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悲傷輔導的原則與方法

1.協助喪親者體認失落

    任何人若失去親人,即使預知死期,仍會有種不真實的感覺,好像它不會真正發生。因此,幫助喪親者體認失落實際上已經發生,他們必須接受這個事實,才 能處理失落所引起的情緒衝突。如何協助個人體認失落?首先是鼓勵喪親者談論失落。失落在那裡發生?如何發生?是誰告知的?如何告知?在那裡聽到消息?當時 自己在做什麼?聽到時自己的反應是什麼?葬禮怎樣舉行的?大家怎麼談論這件事?所有這類問題都有助於討論有關死亡的種種情境,許多人都需要在心裡一再的仔 細檢閱有關死亡的事件,才能真正接受死亡已發生的事實。

    其 次是詢問喪親者是否曾去過墓地,並討論其對拜訪墓地的經驗與感受。若喪親者並未前往或不敢前往,應鼓勵喪親者拜訪墓地或存有遺物的處所,這樣可讓生者體認 失落的事實。當然工作者的態度要小心敏銳,尋找適當的時機提出建議,如此才能順利完成。在失落的經驗中,有不少家庭成員都會盡力避免談論死亡或有關逝者的 一切事情;其實,讓喪親者談論死亡,可藉此來助於其領悟死亡的事實,處理失落和因失落所產生的衝突。

    教會牧者或輔導者要從生理、認知、情感和靈性上幫助喪親者體認死亡的事實。喪親者會有許多的回憶不斷的在腦中「重演」,會記起與親人尤其是配偶一起生活、一起養育子女等 情景;會去觸摸親人的遺物、回憶葬禮的情景等。他認為「重演」是醫治哀慟重要的一部份,它可能會悲傷、會痛;而且透過每次的「重演」,都會使自己受苦,但 漸漸的痛楚會減少一點,有一天喪親者將發現失落的悲痛已減輕了,且是可以忍受的。但喪親者在「重演」時,通常其生理反應會有身體不適,呼吸緊促、四肢無 力..等感覺,許多人因無法了解而逃避,不敢面對失落的傷痛。但若能幫助喪親者面質哀慟的痛楚,才是克服未來害怕的唯一方法。在心理上可能很難接受所愛的 人去世的事實,但死亡確實已經發生,且逝者永不再回來。因此應幫助喪親者從理性上告訴自己,凡是人都必有一死,逝者是人,所以一定會死。

    一 味的逃避和壓抑理性的思考,只會延長或阻礙悲傷任務的完成。反而勇敢的面對喪親的傷痛,試著面對痛苦的思想和回憶,開放它們,真實的去處理它們,將是驅散 恐怖的開始。另外,也可從靈性生活方面來幫助喪親者,承認及相信人的有限性,人生如戲,就像是來世間旅遊一般。而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許多情境是人無能力控 制和掌握的,死亡就是最明顯的例證。而在人無能力掌控的狀況下,有神的力量,我們所信奉的上帝就是最終依靠的目標。在哀慟的過程中,可藉宗教信仰的寄託, 幫助生者面對死亡。

2.幫助喪親者表達情感

    在悲傷的經驗中,大部份的感受是令人不安的;因此這些感受往往無法被人認知,或無法了解這些感受的強烈程度,但為了有效解決問題,就要去體會這些感受,處理這些感受。在悲傷過程中,一般較難處理的感受如:憤怒;愧疚;焦慮與無助和悲哀。

    在 悲傷的情感方面,最重要的是容許自己發洩情緒,如果可能的話,應向朋友或支持團體表達悲傷的情緒。悲傷情緒所引起的生理症狀,如心悸、出冷汗、易受驚嚇、 頭痛、頭昏眼花、睡眠中斷、食慾改變、體重減輕甚或生病。在必要時須找專家或醫師治療。建議維持每日飲食,少量多餐;保持每天少許的運動、散步是有幫助 的。詩篇221 大 衛的詩中,向上帝痛苦的禱告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為什麼遠離我」,可見像大衛那麼有信仰的人,都還有悲痛的哀嚎,更何況是平信徒的我 們;因此請記住,在面對所愛的人過世時,抱怨或感覺被上帝拋棄,這是正常的。學習約伯在苦難中仍順服上帝,將自己完全仰望交託給上帝,相信所發生的一切都有上帝美好的旨意。

