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

歡迎光臨

【地點】台灣基督長老會湖口教會
【日期】1/20/2013
【經文】以賽亞書60章1-9節
 (和合本)
60:1 興起,發光!因為你的光已經來到!耶和華的榮耀發現照耀你。
60:2 看哪,黑暗遮蓋大地,幽暗遮蓋萬民,耶和華卻要顯現照耀你;他的榮耀要現在你身上。
60:3 萬國要來就你的光;君王要來就你發現的光輝。
60:4 你舉目向四方觀看;眾人都聚集來到你這裏。你的眾子從遠方而來;你的眾女也被懷抱而來。
60:5 那時,你看見就有光榮;你心又跳動又寬暢;因為大海豐盛的貨物必轉來歸你;列國的財寶也必來歸你。
60:6 成群的駱駝,並米甸和以法的獨峰駝必遮滿你;示巴的眾人都必來到;要奉上黃金乳香,又要傳說耶和華的讚美。
60:7 基達的羊群都必聚集到你這裏,尼拜約的公羊要供你使用,在我壇上必蒙悅納;我必榮耀我榮耀的殿。
60:8 那些飛來如雲、又如鴿子向窗戶飛回的是誰呢?
60:9 眾海島必等候我,首先是他施的船隻,將你的眾子連他們的金銀從遠方一同帶來,都為耶和華─你 神的名,又為以色列的聖者,因為他已經榮耀了你。
【引言】
    有一個國王,想從三個優秀的兒子中,選擇一個人來接任王位。於是叫三個兒子來,分別給相同的一筆錢。國王要求他們三人想辦法,在天黑之前,去買某種東西,裝滿一個大房間。
    第一個王子考慮了老半天,買回了一大堆甘蔗葉回來,但是經費有限,只勉強將房間裝滿了一半。
    第二個王子買了一些更便宜的乾稻草,但也不過裝了三分之二。
    小王子最後才回來,卻是空手回來。
    國王這下子著急了,到底誰可以繼承祂的王位呢?
【經文釋義】
    今天的經文是來自以賽亞書,說到以賽亞我們對他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聖誕節時常常會讀到關於耶穌降生的預言,都是從以賽亞書引用出來的。說到陌生,就是我們只知道以賽亞是位先知,對他生平並不太清楚。
    「以賽亞」這名字是由'Yesha'和'Yahu'兩個字合成,意思是「耶和華的救恩」。他的名字充分的表明他所傳信息的主題。 以賽亞是猶大王烏西雅的堂兄弟,獲得烏西雅的寵愛,在王宮裡講道。後來國王去逝,他失去了依靠,在聖殿中祈禱,見到異象,蒙主呼召,成為上帝忠心又有信心的先知。他作先知共六十多年,經過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四王朝中。這些王的事蹟,可以閱讀歷代志下26-32章。
    以賽亞書共有66章,真像一本簡縮的聖經。前卅九章好像舊約,論到上帝的警告與責備。預言猶大民將被擄,並且周圍列國——巴比倫、非利士、摩押、大馬色、埃及、古實、亞拉伯、推羅將滅亡。後廿七章好像新約,論到上帝的應許與恩典。預言悔改後的猶大民如何得到安慰、拯救及榮耀。
    說到以賽亞的事奉年代之各個王中,除了亞哈斯王不敬畏耶和華,行耶和華看為惡的事,其他三位王都是敬畏耶和華的,但是以賽亞卻在此宣告:「看哪,黑暗籠罩大地;陰暗遮蔽萬民」。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烏西雅王」時代國家富強,由於長期政治安定和經濟繁榮,帶來了驕傲、奢侈、笑貧不笑娼,不公義和物質主義與虛有其表的敬拜。又加上亞述非常強盛,不但奪取猶大鄰近諸國,包括北國以色列也為亞述所滅。在希西家王時,又攻取猶大諸城鎮,還威脅耶路撒冷城,後希西家王求告上帝,蒙上帝之助,上帝的使者於夜間殺死亞述王的軍隊,猶大國就得保守,免於滅亡。
    雖然如此,猶大國在希西家之後的王,卻遠離上帝敬拜別國的神,以至於巴比倫帝國興起時,猶大國為巴比倫所滅,耶路撒冷城牆與聖殿都被毀壞,皇家貴冑與居民被擄到巴比倫城,於是他們失去了一切尊嚴。更嚴重的是,他們無法敬拜耶和華上帝的了,他們真的為上帝所厭棄,好像已死的枯骨一般。
    可是上帝並不忘記他們,在七十年後如先耶利米所預言的,重新回到耶路撒冷,尼希米領導百姓重建城牆,文士以斯拉向百姓宣讀摩西律法,聖殿重新建造起來,舊約聖經也在那時候編輯成冊,一切都復興起來,如同枯骨復活。
    相信當時他們重新讀以賽亞書時,心裡必定大得激勵,更盼望以賽亞書所預言的王,也就是上帝的僕人,如同他的祖先大衛王一般,敬畏上帝、施行公義,使耶路撒冷再現所羅門王時代的光彩,成為國際注目的焦點。
【神學闡釋】
    在教會的傳統,是在主顯節時將這段經文和馬太福音2章1-12節列為經課表的內容,讓人經過對比發現:耶穌基督就是被擄歸回的猶大人所盼望和以賽亞所預言的那位王,或稱為彌賽亞。
    彌賽亞在原文是受膏者的意思,翻成希臘文就是「基督」。在舊約時代受膏者,是被上帝檢選在上帝和百姓中間做中保的人,他們的頭抹了上帝所規定的膏油,也就是使會幕裡的器物聖化的膏油,之後才能擔任這職分:也就是先知、君王和祭司。然而耶穌基督更是崇高,擁有這三重職分。
