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教師可以說是主日學的靈魂,在教學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單有聖經的知識和教學的常識都不能使人成為一個成功的主日學教師。主日學的教學是一項生命的工程,是一個生命傳遞生命的工作,因此,教師除了要有聖經的知識和教學的常識外,還須要具備一些屬靈的條件。以下我們會討論主日學教師應有的資格、責任和使命感等。
1. 主日學教師的資格
(1) 重生得救
這是最基本的資格。一個只有聖經知識而沒有基督生命的人,只能教導聖經的知識,不能傳遞生命的信息。只有重生得救的人,因為有重生的經歷並體驗基督的恩典,才能把生命傳給人,影響別人的生命。因此重生得救是主日學教師先決的條件。
(2) 生命長進
一個不求長進的基督徒不可能有熱心去教導別人和關心別人的靈性。聖經教師必須竭力進求靈性的長進,才能以身作則鼓勵學生追求靈命的成長。
(3) 美好榜樣
教師要有美好的生活見證,成為學生的榜樣。這是上帝對事奉者的要求。初期教會選執事時,上帝要他們選擇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徒六3)。同樣,主日學教師是教導人認識真理的人,也應有美好的生命見證。因而主日學教師要在言語、行為、信心、愛心和清潔上都要作學生的好榜樣(提前四12),才能以生命影響生命。
(4) 忠於教會
主日學教師的責任是帶領人認識上帝並加入教會,成為教會的一分子。因此主日學教師要忠於教會,殷勤聚會、關心教會的事工、參與教會的活動。並鼓勵學生忠於教會,帶領學生參與教會的聚會和事奉等。
(5) 明白使命
主耶穌的使命是要教會藉傳福音、教導使人作主的門徒。主日學教師要認定這是耶穌給他的使命,忠於所託,無論有什麼難處,都以教導為己任。
(6) 掌握聖經
主日學教師的責任是教導聖經,所以必須要有好的聖經裝備,並不斷的進修,才能掌握聖經的知識,純熟的教導人。此外,也要忠心備課,熟悉教導的內容,才能有教學的果效。
(7) 認清對象
上帝給每個信徒都有不同的恩賜,教師要知道自己適合教哪個年齡的學生。教師如能認清適合自己的教導對象,對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投入教學中。例如,他能忍耐幼兒的哭鬧聲,才能勝任教幼兒班;他要跟得上少年人的古靈精怪,才能勝任教少年班等。認清合適的對象,就能更有效的作教導。
(8) 接受訓練
成功的主日學教師必須要在聖經知識上、心理發展上、教學原理上和主日學行政組織上等有所裝備訓練,才能勝任。因此教師要把握機會接受訓練,作個有材能的教師。
(9) 倚靠聖靈
主日學的工作不是普通的教育,而是改變生命的事奉,因此不能靠人的能力才智,而是要靠聖靈的大能(亞四6)。因而,教師須忠心為學生禱告,靠聖靈的能力來感動、改變他們。教導的事工是上帝的工作,不是人的工作,只有上帝才能叫人生長(林前三6)。
2. 主日學教師的責任
主日學教師是一項神聖的職分,每個被選召的人,都必須忠於所託,作個忠心的教師。要成為一個忠於所託的教師,必須有以下的承擔和責任:
(1) 教學
主日學教師主要的職責是教學,讓學生藉著教師的教導,有所學習,並能學以致用。讓學生在學習後,能在知識、態度和行為上有所改變。沒有改變的學習,不是真正的學習,也會出現一些學習的問題。因此教師必須完成教學的使命,讓學生的生命得著改變。
(2) 餵養
主日學教師的責任是餵養小羊,按時供應並滿足羊的需要。包括了理智、情感和靈性上的需要。正如主耶穌對彼得的吩咐一樣(約廿一15、17)。教師要餵養主所託付的羊,讓他們得著豐盛的生命(約十9-10),才是一個盡忠的主日學教師。
(3) 牧養
耶穌是好牧人,為羊捨命(約十11)。耶穌同樣要求教師要作好牧人牧養他的羊,甚至為羊捨命。教師要有牧者的心腸,縱使在教導的過程中有困難、有灰心失望,然而仍要堅持到底。要學像主,甘願為羊犧牲,忠心牧養他們。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願意以愛牧養羊群的教師。
(4) 示範
保羅是一個好的教師,也是一個以身作則的教師,他常常叫信徒效法他,正如他效法基督一樣(林前十一1)。保羅能夠這樣說,可見他有美好的生命,可以理直氣壯的叫信徒效法他。主日學教師應以保羅為榜樣,追求聖潔的生命,美好的品格,以至能成為學生的榜樣和示範(帖後三7,提前四12)。
(5) 為父
主日學教師不單是作教導,也是學生的父親。教師要以慈父的心腸來教導、撫養學生。正如保羅一樣,他對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如同自己的兒女一樣(帖前二11-12)。主日學教師不要只是高高在上的教訓學生,而是要視學生如己出,作屬靈父親,以愛去教養他們。
(6) 為母
主日學教師不但要扮演慈父的角色,也要扮演慈母的角色。存溫柔的心乳養自己的孩子。正如保羅對待帖撒羅尼迦的信徒一樣(帖前二6-7)。無論學生怎樣壞,總以慈母的心去勸勉他們,以溫柔的心去接納他們。在他們傷心時,給與安慰,在他們失望時給與鼓勵。耐心地培育他們成長。
(7) 僕人
耶穌的事奉是僕人的事奉,他雖是最偉大的教師,然而卻以僕人自居,謙卑的事奉(可十45)。保羅也是一樣,他是一個很有權威教師,然而他卻自稱為基督的僕人(羅一1)。我們當以主耶穌和保羅為榜樣,不是要高高在上的教訓人,而是以僕人的心態服事學生。
(8) 輔導
一個全人的教學不單是傳遞知識,還要關心學生身心靈的成長。主日學教師的責任不僅是教學,還要關心每個學生的情況和需要,勸勉犯罪的、安慰傷心的、鼓勵失敗的。教師要作個好的輔導者,在課堂內或外關心學生,輔導他們,紓解他們的困擾,讓他們快樂的成長。
(9) 佈道
主日學教師的目標是領人歸主、造就生命,把人完完全全的帶到上帝的面前(西一28)。所以教師須在課堂內或外,向學生傳福音,把他們帶到主的面前,成為上帝的兒女。
(10)禱告
