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認知發展論之重要概念

認知發展論(congnitive-development theory),是皮亞傑理論體系中最重要的部份,也是其之所以對於教育產生啟發最重要的理論。因此首先便對此一理論重要概念加以介紹。

一、「知識」是怎麼來的

人類是怎麼 認識自己以及外在世界的?這個問題一直是千百年來哲學家、心理學家探討的重要課題之一。對於皮亞傑來說, 他認為「認識」並不是一種既存的狀態,而是一種「發生」的過程,它並不存在於進行認識的主體,也不存於被認識的客體之中,而是發生於主體對於客體進行認識 時,所構成的交互關係當中,而「知識」便是這個過程所產生的結果。

二、「智力」是一種適應的結果

皮亞傑的理 論,乃是出自於他對於兒童智力研究的成果,他的「認知發展論」事實上談的就是人類智力的發展。而皮亞傑對 於智力的看法,有別於以往的心理學者。以往的心理學者認為智力乃是一種心理結構的一部份,具有固定的成分或是結構,因此要想對了解人類的智力,便要由分析 研究智力的組成入手。然而皮亞傑卻從生物發生學的觀點,認為智力是一種生物適應環境的結果,他曾說:

事實上,生命是逐漸複雜起來的適應形式的一種不斷的創造,是這些適應形式與環境之間的一種逐漸平衡。如果說智力是生物適應環境的一種特殊情形,就是假定了它本質上是一個有機體(organisation),它的功能是使世界結構化,正像生物體使其環境結構化一樣。

也就是說雖 然皮亞傑也認為「智力」具有結構,然而他並不認為「智力」的 結構是以一種靜態的固定形式存在於生命之中,而是一種生命為了因應變化的環境,而發展出來的一種適應形式,它是種有機的、動態的、具有發展性的結構。因 此,皮亞傑認為在個人的生命當中,智力是會隨著個體與環境的互動而有著發展性的變化。不僅如此,甚至對於全人類的歷史來說,從遠古到現代,人類的智力也是 處於不斷地發展狀態當中。

三、「認知結構」與「基模」

既然人類的智力乃是一種具有發展性的結構,而在實際上該如何更為具體地來闡述這種變化的歷程呢?皮亞傑以「認知結構」與「基模」兩個概念來進行解釋。

按照皮亞傑的說法,個體出生不久,即開始主動運用他與生俱來的一些基本行為模式對於環境中的事物做出反應,可以視之為個體用以了解周圍世界的「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而當個體每每遇到某事物,便用某種對應的認知結構予以核對、處理時,則此種認知結構稱之為「基模」(或「圖式」) (schema)。皮亞傑將基模視為人類吸收知識的基本架構,因而將認知發展或智力發展,均解釋為個體的基模隨年齡增長而產生的改變—-也就是說,皮亞傑所謂的「認知發展」不僅是量變,更包括了質變

四、「組織」與「適應」

前面所提的是人類認知或智力「變化」的的部份,然而在皮亞傑的看法中,智力也有其「不變」之處。皮亞傑曾說:

在兒童與成人之間,我們應當看到某些智力結構是不斷地形成和變化著的,儘管思維某些主要功能是穩定少變的。

在這裡所謂「穩定少變」的因素,便是指「組織」(organization)與「適應」(adaptation)這兩種個體皆有的功能。

「組織」是指個體在處理其周圍事務時,能統合運用其身體與心智的各種功能,從而達到目的的一種身心活動歷程(張春興,1997)。無論是在發展的任何階段,這種功能都會在個體的認知活動中展現出來。如果套上前述的基模概念來說,個體的認知活動,可以理解成一種統合運用其認知基模的結果,而這種統合運用基模的功能,是所有人類個體在任何發展時段中都會具備的。

前面提過, 皮亞傑認為智力是一種生命適應的形式,而皮亞傑所謂的「適應」是指個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也就是說雖然智力的內容、結構會 因為個體的發展而有了質量上的改變,但是個體與環境接觸後,因為環境限制而主動產生改變的機制本身卻是不變的。

