得挽救,愛自然流露的教會,人必然源源不斷地湧入。
 
相對的,量帶出質。對於教會來說,只要世界還有失喪的人,我們就必須質與量並重。
 
4)教會要增長就必須在信息與事工上妥協
     
我 們對於想要加入我們教會的人要求鄭重的委身,所有準會員都必須完成會員班的課程並簽署會員誓約,簽署誓約表明會員願意在財務上支持聖工,願意與人分享信 仰,隨從領導,不說閒言閒語,過一個敬虔的生活。此外,教會執行教會紀律——在今天是鮮為人聽到的。如果一個會員沒有履行約定,就會被退籍。
 
    新會員也必須同意上額外的課程,這其間他們必須簽署成長誓約,誓約包括十一奉獻、每日靈修、每週參加小組。我發現向人提出嚴肅的挑戰會吸引人來而非趕走人,我們要求的委身越大,我們得到的回應也越大。
 
教會失敗在於未解釋清楚教會的目標、價值觀、以及委身所帶來的恩典,教會也沒有一個好的體系幫助人在委身上一步一步的長進。跟蹤基督牧養的榜樣,耶穌不曾降低祂的標準,但祂總是從人的立足點開始祂的事工。耶穌在當時是很合乎時代又堅守真理的。
 
5)若你奉獻的心志夠,教會就一定增長
 
要教會增長不只是奉獻心志,也要技巧。
 
傳十10:「鐵器鈍了,若不將刃磨快,就必多費氣力;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處。」
 
注意上帝在這裡說的是技巧。聰明地做,而不是更辛勞地做。磨快斧頭絕不浪費時間;技巧帶來成功。當然,禱告是絕對必要的;沒有禱告的事工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事工。
 
我們必須小心避免事工中的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將教會不增長的原因都攬在自己身上,另一個極端是把責任完全推開。我們必須避免的第一個錯誤是以為組織、管理與行銷可以造成教會增長。所有我們的計畫、節目、程序若沒有上帝的恩膏就沒有任何價值了。詩一二七1:「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避免的另一個錯誤,便是認為我們無法做甚麼來使教會增長。教會增長是上帝與人完成的。教會增長是靠著上帝的大能,藉著人熟練有技巧的努力;我們無法不靠上帝,上帝也已決定要藉著我們完成!
 
新約聖經充滿了教導這個論點的例子:栽種與澆灌(林前三5~9);建造上帝的工程(林前三10~13);收取上帝田裡的莊稼(太九37~38);增長基督的身體(羅十二4~8;弗四16)
 
當我們等候上帝來為我們成就時,上帝正等著透過我們來成就。
 
6)教會增長有某一個訣竅
 
理克增長通則:
 
a.第一,教會增長的方法超過一種。
 
b.第二,上帝使用各式各樣的教會來接觸各式各樣的人。
 
c.第三,不要批評上帝所賜福的,縱使他們的型態你覺得不舒服。
 
7)上帝所要求於我們的只是忠心
     
上帝所要求我們的是忠心與結果子。結果子是新約的重要主題:
 
a.我們是受基督呼召為要結果
 
「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約十五16)
 
上帝要看到常存的果子是出自我們的事奉。
 
b.結果子乃是榮耀上帝的方法
 
「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五8)
 
一個不結果子的事奉並不榮耀上帝,而一個結果的事奉證明我們是基督的門徒。
 
c.結果子討上帝喜悅
 
「好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 (西一10)
 
d.耶穌對不結果子的樹保留了最嚴格的審判
 
祂咒詛樹,因為不結果子。
 
「在樹上找不著甚麼,不過有葉子,就對樹說 :『從今以後,你永不結果子。』那無花果樹就立刻枯乾了。」 (太廿一19)
 
耶穌這樣做不是要誇耀,而是要指出一點,祂期待結果子!
 
e.以色列民因不結果子而失去它特別的地位
 
「所以我告訴你們,上帝的國必從他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太廿一43)
 
這個原則也可以應用到個別的教會。我看過上帝把賜福的手從曾經被祂大大賜福的教會移開,因為他們變得自我滿足、自我中心,停止結果子。
 
甚麼是結果子?下面的每一項,上帝都將之看作果子:悔改(太三 8;路十三5~9),行出真理(太七16~21;西一10),禱告蒙應允(約十五7~8),信徒奉獻金錢(羅十五28 ),像基督的性情及領人歸向基督(羅一13)
 