叫生命成長是聖靈的工作,因此教師要常常為學生禱告。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需要和難處,所以教師要每天提名的為每個學生代求。為他們的身心靈、學習、與家人的關係及生活的種種禱告,好叫他們在上帝的恩典下不斷的成長。
一個稱職的主日學教師是個願意盡責、付代價的教師。但願我們都是主所喜悅的教師,忠心教導,為上帝造就更多的生命,叫上帝的名得榮耀,叫教會健康的成長,也叫我們得著主的賞賜。
3. 主日學教職員信約
主日學教師是一項神聖的任務,也是必須委身的事奉,因此教會要重視這項事奉。以下有一個「主日學教職員信約」的建議,目的是讓每個教師都重視這個職分,盡忠職守。這信約也可適用於其他主日學事奉者。
教會每年有四季主日學,負責人可於每季度主日學開課時,都在主日崇拜內舉行教職員就職典禮,請所有的教職員拿著聖經站到講台前,由教會傳道牧者帶領他們背誦信約,以表示願意忠心事奉。然後傳道牧者為他們禱告。之後教職員在信約上簽名,放在自己聖經裡,以作提醒。
這簡單而隆重的教職員就職禮意義深長,能提高主日學在教會中的地位,鼓勵信徒踴躍參加主日學。同時,教職員在全教會的禱告支持下,會感到有屬靈的能力和肩負重任,願意忠心事奉上帝。
以下是主日學的教職員信約,以供參考:
主日學教職員信約
我深信主日學是引導人遵行屬靈生命的聖工,值得我竭力參與。我樂意接受教會主日學的職守,並靠著聖靈的幫助,鄭重立約如下:
一. 立志學習聖經的教導,行為舉止合乎聖經真理,竭力靠賴聖靈的幫助,使聖工完善有效。(弗四1)
二. 經常準時到校服務,如不得已而有所阻滯,會盡早通知校方。(林前四2)
三. 每週充分準備主日學教學及其他分內的工作。(提後二15)
四. 出席教職員會議或訓練班。(來十24-25)
五. 經常關心和探訪學生,並與缺席的學生取得聯絡。(徒廿20)
六. 經常閱讀聖經、屬靈書籍和有關主日學的書籍。(彼前三15)
七. 盡力與校方的計劃和活動配合。(林前三9)
八. 忠心於教會一切的活動,並殷勤聚會。(弗五25)
九. 以領人歸主為主要的任務。(箴十一30)
十. 經常為教會、主日學和學生禱告。(帖前五17)
2020年5月2日 星期六
兒童各年齡成長的特徵(2)
兒童後期(9-11歲)
少年期(12-14歲)
盼望以上的資料,能夠讓教師全面的掌握兒童和少年人各方面成長的特徵和需要,叫教師能知己知彼,教導能相得益彰,能帶領兒童及少年人在主裡健康快樂的成長,讓教會的兒童宗教教育能夠造就人、榮耀上帝。
特徵 | 教學應用 | |
身體 | 1. 健康狀態良好。 2. 精力充沛。 3. 開始踏進青春期,胃口很好。 4. 女孩比男孩高。 5. 體力的持久力增加。 | 1. 不易染病。 2. 可安排課外活動。 3. 如果上課時間長,可安排點心。 4. 喜歡難度高和富挑戰性的活動。 5. 同上。 |
心智 | 1. 喜歡收集東西。 2. 富有創作力。 3. 開始會思想推理。 4. 愛發問。 5. 有良好的記憶力。 6. 對深奧、抽象的事物的了解仍有限。 7. 可以閱讀。 | 1. 培養良好的嗜好。 2. 提供創作性的學習活動。 3. 運用啟發思考的教學法。 4. 要給予滿意的答案。 5. 鼓勵背誦金句。 6. 對一些抽象的名詞要加以解釋。 7. 培養讀經和閱讀屬靈書籍的習慣。 |
情緒 | 1. 易露感情。 2. 性情暴躁,失去耐心。 3. 喜歡幽默感。 4. 有時有隱藏的感受,會懼怕和焦慮等。 | 1. 學習嚴肅和安靜。 2. 學習控制自己的感情。 3. 教學時可以帶點幽默感,多關懷。 4. 同上。 |
社交 | 1.忠於同齡的朋友過於父母和教師。 2.喜歡結交同性朋友。 3.忠於團體。 4.喜歡競爭性的活動和遊戲。 5.喜歡開玩笑,取笑別人。 6.崇拜教師或同學。 | 1. 關心他所交的朋友。 2. 分組討論時可以分開男女。 3. 要以真理引導他們。 4. 給予聖經比賽等活動。 5. 學習開玩笑,不傷害別人的自尊。 6. 教師要有好榜樣。 |
靈性 | 1. 有能力理解救恩的意義。 2. 崇拜英雄人物。 3. 可以讀經禱告。 4. 可接納較深入的聖經教導。 5. 關心別人的靈魂。 | 1. 可嚴肅地跟他談論救恩。 2. 用聖經和屬靈人物的事跡作教導,給與良好的生活榜樣。 3. 鼓勵每天靈修。 4. 教師以身作則作教導。 5. 鼓勵他帶領家人朋友歸主。 |
少年期(12-14歲)
特徵 | 教學應用 | |
身體 | 1.身體成長迅速,形成不平衡的狀態。 2.女孩的體重、身高比男孩發育得更快。 3.性機能急速地生長,女孩比男孩早熟。 4.聲帶漸發展成熟,男孩聲音因而變化。 5.發展迅速但動作笨拙。 | 1.他們為此感到困擾,需要關心和了解,提醒他要注意營養。 2.給予一些性知識,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成長。 3.男孩子不喜歡唱歌,要加以鼓勵,不要取笑或勉強。 4.注意控制一些活動。 |
心智 | 1. 喜歡批評。 2. 任何事要求通過理性,但因缺少經驗而不能理解。 3. 可以嚴肅地思考。 4. 推理的能力已發展,可明白抽象的事理。 5. 記憶力好。 6. 輕易作判斷,急下結論。 7. 閱讀能力大有進步。 8. 喜歡作白日夢,可能跟身體迅速發展有關。 | 1. 教師的人格很重要。 2. 對他的問題盡量給予滿意的回答。 3. 多用啟發性的問題。 4. 訓練他們發揮思想,解決問題。 5. 可用理解力來背聖經。 6. 在許多事上仍需輔導。 7. 讓他們自己考察、研讀聖經。 8. 善用時間作運動或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
情緒 | 1.情緒不穩定,忽高忽低,不能控制自己。 2.情緒激動,粗言粗語。 3.變幻無常。 4.有時熱情奔放,行動活躍,有時多愁善感。 | 1.對他們的喜怒哀樂要加以了解和輔導。 2.溫柔地糾正他們。 3.這是他們人生經驗的開端,充滿困惑,要加以輔導。 4.只要不是長期的現象,不用太緊張,經常加以開導,當他們漸漸成熟時這現象便會消失。 |