3.幫助喪親者在失去逝者的情況中活下去

    幫 助當事者適應失落,獨立做決定,並加強沒有逝者一起生活的能力。可運用問題解決的模式,了解喪親者所面臨的問題是什麼,及如何解決。如對配偶去世的喪親 者,可以協助其學習扮演失去配偶後必須承擔的角色及幫助其調適和學習扮演新角色的能力;應注意,不可太快鼓勵或應防止喪親者做任何有關生活變遷的重大決 定,以避免助長其無助感。如變賣財產、改行、換工作、搬家或領養小孩。因為喪親者在失落的悲傷時刻,很難有好的判斷力,且容易產生不良適應反應,甚或切斷 原有的支持系統。

    在靈性上的協助,牧師或教會團契,也都是很好的協助資源,來幫助喪親者處理喪葬事宜。但記得應對喪親的家庭,給予較多的關顧,尤其在葬禮後的關顧更為需要。

4.將情感從逝者身上轉移

    藉著促進情感的轉移,可以協助喪親者為逝者尋找一個新的處所,也容許生者發展新的關係。這些新關係,如將情感投入工作或訂定新的生活目標,或新的人際關係。個人的活動計劃,如:編織、閱讀、手藝等都可讓喪親者轉移生活重心,回復和縮短哀慟期。

5.允許時間去悲傷

    悲 傷的歷程是需要時間的,它是一種漸進的過程,因此不要急著想克服失落回歸正常。在悲傷輔導中,應對喪家闡明度過悲傷期,是會有某些時刻是特別困難的;尤其 是在舉行葬禮三個月之後,因為在喪葬期間會獲得許多親友的拜訪與支持,但漸漸的訪者少了,電話和安慰的問候也少了。另一個艱難的時刻是第一次週年祭日,對 生者而言,此時會湧上各種念頭、情感,社工者須要額外的給予支持。過年過節或家人相聚的日子,也常是喪親者特別容易懷念、悲傷的艱難時刻,社工者應能視個 別案主的需要,給予支持。

6.提供持續的支持

    悲 傷既然是一種過程,那麼給哀慟者提供持續性的支持,就是悲傷輔導的重要原則。社工員或牧長應能在失落發生後一年內的每個關鍵時刻,給予生者提供持續性的幫 助;最好的幫助方式之一是帶領喪親者參與適合他們的團體,尤其是教會團契,可藉著團體成員間的互動或關懷,給予有效而持續的支持。

7.界定病態行為並轉介

    從事悲傷輔導工作的人,應有能力辨識何種行為屬於正常,何種行為是病態。對於病態行為,社工員應清楚自己能力的限制,能否給予悲傷治療或心理治療,否則應做適切的轉介。因此,社工員對於資源的掌握和了解實屬必要。

8.協助喪親者在情感上的重建工作

    情感上的重建須要在自己的生活上有一個新的平衡,包括重新引導哀慟的情緒朝向重建之途;另外也要重建自尊、面質和對愛和害怕這二種情感的信念。為了達成情感上的重建,友誼的發展也是各種不同親密關係的一種,因此在哀慟的回復過程中,來幫助喪親者克服孤單、重建或發展情感:

   (1)收集所認識的人之名單,包括朋友、相識的熟人和親戚等,試著包括他們的興趣。
   
           (2)每天至少接觸一位朋友,和其討論自己的事及他們興趣的議題。
   
           (3)確認自己的興趣,將其融入和友人的活動中;假若整天孤獨的呆在家中,就無法認識朋友。

   (4)找尋替代品,以填補在減少伴侶之後,生活上喪失的東西。

   (5)試著平衡時間,來適應或安排空擋,來做拜訪或打電話給那些讓自己覺得舒服的朋友。

   (6)從熟人中分別出可以建立真正友誼的朋友,即使只有二、三位,也是很好的。

   (7)體認孤單也是自己生活的一部份,而且使自我能有安靜獨自思考自己處境的機會。

   (8)養寵物,因為當人類的愛沒有時,它能給予無條件的愛。

   (9)學習和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避免那些會讓自己孤獨的人和情境,以及尋找會使自己有好感受的活動。

