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餐」可以用「感恩禮」或「主餐」來稱呼,因為現在的禮拜中的進行是用「吃餅」和「喝杯」來進行,表明基督得受死、流血、捨身,建立了新約,正如主耶穌在逾越節的晚餐所做的,讓祂的門徒,感受到祂願意將「自己」完全擺上與祂們分享,因為祂是上帝所賜給世人的獨生子,使世人因著祂的獻上,脫離死亡的轄制,進入永生。而這永生的完全實現,是在祂再來的日子。所以,參與「聖餐」的禮拜,是有終末性的。
「聖餐」在教會中最大之爭議,就是視之為「獻祭」與「變質說」。首先談到「獻祭」,讓人覺得主耶穌一次再一次被獻上,好像一次在一次被釘十字架上,這是違背聖經希伯來書10章10節的說法。所以,為宗教改革者所駁斥,因而取「記念」之意義,正如保羅在歌林多前書11章24-25節所說。既說到「記念」,對「變質說」更是讓宗教改革者無法接受。因為「變質說」,把祝謝後的餅,變成了「基督的身體」,並且對它行禮,如同對基督行禮,讓人覺的有偶像崇拜的感覺。所以,馬丁路德以「化質說」來取代「變質說」;慈運理則取「象徵」的意義,餅象徵基督身體,酒象徵基督寶血。雖然,兩者曾為聖餐觀不同而有紛爭,但是加爾文卻採取布塞爾的觀點,將兩者融合:視覺上是餅和杯,在聖靈裡是基督的身體與寶血,是真有餵養靈性之效能,參與者要以信心領受。
當然因為「獻祭」與「變質說」並非早期教父的理念,經過學者的追溯研究,發現初期教會稱之為「感恩禮」,是獻上「讚美和感謝」的祭,並非餅與杯為祭獻上。這樣的禮儀,藉由吃餅喝杯,感謝基督已經勝過罪惡,死亡的權勢,已經歸於無有,我們要歡喜快樂來慶賀,體驗我們是新造的人。也因為如此,我們要獻上「讚美和感謝」的祭,心存喜樂與盼望,因為基督將要再臨,那是我們完全得贖,上帝國完全實現的時候。
而主耶穌設立「聖餐」時,照新約聖經之描述有七個步驟,而初期教會將其化約為四個步驟,分別為:
(1)拿起、
(2)祝謝、
(3)擘開、
(4)傳遞。
這樣的簡化是由路加福音24章30節:「到了坐席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
這是在往以馬午斯的路上,兩個門徒經歷了與復活的主相遇之時,主耶穌所做的。這也成了早期耶路撒冷教會感恩禮儀之模式(徒2:46),也說明在崇拜時,把「擘餅」當成「基督的同在」。
早期教會將這感恩禮的四個步驟,成為架構,進行時分成十個部分:
(1)
禮儀開始之對話和感恩禱文;
(2)
序禱;
(3)
聖哉頌;
(4)
聖哉頌後之感恩禱文;
(5)
聖靈降臨宣召文;
(6)
基督設立聖餐禮文;
(7)
領受聖餐紀念主;
(8)
求降聖靈文;
(9)
代求禱告;
(10)
三一頌做為完結。
今日台灣基督長老的禮拜,以聖道禮拜為主要程序,只有每季一次在禮拜中加入聖禮典,行「聖餐」與「洗禮」。在注重「聖餐」為靈性餵養的角度者看來,似乎覺得次數「稍少」些。但是,就以「感恩和讚美」為祭獻上之觀點來說,這禮儀的意義不在次數多少,而是以照「聖靈」與「真理」為引導,更是重要。我們是否願意按照聖經的教導,來經歷基督的同在,盼望基督的再臨,上帝國完全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