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說聖經故事之插曲──真理的運用

1.何謂插曲?
   就是將聖經故事中所要教導的與真理信息,穿插在整個故事當中。在故事講述完畢之前,所有要教導的真理,都已經在自然而然的狀況下呈現給兒童。許多教師犯 了一個錯誤,就是在故事講述完之後,才做真理的教導;這種方式,會使孩子忽略最重要的真理教導,因為他們認為精彩的故事已經講完,最後的說教部分,不需要再注意聽。然而這部分卻是最重要的!我們若在講述故事中,適時的教導真理;也就是說,一面講故事,一面穿插真理,這樣可讓孩子們一面聽故事,真理同時也進入他們的心中,達到我們所預期的果效。

2.
要加哪些插曲在故事當中?
  每次的聖經故事中,有幾樣真理是必須教導的︰
1)神性︰我們的上帝是怎樣的一位上帝?是聖潔的、公義的、恩典的、信實的、慈愛的、饒恕人的、看顧人的、聽禱告的、全能的、全知的、無所不在的……。依據每一個聖經故事的主題內容,在每次的課程中,至少要讓小朋友學習到一種神性。
2)人的問題(人的罪)︰自從罪入了世界以後,人就有了罪性(羅三23)。當我們講述聖經故事時,藉著故事中的人物,將人的問題(罪)指出來,使孩子們被聖靈光照,看見自己的罪與軟弱。這些罪包括︰說謊、偷竊、貪心、不順服、不饒恕人、說髒話、欺騙、打架、嫉妒、不負責任、拒絕上帝的救恩……等。
3)解決之道(救恩)︰當孩子被聖靈光照並知罪後,我們要帶給他們救恩的信息,也就是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贖恩典。我們要讓孩子們曉得,雖然我們有罪,然而上帝愛我們,賜下獨生子耶穌,為你我的罪釘在十字架上;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的寶血能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壹一79)。要使我們成為的兒女(約一12)。曾有人問道︰每次的故事都需要講這些嗎?舊約的故事能穿插救恩嗎?答案是肯定的。
4) 呼召︰若班上有尚未得救、接受耶穌為救主的小朋友,藉著呼召給他們舉手決志的機會。千萬不要失去每一個能讓小朋友接受耶穌的機會。當然,若小朋友已經接受 過耶穌,就不需要讓他們一再地舉手決志,要教導他們明白,當他們舉手親自接受耶穌作他個人的救主後,聖靈便住在他的心裡,永遠不會離開(來十三5下)。教師要對已得救的孩子提出挑戰,鼓勵他們,過一個正常的基督徒生活,每天讀經、禱告、按時上主日學、為主作見證。

總括而言,故事結束時的呼召應是分為兩方面的,一是針對未信主的孩子作決志的呼召,另一個則是針對已信主的小朋友提出挑戰,是否願意在上帝前立下心志,如︰饒恕人並向人道歉、在本週內至少向一個人作見證、幫忙做家事、常說讚美的話……等。

說聖經故事前的預備

  在這裡建議以下列的步驟準備講述聖經故事︰

1.
禱告︰求主藉這課聖經故事先對你說話。

2.
讀課程經文︰多讀幾遍,直讀到你對故事的內容熟悉為止。

3.
閱讀教員課本或參考書籍︰藉助參考書籍了解故事的時代背景、習俗、文化……等,使你更能掌握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

4.
再次看聖經︰熟悉故事之後,現在要來思想一下︰這一課,我要強調什麼主題?我要藉這故事帶出何種真理?

5.
禱告並思想︰確立主題後,再次禱告,求主向你顯明要採用何種方式、教具、圖片、輔助教材等來進行聖經故事的教導。

6.
寫下大綱︰這個大綱應包括,故事進行的過程,以及每個過程中的插曲(真理的教導)。

7.
製作或預備教具,吸引小朋友之注意及操作中體會真理。

8.
教具或圖片的演練︰課前先將要使用的圖片或教具按順序排列妥當,並加以演練,可以避免在講述故事過程中找不到圖片,或發現所制作的教具不易操作或使用。

說聖經故事的要訣

    聖經故事要注意運用底下之要訣,會讓主日學的教學有助益︰

1.
聖 經的運用︰講述故事時,要記得攜帶聖經到課堂上。聖經是上帝的話,因此當學生看到聖經,更能尊重你所說的故事是出於上帝的話,而非你自己編造的。在你講述 的當中,可以偶爾打開聖經,讀一段聖經中有關此段故事的記述,讓學生對聖經發生興趣,進而也渴望自己能去讀它。當然,若你手中正在展示教學圖片時,可暫時 將聖經放在講桌上,或學生可以看到的地方。