   (10)關照自己的身體,讓自己有充份的休息、睡眠、運動和健康的飲食。

9.靈性上的重建

    一 個喪親者最大的精神慰藉,莫過於是從信仰上獲得,當他能感受到「我並不孤單,因為我知道上帝愛我;或我是上帝更偉大作為的一部份」時,他或她會經驗一種歸 屬感,一種充滿人類基本的依附需求,而且也不覺得那麼孤單。所以,努力的使自己在靈性的表達和經驗有更開放的尺度和空間,將會開擴新的潛能資源以滿足自己 的靈性需求。靈性上的重建,是一個滿有上帝祝福的新生活機會,正等待著你之意。當一個人正處於哀慟苦難中,要去發現靈性的安慰這是不容易的;對不同性格類 型,靈性的成長也有不同的步調,但若能分享自己的靈性,並參與在靈性的成長活動中,相信是能獲得心靈的醫治。

悲傷輔導的重要任務和目標

    悲 傷的疼痛就像愛的喜樂,是生命的一部份;它也許就是愛所要付出的代價。一個人在承受失落之後,為了重建平衡並完成悲傷過程,必須要完成某些特定的悲傷任 務。而這些任務的完成,都需要付出心血努力;否則會像人類的成長、發展一樣,若在某一特定層次沒有完成其任務,會影響其追求更高層次的任務之完成。而悲傷 輔導的目標,也就是在幫助喪親者能體認這些喪親的哀慟與過程。 

1.悲 傷輔導的首項任務及目標,就是在協助喪親者接受失落的事實,承認死亡事實上已經發生了,只有去面對事實,承認親人已不再回來。輔導者應協助喪親者接受失落 的事實;實際上接受這項事實是需要時間的,而它不僅是一種知性的接受,也是一種情感的接受。讓喪親者知道在知性上我們很容易相信所愛的人已過世,但在情感 上卻要很久才能完全接受這個事實。尤其是那些猝死的個案或沒有親眼看見死者屍體的情況下,特別不容易接受事實;因此可能需要一些外在形式來幫助喪親者確認 死亡事實:如把葬禮過程的錄影帶或照片讓他們看,或帶去墓地甚或舉行追思禮拜等儀式。

2.喪 親者必須經驗和接受悲傷是痛苦的;輔導者就是在協助喪親者處理已表達的或潛在情緒,並幫助喪親者去經驗這些感受。失落所經驗的是生理、情緒、和行為上的痛 苦;這是必須承認和經歷的過程;如果沒有經過這種悲慟的痛苦,且仍容許喪親者逃避或壓抑,反而會延長痛苦;因為失去自己曾經深深依附的對象,而沒有痛苦, 這是不可能的。

3.喪 親者需要重新適應一個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輔導者要協助喪親者克服失落後,再適應過程中的障礙;並幫助其尋找生活中的其他功能和目標,以取代逝者的地位。 輔導工作主要是在協助喪親者適應和學習新的生活技巧,擔負以前由逝者擔任的角色和任務;當然也要讓生者了解死亡本身會迫使他們去面對及調整自我概念的挑 戰。經過親人的死亡,可能使個人的基本生存價值和哲學信念受到影響。致於影響之程度,則視家庭、同儕、教育、宗教和生活經驗的不同而有別。另外,輔導者要 協助喪親者能面對現實,下決心做到以前所不習慣的角色,並發展以前所不具備的技巧,讓自己邁向一個經過再評估的世界,重新出發,展開另一段有意義的人生旅 程。

