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
新約教會的發展
耶穌基督在升天前吩咐門徒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証。"門徒忠心的在耶 路撒冷等候。五旬節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他們便大有能力,放膽的宣講基督為罪人受死、復活的福音。使徒行傳告訴我們,因著他們大膽的宣講,受洗加入教會的 人天天增加,耶路撒冷的教會便壯大起來,使猶太公會的人感受到很大的威脅,企圖用逼迫去遏止基督教的蔓延。當信主的人越發增加,他們對教會所施的壓力便越 大﹔初時只是將使徒收監,后來竟公然將司提反用石頭打死。自司提反殉道后,耶路撒冷的教會便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用 歷史的透視,我們看到神讓逼迫臨到信徒是有瓷的美意。初時信徒只忠心的在耶路撒冷工作,他們似乎沒有望遠一些,看到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的需要。神借著逼 害,將他們領到新的工場,為神收割。使徒行傳告訴我們,腓力被聖靈領到撒瑪利亞,因他的宣講,撒瑪利亞的人都受洗歸信基督。隨后腓力被聖靈領到曠野,在那 里向埃提阿伯的太監傳福音,然后為他施洗。對于當時的教會,這顯然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因為福音第一次被帶到外邦人當中。就在這時候,神呼召保羅,作為向外 邦人傳福音的使徒﹔這樣,福音便在外邦人中大大的廣傳,從巴勒斯坦及小亞細亞一帶,到希臘以至意大利各城,福音的種籽撒下,教會便在這些地方萌芽、茁長。 不過我們必須幣解,在使徒時期,教會只是零零星星的散布于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希臘及意大利各地,而每處的信徒仍是非常稀少,且限于低下層﹔但這樣零星地 散布的基督徒群體卻在以后短短二百年間,使他們的信仰成為改造整個羅馬帝國文化的重要動力。我們不妨在這里看看初期教會擴展的情況。
談到教會的擴展,很多史學家都以安提阿為中心,因為在初期教會,安提阿是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基地,教會第一隊向外傳教的宣教隊便是在這里組成的,那便是保羅 和巴拿巴組成的宣教隊。相傳多馬也是從安提阿出發,往東到達巴非亞王國(Parthia)傳道,然后再往東到達印度。
首先我們談談教會向東推進的發展。從安提阿向東北推進,福音傳到伊德撒(Edessa)。伊德撒是當時從小亞細亞及敘利亞往亞美尼亞(Armenia)境 的必經之路。大低因為它是貿易的通道,早在一世紀,福音已傳到這里。相傳伊德撒的國王當耶穌在世時,寫信給耶穌,求瓷為他治病﹔而耶穌復活后便差一使徒前 往為他治病,因而使全城歸主。無論這傳說是否真實,教會很早已在這里建立穩固的基礎卻是事實。在主后第二世紀末,基督教已在這里被奉為國教。按一位教父的 記載,當時首先由王室接受基督教,然后人民跟著信主。由伊德撒再往東,福音傳到米索波大米亞一帶,直到波斯的邊界。當時米索波大米亞境內的人民多信奉拜火 教,但拜火教漸漸失其活力,故教會很容易在這里建立基地。在主后二百二十五年,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之間的境界,教會已有二十多位主教,亦即建立了二 十多個教區。然而再往東到波斯,福音便面對很大阻力。在這里,拜火教也是國教,但這里拜火教的組織非常嚴密,因而對基督教產生了統一而有力的抗拒。
從伊德撒北上,福音傳入小亞細亞的加帕多家境內,再由加帕多家傳入亞美尼亞。在第三世紀時,一位名叫貴格利(被稱為光照者貴格利,Gregory the Illuminator,240-332 A.D.)的人從亞美尼亞往加帕多家求學,在那里信主,便毅然回亞美尼亞傳福音﹔他本身是貴族,于是便首先向貴族傳,忍受了一段時期的逼迫,終于帶領亞美 尼亞王信主,跟著更帶領全國歸主。時至今日,亞美尼亞的文化與基督教是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的,亞美尼亞人的愛國情操與他們的信仰生活也是緊密相連的。
從安提阿向西,那便是當日保羅傳道最活躍的小亞細亞。在保羅所建立的基礎上,教會發展得很快。從當時一位名叫皮里紐(Pliny the Younger)的巡撫在主后一百一十年寫給羅馬皇帝他雅努(Trajan)的信中,我們便可見福音的廣傳。他告訴皇帝,在他到任時,因為信基督教的人日 漸增加,不少廟宇冷淡不堪,由此便可見基督徒的人數一定不少。在腓尼基,教會在各大城市被建立起來。不過在加拉太境內,福音的拓展相當緩慢。小亞細亞北部 的本都,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一直抗拒福音﹔但到了第三世紀,因著一位被稱為行異能的貴格利(Gregory the Thaumaturgos)忘我地傳福音,几十年間便几乎全境都歸主﹔相傳他到本都時只有十七人信主,但到他去世時,本都全境只有十七人仍未接受福音。這 傳說固然不能盡信,但由此便可見一個人的熱忱,有時可以產生突破性的作用。除了熱忱以外,貴格利還有一秘訣,就是靈活地運用當地的節期及慶典來表達基督教 的信仰,使當地的風土人情基督化,信徒無需感到做了基督徒后就得與固有的文化斷絕關系,基督教反而變得非常親切。
按早期教會史學家猶斯比的記述,馬可及亞波羅是最早到埃及傳福音的人。他們開始在亞歷山大港工作,到二世紀末,亞歷山大港已經成為教會擴展的基地﹔第三世 紀初,一間頗具規模的"門徒訓練中心"也成立,用來裝備信徒,以應付在信仰、生活及傳福音上的各種挑戰。主后二百三十五年,單就亞歷山大港便已經有二十位 主教。與此同時,迦太基亦成為基督教在北非擴展的中心。在北非,教會擴展的速度真是令人驚嘆,約在二百二十年,教會在迦太基召開會議時,北非只有七十二名 主教參加﹔三十年后,主教的人數增至九十多位,而三百年左右,主教人數竟接近二百位(即表示有二百多個教區),可見發展何等迅速。
在意大利,教會的發展也很驚人,在一百四十年左右,全意大利只有十二位主教,而二百五十年左右,單單南意大利便已有接近一百名主教。在這時,羅馬城約有四 十間教堂,一名主教,四十六名長老,教會所收容的寡婦竟達一千五百名。有史學家估計羅馬城當時信徒的人數在三萬人以上。
總括來說,在二百五十年左右,全羅馬帝國的基督徒已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至十五。依照這個形勢,沒有君士坦丁大帝在三百一十五年接受基督教,羅馬帝國基督 化也是指日可待的事。以上所談是基督教的擴展,現在我們要看看這樣神速的擴展,其原因何在?我們有什么功課可以學?
初期教會成功的秘訣
十八世紀極負盛名的史學家吉朋(Edward Gibbon, 1737-1794 A.D.),寫了一本史學巨著,就是有名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在這本書中,他用了相當長的篇幅描述基督教的發展,說明基督教在當時文化轉變中的重要性。 吉朋本人雖對基督教相當敵視,然而在討論基督教的擴展時,也不能不驚嘆初期教會的生命力是多么強勁。他認為教會之所以能成功地將福音傳開,有五個主要的原 因:
第一,基督徒對于他們所信的有一種極度的狂熱。基督徒一改以往猶太教的偏狹思想,不再堅持猶太民族的特殊地位,而將救恩普澤于萬民,并且強調四海之內皆兄 弟的道理。然而,他們卻絕不妥協、絕不放松地堅持他們的信仰。他們的執著連奧熱流大帝(Marcus Aurelius, 121-180 A.D.)也覺得不能接受,他認為基督徒最為可憎,對社會、文化最壞的影響,乃在他們太固執。他們不留余地的棄絕異教的信仰及生活方式。在過去,信奉宗教 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宗教的活動(例如不時到廟里參拜),不一定對整個人的生命有什么重要的意義,對當時的基督徒來說,他們的信仰完全改變、占據他們的生 命,基督教信仰革了他們的命,叫他們重新再活過來。于是"悔改"(Conversion)的觀念第一次在希臘羅馬的文化中出現。基督徒很清楚的表明他們是 獨特的一群,他們不怕與眾人不同。亦因這緣故,他們信仰的內涵,生活的方式,便顯得非常鮮明,絕不混淆。這樣鮮明的信仰也迫使有心的人作清清楚楚的抉擇。 在另一方面,初期的基督徒在傳福音的熱忱上,也是使人驚嘆不已的。在新約,我們看到使徒領著一些信徒東奔西跑的去傳,傳福音成為他們生活的全部。在《十二 使徒遺訓》中,我們看到當時很多平信徒放下他們的產業,成為巡回布道者,完全以傳道的事為念,生活則完全倚靠其他信徒的供應。第三世紀中葉的教父俄利根 說:"基督徒盡他們所能,將福音傳遍普天下。有些弟兄更以此為他們的事業,從一城到另一城,一村到另一村,領人歸主,……許多時候他們連最起碼生活所需的 供應也拒絕接受。"當時很多的教會領袖,本身就是很成功的布道者,例如坡旅甲(二世紀一殉道主教)便是很出色的傳道者﹔又如愛任紐主教,為了更有效的向不 同的人傳福音,他竟毅然學習多國語言。
鮮明的信仰,以極度的熱忱傳出去,其感染力必然很強,因此初期的教會便增長得很快。
第二個原因,是由于基督徒對主耶穌再來的等待,極度的懇切。這種生命態度在當時非常重要。當時政治動蕩,羅馬帝國內部分裂,政治暗殺頻生,而外敵的侵擾也 越來越多,因此,當時真是人心惶惶,有朝不夕保的感覺。但基督徒在一心等待主再來的心態中生活,一切的動亂,反成為主再來的一些征兆,叫他們更殷切期待。 正因他們生活在盼望中,一切人間的苦難,他們都能堅忍。因此,在其他人的眼中,他們的生命力,真是強得驚人,就是面對死亡,他們也不懼怕。他們在等待將來 的審判和將來的獎賞中生活,叫他們生活得更有活力,更有勁,于是在與其他宗教相比之下,基督教便顯得有極大的生命力,這對非信徒是一個很大的吸引。
第三個原因,他們仰賴聖靈的能力,在世人當中行神跡奇事。先知的講論,方言的恩賜,治病、趕鬼的能力,在他們當中是非常真實的。連敵視基督教的吉朋也覺 得,失去這種神跡奇事的體驗是教會一個很重要的損失,他帶著諷刺的口吻對他同時代的基督徒說:"初期教會的神跡異能,在許多世紀以來已經在教會中確定地 位,但在最近這些年代,卻備受攻擊﹔雖然信徒中仍有不少堅信神跡異能,我們的神學教授卻視之為基督教信仰的絆腳石。"這段諷刺的話對于我們真是一個很好的 提醒。
第四個原因,初期的基督徒要求自己過著極度聖潔嚴謹的生活。這種生活的見証,對于他們的鄰舍真是既直接又具體。當時教會對于申請受洗加入教會的人有非常嚴 格的要求。從《十二使徒遺訓》,我們看到他們對慕道的人的教導,主要集中在生活的操練上。慕道者的操練課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去除舊惡﹔第二階段是 學習在社交生活及政治參與的活動上,完全順服基督的教訓﹔第三階段則操練守望、警醒、禱告﹔第四個階段操練站立穩固,抵擋試探。在希波律提主教領導的教會 中,一位慕道者要經過三年這樣的操練課程,才被接納加入教會。由此可見初期教會對信徒的生活持守著多么嚴謹的態度。
第五個原因,便是基督徒相愛的團契生活,對未信的人真是很大的吸引。當時的教會沒有什么有形的組織及架構,但信徒們卻緊密相連,彼此相顧。在他們中間,一 切社會制度所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都消除了,奴隸與主人在教會內完全平等,富有的與極貧寒的都能一同坐席,分享愛筵。在彼此扶持、鼓勵中。他們更能抵受外 來的種種壓力﹔反過來,外來的壓力只會叫他們更加團結。
除了以上五點原因外,我們還可以發現其他原因,例如信徒對鄰舍的關懷,是很有力的見証。有些信徒信主之后,將一切的產業變賣,分給貧窮人﹔教父巴西流和安 波羅修都是極富有的人,他們為了照顧受飢荒災害的飢民,便將自己所有家業變賣。有些信徒為了照顧一些極度貧窮的人,竟愿自己禁食,把所余的分給他們。這樣 對別人舍己的關懷,就是敵視基督教而企圖復興羅馬異教的羅馬皇帝猶利安(Julian)也感到驚異﹔因此,他認定,基督教成功的秘訣是在于基督徒對人舍己 的愛,而羅馬異教的失敗,乃在于對人缺乏關懷。他寫信給他手下的大祭司亞撒基雅時說:"那些不虔不義的加利利人,不單喂養自己的窮人,竟也喂養我們的窮 人,而我們自己的窮人竟得不到我們的照顧。"他于是吩咐亞撒基雅帶領他的屬下信徒效法基督徒愛人的榜樣,以求擴展異教。為此目的,他賜下三萬斗谷糧給亞撒 基雅,作為周濟窮人之用。