2.
要 持有故事中人物的心境,善用表情與聲調的抑揚頓挫︰要將故事說得精彩,持有故事中每個人物的心境是很重要的,如此你才能將他們的喜怒哀樂表達出來,使聆聽 的孩子們能仿佛身歷其境,一同與你進入聖經故事的世界裡。平時自己可以對著鏡子操練表情,或將你自己講的故事錄音下來,作為改進你聲調與表情的參考。

3.
要用間接語氣

4.
善用真理與生活的應用

5.
適時插入金句

6.
熟練的運用圖片或教具︰千萬不要因為不熟悉教學圖片的運用或操作,而影響了你說故事的品質與氣氛。課前熟練的演練教學圖片是絕對必要的。

7.
把握時機作呼召︰要學習利用在故事的高潮時,立刻作呼召。例如,當你正講述一個真理時,雖然故事還沒有結束,但聖靈在你裡面有感動時,你可以立刻對孩子們作呼召

親愛的小朋友,你是不是也像該隱一樣,犯了錯卻不肯認錯,還怪罪惱怒別人?現在你願不願意向主耶穌承認你的罪,求寶血洗淨你,讓主耶穌幫助你做一個勇於認錯的孩子?願意的小朋友請舉手,老師為你禱告。

8.
要 有自信。你若對自己所要講的故事有信心,能幫助孩子對你的信任,也能信服你所教導他們的。自信心從何而來?課前充分的準備是因素之一;若老師課前的準備不 充分,自信心便自然會減弱,直接的影響了你說故事的品質(通常這是課室秩序不佳的主要因素)。此外,同工之間彼此的鼓勵能建立彼此的自信心,因此不要吝嗇 你對他人的讚美與鼓勵(對學生亦然)。

9.
大綱的運用。備課時,將故事大綱寫在紙條上,上課時,將這紙條夾在聖經裡,或放置於講桌上以供參考。千萬不要將教員課本帶到課堂上,它只是你教學的參考工具,聖經才是你上課時必備的教科書。