4.喪 親者需要將情緒的活力重新投注在其他關係上;輔導工作主要是在鼓勵喪親者向逝者告別,以健康的方式,並坦然地重新將情感投注在新新關係中。將情感活力從逝 者身上放開,轉而投注在另一個關係上;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悲親者永遠無法完全忘懷一位曾與自己有過重要關係的人,也無法完全在心中撒回所曾投注的一 切。而輔導員的任務不是促使生者放棄與逝者的關係,而是協助喪親者對逝者的重新定位,讓喪親者了解失落之後可以持續擁有與去世親人相關的想念和回憶,但同 時要去找一種讓自己可以過下去的方式:如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讓喪親者快樂或關注的生活事物上,重新建立與他人的新關係,並反覆的告訴自己還有別的人值得 去愛,對他人的關愛並不意味對死者的愛有所減損,以及參加一些活動等。

悲傷的類別與反應

    喪 親後的悲傷反應,常有其個別差異;而悲傷的反應或哀悼的儀式,也是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藉著這些行為,來減輕喪親所帶來的衝擊。當然在從事喪親關懷時,不 論是社工員或教會的牧長,都應對這些悲傷行為有所了解,以幫助我們在從事輔導、關懷工作時,能更同理喪親者心境,達到輔導之果效。一般喪親後的悲傷反應 有:

()感情方面的悲傷表現(Affective Expressions of Grief)  

  1.悲哀:這是喪親者最常有的感覺,悲哀不一定都會用哭泣來表達,但大部份情況是會以哭泣來渲洩情緒。

  2.憤怒:失落之後常會有憤怒。這是令喪親者最感困惑的感覺之一。憤怒是哀慟過程中許多問題的根源。因為在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之後,若沒有適當的將憤怒的情緒引導出來,這對喪親者會有不良的影響。

  3.愧疚感與自責:喪親者常會因為自己對逝者不夠好,沒有及早就醫等事感到愧疚。也常會為了死亡事件發生時的一些狀況或疏忽而自責。

  4.焦慮:喪親者的焦慮可以從輕微的不安全感,到強烈的恐慌反應。焦慮的主要來源是因為害怕失去了親人,自己無法照顧自己;另外也因親人的死亡,而使自己意識到生命的有限。

  5.孤獨感:孤單是喪親者常表達的感受,尤其是喪偶的人,這是由於日常生活,習慣於與親密關係的人互相關照。

  6.疲倦:疲倦感是喪親者常有的表現,雖然它是身體的感受,但也是情緒困擾的一種指標。

  7.無助感:通常在失落初期,會出現無助感,尤其喪偶者。

  8.驚嚇/否定:這是突發性死亡狀況下最常見的反應。

  9.苦苦思念:英國人將深深懷念失去的人稱為是一種針札一樣的感受。渴念是失落的正常反應;渴念的消褪,表示哀慟將要結束的一種象徵。

  10.解脫感:也是正向的感覺;尤其是長期療養的病患,死亡對患者與家屬都是一種解脫;但起初家屬會對這種感覺感到不安,工作者須幫助家屬接受這種解脫感是生活改變後的正常反應。

  11.麻木:在遭遇失落後沒有感覺,對失落感到麻木,而麻木感通常是失落早期過程的經驗。

()生理感官方面的悲傷表現(Physical Expressions of Grief)

    喪親者最常出現的生理現象是:胃部空虛;胸部緊張;喉嚨發緊;對聲音敏感;一種人格解組的感覺:沒有一件事看起來是真實的;呼吸急促有窒息感;肌肉軟弱無力;缺乏精力等。

()認知方面的悲傷表現(Cognitive Expressions of Grief

    哀慟經驗呈現出不同的思考模式,早期階段的一些想法,過一陣子會消失,但有些想法則可能持續下去,並引發憂鬱和焦慮。有關認知方面的一些想法,如:不相信;困惑;沉迷於對逝者的思念;感到逝者仍存在;或產生幻覺等現象。

()行為方面的悲傷表現(Behavioral Expressions of Grief

    在哀慟的過程中,也會呈現一些行為,如:失眠;食慾障礙,包括過度進食和拒食等現象。

悲傷輔導相關之名詞界定

()喪親(bereavement)