五、「同化」與「順應」的平衡

在前述的 「適應」概念中我們提到,皮亞傑認為「適應」就是個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事 實上這樣的歷程包含了兩種彼此互補的心理歷程:一是個體將自身的認知結構摻合到環境的因素當中,並且將這些環境的因素轉化成自身的一部份,就好比我們透過 一面玻璃窗(認知結構)看窗外的景色(環境因素),並且將這些景色想像成窗面上的圖畫,這樣的歷程,皮亞傑稱之為:「同化」(assimilation)。 另一種是環境本身發生變化,個體必須改變自身的結構以適應這種變化,就好比窗外出現了一部奔馳而過的跑車(變化的環境),為了要看清楚這輛跑車,我們必須 打開窗戶並將頭探出窗外(個體改變自身結構),才能看清楚跑車的廠牌、車型,這樣的歷程,皮亞傑稱之為:「順應」(accommodation)。換句話 說,所謂的「同化」就是指自己的不變應付改變了的環境(以不變應萬變),而「順應」則是個體以改變自己應付改變的環境(以變應萬變)。

而「適應」便是在「同化」與「順應」這兩種心理歷程的波動中,求得平衡(equilibration)的結果。皮亞傑對於「適應」、「同化」與「順應」的關係作了如此闡述:

如果我們把外部環境引起機體變化的這種結果稱為「順應」的話……,我們可以說適應是同化與順應之間的平衡。

而智力的發展,即可視為個體心理狀態上,一次次地失衡之後又達到平衡狀態的連續結果。

皮亞傑認知發展論的階段觀

經由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我們知道皮亞傑認為在人類認知(智力)發展的過程中,有不變者,即為「組織」與「適應」的功能;也具有可變功能者,就是「認知結構」或「基模」。

基模的改 變,不僅隨著年齡增長而有了容量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質的改變);三歲幼兒與七歲孩子的思維方式不同,小學生與國中生對於同一事物的認知也不一樣。然而, 這樣的改變歷程是否為一個「連續」的狀態?從多年的觀察研究中,皮亞傑發現了人類自出生至青少年期 認知發展過程乃是在連續中呈現出階段性的重要特徵。

皮亞傑依照研究的結果,將人類自出生至青少年期的認知發展劃分成四個階段。綜合歸納各階段的年齡層、基模功能特徵,我們以下表來對此做簡單說明:

期別
年齡
特徵
感覺動作期
Sensorimotor Stage
0~2歲
1.憑感覺與動作以發揮其基模功能
2.由本能性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
3.對物體認識具有物體恆存性概念
前運思期
Peoperational Stage
2~7歲
1.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傾向
2.能使用符號代表實物
3.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
具體運思期
Concrete-operation Stage
7~11歲
1.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以解決問題
2.能理解可逆性的道理
3.能理解守恆的道理
形式運思期
Formal-operational Stage
11歲以上
1.能作抽象思維
2.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解決問題
3.能按形式邏輯的法則思維問題
(參考Gary D. Borich & Martin L. Tombari1997;張春興,1997

皮亞傑對於這些發展階段的劃分是根據對於兒童做長期觀察研究的結果。而他進行劃分的具體標準與定義大致可歸結出以下幾點:

這些發展階段的順序是固定不變的。

個體的認知 發展成熟的速度,或許因為社會文化、遺傳等因素有著年齡上的差異,然而這些發展階段在每個個體身上出現的 順序卻是不變的,也就是說,每個人的認知發展都會歷經表一中所列出的四個階段。此外,這四個階段階段出現的順序不變還包括了「不會躐等」的意思,亦即正在 「感覺動作期」的幼兒,不可能跳過「前運思期」而直接發展至「具體運思期」。

所有發展階段都可以歸入其他階段中。

在某一個特定階段上形成的智力結構,可以被歸併到下一個發展階段的智力結構中。例如說在感覺動作期所形成的認知結構、思維能力也都會在前運思期中出現,並且以更高級的形式出現;而同樣的前運思期所形成具備的認知結構,也會在下一階段的具體運思其中出現。