    我們從馬太福音2章1-12節中看見,耶穌降生的時候,天上的星象起了變化,於是有幾位星象師或稱為博士的來到耶路撒冷尋找「猶太人的王」。這下子可驚動了大希律王和耶路撒冷城各階級的人,因為他們經過多年的戰亂,受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羅馬長年的殖民,雖然有短暫的馬勒比王朝的自治期。但是,他們所盼望的王或彌賽亞似乎沒有出現。有些人甚至深怕這幾位博士的信息會引起另一場浩劫,因為這樣的盼望每被提一次,就會有殺戮事件發生。
    幾位博士來到耶路撒冷,雖然讓全城的人動盪不安,但是上帝却透過一顆明星的引導,來到伯利恆,在那裡獻上他們的禮物:黃金、乳香和沒藥。這也次一件令人不容易了解的事,為何給一位默默無聞的小嬰孩這些禮物呢?
    這位小嬰孩長大以後,透過施洗約翰的洗禮,和迦拿婚宴中使水變酒,讓人們認識到他就是彌賽亞先知所預言的那一位。後來,他更是騎著小驢駒,在民眾歡呼中進入耶路撒冷,如同一位君王。然而他的行動過於激進,與當時的宗教領袖發生激烈衝突,於是被交給羅馬人釘十字架,死了。那些跟隨他的人,也因此四散了!
    然而耶穌基督却在埋葬後第三日復活,向跟隨他的人顯現,重新將他們召聚到加利利,談論上帝國的事四十天,這些人的心裡再次被喚醒,清楚確認耶穌就是基督。耶穌也應許他們,他升天以後,聖靈要降臨在他們中間,從此以後他們就要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為耶穌做見證。他升天後,真的在五旬節的時候,聖靈降臨,許多來過節的猶太人聽到使徒的見證,救信靠耶穌基督而受洗,教會因此就開始建立起來,一直到今日,仍然在增長中。
【生活應用】
    然而這一切與你我何干呢?在回答這問題之前先來念一首臺語歌謠『我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其中有幾句話與大家分享:「我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我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心愛的那個人」、「我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我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今天你有沒有像這首歌說的,向主耶穌「打開心內的門窗」?
    說到此,讓我們來看看,使徒保羅在往大馬士革的路上,遇見耶穌如同大光。他本是熱心迫害基督徒的,因為他不相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預備的那一位。可是這次的相遇,使他看見復活的基督,確定耶穌是上帝應許的基督,從此他看基督耶穌為至寶,並成為外邦人的使徒,將福音傳到小亞細亞和歐洲。今天你有沒有像保羅一樣,向主耶穌「打開心內的門窗」?
    我本身是來自一個未信的家庭,在國中時讀了蔣介石弟兄請人翻譯的「荒漠甘泉」,那個版本現在很難找到。我的爸爸認為那本書文字很優美,特意要我讀,希望能提升我的寫作能力。我讀了這書以後,看見耶穌基督的慈愛,安慰那些在苦難中的人,並且賜給人信心和力量,突破環境的限制,忍人所不能忍的苦,最後得著上帝在基督裡應許的平安與喜樂。大受感動,就打開心門,邀請耶穌基督成為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雖然經過失去兒子與妻子的喪慟,主耶穌的慈愛卻帶領我走過,並且呼召我要以主的安慰去安慰苦難中的人,於是我站在這裡。今天你有沒有像我一樣,向主耶穌「打開心內的門窗」?
【結論】
    我們剛開始說到那三個王子,好像沒有辦法滿足國王的要求。可是第三個王子,在國王詢問之下,知道他在路上遇到一個賣蠟燭的孤兒,生意不好,餓了好幾餐,就憐憫他把所有的錢都給了他買吃的。那個孤兒為了感謝這個王子,把幾支小蠟燭給了王子。
    國王就反問王子,現在都已經天黑了,錢也沒有了,你如何用東西把這房間充滿?於是他將那些蠟燭點燃後,說:「歡迎光臨」,所發出來的光芒,很快地照亮了整個屋子。
    同樣,今天這個光已經臨到,你今天若向主耶穌「打開心內的門窗」,並且宣告「歡迎光臨!」上帝憐憫的心腸,必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祂的光要照耀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黑暗是無法勝過光的。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兒童崇拜