福音傳入中華之歷史

   遠在主後七世紀,基督教的涅斯多留派,已有宣教士來中國傳教,他們以景教為名,工作了二百一十年,可惜只是曇花一現,便在中國宗教歷史舞台上失去蹤跡。 傳教事業在中國停頓了六個世紀,天主教才派宣教士東來,經數百年的辛苦耕耘,終顯成果。他們的策略及方針,頗值得參考。
  一般來說,基督教(改革宗)在中國的宣教工作,始於羅伯特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當十九世紀初,滿清政府閉關自守,馬禮遜歷盡艱苦,打開中國福音的門戶,下面我們會將這三個時期的差傳情況分別討論。
  一、景教宣教的歷史
  主後一六二五年,中國明朝時代,在長安發掘出一塊石碑,高 三公尺 、寬 一公尺 、厚 三十厘米 、重 二千公斤 。碑上寫滿中外文字,是為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這碑深具歷史價值,將基督教來華的年月推早了一千一百七十二年。換句話說,主後六三五年,涅斯多留的傳教士已踏足中國。
  景教,意即光明燦爛的宗教,可能取義自耶穌是世界的光”,景教另名大秦(波斯)景教、波斯經教、彌賽亞教等。景教乃初期教會之異端,起源於涅斯多留主教(Nestorius)因此稱涅斯多留派。主後四三一年,以弗所大會定涅氏的信仰為異端,禁其傳教,並將之放逐埃及(Egypt)。他的信徒逃到波斯發展;後來他的教徒再向東移,進入中國。
  景教乃由其教士(當時稱僧侶)阿羅本等六十八人,先後傳入長安及十數城市,時為主後六三五年(唐太宗時代)。主後八四五年(唐武宗時代)景教被禁,一共流行了二百一十年。
  景教碑的建立,乃志頌景教之興旺。按碑文記載,景教流傳快速廣速,為唐太宗、高宗賞識,於兩朝五十年間,準許建寺(教堂)於諸州及翻譯基督教經典。阿羅本宣教士又被朝廷封為鎮國大法主”(佛教用語)
  主後八四五年(唐武宗時代),皇帝崇尚道教,定為國教,罷黜其餘一切中外宗教,拆毀佛寺四千六百餘所,沒收一切宗教的田地及財物,把銅鐵佛像熔化作錢幣及耕具,又下令二十六萬五千僧尼還俗,驅逐所有外國傳教士。景教經這逼迫退出後,一蹶不振,日趨衰微,終而銷聲匿跡。
  總括景教宣教的方法如下幾點︰
  ()從上而下的路線︰與皇帝官員往來,藉此而得宣教之使。
  ()本色化︰
  1.教名本色化︰景教名字起源於景星,有光明之宗教及端祥之兆的含義。
  2.教堂本土化︰有帝王、將領的肖像及皇帝大官的題字等。
  3.教義本色化︰為亡靈禱告,以示孝道。
  4.用詞本色化︰借用道佛詞語,稱真神為真主,天國為帝山,教堂為寺院,教士為僧侶。
  ()救濟工作︰著重救災救難的社會工作。
  ()參政活動︰與帝王及官吏過從密切,因而沒有與政治分離,需靠當權者支持。
  景教的失敗,相信是上帝伸手禁止這異端在中國流傳。從其政策方面來看,景教失敗的原因如下︰
  ()政教混合乃不當之策︰單靠取悅於皇室、官宦,沒有人民普遍的接受支持,教會興衰,全在於王朝,可謂不智。
  ()由於景教太重本色化,失去了基督教的獨特性,聖經真理是絕不能更改,也不能因本色化而降低標準。
  ()宣教士為討好當地人,助譯佛經,造成宗教混亂。
  ()信徒多因救濟而來,禁令一下,逼迫一到,便消蹤滅跡,鳥獸四散。
  二、天主教的宣教史
  最早來中國傳教的天主教宣教士是方濟各會(Franciscan)的孟德高維納的約翰(John of Monte Corvino)。他於元朝時代(1292),被教皇尼古拉斯九世(Nicholas )派 往中國傳道。初時倍受中國各教攻擊,但因元朝採宗教自由政策,而且他得皇帝信任,經過十一年的努力,終於在北京建立了兩座教堂,會友六千。他又收留了一百 五十個孩童,訓練他們事奉,協助傳教。一三三年他去世時,中國已有十萬天主教教徒。五十年後,元亡明興,漢族重建天下,驅逐外國宣教士,天主教宣教事工遂 停頓下來。
  一五至一七五年間,天主教再度東來。最成功的天主教宣教機構要算是羅育拉(Loyola)創立的耶穌會。短短兩百多年間,他們在中國設立了四十二個宣教站及一百五十九座教堂。一六一七至一六五年,信徒由一萬三千增至十五萬,一六六四年更增至二十三萬七千人。
  耶穌會最著名的宣教士有以下幾位︰
  一、沙勿略(Francis of  Xavior)
  沙氏在印度很成功地工作了七年,無數的人因他受了洗。他本打算轉去日本,但日本人問他︰若你的信仰是真的,為什麼中國人不信你所傳的道?他們是一切智慧之源啊!這一刺激,遂使沙氏決意向中國進軍。
   他想盡千方百計,擬循正途或旁路進入廣州,繼而想偈見皇帝。可是他在廣東海外的上川小島等了一年,仍不得其門進入中國,失望之餘,於一五五二年終,患高 熱病,孤獨死於上川島一塊大石上,遺下的簡陋衣具給人竊去。他的死訊激起了信徒很大的悲哀,但也挑起了無數宣教士的心,繼其遺志,進軍中國。