每個階段都同時包括了一個準備期和一個完成期。

例如,在形式運思期中,從十二歲至十三歲到十四至十五歲(亦即約當國中生的年齡)這個時期被稱為準備期,而十五歲以後形成的平衡狀態則稱為完成期。

每個階段都含有一個形成期或發生期與最終平衡形式。

這一點是與 上一點相呼應的,也就是說在每一個發展階段當中,乃是朝著一個最終的平衡(同化與順應的平衡)結構發展, 只有當認知結構發展成這個最終的平衡結構之後,才能完全顯現出此一發展階段的整體特徵。而在達到此一平衡狀態前的形成過程則表現出這一完整結構的一系列分 化現象。例如:前運思期的特徵乃是能用(自我中心的)表語言達概念;能使用符號代表實物、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務的全面;無法了解自己以外別人的 觀點、看法等,這些特徵只有在達到前運思期階段成熟的孩童上才能完全看到,這即為此一發展階段的「最終平衡形式」;而同一階段較早期的過程中,孩童所顯現 出來的表現,或許只是上述特徵中的某部份,也就是此一階段完整結構的部份分化。

我們歸結以 上,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乃是由生物發生學的角度 出發,對於人類的「認識」採取了「發生」的觀點,認為認識是一種經過主客體相互作用後發生的結果,具有動態的結構。並且由長期的實驗觀察研究中,將人類個 體自兒童至青少年的認知發展(智力發展)現象,劃分為四個主要的階段;這四個階段劃分的依據並不是年齡(即「生物的成熟」),而是依照個體認知結構整體形 式的特徵作為劃分標準;而且這四個階段的發展歷程,乃是人類智力發展的通則,雖然每個人有發展速度快慢的個別差異,但是這四個時期的經歷順序是不變的,也 不會躐等而就。

皮亞傑理論之於教育的參考價值

(一)按兒童思維方實施教學

以往對於智 力的研究,一則研究對象幾為成人,二則關心的焦點在於智力的結構而非發展,只關心智力發展中「量」的改 變,而未注意到「質」的改變。因此犯了將研究成人智力結構的結論套用在兒童的教育上,認為兒童不過是具體而微的「小大人」罷了。皮亞傑的理論指出了兒童的 認知、思維方式與成人不同,甚至不同年齡層的兒童、青少年,也有著認知結構上的極大不同。就教育來說,他的理論揭示了「了解兒童始能教育兒童」的意義。成 人在提供知識供兒童學習的時候,必須要能夠了解兒童認知思維的特色(即與成人不同之處)並以此決定要讓兒童學習的材料以及教學的方式,如此才能達到預期的 教學成效。

(二)循兒童認知發展順序設計課程

在學校教育 中課程的設計該如何與學生的能力相配合,這是個早已受重視的問題。然而在以往的看法中,總是以孩童的年齡 作為能力劃分的標準。這種看法的概念心向為:假定同一年齡的孩童,他們所具備的學習能力應該是相差不遠的,就算有所差異也是在「量」方面的不同,舉個具體 的例子來說,就好比把學生視為一個個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長大的「容器」,理論上相同年齡的孩子,擁有差不多大小的容器,而就算有個別差異的現象,也是「容器 大小」與「裝多裝少」的問題。然而皮亞傑的理論則是超越前人所見的,以「認知結構」的形式作為能力劃分的標準,認知結構的不同反映在思維能力的差異上。雖 然基本上認知發展的階段與年齡的增加(個體生物性的成熟)有關,但是其改變的根本原因並非在於年齡的增長,而是認知結構的變化。此外,根據皮亞傑的實驗研 究,就算是對於相同的學習材料,不同發展階段的孩童也會有著不同的反應,其差異也是根源於認知結構上的不同(而非年齡的差異)。因此對於學校課程的設置, 皮亞傑的理論有著兩點啟示:

1)學校課程教材的難度,必須配合學生心智發展的水平

2)在確定某年級的課程難度時,宜先設計實驗,從學生實際的思維過程中,觀察分析單元的編排是否適宜。

(三)促進兒童心智發展的教育功能

皮亞傑的教育觀極為強調受教育者的積極主動性。而對於他之前所盛行的傳統教學方式,皮亞傑皆有所批評。例如對於「被動教學法」—- 教 師主動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就皮亞傑對於「學習」的看法,認為真正的知識乃是透過兒童在環境中主動觀察、探索、操弄得來的,而在被 動教學法當中,學生則缺少了主動探索、進行建構的歷程,並不是個獲得知識的好方式。對於行為學派所主張的「編序教學法」,皮亞傑則認為,在編序的過程中, 完全沒有學生意見的參與,而所編製出來的教材內容,全然是大人們「想當然爾」向學生灌輸的知識。皮亞傑曾諷刺地說:「如果教學的理想只是要學生鸚鵡學舌地 重複已經正確地編製好的東西,那麼很顯然,機器也能完好地滿足這些條件。」