社交 | 1. 要獨立自主。 2. 渴望為大家所接納,希望成為團體的一分子。 3. 同齡的朋友影響很大。 4. 兩性關係不自然,有時彼此排斥。 5. 可能反抗父母。 | 1.讓他們在一些範圍內發揮獨立個性。 2.在教會內要注意少年人對少年團或主日學的歸屬感。 3.注意他們所結交的朋友。 4.最好有男女教師一起輔導,幫助男女孩健康的成長。 5.同上。 |
靈性 | 1. 預備好接受救恩。 2. 崇拜生活不再出於父母的要求,稍有自己的主見。 3. 尋求實際的宗教經驗。 4. 對宗教開始有許多疑問。 5. 尋求許多真理知識。 6. 經驗以基督為主的生活。 | 1.教師要特別關心其得救的經驗。 2.教師要啟發他們對屬靈的事產生興趣。 3.教導要切合少年人的現實需要。 4.教師當鼓勵發問,耐心給予輔導,不要忽略他們的問題。 5.同上。 6.給予道德上的教導,成人的以身作則很重要。 |
盼望以上的資料,能夠讓教師全面的掌握兒童和少年人各方面成長的特徵和需要,叫教師能知己知彼,教導能相得益彰,能帶領兒童及少年人在主裡健康快樂的成長,讓教會的兒童宗教教育能夠造就人、榮耀上帝。
兒童各年齡成長的特徵(1)
為了讓我們清楚了解各年齡階段的成長特徵和需要,我們會透過下列的圖表來了解一下他們各方面的成長特徵和需要,以作出相應的教學。這些成長的特徵包括了身體、心智、情緒、社交、靈性等各方面。這裡所列的特徵是平均概括的說法,個別的差異及男女發展的速度,並家庭背景和社會環境的不同等,都會造成一些差異的。所以下列的圖表僅供參考。盼望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有一個概括的了解,能掌握運用在教學中。
啟蒙期(2-3歲)
幼稚期(4-5歲)
兒童前期(6-8歲)
啟蒙期(2-3歲)
特徵 | 教學應用 | |
身體 | 1.非常好動,愛跑跳。 2.容易疲勞。 3.小肌肉還未發達。 4.未能調節肌肉。 5.能控制大小便。 6.容易生病。 7.聲帶未完全發育。 | 1.課室要寬敞,足夠活動空間。 2.活動的安排不可太激烈。 3.不能做太複雜的手工。 4.不能靜坐太久。 5.如果小便失禁,可能是受情緒的影響。 6.注意課室衛生,分開生病的人。 7.不勉強唱高、唱準或唱大聲。 |
心智 | 1.注意力不能持久。 2.很好奇,喜歡觸摸東西。 3.藉感覺學習。 4.善歡熟悉和重複的事物。 5.字彙很有限。 6.記憶力不夠好,需要提醒。 7.喜歡畫圖畫。 8.在玩耍中學習。 | 1.講故事的時間約15分鐘。 2.避免接近危險易破的東西。 3.要用視聽教材上課。 4.安排熟識的活動,重複地講故事。 5.講故事或禱告時用詞要簡單,要常常重複講相同的主題。 6.同上。 7.提供繪畫活動,發揮其想象力。 8.從遊戲中學習真理。 |
情緒 | 1.喜歡熟悉的環境。 2.懼怕陌生人。 3.情緒不穩定。 4.對周圍的環境很敏感。 | 1.教室設計保特不變。 2.安排熟悉的教師,不要一直調換新教師。要建立師生關係。 3.教師要溫和,給予安全感。 4.教室光線要充足,顏色要柔和悅目,減少嘈雜聲。 |
社交 | 1.依賴性強,但又愛表現獨立性。 2.以自己為中心。 3.喜歡說「不」,是第一個反抗時期。 | 1.給予必要的幫助,然而讓他做能力可及的事情。 2.教他學習與他人相處,分享東西。 3.要了解「不」的意思,有時指的是「不能做」、「不懂」或「甚麼?」等。 |
靈性 | 1.模仿成人,包括對上帝的態度。 2.許多真理不明白,但能感受真理的內容。 3.懂得感謝天父。 4.喜歡聽聖經故事。 5.可以了解上帝的愛。 6.可以明白上帝和關於上帝的事。 | 1.教導聖經真理時給予正確的示範。 2.教師的態度和舉動使他們明白甚麼是敬畏上帝的生活。 3.教導他們凡事謝恩。 4.講故事時最好打開聖經。 5.教師的愛心使他們明白上帝的愛和看顧。 6.需要重複講述聖經真理。 |
幼稚期(4-5歲)
特徵 | 教學應用 | |
身體 | 1.發展快速,不停活動,易疲累。 2.大肌肉發展,須伸展手腳。 3.小肌肉發展。 4.聲帶發展好。 | 1. 教室要寬敞,有活動的範圍。 2. 難以持久安靜。 3. 可以自如地拿筆著色,或剪貼手工。 4. 可以唱準音調,並加上動作。 |
心智 | 1. 注意力未能持久。 2. 用語仍有限。 3. 想像力強,不能分別真實和虛構的故事。 4. 時間和空間的觀念仍受限制。 5. 不能明白抽象的解釋。 6. 喜歡聽故事。 7. 可以重述聖經的名詞,卻不懂實在的含意。 8. 喜歡發問,好奇心強。 | 1. 講故事的時間約13-20分鐘。 2. 用簡單的話與他們交談。 3. 講故事時手持聖經,說明上帝的話是真實的,與神話、童話有別。 4. 描寫時間或空間最好用「今天」、「明天」、「很久以前」或「很遠的地方」等。 5. 不要用抽象的說法。 6. 多講造就性的故事。 7. 不要以為他們明白一些聖經名詞就一定明白其意義。 8. 兒童發問時,給予簡單的回答。 |
情緒 | 1.情緒不十分穩定,會一下子生氣,又會一下子全忘了剛才發生了什麼事。 2.大發脾氣的現象減少。 3.有一定的恐懼感。 4.他的情緒是成人的反射。 | 1.兒童之間產生磨擦時不要太緊張,通常成人未調解前他們已經和好如初。 2.若有發脾氣的情況,要教導解決問題的方法。 3.避免誇張故事中恐怖的地方,不要用恐嚇的方法教導兒童。 4.教師當保持平靜,以身作則。 |
社交 | 1. 開始尋找喜歡的朋友。 2. 玩耍時常會發生爭吵、打架。 3. 個人主義強烈,談話時常說「我」。 | 1.鼓勵跟所有友伴玩,不要只跟自己的友伴一起。 2.教師處理學生的問題時,要鎮定公正。 3.提醒他們要與別人分享愛心。 |
靈性 | 1. 能藉成人的愛了解上帝的愛。 2. 信靠上帝的心藉著對成人的信靠表達出來。 3. 可在崇拜中學習認識上帝。 4. 對是非有一定的醒悟。 5. 可學習向上帝禱告。 | 1. 教師當以愛心待學生。 2. 教師要使兒童放心的信靠他。 3. 安排合適他們的崇拜。 4. 教導悔改赦罪的道理。 5. 告訴他們上帝一定垂聽禱告,而上帝的答案可能「是」、「不」或「等待」等。 |