  二、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
  利氏的上司華利蘭利(Valignani)很有負擔向中國傳福音,曾在澳門,面向大陸,含淚向大陸呼喊︰頑石啊!頑石啊!你何時開啟?
  利氏進入中國,是先以西文珍貴的禮物,買得兩廣總督的人情,得以在廣州、肇慶、韶州一帶居住,傳教建堂。工作初時遇到極多的困難,然而利氏有無限毅力忍耐,不斷奮勇工作,慢慢把工作進展到南雄、南昌、南京,最後到達北京。
  利氏的傳教方式乃是以學者之身分出現於上層社會,以學術及教義講解吸引信徒。最著名的信徒有中國學者徐光啟、李之藻及楊廷筠等,這三人被稱為早期天主教三台柱。
  一六一年,他抓到機會將鐘表及風琴等呈獻給明帝萬歷,雖然他不得覲見皇帝,但仍獲准居留北京。後來他在歷法及天文方面對朝廷有功,皇帝封他及同工為欽天監,是最早擔任官職於朝廷的外國人,由是開了先例,以後任官職者繼有湯若望(J. A. Schall)及南懷仁(F.  Verbiest),都是天文學者,又是天主教的傳教士。這樣的身分給利氏等人開了傳道的門及影響力,使耶穌會教士在中國各地旅行傳道通行無阻。在短短的幾年間,領了約二十五萬人歸入天主教。
  天主教在華宣教所以成功,最重要之因素在於宣教士之委身。他們徹底奉獻,把自己全身、全心和畢生交給主,直到死在異鄉,沒有一點保留,沒有一刻回顧。
  此外他們有良好的學術訓練、團結,再加上熟悉和尊重當地文化,著重造就本地人才等,都可做為日後宣教士的借鑒。
  當然他們有些手段不合理,如送禮賄賂、偷渡入境、討好大官學者、過分寬容習俗等。但整體而論,他們的宣教事業是有果效的。
  三、馬禮遜︰第一位來華的改革宗宣教士
   家庭及教會的宗教教育,能培植一個偉大的宣教士。馬禮遜生於基督化家庭,自小背誦聖經,十二歲時能將《詩篇》第一一九篇背誦無誤。他一度生活放縱,但很 快就醒覺過來,生命起了改變,發奮讀經禱告,辛勤工作。每當工作的時候,常把聖經放在一旁,邊看邊做,此後還有奉獻心志,願意受訓往海外宣教。上帝在他受 訓期間,把中國的異象給了他,他接受這個巨大的挑戰,說了一句感人的話我們此去,必須先有視死如歸的決心。這種決死的心成為他後來在中國克服困難的力量。
  馬禮遜於一八七年自英經美到達廣州,當時滿清政府閉關自守,嚴拒人入境,只准東印度公司屬下的商人進入廣州,而且甚多禁令,政府更下令,凡教外人中文者,需處死刑。馬禮遜千方百計進入廣州後,節省開支,租了一貨倉的下層,開始了他在中國的偉大宣教事業。
   他入鄉隨俗,穿戴中國服飾,蓄長辮子,吃中國菜,秘密用功學中文。一位天主教教徒不顧性命,教他中文,助他譯經。但是因為他是宣教士,東印度公司為了維 護貿易,不願承擔他居留廣州的風險。為免被驅出境,他不得已加入東印度公司為譯員。這決定與他宣教的心志相遠,差會也不諒解。他在給差會的信中,有以下的 解釋︰
  1. 工作可使他安全居留。
  2. 有助中文進步。
  3. 有薪金。
  4. 消除東印度公司對傳教士的仇視。
  馬氏受聘印度公司同一天,與瑪 利莫頓 小姐(Mary  Morton)結 婚。但因清廷規定,妻子必須留在澳門,而公司卻要他至少半年居留廣州。夫妻長久兩地相隔,是早期宣教士須付出之代價。 馬 夫人體弱,長子出生即告夭折,她的身體每況愈下,終於一八一五年離澳返英。此去一別六年,直到一八二一年才返澳門團聚。可是返澳不久, 馬 夫人便因病死亡,葬於澳門,留下一雙兒女,馬氏經此打擊心靈創傷極大。次年,同工威廉士米憐(William  Milne)又死於馬 六甲(Malacca),使他更是傷痛。但重重的打擊,使馬氏在悲病中操練得更堅強忍耐,一生沒有退縮,至死忠心。
   馬禮遜研究中文,翻譯聖經,頗有成就。可是當時購買中文書,學習中文及印刷中文,都為清廷嚴禁。馬氏不理禁令,一八八年寫完《華語初階》,譯成《使徒行 傳》,以木版刻字印成。次年他又出版《路加福音》,一八一二年出版《真道問答》,一八一三年譯完全本新約,一八一九年完成全本聖經,一八二二年他又編印六 卷《華英字典》等。他與同工 米憐 博士於馬 六甲 創辦英華書院,訓練宣教人才,協助傳福音,並在當地出版了《察世俗每月統計傳》(Chinese  Monthly  Magazine),這是我國第一份報紙。起初此報每月只印五百份,後增至兩千,由梁發負責把福音小冊子按時一同分送。從以上的成果,可以看到馬氏的恩賜,他是一位多產的譯作家。
   馬氏一生帶領信主的人不多,第一個是蔡高,馬氏為他洗禮,不斷為他禱告,望他成為將來大收成的初熟果子。第二個名梁發,後來獻身做了中國第一位牧師。馬 氏因體弱多病,一八三四年死於澳門,離世時只得著中國信徒三四位,但他卻在中國打開了一條福音的大道,是中國基督教宣教運動的先鋒及鼻祖。
 