從這些批評 中,可發現皮亞傑認為傳統教學方法乃是違反兒童 學習的自然規律,忽略了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而皮亞傑自己則在赴美講學時,提出自己對於教育的看法:「我認為,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兒童的 知識,而是設置充滿智慧刺激的環境,讓兒童自行探索,主動學到知識。」

這段引言所透露出來的含意,即指出學習者(兒童)在學習過程中所扮演的主動角色,就皮亞傑的理論而言此一主動性正是獲得知識的關鍵所在。而這樣觀點,開啟了往後「開放式教育」的濫觴。

更為具體地 說,這種教育觀點對於教師教學上的啟示為: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時不僅是個傳授知識者,而且教師本身還必須 是個能夠啟發學生的創新者與研究者;而就家庭教育(尤其是學前教育)來說,與其提前讓孩子學習知識(寫字、識字等),無寧致力於設置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以合於孩子思維的方式與之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並且提供孩子充滿智慧刺激的環境,這樣反而使得孩子得以順應著發展的自然規律而成長茁壯。

皮亞傑理論之闕漏不足處

(一)缺乏積極的教育意義

由皮亞傑進行研究建構其理論的脈絡看來,他的研究均是觀察兒童在自然情境(即非學校環境)之中,對於周遭環境進行認知活動的心理歷程。也就是說皮亞傑的研究中,乃是從生物適應的觀點出發,探討兒童認知發展的自然規律,認為「發展先於學習」—- 並 不主張藉由學習的手段加速兒童認知發展。因此,由此所建構出來的認知發展論當中,便看不到教育之於兒童認知發展的積極作用。然而已有無數的實徵研究證 實,經過適當的教育施予兒童文化刺激,的確有助於兒童的心智發展。所以,皮亞傑的研究結果,對於教育界而言只是提供了一些認知發展的現象與事實,並未進一 步就教育文化的觀點,提供促進認知發展的建議,缺乏積極的意義。

(二)生物化傾向以及忽視社會文化影響

由於皮亞傑 乃是由生物學的觀點出發,對於人類的智力發展進行研究,並且以生物適應的概念類比於認知發展的 現象與機制,雖然這種類比的想法不無道理,也由此產生了突破前人的創新理論,然而若將此一概念心向過度延伸於人類智力的全部現象(包含了智力活動以及實 踐),則會產生落入過度化約現象的境地—-誠如一些學者所言,皮亞傑的理論有著將生物化的傾向。

也由於如此,雖然皮亞傑曾說過關於「社會環境生活對人認知發展具作用」的話,然而實際上卻未對於人類的認知在社會文化環境中的實踐,以及受到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此一層面進行相關的研究與探討,忽視了此一層面對於發展的重要作用。這一點在俄國心理學家維果斯基(Lev S. Vygotsky18961934)的社會文化認知發展論,流傳到西方廣為人知之後,使得皮亞傑的理論相形之下更顯出其不夠全面之處。

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優質釋經講道的「五種特質」




  優質講道的特質甚多,歸納起來可分為下列五項:合乎聖經 Exegetical)——有道;條理分明 Clear)——有理;引發興趣 Interesting)——有趣;實際可用 Relevant)——有用;觸動人心 Passionate ——有情。

  這五項特質可以從下到上,用五個英文字的首字母結合起來說明(acronym= P.R.I.C.E.PRICE 代表兩個不同的意思:一是好的講道是「無價之寶」;另一是好的講道要「付上代價」才能產生。

