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敘事治療的進路

 

「敘事治療」是目前所盛行的後現代心理治療,是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敘事療法是從家族婚姻治療的角度所發展出來的新方法,可說是目前在歐美紐澳非常受歡迎的一個學派。它是由澳洲的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和紐西蘭的大衛.艾普斯頓(David Epston)所創立的。在美國與加拿大已經有許多專家和教育學者開始運用這個方法在協談治療的領域中。


「敘事治療」:又稱故事治療,一個重視語言、文化脈絡和態度的治療法。是一個針對現代主義提出挑戰的理論,在瀰漫現代實證主義(Positivism)的氛圍中作出了解構(Reconstruction)與重組(Reframe)之方法。它雖然不是一個全新或是劃時代的治療法,但是其理論架構卻將「人」做了一個更深入的認識與更親近的接觸。

 

早期心理治療是將注意力放在個人身上,到後現代心理思潮將心理治療從「系統論」帶到「社會建構論」。敘事治療專家吉兒.佛瑞德門和金恩.康姆斯提出:「系統」隱喻使我們只看到家庭裡面互補的循環,和彼此共同製造問題的情形,卻沒有幫助家庭成員找出某些出於文化的價值觀、政治制度和宗教習俗,對他們生活和關係所造成的負向影響,進而引導他們凝聚起來,反抗這些價值觀、制度和習俗。所以,當一位敘事的治療師面對家庭,他/她不是在家庭系統之外的指揮官,而是以「同伴」的態度一起和家庭成員找尋資源和解決的辦法。

教牧協談者的回應模式

 

1.不適當的回應


控制型回應:

這是一種屬於家長權威式的回應方式,有時協談員是從上對下的教訓,直接無迂迴地面對當事人,以禁止和責罰為手段,希望當事人聽從協談員的想法,不容許有其他的選擇,希望快速達到控制的目的。

 

例子:  「你要按照我跟你講的去做,不要想一些有的、沒有的,不然我再也幫不了你!」

 

道德型回應:

 

這是協談員用長輩教導的角色來回應當事人,告知其相關的社會規範,文化習俗的慣性作法,帶領當事人明白主流的模式如何,不要有逾越道德的行為,以良知作主軸,注意他人的看法。

 

例子:「你有沒有注意到別人對你的看法?因為你常超越一般人的想法和作事的

方式!」

 

教義型回應:

 

談員是以宗教家的立場來規勸當事人,喚醒當事人的宗教情操,回到信仰上的範疇,遵守信仰的教條。鼓勵當事人願意在教會團體的影響下,盡力做好信徒的本分,不能背離聖經的基本教義,脫離罪的轄制,才能解決問題。

 

    例子:「上帝很愛你,要帶領你脫離罪惡,你必須順服聖經的教導!」

 

2. 適當的回應

 

同理型的回應:

 

協談員願意聆聽當事人的述說,進入其世界,瞭解當事人的參考架構,就是站在對方的價值觀、文化背景、宗教信仰........ 等面向,明白當事人為什麼有如此的觀念和作為,給予同理的接納。

 

例子:「你覺得很挫折,因為你已經很努力要完成評鑑的要求,卻沒有得到新老闆的肯定!」

 

支持型回應:

 

對當事人的正面的想法和願意改變的態度給予肯定,並鼓勵當事人和相關的人連結起來成為一個成長的團體,互相支持、激勵。協談員對於當事人常存祝福的話語,使其受到鼓舞!

 

例子:「很不簡單噢!你願意改變自己,而不是去等待環境的改變!」

 

詮釋型回應:

 

引導當事人分析自己的現況,找出主要的問題。對於當事人的問題,協談員給予不同、深入的詮釋,啟發當事人不再侷限在自己的角度,能擴展視野,以超越舊有的作法去面對困境!

 

例子:「你父母親沒有答應資助你,並不是不再愛你,而是相信你有能力去完成你的目標!」

 

教牧協談的結構和方法

 

教牧協談的結構:


根據教牧協談的精神,教牧協談的結構,簡稱為四C

 

1. 處境(Context):瞭解當事人的傳統和文化脈絡,同理其價值觀和認知。

2. 內容(Content):論及當事人所關切的焦點。確定共同對話的主題,循著主題脈絡開展對話的方向。     

3. 對話(Converse):收集連結主題的相關資訊,引導當事人發展新的觀點、找到資源。

4. 轉變(Convert):導引進入神聖的對遇,賦予內在生命的平安與盼望。促使當事人重新立約,產生新的行動。

 

