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教牧諮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教牧諮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2月16日 星期五

輔導過程(一): 投入生命

 輔導員也是罪人,不過神賜給他權柄;他的任務是要培訓(coach)受輔導者如何榮耀神。耶穌基督乃是「奇妙的策士」( 9:6),或作「輔導」,他進入人的生命(deep involvement),不過他沒有犯罪。

2: 14-18
「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借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 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爲奴僕的人。他並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爲要在神的事上成爲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爲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參來4: 15
「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我們必需像基督一樣,深深投入生命。



I. 你必需禱告。

: 基督在登山變相之表現。他是在禱告中被榮耀。這引致有權柄勝過鬼魔。
在使徒行傳裏,聖靈帶領教會禱告。你要具體地,逐件事項爲受輔導者禱告。



II. 你必需有憐憫的心。

: 9: 35-36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裏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爲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A. 耶穌基督是好牧人(10章,參頁8-4),不過他也是羊。

B. 他成爲我們的一分子,爲要受苦。你若與基督共受他的苦難(fellowship of His sufferings),羊會跟從你;若不是,他們不會跟從。



III. 你需要柔和,謙卑。

: 耶穌。

11: 28-30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因爲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神話語的軛是輕省的,正因爲那位負著軛的(主耶穌)呼召你與祂同負這軛。若是勞工鞭打奴隸,要他負軛,這軛必然顯得沈重。



IV. 你必需真誠、敞開。

: 保羅。

林前2: 1-5
「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裏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傳神的奧秘。因爲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我在你們那裏,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

你必需倚靠神的話語及神的大能,不靠自己。

林後4: 1-2
「我們既然蒙憐憫受了這職分,就不喪膽,乃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了;不行詭詐,不謬講神的道理,只將真理表明出來,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

你必定不可改變或歪曲神的話語。耶穌服在律法之下,以救贖罪人脫離律法的咒詛。你乃在律法之下(不過借著基督的血,已從律法的咒詛釋放出來了)。你是僕人君王(servant-king),不是暴君。

4: 4-5
「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他的兒子,爲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



V. 你需要尊重(take seriously)受輔導者,他有他的尊嚴(dignity)

林前13: 7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A. 不要介意,以爲他冒犯你。
B. 除非事後證明錯誤/虛假,不然要接受受輔導者所講的爲真實。
C. 當他是一位有道德責任的人來對待他。
D. 收集資料。
E. 立約同伴。
F. 愛人原則。

6: 31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VI. 你需要建立盼望。

A. 神是賜盼望的神,鼓勵人的神。請注意: 盼望是從《聖經》那裏來的。

15: 4513
「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爲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但願賜忍耐,安慰的神,叫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借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B. 林前10: 13是一個賜盼望(現實的盼望)的好例子。參看林前全卷書,作大綱。特別爲林前10(參頁8-4)作大綱。可見神是如何賜人盼望的。

林前10: 13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C. 人若沒有盼望,是不會改變的。

12: 25 「人心憂慮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歡樂。」
15: 13 「心中喜樂面帶笑容,心裏憂愁靈被損傷。」
17: 22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18: 14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

D. 聖經中盼望的例子。

E. 不過,不要說得過份。



VII. 你需要給他真正的幫助。

A. 要求他完成一些能幫助他的功課。

B. 其他信徒的直接,實際援助。這能表達愛,幫助生命開始改變。



2023年5月30日 星期二

何謂聖經輔導

      所謂聖經輔導,是試圖從聖經的角度,來檢視當事人的問題及影響當事人的因素、制定輔導的目標,並以聖經的方法來改變人。簡言之,根據聖經來解釋人的問題何在,並根據聖經來處理那些問題,以幫助當事人回轉到上帝的方向。

      聖經輔導學與世俗心理學最大的分野,乃在於從事聖經輔導的人,其預設立場是:宇宙有一位真神,祂創造宇宙萬有,並按其形像造人。因此,對於人類當如何行事為人,應有何思想、情感、意志等等,這位真神提供了終極價值觀。照祂的話去做的人,就會有平安喜樂等。而不聽從的人,就會經歷各式各樣的痛苦、掙扎、困難等。

