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門徒的靈修

 

字義:舊約希伯來文使用「心中愛慕[上帝](Rasa)(代上29:3),另外,有時使用「對上帝那種幼年的恩愛/愛情」(Hased)(2:2)來表達靈修。可見靈修就是要保持這種對上帝的愛慕/愛情。新約希臘文使用「私自崇拜」(Ethrlothreskeia)(西2:23),或「所敬拜的[上帝](Sebasmata)(17:23)。可見靈修也是一種敬拜。

 

按一般宗教的用法,靈修生活是修養靈性的生活,也就是操練靈性的生活。按英文Devotion,是指一種心靈的操練。例如:祈禱、讚美、默想、個人的敬拜,集體的敬拜等等。這種操練使信徒更多的認識上帝;益發的像上帝。信徒更多的親近上帝,就會更多的認識上帝;更多的認識上帝,會使信徒活出像上帝的生活來。

 

自古以來,正確的靈修生活,被公認為信徒屬靈生命長進的唯一途徑。信徒必須在這事上用心學習。保羅對年青的提摩太說:「操練身體,益處還少,唯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4:8)既然是一種靈命的操練,那必須運用方法,並且守之有恆。

 

「操練」(gumnaxo)的原文有兩個意思:

 

1.  可指緞練成一種狀況(提前4:7),把敬虔(eusebias, 屬靈生命上)成為一種形狀。例如,一看見你就看出來你是個屬靈人(指你的生命形像已有一個屬靈的形狀)

 

2.  可指習慣”(彼後2:14):心中習慣了某種的思想/行為。例如,一見到罪惡的引誘,你自然會走開的習慣。

 

靈修的重要

 

靈修有它的典範;聖靈就是教練,聖經就是課本。在聖靈的教導和訓練之下,信徒才會長進到完全的地步。沒有正確和正常的靈修生活,信徒無可能活出基督化的生活來。這種信徒,受不了罪惡、情慾、魔鬼的試探,受不了苦難的挫折;他也容易灰心、掛慮、懷疑、動搖。沒有穩定的靈修生活,他仍可大發熱心,為主工作,然而,靈命卻自覺枯乾無力。信徒沒有靈修生活,教會不會有真正的火熱興旺,只會有外表上的興旺而已。

 

靈修的目的

 

靈修的目的是主自己,表現是否更像主耶穌。主耶穌說:「憑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7:20)如果有人說,他的靈修很好,但是他的生活不能流露出的香氣,不能勝過試探,不能行真理,哪有何用?

 

基本靈修法

 

    靈命的成長沒有捷徑,必須有正確和長期的靈修生活操練。每個信徒皆必須學習靈修,由基本的方法做起。以下是介紹最通用的「基本靈修法」,可分為四個主要的步驟。

 

1. 靈修時間

 

  敬虔靈修是一種操練靈命的方法,講究有規律性的練習。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就是好規律。

 

  固定的時間:最好每天有固定的時間靈修,不管是在早上或是晚上。每個人皆有自己的時間空間來安排靈修。有人選擇在早上,因為這是一天的開始,讓主的話先指導,也是最精神清醒的時刻。有人選擇晚上,因為可以安靜下來。不管是早或晚,每天都規律地有這個時間段落。

 

  固定的地點:習慣的地點使人容易記得這件事,不管是在私人的房間或是交通工具上,辦公室或是附近公園皆可。只要是可以提供人安靜下來的地方。

 

  安靜的環境:或在家裡,或在花園裡,主要是一個安靜的地方。如果無法找到安靜的地點,就必須習慣在熱鬧中安靜自己。

 

2. 選擇經文和細心閱讀

 

  可以按著聖經的次序每天選讀一小段聖經或是靈修工具書所指示的經文來選擇靈修經文。

  

接下來,讀經前安靜禱告,察驗上帝的同在,反省自我實況,並調校心靈與上帝相會。禱告的內容可包括讚美、認罪、感恩等。有時可配合詩歌以幫助心思的集中。然後細讀該段經文。如果是使用靈修工具書,也細心的閱讀書中的內容。

 

3. 對著該段經文默想:默想可遁以下步驟進行。

 

  a.經文主要的教訓/信息是什麼?

  b.有什麼是關於上帝(父-子-聖靈)的真理?

  c.有什麼是關於基督徒生活的指導?有什麼是當效法/當避免的教導?