福音由華人傳出之事蹟



  上帝在聖經中多次清楚指示我們︰教會不能滿足於接受福音與享用上帝豐盛的恩典。一棵果樹若只是肥壯茂盛,沒有果子,便失去存在的價值,不能滿足主人的要求。華人教會領受了福音,若只是滿足於靈命扎根、組織完善,與建教堂、訓練傳道人等,仍未能達到主的要求。
  安提阿人接受了福音後(參徒十一19-23),教會建立,漸漸成長(參徒十一24-26),不久便起來差傳(參徒十三1-3)。腓立比人接受福音後(參徒十六13-15),在呂底亞的家成立教會(參徒十六40),漸漸有了組織,設立了監督及執事(—1)。但他們不停在這個階段,更差派了以巴弗提出外作宣教士(參腓二25,四18)
  感謝主,上帝在過去的年日中,已把華人教會推向海外福音工作,其實早在華人教會還沒正式成立差會以前,上帝已差派很多信徒往海外去建立教會。以下我要告訴大家幾個故事。
  一、分散各地的華人成了宣教先鋒
  印度洋某島上有這樣的故事︰一個新娘從廣東梅縣嫁往毛裡求斯(Mauritius),這女子是基督徒,嫁入未信主的夫家,多方受壓,可是仍勇敢向人見證,努力傳揚福音,帶領兒女親友信主愛主。後來時機成熟,便與當地信徒成立教會,發展聖工,聘請傳道人,繼而把異象擴大,到別的城市開拓新的福音站……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Sumatra,  Indonesia)︰一李姓賣布匹的山東信徒,因經商關系返往印尼。起初他趁沿途逐戶兜售之便,打探當地信徒蹤跡,找機會散發單張和傳福音。過了一段日子,他與數位信徒舉行聚會,建立了教會。
  第三個故事發生於美國(U.S.A); 一學生到美國留學,離港前曾禱告求主保守,免在異地失去信心,並使用他作施福的器皿。到了美國,他先到白人教會聚會,後來又參加西國同學的校園團契,只是 看到學校裡中國同學和唐人街的中國人甚多,心想為何不向他們傳福音呢?於是他接受短期個人佈道訓練,在校園中向中國同學傳起福音來,繼而又組織查經班。畢 業後他獲準在美居留,因為看見查經班接觸的對象有限制,便在家中開設家庭聚會,向不同年齡階層的華人傳講福音。後來有點發展,又在華人聚集的地方租了一所 學校,成立教會,查經班的同學也來參加,合成了一個很有活力的教會。
  以上的信徒並非宣教士,他們因環境而分散,把福音帶到不同的地方,他們的工作與宣教士相似,可說是宣教工作的先鋒。
  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腓利下撒馬利亞城去,宣講基督。”(徒八45)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他們不向別人講道,只向猶太人講。但內中有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也向希臘人傳講主耶穌。”(徒十一1920)
  這兩節經文,說到門徒因分散而廣傳福音,是否也可用來形容我們華人的差傳方式?華人教會向外差傳,並不是出於牧師或佈道家的倡導,也不是出於領袖或差傳學者的高見。從華人分散的歷史大局來看,情況正像初期教會一樣,在背後計劃及推動的是上帝自己,目的是為廣傳福音。
  王永信牧師認為,華人信徒向內陸遷徙或向海外分散,都是上帝的旨意。他說︰沿海大都市的生活程度較內地為高,所以沿海的基督徒很少願意到內地生活或傳道。但是內地廣大的人口需要福音,教會需要建立得更深更廣;於是上帝允許戰爭來臨……這些基督徒因著分散,將教會建立在內地很多地方,華人教會於是因分散而廣傳。
  關於華人散居海外,王永信牧師說︰今日上帝把一個雙重的責任交托給華人教會。第一方面的責任是帶領普世華人歸主,但我們也相信上帝同時給我們第二個責任,叫我們無論在什麼地方,就向當地人傳福音。
  現在海外約有八千多家華人教會,成立的因素多如上述,這豈不是上帝的手在計劃推動嗎?
  二、正式成立差會差派工人
   上文提及上帝分散華人信徒出去傳福音,是為非正式的差傳。華人教會最早期的正式差派,要算中國聖公會。早在一八八四年,中國聖公會首次派遣一位宣教士赴 韓國,翌年在韓國成立教會。由此可見,華人差傳較許多西差會之成立為早,可惜這些工作後繼無人,也沒有多大影響。到了數十年前,華人差傳事工才略有成績, 差會一家接一家成立,連同作差傳的教會在內,差會已近兩千多家;宣教士也從數個躍升為目前約一千人了。
  華人差會的重點,現在仍集中於同文化及近文化,這是個必須的步驟,但決不可永遠停留在耶路撒冷及猶太全地,應該也顧及撒馬利亞及地極。因為這是莊稼主人的目標,也是上帝在大使命中給我們的疆界。