兒童前期(6-8歲)
特徵 | 教學應用 | |
身體 | 1. 不斷地發展,但速度漸慢。 2. 仍易疲累。 3. 不再單獨玩耍,可適應團體的遊戲。 | 1. 安排一些活動。 2. 需要充分休息,動與靜的活動要平衡。 3. 可安排規則性的遊戲。 |
心智 | 1. 幻想力強。 2. 仍是照著字面的意思思想,不能接受抽象的觀念。 3. 對時間和空間的觀念仍受限制。 4. 閱讀力漸強。 5. 有很好的記憶力。 6. 推理思想仍有限。 | 1. 常誇大其詞,其實是幻想。 2. 講述聖經故事或真理時,勿用抽象的說法。 3. 對時間與空間的描繪仍小心使用。 4. 鼓勵閱讀屬靈的故事書。 5. 對一些抽象的名詞和真理,只能重述內容,非真正明白。 6. 同上。 |
情緒 | 1. 容易發洩感情,十分敏感。 2. 喜歡討好教師,取得稱許。 3. 富有同情心,關心別人。 4. 還會畏懼退縮。 | 1. 容易興或悲傷。 2. 容易管教,但要給予認同和鼓勵。 3. 培養他們服事人的精神,待他們要公正。 4. 給予情緒上的安全感。 |
社交 | 1. 容易交朋友。 2. 喜歡討好人。 3. 喜歡合作,不喜歡爭競 4. 人際關係好,渴望他人的接納。 5. 與朋友相處時仍喜歡吵架,常會改變好朋友。 | 1. 幫助他們建立關係。 2. 建立師生間的感情。 3. 少一點爭競性的活動。 4. 提防假冒為善的傾向。 5. 特別灌輸彼此相愛的功課。 |
靈性 | 1. 信心單純,對信仰有興趣。 2. 會主動地禱告。 3. 對死亡和天堂很好奇。 4. 學習分辨聖經真實故事和童話或神話小說。 5. 學習是非道德標準。 6. 喜歡上主日學。 7. 一切屬靈經歷都是模仿成人。 | 1. 有系統地教導聖經真理。 2. 給予領禱的機會,鼓勵他們為別人禱告。 3. 可以簡單解釋救恩要道。 4. 培養他們樂於參加教會的活動。 5. 強調聖經的超越性,聖經是上帝的話,不是普通的書。 6. 灌輸聖經的道德觀。 7. 教師要以身作則,多分享屬靈的經歷。 |
成人主日學的師資安排
老師是主日學最關鍵的人物,因為他們是最基層接觸學生的人,他們的教導、品格、靈性都會直接影響學生,因而主日學的成功與否,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老師的資格。
1. 老師的條件
成人主日學老師應具具備下列的條件:
a. 重生得救: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才有屬靈的生命來教導屬靈的真理。更重要的是,上帝要透過基督徒聖潔的生活把理活出來,這樣的教導才能感動人心,使人生的命有改變。
b. 回應呼召:主日學老師必須有上帝的呼召,在教導的職事上事奉上帝,並有教導的恩賜,能靠著聖靈運用教導的恩賜來裝備聖徒。
c. 忠於教導:老師要忠於上帝所託,與聖靈同工,盡忠謙卑的事奉上帝,以榮耀上帝為己任。
d. 與人交往:老師教導的對象是人,因而他們必須要喜歡與人交往,否則,對人不感興趣的教學只是知識的傳遞,沒有生命的感召與影響。
e. 主動合作:老師必須有主動的態度與教育部門的目標合作,在教學的方法及觀念上能配合教育的方針目標,以達主日學教育目標之效。
f. 積極進取:成人主日學是以聖經為教學的內容,故老師應具備聖經的知識,並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以豐富自己的生命與教學。
優秀的師資來自老師本人的生命、靈性與學養,並能言教身教,使學生得著一個良好的裝備。
2. 老師的風格
老師教學的成敗除了取決於其條件外,還取決於其教學的風格與學生的情況是否配合。教師的領導分為五種風格,不同的風格對其教學有不同的果效。
a. 支配型:支配型的老師本身是一個權威者,他的決定就是所有學生的意思,他不需要學生的支持,學生只須服從。一切的決定完全是上對下的命令。
b. 說服型:說服型的老師以說服的方式來取得同學的支持與認同,讓他們相信老師的決定是最好的,因而這是屬於半強迫性的領導方式。
c. 協商型:協商型的老師是既參與又超然於班級的決定過程中,他會站在客觀的立場對個事件的因果或發展提出分析,他不主導或影響學生的判斷,一切取決於學生的看法與判斷。
d. 兩廂情願型:此類老師成為學員的一份子,與學生一同決定的結果。因而決定是取決於全班的意見,而非老師個人的意見。
e. 順應型:老師沒有任何領導,一切由學生來安排,他任由學生的擺佈,沒有自己的意見。
以上五種老師的領導風格,對教育事工有利也有弊。所謂利與弊,則視乎學生的成熟程度。愈成熟自主的學生,老師給與學生的自由度和參與度應愈多。而採用什麼風格,也與教育目標有關係。
風格沒有好與壞,完 全在於 老師的領導風格能否配合學生的情況,如果學生是成熟的人,又有很思想、主見,例如是一些信主已久的成年信徒, 那麼 老師應採用兩廂情型,反之,如果學生比較幼嫩,沒有主見,例如是一些初信主的或年幼的信徒,則老師用說服型更佳。
總括而言,成人主日學師資的安排,要考慮老師的靈命、知識及領導風格。不同的學生、目標需要不同風格的老師,不同老師、不同風格的教學,也會帶來不同的果效,因而教育部門應小心委派適當的師資,邀請一些有生命的、有教導恩賜的老師作教導的工作。
3. 老師的培訓
一個健康、不斷發展的主日學,教會必須積極的培訓主日學老師,才能有足夠的老師作教導。因而教會必須有一個全面和周詳的師資訓練計劃,以下是一些建議:
a. 師資招募:牧師、傳道同工有責任在平常的教導中宣揚教會培育信徒的使命,以徵召一些有恩賜的信徒加入教師的事奉行列:
(1) 合適人選:傳道同工可留意那些從事教育工作的信徒、有心志在教導中事奉的信徒或教會中的專業份子如醫生、律師和教師等。這些人可能會成為優秀的教師。同工須要小心觀察,並切切禱告,留意哪些是可造之才。
(2) 合宜渠道:利用一些合宜的渠道作招募的工作,例如是主日聚會中的呼籲,利用調查表徵募有教導心志和恩賜的信徒,及藉著個別家訪作邀請等。同工們在平常的日子裡,應多與信徒一起生活,了解他們的言行、靈性及恩賜,好在需要時,能選擇適合的教師。