 

  例如:默想必須根據經文的資料,路9:10-27:餵飽五千人。

主要教訓:耶穌藉著餵飽五千人讓當時的人及門徒認識他是基督。

  關於上帝的真理:上帝是一位慈悲的牧者,在靈命甚至肉身上餵飽多人。

  生活指導:門徒承認自己的缺乏和不足,願意來到主面前請求求主的幫助。

 

4. 藉著默想所得資料來禱告及激勵自己遵行。

 

  例如:我是否願意常常向主說「我不過有五個餅,兩條魚呢」或是專靠自己的力量去成事。我是否時常吃剩而浪費主在食物上的供應呢?是否「把剩下零碎收拾起來」。

 

  以上只是一個基本的靈修法,信徒可以由這基本法做起,然後才發展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靈修方法。

 

 

門徒的教會生活

 

新約的廿三卷書信、加上四卷福音書,差不多都是為了提醒信徒,如何在這大家庭裡與其他肢體一同生活,所以「教會生活」是每一個信徒都不能分割的生活態度,與平常生活的節拍是一致並行,不能分開的。教會生活有四種明顯的生活態度,而這四種生活態度,都與平常所過的生活沒有分別的。

a. 敬拜──以個人或群體形式,過一個敬拜上帝的生活;

b. 教導──以上帝的話語,作為信徒生活的指引;

c. 團契──肢體之間的相處,過一個愛的生活;

d. ──傳福音,過一個見証耶穌的生活。

 

敬拜生活

 

  崇拜(Worship)乃是人轉向上帝,信賴和崇拜衪。崇拜,在舊約聖經原意含有向上望向那位至高者。在新約,使用「來到」或「進前去」,形容崇拜者好像一位帶著祭物的人進到祭壇(象徵去到上帝面前)去的動作(出16:9;34:32;9:5;10:3-4;來4:3;7:19,25;10:1,22;11:6;12:18,22)。神學說明崇拜是一種內心的經驗,(但是建基於客觀的啟示),是人對上帝啟示的回應。一個人要明白崇拜的意義,自身必須是崇拜者。

 

個人性的敬拜生活:耶穌在地上的平常生活,都不忘與天父單獨在一起,有個人敬拜的時候。門徒也需要有個人私自的敬拜,並不僅在教會建築物的四道牆內才能實行,只要明白:「上帝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四24

 

群體性的敬拜生活:初期教會的信徒,差不多天天都有群體敬拜的機會,「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二46-47)。群體敬拜的範圍包括在家庭的敬拜會、在退修營地、主日禮拜、聖餐(記念主聚會)、祈禱會、禁食祈禱會等。

 

教導生活

 

  以遵守上帝話語作為生活指引,就是過著一種「教導生活」(提後三16-17)。聖經,是信徒生活上不能缺少的靈糧,也是不可忘記的生活原則,因為聖經的作用,是帶領屬上帝的人,過著一個有益蒙福的生活。

 

  信徒的現實生活,與上帝話語的教訓都有關連,況且,「信心」也是從上帝的話語而來。過一個教會生活,沒有上帝話語的教導指引下,就無法活出敬畏上帝的生活。而教會是一個學習上帝話語的好場所,信徒應當存謙卑的心在當中好好的學習,在崇拜專心聆聽講壇的信息,參加教會舉辦的查經班、主日學或各項專題的課程。若你不是在教會裡作教師,便必須是一位虛心學習的學生。

 

團契生活

 

按約壹1:3的教導,信徒相交的基礎是必須在主耶穌裡面。因父上帝透過聖子耶穌基督,並在聖靈裡,與人類在恩典中建立了關係,基督徒才能彼此相交。那些相信復活福音的人,透過聖子,在聖靈裡與父上帝聯合,帶來真實的關連,叫人經驗與上帝的關係(相交,communion)。那些「在基督裡」的人,不單在聖靈裡與耶穌基督及父上帝相交,也是彼此相交。這種關連、關係與聯合就是相交之意。

 

相交生活,是耶穌基督受苦前的一個晚上,特別吩咐門徒們遵守的,「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十三34)這種愛的生活,是教活生活一個重要的生活表現,藉著與其他肢體有相交團契的生活。希臘文的「團契」(Koinonia)原有「共一的心」「同一的靈」的意思。簡單來說,當一群弟兄姊妹一起生活,有並通的心,共通的靈,相通的感受,彼此能進到對方的感受中的時候,他們已經是有「團契」了。

 

透過相交的生活,信徒更加強彼此的關心,彼此邀發起愛上帝及愛人的心,同時也可彼此得到鼓勵去實踐上帝的教訓,叫我們的生命不住成長,並且更有力量去面對壓力和困難,還讓肢體可以運用各人不同的恩賜,作彼此服事、建立的工作。所以信主以後,信徒不獨要靈修、參與敬拜,而且要珍惜教會的團契或小組生活,這樣才可以享受豐盛的門徒生活。

 

宣教生活

 

  教會生活另一個不可缺少的,就是傳揚基督福音的生活習慣。耶穌命令信徒去到地極傳講福音,不是單指在講壇上傳講福音、在路上與行人分享福音、在街頭裡派福音單張,而是要人的生活裡面,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証人。這種宣教生活,就在平常人生活裡所做的一切事上,帶著耶穌基督的權柄,與人相處和建立關係,讓聖靈藉著信徒的生活,成為福音流通的管子。經上記著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每一個信徒,都是全職的「宣教士/傳道人」,以生活的見証,來作為基督福音的出口,這也是教會生活的一部分。

 

 

門徒的佈道

 

為何信徒都要傳福音?