      這位真神將其對人的心意顯明並啟示在聖經裡。人既是這位真神所造,對人問題最了解者,就只有上帝。世界上任何專家的看法若與這位真神不合,不論其論斷如何聳動人心或獲得廣泛支持,都不代表其論點是正確的。若想探討人類問題,想要幫助甚至解決人的問題,就必須完全按這位真神的心意、論點、方法。

      聖經輔導自亞當斯(Jay Adams)的勸誡式輔導(Nouthetic counseling),到David Powlison, Ed Welch等人強調從上帝的觀點來輔導,人要向造物主負責,要向著上帝的方向來成長改變。

 

2023年5月20日 星期六

從聖經的觀點看生命的改變

 

      聖經輔導學認為,當事人的生命改變乃是聖靈所結的果子。改變有三大前提﹕

  1.      需要一生之久--人必須先被救贖,自罪中被耶穌基督拯救,此乃上帝在耶穌基督裡賜下的恩典:立即成聖(immediate sanctification)。然後才能靠聖靈脫去舊人,穿上新人,漸進成聖(progressive sanctification)。

  2.      改變是上帝的恩典,但人亦需要負起責任--上帝恩典,藉聖靈賜下大能,使我們能產生敬虔的品德(《林後》5:5;《羅》8:31-39;《彼後》1:3-4)。但基督徒必須要住在基督裡,才能結果子(《約》15:4-8)。

  3.      生命改變非僅外在行為的改變,乃是從內到外的改變--包括價值觀、慾望、動機、思想、情感、感受、意志、態度、關係及行為等等。使當事人改變的,除了上帝,尚有敬虔之友,處境,聖經記載的上帝之言,以及當事人自己等等。

      故學習聖經輔導學的人,其神學首先必須歸正,堅信正確的基督教教義,持定聖經的全備性與充分性(這並不是說,聖經是世界各種學科的百科全書,而是我們認定,聖經對於人生問題及解決之道已提出全備論述,正確且充分,因那是永生上帝之言)。

      學習聖經輔導者,並要以基督道成肉身的愛來幫助當事人,視自己也不過是蒙恩的罪人,並不比被輔導者好到哪裡去。故而願意將這恩典,以諸般智慧將被輔導者完完全全引到基督面前。因此,學習聖經輔導學的人,也應是護教者、傳福音者,能以聖經的世界觀來看人的問題,幫助當事人看清其思想不合真理之處,並以屬天的智慧,提出實際可行的改變之道,幫助當事人由裡到外,由外到裡地改變內心及行為、擺脫困境,使當事人蒙福,也歸榮耀給上帝。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輔導是什麼

 

1. 輔導可以「非指引式」嗎?非指引的輔導等於非輔導的輔導!(「非指引輔導」這個觀念來自羅傑斯,他是一個人本主義者;這觀念卻被基督徒輔導員與輔導中心廣泛使用。)

2. 「心理病」的神話。什麼是「疾病」?是可以觀察,診斷,開藥或開刀的問題。輔導呢?輔導是「講話」。(這種對心理學輔導的批評,往往來自無神論者,猶太教徒,不僅僅來自信仰保守,支持《聖經》輔導的基督徒!)耶穌講到人「有病」時,當然是喻意的。

3. 是,輔導是「講話」,是帶有道德觀的講話。世俗的心理輔導於基於世俗的理論,它是不合《聖經》的倫理。

4. 非《聖經》輔導的目標:心理平衡(弗來伊德),「自尊」,「自我接納」,或含糊不清的所謂「心理健康」。

5. 《聖經》輔導的目標來自《提摩太後書》3:16-17:「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目標:幫助人過有紀律的生活,遵從上帝的話,結出聖靈的果子。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心理學是什麼

 

1. 心理學從一種「科學」(其實是「社會科學」,「行為科學」,直接了當說是「偽科學」),演變成為「新紀元哲學與宗教(即:異教)」的最佳推銷員團隊。其實,「新紀元」的世界觀,早在早期心理學理論中就找得到。

2. 心理學是一種「偽科學」。科學竭力觀察事實,按照一些理論來解釋所觀察的事實。所分析的事實應該是可以重複的,可以證實的。心理學不是這樣的。心理學中不少的定義和解釋都非常主觀。(注:不論是傳統科學或偽科學,都來自人自主的「前提」。)