在這里我還可用一件事例來表明初期基督徒如何實踐舍己愛人。史學家猶斯比記錄了狄尼修對主后二百六十三年亞歷山大瘟疫一段感人的描述:"一場瘟疫隨戰爭而 來……我們大多數的弟兄表現了極度的仁愛。他們互相鼓勵,勇敢無懼地探望病者,照顧、服侍他們。他們甘心染上鄰舍的疫病,受他們所受的痛苦。不少弟兄在照 顧病者時得病死去……反過來,外邦人便很不同,他們撇下那些初現病症的人,就是至親,他們也棄而不顧。"基督徒如此仁愛的表現,對于未信的人的確有很大的 感染力。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基督徒愿意為信仰忍受迫害,甚至舍棄生命,這種堅貞的信心,使不信的人不能不嚴肅的考慮他們所信的是否真實。一個愿意以生命來 堅立信仰的人,是任何人也不能輕易地置之不理的,他們所信的一定有使人折服的地方。如此,很多人便被這種以生命作保証的信仰所感動,歸信基督。
以上所談,真是值得今日教會反省,叫我們向初期教會學習。
在護教學上所下的工夫
除了生命的表現外,初期教父為信仰爭辯的睿智也是福音擴展很重要的因素。異教人士不單以權勢、武力鎮壓基督徒,更厲害的武器便是思想的圍攻。猶太和希臘的 思想家聯成一陣線,對基督徒的信仰問難質疑。但各方面的攻擊反而刺激起基督徒不懈地思索,以最清晰并富創意的思想及意象表達信仰。初期教會的"護教運動" (Apologetic Movement)便這樣興起,其中不少的護教者可算是當時一流的思想家。最初期的護教者有雅典的亞里斯德(Aristides),比爾拿的亞里士圖 (Aristo of Pella)﹔他們情詞懇切地上表于羅馬皇帝,陳明基督教信仰的合理性,并為時下對基督教的誤解力辯。第二代的護教者有撒德市的米利都(Melito of Sardis)及猶斯丁(Justin, 約100-165 A.D.)等,其中以猶斯丁的雄辯最為著名。猶斯丁可算是第一位接受基督教的哲學家。在接受基督教前,他遍尋智理,對希臘哲學認識很深,特別是當時的柏拉 圖主義。因此他日后所寫的兩卷《辯道》(Apology)不單對當時對基督教的攻擊有效地處理,更將基督教的信仰清楚并具哲理思辯地表達出來。他第一卷的 《辯道》是寫給羅馬皇皮雅斯大帝的。他向皮雅斯解釋,一般人認為基督徒是無神論者,并以為他們不道德,完全是一種誤解。他向這位皇帝陳述基督徒所信的神是 獨一的真神,他們的信仰比當時民間的迷信如何更合乎理性。同時他更以基督徒嚴謹清潔的生活,以表示基督徒在道德上實高于非信徒。他針對猶太人而寫的《與猶 太人德理夫的對話》(Dialogue with Trypho the Jew)使人驚異他對舊約聖經深邃的掌握。猶太人德理夫表示不能接受基督教的兩大原因,乃在于基督徒不守摩西的律法,更有甚者就是他們竟以一個人–耶穌 –作為神來尊奉。猶斯丁于是以舊約聖經為基礎,向德理夫解釋摩西的律法及先知的講論如何在基督身上成全,并且以基督的教訓(特別是登山寶訓為總結),對 當時的猶太人來說,《與猶太人德理夫的對話》的確極具說服力。
猶斯丁以后,他的學生達提安(Tatian)繼承他的護教工作。與他同時期的有雅典納哥拉(Athenagoras)及荷瑪斯(Hermas)。他們都是初期教會重要的思想家。
在第三世紀初,教會出現了兩大思想家,一在西方,一在東方。在西方的是特土良(Tertullian, 160-220 A.D.),以拉丁文寫作﹔在東方的為俄利根(Origen, 182-254 A.D.),以希臘文寫作。特土良的《護教學》(Apologeticum)首先提出宗教自由的要求,繼而請求羅馬政府尊重基督教,公平地對待基督教。他 仿佛以律師的身分,為基督教要求法律的保護。接著,他更以基督徒的人格,對國家的貢獻,以示基督教的優越。他另一卷書《靈魂的見証》(On the Testament of the Soul)顯然比較哲理化。在其中他極力揭示人心靈對罪孽的體會及其超越提升的渴求。以此為基礎,他力証基督教的信仰如何有效地回應人類心靈的渴求。
俄利根的護教工作比以前的教父更為出色,也奠下了基督教哲學開展的基礎。俄利根受業于當時哲學名師撒加斯(Ammorius Saccas),根據新柏圖主義哲學家波弗里(Porphyry)對俄利根評論,俄利根廣泛采取柏拉圖及盧孟尼雅(Numenia),高尼雅 (Cronius),亞波樂芬尼(Apollophanes),聶哥馬赫(Nicomachus)等當代著名哲學家的思想去支持基督教的信仰。俄利根最著 名的辯道著作當然首推《反施爾撒克論》(Against Celsus)。他以施爾撒克的哲學論據為起點,并贊同他對拜偶像及將神人化的宗教的攻擊,但對于施爾撒克對基督教的誤解卻有力地駁斥,并進一步以哲學睿 智確立基督教的可信性。
初期教父為辯道的緣故,苦心孤詣,是我們今日信徒必須學習的。他們的膽色及開明的態度,勇于深入哲學界的陣壘,取其精進者而攻之,并借助其思想工具去闡釋基督教的信仰,使當時的人更易明白接受基督教,是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的。
傳統華人文化對宣教佈道策略之影響
鍾偉強
認識了傳統華人文化,和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怎樣影響他們的宗教觀、神觀和對人性的看法後,接下來我們要探討,對傳統華人宣教及佈道的策略,該有怎樣的調整?首先,無可否認,「崇古取向」的價值觀一直影響華人文化的發展。 在這課題下,需要了解的是:
第一,傳統華人文化對「變更」有所抗拒,特別是急速的改變,在有選擇的情況下,華人大都不願接受改變。因此,對於現代化及大規模的社會政治改革,在保守或傳統華人文化中均常遇上抗拒。
第二,傳統的宗教觀念及生活模式,對持「崇古取向」的華人特具意義。任何對舊有或固有文化生活、抑價值觀念的攻擊,都會遇上溝通障礙,甚至引致誤解。在近 代中國宣教歷史上,不難發現西方宣教士在這方面犯了不少毛病。他們當中曾有人以文化本位角度去看傳統中國文化,引來不少誤解及對固有傳統華人文化的貶抑。 甚至有主張信徒應揚棄傳統華人文化,難怪他們在宣教佈道上遇到不少困難及難阻。最顯著的例子是個別西方宣教士堅持以鋼琴為敬拜樂器,主張揚棄以傳統中國樂 器來敬拜神,甚至視之為「不為神所喜悅」這極端想法。亦有誤解「百行以孝為先」的價值觀,並加以攻擊。因此,在傳統華人文化處境工作的宣教士或佈道家,必 須分辨並尊重華人文化當中重要的傳統價值觀念:如孝道,和諧關係及以家庭為主的觀念等。這樣至少能取得華人尊重,從而建立良好的關係及更好的溝通。此等優 良的傳統價值觀念,甚至可結合福音及聖經真理來教導,使福音在此文化土壤中植根。
佈道策略需切合華人特性
傳統華人大都信服權威。擁有權威的人可以是父母、老師、村長、國家領袖或古聖先賢。華人作重要決策前,多要請教權威人士或順著傳統權威觀念而行。加上「以家為主」的觀念,使華人在個人權利與優先的觀念上,與西方大大不同。個人的利益及決定大都放在家庭及家人意見之後。
因此,在傳統華人文化處境中成長的青年人,若沒有得到家長或家屬中的權威人士認同,要作出決定信奉基督教是有困難的。教會必須對這些年青人給予特別輔導, 以解決因家人反對所帶來的種種衝擊。也不能單以青年人為傳福音的對象群體,必須亦以家庭中的權威人物作傳福音對象。以整個家庭為佈道宣教對象的策略,較以 個人為對象的宣教佈道策略更為優勝。
另外,傳統華人持「理想人格存於古聖先賢」的教導,所代表的道德觀念水準非常高。如「外聖內王」的觀念一直是我們的追求目標(文祟一1971)。因此,對傳統華人而言,著重生命見證的宣教及以友誼作開始的佈道策略,以及對信徒生命素質的培育,是不可或缺的。這較著重以宣講、勸說為主的宣教佈道策略,應更為傳統華人所接受。
此外,家庭一向是傳統華人的文化中心,在我們週圍的朋友中,不難發現他們都以家人或先祖利益為優先關注事項。在此有兩點是需要注意的:(一)祖先崇拜不應視為「單純宗教祭祀」活動,也應視為含有複雜、重要社會道德教化的活動(董芳苑1990)。例如在祭祀中所表彰的追思念祖孝道,就是傳統華人文化中重要的道德教化觀念。(二)從傳統華人文化價值觀來看,全盤否定祖先崇拜的習俗,很可能意味著對當中所包含的道德價值觀念,如忠、孝等價值觀念的否定。一味全盤否定祖先崇拜的價值,卻未能提供另一出路,只會引來災難性的後果(董芳苑1990)。
另外,對於傳統華人而言,能繼承先祖的遺訓或事業是相當重要的,跟隨父母或祖先的腳蹤也是子女的責任。在此而言,個人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活在 人際網絡中的個體。他是一個身上流著先祖血液,盼望能光宗耀祖的個體,也帶著父輩眾多期望的一個個體。這可能是一個難阻持傳統華人觀念的人信主的重要因 素。換句話說,家庭的網絡體系實際上是阻礙基督教在此種文化處境中擴展的「堅固牆」(朱岑樓1971)。因此,教會在此種文化處境中作青少年事工應小心處理。當家人反對他們信主,不應隨便鼓勵他們離開家庭到教會生活,放棄自己對家庭的責任。
西方佈道法並非最適合
對許多傳統華人來說,哲理性的宣教佈道勸說並不是最理想的策略。因為抽象的理念、哲理性的分析及推理並不是一般傳統華人的思想方法。把西方的整套佈道宣教 策略一成不變地應用在此處境是不合宜的。「四個屬靈定律」及「三福」的背後理念,均為西方城市人及大學生而設,因而著重以神學為主題的辯論及邏輯推理。在 傳統華人文化處境當中應用這些方法前,必須先將當中的內容調整,以配合傳統華人的處境。
相反,華人以關係為重,逐家逐戶拍門佈道的方法亦並不合宜。直接的對質與西方的護教辯論形式,也不能達到真正的溝通,反倒帶來關係的破裂。一旦關係破裂, 要傳達福音的信息就事倍功半。換言之,通過信任的關係來傳福音更有果效。建立友誼及生命見證的佈道方式更適合傳統華人的文化處境。例如在家庭聚會中,藉著 聯誼和查經,彼此關懷,這種方式應非常合用。
當指出主耶穌是唯一真神和救主
傳統華人無疑是非常宗教性的。這種文化背景其實早已預備人心歸向神。著名改革宗宣教神學家巴文克(Johan Herman Bavinck)就曾提出,真神藉著創造物不斷向人呼籲,可惜罪扭曲了人對神的回應,以致人把神的形象變為可憎之物敬拜(Bavinck,1955)。 這其實反映了人心對回歸真神的渴求。我們要作的是,把耶穌基督是「真神、救主」的好消息努力傳揚。四福音中耶穌的言行是佈道信息最好的開始,通過對他的言 行及神蹟記載打動人心。在相信泛神論的傳統華人文化中,對於耶穌的神性無疑是非常容易接受的,問題是能否接受耶穌在救恩中的獨特地位及重要性,而這個是必 須強調的。一些個案顯示,「靈力會戰」或從邪惡勢力中得到釋放的論述主題,對受傳統文化影響的華人而言也很重要。至於宣教士或佈道家在未信主的家庭中作見 證,探訪時為他們禱告,祈求平安臨到他們等宣教方法,有其實際意義。
此外,在以「恥感取向」為主的華人社會中, 強調罪惡受罰未必容易為人接受。福音自西方宣教士以來一直未能打入傳統華人文化處境,與此原因有很大關係(朱岑樓1971)。如何發展出一套以「恥感取向」為基本要理的福音策略,把基督受死代贖及應許賜下豐盛生命的真理,與基督赦罪、信徒成聖、屬靈生命成長等真理連結,實在非常重要。
總的而言,了解傳統華人文化背景既可幫助宣教士融入當地社會,也可協助把福音信息以當地文化方式傳播。不可否認的是,在了解各種文化特色與因素對傳福音的 影響後,我們亦必須確認聖靈的動工與感動,這在傳福音與宣教的過程中,應佔首要角色。我們在祈求神的靈動工,感動人心之餘,亦應努力除去阻礙福音傳播的文 化因素,以求福音傳到地極,榮耀歸神。
參考資料:
1. 韋政通著:「傳統中國理想人格的分析」,《中國人的性格》,李奕園、楊國樞編,頁1-33。(台灣: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1)。
2. 文祟一著:「從價值取向談中國國民性」,《中國人的性格》,李奕園,楊國樞編,頁47-84。(台灣: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1)。
3. 朱岑樓著:「從社會個人與文化的關係論中國人性格的恥感取向」,《中國人的性格》,李奕園,楊國樞編,頁85-126。(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1)。
