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福音是積極思想嗎?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值得深思的問題:「福音是積極思想嗎?

簡單回答是:不是,福音不是積極思想(Positive Thinking),但福音的確帶來真正的盼望與更新。


🔍 什麼是「積極思想」?

「積極思想」是一種心理學或自我幫助的概念,強調:

  • 用正面的態度看事情
  • 避免負面情緒與語言
  • 相信只要努力思考正面,就能帶來正面結果

這種思維在某些情況下對個人情緒與動力確實有幫助,但它的核心是人的意志與思維改變世界的能力,屬於人本主義取向。


📖 福音是什麼?

福音(希臘文 euangelion)的意思是「好消息」。根據新約聖經,福音的核心是:

「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埋葬了,第三天復活了,這是照聖經所說的。」(哥林多前書 15:3–4

福音不是來自於我們積極的想法,而是:

  • 上帝主動介入歷史,差遣祂的兒子耶穌為我們的罪死
  • 我們本是死在罪中,沒有能力自救
  • 是上帝的恩典使我們因信得救,得著新生命(弗2:1–9

福音與積極思想的不同

比較項目

積極思想

福音

來源

自我努力、自我心理訓練

上帝的啟示與行動

核心內容

改變思維模式以改變命運

上帝在基督裡的救贖計畫

對罪的看法

多忽略或淡化罪的問題

正視人的罪,並提供救恩

結局

人靠自己尋求成功或內在平安

倚靠耶穌,得永恆生命與真平安


🙌 福音帶來積極的果效,但不等於積極思想

信靠福音後:

  • 我們得著新生命
  • 有永恆的盼望與內在的喜樂(不是環境決定的)
  • 在患難中仍有平安,因為我們知道「萬事都互相效力」(羅8:28

但這不是「努力想好事會發生好事」,而是「即使壞事發生,上帝仍掌權,祂的恩典夠我們用。」


🎯 結論

福音遠比積極思想更真實、更深刻。
它不是教你「想得正面」,而是帶你進入一個「真實得釋放」的生命裡 —— 從罪與死亡中被拯救出來,活出與上帝和好的新生命。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小組之定義與模式

  

「小組」在教會中是一種以家庭或關係為核心的屬靈群體生活模式,讓信徒在小而緊密的群體中彼此扶持、一起成長、實踐信仰。它不只是每週聚會的形式,更是一種門徒訓練的場域、靈命更新的土壤、與愛中連結的屬靈家庭


📖 小組的聖經基礎與定義

聖經中的小組原型

  • 耶穌與12門徒:最早的「小組」模式(馬可福音3:13-15
  • 使徒行傳的家教會:「他們天天同心合意地在殿裡又在家中擘餅」(使徒行傳2:46
  • 保羅書信中的家庭教會:如哥林多、羅馬、腓利門家中的教會

📌 小組的定義(可以這樣理解):

小組是由一群信徒組成的屬靈家庭,在彼此相愛、真理建造、禱告代求與實踐使命中,共同追求成為主耶穌的門徒。


🧩 小組的四大核心功能

功能

說明

經文支持

1️.  彼此關懷(愛的連結)

在愛中彼此相顧、代禱、扶持、陪伴

13:34-35、羅12:10

2️. 靈命建造(真理根基)

查考聖經、靈修分享、操練信仰生活

提後3:16-17、徒2:42

3️. 門徒訓練(屬靈成長)

提升屬靈成熟度,裝備領袖、門徒化

28:19、提後2:2

4️. 福音行動(傳福音)

邀請慕道友、做見證、接待新朋友

1:8、林前9:22


🏠 小組常見的運作模式(依教會風格略有不同)

A. 功能導向型(以目的為導向)

  • 查經小組、門徒訓練小組、福音預工小組
  • 著重某一核心任務,如真理裝備、栽培新朋友

B. 關係導向型(以生活為連結)

  • 強調彼此陪伴、分享生活、實際關懷
  • 比較像屬靈家庭或朋友團體,適合新手入門

C. 任務導向型(以行動為驅動)

  • 小組合力完成特定使命,如短宣、社區服務、佈道會支援
  • 特別適合訓練成熟信徒走向外展

D. 混合型(最常見)

  • 一週一聚,含敬拜、查經、分享、禱告、破冰
  • 平時彼此代禱、探訪,並有不定期福音活動
  • 關係+真理+門訓+宣教兼顧

🧭 小組的基本架構(一般教會常見)