崇拜是基督徒對上帝的回應,是信徒與上帝靈交的活動。崇拜不單是成年人對上帝的敬拜,兒童也應敬拜上帝。教師須要教導兒童從小以心靈和誠實敬拜上帝。然而,教會必須提供適合兒童的崇拜,讓兒童自小就愛敬拜上帝,也明白崇拜的真義。

() 兒童對上帝的理解
教師要明白兒童對上帝理解的情況和程度,才能有效的教導和幫助兒童有美好的崇拜生活。以下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對上帝理解的程度:

1. 概念前期(七歲前)
這階段的兒童對週圍的事物發生興趣,例如會問:「上帝是怎樣的?是不是長滿鬍子的呢?」兒童喜歡想像上帝是全能的,但不易明白祂的無所不在。教師要對他們灌輸一些關於上帝的正確觀念,例如上帝是愛、上帝創造世界、上帝很偉大等。
他們對罪能有所認識,知道自己做錯事,當孩子做錯事時,教師可幫助他們認罪悔改,接受耶穌的救恩,讓他們知道耶穌會饒恕他們的罪。

2. 具體概念期(七至十一歲)
這個階段的兒童對事物有具體的認識,教師可將一些基本的信仰告訴他們。但仍要用抽象與屬靈的名詞。如「為主而活、彼此相交、重生得救」等,要避免使用。教師最好用日常生活例證來向他們講解真理。例如講「信靠耶穌」這題目時,可講明信靠的意義,以父母的愛護來說明天父的保護。

3. 抽象的概念(十一至十四歲)
這時期的兒童能瞭解抽象的事物,教師較容易教導他們有關信仰的問題。例如是上帝同在和上帝存在的真理。例如他們可能會問:「大衛身材那麼矮小,怎可能打敗高大的歌利亞呢?」教師可以回答說:「大衛雖然矮小,但有上帝與他同在,所以他能打敗巨人。」因而教師可以教導一些抽象的真理,讓學生明白。

() 兒童學習崇拜的條件
1. 良好的氣氛
教會應為兒童安排安靜的崇拜氣氛與環境,例如優美的詩歌、舒適的地方、友愛的傳達等,讓兒童喜歡來拜敬上帝。
2. 陪伴在則
起初時,讓兒童的父母在他們的身旁,叫他們跟父母一起敬拜上帝。讓兒童透過父母的榜樣學習什麼是敬拜。
認識敬拜
讓兒童認識崇拜的意義,不是通的聚會,是有目的、有對象的。教導兒童要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上帝,讓他們用情感、以真誠來敬拜上帝。

() 安排兒童崇拜的原則
1. 安排內容
為崇拜聚會安排節目,節目必須適合兒童的年齡階段,整個崇拜要按著主題進行。例如崇拜的主題是講到耶穌的救恩,那麼,崇拜所用的詩歌、禱告等都要跟主題配合。
2. 早到會場
為崇拜準備一切所需的教材用品,例如圖畫、詩歌等。
3. 內心的準備
以寧靜的態度引導兒童進入崇拜。
4. 一同參與
所有帶領者應與兒童一同崇拜,不應坐在後面與其他人交頭接耳,破壞崇拜的氣氛。

() 引導兒童敬拜的途徑
1. 音樂
~依兒童不同的年齡提供適合他們程度的詩歌。
~歌曲的內容必須讓他們明白,以致能口唱心和。
~崇拜的詩歌不僅要配合崇拜的主題,也要有助於兒童對主題的瞭解。
~詩歌的內容要避免有抽象的意義,要確定能具體地表達出屬靈的意義。
~要達到崇拜的氣氛。
2. 禱告
~教師帶領禱告時,他的禱告詞應讓兒童聽得懂,且具有屬靈的意義。
~鼓勵兒童開口帶領公禱。
~鼓勵兒童學習安靜默禱。
~教導兒童用祈禱文或祈禱詩禱告。
~教導兒童作認罪、感恩、讚美和奉獻的禱告。
3. 聖經
~讓兒童了解聖經是上帝的話語,是基督徒信仰的權威。
~將聖經中較深的字句或思想改成兒童能明白的口語,使他們了解、應用並發生興趣。
~利用上帝的話語來作禱告的內容。
~配合崇拜的主題,讓兒童學習背誦金句。
~講解聖經時,可利用實物或影音教材作輔助。
~技巧和生動地重複經文的重點、意義和教訓。
4. 奉獻
~讓兒童明白奉獻是神聖的事情。
~教導兒童明白奉獻的意義。
~讓兒童明白奉獻是個別的、甘心樂意的。
~教導兒童明白奉獻是一種犧牲,是獻上最有價值的東西給上帝。
~教導兒童明白施比受更有福的真理,奉獻可幫助有需要的人,能享受愛人和愛上帝的喜樂。