4. 董芳苑著「基督徒與祖先對立—談祖先崇拜對基督徒宣教與障礙」,《基督徒與敬祖》,教會更生研究發展中心編,頁97-108,(台北:中國福音會,1990) 。
5. Bavinck, J.H., 1955. General revelation and the non-Christian religions. Free University Quarterly 4, No. 1: 43-55.
作者鍾偉強博士2000年於美國改革宗神學院取得哲學博士學位,論文環繞華人文化處境與宣教神學。曾為澳洲維省聖經學院講師。現為澳洲墨爾本長老宗神學院宣教學課程專任講師及亞裔課程主任。專責該院宣教學及亞裔課程之統籌及發展。聯絡:felixchung@presbyteriancollege.org。
認識了傳統華人文化,和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怎樣影響他們的宗教觀、神觀和對人性的看法後,接下來我們要探討,對傳統華人宣教及佈道的策略,該有怎樣的調整?首先,無可否認,「崇古取向」的價值觀一直影響華人文化的發展。 在這課題下,需要了解的是:
第一,傳統華人文化對「變更」有所抗拒,特別是急速的改變,在有選擇的情況下,華人大都不願接受改變。因此,對於現代化及大規模的社會政治改革,在保守或傳統華人文化中均常遇上抗拒。
第二,傳統的宗教觀念及生活模式,對持「崇古取向」的華人特具意義。任何對舊有或固有文化生活、抑價值觀念的攻擊,都會遇上溝通障礙,甚至引致誤解。在近 代中國宣教歷史上,不難發現西方宣教士在這方面犯了不少毛病。他們當中曾有人以文化本位角度去看傳統中國文化,引來不少誤解及對固有傳統華人文化的貶抑。 甚至有主張信徒應揚棄傳統華人文化,難怪他們在宣教佈道上遇到不少困難及難阻。最顯著的例子是個別西方宣教士堅持以鋼琴為敬拜樂器,主張揚棄以傳統中國樂 器來敬拜神,甚至視之為「不為神所喜悅」這極端想法。亦有誤解「百行以孝為先」的價值觀,並加以攻擊。因此,在傳統華人文化處境工作的宣教士或佈道家,必 須分辨並尊重華人文化當中重要的傳統價值觀念:如孝道,和諧關係及以家庭為主的觀念等。這樣至少能取得華人尊重,從而建立良好的關係及更好的溝通。此等優 良的傳統價值觀念,甚至可結合福音及聖經真理來教導,使福音在此文化土壤中植根。
佈道策略需切合華人特性
傳統華人大都信服權威。擁有權威的人可以是父母、老師、村長、國家領袖或古聖先賢。華人作重要決策前,多要請教權威人士或順著傳統權威觀念而行。加上「以家為主」的觀念,使華人在個人權利與優先的觀念上,與西方大大不同。個人的利益及決定大都放在家庭及家人意見之後。
因此,在傳統華人文化處境中成長的青年人,若沒有得到家長或家屬中的權威人士認同,要作出決定信奉基督教是有困難的。教會必須對這些年青人給予特別輔導, 以解決因家人反對所帶來的種種衝擊。也不能單以青年人為傳福音的對象群體,必須亦以家庭中的權威人物作傳福音對象。以整個家庭為佈道宣教對象的策略,較以 個人為對象的宣教佈道策略更為優勝。
另外,傳統華人持「理想人格存於古聖先賢」的教導,所代表的道德觀念水準非常高。如「外聖內王」的觀念一直是我們的追求目標(文祟一1971)。因此,對傳統華人而言,著重生命見證的宣教及以友誼作開始的佈道策略,以及對信徒生命素質的培育,是不可或缺的。這較著重以宣講、勸說為主的宣教佈道策略,應更為傳統華人所接受。
此外,家庭一向是傳統華人的文化中心,在我們週圍的朋友中,不難發現他們都以家人或先祖利益為優先關注事項。在此有兩點是需要注意的:(一)祖先崇拜不應視為「單純宗教祭祀」活動,也應視為含有複雜、重要社會道德教化的活動(董芳苑1990)。例如在祭祀中所表彰的追思念祖孝道,就是傳統華人文化中重要的道德教化觀念。(二)從傳統華人文化價值觀來看,全盤否定祖先崇拜的習俗,很可能意味著對當中所包含的道德價值觀念,如忠、孝等價值觀念的否定。一味全盤否定祖先崇拜的價值,卻未能提供另一出路,只會引來災難性的後果(董芳苑1990)。
另外,對於傳統華人而言,能繼承先祖的遺訓或事業是相當重要的,跟隨父母或祖先的腳蹤也是子女的責任。在此而言,個人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活在 人際網絡中的個體。他是一個身上流著先祖血液,盼望能光宗耀祖的個體,也帶著父輩眾多期望的一個個體。這可能是一個難阻持傳統華人觀念的人信主的重要因 素。換句話說,家庭的網絡體系實際上是阻礙基督教在此種文化處境中擴展的「堅固牆」(朱岑樓1971)。因此,教會在此種文化處境中作青少年事工應小心處理。當家人反對他們信主,不應隨便鼓勵他們離開家庭到教會生活,放棄自己對家庭的責任。
西方佈道法並非最適合
對許多傳統華人來說,哲理性的宣教佈道勸說並不是最理想的策略。因為抽象的理念、哲理性的分析及推理並不是一般傳統華人的思想方法。把西方的整套佈道宣教 策略一成不變地應用在此處境是不合宜的。「四個屬靈定律」及「三福」的背後理念,均為西方城市人及大學生而設,因而著重以神學為主題的辯論及邏輯推理。在 傳統華人文化處境當中應用這些方法前,必須先將當中的內容調整,以配合傳統華人的處境。
相反,華人以關係為重,逐家逐戶拍門佈道的方法亦並不合宜。直接的對質與西方的護教辯論形式,也不能達到真正的溝通,反倒帶來關係的破裂。一旦關係破裂, 要傳達福音的信息就事倍功半。換言之,通過信任的關係來傳福音更有果效。建立友誼及生命見證的佈道方式更適合傳統華人的文化處境。例如在家庭聚會中,藉著 聯誼和查經,彼此關懷,這種方式應非常合用。
當指出主耶穌是唯一真神和救主
傳統華人無疑是非常宗教性的。這種文化背景其實早已預備人心歸向神。著名改革宗宣教神學家巴文克(Johan Herman Bavinck)就曾提出,真神藉著創造物不斷向人呼籲,可惜罪扭曲了人對神的回應,以致人把神的形象變為可憎之物敬拜(Bavinck,1955)。 這其實反映了人心對回歸真神的渴求。我們要作的是,把耶穌基督是「真神、救主」的好消息努力傳揚。四福音中耶穌的言行是佈道信息最好的開始,通過對他的言 行及神蹟記載打動人心。在相信泛神論的傳統華人文化中,對於耶穌的神性無疑是非常容易接受的,問題是能否接受耶穌在救恩中的獨特地位及重要性,而這個是必 須強調的。一些個案顯示,「靈力會戰」或從邪惡勢力中得到釋放的論述主題,對受傳統文化影響的華人而言也很重要。至於宣教士或佈道家在未信主的家庭中作見 證,探訪時為他們禱告,祈求平安臨到他們等宣教方法,有其實際意義。
此外,在以「恥感取向」為主的華人社會中, 強調罪惡受罰未必容易為人接受。福音自西方宣教士以來一直未能打入傳統華人文化處境,與此原因有很大關係(朱岑樓1971)。如何發展出一套以「恥感取向」為基本要理的福音策略,把基督受死代贖及應許賜下豐盛生命的真理,與基督赦罪、信徒成聖、屬靈生命成長等真理連結,實在非常重要。
總的而言,了解傳統華人文化背景既可幫助宣教士融入當地社會,也可協助把福音信息以當地文化方式傳播。不可否認的是,在了解各種文化特色與因素對傳福音的 影響後,我們亦必須確認聖靈的動工與感動,這在傳福音與宣教的過程中,應佔首要角色。我們在祈求神的靈動工,感動人心之餘,亦應努力除去阻礙福音傳播的文 化因素,以求福音傳到地極,榮耀歸神。
參考資料:
1. 韋政通著:「傳統中國理想人格的分析」,《中國人的性格》,李奕園、楊國樞編,頁1-33。(台灣: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1)。
2. 文祟一著:「從價值取向談中國國民性」,《中國人的性格》,李奕園,楊國樞編,頁47-84。(台灣: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1)。
3. 朱岑樓著:「從社會個人與文化的關係論中國人性格的恥感取向」,《中國人的性格》,李奕園,楊國樞編,頁85-126。(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1)。
4. 董芳苑著「基督徒與祖先對立—談祖先崇拜對基督徒宣教與障礙」,《基督徒與敬祖》,教會更生研究發展中心編,頁97-108,(台北:中國福音會,1990) 。
5. Bavinck, J.H., 1955. General revelation and the non-Christian religions. Free University Quarterly 4, No. 1: 43-55.
作者鍾偉強博士2000年於美國改革宗神學院取得哲學博士學位,論文環繞華人文化處境與宣教神學。曾為澳洲維省聖經學院講師。現為澳洲墨爾本長老宗神學院宣教學課程專任講師及亞裔課程主任。專責該院宣教學及亞裔課程之統籌及發展。聯絡:felixchung@presbyteriancollege.org。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3)
1.保羅與彼得在羅馬之腳蹤
五旬節以後,眾教會建立,福音迅速的由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一地,擴展至羅馬全境。因著耶路撒冷大遭逼迫,門徒 向四處擴散,先是達到敘利亞的安提阿,藉著擴展至敘利亞、基利家、加拉太、亞西亞、馬其頓、亞該亞等省分,至終到了義大利的羅馬。行傳十八章記載,亞居拉 與百基拉原居羅馬,因該撒革老丟的逼迫,離開羅馬轉往哥林多,在那裡遇見保羅。保羅曾因下監而押至羅馬受審(徒二八14),在羅馬寫了歌羅西、以弗所、腓 立比、腓利門等書,並在此地足足盡職了兩年。保羅在為自己申辯後,重得釋放,再度訪問弗所和馬其頓等地,並於第二次到羅馬探望時,於尼羅任內殉道。
傳 言使徒彼得也曾經走訪過羅馬,並幾乎與保羅同時,於尼羅任內,殉道於羅馬。許多早期教父,如革利免、俄利根、以格那提等人,均在其書信中提及此事。優西比 烏的教會史更是清楚寫道:「革老丟統治時,經神仁慈、恩典的安排,偉大、大能的使徒彼得受引導到羅馬城,勇敢地在眾人中,領頭對抗這群人類的敗類(指騙子 西門)。彼得如同神尊高的將軍,因神聖的軍裝得加強,滿載如同奇珍的啟示亮光,從東方帶給西方的人。傳揚光並有益的教訓,宣揚神的國度。」此外,初期教會 對於殉道者的尊敬心理,也為此傳聞增添了些許實物證據。
2.初期教會的信仰與實行
初期的教會堅定持續在使徒的教訓與交通 中,挨家挨戶擘餅與禱告。因著外在環境的逼迫,信徒多半以小群的方式在家中聚集。從保羅寫給召會的書信中,我們已可見「經綸」、「分賜」等辭,以及人成為 神的成聖等觀念。然而,後期的教父著作中,這類真理漸漸稀少,甚至為人所遺忘。初期教會普遍遵行的「十二使徒遺訓」中,僅記載了生命與死亡之路,以及受 浸、禁食、擘餅等實行上的規條,處處可見當時對敬虔教訓與道德的注重。而受浸、禁食、擘餅等實行,也在因其對細節之過分強調,而流於儀文與形式。
3.初期教會著名教父與著作
此時期的教父與作家,可分為使徒後期與尼西亞前期兩階段。使徒後期教父較著名的有羅馬的革利免、安提阿的以格那提、士每拿的玻雷卡、羅馬的黑馬(Hermas)、以及殉道者猶斯丁。尼西亞前期的著名教父則有愛任紐、特土良、亞歷山大的革利免、以及俄利根等人。
羅 馬的革利免是第三任羅馬主教,曾寫信給哥林多人,責備他們中間驅逐長老、分黨結派的混亂,為稱其為《革利免書信》。安提阿的以格那提,在前往羅馬殉道的途 中,寫了七封書信,高舉基督之神、人二性,期盼信徒尊敬自己的主教與長老。玻雷卡曾為使徒約翰的門徒,為使徒時代與尼西亞前期作家之間的重要橋樑。玻雷卡 是一個堅定的護教者,常引用經文與當時智慧派的異端馬吉安論戰,後以八十六歲的高齡,忠心為主殉道。羅馬的黑馬以啟示錄的形式,寫下了《黑馬牧人書》,內 容包含了異象、訓示與比喻,強調悔罪之重要性。此外,尚有《巴拿巴書信》、《眾使徒書》等佚名書信,亦廣為流傳。愛任紐為玻雷卡的門徒,為羅馬大公教會最 偉大的神學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反異端》(Against Heresies),該書駁斥靈智派教訓,為三一神論之先驅。特土良是北非的教父,著有許多護教作品,著名的有駁斥當時「父神受苦論」異端的《駁帕克西 亞》,詳盡闡述其三一神觀,其《人論》(De Anima),亦為首部聖經心理學之著作。俄利根為教會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一個神學家,其聖經觀與三一神觀點,均有其價值。然俄利根的靈魂論,因受神秘主義 與禁慾主義影響而流於偏頗,於君士坦丁大會上被定為異端。