. 合乎聖經——有道(Exegetical

  講道絕對不能離開聖經。好的講道扎根於聖經,且必須要有清楚的解經作為基礎。傳道人若為迎合會眾而只說些他們喜歡聽的話,卻不提聖經上的話,是十分可悲的。

1. 有道可傳

  曾霖芳牧師在他的《講道學》一書開宗明義地說:「講道要講『道』……講道而沒有『道』好比什麼呢?正如泡茶,茶壺裡沒有放茶葉,倒出來的不是茶,而是白開水。」

今日講台一個嚴重的危機是很少講上帝的話語。有些人不懂得解經,但很會講故事來激動人心;但若缺少最重要的部分──上帝的話語,無論其他各方面講得再好,也沒有效用。

2. 獨具慧眼

  傳道者對上帝的話語要有心得、有亮光,必須下功夫讀出經文的真義,不能只說一些膚淺的、零碎的、人云亦云、老生常談的道理。聖經寫來已經兩千年,很多道理和信息都早已被人講過。但傳道人每次講的道,還可以是新鮮的,因為很多植根在聖經中的信息,可以用不同方式去發掘出真理來。而淺顯的基本教義,更可以用不同的切入點,產生許多新鮮的亮光。

. 條理分明 —— 有理(Clear

  講道最要緊是言之有物,條理清晰,讓人聽得懂、跟得上,知道重點是什麼。

1. 主題集中

  講道有了主題和中心思想,還要注意思想之間要能彼此連貫,分段有層次及合一性,避免將一團團未經解開的思想丟給會眾。思路不清、語意不明的講道,不用多久便會令會眾迷失;時間一長,便會心生抗拒,更聽不進去。

2. 層次分明

  若要講得清楚,必須思想縝密、合乎邏輯、層次分明。講道不單要合乎聖經的真理,也要讓人可以認同和跟從講者的思維邏輯。因此,講道者要先在腦海中有清晰的輪廓,列出條理分明的信息大綱,而每個層次,亦應配合整體講道的主題。

. 引發興趣——有趣(Interesting

  教會中不是所有的會友都是靈命成熟的人,當中也有初信的,甚至仍帶有世俗氣味的。傳道者要吸引他們聆聽和吸收上帝的話,便得花點心思,引發聽者的興趣。

1. 有新鮮感

  講道能讓人有新鮮感的秘訣,是經常從上帝話語的泉源中汲取活水,因為上帝的話語是活潑的(來四12)。預備信息時,講員必須經過吸收與演繹的過程,不能只是拾人牙慧。新鮮也可以是從不同的切入點和方式來表達要講的信息,譬如偶爾可以從如何應用來開始講述,再倒敍回去闡明經文的意思。

2. 選材豐富

  傳道者要多作研究、多讀書,務求言之有物,這樣講述的信息才會豐富。講道時最好採用自己的經歷與見聞作例證,亦可多用故事和圖畫的方式去描述,讓上帝的話更能活潑生動地傳述,帶來指引我們在這時代中生活的亮光。

. 實際可用 —— 有用(Relevant

  講道不能只停留在理論階段,乃要切合時代的實際需要,以實際的方案,幫助會眾將真理正確地運用在生活中。這才是兼具深度和廣度的講道,因為它體現出現代聽眾與經文之間的互動關係。

  傳道人如果不深入了解現實社會,講台供應就會枯燥乏味,講道淪為空洞的屬靈高調,無法帶給信徒生命的改變與更新。好的講道有上帝的恩膏又能用恩膏塗抹別人;將聖經講活了,又使人活出聖經。那些重視應用的講道,往往能引人入勝,激發反省,並保留聖靈動工的空間。

. 觸動人心——有情(Passionate

  好的講道還有一個特點,是經常能觸動聽者的心靈,並要求會眾將生活作出調整。要做到這一點,講道者必須在感情上與會眾處於同一個頻道,不然,便容易流於只是在知識上傳遞信息,卻不能說服他們作出生命的改變。

1. 將心擺上

  要觸摸人心靈的深處,講員的心就要先與會眾對話。不是死板的敘述,也不像學究只作訓詁考據式的講解,而是切實地投入生命。為什麼有些講道者經常流露感情,而有些則木訥呆板?這正是耶穌基督和文士不同之處。「文士型」的講道沒有熱誠、沒有感染力,甚至沒有生命,只因「盡責任」而上講台。但一篇由講道者擺上心靈的講章,帶著聖靈的能力,自然會發出生命的影響力,讓人產生共鳴。