() 禱告的教導
教師不單要告訴兒童需要禱告,更應教導他們禱告,正如昔日耶穌教導門徒禱告一樣。教師要教導兒童認識以下的禱告真理:
1. 禱告的內容
~崇拜:是對上帝的慈愛、良善、大能和智慧表示敬佩。
~認罪:承認自己的過犯,求上帝赦免。
~感恩:為上帝所賜的一切,常常獻上感謝。
~祈求:學習向上帝禱告,奉主名合理的祈求。
~代求:學習關心別人,為他人的需要代求。
2. 避免禱告的弊病
~時間太長。
~流於公式化。
~禱詞太深。
~把禱告當作講道。
~呆板的背誦禱詞。
3. 禱告要則
~簡短:兒童的注意力不能長久,太長的禱告會使他們感到疲倦。
~清楚::告要清楚,才能讓兒童抓著其中的意義。
~具體:不要用抽象的字句禱告,如「聖哉!聖哉」等禱詞,會使兒童莫明其妙。
~適:使用適切的字句,表示對上帝的尊敬。
~參與:鼓勵兒童參與禱告,讓他們自己表達對上帝的回應。
禱告的方式
~成人帶領:成人要用簡單的語句,並多用第一人稱,以加強兒童的投入感。例如說:「主耶穌,幫助我們明白你的話語。」
~重複得宜:兒童開始禱告時,可讓他們重複成人的禱詞,但不要習以為常,漸漸要讓兒童自己禱告。
~兒童領禱:教師應鼓勵兒童領禱。教師可先提出具體的禱告需要,然後鼓勵兒童開聲領禱。禱告後再作教導或多作說勉勵的話,讓兒童日後有膽量禱告。
~同聲禱告:老師提出禱告事項,讓全體孩子同聲為所提出的事項禱告。
~短句禱告:讓每個孩子作 一兩 句簡短的禱告,盡量讓每個人參與,禱詞要簡短,可輪流帶領,最後由老師總結,並同心奉耶穌的名說阿們。
~朗讀經文:讓年長的孩子可翻開詩篇,朗讀 一兩 節經文,以作向上帝禱告或讚美。
~唱禱告詩:有些聖詩非常適合當作禱詞唱出來,讓大家同心以詩歌獻上禱告。
~安靜默禱:帶禱者可引發一些與兒童有關係的問題,叫他們安靜思想。但時間不宜太長。
~指法禱告:大拇指-提醒孩子為家中成員、親屬、好友禱告。
食指-為全時間事奉的人如宣教士、牧師、傳道、教師禱告。
中指-為最高層的領袖如國家領導人、社會領袖禱告。
無名指-為貧窮者、身體有軟弱者、苦難者禱告。
小拇指-為自己禱告。

() 崇拜的形式
1. 準備
        司琴先奏音樂,讓兒童安靜,準備心靈敬拜上帝。
2. 引進
                  這是崇拜的中心,可包含各種不同的內容,如詩歌、經文、禱告和故事等。這些都要配合主題,把崇拜的氣氛引進場。
3. 回應
                  這是從上述兩個步驟帶出的高潮,兒童可從不同的內容中表達他們崇拜上帝的心意。
4. 結束
  通常以詩歌、禱告或祝福來結束。主要是讓兒童有一種滿足快樂的感覺。

(七)安排崇拜之參與
1. 崇拜的環境會不會令兒童受到攪擾?如噪音、污濁的空氣。
2. 崇拜能準時開始嗎?
3. 崇拜的氣氛能引導兒童進入崇拜嗎?
4. 能滿足兒童屬靈的需求嗎?
5. 能覺察聖靈的工作嗎?
6. 崇拜的節目安排合適嗎、
7. 所有的節目能適合不同的年齡階段嗎?
8. 兒童明白崇拜的意義嗎?
                   