五旬節以後,眾教會建立,福音迅速的由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一地,擴展至羅馬全境。因著耶路撒冷大遭逼迫,門徒 向四處擴散,先是達到敘利亞的安提阿,藉著擴展至敘利亞、基利家、加拉太、亞西亞、馬其頓、亞該亞等省分,至終到了義大利的羅馬。行傳十八章記載,亞居拉 與百基拉原居羅馬,因該撒革老丟的逼迫,離開羅馬轉往哥林多,在那裡遇見保羅。保羅曾因下監而押至羅馬受審(徒二八14),在羅馬寫了歌羅西、以弗所、腓 立比、腓利門等書,並在此地足足盡職了兩年。保羅在為自己申辯後,重得釋放,再度訪問弗所和馬其頓等地,並於第二次到羅馬探望時,於尼羅任內殉道。
傳 言使徒彼得也曾經走訪過羅馬,並幾乎與保羅同時,於尼羅任內,殉道於羅馬。許多早期教父,如革利免、俄利根、以格那提等人,均在其書信中提及此事。優西比 烏的教會史更是清楚寫道:「革老丟統治時,經神仁慈、恩典的安排,偉大、大能的使徒彼得受引導到羅馬城,勇敢地在眾人中,領頭對抗這群人類的敗類(指騙子 西門)。彼得如同神尊高的將軍,因神聖的軍裝得加強,滿載如同奇珍的啟示亮光,從東方帶給西方的人。傳揚光並有益的教訓,宣揚神的國度。」此外,初期教會 對於殉道者的尊敬心理,也為此傳聞增添了些許實物證據。
2.初期教會的信仰與實行
初期的教會堅定持續在使徒的教訓與交通 中,挨家挨戶擘餅與禱告。因著外在環境的逼迫,信徒多半以小群的方式在家中聚集。從保羅寫給召會的書信中,我們已可見「經綸」、「分賜」等辭,以及人成為 神的成聖等觀念。然而,後期的教父著作中,這類真理漸漸稀少,甚至為人所遺忘。初期教會普遍遵行的「十二使徒遺訓」中,僅記載了生命與死亡之路,以及受 浸、禁食、擘餅等實行上的規條,處處可見當時對敬虔教訓與道德的注重。而受浸、禁食、擘餅等實行,也在因其對細節之過分強調,而流於儀文與形式。
3.初期教會著名教父與著作
此時期的教父與作家,可分為使徒後期與尼西亞前期兩階段。使徒後期教父較著名的有羅馬的革利免、安提阿的以格那提、士每拿的玻雷卡、羅馬的黑馬(Hermas)、以及殉道者猶斯丁。尼西亞前期的著名教父則有愛任紐、特土良、亞歷山大的革利免、以及俄利根等人。
羅 馬的革利免是第三任羅馬主教,曾寫信給哥林多人,責備他們中間驅逐長老、分黨結派的混亂,為稱其為《革利免書信》。安提阿的以格那提,在前往羅馬殉道的途 中,寫了七封書信,高舉基督之神、人二性,期盼信徒尊敬自己的主教與長老。玻雷卡曾為使徒約翰的門徒,為使徒時代與尼西亞前期作家之間的重要橋樑。玻雷卡 是一個堅定的護教者,常引用經文與當時智慧派的異端馬吉安論戰,後以八十六歲的高齡,忠心為主殉道。羅馬的黑馬以啟示錄的形式,寫下了《黑馬牧人書》,內 容包含了異象、訓示與比喻,強調悔罪之重要性。此外,尚有《巴拿巴書信》、《眾使徒書》等佚名書信,亦廣為流傳。愛任紐為玻雷卡的門徒,為羅馬大公教會最 偉大的神學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反異端》(Against Heresies),該書駁斥靈智派教訓,為三一神論之先驅。特土良是北非的教父,著有許多護教作品,著名的有駁斥當時「父神受苦論」異端的《駁帕克西 亞》,詳盡闡述其三一神觀,其《人論》(De Anima),亦為首部聖經心理學之著作。俄利根為教會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一個神學家,其聖經觀與三一神觀點,均有其價值。然俄利根的靈魂論,因受神秘主義 與禁慾主義影響而流於偏頗,於君士坦丁大會上被定為異端。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2)
在護教學上所下的工夫
除了生命的表現外,初期教父為信仰爭辯的睿智也是福音擴展很重要的因素。異教人士不單以權勢、武力鎮壓基督徒,更厲 害的武器便是思想的圍攻。猶太和希臘的思想家聯成一陣線,對基督徒的信仰問難質疑。但各方面的攻擊反而刺激起基督徒不懈地思索,以最清晰並富創意的思想及 意象表達信仰。初期教會的「護教運動」(Apologetic Movement)便這樣興起,其中不少的護教者可算是當時一流的思想家。最初期的護教者有雅典的亞裏斯德(Aristides),比爾拿的亞裏士圖 (Aristo of Pella);他們情詞懇切地上表于羅馬皇帝,陳明基督教信仰的合理性,並為時下對基督教的誤解力辯。第二代的護教者有撒德市的米利都(Melito of Sardis)及猶斯丁(Justin, 約100-165 A.D.)等,其中以猶斯丁的雄辯最為著名。猶斯丁可算是第一位接受基督教的哲學家。在接受基督教前,他遍尋智理,對希臘哲學認識很深,特別是當時的柏拉 圖主義。因此他日後所寫的兩卷《辯道》(Apology)不單對當時對基督教的攻擊有效地處理,更將基督教的信仰清楚並具哲理思辯地表達出來。他第一卷的 《辯道》是寫給羅馬皇皮雅斯大帝的。他向皮雅斯解釋,一般人認為基督徒是無神論者,並以為他們不道德,完全是一種誤解。他向這位皇帝陳述基督徒所信的神是 獨一的真神,他們的信仰比當時民間的迷信如何更合乎理性。同時他更以基督徒嚴謹清潔的生活,以表示基督徒在道德上實高於非信徒。他針對猶太人而寫的《與猶 太人德理夫的對話》(Dialogue with Trypho the Jew)使人驚異他對舊約聖經深邃的掌握。猶太人德理夫表示不能接受基督教的兩大原因,乃在於基督徒不守摩西的律法,更有甚者就是他們竟以一個人–耶穌 –作為神來尊奉。猶斯丁於是以舊約聖經為基礎,向德理夫解釋摩西的律法及先知的講論如何在基督身上成全,並且以基督的教訓(特別是登山寶訓為總結),對 當時的猶太人來說,《與猶太人德理夫的對話》的確極具說服力。猶斯丁以後,他的學生達提安(Tatian)繼承他的護教工作。與他同時期的有雅典納哥拉 (Athenagoras)及荷瑪斯(Hermas)。他們都是初期教會重要的思想家。
在 第三世紀初,教會出現了兩大思想家,一在西方,一在東方。在西方的是特土良(Tertullian, 160-220 A.D.),以拉丁文寫作;在東方的為俄利根(Origen, 182-254 A.D.),以希臘文寫作。特土良的《護教學》(Apologeticum)首先提出宗教自由的要求,繼而請求羅馬政府尊重基督教,公平地對待基督教。他 彷彿以律師的身分,為基督教要求法律的保護。接著,他更以基督徒的人格,對國家的貢獻,以示基督教的優越。他另一卷書《靈魂的見證》(On the Testament of the Soul)顯然比較哲理化。在其中他極力揭示人心靈對罪孽的體會及其超越提升的渴求。以此為基礎,他力証基督教的信仰如何有效地回應人類心靈的渴求。
俄 利根的護教工作比以前的教父更為出色,也奠下了基督教哲學開展的基礎。俄利根受業於當時哲學名師撒加斯(Ammorius Saccas),根據新柏圖主義哲學家波弗裏(Porphyry)對俄利根評論,俄利根廣泛採取柏拉圖及盧孟尼雅(Numenia),高尼雅 (Cronius),亞波樂芬尼(Apollophanes),聶哥馬赫(Nicomachus)等當代著名哲學家的思想去支援基督教的信仰。俄利根最著 名的辯道著作當然首推《反施爾撒克論》(Against Celsus)。他以施爾撒克的哲學論據為起點,並贊同他對拜偶像及將神人化的宗教的攻擊,但對于施爾撒克對基督教的誤解卻有力地駁斥,並進一步以哲學睿 智確立基督教的可信性。
初期教父為辯道的緣故,苦心孤詣,是我們今日信徒必須學習的。他們的膽色及開明的態度,勇於深入哲學界的陣壘,取其精進者而攻之,並借助其思想工具去闡釋基督教的信仰,使當時的人更易明白接受基督教,是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的。
耶穌時代的背景
(本文為參考資料,轉載自http://ce.fhl.net/liang/jesus/js-001.htm,不代表本站立場)
羅馬的影響─政治
耶穌時代,猶太人在政治方面受羅馬統治,在文化方面則受希臘影響,再加上猶太本身傳統的宗教,就形成耶穌所處之時代的背景。羅馬對它所征服的地方,安定的省份由元老院管理,指派省長統治,常有暴亂的則由皇帝直接派軍隊駐守,由提督、巡撫或地方長官管治。
大 希律靠其政治手腕被羅馬皇帝委任為猶太人的王,他曾經要殺嬰孩耶穌,沒有成功。他死了以後,遺囑將王國分給他三個兒子。當然,這還需經過奧古斯都皇帝的批 准。亞基老 管理猶太、撒馬利亞和以土買等地,他不能稱為王,只能稱為總督(ethnarch)。 希律安提帕管理加利利和比利亞,他的地位是分封王(tetrarch),權力比總督小。腓力 I 管理巴勒斯坦北部及東北部,包括特拉可尼,以土利亞等地。亞基老就是馬太福音 2:22 所記載的那位,但他不受猶太人歡迎,又任意更換大祭司,猶太起而反抗,到處都有暴動。後來猶太人向羅馬皇帝極力請願,皇帝就將他免職放逐,改派巡撫來管理 猶太地。所以在新約時期,有時提到王,有時提到巡撫。希律安提帕就是娶其兄弟腓力 II 之妻希羅底,並殺死施洗約翰的那一位。耶穌在世時大部份時間在加利利,就是在希律安提帕的管轄區。他聽到耶穌的名聲,以為是施洗約翰從死裡復活,想要殺耶 穌,耶穌稱他為狐狸(路 13:32)。希律安提帕曾經向皇帝陳情,希望獲得更大權勢,但被懷疑具有野心,最後被羅馬皇帝放逐,死於異域。腓力 I 是唯一做得比較好的一個王,任內諸多建樹。他不是希羅底原來的丈夫腓力,但他娶希羅底女兒撒羅米為妻。他為紀念羅馬皇帝奧古斯都重建古城班尼亞 (Panias),改名為凱撒利亞(Caesarea),但為與其他同名城邑有別,這城被稱為凱撒利亞‧腓立比(太 16:13)(註 7)。稅吏是替羅馬政府收稅的。通常皇帝只訂一個數目,全權委託稅吏辦理,稅吏常任意訛詐人,多收的歸自己口袋,故為猶太人所痛恨。
希臘的影響─文化
希臘文化隨著亞歷山大帝的東征而帶到巴勒斯坦,這些文化和當地文化結合,產生了以希臘文化為主的混合文化,史學家稱之為「希臘化文化」 (Hellenism)。當地的城市,不但希臘式建築十分流行,希臘文也成為朝廷與民間通用的語言。這種情形在羅馬統治以後,並未改變。希臘文化可以說與人民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新約就是用希臘文寫成的,所以它能夠很快地流傳到各地。
希臘文化的主要特色是崇尚自由、民主與獨立的精神,其文學、藝術亦十分發達。希臘人為了解答人生問題,產生了禁慾的斯多亞主義和享樂的伊匹鳩魯派;同時還有智慧主義,新柏拉圖主義,犬儒主義,懷疑主義等各個哲學門派。而希臘人生性好奇,約翰福音 12:20-21 記載有幾個希利尼人要來見耶穌,希利尼人就是希臘人。當使徒保羅來到希臘的雅典傳福音時,當地人都很好奇地要來聽聽看他要說些什麼(徒17 章),這都顯示出希臘人好奇求知的特性。
猶太的傳統─宗教
希 臘文化帶給猶太人的衝擊是,他們能否同時接受希臘文化,而仍然忠於他們傳統的信仰。猶太人有的受希臘化影響較深,思想比較自由,比較追求物質享受,這種人 大多散居在各地;有的思想比較保守,抗拒希臘文化,這些人多居住在猶太本土。耶穌當代猶太人的宗教集團和黨派可分下列幾種:
祭司:祭司的 職責原是獻祭、傳達上帝的旨意並教誨民眾。以色列人從巴比倫歸回以後,沒有王,外邦人也不希望大衛王室抬頭,祭司的權力便逐漸擴張而擁有政權。馬加比革命 之後所建立的王朝更是祭司主政。但是在政治環境爭權奪利的風氣之下,祭司也難保清高。而外來的統治者有時任意廢大祭司,另立新祭司,甚至還有人用錢收買而 得大祭司職。
文士:文士原是抄寫律法的人,由利未人擔任,他們保存聖經,不遺餘力。以色列人被擄分散在各處設立會堂時,文士研讀並解釋律法,在教導百姓遵行律法上扮演極重要角色。像以斯拉就是文士,又是祭司。但是後來祭司慢慢忽略律法,文士就與祭司分開,而形成另一個專業。
法利賽人:法利賽人的意思是「分別出來」,他們是與當政者不合而分離出來的一班虔誠人士,約在公元前 150 年形成。他們遵行律法,相信死人復活。在耶穌出生前一世紀,法利賽人中有兩位極具影響力的大拉比 ,形成法利賽的兩大學派,由希列(Hillel) 和沙買(Shammai)所領導。希列生於巴比倫,後來遷居耶路撒冷,對律法採取比較自由的態度。沙買這一派比較嚴格,他們反對那些傾向羅馬的政黨,同情並贊助謀求國家獨立。使徒保羅的師傅迦瑪列乃是希列的孫兒。
撒都該人:撒都該人可能源自所羅門王時代的撒都,他們多為祭司階層的人,可以說是當時的執政者與權貴。他們崇尚理性,只接受摩西五經,不相信死人復活,反對法利賽人在律法之外又加上許多遺傳。其實撒都該人的興趣在於政治,多過宗教。