2. 感染生命

  成功的講道能觸摸人心,感染別人的生命;而且是講道者自己先受感動,而後才能感染別人。講員要具備生命的感染力,有賴更多親近上帝,被上帝觸動。講道的力量不在於講道者聲嘶力竭地宣講,乃是發自內心的自我催逼與聖靈同在的動力。偉大的講道是從偉大的心靈中孕育出來的,而偉大的心靈往往先經過了上帝的破碎,或是被人生的苦難與挫折鬆土後,再被重塑更新而來的。
結語

  曾霖芳牧師這樣分辨好的講道與更好的講道:「我把好講道分成兩大類,有的講得很好,有充分準備,聽衆也滿意,有好評。但另一類多了一樣,他們以整個生命去講,從心裡傾倒出來,是『心』的聲音,如活水江河湧流,使人生命復甦,心靈滋潤。

  把整個人投入講道是完全不同的,是上好的,我稱它為傳道精神。你看,有人在講台上講道,你感到有浩然正氣,使人生敬畏之心。有人講道時洋溢著愛主之情,感人至深。有人傳講真理如燒著的火把,火熱的心隱約可現,聽衆有熱的感受。有傳道者講嚮往更美家鄉的訊息,會衆不覺神往。各種各樣的場合,傳道精神表露無遺,這是傳道者應當追求進入的境界。」

  總括而言,好的講道須同時具備五項特質:合乎聖經(E)、條理分明(C)、引發興趣(I)、實際可用(R)、觸動人心(P)。如此才有條件成為一篇合乎主用、大有影響力的講道。

樸實的傳講



    雖然因為恩賜、文化、風格和語言的不同,福音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其傳講會略有差異,但清教徒傳講福音的最基本方式-樸實的傳講和要理問答式的教導-在如何向罪人傳福音方面,我們仍然可以學到諸多有益的教訓。

    清教徒「風格樸實的傳講」的首要倡導者,就是是威廉‧帕金斯。人們常稱他為清教徒之父。威廉‧帕金斯曾寫到,傳講「必須樸實、易懂、明確…我們中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個講道很樸實。我再次強調,越樸實越好」。另一個清教徒傳道人亨利‧史密斯也說︰「樸實的傳講,不是說傳講得膚淺,沒有頭緒,而是樸實易懂。即使那些頭腦簡單的人也能聽得入耳,明白所教導的內容,就如同聽到自己的名字一般」。 約翰‧艾里奧特是一位偉大的清教徒,曾經到印度宣教。格頓‧馬特耳讚揚他說,他的傳講「風格樸實,深入淺出。頭腦簡單的能夠聽懂內容,學識淵博的人也能得到益處」。

清教徒的講道風格樸實簡明,因為他們的心中是以傳福音為導向的,他們想讓每一個人都聽得明明白白,知道蒙恩得救的道路。這樣的傳講,按威廉‧帕金斯的總結,有三點︰

   1)解釋經文在上文下理中的基本意思;

   2)從經文的本意得出教義,並解釋教義讓人得益的幾個方面;

   3)以樸實的言語,將這些從聖經中得出的教義,應用到人的實際生活之中。

    清教徒講章的第一部分是解經性的,第二部分是教義性和教導性的,第三部分則是應用性的。第三部分通常稱為經文的各種應用,相對來說較長,是把經文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應用到不同的人身上。帕金斯把聽眾分為七種,針對不同的聽眾,提出不同的應用方式︰
1)無知又不願受教的不信者;
2)願受教但無知的人;
3)有知識但不謙卑的人;
4)謙卑但缺乏確信的人;
5)信徒;
6)靈命萎縮的人;
7)和「混合類型的人」,即同時屬於幾種範疇的人。

清教徒傳道人,在一段時間裡向七種不同的人傳講,但並不是說在每次講道中都要顧及這七種人。

《威斯敏斯德公眾崇拜指南》勸告牧師們,在解經講道的時候,不要面面俱到。但每一個講道至少應包括對信徒和非信徒兩方面的應用。對不信的人,通常要提醒他們檢討自己的生活,看看有什麼地方需要改變,然後,勸他們來到基督面前,只有基督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對已經信的人,一般都是把要點集中在安慰、指導,和自省上。吉米‧杜爾海姆認為應用部分是「講道的生命」,「因此,講道就是勸說、見證、請求、懇求、要求和勸勉」。

