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 星期日

饒恕的代價三步圖

 

 

上帝的代價

──────────────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約 3:16

饒恕人類的罪,代價是十字架的犧牲

饒恕不是免費,而是以耶穌的寶血換來

 

           

 

基督的代價

──────────────

「父啊,赦免他們!」(路 23:34

耶穌親自承受羞辱、痛苦與死亡

饒恕包含放下審判與報復的權利

 

           

 

信徒的代價

──────────────

「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西 3:13

放下苦毒與報復心

承受被冒犯的痛苦,卻選擇釋放

把公義交託給上帝


📖 解釋

  • 上帝的饒恕根源,透過基督的十字架完成。
  • 基督的饒恕榜樣,在極端受害中仍選擇赦免。
  • 信徒的饒恕回應,效法基督,把傷害交給上帝。

總結
饒恕的代價是「愛的捨己」:

  • 上帝捨了祂的兒子,
  • 基督捨了自己的生命,
  • 信徒捨下報復的權利。

 

饒恕要付代價嗎?

 

 

「饒恕要不要付代價?」——從聖經和神學的角度來看,答案是 要的


1. 聖經中的饒恕與代價

  • 上帝的饒恕是付代價的
    • 「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弗 1:7)。
    • 上帝的赦免不是輕描淡寫,而是藉著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代價成就的。
  • 人之間的饒恕也要付代價
    • 饒恕的意思是:不再追討、不再報復。這意味著「自己承擔損失」,把公義交給上帝。
    • 在馬太福音 18 章「無憐憫僕人比喻」裡,王赦免了僕人「一千萬銀子的債」,王自己就承擔了那個巨額的虧損。

2. 饒恕的代價包含什麼?

  • 內在的痛苦:放下苦毒與憤怒,需要心靈的掙扎。
  • 自我放下:不再堅持自己的報復權利。
  • 愛的行動:選擇祝福、為傷害自己的人禱告(太 5:44)。
  • 冒險的風險:有時可能意味著再次受傷(所以需要與「智慧的自我保護」結合,不能混為一談)。

3. 神學傳統的觀點

  • 奧古斯丁:饒恕是愛的具體實踐,而「愛總是需要犧牲」。
  • 馬丁路德:強調「因信稱義」意味著我們蒙赦免是因基督付代價,因此我們的饒恕是「效法基督的捨己」。
  • 現代神學(如 Yoder:非暴力與饒恕是一種「十字架式的倫理」,選擇承受傷害,而不把傷害再傳遞出去。

總結

👉 饒恕不是「輕易放過」或「假裝沒事」,而是要 付代價

  • 上帝饒恕我們付上十字架的代價。
  • 我們饒恕他人放下報復權利,承擔傷害,交給上帝來伸冤。

饒恕的代價 = 捨己的愛。
但這代價也是使我們得自由的道路,因為不饒恕讓人被苦毒捆綁,而真正的饒恕釋放了施恩者和被饒恕者。

 

饒恕與自我保護的對照圖

 

 

饒恕的內涵

自我保護的界限

釋放苦毒,不報復(羅 12:19

避免持續的傷害(如耶穌多次避開逼迫,約 8:59

把審判交給上帝

設立健康界限,不讓人隨意踐踏

效法基督的赦免(路 23:34

運用智慧與法律資源(如保羅使用羅馬公民權,徒 22:25

在心靈裡選擇和好

在行動上保持安全距離(大衛不再交自己給掃羅,撒上 24

愛仇敵、為他們禱告(太 5:44

不縱容惡行,必要時尋求群體/社會的協助

是內心的態度

是外在的行動


📖 總結

  • 饒恕心靈的釋放,不再被苦毒綑綁。
  • 保護智慧的行動,尊重自己是上帝所愛的受造。
  • 在基督裡,兩者並不衝突,而是互補:
    • 饒恕防止我們陷入仇恨;
    • 保護防止他人繼續作惡。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