以 上四種人,文士和祭司是一種職業,法利賽和撒都該則為一種黨派。文士多半為法利賽人,但亦有少數為撒都該人;祭司則多半為撒都該人,亦有少數為法利賽人。 此外,在新約聖經中還提到希律黨和奮銳黨。希律黨是擁護希律做王的人;奮銳黨主張與羅馬對抗,不惜使用武力。但到公元第二世紀猶太覆亡之後,大部份的黨派 都消失無蹤,只有法利賽黨存留下來。
主耶穌降生時,正值羅馬人統治,但希臘文化瀰漫羅馬帝國各地,這正是福音傳播的最佳時機。
在 主耶穌釘死復活以後,那些從前跟隨祂的門徒,領受了主的托咐,將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境、撒瑪利亞、傳遍地極,作主復活的見證人。其中猶大因出賣耶穌, 其使徒職分由馬提亞接替(徒一26)。根據古老的教會傳統,使徒們後來分成三組:彼得、安德烈、馬太和巴多羅買到黑海一帶傳道,多馬、西面、德丟 (Thaddeus)到了帕提亞,約翰和腓利前去小亞細亞。優西比烏的教會史亦記載多馬來到帕提亞,安得烈去了西古提,約翰則待在亞西亞,並在不久後死於 以弗所。彼得走遍了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庇推尼及亞西亞,傳福音給四散的猶太人,最後回到羅馬,倒釘十架而死。
一、雅各 (James)
西 庇太的兒子,使徒約翰之兄,當時被稱為「大雅各」。雅各是第一位殉道的使徒,行傳記載了他的殉道:「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 各。」(徒十二1~2)。根據優西比烏的教會史,革利免曾於其Institution (即Hypotyposes)的第七冊中記載,雅各在殉道之前,喜樂盈溢,毫無畏懼。引他到審判台的人,因看到此景,深受感動而公開承認自己是基督徒。兩 人一同被帶去赴死的路上,那人要求雅各赦免他,雅各考慮了一下,回答說,「平安歸於您。」並親吻他,然後他們同時被斬首。
二、約翰(John)
根 據約翰福音,約翰是主耶穌所愛的使徒,並在十字架下受託照顧耶穌母親馬利亞。在五旬節召會成立以後,約翰、彼得和主的肉身兄弟雅各三人,成為耶路撒冷教會 的柱石(加二9)。約翰所寫的五卷書信,皆被列入新約正典裏。歷史告訴我們,約翰在多米田皇帝逼迫期間,被放逐到拔摩海島,並在那裡看見異象,寫成啟示 錄。根據愛任紐、革利免、耶柔米等教父的記載,使徒約翰從拔摩海島釋放出來後,仍繼續在以弗所傳揚福音,建造召會。約翰晚年滿了愛心,帶給弟兄們許多安 慰。他年老不能走動時,便由人抬到聚會之處,每次講到均提及:「小子們哪!你們要彼此相愛!」最後一次的講道,也是這兩句話,講完之後,就在講臺上安然離 世。
三、彼得(Peter)
西門巴約拿,後被耶穌改名磯法-即彼得。主耶穌釘死復活之後,彼得曾帶領門徒回去打漁,後在 提比哩亞海邊,遇見主向他顯現。五旬節那天,彼得剛強為主作見證,開啟了猶太人的門,後又受主啟示,在哥尼流的家中,開啟了外邦人的門。彼得與雅各、約翰 同為耶路撒冷的長老,為初期召會極具影響力的使徒。根據殉道者猶斯丁的記載,彼得在革老丟年間到達羅馬,然而行傳告訴我們,主後44年(徒十二3),51 年(徒十五),彼得都應在耶路撒冷。之後他到了安提阿(加二 11),並在小亞細亞一帶服事,甚至曾經轉往巴比倫一帶(彼前五13)傳道。保羅於主後六十年寫信給羅馬教會時,並未提及彼得在當地,因此彼得在革老丟年 間到羅馬的證據相當脆弱。彼得應是在他殉道前(主後64年)不久抵達羅馬。
彼 得晚年在羅馬竭力廣傳福音,因他熱切傳道的影響,許多人離棄偶像,歸向真神。據說彼得以羅馬郊外的「地下墓窟」作為傳道之所,避免引起羅馬政府的注意。後 來暴君尼羅大肆逼迫,並下手捉拿彼得。根據革利免與愛任紐的說法,保羅與彼得幾乎同時在羅馬殉道。據說彼得被處死前,曾對刑史作如此的要求:「請把我倒過 來釘在十字架上,我的主曾為我豎在十字架上,我不配像他一樣受死。」特土良是首位提到彼得釘十字架的教父,俄利根更進一步的提到,彼得乃是倒釘十架而死。
四、安得烈(Andrew)
安 得烈是彼得肉身的兄弟,也是十二使徒之一。當教會在耶路撒冷遭遇逼迫時,衆門徒都分散到各處去,安得烈遂乘船出航,四處傳揚福音。有些教會的傳統認為安德 烈是西古提的使徒,因此俄國教會視安德烈為護衛聖人(patron saint)。最終,安得烈回到了亞該亞省的帕特拉,在那裡被釘死殉道。相傳安得烈被釘的十字架為「X」形,從此此一形式的十字架就被稱為「聖安得烈十字 架」。根據耶柔米的記載,安得烈在上十字架前,對群衆發表了一篇精采的講論,然後毫無懼色地殉道,使許多人相信耶穌是主。
五、腓力(Philip)
據 傳腓力也和其他使徒一樣,四處傳道。據傳他在小亞細亞的希拉波立,帶領許多信奉蛇神的人信主,毀壞蛇神的偶像,遂觸怒官員與以迷信牟利的祭司,而將他下 獄,施以酷刑,最後被倒釘十字架而死。以弗所監督Polycrates給羅馬監督Victor的信裏,提到了使徒腓力和他的女兒:「在亞西亞,發光的聖徒 已經沉睡,但在主顯現的末日會再復活。那時主要從天帶著榮耀而來,再次聚集聖徒。十二使徒之一的腓力和他兩位年老守童身的女兒,在希拉波立沉睡。腓力另一 位活在靈中的女兒,則葬在以弗所。」
六、巴多羅買(拿但業,Bartholomew)
有些解經家認為巴多羅買可能就是拿 但業,因為在十二使徒的名單中他常與腓力排列一起,又是腓力領他信主的。雖然聖經並未記載他的言行,但耶穌復活後在加利利海濱向七個門徒顯現時,拿但業也 在內(約廿一2)。巴多羅買是亞蘭文名字,而拿但業是希伯來文。教會傳說他在猶太國外多處傳道和行神迹,並將馬太福音譯成多國語言。印度有傳說稱當保羅在 西亞傳教時,使徒多馬和巴多羅買開始向東方傳教。前者在印度,巴多羅買則進而到了中國。巴多羅買最後在亞美尼亞被異教徒棍打、釘十字架、再用刀殺死。
七、多馬(Thomas)
多 馬又名低土馬,人們稱他為「多疑的多馬」,因為他曾對主的復活「非見不信」(約廿四25)。根據教會歷史記載,在主復活後,多馬與西面、德丟 (Thaddeus)三人前往帕提亞傳道。在使徒時代,帕提亞是一個疆域由裏海至波斯灣的獨立國家,後來的教會傳統認為多馬的行蹤甚至超過帕提亞而遠達印 度,在那裡傳揚福音,建立教會,並至終於異鄉殉道。目前在印度不但有一些以多馬為名的教會,而且還可找到他不少遺迹。
八、雅各的兒子猶大(Judas)或稱達太(Thaddaeus)
達太又名利拜烏或猶大(不是賣主的加略人猶大),是亞勒腓的兒子。教會傳統相信,達太曾多次乘船遠行傳道。教父耶柔米也曾提及達太曾到今日土耳其境內,因治癒國王押迦的重病,而將土耳其人民帶領歸主。至終因在波斯傳福音,致使當局不滿,遂遭釘十字架處決。
九、奮銳黨的西門(Simon)
西 門在跟隨主之前是奮銳黨黨員,是一個個狂熱的愛國分子,也是個嚴格謹守摩西律法的人。相傳西門除了在猶太地傳福音外,也曾到過埃及、非洲的古利奈、茅利塔 尼亞、利比亞等。一份法文的文獻記載,西門甚至遠達大不列顛群島和鄰近島嶼。後來亦在波斯為異教徒所殺,有種說法是釘十字架而死,也有人說西門是被鋸成兩 段而死。
十、亞勒腓的兒子雅各(James)
亞勒腓的兒子,可能身裁矮小或年紀比亞庇太的兒子雅各為小,故被稱為「小雅 各」。將福音傳到埃及的即是這位雅各。關於小雅各的下落,遺傳說他在基督徒受逼迫期間,被處鋸刑,身首分離。另也有人說他曾到波斯傳道,在當地殉道。因聖 經上僅記載了他的名字,並未記載他的事蹟,因此人將其稱為「未被歌頌的使徒」,是許多寂寂無名的殉道者之一。
十一、稅吏馬太(利未,Matthew)
馬太又名利未,本是一個羅馬政府的稅吏,受猶太同胞恨惡和鄙視。後著有馬太福音,向猶太同胞傳揚福音。晚年曾到中東各地、走遍非洲衣索比亞,建立教會,並在波斯殉道。
十二、馬提亞(Matthias)
耶穌升天後,衆使徒搖簽選出馬提亞,取代了猶大的使徒職分。馬提亞原是七十門徒中的一位,相傳他在耶路撒冷殉道,先被人丟擲石頭,後斬首而死。
除了生命的表現外,初期教父為信仰爭辯的睿智也是福音擴展很重要的因素。異教人士不單以權勢、武力鎮壓基督徒,更厲 害的武器便是思想的圍攻。猶太和希臘的思想家聯成一陣線,對基督徒的信仰問難質疑。但各方面的攻擊反而刺激起基督徒不懈地思索,以最清晰並富創意的思想及 意象表達信仰。初期教會的「護教運動」(Apologetic Movement)便這樣興起,其中不少的護教者可算是當時一流的思想家。最初期的護教者有雅典的亞裏斯德(Aristides),比爾拿的亞裏士圖 (Aristo of Pella);他們情詞懇切地上表于羅馬皇帝,陳明基督教信仰的合理性,並為時下對基督教的誤解力辯。第二代的護教者有撒德市的米利都(Melito of Sardis)及猶斯丁(Justin, 約100-165 A.D.)等,其中以猶斯丁的雄辯最為著名。猶斯丁可算是第一位接受基督教的哲學家。在接受基督教前,他遍尋智理,對希臘哲學認識很深,特別是當時的柏拉 圖主義。因此他日後所寫的兩卷《辯道》(Apology)不單對當時對基督教的攻擊有效地處理,更將基督教的信仰清楚並具哲理思辯地表達出來。他第一卷的 《辯道》是寫給羅馬皇皮雅斯大帝的。他向皮雅斯解釋,一般人認為基督徒是無神論者,並以為他們不道德,完全是一種誤解。他向這位皇帝陳述基督徒所信的神是 獨一的真神,他們的信仰比當時民間的迷信如何更合乎理性。同時他更以基督徒嚴謹清潔的生活,以表示基督徒在道德上實高於非信徒。他針對猶太人而寫的《與猶 太人德理夫的對話》(Dialogue with Trypho the Jew)使人驚異他對舊約聖經深邃的掌握。猶太人德理夫表示不能接受基督教的兩大原因,乃在於基督徒不守摩西的律法,更有甚者就是他們竟以一個人–耶穌 –作為神來尊奉。猶斯丁於是以舊約聖經為基礎,向德理夫解釋摩西的律法及先知的講論如何在基督身上成全,並且以基督的教訓(特別是登山寶訓為總結),對 當時的猶太人來說,《與猶太人德理夫的對話》的確極具說服力。猶斯丁以後,他的學生達提安(Tatian)繼承他的護教工作。與他同時期的有雅典納哥拉 (Athenagoras)及荷瑪斯(Hermas)。他們都是初期教會重要的思想家。
在 第三世紀初,教會出現了兩大思想家,一在西方,一在東方。在西方的是特土良(Tertullian, 160-220 A.D.),以拉丁文寫作;在東方的為俄利根(Origen, 182-254 A.D.),以希臘文寫作。特土良的《護教學》(Apologeticum)首先提出宗教自由的要求,繼而請求羅馬政府尊重基督教,公平地對待基督教。他 彷彿以律師的身分,為基督教要求法律的保護。接著,他更以基督徒的人格,對國家的貢獻,以示基督教的優越。他另一卷書《靈魂的見證》(On the Testament of the Soul)顯然比較哲理化。在其中他極力揭示人心靈對罪孽的體會及其超越提升的渴求。以此為基礎,他力証基督教的信仰如何有效地回應人類心靈的渴求。
俄 利根的護教工作比以前的教父更為出色,也奠下了基督教哲學開展的基礎。俄利根受業於當時哲學名師撒加斯(Ammorius Saccas),根據新柏圖主義哲學家波弗裏(Porphyry)對俄利根評論,俄利根廣泛採取柏拉圖及盧孟尼雅(Numenia),高尼雅 (Cronius),亞波樂芬尼(Apollophanes),聶哥馬赫(Nicomachus)等當代著名哲學家的思想去支援基督教的信仰。俄利根最著 名的辯道著作當然首推《反施爾撒克論》(Against Celsus)。他以施爾撒克的哲學論據為起點,並贊同他對拜偶像及將神人化的宗教的攻擊,但對于施爾撒克對基督教的誤解卻有力地駁斥,並進一步以哲學睿 智確立基督教的可信性。
初期教父為辯道的緣故,苦心孤詣,是我們今日信徒必須學習的。他們的膽色及開明的態度,勇於深入哲學界的陣壘,取其精進者而攻之,並借助其思想工具去闡釋基督教的信仰,使當時的人更易明白接受基督教,是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的。
耶穌時代的背景
(本文為參考資料,轉載自http://ce.fhl.net/liang/jesus/js-001.htm,不代表本站立場)
羅馬的影響─政治
耶穌時代,猶太人在政治方面受羅馬統治,在文化方面則受希臘影響,再加上猶太本身傳統的宗教,就形成耶穌所處之時代的背景。羅馬對它所征服的地方,安定的省份由元老院管理,指派省長統治,常有暴亂的則由皇帝直接派軍隊駐守,由提督、巡撫或地方長官管治。