3. 心理學從「現代」(康德後;堅持人的自主,推翻上帝的主權與祂設立的權威),到「後現代」。不過,「後現代」在「現代」之前就有了。(參:張逸萍博士的著作: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 ; www.chinesebiblicalcounseling.net)

4. 幾位心理學理論大師:弗來伊德(「心理分析」),容格(異教徒),Alfred Adler (「認知心理學」),羅傑斯(人本主義;「非指引式」的,「案主中心」的治療),Eric Fromm(修正弗來伊德的人本主義)。

5. 一些所謂「基督教輔導」的理論家:Gary Collins; James Dobson。

  6. 《聖經》輔導學與所謂「基督教輔導學」採取完全不同的前提(心中堅持)

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敘事教牧協談的臨床實例

 

悲傷讓人無法自拔,除了時間上可以逐漸緩和悲傷的痛,但是悲傷的內在傷口其實仍未復原。我在醫院的院牧部上班的時候,有天上午被同工找去關心一位住院的美籍老年患者,因為護理人員聽不清楚、也不知道他為甚麼一直哭泣,於是聯絡院牧人員前去關心。當我去臨床傾聽過程中,慢慢連結他傷心的原因,經過確認才明白,原來他想起已經在十三歲過世的弟弟,他一直跟我說很懊悔沒有好好照顧他的弟弟。

 

當我看到一位老人仍然為著一件數十年前的悲傷嚎啕大哭時,有時會讓人情緒跟著低落。後來我試著用以上的敘事教牧協談的方式幫助他。

 

首先我請他回顧與弟弟的關係(往後回顧),當事人一直強調弟弟的優點,他是多麼疼這個弟弟;然後我請他描述意外發生時,他的位置與感受。這部分希望當事人將事件變成一幅圖像,清楚看到每一個人在這事件中所受到的影響。他說看到母親的悲痛欲絕,父親忙於與處理的員警瞭解過程,他呢?他呆坐在路邊,無法講話。後來教會的牧師趕到,載著他們前往醫院看弟弟的遺體。他說當時車上的死寂,讓他一直想若是他代替弟弟死掉就好了。

 

這個時候我必須讓這個畫面暫停。我問他當時的年紀,十五歲。我再問現在幾歲?六十八歲。那就意味著五十多年來,他沒有向這個創傷說再見!傷口一直時開時閉。在病榻上,身心特別虛弱時,更容易回憶起這個哀傷。我問他:「你的父母還在嗎?」他說已經過世了。我問同樣的親人過世,為什麼你那麼為弟弟感到難過?(引導他講出關鍵點)他嘆一口氣,回答說:「是虧欠吧!」我說:「你已經背負它五十年了,你什麼時候要把它放下?」

  

接下來是往前的展望,要述說整個事件框架的另外觀點!我問他,這一生有沒有為別人而活?他想了一下說:「當然有!我的太太。」此時,旁邊的男看護插話,說他太太是日本人。原來這位看護聽得懂美語,也謝謝他提供資訊。我沿著這個跨文化的婚姻,讓他敘說他生命中的各種成就和幸福。這就是他除了原本悲傷故事之外,另一個也是屬於他自己的故事,而且是正向的,是他努力過的人生。

 

最後進一步,我把他引導去面對上帝,向上帝獻上感恩,也求上帝通過耶穌的救贖醫治他的悲傷,因為他所愛的家人的靈魂,上帝要看顧!此時,他太太剛好進來,他請我禱告,為他的身體治療和太太的辛苦代禱。我請他和太太牽起手來一起禱告!

 

敘事治療的願景----相遇、參與、記憶、共鳴、建造、前進,但是敘事教牧協談在此願景下,有更不一樣的看見,就是你和我都會與上帝對遇,成為在耶穌救贖的神聖故事中不同的主角!此後不再以身份、智慧、財富論英雄,因為教牧協談的終極關懷,是帶領每一個生命故事進入上帝的世界,就像約伯最後領悟到上帝的無限和作為,更敬畏上帝,更具有信心與盼望去面對未來。那麼這樣的願景,筆者期待我們教牧同工在牧養的過程中可以一一的實現。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