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陪伴的核心態度(3 句)
- 陪,不教。(Presence > Explanation)
- 接納,不矯正。
- 聆聽,不急著回答。
🟦 💬 2. 可以說的話(Comforting Phrases)
- 「我在這裡陪你。」
- 「你現在的心真的很痛,我聽見了。」
- 「你可以慢慢來,不需要勉強自己。」
- 「這很不容易,但你不是一個人。」
- 「你的眼淚在上帝眼中很寶貴。」
- 「你願意告訴我你最想念的部分嗎?」
- 「你已經很努力、很盡力了。」
🟦 🚫 3. 不要說的話(Avoid These Phrases)
❌「你要堅強。」
❌「上帝有祂的美意。」(太早說)
❌「不要哭了。」
❌「時間會治癒一切。」
❌「至少他現在在天堂。」(可能造成否定情緒)
❌「你應該走出來了。」
❌「這是上帝的計畫。」
(記住:哀傷初期不講教義,只給陪伴。)
🟦 🧭 4. 陪伴四步驟(4-Step Model)
Step 1|臨在(Presence)
坐在旁邊,不急著說話,用眼神與姿態表達陪伴。
Step 2|聆聽(Listening)
傾聽故事、回憶、情緒,讓對方說。
Step 3|確認(Validation)
「你這樣感受是很正常的。」
「你可以難過、你可以生氣。」
Step 4|盼望(Hope)(後期才給)
「我們一起把這傷痛交給主。」
「上帝會陪你走這條路。」
🟦 💧 5. 哀傷常見情緒(Grief Emotions)
用以下詞語去辨識家屬目前的處境:
- 震驚(Shock)
- 否認(Denial)
- 憤怒(Anger)
- 罪疚(Guilt)
- 深度悲傷(Sadness)
- 思念(Longing)
- 混亂(Confusion)
- 空虛(Emptiness)
所有這些情緒都正常。
🟦 ❓ 6. 可用的陪伴式問題(Gentle Questions)
- 「你最想念他/她的什麼?」
- 「你心裡最難受的是哪個部分?」
- 「這段路,什麼對你最困難?」
- 「你覺得什麼能帶給你一些安慰?」
- 「我能為你做什麼嗎?」
(避免問「你還好嗎?」因為答案通常是「不好」。)
🟦 📖 7. 適合哀傷者的經文(短節)
- 詩 34:18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 - 詩 147:3
「祂醫好傷心的人,裹好他們的傷處。」 - 馬太 5:4
「哀慟的人有福了。」 - 啟 21:4
「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 - 詩 23
「祢與我同在。」
(口袋卡只用短經文,避免一次過量。)
🟦 🙏 8. 哀傷者短禱告(可直接使用)
「主啊,求祢抱住這顆受傷的心。
求祢與他/她同在,
給他/她力量度過今天。
願祢的平安溫柔地臨到。
奉耶穌的名,阿們。」
🟦 🌙 9. 喪禮後跟進(Follow-up Essentials)
- 喪禮後 3 天:傳訊或電話
- 3 週:探訪或見面
- 第 1 個月:寄一張卡片
- 3、6、12 個月:記念日關懷
🟦 🌿 10. 牧者自我照顧(不要忽略)
- 不要把所有悲傷往心裡壓
- 與同工分享探訪感受
- 休息、禱告、與上帝獨處
- 保持界線:陪伴但不揹負全部
- 用詩篇安慰自己的心
🌿 〈哀傷陪伴口袋卡〉總結句
陪伴哀傷的人,不需要完美的話語;
他們需要的是一個願意與他同在、同哭、同走的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