大 希律靠其政治手腕被羅馬皇帝委任為猶太人的王,他曾經要殺嬰孩耶穌,沒有成功。他死了以後,遺囑將王國分給他三個兒子。當然,這還需經過奧古斯都皇帝的批 准。亞基老 管理猶太、撒馬利亞和以土買等地,他不能稱為王,只能稱為總督(ethnarch)。 希律安提帕管理加利利和比利亞,他的地位是分封王(tetrarch),權力比總督小。腓力 I 管理巴勒斯坦北部及東北部,包括特拉可尼,以土利亞等地。亞基老就是馬太福音 2:22 所記載的那位,但他不受猶太人歡迎,又任意更換大祭司,猶太起而反抗,到處都有暴動。後來猶太人向羅馬皇帝極力請願,皇帝就將他免職放逐,改派巡撫來管理 猶太地。所以在新約時期,有時提到王,有時提到巡撫。希律安提帕就是娶其兄弟腓力 II 之妻希羅底,並殺死施洗約翰的那一位。耶穌在世時大部份時間在加利利,就是在希律安提帕的管轄區。他聽到耶穌的名聲,以為是施洗約翰從死裡復活,想要殺耶 穌,耶穌稱他為狐狸(路 13:32)。希律安提帕曾經向皇帝陳情,希望獲得更大權勢,但被懷疑具有野心,最後被羅馬皇帝放逐,死於異域。腓力 I 是唯一做得比較好的一個王,任內諸多建樹。他不是希羅底原來的丈夫腓力,但他娶希羅底女兒撒羅米為妻。他為紀念羅馬皇帝奧古斯都重建古城班尼亞 (Panias),改名為凱撒利亞(Caesarea),但為與其他同名城邑有別,這城被稱為凱撒利亞‧腓立比(太 16:13)(註 7)。稅吏是替羅馬政府收稅的。通常皇帝只訂一個數目,全權委託稅吏辦理,稅吏常任意訛詐人,多收的歸自己口袋,故為猶太人所痛恨。
希臘的影響─文化
希臘文化隨著亞歷山大帝的東征而帶到巴勒斯坦,這些文化和當地文化結合,產生了以希臘文化為主的混合文化,史學家稱之為「希臘化文化」 (Hellenism)。當地的城市,不但希臘式建築十分流行,希臘文也成為朝廷與民間通用的語言。這種情形在羅馬統治以後,並未改變。希臘文化可以說與人民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新約就是用希臘文寫成的,所以它能夠很快地流傳到各地。
希臘文化的主要特色是崇尚自由、民主與獨立的精神,其文學、藝術亦十分發達。希臘人為了解答人生問題,產生了禁慾的斯多亞主義和享樂的伊匹鳩魯派;同時還有智慧主義,新柏拉圖主義,犬儒主義,懷疑主義等各個哲學門派。而希臘人生性好奇,約翰福音 12:20-21 記載有幾個希利尼人要來見耶穌,希利尼人就是希臘人。當使徒保羅來到希臘的雅典傳福音時,當地人都很好奇地要來聽聽看他要說些什麼(徒17 章),這都顯示出希臘人好奇求知的特性。
猶太的傳統─宗教
希 臘文化帶給猶太人的衝擊是,他們能否同時接受希臘文化,而仍然忠於他們傳統的信仰。猶太人有的受希臘化影響較深,思想比較自由,比較追求物質享受,這種人 大多散居在各地;有的思想比較保守,抗拒希臘文化,這些人多居住在猶太本土。耶穌當代猶太人的宗教集團和黨派可分下列幾種:
祭司:祭司的 職責原是獻祭、傳達上帝的旨意並教誨民眾。以色列人從巴比倫歸回以後,沒有王,外邦人也不希望大衛王室抬頭,祭司的權力便逐漸擴張而擁有政權。馬加比革命 之後所建立的王朝更是祭司主政。但是在政治環境爭權奪利的風氣之下,祭司也難保清高。而外來的統治者有時任意廢大祭司,另立新祭司,甚至還有人用錢收買而 得大祭司職。
文士:文士原是抄寫律法的人,由利未人擔任,他們保存聖經,不遺餘力。以色列人被擄分散在各處設立會堂時,文士研讀並解釋律法,在教導百姓遵行律法上扮演極重要角色。像以斯拉就是文士,又是祭司。但是後來祭司慢慢忽略律法,文士就與祭司分開,而形成另一個專業。
法利賽人:法利賽人的意思是「分別出來」,他們是與當政者不合而分離出來的一班虔誠人士,約在公元前 150 年形成。他們遵行律法,相信死人復活。在耶穌出生前一世紀,法利賽人中有兩位極具影響力的大拉比 ,形成法利賽的兩大學派,由希列(Hillel) 和沙買(Shammai)所領導。希列生於巴比倫,後來遷居耶路撒冷,對律法採取比較自由的態度。沙買這一派比較嚴格,他們反對那些傾向羅馬的政黨,同情並贊助謀求國家獨立。使徒保羅的師傅迦瑪列乃是希列的孫兒。
撒都該人:撒都該人可能源自所羅門王時代的撒都,他們多為祭司階層的人,可以說是當時的執政者與權貴。他們崇尚理性,只接受摩西五經,不相信死人復活,反對法利賽人在律法之外又加上許多遺傳。其實撒都該人的興趣在於政治,多過宗教。
以 上四種人,文士和祭司是一種職業,法利賽和撒都該則為一種黨派。文士多半為法利賽人,但亦有少數為撒都該人;祭司則多半為撒都該人,亦有少數為法利賽人。 此外,在新約聖經中還提到希律黨和奮銳黨。希律黨是擁護希律做王的人;奮銳黨主張與羅馬對抗,不惜使用武力。但到公元第二世紀猶太覆亡之後,大部份的黨派 都消失無蹤,只有法利賽黨存留下來。
主耶穌降生時,正值羅馬人統治,但希臘文化瀰漫羅馬帝國各地,這正是福音傳播的最佳時機。
在 主耶穌釘死復活以後,那些從前跟隨祂的門徒,領受了主的托咐,將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境、撒瑪利亞、傳遍地極,作主復活的見證人。其中猶大因出賣耶穌, 其使徒職分由馬提亞接替(徒一26)。根據古老的教會傳統,使徒們後來分成三組:彼得、安德烈、馬太和巴多羅買到黑海一帶傳道,多馬、西面、德丟 (Thaddeus)到了帕提亞,約翰和腓利前去小亞細亞。優西比烏的教會史亦記載多馬來到帕提亞,安得烈去了西古提,約翰則待在亞西亞,並在不久後死於 以弗所。彼得走遍了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庇推尼及亞西亞,傳福音給四散的猶太人,最後回到羅馬,倒釘十架而死。
一、雅各 (James)
西 庇太的兒子,使徒約翰之兄,當時被稱為「大雅各」。雅各是第一位殉道的使徒,行傳記載了他的殉道:「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 各。」(徒十二1~2)。根據優西比烏的教會史,革利免曾於其Institution (即Hypotyposes)的第七冊中記載,雅各在殉道之前,喜樂盈溢,毫無畏懼。引他到審判台的人,因看到此景,深受感動而公開承認自己是基督徒。兩 人一同被帶去赴死的路上,那人要求雅各赦免他,雅各考慮了一下,回答說,「平安歸於您。」並親吻他,然後他們同時被斬首。
二、約翰(John)
根 據約翰福音,約翰是主耶穌所愛的使徒,並在十字架下受託照顧耶穌母親馬利亞。在五旬節召會成立以後,約翰、彼得和主的肉身兄弟雅各三人,成為耶路撒冷教會 的柱石(加二9)。約翰所寫的五卷書信,皆被列入新約正典裏。歷史告訴我們,約翰在多米田皇帝逼迫期間,被放逐到拔摩海島,並在那裡看見異象,寫成啟示 錄。根據愛任紐、革利免、耶柔米等教父的記載,使徒約翰從拔摩海島釋放出來後,仍繼續在以弗所傳揚福音,建造召會。約翰晚年滿了愛心,帶給弟兄們許多安 慰。他年老不能走動時,便由人抬到聚會之處,每次講到均提及:「小子們哪!你們要彼此相愛!」最後一次的講道,也是這兩句話,講完之後,就在講臺上安然離 世。
三、彼得(Peter)
西門巴約拿,後被耶穌改名磯法-即彼得。主耶穌釘死復活之後,彼得曾帶領門徒回去打漁,後在 提比哩亞海邊,遇見主向他顯現。五旬節那天,彼得剛強為主作見證,開啟了猶太人的門,後又受主啟示,在哥尼流的家中,開啟了外邦人的門。彼得與雅各、約翰 同為耶路撒冷的長老,為初期召會極具影響力的使徒。根據殉道者猶斯丁的記載,彼得在革老丟年間到達羅馬,然而行傳告訴我們,主後44年(徒十二3),51 年(徒十五),彼得都應在耶路撒冷。之後他到了安提阿(加二 11),並在小亞細亞一帶服事,甚至曾經轉往巴比倫一帶(彼前五13)傳道。保羅於主後六十年寫信給羅馬教會時,並未提及彼得在當地,因此彼得在革老丟年 間到羅馬的證據相當脆弱。彼得應是在他殉道前(主後64年)不久抵達羅馬。
彼 得晚年在羅馬竭力廣傳福音,因他熱切傳道的影響,許多人離棄偶像,歸向真神。據說彼得以羅馬郊外的「地下墓窟」作為傳道之所,避免引起羅馬政府的注意。後 來暴君尼羅大肆逼迫,並下手捉拿彼得。根據革利免與愛任紐的說法,保羅與彼得幾乎同時在羅馬殉道。據說彼得被處死前,曾對刑史作如此的要求:「請把我倒過 來釘在十字架上,我的主曾為我豎在十字架上,我不配像他一樣受死。」特土良是首位提到彼得釘十字架的教父,俄利根更進一步的提到,彼得乃是倒釘十架而死。
四、安得烈(Andrew)
安 得烈是彼得肉身的兄弟,也是十二使徒之一。當教會在耶路撒冷遭遇逼迫時,衆門徒都分散到各處去,安得烈遂乘船出航,四處傳揚福音。有些教會的傳統認為安德 烈是西古提的使徒,因此俄國教會視安德烈為護衛聖人(patron saint)。最終,安得烈回到了亞該亞省的帕特拉,在那裡被釘死殉道。相傳安得烈被釘的十字架為「X」形,從此此一形式的十字架就被稱為「聖安得烈十字 架」。根據耶柔米的記載,安得烈在上十字架前,對群衆發表了一篇精采的講論,然後毫無懼色地殉道,使許多人相信耶穌是主。
五、腓力(Philip)
據 傳腓力也和其他使徒一樣,四處傳道。據傳他在小亞細亞的希拉波立,帶領許多信奉蛇神的人信主,毀壞蛇神的偶像,遂觸怒官員與以迷信牟利的祭司,而將他下 獄,施以酷刑,最後被倒釘十字架而死。以弗所監督Polycrates給羅馬監督Victor的信裏,提到了使徒腓力和他的女兒:「在亞西亞,發光的聖徒 已經沉睡,但在主顯現的末日會再復活。那時主要從天帶著榮耀而來,再次聚集聖徒。十二使徒之一的腓力和他兩位年老守童身的女兒,在希拉波立沉睡。腓力另一 位活在靈中的女兒,則葬在以弗所。」
六、巴多羅買(拿但業,Bartholomew)
有些解經家認為巴多羅買可能就是拿 但業,因為在十二使徒的名單中他常與腓力排列一起,又是腓力領他信主的。雖然聖經並未記載他的言行,但耶穌復活後在加利利海濱向七個門徒顯現時,拿但業也 在內(約廿一2)。巴多羅買是亞蘭文名字,而拿但業是希伯來文。教會傳說他在猶太國外多處傳道和行神迹,並將馬太福音譯成多國語言。印度有傳說稱當保羅在 西亞傳教時,使徒多馬和巴多羅買開始向東方傳教。前者在印度,巴多羅買則進而到了中國。巴多羅買最後在亞美尼亞被異教徒棍打、釘十字架、再用刀殺死。
七、多馬(Thomas)
多 馬又名低土馬,人們稱他為「多疑的多馬」,因為他曾對主的復活「非見不信」(約廿四25)。根據教會歷史記載,在主復活後,多馬與西面、德丟 (Thaddeus)三人前往帕提亞傳道。在使徒時代,帕提亞是一個疆域由裏海至波斯灣的獨立國家,後來的教會傳統認為多馬的行蹤甚至超過帕提亞而遠達印 度,在那裡傳揚福音,建立教會,並至終於異鄉殉道。目前在印度不但有一些以多馬為名的教會,而且還可找到他不少遺迹。
八、雅各的兒子猶大(Judas)或稱達太(Thaddaeus)
達太又名利拜烏或猶大(不是賣主的加略人猶大),是亞勒腓的兒子。教會傳統相信,達太曾多次乘船遠行傳道。教父耶柔米也曾提及達太曾到今日土耳其境內,因治癒國王押迦的重病,而將土耳其人民帶領歸主。至終因在波斯傳福音,致使當局不滿,遂遭釘十字架處決。
九、奮銳黨的西門(Simon)
西 門在跟隨主之前是奮銳黨黨員,是一個個狂熱的愛國分子,也是個嚴格謹守摩西律法的人。相傳西門除了在猶太地傳福音外,也曾到過埃及、非洲的古利奈、茅利塔 尼亞、利比亞等。一份法文的文獻記載,西門甚至遠達大不列顛群島和鄰近島嶼。後來亦在波斯為異教徒所殺,有種說法是釘十字架而死,也有人說西門是被鋸成兩 段而死。
十、亞勒腓的兒子雅各(James)
亞勒腓的兒子,可能身裁矮小或年紀比亞庇太的兒子雅各為小,故被稱為「小雅 各」。將福音傳到埃及的即是這位雅各。關於小雅各的下落,遺傳說他在基督徒受逼迫期間,被處鋸刑,身首分離。另也有人說他曾到波斯傳道,在當地殉道。因聖 經上僅記載了他的名字,並未記載他的事蹟,因此人將其稱為「未被歌頌的使徒」,是許多寂寂無名的殉道者之一。
十一、稅吏馬太(利未,Matthew)
馬太又名利未,本是一個羅馬政府的稅吏,受猶太同胞恨惡和鄙視。後著有馬太福音,向猶太同胞傳揚福音。晚年曾到中東各地、走遍非洲衣索比亞,建立教會,並在波斯殉道。
十二、馬提亞(Matthias)
耶穌升天後,衆使徒搖簽選出馬提亞,取代了猶大的使徒職分。馬提亞原是七十門徒中的一位,相傳他在耶路撒冷殉道,先被人丟擲石頭,後斬首而死。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1)
耶穌基督在升天前吩咐門徒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門徒忠心的在耶
路撒冷等候。五旬節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他們便大有能力,放膽的宣講基督為罪人受死、復活的福音。使徒行傳告訴我們,因著他們大膽的宣講,受浸加入教會的
人天天增加,耶路撒冷的教會便壯大起來,使猶太公會的人感受到很大的威脅,企圖用逼迫去遏止基督教的蔓延。當信主的人越發增加,他們對教會所施的壓力便越