    喪親(bereavement)是陷入失落時的一種狀態,是指被剝奪,奪去和喪失之意。它是一種客觀的事實,當一個與我們親近的人死亡時,我們喪失這位親人,同時也喪失原有的身份和角色,如:小孩變成孤兒、配偶變成鰥夫或寡婦。這種角色上的變換,會讓喪親者帶來某種程度上的衝擊,而影響其身、心及生活適應。

    桑德(Sanders)把喪親(bereavement)界定是一種失落、客觀事實之狀態;人們要去經驗和忍受這種狀態,面對這個事實。喪親(bereavement)也是一個概括的名詞,是指人們要去處理因失落所產生的結果,如:情緒問題,經驗和情境的改變。然而到底要花多長的時間來處理喪親狀態,這將視個別情境而定,如:生者對死者情感依附的程度;死亡是否在預料之中、或是意外的;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讓生者去做喪親的準備等。

    有一些學者把喪親當作是一種時間的過渡,且不同學者對這種過渡期有不同的劃分,如鮑比及派克斯分為四個時期(four phases),即:

  1.麻木僵化期(numbing):失落後的一段麻木期,是大部份的喪親者都會經歷的,而這段麻木期有助喪親者暫時逃避失落的事實。

  2.渴念和搜尋期(yearning and searching):喪親者很希望死去的親人能夠回來,並否認失落是永恒的;而且會到處尋找死者;這時期喪親者常有分離的焦慮、憤怒、挫折和失望等複雜情緒。

  3.解組、憂鬱和絕望期(disorganization and despair or depression):這個時期,喪親者很難發揮自我功能。

  4.重組或復原期(reorganization or recovery):喪親者開始回復正常的生活。

    喪 親也代表親密關係的中斷,是社會網絡的危機,令一群人痛苦難過的一種失落。有一些文獻提到,喪親後的第一個月是最痛苦的,因為欠缺與老朋友接觸,有時也會 令喪親者好像再掉入生病期中;而喪親者尤其是喪偶的第一年,常是喪偶者健康狀況最不好的時候;第二年還繼續有較強烈的悲傷、痛苦和壓力,有時甚至須要使用 抗焦慮的藥物這對喪偶者來說,須要更盡力於新角色的適應。

()悲傷(grief)

    悲傷(grief)是指一個人遭遇失落或被奪去心愛的人或物時,所產生的悲傷、奮怒和罪惡的感覺。它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事件,是一種對失落和喪親的情緒反應,常帶有感情、悲傷、憤怒和痛苦的感覺。

    悲傷是個人在經歷失落和喪親時的特別反應,這種反應或症狀包括生氣、罪惡感、抱怨身體不舒服、生病、絕望和哀慟。這些症狀和反應的情況,也像喪親一樣,視失落的類型、失落的情況或對死者情感依附的情形而有所差別。

    當 一個人面對失落時,不只在精神上會有極度的痛苦,在身體上也會產生明顯的疼痛和變化。一般而言,在悲傷的過程中,都會感到身體不舒服。最普遍的症狀是:頭 痛、消化不良和四肢疼痛。還有如:失眠、暴燥、不安、憂鬱、缺乏或提高食慾也是很平常的現象。有人會從事激烈的活動,而有些人卻提不起興趣。肌肉緊張、疲 勞、記憶力不好及無法專心等情形也會伴隨悲傷而來。有人會有過敏性的反應,另有些人會有雙手顫抖、心臟悸動、暈眩與呼吸短促等因極度焦慮而起的特性;還有 人會有與其已死的親人相似的徵兆。

    Cox在其生命的最後階段(Later Life) 一 書中提到悲傷最好的描述是個人在面對失落時,其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的反應。所謂生理上的反應是個人可能在哭泣中受苦、反胃不舒服、頭痛、昏暈、瀉肚子、大 量的出冷汗等。心理的反應是個人面對失落時,會通過不同階段的適應,其範圍從無法相信到絕望。而社會的反應,是指因為死者的喪失,而讓親友相聚,共同分擔 哀慟的經驗。

