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忠銘牧師
前言:
自
古以來,無論是東正教、天主教或是改革宗的教會,甚至是現代派的自由教會,「啟應」都是禮拜儀式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然可惜的是,有許多基督徒「交讀」了數
十年的啟應文後,不但不明白啟應的意義,還對為何要交讀啟應文不知所以然。基於此,本文將就啟應的意義、典故,以及為何要交讀啟應文等,做一番介紹,好讓
大家在參與禮拜,共同交讀啟應文時,更能「得心應手」。
啟應的意義
禮拜中的「啟應」是一種群體間用唱或讀,彼此互相、共同回應上帝的「聲音」,也是一種信徒間彼此呼應,共同與上帝對話的信仰表現。質言之,啟應乃是人朝見上帝時的同心呼應、回答與讚美。
按《禮儀與禮拜學辭典》( Dictionary of Liturgy and Worship)與《音樂與音樂家辭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之解說:「啟應文」與「啟應詩」也可稱為是一種「唱和詩歌」或「疊句」(Antiphon),其內容乃直接摘錄自詩篇或其他與聖經信息相關的詞句,加上韻與律,再配合上音樂而成,其意義上是一致的,形式上是一體兩面的,都是呼應與回答上帝的聲音。
啟應的方式可以是「對唱」(Antiphonal Singing)式的,也可以是「對讀」(Responsive
Reading)式的。重視儀式的東正教、天主教、聖公會和路得會等,這些禮拜以聖餐為中心的祭司型高禮儀派教會(high
church),因為儀式較為繁複,且充滿者許多回應詩,因此,禮拜的啟應方式,幾乎都以對唱的方式來呈現,我們從其禮拜堂的坐椅,將聖歌
隊席排成兩邊面對面的對比,便可知道他們對於「對唱」的重視;相對的,禮拜時偏重講道,較少有回應詩和音樂的長老會、浸信會、衛理公會等先知型的低禮儀派
教會(low church),因著儀式的簡化,禮拜當中省略了許多回應詩和音樂,啟應方式也幾乎都以「對讀」(有人將之稱為oral worship「口語對話的禮拜」)之方式作為表達。從這些教會大部分只將聖歌隊席省略成了一邊,便可看出其不重視「對唱」的結果。然如今,原不重視禮儀的自由派教會,卻也隨著禮拜更新運動的興起,仿效高禮儀派教會而復古了起來,開始熱衷於用啟應的詩句和短歌來回應上帝。
事實上,啟應文也可比擬為一種「賦格式」(Fuga)的文學模式和音樂的對位形式,因賦格曲在本質上,是將一簡短的音樂,加以延續發展,使之展現出特殊的和諧果效。如今,我們所交讀的「啟應文」,就是藉著簡單的經文和詩詞,以呼應的方式,不斷的延續發展,使之呈現出和諧的共鳴來讚美上帝。
啟應的聖經基礎
「啟應」之所以會在教會的禮拜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最主要的典故,就是建立在以賽亞受召為先知,在聖殿「朝見上帝」時,「撒拉弗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的基礎上。禮拜學者幾乎全將以賽亞書六章1-10節視為是基督教禮拜儀式形成的基礎,我們從這些經文中,的確可見著基督教禮拜儀式的模型,而其中的3-4節便是啟應的最佳典範。
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
衣裳垂下,遮滿聖殿。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
榮光充滿全地!因呼喊者的聲音,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雲。那時我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
君王萬軍之耶和華。」有一撒拉弗飛到我跟前,手裏拿著紅炭,是用火剪從壇上取下來的,將炭沾我的口,說:「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
惡就赦免了。」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
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以賽亞書六章1~10節)
一.上帝的臨在(1~2節)(宣召)
二.讚美的啟應(3~4節)(讚美、啟應)(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因呼喊者的聲音,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雲。)
三.認罪的告白(5節)(認罪、禱告)
四.赦免的確據(6~7節)(確信)
五.呼召的聲音(8節上半)(讀經、信息)
六.回應與奉獻(8節下半)(聖詩、奉獻、立志)
七.差遣與宣揚(9~10節)(祝福、差遣)
再者,啟應的新約聖經基礎,乃建立在保羅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中所言:「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以弗所書五章19節)
的經文上。保羅在此所訴說的訓示,除了常被引以為基督教讚美詩的起源外,這也正在揭示敬拜上帝時,透過詩章、頌詞與靈歌讚美上帝的重要性。因為,彼此對說
與口唱心和,不但可以在禮拜時表達出敬拜上帝的熱情和光輝,還可以展現出共同禮拜的意義。難怪被稱為「教會詩篇之父」(Father of Church Psalm)的安波羅修(Ambrose,
Bishop of Milar.340-397.A.D.),在經驗到啟應詩篇的美妙之後,會將東方教會所用的啟應詩引入西方教會,進而延用到今日的基督教會。
交讀啟應之建議
在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聖詩》當中,從聖經摘錄了四十篇啟應文作為禮拜時的「啟應」之用。但長久以來,長老教會的禮拜每當交讀啟應文時,總是一成不變的以司
禮者「啟」,會眾「應」的方式進行。如此一來,「有口無心」的情況,將會隨著形式的單調,使得啟應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呈現出「食之無味」的感覺。倘若能
將啟應文的交讀方式運用得體,不但可以激起信徒的共鳴,還會因為啟應的果效產生動力。為此,如何將啟應的方式運用得當,使之活潑化、共同化,正是禮拜更新
的重要功課之一。
吾人認為,除了司禮者和會眾「啟」與「應」的傳統模式外,依座位的區域、年齡、性別、聖歌隊
與會眾、長執與會眾等劃分法進行交讀或對唱,乃不失活潑化的方法之一。當然,若能廣邀聖經和教會音樂學者及詩人,共同撰寫適合各個年齡、時代、對象、節期
的啟應文,好讓敬拜上帝的人,能夠有更多的資材和儀式空間來回應上帝,不但會使禮拜得著更新,還會展現出共同禮拜的意義,使禮拜展現出果效。
結語:
從舊約時代以賽亞受召朝見上帝時,撒拉弗的「彼此呼喊」,到信仰先人透過詩篇的共同唱頌,直到耶穌出生時,天使列隊同聲歌唱,再到保羅所說的:「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以及日後基督教團體(Christianity)禮拜時的「啟應」得以見著,啟應是敬拜上帝時不可或缺的程序,且是一種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相互呼應、讚美上主、共同禮拜、經驗上帝的信仰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