大;初時只是將使徒收監,後來竟公然將司提反用石頭打死。自司提反殉道後,耶路撒冷的教會便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用
歷史的透視,我們看到神讓逼迫臨到信徒是有祂的美意。初時信徒只忠心的在耶路撒冷工作,他們似乎沒有望遠一些,看到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的需要。神藉著逼
害,將他們領到新的工場,為神收割。使徒行傳告訴我們,腓力被聖靈領到撒瑪利亞,因他的宣講,撒瑪利亞的人都受浸歸信基督。隨後腓力被聖靈領到曠野,在那
裏向埃提阿伯的太監傳福音,然後為他施洗。對於當時的教會,這顯然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因為福音第一次被帶到外邦人當中。就在這時候,神呼召保羅,作為向外
邦人傳福音的使徒;這樣,福音便在外邦人中大大的廣傳,從巴勒斯坦及小亞細亞一帶,到希臘以至義大利各城,福音的種籽撒下,教會便在這些地方萌芽、茁長。
不過我們必須了解,在使徒時期,教會只是零零星星的散佈於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希臘及義大利各地,而每處的信徒仍是非常稀少,且限於低下層;但這樣零星地
散佈的基督徒群體卻在以後短短二百年間,使他們的信仰成為改造整個羅馬帝國文化的重要動力。我們不妨在這裏看看初期教會擴展的情況。
談到教會的擴展,很多史學家都以安提阿為中心,因為在初期教會,安提阿是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基地,教會第一隊向外傳教的宣教隊便是在這裏組成的,那便是保羅和巴拿巴組成的宣教隊。相傳多馬也是從安提阿出發,往東到達巴非亞王國(Parthia)傳道,然後再往東到達印度。
首 先我們談談教會向東推進的發展。從安提阿向東北推進,福音傳到伊德撒(Edessa)。伊德撒是當時從小亞細亞及敘利亞往亞美尼亞(Armenia)境的 必經之路。大低因為它是貿易的通道,早在一世紀,福音已傳到這裏。相傳伊德撒的國王當耶穌在世時,寫信給耶穌,求祂為他治病;而耶穌復活後便差一使徒前往 為他治病,因而使全城歸主。無論這傳說是否真實,教會很早已在這裏建立穩固的基礎卻是事實。在主後第二世紀末,基督教已在這裏被奉為國教。按一位教父的記 載,當時首先由王室接受基督教,然後人民跟著信主。由伊德撒再往東,福音傳到米索波大米亞一帶,直到波斯的邊界。當時米索波大米亞境內的人民多信奉拜火 教,但拜火教漸漸失其活力,故教會很容易在這裏建立基地。在主後二百二十五年,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之間的境界,教會已有二十多位主教,亦即建立了二 十多個教區。然而再往東到波斯,福音便面對很大阻力。在這裏,拜火教也是國教,但這裏拜火教的組織非常嚴密,因而對基督教產生了統一而有力的抗拒。
從 伊德撒北上,福音傳入小亞細亞的加帕多家境內,再由加帕多家傳入亞美尼亞。在第三世紀時,一位名叫貴格利(被稱為光照者貴格利,Gregory the Illuminator,240-332 A.D.)的人從亞美尼亞往加帕多家求學,在那裏信主,便毅然回亞美尼亞傳福音;他本身是貴族,於是便首先向貴族傳,忍受了一段時期的逼迫,終於帶領亞美 尼亞王信主,跟著更帶領全國歸主。時至今日,亞美尼亞的文化與基督教是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的,亞美尼亞人的愛國情操與他們的信仰生活也是緊密相連的。
從 安提阿向西,那便是當日保羅傳道最活躍的小亞細亞。在保羅所建立的基礎上,教會發展得很快。從當時一位名叫皮裏紐(Pliny the Younger)的巡撫在主後一百一十年寫給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的信中,我們便可見福音的廣傳。他告訴皇帝,在他到任時,因為信基督教的人日 漸增加,不少廟宇冷淡不堪,由此便可見基督徒的人數一定不少。在腓尼基,教會在各大城市被建立起來。不過在加拉太境內,福音的拓展相當緩慢。小亞細亞北部 的本都,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一直抗拒福音;但到了第三世紀,因著一位被稱為行異能的貴格利(Gregory the Thaumaturgos)忘我地傳福音,幾十年間便幾乎全境都歸主;相傳他到本都時只有十七人信主,但到他去世時,本都全境只有十七人仍未接受福音。這 傳說固然不能盡信,但由此便可見一個人的熱忱,有時可以產生突破性的作用。除了熱忱以外,貴格利還有一秘訣,就是靈活地運用當地的節期及慶典來表達基督教 的信仰,使當地的風土人情基督化,信徒無需感到做了基督徒後就得與固有的文化斷絕關係,基督教反而變得非常親切。
按 早期教會史學家優西比烏的記述,馬可及亞波羅是最早到埃及傳福音的人。他們開始在亞歷山大港工作,到二世紀末,亞歷山大港已經成為教會擴展的基地;第三世 紀初,一間頗具規模的「門徒訓練中心」也成立,用來裝備信徒,以應付在信仰、生活及傳福音上的各種挑戰。主後二百三十五年,單就亞歷山大港便已經有二十位 主教。與此同時,迦太基亦成為基督教在北非擴展的中心。在北非,教會擴展的速度真是令人驚嘆,約在二百二十年,教會在迦太基召開會議時,北非只有七十二名 主教參加;三十年後,主教的人數增至九十多位,而三百年左右,主教人數竟接近二百位(即表示有二百多個教區),可見發展何等迅速。
在義大利,教會的發展也很驚人,在一百四十年左右,全義大利只有十二位主教,而二百五十年左右,單單南義大利便已有接近一百名主教。在這時,羅馬城約有四十間教堂,一名主教,四十六名長老,教會所收容的寡婦竟達一千五百名。有史學家估計羅馬城當時信徒的人數在三萬人以上。
總括來說,在二百五十年左右,全羅馬帝國的基督徒已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至十五。依照這個形勢,沒有君士坦丁大帝在三百一十五年接受基督教,羅馬帝國基督化也是指日可待的事。以上所談是基督教的擴展,現在我們要看看這樣神速的擴展,其原因何在?我們有什麽功課可以學?
初期教會成功的秘訣
十 八世紀極負盛名的史學家吉朋(Edward Gibbon, 1737-1794 A.D.),寫了一本史學巨著,就是有名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在這本書中,他用了相當長的篇幅描述基督教的發展,說明基督教在當時文化轉變中的重要性。 吉朋本人雖對基督教相當敵視,然而在討論基督教的擴展時,也不能不驚嘆初期教會的生命力是多麽強勁。他認為教會之所以能成功地將福音傳開,有五個主要的原 因:
第 一,基督徒對於他們所信的有一種極度的狂熱。基督徒一改以往猶太教的偏狹思想,不再堅持猶太民族的特殊地位,而將救恩普澤於萬民,並且強調四海之內皆兄弟 的道理。然而,他們卻絕不妥協、絕不放鬆地堅持他們的信仰。他們的執著連奧熱流大帝(Marcus Aurelius, 121-180 A.D.)也覺得不能接受,他認為基督徒最為可憎,對社會、文化最壞的影響,乃在他們太固執。他們不留餘地的棄絕異教的信仰及生活方式。在過去,信奉宗教 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宗教的活動(例如不時到廟裏參拜),不一定對整個人的生命有什麽重要的意義,對當時的基督徒來說,他們的信仰完全改變、占據他們的生 命,基督教信仰革了他們的命,叫他們重新再活過來。於是「悔改」(Conversion)的觀念第一次在希臘羅馬的文化中出現。基督徒很清楚的表明他們是 獨特的一群,他們不怕與眾人不同。亦因這緣故,他們信仰的內涵,生活的方式,便顯得非常鮮明,絕不混淆。這樣鮮明的信仰也迫使有心的人作清清楚楚的抉擇。 在另一方面,初期的基督徒在傳福音的熱忱上,也是使人驚嘆不已的。在新約,我們看到使徒領著一些信徒東奔西跑的去傳,傳福音成為他們生活的全部。在《十二 使徒遺訓》中,我們看到當時很多平信徒放下他們的產業,成為巡迴佈道者,完全以傳道的事為念,生活則完全倚靠其他信徒的供應。第三世紀中葉的教父俄利根 說:「基督徒盡他們所能,將福音傳遍普天下。有些弟兄更以此為他們的事業,從一城到另一城,一村到另一村,領人歸主,……許多時候他們連最起碼生活所需的 供應也拒絕接受。」當時很多的教會領袖,本身就是很成功的佈道者,例如玻雷卡(二世紀一殉道主教)便是很出色的傳道者;又如愛任紐主教,為了更有效的向不 同的人傳福音,他竟毅然學習多國語言。鮮明的信仰,以極度的熱忱傳出去,其感染力必然很強,因此初期的教會便增長得很快。
第 二個原因,是由於基督徒對主耶穌再來的等待,極度的懇切。這種生命態度在當時非常重要。當時政治動蕩,羅馬帝國內部分裂,政治暗殺頻生,而外敵的侵擾也越 來越多,因此,當時真是人心惶惶,有朝不夕保的感覺。但基督徒在一心等待主再來的心態中生活,一切的動亂,反成為主再來的一些徵兆,叫他們更殷切期待。正 因他們生活在盼望中,一切人間的苦難,他們都能堅忍。因此,在其他人的眼中,他們的生命力,真是強得驚人,就是面對死亡,他們也不懼怕。他們在等待將來的 審判和將來的獎賞中生活,叫他們生活得更有活力,更有勁,於是在與其他宗教相比之下,基督教便顯得有極大的生命力,這對非信徒是一個很大的吸引。
第 三個原因,他們仰賴聖靈的能力,在世人當中行神跡奇事。先知的講論,方言的恩賜,治病、趕鬼的能力,在他們當中是非常真實的。連敵視基督教的吉朋也覺得, 失去這種神跡奇事的體驗是教會一個很重要的損失,他帶著諷刺的口吻對他同時代的基督徒說:「初期教會的神跡異能,在許多世紀以來已經在教會中確定地位,但 在最近這些年代,卻備受攻擊;雖然信徒中仍有不少堅信神跡異能,我們的神學教授卻視之為基督教信仰的絆腳石。」這段諷刺的話對於我們真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第 四個原因,初期的基督徒要求自己過著極度聖潔嚴謹的生活。這種生活的見證,對於他們的鄰舍真是既直接又具體。當時教會對于申請受浸加入教會的人有非常嚴格 的要求。從《十二使徒遺訓》,我們看到他們對慕道的人的教導,主要集中在生活的操練上。慕道者的操練課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去除舊惡;第二階段是學 習在社交生活及政治參與的活動上,完全順服基督的教訓;第三階段則操練守望、警醒、禱告;第四個階段操練站立穩固,抵擋試探。在希波律提主教領導的教會 中,一位慕道者要經過三年這樣的操練課程,才被接納加入教會。由此可見初期教會對信徒的生活持守著多麽嚴謹的態度。
第五個原因,便是基督 徒相愛的團契生活,對未信的人真是很大的吸引。當時的教會沒有什麽有形的組織及架構,但信徒們卻緊密相連,彼此相顧。在他們中間,一切社會制度所造成人與 人之間的隔閡都消除了,奴隸與主人在教會內完全平等,富有的與極貧寒的都能一同坐席,分享愛筵。在彼此扶持、鼓勵中。他們更能抵受外來的種種壓力;反過 來,外來的壓力只會叫他們更加團結。
除了以上五點原因外,我們還可以發現其他原因,例如信徒對鄰舍的關懷,是很有力的見證。有些信徒信主 之後,將一切的產業變賣,分給貧窮人;教父巴西流和安波羅修都是極富有的人,他們為了照顧受飢荒災害的飢民,便將自己所有家業變賣。有些信徒為了照顧一些 極度貧窮的人,竟願自己禁食,把所餘的分給他們。這樣對別人捨己的關懷,就是敵視基督教而企圖復興羅馬異教的羅馬皇帝朱利安(Julian)也感到驚異; 因此,他認定,基督教成功的秘訣是在於基督徒對人舍己的愛,而羅馬異教的失敗,乃在於對人缺乏關懷。他寫信給他手下的大祭司亞撒基雅時說:「那些不虔不義 的加利利人,不單餧養自己的窮人,竟也餧養我們的窮人,而我們自己的窮人竟得不到我們的照顧。」他於是吩咐亞撒基雅帶領他的屬下信徒效法基督徒愛人的榜 樣,以求擴展異教。為此目的,他賜下三萬鬥穀糧給亞撒基雅,作為周濟窮人之用。
在這裏我還可用一件事例來表明初期基督徒如何實踐捨己愛 人。史學家優西比烏記錄了狄尼修對主後二百六十三年亞歷山大瘟疫一段感人的描述:「一場瘟疫隨戰爭而來……我們大多數的弟兄表現了極度的仁愛。他們互相鼓 勵,勇敢無懼地探望病者,照顧、服侍他們。他們甘心染上鄰舍的疫病,受他們所受的痛苦。不少弟兄在照顧病者時得病死去……反過來,外邦人便很不同,他們撇 下那些初現病症的人,就是至親,他們也棄而不顧。」基督徒如此仁愛的表現,對於未信的人的確有很大的感染力。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 基督徒願意為信仰忍受迫害,甚至捨棄生命,這種堅貞的信心,使不信的人不能不嚴肅的考慮他們所信的是否真實。一個願意以生命來堅立信仰的人,是任何人也不 能輕易地置之不理的,他們所信的一定有使人折服的地方。如此,很多人便被這種以生命作保証的信仰所感動,歸信基督。
