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臨終者情緒反應的「訪談問題引導卡」

 

 

🟦 1. 當臨終者感到【恐懼 Fear

可問的問題:

  • 「最近,你最怕的是什麼?」
  • 「在這段路上,你最希望得到什麼陪伴?」
  • 「哪一件事讓你晚上睡不著?」
  • 「你希望我怎麼為你禱告?」

不宜問:

  • 「你在怕什麼?」(責備語氣)
  • 「你不需要害怕。」(否定情緒)
  • 「你信心不夠嗎?」(造成罪疚)

牧養提醒:

用溫柔語氣對他的恐懼「表示理解」,不要急著給神學答案。


🟦 2. 當臨終者出現【憤怒 Anger

可問的問題:

  • 「你生氣的是什麼?我願意聽。」
  • 「你覺得最不公平的是哪一部分?」
  • 「哪些事讓你覺得心裡很悶?」
  • 「你覺得上帝對你沉默嗎?」

不宜問:

  • 「你怎麼這樣生氣?」
  • 「你要學會感恩。」
  • 「你不能對上帝這樣。」

牧養提醒:

憤怒通常是痛苦的外衣。先接納情緒,再陪他回到內心。


🟦 3. 當臨終者出現【否認 Denial

可問的問題:

  • 「你現在覺得身體最讓你難受的是什麼?」
  • 「你希望事情怎麼發展?」
  • 「對你來說,最難接受的是哪一部分?」
  • 「我可以怎麼陪你走?」

不宜問:

  • 「醫生說的你不懂嗎?」
  • 「你要面對事實。」
  • 「不要再否認了。」

牧養提醒:

否認是保護機制。不要推他面對現實,要陪他慢慢走向現實。


🟦 4. 當臨終者表達【悲傷 Sadness

可問的問題:

  • 「你最捨不得的是什麼?」
  • 「哪一件事讓你心最痛?」
  • 「在悲傷裡,你最需要的是什麼?」
  • 「我可以陪你一起難過嗎?」

不宜說:

  • 「不要哭,上帝會帶領。」
  • 「要堅強。」
  • 「想到天堂就該開心。」

牧養提醒:

悲傷需要空間,不需要解答。陪伴比安慰更重要。


🟦 5. 當臨終者感到【罪疚與懊悔 Guilt / Regret

可問的問題:

  • 「你覺得心裡最重的那件事是什麼?」
  • 「你最希望向誰道歉?」
  • 「有沒有什麼你想跟上帝說的?」
  • 「你願意我陪你一起禱告嗎?」

不宜說:

  • 「都是過去了。」
  • 「你不要想那麼多。」
  • 「你應該早點改變。」

牧養提醒:

不用分析他的錯,只要引導他進入恩典:
赦免和解交託祝福。


🟦 6. 當臨終者覺得【孤單 Loneliness

可問的問題:

  • 「你覺得最孤單的時候是什麼?」
  • 「誰陪在你身邊會讓你覺得安心?」
  • 「你希望有人常來陪你嗎?」
  • 「你覺得上帝有在你身邊嗎?」

不宜說:

  • 「你不孤單啦。」
  • 「家人都很忙,體諒一下。」
  • 「你要堅強。」

牧養提醒:

最強大的安慰是陪伴,而不是話語。
可用輕聲禱告、握手(視同意)帶來安全感。


🟦 7. 當臨終者【掛念家人 Family Concern

可問的問題:

  • 「你最放不下的是誰?」
  • 「你最擔心家人哪方面?」
  • 「你想對他們說什麼?」
  • 「我可以幫你傳達你的話嗎?」

不宜說:

  • 「家人會自己照顧好自己。」
  • 「不要擔心那麼多。」
  • 「你離開後事情自然會好的。」

牧養提醒:

幫他完成最後的心願,是最深的醫治。


🟦 8. 當臨終者渴望【意義與完成 Meaning / Completion

可問的問題:

  • 「你覺得你這一生最寶貴的是什麼?」
  • 「你想留下什麼給家人?」
  • 「你還有什麼想祝福的人?」
  • 「我可以幫你完成什麼嗎?」

不宜問:

  • 「你這輩子有什麼遺憾?」(過於直接)
  • 「你做了什麼對的事?」(會引發壓力)
  • 「你快死了,有什麼要交代?」(失尊重)

牧養提醒:

幫助臨終者完成生命祝福:寫卡片、錄音、禱告、交代心願。


🟦 9. 萬用「陪伴型語句」小卡(最常用)

放在探訪筆記本最方便。

  • 「我在這裡陪你。」
  • 「你願意多說一些嗎?」
  • 「你的感受對我很重要。」
  • 「你現在這樣很正常。」
  • 「我願意聽。」
  • 「你不是一個人。」
  • 「我們一起把這個交給主,好嗎?」
  • 「我願意為你禱告。」

🟦 10. 探訪時不要說的八句話(禁語卡)

避免造成壓力或內疚。

「你要堅強。」
「不要想太多。」
「上帝一定會醫好你。」
「你信心不足。」
「這是上帝的旨意。」
「別哭了。」
「別生氣啦。」
「你應該……

 

臨終者常見的情緒反應與回應方式

 

 

臨終者面對疾病、痛苦、生命終點,通常會經歷複雜的情緒。
這些情緒不是「問題」,而是內心深層渴望被理解、被陪伴、被接納的表現

以下分為 八大常見情緒,並提供 每一項的牧養回應技巧


🟦 1. 恐懼(Fear

常見恐懼:

  • 我會痛嗎?
  • 我會窒息、難受嗎?
  • 死後會怎樣?
  • 家人怎麼辦?
  • 我會孤單嗎?