b. 師資就職:主日學教師承擔的不是一般的教育,而是屬靈的教育,是上帝的同工,與聖靈一起教導聖經的真理,因而聖經教師是一項神聖的使命,教師們必須重視上帝所交託的職份。為了讓教師們及教會重視教師的職份,教會應在每年之初為的老師舉行就職典禮,讓教師清楚知道自己的職份與責任,忠於上帝所交託的職份。在典禮中,教師可手持聖經,分享事奉的心志,並在上帝面前立志,願意作一個忠心的教師,然後教會為他們禱告,求上帝使用他們,叫他們成為真理的教師,造就信徒的靈命。
c. 適切的訓練:師資培訓是為了造就教育人材,以提高教師們的教學果效,並加強被培訓者的心志與使命感。有關訓練須留意以下各點:
(1) 訓練內容:如想有理想的教導,訓練內容必須兼顧以下各項:
(a)認識宗教教育:讓未來的教師認識基督教宗教教育的定義與神學基礎,以致能清楚自己的職份,作一個真理的教師。
(b)加強靈命的操練:一個有良好靈命的教師才能升任屬靈的教育,透過教育培育信徒的靈性。因而在訓練的過程中,老師的靈命操練非常重要,老師要常在一起禱告、讀經,分享靈裡的領受,分享事奉的心志,彼此勉勵。
(c)充實信仰知識:聖經教師必須在神學及聖經知識上有相當的認識,才能作一個稱職的老師,把聖經真理教導信徒,叫信徒在真理上不斷成長。
(d)了 解 老師與學生的角色:教師必須要知己知彼,了解成人的學習型態及自己應有角色,以致能達到更理想的教導果效。
(e)掌握各種教學法:教師要認識及掌握各種的教學法及有關技巧,能靈活運用在不同的課題及學生當中,好使教學更為活潑,使教與學均能相得益彰。
(f)養成團隊精神:教師不是孤軍作戰,而是與同工同心事奉,共同建立上帝的教會。因而教師們應多溝通、多分享、多了解,彼此協助,互相學習,共同興旺教育事工。
(2) 訓練方式:教會可因應不同的需要及本身的資源來訓練主日學老師,一般的方式如下:
(a) 訓練課程或研討會:教會可自行設計訓練教師的課程,搜集有關資料,請一些資深的同工任教。也可與其他教會合作,或請一些專家來作教導。有關訓練內容,可參考第三章的「領袖訓練」。
(b)師徒制或個別訓練:訓練者可以師徒制的方式訓練幾個人或一個人,方法如下:
一. 提供有關書籍資料、錄音帶、錄影帶及光盤等,要求學員自學研讀。
二. 在小組中討論所學,分享學習心得。並有實際操演,老師可從旁指導,糾正錯誤觀念及啟發思想。
三. 讓學員觀察老師的教學,並給與實習的機會,好使他們從實習中掌握學習的知識及理論。
(c)在職訓練:讓老師透過教導來學習,方法是讓老師觀摩其他教會的教師,與他人切磋學習方法,互相交流經歷。此外也可讓初作教師的任助教或代課老師,以吸收實際經驗及教學的信心。
(d)進修:教師可到神學院選修有關課程,讓教學到達更專業的水平。教會應有計劃地在每年舉行師資的培訓及再培訓,好讓教會不斷有新的老師加入教導的行列,也讓在職的老師有再培訓的機會。
d. 善用資源:教會應為主日學老師提供有關資源,讓老師的教學更具多元化,學生的學習層面更廣。
(1) 與神學院或基督教教育機構連繫:教會應善用外間資源,鼓勵信徒參加神學院的延伸課程,使教師的教學不斷進步。
(2) 成立小型圖書館:教會應購買及收藏有價值的屬靈書籍及雜誌,讓信徒能藉書報增長知識學問。
(3) 善用視聽教材:教會應購買有價值的視聽教材如錄音帶、錄影帶、光盤、教學圖片等幫助信徒學習。
(4) 提供專題講座:請一些專家來講解一些特別的題目,比如是聖經難題、倫理學、神學專題等,讓信徒在多方面吸收新的知識。
(5) 提供成人主日學教材:教會應盡量搜集外間的成人主日學教材,讓主日學教師有所參考,能吸收他人的優點,改善自己的缺點,使教學的果效不斷提升。
上帝把教導的責任交給教會,教會要忠於所託,好好的培訓主日學教師,讓教師得著裝備,作真理的教師,建立信徒的生命,讓信徒扎根在上帝的話語上,作個扎根建基的信徒。
1. 老師的條件
成人主日學老師應具具備下列的條件:
a. 重生得救: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才有屬靈的生命來教導屬靈的真理。更重要的是,上帝要透過基督徒聖潔的生活把理活出來,這樣的教導才能感動人心,使人生的命有改變。
b. 回應呼召:主日學老師必須有上帝的呼召,在教導的職事上事奉上帝,並有教導的恩賜,能靠著聖靈運用教導的恩賜來裝備聖徒。
c. 忠於教導:老師要忠於上帝所託,與聖靈同工,盡忠謙卑的事奉上帝,以榮耀上帝為己任。
d. 與人交往:老師教導的對象是人,因而他們必須要喜歡與人交往,否則,對人不感興趣的教學只是知識的傳遞,沒有生命的感召與影響。
e. 主動合作:老師必須有主動的態度與教育部門的目標合作,在教學的方法及觀念上能配合教育的方針目標,以達主日學教育目標之效。
f. 積極進取:成人主日學是以聖經為教學的內容,故老師應具備聖經的知識,並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以豐富自己的生命與教學。
優秀的師資來自老師本人的生命、靈性與學養,並能言教身教,使學生得著一個良好的裝備。
2. 老師的風格
老師教學的成敗除了取決於其條件外,還取決於其教學的風格與學生的情況是否配合。教師的領導分為五種風格,不同的風格對其教學有不同的果效。
a. 支配型:支配型的老師本身是一個權威者,他的決定就是所有學生的意思,他不需要學生的支持,學生只須服從。一切的決定完全是上對下的命令。
b. 說服型:說服型的老師以說服的方式來取得同學的支持與認同,讓他們相信老師的決定是最好的,因而這是屬於半強迫性的領導方式。
c. 協商型:協商型的老師是既參與又超然於班級的決定過程中,他會站在客觀的立場對個事件的因果或發展提出分析,他不主導或影響學生的判斷,一切取決於學生的看法與判斷。
d. 兩廂情願型:此類老師成為學員的一份子,與學生一同決定的結果。因而決定是取決於全班的意見,而非老師個人的意見。
e. 順應型:老師沒有任何領導,一切由學生來安排,他任由學生的擺佈,沒有自己的意見。