談到教會的擴展,很多史學家都以安提阿為中心,因為在初期教會,安提阿是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基地,教會第一隊向外傳教的宣教隊便是在這裏組成的,那便是保羅和巴拿巴組成的宣教隊。相傳多馬也是從安提阿出發,往東到達巴非亞王國(Parthia)傳道,然後再往東到達印度。
首 先我們談談教會向東推進的發展。從安提阿向東北推進,福音傳到伊德撒(Edessa)。伊德撒是當時從小亞細亞及敘利亞往亞美尼亞(Armenia)境的 必經之路。大低因為它是貿易的通道,早在一世紀,福音已傳到這裏。相傳伊德撒的國王當耶穌在世時,寫信給耶穌,求祂為他治病;而耶穌復活後便差一使徒前往 為他治病,因而使全城歸主。無論這傳說是否真實,教會很早已在這裏建立穩固的基礎卻是事實。在主後第二世紀末,基督教已在這裏被奉為國教。按一位教父的記 載,當時首先由王室接受基督教,然後人民跟著信主。由伊德撒再往東,福音傳到米索波大米亞一帶,直到波斯的邊界。當時米索波大米亞境內的人民多信奉拜火 教,但拜火教漸漸失其活力,故教會很容易在這裏建立基地。在主後二百二十五年,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之間的境界,教會已有二十多位主教,亦即建立了二 十多個教區。然而再往東到波斯,福音便面對很大阻力。在這裏,拜火教也是國教,但這裏拜火教的組織非常嚴密,因而對基督教產生了統一而有力的抗拒。
從 伊德撒北上,福音傳入小亞細亞的加帕多家境內,再由加帕多家傳入亞美尼亞。在第三世紀時,一位名叫貴格利(被稱為光照者貴格利,Gregory the Illuminator,240-332 A.D.)的人從亞美尼亞往加帕多家求學,在那裏信主,便毅然回亞美尼亞傳福音;他本身是貴族,於是便首先向貴族傳,忍受了一段時期的逼迫,終於帶領亞美 尼亞王信主,跟著更帶領全國歸主。時至今日,亞美尼亞的文化與基督教是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的,亞美尼亞人的愛國情操與他們的信仰生活也是緊密相連的。
從 安提阿向西,那便是當日保羅傳道最活躍的小亞細亞。在保羅所建立的基礎上,教會發展得很快。從當時一位名叫皮裏紐(Pliny the Younger)的巡撫在主後一百一十年寫給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的信中,我們便可見福音的廣傳。他告訴皇帝,在他到任時,因為信基督教的人日 漸增加,不少廟宇冷淡不堪,由此便可見基督徒的人數一定不少。在腓尼基,教會在各大城市被建立起來。不過在加拉太境內,福音的拓展相當緩慢。小亞細亞北部 的本都,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一直抗拒福音;但到了第三世紀,因著一位被稱為行異能的貴格利(Gregory the Thaumaturgos)忘我地傳福音,幾十年間便幾乎全境都歸主;相傳他到本都時只有十七人信主,但到他去世時,本都全境只有十七人仍未接受福音。這 傳說固然不能盡信,但由此便可見一個人的熱忱,有時可以產生突破性的作用。除了熱忱以外,貴格利還有一秘訣,就是靈活地運用當地的節期及慶典來表達基督教 的信仰,使當地的風土人情基督化,信徒無需感到做了基督徒後就得與固有的文化斷絕關係,基督教反而變得非常親切。
按 早期教會史學家優西比烏的記述,馬可及亞波羅是最早到埃及傳福音的人。他們開始在亞歷山大港工作,到二世紀末,亞歷山大港已經成為教會擴展的基地;第三世 紀初,一間頗具規模的「門徒訓練中心」也成立,用來裝備信徒,以應付在信仰、生活及傳福音上的各種挑戰。主後二百三十五年,單就亞歷山大港便已經有二十位 主教。與此同時,迦太基亦成為基督教在北非擴展的中心。在北非,教會擴展的速度真是令人驚嘆,約在二百二十年,教會在迦太基召開會議時,北非只有七十二名 主教參加;三十年後,主教的人數增至九十多位,而三百年左右,主教人數竟接近二百位(即表示有二百多個教區),可見發展何等迅速。
在義大利,教會的發展也很驚人,在一百四十年左右,全義大利只有十二位主教,而二百五十年左右,單單南義大利便已有接近一百名主教。在這時,羅馬城約有四十間教堂,一名主教,四十六名長老,教會所收容的寡婦竟達一千五百名。有史學家估計羅馬城當時信徒的人數在三萬人以上。
總括來說,在二百五十年左右,全羅馬帝國的基督徒已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至十五。依照這個形勢,沒有君士坦丁大帝在三百一十五年接受基督教,羅馬帝國基督化也是指日可待的事。以上所談是基督教的擴展,現在我們要看看這樣神速的擴展,其原因何在?我們有什麽功課可以學?
初期教會成功的秘訣
十 八世紀極負盛名的史學家吉朋(Edward Gibbon, 1737-1794 A.D.),寫了一本史學巨著,就是有名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在這本書中,他用了相當長的篇幅描述基督教的發展,說明基督教在當時文化轉變中的重要性。 吉朋本人雖對基督教相當敵視,然而在討論基督教的擴展時,也不能不驚嘆初期教會的生命力是多麽強勁。他認為教會之所以能成功地將福音傳開,有五個主要的原 因:
第 一,基督徒對於他們所信的有一種極度的狂熱。基督徒一改以往猶太教的偏狹思想,不再堅持猶太民族的特殊地位,而將救恩普澤於萬民,並且強調四海之內皆兄弟 的道理。然而,他們卻絕不妥協、絕不放鬆地堅持他們的信仰。他們的執著連奧熱流大帝(Marcus Aurelius, 121-180 A.D.)也覺得不能接受,他認為基督徒最為可憎,對社會、文化最壞的影響,乃在他們太固執。他們不留餘地的棄絕異教的信仰及生活方式。在過去,信奉宗教 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宗教的活動(例如不時到廟裏參拜),不一定對整個人的生命有什麽重要的意義,對當時的基督徒來說,他們的信仰完全改變、占據他們的生 命,基督教信仰革了他們的命,叫他們重新再活過來。於是「悔改」(Conversion)的觀念第一次在希臘羅馬的文化中出現。基督徒很清楚的表明他們是 獨特的一群,他們不怕與眾人不同。亦因這緣故,他們信仰的內涵,生活的方式,便顯得非常鮮明,絕不混淆。這樣鮮明的信仰也迫使有心的人作清清楚楚的抉擇。 在另一方面,初期的基督徒在傳福音的熱忱上,也是使人驚嘆不已的。在新約,我們看到使徒領著一些信徒東奔西跑的去傳,傳福音成為他們生活的全部。在《十二 使徒遺訓》中,我們看到當時很多平信徒放下他們的產業,成為巡迴佈道者,完全以傳道的事為念,生活則完全倚靠其他信徒的供應。第三世紀中葉的教父俄利根 說:「基督徒盡他們所能,將福音傳遍普天下。有些弟兄更以此為他們的事業,從一城到另一城,一村到另一村,領人歸主,……許多時候他們連最起碼生活所需的 供應也拒絕接受。」當時很多的教會領袖,本身就是很成功的佈道者,例如玻雷卡(二世紀一殉道主教)便是很出色的傳道者;又如愛任紐主教,為了更有效的向不 同的人傳福音,他竟毅然學習多國語言。鮮明的信仰,以極度的熱忱傳出去,其感染力必然很強,因此初期的教會便增長得很快。
第 二個原因,是由於基督徒對主耶穌再來的等待,極度的懇切。這種生命態度在當時非常重要。當時政治動蕩,羅馬帝國內部分裂,政治暗殺頻生,而外敵的侵擾也越 來越多,因此,當時真是人心惶惶,有朝不夕保的感覺。但基督徒在一心等待主再來的心態中生活,一切的動亂,反成為主再來的一些徵兆,叫他們更殷切期待。正 因他們生活在盼望中,一切人間的苦難,他們都能堅忍。因此,在其他人的眼中,他們的生命力,真是強得驚人,就是面對死亡,他們也不懼怕。他們在等待將來的 審判和將來的獎賞中生活,叫他們生活得更有活力,更有勁,於是在與其他宗教相比之下,基督教便顯得有極大的生命力,這對非信徒是一個很大的吸引。
第 三個原因,他們仰賴聖靈的能力,在世人當中行神跡奇事。先知的講論,方言的恩賜,治病、趕鬼的能力,在他們當中是非常真實的。連敵視基督教的吉朋也覺得, 失去這種神跡奇事的體驗是教會一個很重要的損失,他帶著諷刺的口吻對他同時代的基督徒說:「初期教會的神跡異能,在許多世紀以來已經在教會中確定地位,但 在最近這些年代,卻備受攻擊;雖然信徒中仍有不少堅信神跡異能,我們的神學教授卻視之為基督教信仰的絆腳石。」這段諷刺的話對於我們真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第 四個原因,初期的基督徒要求自己過著極度聖潔嚴謹的生活。這種生活的見證,對於他們的鄰舍真是既直接又具體。當時教會對于申請受浸加入教會的人有非常嚴格 的要求。從《十二使徒遺訓》,我們看到他們對慕道的人的教導,主要集中在生活的操練上。慕道者的操練課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去除舊惡;第二階段是學 習在社交生活及政治參與的活動上,完全順服基督的教訓;第三階段則操練守望、警醒、禱告;第四個階段操練站立穩固,抵擋試探。在希波律提主教領導的教會 中,一位慕道者要經過三年這樣的操練課程,才被接納加入教會。由此可見初期教會對信徒的生活持守著多麽嚴謹的態度。
第五個原因,便是基督 徒相愛的團契生活,對未信的人真是很大的吸引。當時的教會沒有什麽有形的組織及架構,但信徒們卻緊密相連,彼此相顧。在他們中間,一切社會制度所造成人與 人之間的隔閡都消除了,奴隸與主人在教會內完全平等,富有的與極貧寒的都能一同坐席,分享愛筵。在彼此扶持、鼓勵中。他們更能抵受外來的種種壓力;反過 來,外來的壓力只會叫他們更加團結。
除了以上五點原因外,我們還可以發現其他原因,例如信徒對鄰舍的關懷,是很有力的見證。有些信徒信主 之後,將一切的產業變賣,分給貧窮人;教父巴西流和安波羅修都是極富有的人,他們為了照顧受飢荒災害的飢民,便將自己所有家業變賣。有些信徒為了照顧一些 極度貧窮的人,竟願自己禁食,把所餘的分給他們。這樣對別人捨己的關懷,就是敵視基督教而企圖復興羅馬異教的羅馬皇帝朱利安(Julian)也感到驚異; 因此,他認定,基督教成功的秘訣是在於基督徒對人舍己的愛,而羅馬異教的失敗,乃在於對人缺乏關懷。他寫信給他手下的大祭司亞撒基雅時說:「那些不虔不義 的加利利人,不單餧養自己的窮人,竟也餧養我們的窮人,而我們自己的窮人竟得不到我們的照顧。」他於是吩咐亞撒基雅帶領他的屬下信徒效法基督徒愛人的榜 樣,以求擴展異教。為此目的,他賜下三萬鬥穀糧給亞撒基雅,作為周濟窮人之用。
在這裏我還可用一件事例來表明初期基督徒如何實踐捨己愛 人。史學家優西比烏記錄了狄尼修對主後二百六十三年亞歷山大瘟疫一段感人的描述:「一場瘟疫隨戰爭而來……我們大多數的弟兄表現了極度的仁愛。他們互相鼓 勵,勇敢無懼地探望病者,照顧、服侍他們。他們甘心染上鄰舍的疫病,受他們所受的痛苦。不少弟兄在照顧病者時得病死去……反過來,外邦人便很不同,他們撇 下那些初現病症的人,就是至親,他們也棄而不顧。」基督徒如此仁愛的表現,對於未信的人的確有很大的感染力。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 基督徒願意為信仰忍受迫害,甚至捨棄生命,這種堅貞的信心,使不信的人不能不嚴肅的考慮他們所信的是否真實。一個願意以生命來堅立信仰的人,是任何人也不 能輕易地置之不理的,他們所信的一定有使人折服的地方。如此,很多人便被這種以生命作保証的信仰所感動,歸信基督。
教會史與人物誌: 海外宣教運動
教會史與人物誌: 海外宣教運動: 1. 海外宣教運動的興起 英 國福音派大復興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帶進了十九世紀蓬勃的海外宣教運動。其實早在十八世紀初,德國敬虔運動的中心─哈勒大學、摩爾維亞教會、以及貴格會等團 體,已陸續差遣教士前往歐、美、亞、非等地,並設立了幾個相關的宣教組織。然而,真正普遍的海外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