良好的兒童崇拜須要教會與父母合作,因此除了教會要提供良好的兒童崇拜外,父母也要以身作則,有良好的敬拜生活,並在家中有家庭崇拜,這樣才能為兒童提供良好的屬靈土壤,使他們有美好的敬拜生活。  

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

疾病不是由犯罪而起

我們大多數人,早晚都會在人生經歷某種形式的疾病。可能因爲這個原因,當我們想到苦難時,便很容易忽略其他形式的痛苦,而只想著身體的疾病。因此,很多人把疾病想像得比其實際的情況更嚴重。

近年來,在基督徒的圈子流行一種怪誕的理論,強調真正的基督徒應該立即可以恢復身體的健康,這是歪曲聖經的理論,使很多信徒受騙,造成很大的破壞。生病的基督徒,尤其是那些長期臥病的,竟被一些人看作缺乏信心,失去上帝的寵愛、有隱蔽的罪,或甚至根本不是基督徒。

有一些圈子過分著重耶稣要你康復”“上帝要你快樂”,而以這些論調代替聖經要我們向上帝悔改、相信主耶稣和順從聖靈引導的教導。他們很少關心整本聖經關於苦難的教導。他們通常只會考慮幾節零星的經文,而且有時是斷章取義,他們的教導似乎把喜樂看得比上帝對聖潔的要求更爲重要。

他們祈求驅除一切痛苦的神蹟。他們自稱經歷過神蹟,對沒有經歷神蹟的人他們大多表示懷疑。他們在世界各地,用電視宣傳可使人得救,且立即得到醫治的福音——有時甚至只談醫治而不提救恩。
   
相信他們的人期望神蹟出現。當沒有神蹟出現時,他們是何等失望。因爲期望得到不會出現的神蹟而皈依基督的人實在處境堪虞。當那些必須繼續受苦的信徒,聽到牧師、親戚或朋友,毫不猶豫地當面說他們受苦是因爲不相信或有隱藏的罪時,他們敏感的心靈所受到的是何等的壓力?

本懷好意的基督徒自命可替別人診治”生病的“真正原因”,會造成很大的破壞!這些人對痛苦和聖經均沒有多大的認識。他們不了解上帝對聖徒的長遠計劃,也不知道上帝有掌握祂兒女生命的主權。他們自己身體健康,便有意無意地似乎覺得自己的靈命同樣健康,甚至比別人優越,因此可以矯正別人。他們想矯正的人有能以信心堅忍苦難的;其實他們之中有很多人,只要遇到些微這些人所忍受的痛苦,可能就全然崩潰。但他們毫不猶豫地把人爲的內疚加諸別人——這重擔比肉體的痛苦更難受。他們這樣使別人難堪是殘酷的,只有上帝能安慰這樣受到他們傷害的人。只有身受其害的人知道這種“內疚”是如何痛苦,知道需要多長的時間才可以使心靈不受其困擾。

把肉體的痛苦和諸般的邪惡帶進人間的是人的罪。痛苦跟死亡一樣,原非上帝要人有的經歷;兩者都是人用上帝給予的自由意志作選擇後的結果。基督徒無權單視病痛爲禍患之首,而要求驅除其人生的一切病痛。我們應該與罪帶來的一切悲痛後果爭戰,而不應該只針對其中一項。我們過分著重病痛,就會忽略對付其他同樣需要對付或更需要對付的邪惡。聖經並無任何應許上帝的兒女可免受全人類因罪而承受的苦難。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同樣會有禍患,這些遭遇包括病痛,沒有人有權說別人受苦是因爲那人有虧欠或犯罪。然而每一個需要長期受苦的人都知道這種令其憂傷的論調實在太普遍。受這論調困擾同時又必須忍受肉身的痛苦的人,能從這論調得到什麽幫助嗎?

如果我們身患頑疾,別人說我們得不到醫治是自己的罪過,我們不要受這些人困擾。聖經沒有這樣教導,因此即使困難,我們也必須駁斥這學說。我們要向上帝負責,不是向其他人負責。病痛並非罪過。有千萬病痛纏身的聖徒在上帝的旨意中受苦。

我們需要有能夠抗拒困擾的屬靈力量。我們必須一心尋求聖經對苦難的真正教導,並務求按照真理過活,我們必須完全信靠上帝的主權並以祂的旨意爲己意,即使祂的旨意似乎是痛苦和深奧難明,也要順從,我們必須以主大能的名作爲靈魂的庇護所,交托自己給祂照料,並且學會信靠祂的智慧和慈愛。

我們必須尋求認識上帝自己,不要以只是認識關乎上帝的事自滿。我們所愛的、敬拜的必須是上帝,而不是祂可能給予我們的任何恩賜——即使是賜給我們健康的身體,我們必須學會用上帝的力量去戰勝撒但要藉病痛帶給我們的毒害。我們必須立志從痛苦中得到收獲,就是認識上帝要我們知道的一切好處。我們必須與上帝合作,使祂能用我們表面的損失得到永恒的收獲。