以上五種老師的領導風格,對教育事工有利也有弊。所謂利與弊,則視乎學生的成熟程度。愈成熟自主的學生,老師給與學生的自由度和參與度應愈多。而採用什麼風格,也與教育目標有關係。
風格沒有好與壞,完 全在於 老師的領導風格能否配合學生的情況,如果學生是成熟的人,又有很思想、主見,例如是一些信主已久的成年信徒, 那麼 老師應採用兩廂情型,反之,如果學生比較幼嫩,沒有主見,例如是一些初信主的或年幼的信徒,則老師用說服型更佳。
總括而言,成人主日學師資的安排,要考慮老師的靈命、知識及領導風格。不同的學生、目標需要不同風格的老師,不同老師、不同風格的教學,也會帶來不同的果效,因而教育部門應小心委派適當的師資,邀請一些有生命的、有教導恩賜的老師作教導的工作。
3. 老師的培訓
一個健康、不斷發展的主日學,教會必須積極的培訓主日學老師,才能有足夠的老師作教導。因而教會必須有一個全面和周詳的師資訓練計劃,以下是一些建議:
a. 師資招募:牧師、傳道同工有責任在平常的教導中宣揚教會培育信徒的使命,以徵召一些有恩賜的信徒加入教師的事奉行列:
(1) 合適人選:傳道同工可留意那些從事教育工作的信徒、有心志在教導中事奉的信徒或教會中的專業份子如醫生、律師和教師等。這些人可能會成為優秀的教師。同工須要小心觀察,並切切禱告,留意哪些是可造之才。
(2) 合宜渠道:利用一些合宜的渠道作招募的工作,例如是主日聚會中的呼籲,利用調查表徵募有教導心志和恩賜的信徒,及藉著個別家訪作邀請等。同工們在平常的日子裡,應多與信徒一起生活,了解他們的言行、靈性及恩賜,好在需要時,能選擇適合的教師。
b. 師資就職:主日學教師承擔的不是一般的教育,而是屬靈的教育,是上帝的同工,與聖靈一起教導聖經的真理,因而聖經教師是一項神聖的使命,教師們必須重視上帝所交託的職份。為了讓教師們及教會重視教師的職份,教會應在每年之初為的老師舉行就職典禮,讓教師清楚知道自己的職份與責任,忠於上帝所交託的職份。在典禮中,教師可手持聖經,分享事奉的心志,並在上帝面前立志,願意作一個忠心的教師,然後教會為他們禱告,求上帝使用他們,叫他們成為真理的教師,造就信徒的靈命。
c. 適切的訓練:師資培訓是為了造就教育人材,以提高教師們的教學果效,並加強被培訓者的心志與使命感。有關訓練須留意以下各點:
(1) 訓練內容:如想有理想的教導,訓練內容必須兼顧以下各項:
(a)認識宗教教育:讓未來的教師認識基督教宗教教育的定義與神學基礎,以致能清楚自己的職份,作一個真理的教師。
(b)加強靈命的操練:一個有良好靈命的教師才能升任屬靈的教育,透過教育培育信徒的靈性。因而在訓練的過程中,老師的靈命操練非常重要,老師要常在一起禱告、讀經,分享靈裡的領受,分享事奉的心志,彼此勉勵。
(c)充實信仰知識:聖經教師必須在神學及聖經知識上有相當的認識,才能作一個稱職的老師,把聖經真理教導信徒,叫信徒在真理上不斷成長。
(d)了 解 老師與學生的角色:教師必須要知己知彼,了解成人的學習型態及自己應有角色,以致能達到更理想的教導果效。
(e)掌握各種教學法:教師要認識及掌握各種的教學法及有關技巧,能靈活運用在不同的課題及學生當中,好使教學更為活潑,使教與學均能相得益彰。
(f)養成團隊精神:教師不是孤軍作戰,而是與同工同心事奉,共同建立上帝的教會。因而教師們應多溝通、多分享、多了解,彼此協助,互相學習,共同興旺教育事工。
(2) 訓練方式:教會可因應不同的需要及本身的資源來訓練主日學老師,一般的方式如下:
(a) 訓練課程或研討會:教會可自行設計訓練教師的課程,搜集有關資料,請一些資深的同工任教。也可與其他教會合作,或請一些專家來作教導。有關訓練內容,可參考第三章的「領袖訓練」。
(b)師徒制或個別訓練:訓練者可以師徒制的方式訓練幾個人或一個人,方法如下:
一. 提供有關書籍資料、錄音帶、錄影帶及光盤等,要求學員自學研讀。
二. 在小組中討論所學,分享學習心得。並有實際操演,老師可從旁指導,糾正錯誤觀念及啟發思想。
三. 讓學員觀察老師的教學,並給與實習的機會,好使他們從實習中掌握學習的知識及理論。
(c)在職訓練:讓老師透過教導來學習,方法是讓老師觀摩其他教會的教師,與他人切磋學習方法,互相交流經歷。此外也可讓初作教師的任助教或代課老師,以吸收實際經驗及教學的信心。
(d)進修:教師可到神學院選修有關課程,讓教學到達更專業的水平。教會應有計劃地在每年舉行師資的培訓及再培訓,好讓教會不斷有新的老師加入教導的行列,也讓在職的老師有再培訓的機會。
d. 善用資源:教會應為主日學老師提供有關資源,讓老師的教學更具多元化,學生的學習層面更廣。
(1) 與神學院或基督教教育機構連繫:教會應善用外間資源,鼓勵信徒參加神學院的延伸課程,使教師的教學不斷進步。
(2) 成立小型圖書館:教會應購買及收藏有價值的屬靈書籍及雜誌,讓信徒能藉書報增長知識學問。
(3) 善用視聽教材:教會應購買有價值的視聽教材如錄音帶、錄影帶、光盤、教學圖片等幫助信徒學習。
(4) 提供專題講座:請一些專家來講解一些特別的題目,比如是聖經難題、倫理學、神學專題等,讓信徒在多方面吸收新的知識。
(5) 提供成人主日學教材:教會應盡量搜集外間的成人主日學教材,讓主日學教師有所參考,能吸收他人的優點,改善自己的缺點,使教學的果效不斷提升。
上帝把教導的責任交給教會,教會要忠於所託,好好的培訓主日學教師,讓教師得著裝備,作真理的教師,建立信徒的生命,讓信徒扎根在上帝的話語上,作個扎根建基的信徒。
備課的藝術
A. 備課的重要性
聖經教師備課的主要目的,是盼望將教導的內容,有系統和有效的傳給每個學生,好讓學生的生命得著實際的改變。
學生的成長和教師備課的教案有最直接的關係,一個好的備課教案,包括了良好的教材,合宜的教學法,教學過程中所能提供參與的機會等,最主要的仍須包含供給聖靈大能運行的空間,使學生能將所學得的知識,得以應用和實踐在生活之中。
B. 如何備課
1. 研究課程
(a) 籍禱告專心倚靠上帝。
(b) 詳細研讀課文經文及有關經文。
© 閱讀課本及參考書。
(d) 焦點:找出課文經文之重要真理。
2. 計劃課程
(a) 查看課本上一課或這個單元之中所教的是什麼?
