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敘事教牧協談的概念

 

敘事是一種自我的開放與探索
敘事是一種對我知的框架之敘述
敘事是一種覺察和解構傳統的過程
敘事是一種對生命意義的再詮釋
敘事是一種靈性導向的新旅程


通常當事人主動來尋求牧者的協助,大多是因為面臨到危機和困擾。而這樣的關鍵重要時刻,促使當事人需要牧者以信仰觀點來指導他如何度過難關,或者是以牧養的關係來陪伴他面對哀傷。總之,無論是哪種需求,當事人必須先述說他的故事給牧者聽,展現整個事件的人事物與來龍去脈。不然,牧者就無法掌握真相,進行有效的協談。

 

當牧者用心地傾聽當事人的故事之後,必須提出敘事性的問題來整理出當事人的困境。以下是三個敘事性的提問:

 

1.  剛開始你遇到這一件事或是相關的人物時,你的反應是什麼?

2.  對你而言,什麼是你認為最糟的問題和情況?

3.  從過去的經驗,你可能會如何處理?

 

    從上面的三個詢問,可以瞭解當事人對這個困境的反應、認知和處理的模式。因為牧者在聽當事人述說他的反應、認知和處理模式的過程中,其實就可以找出當事人焦慮的關鍵點,可能所產生偏差的認知和不適當的處置行為。根據敘事的建構觀點,其實那就是當事人的參考架構,亦就是他的文化、價值、經驗的世界。

 

往往我們發現所謂的困境與焦慮是在我們的「僵化的世界」中。像Albert  Ellis 所發展出來的「理性情緒行為治療法」又簡稱REBT,強調每一個人和任何社會中都存有非理性的成分,即使是聰明人或高度的文明社會都有迷思的錯誤。因此,REBT 是針對認知的偏差做駁斥,讓當事人轉變認知,反應出理性和成熟情緒的行為。

 

但是敘事協談,不僅要讓當事人轉變原有障礙的認知,而是畫出整個生命的圖樣,找出型塑自己的關鍵要素,是那些人、那些事件在影響著你!敘事是幫助你清楚釐清生命的框架,才能解構原有的來源,重新建構新的世界,這就是敘事協談的目的和概念。

 

 

敘事治療的觀念

 

1. 每個人是自己生命的專家

 

敘事治療更強調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專家」,而治療師的「專家」角色,在後現代的思維裡是被「移去」的。「敘事」就是聽故事與說故事的過程。治療師只要帶著「好奇心」和「探索」的態度,去聆聽個案的故事,一起尋找生命的可能性,欣賞那獨特的生命事件,讓非主流(自己)的故事取代主流(大眾)的故事,進而解構,重寫未來生命的故事。

 

2. 個人不是「問題」

 

敘事所強調的是:人與問題是分開的。「問題」才是問題,人不是問題。問題的產生常常是社會或文化所建構出來的,那些來自種族、性別、國籍、社經地位、性取向等主流意識的壓迫。例如:原住民的酗酒問題,原住民與酒常常被劃上等號,不過,當一個族群被迫以其他族群的不公平遊戲規則去謀生存、競爭時,選擇以酒麻痺自我,我們相信這是無可避免的社會問題,而不是個人天生的存有。

 

3. 在團體中敘事與對話

 

例如「局外見證人團體」(Outsider Witness  Group)是Michael White 在澳洲針對當地原住民所用的回饋團隊,協助他們在主流白人文化的壓抑下,重拾自我尊嚴與族群認同。這個方式是嘗試以敘事治療師與個案對話,而四周圍繞著是與個案相關重要的人士。在會談後,由圍繞個案的重要人士,一個個來講述他們在個案會談中對他們所激盪出來的想法,不是批判與建議,而是被個案會談中所觸動的生命經驗和感受。透過「局外見證人團體」,個案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故事被聆聽,甚至能觸動另一個人的生命,進而體認自我存在與價值的經驗。

 

4. 重塑故事

 