從肉體的痛苦經歷到上帝的恩典不是容易的事,也絕不會是自然會有的事;但這並非不可能的。歷代以來,上帝有千萬子民曾在這些境況下證實主有復活的生命;今天有千萬人有此經歷,只有這樣認識上帝的人能見證祂不單會在來生,而且會在此時此地,給予我們榮耀。

苦難與上帝的旨意不衝突

遭遇到意料不到的苦難懷疑自己是否在上帝面前失寵是人很自然會有的反應。如果我們凡事依照上帝的旨意,豈不是應該事事順境嗎?那大騙子會千方百計地叫我們相信自己是不知如何地離開了上帝的旨意,否則是不會遇上所遇到的困難的。那說謊之人的父知道只要能使我們對這事看法糊塗,便可以叫我們在苦難中失去上帝願意我們得著的信心和平安,這樣便可以阻止上帝在我們裏面運行和同時藉著我們做祂的工作。

這謊言有很大的說服力,因爲跟撒但很多的謊言一樣,這話有一半是真的:我們離開上帝的旨意在黑暗中闖蕩會因而受苦,這是真的。但這是當我們明知故犯、拒絕認錯、拒絕離棄罪時才會發生的事;絕對不會因爲我們無知或不自覺而發生。

如果我們陷入這情況,有可以補救的辦法,我們只要轉向上帝、悔改、相信祂,祂會赦免我們、潔淨我們、恢複我們與祂和好的關係。有時我們或要繼續生活在自己帶來的苦難當中——我們的人生可能會由順境變爲逆境——但只要我們此後與上帝同行,不再隱瞞或拒絕離棄罪,我們便是活在祂的旨意當中;雖仍然有苦難和受到考驗,並不表示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有陰影。

苦難是由外間進入上帝所創造的世界的,因此我們可以說上帝的本意並非要自己的兒女受苦;但另一方面,說我們人生遭遇苦難多少有上帝的旨意也是對的。彼得在他寫給亞細亞教會的書信警告當時日子尚淺的信徒,說他們會遭遇苦難,但他告訴他們不要因此覺得驚奇,反而要喜樂,因爲他們與基督一同受苦,也會與祂一同享受榮耀(彼前4:12-13)。他接著說的話使後世無數受苦的人蒙受福氣——“那照上帝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爲善,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彼前4:19)。

我們按照上帝的旨意受苦時,應該注意兩方面:

一、我們要把自己的靈魂交托上帝,信祂掌握我們的生命,依靠祂爲我們成全祂應許的一切。我們必須抗拒撒但的謊言,不要被騙誤以爲上帝願意我們受苦而賜下”苦難來虐待我們、懷疑祂已經不再掌握我們的事務,或覺得自己已經誤入歧途。我們必須接納,事實上是祂容許邪惡臨到我們身上,並把這遭遇的結果和自己的靈魂完全交托給祂。

二、我們要以行善”來把自己交托給祂:我們要繼續努力做上帝所喜悅的事,這就是說我們在苦難中要對自己的信仰有好的見證。當遇到突如其來的禍患時我們不要驚惶失措。面對意料不到的挫折和痛苦,要保持好的見證不是容易的事,但這是我們基督徒的部分責任。我們很多時在遭遇苦難時變得迷惘失措,這不但使我們多受一些不必要的痛苦,而且也使我們在別人面前沒有好的見證。這樣的表現顯示我們靈命幼稚,並沒有實在得著我們自稱有的信心。

能夠仰望上帝,以勇氣和信心忍受苦難,可以叫別人看見上帝的恩典,這是有力的見證。恐懼、憂慮、自憐、內心的迷惘,只叫別人覺得上帝跟聖經所說的並非完全一樣,祂不能使我們全無缺乏。基督徒面對苦難的見證,有的叫人仰望上帝,有的叫人離開上帝。

我們受苦時不但要在人面前有見證,還有靈界的萬軍在觀看。在屬靈的執政者、掌權者面前,上帝的名譽受到考驗。他們在觀看上帝在我們裏面的生命能否戰勝痛苦。我們在天上、地下,可以使上帝得到榮耀,也可以使上帝失去名譽。

讓我們把自己的靈魂和苦難交托上帝,祂是信實的造物者,祂用自己的血跟我們立約。無論祂認爲可以容許我們經歷什麽苦難,但願我們能夠忠於上帝!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洗禮來源與耶穌受洗