()哀悼(mourning)

    mourning是指在喪親狀態中,悲傷的公開表現,其表現方式會與當事者所處的社會、文化和習俗有密切關係。哀悼是苦惱的信號。

    哀 悼是指死亡事件發生後,在文化界定下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不同的社會就有不同的哀悼習俗;美國人的哀悼方式與希腊人和印度人的哀悼方式有很大的差別。在我們 的文化中,大多數的哀悼是小規模、私自的及個人性的,通常哀悼都有規則,如:在舉行告別禮拜之前會有一段拜訪期,埋葬之前也有短暫的墓前埋葬儀式;葬禮本 身通常也是因襲而且簡短的。另外也有一些較大規模的哀悼儀式,如傑出著名人物的葬禮,就要求較大的排場--如軍隊陳列,或至少會降半旗等。

    從 上述對喪親、悲傷和哀悼三個名詞的界定,可以較清楚了解,當人們面臨或知道所愛的人或親密關係的人過世時,人們就要面對喪親的悲傷;因為喪親的客觀事件, 讓人們產生悲傷、身心同受痛苦,悲慟絕望的反應,這種悲傷的反應可能要持續一段時間,它是一種過程。而哀悼是悲傷的公開表現,其表現的方式是與喪親者的文 化習俗有密切關係。

哀悼的四項任務

    「哀悼」是用來描述悲傷中主動、努力的部分。哀悼有四項基本的任務,悲傷的人必須履行這些任務後才能完成哀悼過程。

任務一:接受失落的事實

    遠 在我們的心能夠接收死亡的事實之前,我們的身體和想像力持續活著,就好像死亡不曾發生過。我們可能會聽見逝者的聲音,感覺到他的碰觸,覺得他們正坐在那張 熟悉的椅子上。我們可能會為他們準備特別的食物,或是習慣想告訴他們今天發生的事。每次我們發現找不到他們,我們就更深一層感受到他們已經不在了。這種緩 慢認識到他們已經不在的過程就是哀悼的第一個任務。

任務二:經驗悲傷的痛苦

    忍 受悲痛的波浪,發洩憤怒,因極度的沮喪扭曲著,無法停止的尋覓,不停地問「為什麼」,都是哀悼的第二項任務。當一個人曾在我們生命中有重要的意義,失去他 們的痛苦無法一次表達出來。及使我們對他的感覺是愛恨摻雜,我們和他在一起時光仍在生命中留下記號。我們可能為失去擁有過的而悲痛,也可能為從未擁有而悲 痛。

任務三:從新適應一個逝者已經不在的新環境

    現實上,我們正面對一個全新且陌生的世界。我們需要調適,就好像新移民需要去適應新國家的文化和語言一樣。我們需要建立及習慣新的生活步調,學習承擔新的責任,學習用新的方式和他人互動。這個過程讓我們發現新世界的樣子,讓我們學習如何去適應。

任務四:將情緒的活力重新投注在生命中

    不, 我們並不想停止對逝者的愛與珍貴的回憶。但是,第四個任務要我們為逝者的情感與懷念找到一個有意義的處所,同時也將我們愛與被愛的能力帶回 現在。我們對逝者的愛不再是直接、活躍的。無論我們是不是再進入一段類似的關係中(例如再婚、再生孩子),我們的任務是發現新的人、活動和原因讓我們投 入、經驗愛,並且滿足我們的被愛的需求。再次對愛與被愛開放是第四個哀悼的任務。

悲傷輔導原則


  悲傷輔導是協助人們在合理時間內,引發正常的悲傷,並健康地完成悲傷任務,以增進重新開始正常生活的能力。其終極目標是協助生者處理與逝者之間因為失落而引發的各種情緒困擾並完成未竟事務。

Worden, J. W., 提出四個特定目標:

1)增加失落的現實感。

2)協助當事人處理已表達的或潛在的情感。

3)協助當事人克服失落後再適應過程中的障礙。

4)鼓勵當事人向逝者告別,以健康的方式,並坦然地重新將感情投注在新的關係裏。

一、強化死亡的真實感

生 者必須接納「死不復生」的事實,才能面對因死亡而引起的複雜情緒與反應。尤其是突然死亡,親友在毫無心理準備下接到惡耗,心中必有強烈的不真實感。強化死 亡的真實感的最好方法之一,是鼓勵生者面對死亡和談論失落。例如:災難發生時你在哪裡?當時的情況怎樣?如何發生的?是誰告知你的?葬禮怎麼舉行的?親友 們是如何談這件事?類似這些問題的討論都有助於檢視死亡事件的發生,來強化死亡的真實感,讓生者接受死亡發生的事實。

二、鼓勵悲傷者適度地表達悲傷情緒
  
大 部份哀慟的情緒都是令人不安的,例如:恐懼、無助、憤怒、愧疚、緊張、焦慮、壓抑和悲哀等。隨著這些情緒的表現在失落發生的初期會有麻木、幻聽、幻覺、幻 想、混亂、託夢等悲傷行為出現。可是這些情緒和行為在遭遇失落的早期,由於親友都還處於混亂狀況中而無法被人認知,或未被察覺其哀傷的強烈程度而被忽視。 輔導員應認識這些悲傷情緒和行為是一種「正常的」而鼓勵做適度地表達以紓解不安。

  輔導悲傷必須要察覺失落對悲傷者的意義及衝擊,例如:憤怒的情緒對象是誰?愧疚的具體內涵是什麼?幻聽、幻覺、幻想的內容是什麼?輔導員應適當且有效地予以評估,檢定出較為明確的問題焦點。否則,不管輔導員能引發多少或多有深度的感覺,都不算是有效的輔導。

   但是輔導過程中,輔導者引導悲傷者表達悲傷情緒時,談到與逝者的往事最好從鼓勵正向的回憶開始。如果會談時悲傷者先從負向的回憶談起,即使正向的情緒很 少,輔導者也應想辦法鼓勵他談談逝者的一些好處,或過去曾享有的美好回憶。這樣才能夠讓悲傷者透過輔導再經驗對逝者的矛盾情緒。

三、幫助悲傷者適度地處理依附情結
  
對悲傷者而言,頓時失去了一位長期親密的依附者,必然會產生陷入絕境的無助、恐慌、茫然、苦思的反應。輔導員應該幫助生者適度地處理這種依附情結(attachment complex),讓他確認與逝者之間過去所扮演的依附關係已經結束。他必須在失去逝者的情境中,在其往後的人生舞台重新拉起另一幕戲,扮演新的角色、建立新的關係,演出不同的人生戲碼。

   為了達成上列的目的,輔導員應該瞭解悲傷者在處理與逝者的依附關係所面對的問題。也許他捨不得離開已經全毀的家園、也許他想要儘速離開這個讓人難忘的傷 心地、也許他認為建立新關係,將自己的情感從逝者身上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對逝者是一種羞愧、也許他認為根本沒有人可以取代逝者的地位,這些質疑可能是對 的,但必須協助他面對並做適當的處理。但是有個原則輔導者必須要注意的,就是不要鼓勵還處在劇痛期的悲傷者做任何重大改變生活的決定,如變賣財產、改行、 換工作、領養孩子、或很快跳入一個新的親密關係中。因為在極為悲傷的時刻,情緒尚未穩定,很難有好的判斷力,並且容易產生不良適應而影響到未來新情境的適 應或新關係的建立。重要的是告訴他,不要僅為減輕現在的痛苦匆促做決定,當他準備好時,自然就有能力做決定並採取行動。

四、從短期危機處理到長期悲傷療程
  
面對災變、意外的傷亡,生者在完全沒有準備下所遭受的嚴重失落與心理重創是可以想像的。因為環境在非常急速中改變,以致生者無足夠的時間、精力與資源來應變,造成一種情緒上的休克,導致「休克危機」(shock crisis)。另外,生者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有效地適應一些緊急的情境,但當他竭盡他的適應資源(能力)時,即造成一種源盡危機(exhaustion crisis)。在這種情況下,生者用來控制其行為的功能暫時喪失,形成崩潰狀態而產生危機。此時急需運用危機處理的方式,來發掘並協助因為危機直接受影響的生者之內在、外在資源,以增強其處理及運用資源的能力,解決目前的困擾問題。