信徒的果子就是另一個信徒。
 
事奉必須既忠心又結果子,這兩樣都是上帝對我們的期待。忠心是使用所賜的才幹與資源,盡可能的多有成就。成功乃是盡可能的以所有的恩賜、機會與潛能多結果子。
 
一個教會繼續使用一個不再有效的方法,便是對基督不忠心。今天正有許多信仰純正的教會,對基督是不忠心的,因為他們拒絕為了能接觸到世上更多失喪的人,而改變他們的節目、方法、聚會型態、建築物,甚至地點。
 
海弗那(Vance Havner)曾說:「一個教會可能在教義上正直得像槍管,屬靈上也空得像槍管。」
 
我們必須毫無保留的委身予我們的救主基督,並且對祂說:「為了領人歸向基督,我們無論做甚麼都願意。」
 
8)大教會是學不來的
 
教會成長的故事是上帝大能的作為,是無法複製的。然而,我們應該從中選取可以轉移的原則與教訓。
 
甚麼是不可以翻版的?
 
a.他們的背景是我們無法翻版的。
 
b.他們的同工是我們複製的。
 
c.我不是他。
 
甚麼是可以學的?
 
a.原則可以學
 
上帝為每一個教會準備一份訂做的事工;且有上帝獨特的指引。但是可以從別人的模式有所學習而不必成為別人的增生體!觀察別人的模式能使我們在短時間內有最好的學習。
 
b.程序可以學
 
馬鞍峰教會是藉著目標導向的程序長大的;健全的教會是建立在程序上,而非建立在個性上。
 
c.一些方法可以學
 
方法只是原則的呈現,所以問題在於用甚麼方法,方法本身符不符合聖經、有沒有效率。
 
領導學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就是分辨出甚麼是絕對必要的,甚麼不是絕對必要的。
 
愛因斯坦有一次悲嘆於廿世紀最大的弱點是,人們習慣性把方法(means)與結局混淆。我們絕對不能耽溺於方法,而失去異象,遺忘信息;教會需要靠真理來成長。

從傳道變成裝備者


    柯利斯威博士說:「教會若操在長執手中就很難成長,牧師是牧者,主司領導;長執司事奉,而會眾則是最後掌權的人。」
 
    成長的教會有能力強的牧師在領導,牧師獨裁是不合乎聖經原則的,但牧師領導會眾是合乎聖經的。新教會會賦予牧師新的角色,我們需要的牧師是領導全教會會眾一起進行領人歸主的事工,但卻不是只有他一人能做此工作。我們需要的是牧師來領導教會事工,但卻不是只有他一人事奉主。
 
    新約教會的重點是在牧師以及會眾。牧師領導會眾,使得所有肢體都在教會中按著各人的屬靈的恩賜事奉。靠著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的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6)
 
    合乎聖經原則的教牧領袖需要一群跟隨他的事奉團體。若說獨裁的牧師不合乎聖經,相反的也是如此,會眾或長執與牧師爭教牧領導權是不合乎聖經的,而牧師凡事順應他們的需求也是不合乎聖經。
 
    領導兩個定義:
 
  1.領導是影響
 
領導的影響,換句話說,「領導」不是控制。事實上,一個牧師愈想控制一個教會,這教會就愈不可能成長。因為教會是屬基督的,而非牧師的。該由基督來主掌錢財、決定以及會友,而祂藉著每一位會友--就是那有祭司職事的信徒--用以下的方法,來完成祂的旨意:
   
1)祂在每位信徒心中內住。
 
    2)祂賜給每位信徒可以去讀、闡釋聖經的途徑。
 
    3)祂給每位信徒有潔淨教會中背道叛教及情慾罪惡的責任(林前五)
 
4)祂讓每位信徒使用他或她的屬靈恩賜(林前七7)
 
領導是「影響」,一個牧師影響的人愈多,他的領導力就愈大。牧師們以講台的證道影響會眾。他影響著會眾的成長以及他們的思想。他以他的輔導職事以及各樣的決定影響著會眾。幾乎牧師所作得每一件事都影響他的會眾,所以凡他所行,幾乎都牽連到他在教會中的領導。
 
  2.領導是多數
 
    領導是影響,領導亦是多數相關的,一個領袖決不可能離開群體,他必須與他所領導的人發生關聯。領導不是你""人做甚麼,而是你""人做甚麼。領導是一項孤單的工作,但領袖卻絕不是孤單的。
 
    如果會眾不跟隨,那就是牧師領導有問題的一個表徵。如果牧師超前他的會眾,以致會眾不跟隨,通常是表示他缺乏領導能力。好的領導會激勵跟隨。如果會眾反抗牧師所有的意見和計畫,就表明他缺乏領導技巧。
 
    領導是多數。雖然只有少數人跟從的時候,牧師的麻煩會較少,但中國有句話說的好:「一個沒有跟隨者的領袖,只不過是自己獨行而已。」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