此種療法之所以會引起注意,是因為它轉移了過去其他療法將人本身就視為是問題的觀念,而強調人反而是被問題所影響,人是陷入在社會建構的框架裡。所以,此種療法要幫助我們學習在敘事會談中,去洞察自身所處的社會架構,從中予以解構,使我們可以重寫自己的人生腳本,追尋完整的自我。所以敘事的最終目的就是讓當事人不再由別人或社會幫他/ 她寫故事,而是開始自己撰寫自己的故事。

 

 

敘事治療的進路

 

「敘事治療」是目前所盛行的後現代心理治療,是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敘事療法是從家族婚姻治療的角度所發展出來的新方法,可說是目前在歐美紐澳非常受歡迎的一個學派。它是由澳洲的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和紐西蘭的大衛.艾普斯頓(David Epston)所創立的。在美國與加拿大已經有許多專家和教育學者開始運用這個方法在協談治療的領域中。


「敘事治療」:又稱故事治療,一個重視語言、文化脈絡和態度的治療法。是一個針對現代主義提出挑戰的理論,在瀰漫現代實證主義(Positivism)的氛圍中作出了解構(Reconstruction)與重組(Reframe)之方法。它雖然不是一個全新或是劃時代的治療法,但是其理論架構卻將「人」做了一個更深入的認識與更親近的接觸。

 

早期心理治療是將注意力放在個人身上,到後現代心理思潮將心理治療從「系統論」帶到「社會建構論」。敘事治療專家吉兒.佛瑞德門和金恩.康姆斯提出:「系統」隱喻使我們只看到家庭裡面互補的循環,和彼此共同製造問題的情形,卻沒有幫助家庭成員找出某些出於文化的價值觀、政治制度和宗教習俗,對他們生活和關係所造成的負向影響,進而引導他們凝聚起來,反抗這些價值觀、制度和習俗。所以,當一位敘事的治療師面對家庭,他/她不是在家庭系統之外的指揮官,而是以「同伴」的態度一起和家庭成員找尋資源和解決的辦法。

教牧協談者的回應模式

 

1.不適當的回應


控制型回應:

這是一種屬於家長權威式的回應方式,有時協談員是從上對下的教訓,直接無迂迴地面對當事人,以禁止和責罰為手段,希望當事人聽從協談員的想法,不容許有其他的選擇,希望快速達到控制的目的。

 

例子:  「你要按照我跟你講的去做,不要想一些有的、沒有的,不然我再也幫不了你!」

 

道德型回應:

 

這是協談員用長輩教導的角色來回應當事人,告知其相關的社會規範,文化習俗的慣性作法,帶領當事人明白主流的模式如何,不要有逾越道德的行為,以良知作主軸,注意他人的看法。

 

例子:「你有沒有注意到別人對你的看法?因為你常超越一般人的想法和作事的

方式!」

 

教義型回應:

 

談員是以宗教家的立場來規勸當事人,喚醒當事人的宗教情操,回到信仰上的範疇,遵守信仰的教條。鼓勵當事人願意在教會團體的影響下,盡力做好信徒的本分,不能背離聖經的基本教義,脫離罪的轄制,才能解決問題。

 

    例子:「上帝很愛你,要帶領你脫離罪惡,你必須順服聖經的教導!」

 

2. 適當的回應

 

同理型的回應:

 

協談員願意聆聽當事人的述說,進入其世界,瞭解當事人的參考架構,就是站在對方的價值觀、文化背景、宗教信仰........ 等面向,明白當事人為什麼有如此的觀念和作為,給予同理的接納。

 

例子:「你覺得很挫折,因為你已經很努力要完成評鑑的要求,卻沒有得到新老闆的肯定!」

 

支持型回應:

 

對當事人的正面的想法和願意改變的態度給予肯定,並鼓勵當事人和相關的人連結起來成為一個成長的團體,互相支持、激勵。協談員對於當事人常存祝福的話語,使其受到鼓舞!

 

例子:「很不簡單噢!你願意改變自己,而不是去等待環境的改變!」

 

詮釋型回應:

 

引導當事人分析自己的現況,找出主要的問題。對於當事人的問題,協談員給予不同、深入的詮釋,啟發當事人不再侷限在自己的角度,能擴展視野,以超越舊有的作法去面對困境!

 

例子:「你父母親沒有答應資助你,並不是不再愛你,而是相信你有能力去完成你的目標!」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