  目前已有很多華人宣教士加入西差會,往異文化的地方工作,有些加入非洲內地會(African  Inland  Mission),在非洲工作;有些加入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在未有文字的部落傳福音。這是華人教會在差傳上向前踏進一步的明證。
  三、華人差會的類別
  ()向中國內地傳福音的差會
  這些差會以中國沿岸大城市為據點,向中國內地傳福音。例子有一九一八年蔡甦娟女士發起的中華國內布道會,往雲南、黑龍江一帶傳福音。
  ()向華僑傳福音的差會
  1.一九五一年王又得牧師在倫敦(London)創立歐洲華僑佈道會,專向歐洲華僑及學生傳福音。
  2.一九六二年金新宇博士等成立香港海外傳道會,此會現已停止活動。
  3.一九七三年郭誠弟兄等成立中華福音使命團,專在泰北華僑間工作,後延伸向泰人傳福音。自總部移北美後,中福的工作擴展到歐、非等地。
  4.一九七八年鄭果牧師等在美國中信設差傳部,聯合北美教會,向海外華人宣教。該會嘗試與其他各地中信聯手差傳,至今仍在協調中。
  5.一九九0年畢玉書牧師與一位德國(Germany)宣教士創立國際華人宣教協會(Chinese  International  Mission(CIM) ),先後到過巴西(Brazil)及非洲華人中宣教。
  ()教會自組的差會
  1.一九六一年鄭果牧師在菲律賓靈惠堂成立靈惠差會,主要工場是菲律賓(Philippines),此外也略作別的亞洲國家和越文化的本土人工作。
  2.一九七二年香港希伯侖堂成立希伯侖差會,派遣宣教士到東南亞及北美等地傳福音及建立教會。
  ()向華僑及當地人傳福音的差會
  1. 一九二八年西教士翟輔民(Robert  Jaffray)發起中華海外布道團,由王載博士為團長,派人到越南(Vietnam)、柬埔寨(Cambodia)、老撾(Laos)、印尼(Indonesia)等地開荒,建立華僑教會。宣教士林證耶、練光臨等更深入山區,向達雅人傳道。一九四七年他們離開時,已有三千人信主。這是華僑差會的一頁光榮史,可惜該差會因人事解散,好些宣教士被逼落地生根,有些至今尚未重回故國。
  2. 香港宣道會聯合起來,成立中華宣道會海外布道會,後與希伯崙差會聯合成宣道差會,不單派宣教士到東南亞向各地的華僑工作,還進一步派宣教士向非洲華僑及本地人傳福音。還有其他的宗派如播道會、浸信會、生命堂等也仿效自組或差派宣教士的組織。
  3. 一九六八年吳勇長老等成立中華海外宣道協會,嘗試跨文化的差傳。
  4. 一九九五年,鄭果牧師、黃存望牧師、林安國牧師等在美國(U.S.A)成立華人福音傳會,在九年間發展成一國際信心差會,目前共有八個辦事處及在十二個國家宣教。
  ()西差會征召華人宣教士
  西差會如海外基督使團(OMF,前身為內地會)、國際事工差會(SIM)、非洲內地會(AIM)、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等都有不少人宣教士加入,也著意在亞洲設立辦事處及設立華人征召部門。特別是海外基督使團,因過去戴德生(Hudson  Taylor)宣教士及內地會的關係,他對中國的愛,感動了不少華人回饋西文宣教士的愛。
  ()支持差傳事工的教會
  我們切不可忽略這一環差傳的力量,雖然華人教會多未組織差會,但卻多設立差傳委員會和差傳基金,支持差會及海外宣教有些也透過西文差會,支持中西方宣教士。
  綜觀華人差會成立及工作的簡史,便可知道華人的差傳事工仍在起步階段,因為︰
  1. 華人差傳在教會中還未普及︰海外八千多家華人教會,直接或間接參與差傳的只約一千家,按比例只有八分之一。
  2. 差會組織既不完善又不穩定︰好些差傳事工只依賴某一領袖,若領袖改變,整個組織便都倒垮。有些華人差會仍沒有完善的經濟系統,也沒有好好安排和關心宣教士的福利。
  3. 差會負責人缺乏宣教經驗︰差會負責人不單應有熱心愛心,也應有宣教的訓練及經驗,這樣工場一旦發生什麼問題,負責人方能提供明智指導。
  4. 人、財資源不足︰華人教會對差傳奉獻的教導仍不足夠,很多教會一鼓吹差傳奉獻,常費及建堂費便出現赤字。華人信徒仍不曉得憑信心作超過十一之奉獻和為福音大業投資,中國信徒獻身的人不多,獻身宣教行列的更少,很多工場人力奇缺,多年等候人前往幫忙。
  5. 教會與差會缺乏合作︰很多教會不知道差會作些什麼;很多差會只依靠幾家大教會支持,少與其他教會聯繫,即或同一宗派,也有同樣情況。
  6. 缺少超越文化的事工︰華人教會的對象通常只集中大陸及普世華人,這並沒有不對,但若太民族化,單顧華人,恐怕會變成狹窄的民族主義。華人差傳的工作應以當地華人為橋梁,把福音傳給當地的人,也應不斷跨越往普世很多未得之群體。