  很多宗教都有潔淨的儀式,表明人是有罪的,在親近上帝以前要先潔淨自己。舊約祭司制度中有藉水或血潔淨的儀式(利八6;出廿九21;民八6~13),先知以賽亞曾經呼籲,要百姓洗濯、自潔、除去惡行(賽一16)。

猶太人在從巴比倫被擄歸回之後,凡是外邦人要入猶太教,均須行割禮、沐浴禮,並誦讀摩西律法,洗禮在這裡是皈依儀式之一。

兩約之間馬加比革命之後的哈斯摩年王朝時期,有愛色尼派的人,除了入教者須接受潔淨禮外,成員天天奉行潔淨禮。

施洗約翰興起時,他呼籲猶太人要悔改,使罪得赦,並為前來聆聽其訓誨者施洗;這裡也有潔淨的意思。施洗約翰的工作有一項重要目的,亦即預備人心歸向主,為耶穌的來臨鋪路(可一1~4)。

  從以上這些禮儀來看,人是有罪的,需要借重一些禮儀來表明罪得赦免與潔淨。耶穌不同,祂不像眾人需要悔改,這一點約翰十分清楚。所以當耶穌隨著眾人要來接受約翰的洗禮時,約翰不敢接受,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裏來嗎?」 (太三14)

 但耶穌以「盡諸般的義」來說服約翰為他施洗。耶穌的意思是,祂既然降生為人,以人的身份而言,祂應該像眾人一樣接受約翰的洗禮,不將自己視為與眾不同。耶穌這樣做,正是祂順服天父的表現。

  耶穌受洗之後,有聖父與聖靈為祂作見證。聖靈降臨在祂身上,形狀像鴿子,同時聖父從天上發出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這句話的前半部來自詩篇二7,表明耶穌是救世主彌賽亞,是君王;後半部來自以賽亞書四十二1,表示耶穌是受苦的僕人(參見以賽亞書五十三)。這都是聖父在為耶穌作見證,表明耶穌的身份與在世界上的使命。

  羅馬書六4說,「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裏復活一樣。」原來,受洗是叫我們有新生命的樣式,而這完全是聖靈的工作(徒十一16)。

  耶穌受洗對施洗約翰有另一項重要的意義。上帝曾對施洗約翰說,他的工作是要為「將要來的那一位」作預備。至於那將要來的是誰,上帝並未說清楚,只說,聖靈降臨在誰身上,那一位就是。

這是十分有趣的一個現象,施洗約翰剛開始傳道時,並不知道他所要見證的那個人就是耶穌;一直到他看見聖靈降臨在耶穌身上,他才知道原來就是耶穌(約一31~34)。

很多人在剛開始事奉上帝時,對上帝所給的使命與異象的細節並不是那麼清楚;但是漸漸地在事奉中,他會愈來愈明白上帝的心意,也愈來愈認識主。


2019年12月6日 星期五

福音信仰與社會關懷

    如果福音主義是一個好消息加上傳揚這個好消息的行動,則福音主義必須進到世界。耶穌成為肉身,進到世人當中,上帝的憐憫便發動。耶穌看見拿因城的寡婦痛失獨生子,「就憐憫她」(路七13),這種憐憫表達了上帝對人的愛。福音宣講的救贖包括上帝對人的憐憫,所以傳福音與社會關懷必然地關聯起來。司徒德指出傳福音與社會責任有三種關係:

一、社會關懷是傳福音的結果及目標;

二、社會關懷是傳福音的橋梁;

三、兩者是並進的「夥伴」。

    傳福音本身有社會性的含義,福音叫人從社會和個人的罪中悔改,自然會與罪惡的社會抗衡,活出公義和平的生命。傳福音與社會關懷不存在時間的先後,而存在邏輯的先後,因為沒有基督徒,就沒有基督徒的社會關懷。

    司徒德進一步指出,社會關懷不應限於慈惠事工如醫療、教育、賑災等,應進一步涉足政治。狹義的政治就是治理的科學,「它的範圍乃是發展,運用政策,並透過立法來實踐。它等於爭取改變社會的權力」。

    然而,這種狹義的政治對大部分教會來說,都是避之則吉的事,因為這種政治課題不能拯救人的靈魂,一般信徒亦缺乏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教會偏向於廣義的政治,僅教導信徒如何在社會中好好生活,與鄰舍好好相處。可是,這種廣義的政治參與只能帶出社會服務,不會導向社會行動。社會服務就是看見有人在街上乞食,你施捨給他,解決他一時的困難,或更直接地說,安慰你自己的良心。社會行動卻是問:何以有人需要乞食?是由於社會不公義?是資本家剝削所致?……因此尋求改革制度,以消除貧窮。教會如果只有社會服務,沒有參與政治的社會行動,「可能等於包庇造成痛苦的原因」。