(b) 留意學生年齡特性,普遍心理需要等。
© 按著學生目前的情形及需要計劃內容。
(d) 焦點:找出學生對該課文的聖經知識及靈性上的「已知」與「未知」。再根據所找出的真理針對學生的需要,訂立該課的教學目的,並要學生知道,感受及實行什麼?
3. 搜集資料
藉有意或無意的機會(閱讀書報、雜誌、聽收音機、看電視、與人交談、所見的事實、自己的經驗、各種視聽教材等),凡與教學有關的資料均搜集起來。
4. 選擇教學方法
為使學生有目的、有興趣及踴躍地參與學習,教師應盡量利用視、聽、觸、嗅及味五官來教學。
5. 擬定教學程序
若教員進入課室或學生中,還沒有計劃好一個清楚的程序,雖已照上述各項實行,仍會遭遇失敗。所以,寫教案是必須的。
6. 備課流程
(a) 星期日:授課及記錄學生的情形及需要。
(b) 星期一:為學生禱告及略讀課文經文。
© 星期二:首次備課,找出重要真理及定教學目的。
(d) 星期三/四:搜集資料。
(e) 星期五:第二次備課,組織資料及擬定教學程序(寫教案)。
(f) 星期六:複習教案及禱告。
教師若只熟識聖經,能把正確的聖經知識傳授給學生,卻沒有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那麼,學生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培育與成長。因為基督教教育的真正對象是人,不是「教學過程」。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瞭解學生的共同需要和個別差異,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透過直接的參與,培育獨立思考的能力。此外,教師也必須經常改進教學技巧,使用適切時代的多元化教學,若只是奉行講故事,背金句,解釋經文的古舊方法,難免令學生感到古板和厭煩。其次,教師也當以愛心和忍耐去幫助學生解決個別困難,使學生的信仰與生活能連結在一起,能把所學到的屬靈知識,在生活中實踐出來,才能達成基督教教育傳遞聖經真理,培育信徒靈命的真正目的。
C. 擬定課程的綱要
日期:
單元題目:
課程題目:
課程經文:
學生須要:
主要真理:
課程目的:
1.知道
2.感受
3.實行
學生活動之步驟:
(a) 引起興趣(三分鐘)
(b) 有目的地研經(十至十五分鐘)
© 將聖經真理應用於生活(十至十五分鐘)
(d) 下週課程研究的建議或指定家課(二分鐘))
聖經教師備課的主要目的,是盼望將教導的內容,有系統和有效的傳給每個學生,好讓學生的生命得著實際的改變。
學生的成長和教師備課的教案有最直接的關係,一個好的備課教案,包括了良好的教材,合宜的教學法,教學過程中所能提供參與的機會等,最主要的仍須包含供給聖靈大能運行的空間,使學生能將所學得的知識,得以應用和實踐在生活之中。
B. 如何備課
1. 研究課程
(a) 籍禱告專心倚靠上帝。
(b) 詳細研讀課文經文及有關經文。
© 閱讀課本及參考書。
(d) 焦點:找出課文經文之重要真理。
2. 計劃課程
(a) 查看課本上一課或這個單元之中所教的是什麼?
(b) 留意學生年齡特性,普遍心理需要等。
© 按著學生目前的情形及需要計劃內容。
(d) 焦點:找出學生對該課文的聖經知識及靈性上的「已知」與「未知」。再根據所找出的真理針對學生的需要,訂立該課的教學目的,並要學生知道,感受及實行什麼?
3. 搜集資料
藉有意或無意的機會(閱讀書報、雜誌、聽收音機、看電視、與人交談、所見的事實、自己的經驗、各種視聽教材等),凡與教學有關的資料均搜集起來。
4. 選擇教學方法
為使學生有目的、有興趣及踴躍地參與學習,教師應盡量利用視、聽、觸、嗅及味五官來教學。
5. 擬定教學程序
若教員進入課室或學生中,還沒有計劃好一個清楚的程序,雖已照上述各項實行,仍會遭遇失敗。所以,寫教案是必須的。
6. 備課流程
(a) 星期日:授課及記錄學生的情形及需要。
(b) 星期一:為學生禱告及略讀課文經文。
© 星期二:首次備課,找出重要真理及定教學目的。
(d) 星期三/四:搜集資料。
(e) 星期五:第二次備課,組織資料及擬定教學程序(寫教案)。
(f) 星期六:複習教案及禱告。
教師若只熟識聖經,能把正確的聖經知識傳授給學生,卻沒有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那麼,學生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培育與成長。因為基督教教育的真正對象是人,不是「教學過程」。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瞭解學生的共同需要和個別差異,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透過直接的參與,培育獨立思考的能力。此外,教師也必須經常改進教學技巧,使用適切時代的多元化教學,若只是奉行講故事,背金句,解釋經文的古舊方法,難免令學生感到古板和厭煩。其次,教師也當以愛心和忍耐去幫助學生解決個別困難,使學生的信仰與生活能連結在一起,能把所學到的屬靈知識,在生活中實踐出來,才能達成基督教教育傳遞聖經真理,培育信徒靈命的真正目的。
C. 擬定課程的綱要
日期:
單元題目:
課程題目:
課程經文:
學生須要:
主要真理:
課程目的:
1.知道
2.感受
3.實行
學生活動之步驟:
(a) 引起興趣(三分鐘)
(b) 有目的地研經(十至十五分鐘)
© 將聖經真理應用於生活(十至十五分鐘)
(d) 下週課程研究的建議或指定家課(二分鐘))
靈性之健康
呼喚上帝使他們脫離病痛的人,上帝不一定會醫治,這一點我們從基督教由新約時代至現時的教會歷史,可以看得很清楚。
使徒保羅“肉中有刺”是一個例子。雖然他曾三次求主叫刺離開,上帝沒有這樣做,但賜給他忍受的恩典。上帝的力量使保羅在邪惡當中戰勝邪惡,在人類能夠理解現實的痛苦環境中顯明上帝實在的權能,上帝很多時選擇以顯示自己的恩典代替醫治祂的聖徒。若你生病,祂爲你作的選擇可能也是如此。
上帝除了中間不使病痛痊愈之外,有時還會選擇不救祂的兒女脫離其他類似的苦難。希伯來書第十一章所敘述的信心英雄的遭遇不是把這一點說得很清楚嗎?這章經文提到許多信心得到上帝讚許的人的名字,他們蒙上帝拯救脫離患難,但接著也提到許多無名的聖徒,他們同樣充滿信心,同樣得到上帝讚許,只是上帝沒有搭救他們。