宣教的禱告︰能力的群體

  差傳事工的主要動力不是在乎看得見的事工,而是在乎那看不見的禱告。歷史告訴我們,禱告開始了教會(參徒—14),也開始了差傳(參徒十三1-3)由此可見祈禱實在是差傳的原動力。

多禱告的教會快增長,少禱告的教會慢增長。這是教會增長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及定律,因為多禱告便能推動聖靈的工作,由此產生靈命的更新,而帶來了福音的廣傳。因此禱告能使教會有深度及廣度兩方面的增長。
   若禱告會只有三四人,絕不可能產生一股影響教會、社區、世界的動力。莫說為海外事工、未信之群體、偏遠未識之民禱告,就連自己教會的屬靈光景、周圍社區 失喪的人,都提不起勁或抽不出時間來禱告。這樣怎能期望信徒參與更廣更遠的差傳禱告?所以要先把教會訓練成一個禱告的群體,繼而推行差傳禱告。
  一、建立一個禱告的群體
  要在教會推動及實施差傳禱告,要先把教會建立成一個禱告的群體,這是播道會總主任保羅塞達牧師(Rev.  Paul  Cedar)的秘訣。有一位牧師建議以下的方法︰
  ()把所有的長執會、領袖會放在周三晚的禱告會之前,時間一到,停止所有會議,用一小時一起全心全意為教會及宣教工作禱告。
  ()鼓勵所有團契及小組每月停止一次聚會,改為參加周三全教會動員的禱告會,各人仍可在自己所屬的團契或小組裡禱告,禱告會後,他們也可延長團契或溝通時間。
  ()每季有一禱告週,高潮是在週三的通宵禱告會,那一周也用簽名認領的方式舉行七天的連鎖禱告。
  ()把教會及差傳禱告資料傳送給每個家庭,作為飯前的禱告事項、家庭崇拜及床前禱告的內容。
  ()每次崇拜會後,牧師及長執部特別為需要者禱告,使信徒生命得著復興。教會要有一群經過訓練的禱告勇士,以禱告事奉上帝,又把禱告延伸到宣教士及工場去。
  二、禱告宣教人人有責
  《禱告大合奏》(Concerts of  Prayer)一書的作者大衛布賴仁特(David  Bryaut)說︰禱告是每一個基督徒都可以參與的普世宣教行動,藉著禱告我們可以愛世上一些未得之民;禱告不會延遲我們對普世福音事工的參與,也不會受時空的限制。因此每一位信徒及教會都應作禱告的宣教士。
  我喜歡禱告的一個定義︰禱告是人對上帝心意的回應。這樣,禱告便不應以人為出發點,只陳述自己的需要、情況等,而應是上帝的心意,從這角度去觀察及回應上帝。所以禱告是提說上帝的心意、上帝的事情、上帝的計劃。禱告既是對上帝的回應,就一定要以福音、宣教為內容,這樣的禱告最蒙上帝喜悅。教會也必能產生更多禱告的宣教士。
   今天教會的祈禱會人數寥寥無幾,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是教會領袖沒有將這既刺激又興奮的禱告模式教導會友。很多信徒不會禱告,只會為每日三餐得飽而謝 恩;睡前的禱告也離不開自己的健康、學業、事業、兒女等。而教會的禱告會也只提出圈在教會四壁內的大小事情,這種自我中心的禱告態度,在教會中從上至下甚 為普遍,教會也變成自私的教會。循例的禱告使人覺得枯燥乏味,祈禱會也使人望而生畏。
   要挽救這種光景,禱告一定要注重上帝的心意、福音的挑戰、遠近的呼聲等。具有深度及廣度的禱告,不單向上對準主的計劃、向外對世界的光景及需要,更帶來 了挑戰、刺激、興奮。禱告成了與上帝在普世的計劃上同工的途徑,眾人的同心凝聚成一場禱告大合奏,充滿了和諧與激情,便產生了能力、活力和持續力。