 

1. 這是主耶穌的命令

  

主在臨升天前多次將這重要使命交托給所有的門徒,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可十六15;參太廿八19;徒一8;約廿21-23;路廿四47

 

2. 不信主者今生來生都會痛苦

  

聖經十分清楚地說:「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不信者將來也會受地獄之苦。若信徒真的相信聖經所說的,又怎會忍心不信者受苦而不努力傳福音呢?

 

3. 上帝不願一人沉淪

  

彼得後書三章9節記述說:「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人都是上帝所造的,祂看人為至寶,祂見到人如同羊沒有牧人的時候,便會憐憫他們,盼望他們能聽到福音並悔改。

 

4. 信徒不傳福音便會有禍

 

保羅說:「我若不傳福音,便有禍了!」(林前九16)。是甚麼禍?若我們的家人、親屬離世時還沒有信主,而自己從沒有認真地向他們傳福音,我們必會慚愧、自責,想起他們的結局,更會心感不安。不少弟兄姊妹在親友離世時,有強烈的罪疚感,就是因這緣故。其次,若我們沒有傳福音,一天當站在基督台前受審判的時候,我們也會無面目見主,因為自己沒有遵主而行,成了「又懶又惡的僕人」。

 

5. 上帝命定人信主是要透過人傳福音

 

為甚麼上帝不差遣天使去傳福音?為甚麼上帝不用神蹟異能去傳福音,反而要我們這些無用的人去傳福音?原來主不只是為了讓我們經歷結果子之喜樂,同時也是為了建立我們!祂不願我們將來空手見祂,更不願我們的生命沒有成長!而生命快速成長的時候,往往是在我們應用上帝的話,去行,去傳,去教導的時候,所謂「用而後知不足」正是這個意思。所以上帝說:「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羅十14)祂用人看為沒有果效的方法去傳道,祂用我們這些沒有用的人去傳福音,確是用心良苦。

 

傳福音的資格

  

我們常聽到弟兄姊妹說:「我信得很淺,哪有資格傳福音?」「待我對聖經了解多了,才去傳福音吧!」「我不懂得怎樣去傳!」聖經對這些藉口有什麼回應?一方面,聖經公佈了所有門徒均有責任去傳福音。然而,成功的、有果效的傳福音卻是有其特質的。

  

按聖經所載,一個人之所以信主,一方面百分之百是上帝的恩典,哥林多前書十二章3節說:「所以我告訴你們,被上帝的靈感動的,沒有說『耶穌是可咒詛的』;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另一方面,百分之百也是屬於人的責任。我所說的人,不獨是慕道者是否肯謙卑,以開放的心去聽上帝的話;也包括傳福音的人是否肯謙卑,努力改善自己傳福音的技巧及方法,裝備自己更有效地傳福音。按帖撒羅尼迦前書一章5節及二章2-11節所載,以下各項都是十分重要的:

 

1. 用信心倚靠聖靈

  

帖撒羅尼迦前書一章5節說:「因為我們的福音傳到你那裡,不獨在乎言語,也在乎權能和聖靈,並充足的信心,正如你們知道、我們在你們那裡,為你們的緣故是怎樣為人。」在我們傳福音的時候,我們倚靠的是聖靈,藉懇切的禱告求上帝的大能彰顯。

 

2. 對主及福音有堅定的信念

  

保羅能領那麼多人信主是因為別人看見他的信念及信心──在受逼迫的時候,他對主仍堅定不移,且冒險將福音傳給人(帖前2:2)。事實上,若我們對自己所信的也缺乏肯定的信念,在傳福音時也不肯付代價,我們是很難說服別人信主的。

 

3. 為了討上帝的喜歡

 

帖撒羅尼迦前書二章4節說:「但上帝既然驗中了我們,把福音託付我們,我們就照樣講,不是要討人的喜歡,乃是要討那察驗我們心的上帝喜歡。」將福音完整地傳出去,是我們所有信徒的責任。

 

4. 存心溫柔

 

帖撒羅尼迦前書二章7-8節說:「只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我們既是這樣愛你們,不但願意將上帝的福音給你們,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你們,因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若我們對別人都有保羅的心腸──愛他們如同父母愛子女,甚至連性命也願意給他們,我絕對相信,慕道的朋友是不可能沒有反應的。

 

5. 有生命的榜樣

 

未信的人,特別是我們的家人親屬,不是要聽福音,乃是要看福音的。他們要看看我們信主後是否有改變,是否更有愛心,更樂於助人,更喜樂,更積極,以及我們的行事為人是否有值得他們羡慕之處。保羅為何傳福音那麼有效呢?不單是因為他的口才、說服力,乃是因為他的「辛苦勞碌、晝夜工作,傳福音給他們」(帖前2:9-11),以及他聖潔、公義,無可指責的生活。他待撒撒羅尼迦人,好像父親待兒女一樣,難怪那裡的人口服心服地信主,接受福音。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