    清教徒的傳講都是經過詳細地考察聖經,並以上帝的話語為中心。他們的傳講是以清教徒釋經法為根基的。巴刻告訴我們說,樸實的傳講幫助清教徒在解釋聖經時,注意經文本身的文學性與語法性、一貫性與和諧性、教義性與上帝中心性、基督中心性與福音性、經歷性的實踐性,並忠心地切合實際地加以應用。

    清教徒講道的樸實風格,避免了那些一般聽眾不清楚或不容易懂的東西。牧者首先是上帝所特別用來解釋他的話語的,所以不要任憑演講修辭性的東西,破壞福音真理的明晰度。約翰‧弗雷威爾寫道︰「傳道人所傳講的是釘十字架的基督,講道風格中要帶出被十字架釘死的味道來」。帕金斯指出,大段引用初期教父的著作,使用希臘文或拉丁文,修辭華麗鋪張,都不是好的講道。這樣,我們「不是在粉飾基督,而是在粉飾我們自己」。羅伯特‧伯爾敦說,傳道人如果注重心靈默想,對生命之道有真實自然的感受,用聖經本身無可比擬的雄辯來講道,就會使真正的基督徒心靈大得安慰,行為更像基督,遠遠勝過彙集藝術、人文和哲學的菁華,旁徵博引,泛泛而論式的講道。

今日的傳講人,可從清教徒樸實的傳講中,借鑑以下三個特點︰

    首先,清教徒的講道思想清晰,直指理性。清教徒的講道總是把聽眾作為有理性的被造物來傳講。清教徒熱愛思想,喜歡用他們的理性來敬拜上帝。他們把理性視為信心的居所,拒絕將理性和心靈彼此分開。他們教導說︰知識是上帝播撒重生種子的土壤。約翰‧普雷斯敦寫道︰「在歸正信主的時候,理性得以昇華」。克墩‧馬特爾說︰「無知絕不是奉獻之母,而是異端之母」。所以,清教徒在講道的時候告誡會眾,要成為聖潔,我們需要思想。有人認為聖潔只是一種情感性的東西,清教徒向這種想法提出了挑戰。

清教徒傳道人努力向罪人們說明,在罪中冥頑不化,是沒有任何道理的。任何拒絕重生的藉口,都被他們扯掉。無論是說自己沒有能力,還是聲稱不願意,或是以上帝的主權和揀選為藉口,都不是理由。正如,約翰‧歐文對聽眾所告誡的,即使有上帝揀選一說,也沒有理由繼續不信︰「揀選首先是從上帝來的,但是,是否蒙揀選,只有站在信者一方才會知道」。

約瑟‧阿雷那也指出︰如果你現在就你是否蒙揀選而爭論,你的起點就錯了。正確的次序是︰證明你自己已經悔改歸正,此後永遠不要懷疑你是否被揀選…上帝的旨意到底如何,這是隱秘的,但他的應許是清清楚楚的。「如果我蒙揀選,我就會得拯救,然後隨心所欲。如果未蒙揀選,我就會在劫難逃,我能作什麼就作什麼。」這是悖逆之人絕望的辯辭﹗剛愎自負的罪人啊,為什麼倒首為尾,顛倒次序呢?上帝的話語不就在你的面前嗎?他所說的是什麼呢?「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若治死身體的罪行,必要活著」,「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就必得救」(徒 319 813 1631)。還有比這更清楚的嗎?不要硬著頸項,站在那裡爭論你是否蒙揀選了,還是來悔改和歸信吧﹗呼求上帝賜給你悔改的恩典。顯明的事才是你們的;還是集中在顯明的事上吧﹗