牧養回應方式:

以溫柔、穩定的語氣陪伴
讀詩篇 23、約 14:1–3
引導他把恐懼交給主
不要說:「不要怕」
(這會讓對方覺得他的感受被否認)

牧養示範:

「你感到害怕是很真實的。我在這裡陪你,也願意一起把你的恐懼交給主。」


🟦 2. 憤怒(Anger

常見來源:

  • 為什麼是我?
  • 我還有未完成的事!
  • 家人不懂我
  • 醫生、醫療讓我崩潰
  • 對上帝生氣

憤怒常是 恐懼、痛苦的外衣

牧養回應方式:

不要辯論、不糾正
不要說「不要生氣」
讓他表達情緒
用詩篇「哀歌」引導(詩 134288

牧養示範:

「你可以向我說出你的憤怒。我會聽。上帝也容許我們這樣向祂傾心吐意。」


🟦 3. 否認(Denial

常見表現:

  • 「我沒那麼嚴重。」
  • 「我還會完全好。」
  • 「醫生搞錯了。」

否認是一種心理自我保護,不是不成熟。

牧養回應方式:

不要急著讓他接受「現實」
尊重他的速度
陪他走向真實,而非推他走向真實
用問題引導:
「你現在最希望的是什麼?」
「你覺得最難接受的是什麼?」


🟦 4. 悲傷(Sadness / Grief

常見內容:

  • 捨不得離開家人
  • 覺得人生太短
  • 為自己的痛苦哀傷
  • 覺得生命不公平

牧養回應方式:

允許他哭
不必急著安慰
情緒允許開啟靈性對話
用詩篇 34、詩篇 121 採溫柔陪伴

牧養示範:

「你可以哭,我在這裡。你不是一個人。」


🟦 5. 罪疚感與懊悔(Guilt / Regret

常見想法:

  • 我對家人不好
  • 我虧欠孩子
  • 我沒有好好愛
  • 我得罪上帝
  • 我後悔太遲才想彌補

牧養回應方式:

用恩典而非責備
帶領認罪與赦免禱告
引導修復關係
讀:「你們的罪雖紅必白如雪」(賽 1:18

牧養示範:

「上帝的赦免永遠大過我們的失敗。祂願意在你生命最後的這刻賜你平安。」


🟦 6. 孤單感(Loneliness

表現:

  • 沒有人懂我
  • 家人雖在,但心很遠
  • 我怕自己死的時候沒人陪

牧養回應方式:

透過「臨在」減輕孤寂
牽手、坐在旁邊(視情況適合)
多用「陪伴性語言」
讀詩篇 23:「你與我同在」

牧養示範:

「我在這裡陪你。
更重要的是,主與你同在,走過你生命的每一步。」


🟦 7. 掛念家人(Family Concern

表現:

  • 我死後家人怎麼辦?
  • 我的孩子誰照顧?
  • 我走後另一半會很孤單

牧養回應方式:

聆聽他的掛念
協助安排家屬對話
協助臨終祝福
帶他交託給上帝(詩篇 37

牧養示範:

「你對家人的愛非常深。
我可以陪你一起,把他們交給主。」


🟦 8. 渴望意義(Meaning / Completion

表現:

  • 我這一生有意義嗎?
  • 我還能留下什麼?
  • 上帝還愛我嗎?

這是臨終最深的靈魂問題。

牧養回應方式:

引導生命回顧
鼓勵他留下祝福
幫他完成「最後的話」
讀提後 4:7–8:「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牧養示範:

「你的一生不是浪費。
上帝看見你,接納你,並以永恆的愛愛你。」


🟦 總結表:臨終者八大情緒與牧養回應

情緒反應

深層原因

回應方式

牧養關鍵句

恐懼

不確定與未知

安靜陪伴、讀經

「你不是一個人。」

憤怒

無助、失控感

接納、不辯論

「你可以生氣,我聽著。」

否認

心理自保

尊重速度、陪伴

「我會陪你走這條路。」

悲傷

分離、失落

允許哭泣

「你可以難過。」

罪疚

自責、虧欠

赦免、和解

「上帝赦免你。」

孤單

缺乏陪伴

臨在、握手

「我在這裡。」

掛念家人

愛與責任

協助交代與祝福

「上帝會看顧你的家人。」

渴望意義

身份與價值

生命回顧、祝福

「你的生命仍有意義。」


🟦 一句話記住整個主題:

臨終者的情緒不是問題,而是邀請:邀請我們陪伴他、聽見他的心、看見他的痛、帶他走向平安。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