    比方,一個十字路口車禍頻仍,我們要做的,不是增加救護車,而是在路口裝置交通燈;救濟饑民固然好,但消除貪污(假若饑荒是有人貪污所致),比防止饑荒更為重要。耶穌的工作似乎只限於服務,但深入探究,我們會發現耶穌所宣揚、所創始的上帝國度,是一個截然不同的社會,其價值標準不斷向這陳舊、墮落的世俗社會發出挑戰,其教訓亦往往含有「政治」意味,所以祂不單是關懷窮人,也要改變社會。

    司徒德盼望教會領袖能進行研究,花時間探討政治及建制問題,尋求達致基督徒的共識,採取符合信仰的同一社會行動。這樣,教會對社會就能發揮巨大的影響力。面對一些極具爭議性的社會問題時,司徒德呼籲教會重視先知的職分,宣講上帝的律法及教導公義,成為社區的良心,幫助信徒培養基督的心思意念,以便能在爭議性的課題上,像基督那樣思考。
    雖然非常同意司徒德的看法,但有人質疑這看法太理想了。的確,我們不能保證教會在富爭議的課題上有完全一致的看法,教會亦可能因爭議而產生張力,甚致分裂,但爭議帶來的傷害不能成為我們不參與社會行動的藉口。

    為了減少紛爭,司徒德強調福音主義的核心價值。面對自由派神學的衝撃,他非常冷靜、有禮,但立場堅定地回應挑戰。在洛桑會議中,他的貢獻不單是作為一個國際大型會議的主席,更在於他真正推動起普世的福音派運動,改變了整個福音派的形象。他對福音的熱誠、對原則的持守,是有目共睹的。有史家這樣讚賞他在洛桑會議的成就:

事實上,司徒德很低調地帶領了洛桑會議的方向……由於他在洛桑會議避免了聖經口頭默示(verbal inspiration)的爭論,傳福音與社會行動得以結為夥伴。換了個人及反宗派的福音主義,他轉而強調有形教會的共同責任……。半個世紀之前的基督教大專學生運動(Student Christian Movement, SCM)及近日普世基督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WCC)的行動,對差傳造成致命及災難性的打擊。如今,在司徒德的帶領下,差傳運動正重新返回正軌。

    司徒德撰寫的《洛桑信約》,其中第四段說:

傳福音就是傳揚有關耶穌基督的好消息:要傳揚福音,基督徒……用敏銳的心與世人進行對話;……宣講歷史……的救主;勸導人……與上帝和好;我們要……付上代價;……捨己、背十字架、與祂新的群體認同。福音工作的成果包括信徒順服基督,加入教會,盡責地服侍世人。

    當時出席洛桑會議的各國代表,有部分人──特別是南美的代表──認為單是社會服務不足夠,還必須有社會行動。如果罪不單有個人性,也帶有團體性,即所謂結構性的罪(structural sin),那麼傳福音便必然涉及社會結構,涉及政治參與,可惜福音派在這方面仍未能邁步向前。司徒德在急流鎮(Grand Rapids)的報告提出重要理念,即福音派教會要「為人道救濟、發展以及維護公義的原則投身」,具體的社會行動則留待各地教會自行決定。為實踐福音對社會的關懷,司徒德成立了「倫敦現代基督教研究中心」,並出版《當代基督教與社會》(Issues Facing Christians Today)一書,探討了核戰、同性戀、墮胎及貧富不均等問題。司徒德所關注的,已不單純是傳福音,而是使福音改變文化,即所謂「文化福音化」(evangelization)。

    司徒德指出我們把福音傳到不同文化的地方,應學效基督,謙卑地服侍當地的群體,但這並不表示不同的文化有等同的價值。文化從人而來,而人是複雜的,有美好的一面,也有罪性的一面,教會應按著聖經,即上帝神聖的啟示,對文化作適當的批判。這種批判並非置福音於各地文化之上,因為上帝並無偏愛,任何文化衪都接受。然而,這並非說所有文化都是「基督的」。因此,司徒德在《洛桑信約》第十段解釋說︰

我們要根據聖經的真理和公義來評估文化的價值。我們反對,例如︰任何否定獨一上帝的偶像崇拜;任何否定恩典的功德行為;任何否定個人尊嚴的壓迫,……因為人的價值是相對的,唯有上帝的價值是絕對的。

    這種文化觀界定了「文化福音化」的意義,即傳福音不單是口頭的宣講,更是一種帶有改變能力的行動。上帝的拯救包括價值的取向。雖然不少人批評福音派過分冒進,甚至有戰鬥意味(aggressive),但其實福音派並不是要處處攻擊人,而只是持守不同的價值系統,在彼此的尊重當中,堅守信仰的底線。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