角色

功能

補充說明

小組長

帶領方向、牧養組員

靈命榜樣+行政協調者

副組長

協助分工、可承接接棒

常為未來組長候補

查經同工

帶領查經、教導聖經

使用「研經法」

關懷同工

探訪、生病關心、代禱追蹤


敬拜同工

安排小組敬拜、氣氛營造


新朋友接待

建立歸屬感,後續跟進



🎯 小組最終的目的不是「聚會」,而是「門徒化」

  • 不是吸引人來參加活動,而是帶出生命改變
  • 不是讓組員留下,而是裝備他們成為帶領者
  • 不是只在小組中熱絡,而是在生命中結果子

📌 小組不只是「一種聚會」

小組是一種生命方式,是一種與人同行、與主連結的門徒旅程。

 

如何成為「優質小組長」

  

成為一位「優質小組長」,不只是把聚會帶得順、不冷場,而是用生命影響生命、把組員一步步帶到基督面前。這是一條持續成長與倚靠上帝的旅程。

以下是從聖經原則、屬靈領導力、實務能力等面向整理的《成為優質小組長的七大關鍵》。


如何成為「優質小組長」

1. 以耶穌為榜樣——僕人式領導

「我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馬太福音 20:28

  • 不以掌控為目標,而是用愛、恩典與榜樣影響人。
  • 願意彎下身,去服事每一位組員,不論他們的光景如何。

🎯 小提醒:權柄不是為了控制,而是為了成全。


2. 保持靈命火熱——先被上帝牧養的人

優質小組長不是靠能力服事,而是靠與上帝的關係活出恩膏。

  • 穩定靈修與禱告生活
  • 常常安靜在主面前,領受方向與智慧
  • 為組員守望禱告,把每個人帶到主前

🎯 小提醒:你不能帶人去你自己沒去過的地方。


3. 建立真實關係——不是帶聚會,是帶人

「我們既是這樣切切地想念你們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你們。」(帖撒羅尼迦前書 2:8

  • 主動建立信任關係,關心組員的真實需要
  • 在困難中陪伴,在喜樂中慶賀
  • 讓小組成為「屬靈的家」而非例行的活動

🎯 小提醒:關係比流程更重要,陪伴比教導更有力。


4. 帶出門徒而非觀眾

「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 28:19

  • 不只是聚會的主持人,更是門徒訓練者
  • 鼓勵組員成為服事者,而非被服事者
  • 挖掘恩賜、釋放潛能、建立承接者

🎯 小提醒:你不是把人留在你的小組,而是把人帶向基督與命定。


5. 善於帶領查經與分享——上帝話語的僕人

  • 讓聖經成為小組核心,不偏重情緒或活動
  • 運用「研經法」等工具,幫助組員進入真理
  • 引導式問題,鼓勵深度思考與分享

🎯 小提醒:不是「教」他們真理,而是「一起走進」真理。


6. 團隊合作與授權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傳道書 4:9

  • 訓練副組長、敬拜同工、關懷同工等
  • 學會放手,不事事親力親為
  • 鼓勵組員參與,培養責任感與成就感

🎯 小提醒:優質小組長不是超人,是懂得建立團隊的人。


7. 勇敢面對問題與改進

  • 對冷場、衝突、冷淡、流失等情況不逃避
  • 願意接受回饋與調整方式
  • 持續學習與被裝備,不斷更新自己

🎯 小提醒:小組健康的關鍵不是「零問題」,而是「願意處理問題」。


🙏 結語:小組長的禱告

「主啊,我願意成為你手中的器皿,
不靠自己做工,而是讓你藉著我愛人、餵養人、建造人。
求你用我這個小小的器皿,成就你國度的大事。」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