  悲傷輔導是一種割斷依附關係的漸進過程。危機處理是在協助生者在短期內減除危機障礙和促進生活適應能力。事實上,危機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所有的危機 必 須有結束的一天。但是對某些人來說,悲傷卻是長期的疼痛,需要時間來療傷,更需要持續的支持。例如:如失落後三個月、週年忌日、逝者生日和特別節慶等都可 能引發生者的哀慟。可是悲傷者週圍的親友,由於缺乏這方面的認知,常常急著想克服失落,期望悲傷者儘快恢復正常的生活和作息,導致悲傷者壓抑哀慟,使正常 典型的急性悲傷變成複雜的慢性哀痛,這樣反而成為療傷的障礙之一。因此,悲傷輔導應從短期的危機處理轉為長期的悲傷療程,才能達到悲傷輔導的目標。當然, 個別輔導是其中方法之一,可是限於人力,採取失喪團體(悲傷者自助團體)的團體輔導方式,應該是一個可能給予的有效而持續的支持方式。

五、輔導者應有能力辨認「正常的」與「病態的」的悲傷行為
  
當 一個人面對「失落」時,不只在精神上會有極度的痛苦,在身體上也會產生明顯的疼痛和變化。一般而言,在哀慟的過程中,都會感受到身體的不舒服。最普遍的症 狀是:頭痛、消化不良與四肢疼痛。還有如:失眠、暴燥、不安、憂鬱、缺乏或提高食慾也是很平常的現象。有的人會從事激烈的活動,而有些人卻提不起興趣。肌 肉緊張、疲勞、記憶力不好及無法專心等情形,也會伴隨哀慟而來。有些人會有過敏性的反應,另有些人會有雙手顫抖、心臟悸動、暈眩、與呼吸短促等因極 度焦慮而起的特性,還有人會有與其已死的親人相似的病兆。

   在輔導過程中,輔導者會面對沒有重大失落經驗的人,誤認其正常悲傷行為表現為病態行為,而造成更為嚴重的不良適應。反之,輔導者亦有可能將正常悲傷行為 當做病態行為輔導,導致延誤治療,甚至加劇悲傷的病態行為表現。因此,輔導者必須具備辨認「正常的」與「病態的」的悲傷行為的能力,才能提供高品質的服 務。

   一般而言,「正常」或「病態」的辨別,應以該悲傷行為是否在常態的悲傷期間所表現而定。若常態悲傷期表現出過激的症狀,輔導者視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悲傷 治療是必要的,尤其是生理上的疾病必須先確定並轉介到醫院接受治療。否則僅給予悲傷者支持並再保證這些行為其實是正常的,即能幫助他度過正常的悲傷期。如 果悲傷者過了正常的悲傷期,還有下列的不良防衛或適應型態,例如:退縮、拒絕正視逝者遺像,表示悲傷者還停留在不真實感,而採取不健康的心理防衛機轉來減 輕其焦慮。或長期保留與逝者有關的物品等等行為來消除分離焦慮,就是顯示出不健康的適應模式。如果濫用酒精或藥物來面對失落,而導致激化悲傷經驗,阻礙 哀悼的調適過程,輔導員則需採取積極治療態度,必要時需要轉介。
六、輔導者不要採用陳腔爛調來撫慰悲傷者
  
最後,我要提醒大家,悲傷輔導者不要採用那些對哀慟當事人沒有幫助的陳腔爛調,例如:「做個勇敢的男孩!」、「生活是為了活下去」、「一切很快就會結束」、「你會站起來的」、「一切將在一年內過去」「你會變好的」;「堅忍到底」等等太過籠統卻毫無幫助的「安慰話」。

  生離死別是人生最大的創痛。人們必須藉由表達悲慟來哀悼失落,宣告分離,並且重新建立新關係。否則,必會造成身心的不適和疾病,而無法走過悲傷。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