    因此,清教徒通過樸實的傳講,按聖經的邏輯來進行推理,說服每一個聽眾︰因為生命的價值和目的,死亡和永恆的確定無疑,不尋求上帝,不侍奉上帝,是極其愚蠢的。

清教徒教導,上帝給我們頭腦來推理,關鍵是我們要像基督那樣思考。我們應當用信心照明我們的心意,用上帝的話語來規範我們的思想,從而運用我們的頭腦在世界上服事上帝。清教徒的教導鞭策我們,要通過合乎聖經的傳福音,用智力在地上擴展上帝的國度。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服事,都是在一定的文化中進行。假如沒有清楚的思想,我們絕不能將我們所處的文化福音化。沒有清楚的思想,我們就會變得自我空虛,心靈枯竭,毫無果效,顧影自憐,缺乏內在的活潑的生命。

    清教徒教導說,淺薄的思想絕不是榮耀的標誌。他們清楚,沒有思想的基督教最終導致的是沒有脊樑的基督教。反知識、反理性的福音,最終所產生的就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所謂的福音,跟著感覺走,與周圍的世界失去關聯。這正是今日教會中所發生的現象。我們已經喪失了基督徒的頭腦,更糟的是我們仍然沒有意識到恢復它的必要。假如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在所想的和所信的內容上沒有什麼區別,那麼,最終我們的生活也就不會有什麼不同之處。

    第二,清教徒的傳講,直接面對人的良知。良知是罪人身上的「自然之光」,清教徒在罪人的良知上狠下工夫。他們用樸實的傳講指出人具體的罪,然後,提出問題,直面犯罪對男人、女人和孩童的良知的影響。正如一位清教徒所寫的那樣︰「我們必須手持聖經真理的杖前行,擊打罪人藏身的每一棵荊棘,直到罪人最終如亞當那樣,從藏身的地方出來,赤裸裸地站立在上帝的面前」。他們認為這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除非罪人從藏身的荊棘後面出來,他絕也不會祈求披戴基督的義。

    所以清教徒的講道非常富有緊迫感,他們相信聽眾中還有很多人正在走向地獄。他們的講道直截了當,用律法和福音、亞當裡的死亡與基督裡的永生,直接面對聽眾。他們的講道針鋒相對,注重的是基督的吩咐︰「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路 2447)。

今日,現代化的傳福音,絕大部分不敢尖銳地指向人的良知。我們確實應向清教徒學習,他們在傳福音的時候真誠地相信,最愛護你的朋友,會把你的真實處境毫不諱言地告訴你。就像使徒保羅和當初的清教徒一樣,我們需要用眼淚迫切地向人見證,每個人都需要︰「當向上帝悔改,信靠我主耶穌基督」(徒 2021)。

    第三,清教徒的講道充滿激情,激動人心。清教徒的講道充滿感情,既熱切,又樂觀。既有堅實的合乎聖經的內容,又有震撼人心的熱情,使人頭腦和心靈都得滋養和飽足,這樣的服事在今天很難見到,但清教徒一般都是兩者兼而有之。他們用頭腦推理,直接面對人的良知;同時,也訴諸人心,呼籲人心靈的回應。他們的講道是出於對上帝話語的熱愛,對上帝榮耀的熱愛,和對每一個聽眾的靈魂的熱愛。他們的傳講帶著對救主基督的熱情感恩,並使自己的生命成為讚美的祭物。他們向人所傳講的是充滿愛的基督,希望那些沒得救的人羨慕信徒在基督裡所擁有的。

清教徒使用一切他們能用的武器︰循循善誘的講道,因人而異的呼求,誠摯懇切的禱告,合乎聖經的推理,充滿喜樂的生活。目的就在於使那些在滅亡之路上的人轉向上帝。他們相信,上帝使用他們的講道作為武器,征服人心,使人歸正。他們相信,上帝高舉基督︰「上帝且用右手將他高舉,叫他做君王、作救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以色列」(徒 531)。他們通過聖經,也藉著經驗知道,罪人死在過犯罪惡之中,嫁給了自己的私慾,只有無所不能的基督才能抓住他們,使他們離開原來的愛慾,甘心樂意地離棄心中之罪,轉向上帝,定意完全地順服他,榮耀他,從此為他而活。他們教導說,只有基督才能夠充分地成就這些,我們在亞當裡的老性情無法做到。威廉‧阿慕寫道︰「因此,講道不應僵化死板,應當力求活潑,給人深刻的印象,使不信的人參加信徒的聚會的時候受到感染,俯伏在上帝的話語面前,就將榮耀歸給上帝」。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