我們不要忘記,使徒保羅肉身雖然有軟弱,他卻有健康、豐盛、充沛的靈命。歷代不知有多少基督徒因他有健康的靈命而蒙福。今天我們同樣因他的靈命得到祝福,未來屬上帝的子民也會因他有健康的靈命而繼續蒙福。希伯來書所記述的聖徒,他們受苦,在某種程度上無疑也有類似的功效。今天受苦的人也可能是爲了這個原因。
上帝爲祂的兒女行神蹟或不行神蹟都有祂的原因。每一個受苦的人向上帝祈求醫治或拯救時,必須願意接受上帝對他的祈求所作的反應,上帝給祂所揀選的僕人的答復往往是否定的。
我們祈求上帝醫治時多是想著叫身體得到痊愈。祈求上帝拯救時多是想著有消除痛苦的良方。如果困擾我們肉身的問題仍然存在,我們覺得上帝拒絕醫治我們;如果上帝沒有使我們脫離困境,我們覺得祂拒絕拯救我們。其實並非如此,在上帝心目中,醫治是恢復靈性的健康,拯救是戰勝邪惡。
上帝渴望將屬靈的健康賜給祂所有兒女。我們願意接受,祂更樂意給予。每一個基督徒都可以享受屬靈的健康,而身體有問題的人其實是處於有利的地位。病痛時我們比身體健康時更加依賴上帝。我們自己沒有辦法、沒有力量,便更願意接受上帝的辦法、上帝的力量;這樣我們可以得到祂屬靈的醫治。身體得到醫治或得脫離其他苦境自然是寶貴的恩賜,但世界各地真正屬主的人,都從經歷認識到靈性的健康遠比這些恩賜更有價值。
上帝的兒女所遭遇的問題各有不同,一如遭遇問題的人各異一樣;要在這裏逐一考慮每一個問題當然不可能。但病痛是大多數人早晚都會遭遇的。病是慢性的死亡,是表明人必會死的一個象徵,病到了某一個地步,大多數基督徒都會考慮求上帝醫治;我們會爲自己、爲別人或別人會爲我們尋求醫治。這可能已足以成爲我們在這裏談論這個問題的充分理由。
我們已經注意到上帝不一定醫治祂受苦的兒女,但祂盼望祂的每一個子民都認識基督付出代價而使他們能夠得到的屬靈的健康。有疾病的人如何能夠經歷到上帝渴望給他靈命的健康呢?有幾個步驟。
首先,上帝醫治的能力不能流入不以祂爲主的生命。我們必須完全接受上帝的主權,不單承認祂普遍掌握人生的事務,更要接受自己人生的每一細節都在祂掌握之中。這就是說,我們不能因爲自己的病痛而不斷與祂爭論。我們必須願意接受這是上帝在此時的旨意;我們必須把與這病痛有關的每一件事,包括我們的前途,交托給祂,相信祂必會用慈愛照顧我們。我們必須真正承認上帝是我們人生的主宰。
第二,如果我們與上帝之間或我們與另一個人之間有陰雲阻隔,這可能成爲導致我們生病或阻礙我們復原的原因。我們必須求上帝鑒察我們的心,讓我們知道有沒有任何有意無意地還沒有懺悔而仍未得到赦免的罪。如果聖靈要我們留意任何事物,即使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事,我們必須立刻果斷地加以對付。所謂小罪亦可能妨礙上帝醫治的能力,惱怒、苦惱、仇恨報複的心理可以而且時常導致生病或使病情惡化。經過懺悔得蒙赦免,良心潔淨從聖靈重新得力可以而且時常使身體得到醫治。
第三,我們必須奉主攻無不克的名抗拒病中屬撒但的任何作爲,向我們這個敵人宣布基督已經戰勝他企圖帶給我們的苦毒。一方面我們要謙卑、順服上帝,接受祂許可臨到我們身上的事情;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同時堅決抗拒魔鬼和設法消滅他的工作。
第四,我們必須查明聖經對醫治的真正教導,並且按照聖經的原則祈求醫治;不要忘記耶稣教導我們,要看上帝的榮耀與國度比我們的需要更加重要。我們不應該花費時間與精力,從一個醫病的聚會趕到另一個,祈求神蹟出現;也不應該爲求得到醫治而不惜任何代價。出於好意的朋友們勸我們嘗試的辦法,我們也不用逐一嘗試。我們必須做的是培養靈命,使自己得到只有上帝才能給予的安靜,並且完全信靠祂。盡量減輕自己的痛苦是應該的,但我們總應該明白上帝的醫治不一定等於身體痊愈。當然我們希望靈魂與身體都得到醫治,但我們應該認識到,屬靈的健康比病痛的消失更有價值。
第五,我們必須設法明白信心與得到醫治的真正關聯。要得到醫治必須有信心,一如要得救必須有信心一樣,但使我們得到醫治和使我們得救的並非信心。兩者都是上帝在做祂的工作而不是我們的信心在工作。醫治與救恩同樣是上帝白白賜給我們的恩典;信心本身與上帝的工作無關。上帝應許凡爲救恩憑信心來到祂面前的人都可以得救,但祂沒有就醫治作類似的應許。祂可能醫治一個有信心的基督徒,但讓另一個經歷多年的痛苦。這是祂主宰萬物的特權;我們必須服從祂的選擇。如果祂認爲不宜醫治我們,我們絕對不可以責怪自己或讓別人指責我們缺乏信心。我們得不到醫治的原因屬上帝主權下難明的奧秘。有一天我們會了解這奧秘,一如上帝了解我們一樣,並且明白祂的旨意。現在我們卻是憑信心走路,我們可以享有上帝會不吝賜予祂的兒女所需要的屬靈的健康,並且因爲上帝的榮耀使我們有盼望和喜樂。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我們不應該忽略尋求以藥物醫治。我們應該一開始生病便去看醫生還是先等一段時期然後才去看醫生呢?這只是一個次要的問題,重要的是我們對看醫生的態度。我們必須認識到醫治總是來自上帝,無論是醫藥或直接的神蹟都是上帝叫我們得醫治。如果上帝要醫治我們,祂可以選擇用人的發明來醫治我們,這是一個我們必須願意接受的事實。因此我們應該使用可以得到的最好的醫療服務,並且要在各方面與我們的醫生合作。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四處去看醫生,尋找一個能用說話取悅我們的人或試用各種沒有根據的“秘方”。如果醫生勸我們接受心理治療或輔導,我們不應該躊躇。
我們尋求醫治時不可以非要上帝用藥物或神蹟醫治我們不可,因爲這樣做等於表明自己不願接受祂的主權。如果我們希望經歷上帝屬靈的醫治,就必須完全接受祂爲我們所選擇的,無論結果怎樣。
你也許已經誠懇地排除妨礙你得到醫治一切障礙,然而你的病仍然沒有痊愈。你可能已經知道你一生都會有這病。但身體得不到醫治卻仍然以謙卑、敬愛、信靠的心祈求上帝給予屬靈的恩典的人,可以安心確信上帝隨時會以祂的豐盛來滿足他受苦時的需要,這樣尋求認識上帝的人是不會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