因為治療的重要起點,是必須考慮當事人的處境,才能作出精確的診斷。早期治療的概念和方法,是缺乏從個人和社會的處境作觀察的。因此,後現代的治療在這個方面做了相當的努力,所以當我們以當事人為對象時,在其情境中,我們應深入地瞭解他們目前所關切的問題,不然會無法掌握到他們的苦楚和困境。然後進而產生開放性的對話,彼此刺激出新的看見,才能跳離原有的框架,去發現有效的資源(人、事、物)。最後讓當事人有動力轉變,重新誓約在上帝的恩典中成為新造的人。

 

教牧協談的方法:

 

普林斯頓神學院教牧協談教授Donald  Capps 所建構的方法,根據其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一個教牧協談的方法和技巧。這個方法論筆者認為最能讓有心學習者容易明白。其步驟有四個階段:

 

  1. 確認案主的問題

  2. 問題的重組

  3. 診斷性的詮釋

  4. 教牧的涉入。

 

1. 確認案主的問題:

 

通常案主在陳述自己的困擾時,往往還無法指出真正的問題,常常存留在表達感受的層面。甚至有時其感受與主要的問題,有“失焦"的麻煩,所以在第一個階段,協談者需用心去傾聽與引導案主去“掌握到"真正的問題。

 

個案:有一位中年的男信徒來找牧者協談,剛開始抱怨這個社會是一個吃人的社會,沒有所謂的正義,人人為了要自保,而會去陷害別人,人心真是黑暗......,當他陳述了一段時間之後,牧者發現他一直在繞圈子、沒有主要的焦點問題、只有情緒上的指責。如果我們急著回應他的陳述,就會陷入“不著邊際"的協談,只是窮於應付他無厘頭的話題和情緒。所以,協談者就需開始引導案主去面對他情緒的真正癥結、真正的主因。因此,當牧者這樣做之後,即得知這位當事人的主要問題,是被他的上司解雇了。

 

2. 問題的重組:

 

在這個階段是需要較長的時間與耐心,因為要幫助案主去察覺問題的根源。在聆聽的過程中,有幾個要與案主一起處理的:

a. 問題的類型是什麼? 

b.  問題的情境是如何?

c. 問題的影響範圍? 

d. 去看問題有幾個面向?

e. 案主最主要的關切點是什麼?

 

個案:就上述的例子,我們掌握到當事人的主要問題是被解雇了,那麼

a.  問題的類型是失業。

b. 失業的情境是難堪的、不甘心的。

c. 它影響的範圍涉及到家人和教會服事。

d. 失業問題的面向,除了經濟的拮据、社會的景氣和自我的價值。

e. 案主最主要的關切點,是否能在中年的這個階段,找到合適的工作?

 

3. 診斷性的詮釋:

 

一旦問題的重組完成,就要進入另一個階段,這比較屬於複雜與高度技巧性的部分,協談者會從傾聽的角色會變成較主動的分析者,但是若前面的問題重組進行的好,這樣的轉移並不會妨礙彼此的關係。

 

協談者就其對問題的瞭解,提出正向與負向的特點,並邀請案主去思索其可能性的結果,或許他不同意協談者的看法,但是通過這樣的討論,可以刺激案主產生新的訊息與新的觀點。

 

個案:若牧者重組好當事人的問題時,他將會發現你有能力真正地進入他的“世界",並為他釐清了整個“畫面"。此時,他就會開始理性去面對他的問題,也會期待你更進一步提供看法。此時,牧者必須就他失業的原因與未來的求職讓他逐一列表討論,刺激他找出失業的可能原因(不積極、專業不足、人際不好......),然後詮釋這些原因對職場的破壞性如何!接著這就會幫助當事人更深層地察覺出自己生命中的軟弱之處!一旦他能進入這個階段,他就會開始探索改善之道。

 

4. 教牧的涉入:

 

最後的階段是根據診斷的結果,來擬定一個計畫或是策略去解決問題。這部份要檢視個人所擁有的資源能否去處理?或者需要教牧人員去尋求不同外在的資源去協助案主,當然這就是非常具有指標性的教牧關懷的作為,例如:教會資源或是社區資源。

 

而在實質的教牧關懷行動裡,我們更包含著靈性上的資源---- 帶當事人去連結與上帝的關係,學習透視信仰在他困境中的意義。

 

個案:當事人的內在生命需真正的調整改進,不只為求職預備,也讓當事人的問題不再重蹈覆轍!更願意建立起一個基督徒的健全生活模式。在外在部分,牧者也可以提供相關求職資源與代禱網,幫助當事人和他的家庭,讓他們得到教會的關心和牧養。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