   所以教會的牧者及禱告會的負責人必須設計及預備富有挑戰性的禱告事項。有些教會的崇拜氣氛很美好,教牧及長執用很多時間、心思去策劃,以至程序井井有 條,有高素質音樂,司事各就其位,信息滿有能力,赴會者得關顧等,這都表明了教會在崇拜方面肯用人力、財力、心思。但禱告會很多時候內容空洞,沒有好好安 排和計劃,時間到了才搬排椅子,程序都是千篇一律。教會不重視禱告會,自然人數稀少,不能吸引信徒來參加。
  以下是一些改進的建議︰
  ()指派一位執事或小組,特別思想禱告會的內容及推行的策略。
  ()在教會參與事奉的肢體務必參加祈禱會。
  ()每次的家庭、小組或團契聚會都用一段時間由專人帶領禱告。
  ()好好預備禱告事項,傳遞給會友。每周都應包括福音的挑戰︰如近處的布道、本地未得之民、遠處傳福音的機會和果效、宣教士的事工需要等。
  ()印發代禱周報夾在秩序表內,鼓勵各家庭的父母帶領兒女一同禱告。有一位弟兄的家庭,每天晚飯除了謝恩禱告之外,也為一件福音事工禱告。
  ()介紹信徒用普世禱告卡,每日為一個地區的福音需要禱告。
  ()把活的見證及需要放在禱告會中,可請福音機構或宣教士來分享,使禱告更充實及具體,有時可听宣教錄音帶或放映幻燈、錄影帶等。
  ()在每年的教會支出預算案中,為禱告事工預備經費。
  ()用一個周末舉行禱告退修會,重點是教會復興及普世差傳。
  ()每主日崇拜為一項教會支持的宣教事工或宣教士禱告。
  三、禱告宣教產生宣教行動
  宣教的禱告不單使教會在深度及廣度上有增長,往往也帶來了宣教的行動。一七九至一八三年英國大復興,產生了幾百個禱告小組,目的是為教會復興及普世福音工人禱告。這些禱告小組產生了教會復興的連鎖作用,也差派了很多宣教士出去。當時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是禱告小組的一員,每月一次與禱告小組的人一同通宵禱告,在他的辦公室掛著世界地圖,提醒他不斷為世界各地禱告,不久這位禱告者變成行動者,他加入了普世差傳行列,往印度傳福音。
  一八六年,有六位學生在草堆中為普世福音工作禱告,遂產生了北美第一個差傳團體,其後很多差傳機構都是由禱告而生。
  教會不單要鼓勵肢體禱告,也應在禱告中等候上帝的差派,把禱告化成行動。安提阿教會在禁食禱告時,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我召他們所作的工。於是禁食禱告,按手在他們頭上,就打發他們去了。”(徒十三23)

宣教的禱告若成了差派的行動,這教會必如安提阿教會一樣大大興旺
  四、宣教士與教會雙方的禱告關係
  教會的責任是培養禱告的宣教士,忠心竭力地為工場上的事工禱告。按聖經的教導,工場上的宣教士也應同時為支持他們的教會禱告。

有時宣教士有錯誤的觀念,期望教會在經濟及禱告上支持他,可是自己在私禱及工場的教會中,卻忽略了為後方的教會懇切代禱及感恩。

保羅是一位到處植堂的宣教士,他屢次得到腓立比教會的金錢支助,甚至派以巴弗提去支援他。腓立比教會固然是家禱告的教會,她是由河邊一個禱告小組開始建立的(參徒十六13)

但保羅為腓立比教會的禱告,更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榜樣,提醒我們宣教士與教會應有雙方面的禱告關係。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